分析化学》第八章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da7868561252d380eb6e33.png)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方法 分析原理2.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3.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二、简答题答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试样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系统,偶然2、系统,偶然,真实值,平均值3、0.002,0.0035,1.7%4、精密度,标准5、空白,对照,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量6、±0.02 ,±0.0002,20,0.27、5,28、准确,不确定9、3 10、28.70 11、系统,系统,偶然二、选择题1、A2、D3、B4、B5、D6、D7、B8、A9、B 10、C 11、C 三、简答题1.解:(1)产生系统误差。
通常应该烘干至恒重,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称量瓶中,采用差减法称量。
(2)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
一般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3)产生偶然误差。
原因是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是不确定的数字。
(4)产生系统误差。
应该使用基准物质重新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5)滴定终点颜色把握不准,深浅不一致,由此带来的误差正负不定,属于偶然误差。
2.称取0.1000g 的试样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取1.000试样时的相对误差为0.01%。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为±0.1mg ,所以称量的绝对误差一样大,称量的准确度好象一致,但二者的相对误差不一样大,称量1.000g 试样的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称量0.1000 g 试样的相对误差。
因此,用相对误差表示准确度比绝对误差更为确切。
3.甲的报告是合理的,因为取样质量只有两位有效数字,限制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分析结果最多也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1.解:应先计算出纯(NH 4)2SO 4试剂中氮的理论含量,再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ω(B)(理论值)=%100132.13214.01100%)SO)((NH(N)2424⨯⨯=⨯M M =21.21%绝对误差为:21.14%-21.21%=-0.07% 相对误差为:%.%..0301002121070-=⨯-2.解:计算过程(略),结果如下:第一组:1d = 0.24% S 1 = 0.28% RSD 1= 0.74% 第二组:2d =0.24% S 2 = 0.33% RSD 2= 0.87%第二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为38.3,最小值为37.3;第一组的最大值为38.4,最小值为37.6。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Microsoft-Word-文档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Microsoft-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4388141a417866fb84a8e4f.png)
21世纪师范类教学用书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参考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课后参考答案汇编陕西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合编 刘瑞林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 绪 论答案:1.仪器分析法灵敏度高。
2.仪器分析法多数选择性较好。
3.仪器分析法分析速度较快,利于批量样品分析。
4.易于使分析工作自动化。
5.相对误差较大。
6.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对仪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第二章 定性分析1.解:最底浓度 12005.01-⋅===mL g V m B μρ 1:G=1:5×1042.解:检出限量 g V m B μρ510005.0=⨯=⋅=3.答:应选用(2)1mol·L -1HCl 作洗液,因为HCl 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 为强电解质避免因洗涤剂而引起胶体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特别是PbCl 2﹑HNO 3不含共同离子,反而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大,NaCl 则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所以亦不宜采用。
4.解:(1)用NH4Ac溶解PbSO4,而不溶解Hg2SO4。
(2)用氨水溶解Ag2CrO4,而不溶解Hg2CrO4。
(3) 用NaOH溶解PbCrO4,而不溶解Hg2CrO4。
(4) 用氨水溶解AgCl,而不溶解PbSO4。
(5) 用HNO3溶解Pb(OH)2,而不溶解AgCl 。
(6)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Hg2SO4。
5.答:(1) H2O2+2H+ +2e=2H2O E0=1.77 VSn4++2e=Sn2+ E o=0.154 VH2O2是比Sn4+强的氧化剂,所以H2O2可以氧化Sn2+为Sn4+(2 ) I2(固)+2e=2I- E o=0.5345 VAsO43-+4H++2e=AsO33-+2H2O E o=0.559 VI-是比AsO33-强的还原剂,所以NH4I可以还原AsO43-6.答:(1)因为HNO3是强的氧化剂会把组试剂H2S氧化成硫而沉淀。
