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信息系统
军事信息技术
(一)军事信息获取技术
1.军用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 传感器 雷达
2.声频感知技术 拾音器 声呐
3.射频感知技术 无线电侦测技术 雷达探测与定位技术 雷达目标识别技术
4.光频感知技术
• 红外探测技术 • 可见光成像技术
(二)军事信息传输技术
• 1.有线通信 • 2.无线通信 • 3.无线接入:蓝牙技术 • 4.网络通信
(三)信息处理技术
• 1.人工智能
• 2.智能接口技术 • (1)文字识别 • (2)语音识别 • (3)图像识别 • (4)语音合成 • (5)自然语言的理解 • (6)机器翻译
(四)信息安全技术
• 1.数据库加密 • 2.防火墙技术 • 3.密码技术 • 4.数字签名
一、军事信息技术的概念 二、军事信息技术的组成 三、信息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一、军事信息技术的概念
• 什么是信息? • 什么是信息技术? • 什么是军事信息技术?
二、军事信息系统的组成(重点)
• (一)军事信息获取技术 • (二)军事信息传输技术 • (三)军事信息处理技术 • (四)军事信息安全技术
军事信息化系统在作战指挥中的应用研究
军事信息化系统在作战指挥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的迅猛进步,军事信息化系统在作战指挥中的应用正逐渐成为现代战争的一项重要战略手段。
军事信息化系统以其高效、准确、快速的特点,对战争指挥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极大提升了作战效能。
本文将就军事信息化系统的定义、作用、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军事信息化系统的定义与作用军事信息化系统是集成计算机、通信、情报、控制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系统,用于收集、分析、处理、传输和利用军事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支持。
它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旨在提高决策效能、指挥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信息战斗力,以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
军事信息化系统在作战指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战场情报,包括敌我兵力部署、地形地貌、天气情况等多方面信息,为指挥官提供全面的情报基础。
其次,军事信息化系统能够帮助指挥官进行全面的战场态势分析,通过多源信息融合、模拟仿真等手段,快速准确地判断战局走势,为作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军事信息化系统支持指挥官的指挥决策,通过实时通信、指挥调度等功能,快速传递命令和指示,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军事信息化系统在作战指挥中的应用案例1. 作战指挥平台军事信息化系统的一个重要应用是作战指挥平台。
作战指挥平台集成了各种先进的信息处理、通信传输设备,能够实时接收、分析和传输大量的军事信息,在战场指挥决策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作战指挥平台,指挥官可以实时了解战场态势、指挥部队行动,并进行即时的决策调度。
2. 指挥信息系统指挥信息系统是军事信息化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能够对战场各个单元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并将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
通过指挥信息系统,指挥官可以准确掌握部队的战斗情况、支援需求等信息,及时调整指挥策略,提高作战效能。
同时,指挥信息系统还能够实现多级指挥协同作战,加强指挥链条的衔接和指挥决策的协同。
军事信息系统的防护要求与安全保障
军事信息系统的防护要求与安全保障军事信息系统的防护要求与安全保障军事信息系统是指为军队的指挥、控制、监视和支持军事行动而设计和建立的信息系统。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的快速传递和精确处理对军事行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军事信息系统的防护要求和安全保障非常关键,需要采取多层次的防护措施保障其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首先,军事信息系统的防护要求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三个层面。
在物理安全方面,要求确保军事信息系统的设备和服务器安装在高度安全的物理环境中,如具备防火、防水、防尘等功能的机房,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防止物理攻击。
其次,在网络安全方面,要求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入侵和攻击。
这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安全控制策略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严格的网络管理制度和权限管理,确保军事信息系统的网络环境安全可靠。
最后,在数据安全方面,要求采取多层次的数据备份和加密措施,确保敏感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对重要数据需要进行定期备份,并设置数据恢复和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此外,还需要通过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
为了保障军事信息系统的安全,除了技术层面的防护措施,还需要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和管理。
这包括严格的人员背景审查制度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经过认证的人员才能够接触和操作军事信息系统。
同时,还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增强他们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和防范意识。
军事信息系统的防护还需要与国家的信息安全策略和法律法规相结合,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与国家安全保持一致。
在国家层面,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监管机构,对军事信息系统进行监督和审查,确保其符合国家的安全要求。
总之,军事信息系统的防护要求和安全保障需要综合考虑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三个层面,并采取多层次的防护措施。
同时,还需要加强人员素质培养和管理,与国家的信息安全策略和法律法规相结合,共同保障军事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支撑信息化战场的“五大系统”
支撑信息化战场的“五大系统”耿海军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是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战场认知系统、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打击系统、支援保障系统等“五大系统”为支撑构成的作战体系间的整体较量。
“五大系统”作为主导和支配信息化战场的重要力量,是信息化战场战斗力的源泉和争夺战场主动权的关键之所在。
战场“眼睛”——认知系统战场认知系统,是对各种军事情报信息获取装备和系统的总称。
它由分布在地面、海上、空中、外层空间的各种预警侦察设备和系统,如侦察卫星、预警卫星、侦察飞机、电子侦察船、雷达、声纳等组成。
战场认知系统作为信息化战场的“眼睛”,突破了传统侦察手段的时空局限性,基本具备了全方位、立体化、全天时、全天候的探测能力和高速自动化处理能力,对于夺取战场信息优势,赢得战争主动权至关重要。
目前,为适应信息化战场对军事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的需要,战场认知系统正呈现出综合化、网络化、一体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据报道,美国、俄罗斯等军事大国已经在发展采用光学、红外、微波等多种技术手段,由空间、空中、陆地、海上多种侦察装备和系统组成的全频段、全空域立体预警侦察系统。
战场“神经”——网络系统战场信息系统是随着信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它主要由军事通信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等构成。
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现代战场呈现出联系紧密、高度一体的特点。
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及应用,不仅改变了战场构成特点,还使作战目的、作战形式、力量构成及运用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使现代战争进入了“无网而不胜”的新时代。
战场信息系统作为信息化战场的“神经”,如同一条纽带,把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战场上的兵力机动、火力打击、预警通信、指挥控制等作战行动高度一体,决策、指挥、通信等近实时化,成为高效发挥军队整体战斗力的“聚合剂”和“倍增器”。
展望未来,战场信息系统将会在全球范围内把各式各样的军用信息系统链接成一个诸网之网,使信息更加及时通畅地流向任何需要的方向。
军事部队信息化建设研究
军事部队信息化建设研究随着现代战争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军事部队的信息化建设愈发重要。
信息化建设,是指将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应用到军事领域,进行战争指挥、作战辅助和信息保障等方面的现代化建设。
军事信息系统,是军事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军事信息系统的定义与特点军事信息系统(Military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指为军事指挥、作战、管理及信息保障等领域提供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支持的信息系统。