分析化学前八章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版,李发美)
![分析化学前八章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版,李发美)](https://img.taocdn.com/s3/m/1fe0492f16fc700aba68fc0d.png)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办法。
(1)砝码受腐蚀;(2)天平的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4)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5)试剂含被测组分;(6)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湿;(7)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8)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9)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10)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答:(1)系统误差;校准砝码。
(2)系统误差;校准仪器。
(3)系统误差;校准仪器。
(4)系统误差;控制条件扣除共沉淀。
(5)系统误差;扣除试剂空白或将试剂进一步提纯。
(6)系统误差;在110℃左右干燥后称重。
(7)系统误差;重新选择指示剂。
(8)偶然误差;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因而估计不准产生偶然误差。
(9)系统误差;校准仪器。
(10)系统误差;重新选择分析条件。
2.表示样本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哪些? 与平均偏差相比,标准偏差能更好地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为什么?3.说明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和联系。
4.什么叫误差传递?为什么在测量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大误差环节?5.何谓t分布?它与正态分布有何关系?6.在进行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检验时,如何正确选择置信水平?7.为什么统计检验的正确顺序是:先进行可疑数据的取舍,再进行F检验,在F检验通过后,才能进行t检验?8.说明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区别,什么情况用前者或后者?9.何谓线性回归?相关系数的意义是什么?10.进行下述运算,并给出适当位数的有效数字。
(1)41016.614.1510.452.2⨯⨯⨯ (2)0001120.010.514.2101.3⨯⨯ (3)002034.0512.21003.40.514⨯⨯⨯- (4)050.11012.21.80324.02⨯⨯⨯(5)5462.31050.78940.142.551.22856.23-⨯⨯-+⨯(6) pH = 2.10 , 求[H +] = ?(2.54×10-3;2.98×106;4.02;53.0;3.144;7.9×10-3mol/L ) 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1)0.3 -0.2 -0.4 0.2 0.1 0.4 0.0 -0.3 0.2 -0.3 (2)0.10.1-0.60.2-0.1-0.20.5-0.20.30.1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①1d =0.24,2d =0.24,S l =0.28,S 2=0.31。
分析化学第八章 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第八章 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658a2d0b4c2e3f57276390.png)
第八章 习题参考答案18解:半反应为 MnO 4- + 8H + + 5e =Mn 2+ + 4H 2O V E 51.1=θ][]][[lg 5059.02842/42/4++-+-+-+=Mn H MnO E E Mn MnO Mn MnO θ当[MnO 4-]=[ Mn 2+]=1 mol·L -1或[MnO 4-]/[ Mn 2+]=1时,条件电位为 82/42/4]l g [5059.0++-'+-+=H E E Mn MnO Mn MnO θθ (1)[H +]=2.0mol·L -1时,V E MnMnO 54.1)0.2lg(5059.051.182/4=+='+-θ(2)pH=2.00时,V EMn MnO 32.1)10lg(5059.051.1822/4=+=-'+-θ20解: 2Fe 3+ + Sn 2+ = 2Fe 2+ + Sn 4+ 由下列两个半反应组成:Fe 3+ + e = Fe 2+170.01/23=='++n V E Fe Fe θ Sn 4+ + 2e = Sn 2+214.02/24=='++n V E Sn Sn θ故 n=298.18059.0)14.070.0(2059.0)(lg 2/42/3=-=-=''++'++θθSn Sn Fe Fe E E n K18105.9⨯='K24解: Fe 3+ + e = Fe 2+ 173.011=='n VE θ Sn 4+ + 2e = Sn 2+ 207.022=='n VE θV n n E n E n E SP 29.02107.0273.01212211=+⨯+⨯=++=''θθV n E E 16.02059.0307.0059.0322%1.0=⨯+=⨯+='-θV n E E 55.01059.0373.0059.0311%1.0=⨯-=⨯-='+θ故,滴定突跃范围为:0.16v-0.55v 。
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0137db99ec3d5bbfd0a7493.png)
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第4版)考研笔记绪论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概念分析化学是关于测定物质的质和量的科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与其他学科的联系(1)其他学科为分析化学提供新的原理、方法、技术、仪器;(2)分析化学为其他学科提供数据源。
3、作用(1)制定各种检测方法和标准;(2)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建立新的测试方法;(3)为突发事件提供快速应急监控手段。