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各种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决策效率和作战效能。
军事信息系统的特点:1、高度机密性:军事作战涉及到国家安全,因此需要保密。
2、高度实时性:军事行动需要快速响应和决策,所以信息系统要求实时性高。
3、高度可靠性:军事信息系统的失误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等重大后果,因此可靠性是必需的。
4、高度自适应性:现代战争形态多样,需要面对不同的作战环境和战术需求,因此信息系统需要具备自适应性。
二、军事信息系统的作用军事信息系统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指挥决策能力:军事信息系统可以将多方信息整合成全局性信息,为指挥员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从而优化指挥决策。
2、提高情报收集分析能力:军事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情报信息的高效收集、处理、分析和共享,从而为指挥员提供实时精准的战场态势。
3、提高作战效能:军事信息系统可以帮助部队协同作战,实现信息共享和指挥决策的即时性,从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作战效能。
4、增强后勤保障能力:军事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物资管理和后勤保障的信息化,从而提高后勤保障水平。
三、军事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当前,国际上各大军事强国都在加大对军事信息系统研究的力度。
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军事强国,一直都在研制和推广各种类型的军事信息系统。
在我国,随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军事信息系统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
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建设问题
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建设问题发布时间:2022-05-12T09:00:44.903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3期作者:邢子腾[导读] 随着当下我国社会的发展,科学信息技术能力也在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邢子腾武警警官学院学员九大队26队 610213摘要:随着当下我国社会的发展,科学信息技术能力也在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我国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保密性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为了巩固我国的军事安全,相关人员就要不断加强系统的安全保密建设。
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主要是依靠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可以实施军事信息的搜集,勘察,以及通信等多种功能,为了确保多项任务的稳定运转,该系统的安全保密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应用策略引言:科学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性,但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性。
由于网络信息的强大,一些不法分子就会抓住漏洞对我国的军事指挥系统进行强力的攻击,因此,当下研究人员一定要采用合理的手段加强安全保密措施。
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我国军事指挥系统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措施并指出建设的方向,以供参考。
一、对我国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密建设的基础性要求综合当下我国军事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如果要加强信息指挥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建设,相关的研究人员就要严格遵守以下三个基础性的要求。
首先,无论是当下我国的作战,还是未来的各种军事作战都需要多种兵力同时进行协助作战,作战兵种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会给军事指挥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这就要求要加快形成互通互联的网络信息系统,确保军事信息在安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互通共享。
其次就是军事信息复杂多样化,而且真正作战时面临的既有来自于领导的命令任务,又有部队或者是战友的信息,而且还存在着各种真假信息,这就要求军事信息系统要具有强大的辨别能力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实际作战时给作战人员提供有力的保障。
人民解放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规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保障军队建设和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安全保密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主体、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构成的用于处理军事信息的人机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是为防止泄密、窃密和破坏,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所载的信息和数据、相关的环境与场所、安全保密产品的安全保护;第三条规定适用于军队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单位和人员;第四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实行保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制,坚持行政管理与技术防范相结合;各级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级和所属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规划和建设;各级密码主管部门,按照规定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所需密码系统的建设规划以及对密码设备和技术的研制开发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负责上网信息的审批和日常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各级保密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本级和所属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解放军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负责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和产品的测评认证工作;第五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建设,应当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总体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其所需费用列入系统建设预算;第六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军队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不得危害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第二章防护等级划分第七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下列规定划分防护等级:一处理绝密信息或者遭受攻击破坏后会给军队安全与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五级防护;二处理机密信息或者遭受攻击破坏后会给军队安全与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四级防护;三处理秘密信息或者遭受攻击破坏后会给军队安全与利益造成比较严重损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三级防护;四处理军队内部信息或者遭受攻击破坏后会给军队安全与利益造成一定损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二级防护;五接入军外信息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一级防护;第八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标准见附录一,采取与其防护等级相应的防护措施,选用符合军用计算机安全评估准则的产品;因技术或者产品等原因,一时达不到防护标准要求的,必须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第三章计算机及其网络第九条军队计算机及其网络的设计、研制、建设、运行、使用和维护应当满足规定的战术、技术条件下的安全保密要求;新建、改建重要计算机网络必须报上一级军事信息系统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并经军队技术安全保密检查机构检测评估;未通过检测评估的不得交付使用;第十条军队计算机及其网络应当尽量采取国产设备和软件;确需要采取境外产品时,应当按照安全保密要求进行技术改造;第十一条军队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安装、调试和维修,应当由军内单位和人员承担;确需军外单位和人员承担时,必须经过师级以上单位批准,并指定专人陪同,工作结束后进行技术安全保密检查;第十二条军队计算机及其网络的设计、研制、建设和维修,不得使用国家和军队已明令禁用或者有严重安全保密缺陷的硬件和软件;第十三条用于处理内部信息和涉密信息的计算机及其网络,必须与国外、军外计算机及其网络实行物理隔绝,并不得出借、转让给军外单位或者个人;第十四条管理使用大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军队单位,应当设立安全保密小组;一般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有负责安全保密日常工作的安全管理员;第十五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安全保密人员以下统称计算机信息系统工作人员的涉密范围和访问权限,由业务主官部门按照权限分隔、相互制约与最小授权的原则确定;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经过安全保密培训,工作时佩带明显的标志,并遵守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安全保密守则见附录二;第十六条管理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军队单位和人员,必须接受保密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应当及时解决;第四章信息与介质第十七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涉密信息和重要数据,必须按照秘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进行生产、传递、存储和使用;第十八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涉密信息,必须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的有关规定划定密级,并具有与该涉密信息不可分离的密级标记和出网标记;第十九条向军队计算机及其网络所在控制区外传输秘密信息,必须按照信息的密级采取加密措施;在控制区内传输秘密信息,视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密措施;第二十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涉密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最小授权原则进行存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越权调阅、使用、修改、复制和删除;第二十一条用于存储涉密信息和重要数据的数据库,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保密防护措施;第二十二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中重要的涉信息和数据,必须及时备份和异地存放,并按照其原密级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第二十三条存储涉密信息的硬盘、软盘、光盘、磁带等介质,应当按照其中存放信息的最高密级划定秘密等级,并按照秘密载体安全保密要求进行管理;第二十四条处理过军队涉密信息或者重要数据的存储介质,不得转让或者出借给无关人员使用,不得私自带往境外,不得送往无安全保密保障的机构修理;已划定秘密等级的存储介质报废后,应当彻底销毁;第五章环境与场所第二十五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的环境,必须符合国家和军队有关电磁环境的安全要求;对涉密或者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必须采取防电磁泄漏的措施;第二十六条集中设置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的场所,应当根据涉密程度、重要程度和周围环境状况,按照国家与军队的有关规定、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并划定带有明显标志的控制区;分散设置的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应当置于办公区域的安全部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第二十七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重要机房和网络设施,必须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与境外驻华机构、人员驻地和涉外建筑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并不得共用电源、金属管线和通风管道;无法达到上述要求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第二十八条新建涉密的大型机房,必须经过技术安全保密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第六章安全保密产品第二十九条用于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与检测的硬件、软件和系统,必须选用军内或者国内研制开发并经解放军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测评认证的产品;其中的密码技术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和军队有关密码管理的政策和规定;经测评认证合格的安全保密产品,由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检查办公室列入军队安全保密产品目录;需要在全军推广应用的,由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批准;第三十条军队单位研制和开发安全保密产品,应当执行军队有关的规定和标准;军队暂无规定和标准的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第三十一条专门用于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产品,未经解放军保密委员会办事机构批准,不得对外宣传和销售;第七章应急处置第三十二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在面临危险或者遭受攻击、破坏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安全保密应急处置行动;第三十三条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处置行动,由各级计算机信息系统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各级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检查办公室负责应急行动的协调与支援;第三十四条师级以上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当指定安全保密应急组织,担负下列任务:一按照应急处置方案组织演练;二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实施应急处置计划,阻止侵袭蔓延,消除泄密、窃密隐患和破坏威胁;三查明侵袭破坏情况和威胁来源;四恢复系统正常运行;五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第三十五条军区级以上单位的技术安全检查办公室应当建立应急支援与协调组织,担负下列任务:一制定本级安全保密应急支援预案;二发布应急处置有关预警信息;三采取应急支援措施,实施应急计划;四查明侵袭破坏情况和威胁来源,必要时组织反击行动;五对指挥机关和部队有关的军事行动提供安全保密应急支援;六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第三十六条计算机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发现针对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恶意攻击、黑客侵袭、计算机病毒危害、网上窃密及破坏、电磁攻击以及其他重大破坏活动或者征候时,应当立即报告计算机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和本级保密委员会办事机构,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第八章奖励与处分第三十七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人员,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一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理论研究和法规标准制定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二研究、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技术、产品、设施取得重要成果的;三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检查、检测手段和方法方面有发明创造的;四及时发现或者有效消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重大缺陷或者隐患的;五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免遭损失的;六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的其他方面做出显着成绩的;第三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有关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侵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二非法删除、修改、增加、干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数据、程序,造成严重后果的;三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四发现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隐患或者计算机病毒及其他破坏性威胁,不及时报告或者不采取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五泄漏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技术、方法、措施、产品性能、效果和应用范围,造成后果的;六使用已经禁用或者不符合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产品,造成严重安全保密隐患的;七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第九章附则第三十九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第四十条本规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负责解释;第四十一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录军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标准军队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守则。