二、分析化学的内容1、分类(1)按任务分类①定性分析;②定量分析;③结构分析。
(2)按分析对象分类①无机分析;②有机分析;④药物分析。
(3)按原理分类①化学分析法;②仪器分析法。
2、分析方法的选择明确每一种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来源:https:///BoVJDuXm)1、发展趋势(1)对生物活性相关物质的分析;(2)对单细胞、单分子的分析;(3)对生物和环境等复杂体系的分析;(4)对薄层、表面、界面微区及形态的分析;(5)分析仪器智能化、小型化、仪器联用、在线实时监测;(6)分析对象损伤程度转向无损及遥测方向。
2、研究热点(1)极端条件下的分析测试;(2)痕量活性物质的在线、原位和实时分析;(3)功能纳米材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4)联用技术与联用仪器的使用等。
四、仪器分析简介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指基于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是指基于测量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其变化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方法(1)光学分析法①定义光学分析法是指以电磁辐射为测量信号的分析方法。
②分类a.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荧光法、磷光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Raman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电子能谱法等。
b.非光谱法折射法、干涉法、浊度法、旋光法、X射线衍射法及电子衍射法等。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解答共61页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解答共61页](https://img.taocdn.com/s3/m/acfef0b179563c1ec4da7105.png)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解答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分析化学第八章沉淀滴定法习题答案分析化学(第三版)(上册)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分析化学第八章沉淀滴定法习题答案分析化学(第三版)(上册)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87510b5d168884868762d668.png)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思考题与习题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即反应能定量进行。
(2)反应快速,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3)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度条件。
答:(1)莫尔法主要反应:Cl-+Ag+=AgCl↓指示剂:铬酸钾酸度条件:pH=6.0∽10.5(2)佛尔哈德法主要反应:Cl-+Ag+(过量)=AgCl↓Ag+(剩余)+SCN-=AgSCN↓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酸性。
(3)发扬司法主要反应:Cl-+Ag+=AgCl↓指示剂:荧光黄酸度条件:pH=7∽103.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1)BaCl2,(2)KCl,(3)NH4Cl,(4)KSCN,(5)NaCO3+NaCl,(6)NaBr,各应选用何种方法确定终点?为什么?答:(1)BaCl2用佛尔哈德法。
因为莫尔法能生成BaCrO4沉淀。
(2)Cl-用摩尔法。
此法最简便。
(3)NH4Cl用佛尔哈德法或发扬司法。
因为当、[NH4+]大了不能用摩尔法测定,即使[NH4+]不大酸度也难以控制。
(4)SCN-用佛尔哈德法最简便。
(5)NaCO3+NaCl用佛尔哈德法。
如用摩尔法、发扬司法时生成Ag2CO3沉淀造成误差。
(6)NaBr 用佛尔哈德法最好。
用莫尔法在终点时必须剧烈摇动,以减少AgBr吸附Br-而使终点过早出现。
用发扬司法必须采用书光红作指示剂。
4.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1)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2)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有没有加有机溶剂;(3)同(2)的条件下测定Br-;(4)用法扬斯法测定Cl-,曙光作指示剂;(5)用法扬斯法测定I-,曙光作指示剂。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Microsoft-Word-文档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Microsoft-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4388141a417866fb84a8e4f.png)
21世纪师范类教学用书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参考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课后参考答案汇编陕西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合编 刘瑞林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 绪 论答案:1.仪器分析法灵敏度高。
2.仪器分析法多数选择性较好。
3.仪器分析法分析速度较快,利于批量样品分析。
4.易于使分析工作自动化。
5.相对误差较大。