全军信息系统标准体系2.0 版
全军信息系统标准体系2.0 版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全军信息系统标准体系2.0 版已经正式发布。
这一标准体系是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和特点,精心编制而成。
全军信息系统标准体系2.0 版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军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必将在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军事建设有机融合、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编制背景1. 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经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事发展的重要标志,各国军队纷纷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动信息化与军事建设的深度融合。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国外军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标准体系,这些标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为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军需要借鉴国外信息化建设经验,结合本军队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
2. 我军信息化建设实际需要和特点我军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军事环境和艰巨的历史使命,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
我军信息系统的规模庞大,涵盖范围广泛,需要统一的标准体系来规范各类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
根据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和特点,编制一套适合我军信息系统的标准体系是势在必行的。
二、主要内容全军信息系统标准体系2.0 版主要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安全标准、通用标准和应用领域标准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1.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全军信息系统标准体系2.0 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设备标准、软件标准、网络标准等内容。
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为了规范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和运行而制定的,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运维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等内容。
管理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提升系统的整体效能。
军事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发展
多作战层次 多层空间 多功能
2. 强调从传感器到射手一体化
武器平台 打击武器 信息战武器
3. 必须依托国防信息基础设施
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是实现各类武器装备和系统无缝 连接、即插即用、信息共享、安全可靠的重要保障。
二、军事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发展
• 2.4 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注重提高体系对抗能力和军事需求牵引作用 强调顶层设计的规范指导作用,依靠信息基 础设施的支撑保障作用,加强军事信息系统 与主战武器的紧密联系 通过重点骨干系统的研发和集成带动整个系 统一体化的建设 及时运用先进电子信息技术 适时调整组织管理体制
二、军事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发展
• 2.5 一体化的实现(1)
军事信息系统的性能和效能发展趋势
信息可信赖性 互操作性 安全性 生存性 综合性 柔性 过渡性 经济可承受性Biblioteka 二、军事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发展
• 2.1 一体化的概念(1)
军事信息系统是由多个系统集成的大统, 是为了提供所需的能力,将一组或一套系统 建立联系或互相连接而构成的一个综合集成 的系统。 一体化为联合作战构建一个能够资源共 享,能够互联、互通、互操作的一体化军事 信息系统,促进联合作战能力一体化,实现 信息优势、决策优势和全谱作战优势。
1. 信息一体化
信息的定义、分类和描述 信息的获取与感知、传输与分发、处理与分析、开发与利 用、存储与显示、安全与对抗
2. 系统需求、设计、建设一体化
协调一致的信息需求 规范一致的设计方法和工具 统筹规划系统建设
二、军事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发展
• 2.5 一体化的实现(2)
3. 信息系统的全寿命服务一体化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军事战争指挥信息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
军事战争指挥信息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摘要:军事战争指挥信息系统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具。
本文从系统设计与优化的角度,探讨了军事战争指挥信息系统的关键要素和设计原则,并提出了优化方案,旨在提高指挥效率和决策制定的准确性。
通过对系统设计和优化的研究,可以为未来战争指挥提供更高效、更科学的信息支持。
1. 引言现代战争日益复杂,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指挥决策需要更强的信息支持。
军事战争指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对于提高作战效能和战胜敌人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从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角度,研究军事战争指挥信息系统的关键要素和设计原则,探讨优化方案,提高指挥效率。
2. 军事战争指挥信息系统关键要素2.1 实时数据传输现代战争中,实时情报数据的传输对于指挥决策至关重要。
信息系统应具备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2 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系统应具备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智能化分析数据、追踪敌人动态、模拟作战情境,为指挥官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2.3 多维度数据展示和交互信息系统应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多维度数据,并支持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
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操作实时调整和优化指挥方案,提高决策的灵活性。
3. 军事战争指挥信息系统设计原则3.1 模块化设计信息系统应按照模块化设计原则,将各个功能模块分解成独立的部分,以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同时模块化设计也便于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2 安全性设计军事战争指挥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信息系统应具备严密的安全机制,包括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指挥路径保护等,确保系统不受恶意攻击、数据泄露等威胁。
3.3 分层结构设计信息系统应采用分层结构设计,将不同的功能模块按照层次划分,以确保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4. 军事战争指挥信息系统优化方案4.1 数据压缩和加密技术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可以采用数据压缩和加密技术。
数据压缩可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加密技术可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外军军事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框架技术概述
亮 高
飞 肖
北京
希。
绵阳 610) 2 0 0
1 0 8 ) 2 海 司信 息 化 部 0 0 1 (.
1 0 8 ) 3海 装 重 庆 局 001(.
体 系结 构 框 架 是 一 种用 于指 导 信 息 系 统 体 系结 构 开 发 、 述 、 成 的 统 一规 则 和指 南 , 提 高 军 事 信 息 系统 之 间互 联 、 通 、 描 集 是 互 互
( . o qngM ii r p e e t t eBu e u o v up e tDe a t n ,M in a g 6 1 0) 3 Ch ng i lt y Re rs n ai r a fNa yEq im n p rme t a v a y n 2 00
总第 2 3 7 期 21 年第 7 02 期
计算 机与数字工程
C mp tr& Dii lEn ie r g o ue gt gn ei a n
Vo . 0 No 7 14 .
8O
外 军 军 事信 息 系统 体 系结构 框 架 技 术 上 , 我 军 自身 的 军 事 特 点 , 出 了对 我 军 体 系 结 构建 设 的启 示 。 针对 提
关键 词 体系结构 ; 体系结构框架 ; D F; Do A 视角
中图分类号 TN9 5 0 1.2
Ar hie t e Fr m e r c no o y Su v y o r i n c t c ur a wo k Te h l g r e fFo eg
美军 IR体系结构框架的成熟 。20 S 0 9年 5月 , 美军 又起
草完成 了 D DA 2 0版 , o F. 逐步实 现真正 支持 网络化作 战能 力开 发 的 规 范 , 表 了 体 系 结 构 研 究 的 最 新 成 果 。 代 D D F. o A 2 0版也分 为 3卷 , 包括 : 理人 员指南 , 计 师指 管 设 南, 开发者指南 , 强调一个规范 的过程 , 即预先对用途 、 围 范 与信息需求进行定 义 , 然后再 根据标 准词 表收集 数据 。通
智能化军事信息系统的一种实现框架
图1机器学习分类
系统架构及工作原理
智能化军事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借助人工智能和先进网络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在现有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与定制化改进,以网络传输效率、复杂环境下网络自组织能力、军事策略生成效率和网络抗打击能力等作为优化目标,
络结构、资源配置、功能分配以及业务承载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智能控制。
操作者仅需明确系统最终使用目标,而无需关注组网过程和复杂战场建模的问题,系统自主根据战场指挥
图2智能化军事信息系统运行逻辑图
指挥决策模块具有3个重要性质:
渐变跟随。
在动态适应战场态势信息的传送要求和保证作战效率之间进行智能化折中,屏蔽具体作战元素部分特性在小时间、小范围尺度上的天然随机波动,基于指挥效果对系统参数进行策略调整。
自主驱动。
自主驱动系统资源管控,以符合战略战术目标和实际控制效果之间固有动态发展规律的方式,
握战场资源的时间、空间控制尺度,实现暂态业务与作战资源配置的实时最佳拟合,形成自动反馈的闭环控制结构。
聚类拟合。
系统对不同指挥元素的指挥行为进行聚类
达到资源调整只针对特定的业务集群,而与其他任何非目标业务解耦的指挥效果。
应用展望
《锻党性
出版社:
订书电话:
实”的总要求,
的政治品格,
命”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讲、需要研讨哪些专题、工作相结合、
政治受洗礼、。
一、军队指挥信息系统概述_军事理论教程_[共2页]
151 第 4 章 军事高技术 门军事任务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
它将给空间作战乃至整个军事活动带来重大影响。
目前在研制的空间武器主要有反卫星武器和反弹道导弹武器。
思考题
1.什么是航天技术?
2.军用卫星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类卫星?
3.侦察卫星按侦察设备和侦察任务可分为哪几类卫星?
4.侦察卫星的特点和用途有哪些?