6.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对仪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第二章 定性分析1.解:最底浓度 12005.01-⋅===mL g V m B μρ 1:G=1:5×1042.解:检出限量 g V m B μρ510005.0=⨯=⋅=3.答:应选用(2)1mol·L -1HCl 作洗液,因为HCl 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 为强电解质避免因洗涤剂而引起胶体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特别是PbCl 2﹑HNO 3不含共同离子,反而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大,NaCl 则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所以亦不宜采用。
4.解:(1)用NH4Ac溶解PbSO4,而不溶解Hg2SO4。
(2)用氨水溶解Ag2CrO4,而不溶解Hg2CrO4。
(3) 用NaOH溶解PbCrO4,而不溶解Hg2CrO4。
(4) 用氨水溶解AgCl,而不溶解PbSO4。
(5) 用HNO3溶解Pb(OH)2,而不溶解AgCl 。
(6)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Hg2SO4。
5.答:(1) H2O2+2H+ +2e=2H2O E0=1.77 VSn4++2e=Sn2+ E o=0.154 VH2O2是比Sn4+强的氧化剂,所以H2O2可以氧化Sn2+为Sn4+(2 ) I2(固)+2e=2I- E o=0.5345 VAsO43-+4H++2e=AsO33-+2H2O E o=0.559 VI-是比AsO33-强的还原剂,所以NH4I可以还原AsO43-6.答:(1)因为HNO3是强的氧化剂会把组试剂H2S氧化成硫而沉淀。
《分析化学》习题标准答案(华中师范大学)
![《分析化学》习题标准答案(华中师范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caa2c4e0f524ccbff0218404.png)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作者:————————————————————————————————日期:21世纪师范类教学用书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参考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课后参考答案汇编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合编刘瑞林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 绪 论答案:1.仪器分析法灵敏度高。
2.仪器分析法多数选择性较好。
3.仪器分析法分析速度较快,利于批量样品分析。
4.易于使分析工作自动化。
5.相对误差较大。
6.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对仪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第二章 定性分析1.解:最底浓度 12005.01-⋅===mL g V m B μρ 610=⋅G B ρΘ 466105201010⨯===∴B G ρ 1:G=1:5×1042.解:检出限量 g V m B μρ510005.0=⨯=⋅=3.答:应选用(2)1mol·L -1HCl 作洗液,因为HCl 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 为强电解质避免因洗涤剂而引起胶体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特别是PbCl 2﹑HNO 3不含共同离子,反而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大,NaCl 则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所以亦不宜采用。
4.解:(1)用NH 4Ac 溶解PbSO 4,而不溶解Hg 2SO 4 。
(2)用氨水溶解Ag 2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3) 用NaOH 溶解Pb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4)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PbSO 4 。
(5) 用HNO 3溶解Pb(OH)2,而不溶解AgCl 。
(6)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Hg 2SO 4 。
分析化学》第三章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Microsof
![分析化学》第三章习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Microsof](https://img.taocdn.com/s3/m/c69b817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6.png)
6 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1)砝码被腐蚀;(2)天平的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4)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5)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6)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7)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8)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操作误差。
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2.如果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 ,拟分别称取试样0.1g 和1g 左右,称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mg 2.0±。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ga 0002.0±=E 根据%100´TE =E ar 可得%2.0%1001000.00002.01.0±=´±=E ggg r %02.0%1000000.10002.01±=´±=E gg g r 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 。