5.我国航天技术有哪些方面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第六节 军队指挥信息系统
军队指挥信息系统是实施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平台,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军队指挥信息系统概述
(一)军队指挥信息系统的产生及发展
人类进入20世纪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军事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战争的武器装备、作战方式、战场空间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战争的指挥控制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第一,战场空间日益扩大,作战信息量骤然增加,传统的指挥手段已不能满足战场空间变化的需要;第二,作战行动节奏逐渐加快,要求指挥控制更快、更及时;第三,武器装备日趋复杂,指挥运用的难度明显增大;第四,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传统的手工、机械化指挥手段已无法保证指挥人员有充裕的应付时间和足够的应变余地。
在这种情况下,军队指挥信息系统便应运而生。
军队指挥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具有指挥控制、侦察情报、
预警探测、通信、安全保密、信息对抗等功能的军事信息系统。
军用 信息系统 发展
军用信息系统发展
军用信息系统的发展是军事技术和信息化的一部分,旨在提高军队的指挥控制、情报收集、作战计划、通信等方面的能力。
以下是军用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些关键方面:
1. 网络化战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军事行动也逐渐变得网络化。
军队需要建立高速、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以便实现指挥控制、情报收集、战场感知等功能。
2. 指挥控制系统:军用信息系统通过整合多个子系统,提供实时的指挥控制能力。
这些系统包括作战指挥系统、战场感知系统、电子战系统等,使指挥员能够实时了解战场态势,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3. 情报支持系统:军用信息系统在情报收集、分析和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从大量的情报信息中提取有用的情报,为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4. 作战仿真系统:军用信息系统还可以用于开展作战仿真训练,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
通过虚拟环境和模拟器,可以模拟各种作战场景,让官兵进行实战演练和决策训练。
5. 通信系统:军用信息系统需要建立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指挥员与部队之间的实时通讯。
这包括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和光纤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
6. 信息安全:军用信息系统对信息安全要求非常高。
军队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防止敌方对军事信息的窃听、干扰和破坏。
7. 无人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系统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军用信息系统可以集成和控制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车辆等无人系统,提供侦察、打击和运输等功能。
军事信息系统中台建设
国防科技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第42卷第2期2021年4月Vol. 42, No. 2Apr. 202]军事信息系统中台建设郭建胜,顾涛勇*,张晓丰(空军工程大学装备管理与无人机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710051 )[摘 要]随着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军事信息系统被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产生了诸如数据不 统一、不标准以及服务重复建设等问题,既浪费了大量的建设和维护资源,也导致技术难以得到沉淀,数据不能被充分利用。
中台在大型企业的成功应用,包括在电子政务发展中的规划,以及美军的全球信息栅格与军事 云建设,都在着力解决类似问题。
本文认为,军事信息系统中台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和较强的可行性,不仅可 以提升数据与服务的共享能力和开发效率,还可以提供数据驱动创新来源和精细管理能力。
相比企业和政府信息系统中台,军事信息系统中台由于其使用条件的特殊性,需要考虑更多的需求和技术因素,因氏,目前只能 给出军事信息系统中台飽构想。
[关键词]军事信息系统;系统架构;中台[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4547(2021 ) 02-0001-07DOI: 10.13943/j.issn 1671-4547.2021.02.01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 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的理论和应用逐步拓展,军事信息技术的需求也在急剧发生变化。
信息技术与数据科学的飞速发展在军事领域显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大规模军事数据的收集与利用已具备基础条件。
然而,军事数据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潜力在 很大程度上受军事信息系统的历史条件所限。
军事信息系统的复杂程度远超常规的企业信息系 统,主要体现在信息种类多样、规模庞大。
造成这种复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军事信息系统的 数据获取来源多样,从不同的信息源收集的信息 格式、种类不尽相同。
即使是相同类型的信息,例如武器装备使用维护记录,不同的武器装备、系统部件、使用单位,甚至不同的使用时间和使 用人员所收集的信息都可能存在一定差别。
军事信息系统
聚焦实战为打赢—论我军军事信息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新时期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深度应用,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已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之一,军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建设的重点内容;军事信息系统作为发挥体系作战能力的基础,其建设问题也始终处于焦点之中;面对新型作战样式的多种新特性,如作战空间广阔、作战力量多元、指挥协同复杂等,必须以新的理念指导军事信息系统建设;21世纪初,军事信息系统将朝着分布式、环境综合、智能决策、远程监视侦察、无缝通信和全数字化技术方向发展;预计2010年前后,各主要功能分系统的关键技术将达到新水平:决策系统技术使信息的检索、融合和显示过程智能化,可从多传感器、多信息源、多媒体连续获取数据,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并生成相关战术景象,为作战人员提供自动实时的决策支持;甚至在信息不确定、不完全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决策支持;能对资源进行动态调度协调,使联合作战部队的战术行动协同一致;计算与软件技术从系统总体的发展趋势看,信息系统技术的进步将促进21世纪的军事信息系统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通过一体化的体系结构,实现不同的指挥层次战略、战役、战术系统一体化,各军兵种系统一体化,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侦察、预警探测、电子对抗系统等各种功能一体化,信息系统与主战武器系统一体化;通过发展机动式系统和从数据、软件、硬件到系统全方位的通用标准化系统,支持战场信息系统的柔性重组和灵活运用;通过加快太空信息支援系统建设,扩大信息的感知范围和通信能力;通过发展分布式横向互连结构,建立智能横向路由链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抗毁性和生存能力;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趋势,将全面提高信息感知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大大提高联合作战水平;俄军军事信息系统建设的启示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俄军就制定了完善的电子通信网络标准体系;无论是各种通信传输设备还是各种应用终端,无论是模拟技术体制还是数字技术体制,无论是固定还是野战通信网,均使用全军统一的军用技术标准、协议标准和接口标准;因此,俄军各类信息系统设备一体化程度高,电磁兼容性好,互联互通性强;虽然单装运用优势不明显,但一体化综合运用的功能却十分强大;显然,加强装备技术体制和标准建设,统一技术体制和标准规范十分重要;其中,军事技术标准应当与国家技术标准相统一;军兵种专装信息装备技术标准应当与全军装备技术标准相统一;野战信息技术标准应当与全军一体化技术标准相统一;对不符合技术体制标准的研发项目,不立项、不定型、不装备,坚决走出“先列装再系统集成”的误区,为实现系统互联、信息互通、功能互操作的一体化建设奠定基础;长期以来,俄军为适应“现实遏制战略”需要,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通信与指挥自动化系统;借鉴俄军的经验和做法,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对我军信息系统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避免各自为战的“烟囱式”局面按照俄国防部国家武器发展计划,拟于2005年前,完成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数据传输处理系统的改造,并为陆军配备新一代战术自动化指挥系统,实现师团营连乃至单兵的网络连接;需要指出的是,俄军十分强调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一体化管理;各类信息化装备建设,均由俄军信息装备系统部门负责组织研究机构和军工企业实施,任何军区、军兵种部队和单位均不承担研制开发任务,更不得擅自随意改动装备,只提出信息化建设需求和进行装备验证;在管理体制上加强统的力度,尽快制定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形成信息化建设“路线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能够避免出现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现象;为此,应当严格规范各级装备系统研发和使用职责,部队主要是提出建设需求,并对装备系统提出使用和反馈意见,未经允许严禁对在用装备进行改动和开发,更不能搞“大呼隆”、“大忽悠”工程,坚决避免出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现象;走军民共建的发展之路,实现通指一体的有机融合,跳出“先研制列装、再系统集成”的误区.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训练,是我军训练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深刻变革,是继科技练兵、一体化训练之后,我军训练向基于信息系统提高体系作战能力的真正聚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联合性与科学内涵;组织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训练,不仅是推进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的一次进军,更是推动军队组织形式、力量结构、指挥方式、作战思想、作战方式的深层次改革,其对信息化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超过以往任何形式的训练;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基础是信息系统,核心是体系作战能力;强调基于信息系统,实质是通过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机械化条件下作战能力向适应信息化战争的信息作战能力转型;实现作战能力转型,关键是基于信息系统来推进“四个转变”:由以“机械能”为基础向以“信息能”为基础的作战能力转变;由以搭建固定指挥所、指挥帐篷、用纸质地图指挥的模式为主向进入方舱、使用系统、掌握屏幕态势指挥的模式为主转变;由以语音、话传方式下达指挥口令为主向以数据口令、键盘操作下达指挥口令为主转变;由过去的经验型、概略型指挥决策为主向以量化计算、科学筹划决策为主转变;强调提高体系作战能力,实质是提高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体系作战能力的基础是信息系统,物质依托是信息化武器装备;适应联合作战要求的体系作战能力,主要包涵“八个组合要素”:即,基于情报信息融合的侦察预警力,基于指挥信息系统的指挥控制力,基于网电一体对抗的信息作战力,基于陆海空快速输送的立体投送力,基于信息与火力高度融合的精确打击力,基于综合抗击软硬杀伤的全维防护力,基于新型保障体系的联合保障力,基于末端反馈机制的效果评价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科技主导,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健全和拓展多种信息网络,围绕“互联互通互操作”的标准要求,突出抓好指挥信息系统、信息化装备和与之相适应的其它保障系统的整体建设,重点研发智能化、野战化、小型化、机动性好、防护力强的指挥信息系统;二是训练推动,以军事训练为主渠道,立足使命任务,拓展信息化训练内容,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层次,依托指挥信息系统组织作战单元、作战要素和作战体系的集成训练,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训练,联合训练是主线,单元合练、要素集成、体系融合是重心,首长机关指挥对抗训练是重点;当前组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训练,关键是要抓好单元合练、要素集成、体系融合训练;所谓作战单元,是指某一种作战力量编成的基本单位,是兵力出动的最小计划单元,也是基于相同作战功能的武器平台或兵力、兵器构成的基本战术组合;作战单元与作战编组、作战集团、作战体系具有依次递进关系;作战单元的划分可因军兵种不同而不同;所谓作战要素,是指构成作战体系的必要因素,如情报侦察、指挥控制、火力打击、整体防护、综合保障必不可少,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键因子;作战要素与作战系统、作战体系具有依次递进关系,其在纵向上贯穿于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在横向上存在于各军兵种和各军事专业系统;当前,应尽快界定作战要素的内涵,统一划分的标准,为全面展开联合训练扫清障碍;。
新一代军事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
新一代军事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化战争的主要手段之一。
而在这些工具中,军事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军事信息化系统是由一系列的装备、设备和软件组成,以数据为中心,通过信息网络来实现军事行动。