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mL 和20mL 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因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02.0±,故读数的绝对误差mLa 02.0±=E 根据%100´TE =E a r可得%1%100202.02±=´±=E mL mLmLr%1.0%1002002.020±=´±=E mLmL mL r这说明,量取两溶液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下册 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编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下册 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编](https://img.taocdn.com/s3/m/a86845a9d1f34693daef3e8f.png)
第一章 绪 论 1. 解释下列名词:(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答:(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2. 对试样中某一成分进行5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单位μg ⋅mL -1)分别为 0.36,0.38,0.35,0.37,0.39。
(1) 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2) 如果试样中该成分的真实含量是0.38 μg ⋅mL -1,试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解:(1)测定结果的平均值37.0539.037.035.038.036.0=++++=x μg ⋅mL -1标准偏差122222120158.015)37.039.0()37.037.0()37.035.0()37.038.0()37.036.0(1)(-=⋅=--+-+-+-+-=--=∑mL g n x x s ni iμ相对标准偏差 %27.4%10037.00158.0%100=⨯=⨯=x s s r(2)相对误差 %63.2%10038.038.037.0%100-=⨯-=⨯-=μμx E r 。
3. 用次甲基蓝-二氯乙烷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硼时,为制作标准曲线,配制一系列质量浓度ρB (单位mg ⋅L -1)分别为0.5,1.0,2.0,3.0,4.0,5.0的标准溶液,测得吸光度A 分别为0.140,0.160,0.280,0.380,0.410,0.540。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第8章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第8章](https://img.taocdn.com/s3/m/8fc923f97f1922791688e8f6.png)
第八章电位分析法思考题1. 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有哪些类型?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参比电极包括标准氢电极(SHE),标准氢电极是最精确的参比电极,是参比电极的一级标准。
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参比电极是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参比电极电位恒定,其主要作用是测量电池电动势,计算电极电位的基准。
指示电极包括金属-金属离子电极,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汞电极,惰性金属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
指示电极能快速而灵敏的对溶液中参与半反应的离子活度或不同氧化态的离子的活度比,产生能斯特响应,主要作用是测定溶液中参与半反应的离子活度。
2. 直接电位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此法测定溶液pH时,必须使用标准pH缓冲溶液?答:直接电位法是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来确定待测离子活度的方法,其主要依据是E=Φ参比— ΦMn+/M= Φ参比—ΦθMn+/M — lnαMn+式中Φ参比和ΦθMn+/M在温度一定时,都是常数。
由此式可知,待测离子的活度的对数与电池电动势成直线关系,只要测出电池电动势E,就可求得αMn+。
测定溶液的pH时是依据:E = ΦHg2Cl2/Hg — ΦAgCl/Ag— K + 0.059 pH试 + ΦL , 式 中ΦHg2Cl2/Hg , ΦAgCl/Ag ,K ,ΦL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常数,将其合并为Kˊ,而Kˊ中包括难以测量和计算的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所以在实际测量中使用标准缓冲溶液作为基准,并比较包含待测溶液和包含标准缓冲溶液的两个工作电池的电动势来确定待测溶液的pH值,即:25℃时Es = Ksˊ+ 0.059pHs, Ex = Kxˊ+ 0.059pHx,若测量Es和Ex时的条件保持不变,则Ksˊ= Kxˊ,pHx =pHs+ (Ex -Es)/0.059 ,由此可知,其中标准缓冲溶液的作用是确定Kˊ。
3. 简述pH玻璃电极的作用原理。
答:玻璃电极的主要部分是 一 个玻璃泡,泡的下半部是对H+ 有选择性响应的玻璃薄膜,泡内装有pH一定的0.1mol·L-1的HCl内参比溶液,其中插入一支Ag-AgCl电极作为内参比电极,这样就构成了玻璃电极。
分析化学第四版规范标准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编
![分析化学第四版规范标准答案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编](https://img.taocdn.com/s3/m/1e2af977172ded630a1cb68f.png)
第一章绪论答案:1.仪器分析法灵敏度高。
2.仪器分析法多数选择性较好。
3.仪器分析法分析速度较快,利于批量样品分析。
4.易于使分析工作自动化。
5.相对误差较大。
6.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对仪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第二章定性分析1.解:最底浓度1:G=1:5×1042.解:检出限量3.答:应选用(2)1mol•L-1HCl作洗液,因为HCl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为强电解质避免因洗涤剂而引起胶体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特别是PbCl2﹑HNO3不含共同离子,反而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大,NaCl则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所以亦不宜采用。
4.解:(1)用NH4Ac溶解PbSO4,而不溶解Hg2SO4 。
(2)用氨水溶解Ag2CrO4,而不溶解Hg2CrO4 。
(3) 用NaOH溶解PbCrO4,而不溶解Hg2CrO4 。
(4) 用氨水溶解AgCl,而不溶解PbSO4 。
(5) 用HNO3溶解Pb(OH)2,而不溶解AgCl 。
(6) 用氨水溶解AgCl, 而不溶解Hg2SO4 。
5.答:(1)H2O2+2H+ +2e=2H2O E0=1.77 VSn4++2e=Sn2+ Eo=0.154 VH2O2是比Sn4+强的氧化剂,所以H2O2可以氧化Sn2+为Sn4+(2 ) I2(固)+2e=2I- Eo=0.5345 VAsO43-+4H++2e=AsO33-+2H2O Eo=0.559 VI-是比AsO33-强的还原剂,所以NH4I可以还原AsO43-6.答:(1)因为HNO3是强的氧化剂会把组试剂H2S氧化成硫而沉淀。
(2)用H2SO4代替HCl,引入了SO42-,使Ba2+﹑Sr2+﹑Ca2+及Pb2+离子生成硫酸盐沉淀,将妨碍这些离子的分析。
(3)用HAc代替HCl,则由于它是弱酸,不可能调至所需要的酸度。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5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5](https://img.taocdn.com/s3/m/2bc058565727a5e9856a61f0.png)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上册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合编第五章滴定分析法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杜建中1.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2O,H2C2O4,H2PO4-,HCO3-,C6H5OH,C6H5NH3+,HS-,Fe(H2O)63+,R-NH+CH2COOH.答:H2O的共轭碱为OH-;H2C2O4的共轭碱为HC2O4-;H2PO4-的共轭碱为HPO42-;HCO3-的共轭碱为CO32-;C6H5OH的共轭碱为C6H5O-;C6H5NH3+的共轭碱为C6H5NH2;HS-的共轭碱为S2-;Fe(H2O)63+的共轭碱为Fe(H2O)5(OH)2+;R-NH2+CH2COOH的共轭碱为R-NHCH2COOH。
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2O,NO3-,HSO4-,S2-,C6H5O-,C u(H2O)2(OH)2,(CH2)6N4,R—NHCH2COO-,COO-C O O-。
答:H2O的共轭酸为H3O+;NO3-的共轭酸为HNO3;HSO4-的共轭酸为H2SO4;S2-的共轭酸为HS-;C6H5O-的共轭酸为C6H5OH Cu(H2O)2(OH)2的共轭酸为Cu(H2O)3(OH)+;(CH2)6N4的共轭酸为(CH2)6N4H+;R-NHCH2COO-的共轭酸为R-NHCH2COOH,COO-C O O-的共轭酸为COO-C O O-H3.通过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写出(1)(NH4)2CO3、NH4HCO3溶液的PBE浓度为c(mol/L)。
解:(NH4)2CO3 =2NH4+ + CO32-CO32-+ H2O =HCO3-+ OH -HCO3- + H2O =H2CO3 + OH -NH4+=H+ + NH3H2O =H+ + OH -MBE:[NH4+] + [NH3] = 2C[H2CO3] + [HCO3-] + [CO32-] = CCEB:[NH4+] +[H+] = [OH-] + [HCO3-] + 2[CO32-]PBE:[H+] + [HCO3-] + 2[CO32-] = [OH -] + [NH3]NH4HCO3 =NH4+ + HCO3-NH4+=H+ + NH3HCO3-=H+ + CO32-HCO3-+H2O =H2CO3+OH -H2O =H+ + OH -MBE:[NH4+] + [NH3] = C[H2CO3] + [HCO3-] + [CO32-] = CCEB:[NH4+] +[H+] = [OH -] + [HCO3-] + 2[CO32-]PBE:[H+] + [H2CO3] = [NH3] + [CO32-] + [OH -]4.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MBE、CBE、PBF,浓度为Cmol/L。
分析化学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85ab2aed630b1c59eeb573.png)
第一章 绪 论1. 解释下列名词:(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答:(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2. 对试样中某一成分进行5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单位μg ⋅mL -1)分别为 0.36,0.38,0.35,0.37,0.39。
(1) 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2) 如果试样中该成分的真实含量是0.38 μg ⋅mL -1,试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解:(1)测定结果的平均值37.0539.037.035.038.036.0=++++=x μg ⋅mL -1 标准偏差122222120158.015)37.039.0()37.037.0()37.035.0()37.038.0()37.036.0(1)(-=⋅=--+-+-+-+-=--=∑mL g n x x s n i iμ相对标准偏差 %27.4%10037.00158.0%100=⨯=⨯=xs s r (2)相对误差 %63.2%10038.038.037.0%100-=⨯-=⨯-=μμx E r 。
3. 用次甲基蓝-二氯乙烷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硼时,为制作标准曲线,配制一系列质量浓度ρB (单位mg ⋅L -1)分别为0.5,1.0,2.0,3.0,4.0,5.0的标准溶液,测得吸光度A 分别为0.140,0.160,0.280,0.380,0.410,0.540。
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红外光谱法和Raman光谱法
![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合编《分析化学》(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红外光谱法和Raman光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b5f6b859eef8c75ebfb37e.png)
第八章红外光谱法和Raman 光谱法1.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所有的分子振动都能产生红外吸收光谱?为什么?答:(1)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辐射应具有刚好满足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只有能使偶极矩发生变化的振动形式才能吸收红外辐射。
(2)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都能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振动过程中偶极矩不发生变化的振动形式,不产生吸收。
2.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依据是什么?答: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的定位分析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因为每一化合物都有特征的红外吸收光谱,其光谱带的数目,位置,形状,强度均随其聚集态的不同而不同,因而根据此光谱确定该化合物或官能团是否存在。
3.CO 的红外光谱在2170cm -1处有一振动吸收峰。
试求CO 键的力常数。
解:根据12kc σπμ=,则有()22k πγμ=其中()()261223121216 1.14101216 6.0210m m Kg m m L μ⨯===⨯++⨯⨯则()()22852622 3.14310 2.1710 1.141019.05/k N cmπγμ-==⨯⨯⨯⨯⨯⨯⨯=4.羧基中C=O、C—O、O—H 等键的力常数分别为12.1N·cm -1、7.12N·cm -1和5.80N·cm -1,若不考虑其相互影响,计算:(1)各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2)基频峰的波数及波长;(3)比较v (O—H)与v (C—O),v (C=O)与v (C—O),说明键力常数与折合原子质量对伸缩振动频率的影响。
解:(1)根据12k νπμ=,122312= 6.0210m m m m μ+⨯⨯(),m(C)=12.01,m(O)=16,m(H)=1.008可求得①C=O:ν=5.19×1013s -1;②C—O:ν=3.98×1013s -1;③O—H:ν=9.67×1013s -1。
(2)由1303k Mσ=得()()112.11303130317316.8601 5.78k C O cm M C O m σλμσ-=======()()17.121303*********.86017.53k C O cm M C O m σλμσ-=====——()()15.801303130332230.94831 3.10k O H cm M O H m σλμσ-=====——(3)对于()()O H C O νν和——,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键,振动频率取决于原子折合质量,原子折合质量越大,振动频率越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思考题与习题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 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即反应能定量进行。
(2) 沉淀的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
(3) 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 -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度条件。
答:(1)莫尔法:主要反应:Cl -+Ag +=AgCl ↓ 指示剂:铬酸钾酸度条件:pH=6.0∽10.5(2)佛尔哈德法 主要反应:Cl -+Ag +(过量)=AgCl↓ Ag +(剩余)+SCN -=AgSCN↓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0.1∽1 mol/L(3)法扬斯法 主要反应:Cl -+Ag +=AgCl↓ 指示剂:荧光黄酸度条件:pH=7∽10.53.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1)BaCl 2,(2)KCl,(3)NH 4Cl,(4)KSCN,(5)NaCO 3+NaCl,(6)NaBr,各应选用何种方法确定终点?为什么?答:(1)BaCl 2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
因为莫尔法能生成BaCrO 4沉淀。
(2)Cl -用莫尔法。
此法最简便。
(3)NH 4Cl 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
因为当、[NH 4+]大了不能用莫尔法测定,即使[NH 4+]不大酸度也难以控制。
(4)SCN -用佛尔哈德法最简便。
(5)NaCO 3+NaCl 用佛尔哈德法。
如用莫尔法、法扬斯法时生成Ag 2CO 3沉淀造成误差。
(6)NaBr 用佛尔哈德法最好。
用莫尔法在终点时必须剧烈摇动,以减少AgBr 吸附Br -而使终点过早出现。
用法扬斯法必须采用曙红作指示剂。
4.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1) 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 -;(2)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 -既没有将AgCl 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有没有加有机溶剂;(3) 同(2)的条件下测定Br -;(4) 用法扬斯法测定Cl -,曙红作指示剂;(5) 用法扬斯法测定I -,曙红作指示剂。
答:(1)偏高。
因部分CrO 42- 转变成Cr 2O 72-,指示剂剂浓度降低,则终点推迟出现。
(2)偏低。
因有部分AgCl 转化成AgSCN 沉淀,返滴定时,多消耗硫氰酸盐标准溶液。
(3)无影响。
因AgBr 的溶解度小于AgSCN ,则不会发生沉淀的转化作用。
(4)偏低。
因AgCl 强烈吸附曙红指示剂,使终点过早出现。
(5)无影响。
因AgI 吸附I -的能力较曙红阴离子强,只有当[I -]降低到终点时才吸附曙红阴离子而改变颜色。
5. 称取NaCl 基准试剂0.1173g ,溶解后加入30.00 mLAgNO 3标准溶液,过量的Ag +需要3.20 mL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已知20.00 mLAgNO 3标准溶液与21.00 mLNH 4SCN 标准溶液能完全作用,计算AgNO 3和NH 4SCN 溶液的浓度各为多少?解:设AgNO 3和NH 4SCN 溶液的浓度分别为3AgNO c 和SCN NH c 4由题意可知:202143=SCN NH AgNO C C 则过量的Ag +体积为:(3.20×20)/21=3.048 mL则与NaCl 反应的AgNO 3的体积为30-3.0476=26.95 mL因为n Cl-=n Ag+=mol 002000.044.581173.0= 故L mol V n c AhNO Cl AgNO /07421.01095.26002000.0333=⨯==-- SCN NH c 4=⨯21203AgNO c =0.07067 mol/L 6.称取NaCl 试液20.00 mL,加入K 2CrO 4指示剂,用0.1023 mol/L AgNO 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7.00 mL 求每升溶液中含 NaCl 若干克?解:题意可知Cl -+Ag +=AgClL mol V cV c NaCl AgNO NaCl /1363.01000.201000.271023.0)(333=⨯⨯⨯==-- m NaCl =(cM)NaCl =0.1363×58.5=7.974 g/L7.称取银合金试样0.3000g ,溶解后加入铁铵矾指示剂,用0.1000mol/L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3.80mL ,计算银的质量分数。
解:由题意可知n Ag =n NH4SCN =0.1000×0.0238=0.00238molAgNO 3﹪=(n Ag ×M Ag )/m s =(0.00238×107.8682)/0.3000=85.58﹪8.称取可溶性氯化物试样0.2266g 用水溶解后,加入0.1121mol/LAgNO 3标准溶液30.00mL 。
过量的Ag +用0.1185mol/L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6.50mL ,计算试样中氯的质量分数。
解:据题意:与可溶性氯化物试样作用的AgNO 3的物质的量为:mol n n n SCN NH AgNO Cl 002593.01050.61185.01000.301121.033$3=⨯⨯-⨯⨯=-=--- %56.40%1002266.045.35002593.0%=⨯⨯==---s Cl Cl Cl m M n W 9. 用移液管从食盐槽中吸取试液25.00mL,采用莫尔法进行测定,滴定用去0.1013mol/LAgNO 3标准溶液25.36mL 。
往液槽中加入食盐(含NaCl96.61%)4.5000 kg ,溶解后混合均匀,再吸取25.00mL 试液,滴定用去AgNO 3标准溶液28.42 mL 。
如吸取试液对液槽中溶液体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计算液槽中食盐溶液的体积为若干升?解:分析题意,加入食盐后用去溶液的体积与原用去溶液的体积之差,即为滴定加入4.50g 食盐溶液的体积.设液槽中食盐溶液的体积V ,据题意:44.581000500.4%61.96⨯⨯=25)36.2542.28(1013.0-⨯V 解之得V=6000 L10.称取纯KIO X 试样0.5000g ,将碘还原成碘化物后,用0.1000mol/LAgNO 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3.36mL 。
计算分子式中的x 。
解:依题意:3AgNO I KIO n n n x ==-=0.1000×0.02336=0.002336 mol即:x16127395.0++=0.002336 解之得x=311.取0.1000mol/LNaCl 溶液50.00mL,加入K 2CrO 4指示剂,用0.1000 mol/LAgNO 3标准溶液滴定,在终点时溶液体积为100.0ml,K 2CrO 4的浓度5×10-3mol/L 。
若生成可察觉的Ag 2CrO 4红色沉淀,需消耗Ag +的物质的量为2.6×10-6 mol ,计算滴定误差。
解:滴定误差等于ep CrO Ag Cl Ag Ag TE ][][][42-++-+= (1)式中42][CrO Ag Ag +表示形成Ag 2CrO 4所消耗的Ag +浓度,它等于消耗的Ag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42][CrO Ag Ag +=2.6×10-6/0.1000=2.6×10-5 mol/L (2)L mol CrO K Ag AgCrO sp /100.2100.5100.2][][531224,4----+⨯=⨯⨯== (3) L mol Ag K Cl AgClsp /100.9100.2108.1][][6510,---+-⨯=⨯⨯== (4) 将(2)(3)(4)式之值代入(1)式。
TE=2.0×10-5+2.6×10-5-9.0×10-6=3.7×10-5 mol/L%074.0%100100.1001000.501000.0107.3)(%33500,=⨯⨯⨯⨯⨯===---V V c TE c TETE NaCl ep NaCl 12.取0.1000mol/LNaCl 溶液30.00ml,加入0.1000mol//LAgNO 3溶液50.00mL ,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用0.1000mol/LNH 4SCN 溶液滴定过量的Ag +,在终点时Fe 3+的浓度为0.015mol//L 。
因为没有采取防止AgCl 转化成AgSCN 的措施,滴定至稳定的红色不再消失作为终点。
此时FeSCN 2+的浓度为6.4×10-6mol/L.计算滴定误差。
已知FeSCN 2+的形成常数K=138解 滴定误差等于TE=[Ag +]-[SCN -]-[FeSCN 2+]-[Cl -] (1) [SCN-]=][][32++Fe K FeSCN =015.0138104.66⨯⨯-=3.1×10-6 mol/L (2) [Ag+]=][.-SCN K AgSCN SP =612101.3100.1--⨯⨯=3.2×10-7 mol/L (3) [Cl -]=][.+Ag K AgClSP =710102.3108.1--⨯⨯=5.6×10-4 mol/L (4)TE=[Ag +]-[SCN -]-[FeSCN 2+]-[Cl -]=3.2×10-7-3.1×10-6-6.4×10-6-5.6×10-4=-5.710-4 mol/L %9.1%10000.2000.5000.3000.301000.0107.5)(%400,-=⨯++⨯⨯-===-VV c TE c TETE NaCl ep 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