在新一代军事信息化体系中,如何建设与应用这些系统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首先,这些系统应该能够提高指挥官的战争指挥能力。
因为指挥官能够通过实时的战场信息快速做出决策,制定战术和策略。
新一代系统还应该能够提高作战单位的联合作战能力。
这些系统可以使各种军兵种实现互联互通,共享信息资源,并通过数据融合,形成更加准确的信息模型。
在实际操作中,军方应该充分考虑系统的开发周期、信息互通和协同能力等方面的限制。
随着研究和设计的深入,军事信息化技术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才能确保系统的高效和可靠性。
另外,军事信息化系统不仅仅用于战争,它还可以用于平时的军事训练,极大地提高训练效率。
通过模拟虚拟环境,可以使士兵在更真实的环境中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军事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时,应该注重隐私保护。
安全问题是军事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系统的安全保障应该放在首位。
因此,军方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外部人员获取军事信息。
当然,在军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军方也需要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和信息共享。
通过合作与共享,可以提高各军兵种之间的协同能力,并加快新一代军事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和升级。
同时,通过与民间技术企业合作,还可以从其他行业的技术优势中获得经验,借鉴其他领域的最佳实践,为军事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利益。
在总的层面上,新一代军事信息化体系需要建立在深度的数据和信息融合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战场信息实时的获取、分析和共享。
与此同时,建设者们还应该积极地引入新的技术和思想,探索创新的路径,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
外军国防信息系统概述
外军国防信息系统概述作者:王琼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24期前言:现代战争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形态,在战争过程中,军事对垒的制胜因素已经悄然发生转变。
在过去,往往以军力、战法来衡量军事力量,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制胜条件已经转变为技术手段和信息实力。
因此在现代国防军事建设当中,各国都十分重视技术建设,冀图利用信息系统提升自身的国防实力。
一、外国军事实力的发展1.1 先进的装备保障在军事建设当中,装备建设永远是主要的建设方向。
西方军事强国长久以来所采取的寿命周期保障理论,在军事武器的建设当中具有突出地位和价值。
首先,在理论当中,首先明确了军事装备采办、设计和制造过程的保障,从而使速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一层面,在计算机技术逐渐发展的今天,网络传输、存储以及数据处理等,也可以在武器系统当中得以充分的应用,例如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对武器性能、武器使用寿命等重点内容进行模拟,从而为武器设计提供技术保障,缩短科研周期,提升核心技术工程的全面升级[1]。
与此同时,可靠性中心的装备维修理念也成为西方军事强国在武器管理当中的重要思想,可靠性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在装备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依据科学思想分析装备所具有的可靠性变化规律,并根据不同变化规律的武器来切实地制定出维修方案。
对于军事强国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武器来说,可靠性中心装备维修理念能够借助多方法、多维度的维修技术有效降低维修工程量,缩短维修周期,提升维修效率。
1.2 交互式电子技术IETM 交互式电子手册是美军在进行研发技术资料保护技术时所应用的电子信息技术,这项技术在远程监控、视频辅助以及支援网络和佩戴式计算机中都有着十分突出的应用价值,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争相使用的军事技术。
在技术的构建当中,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可以将大量的文本式技术资料收入便携式计算机当中,从而为信息技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
在对电子手册技术进行层次划分时,美军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区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实战为打赢—论我军军事信息系统未来发展方向
新时期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深度应用,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已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之一,军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建设的重点内容。
军事信息系统作为发挥体系作战能力的基础,其建设问题也始终处于焦点之中。
面对新型作战样式的多种新特性,如作战空间广阔、作战力量多元、指挥协同复杂等,必须以新的理念指导军事信息系统建设。
21世纪初,军事信息系统将朝着分布式、环境综合、智能决策、远程监视侦察、无缝通信和全数字化技术方向发展。
预计2010年前后,各主要功能分系统的关键技术将达到新水平:决策系统技术使信息的检索、融合和显示过程智能化,可从多传感器、多信息源、多媒体连续获取数据,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并生成相关战术景象,为作战人员提供自动实时的决策支持;甚至在信息不确定、不完全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决策支持;能对资源进行动态调度协调,使联合作战部队的战术行动协同一致。
计算与软件技术从系统总体的发展趋势看,信息系统技术的进步将促进21世纪的军事信息系统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通过一体化的体系结构,实现不同的指挥层次(战略、战役、战术)系统一体化,各军兵种系统一体化,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侦察、预警探测、电子对抗系统等各种功能一体化,信息系统与主战武器系统一体化;通过发展机动式系统和从数据、软件、硬件到系统全方位的通用标准化系统,支持战场信息系统的柔性重组和灵活运用;通过加快太空信息支援系统建设,扩大信息的感知范围和通信能力;通过发展分布式横向互连结构,建立智能横向路由链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抗毁性和生存能力。
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趋势,将全面提高信息感知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大大提高联合作战水平。
俄军军事信息系统建设的启示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俄军就制定了完善的电子通信网络标准体系。
无论是各种通信传输设备还是各种应用终端,无论是模拟技术体制还是数字技术体制,无论是固定还是野战通信网,均使用全军统一的军用技术标准、协议标准和接口标准。
因此,俄军各类信息系统设备一体化程度高,电磁兼容性好,互联互通性强。
虽然单装运用优势不明显,但一体化综合运用的功能却十分强大。
显然,加强装备技术体制和标准建设,统一技术体制和标准规范十分重要。
其中,军事
技术标准应当与国家技术标准相统一;军兵种专装信息装备技术标准应当与全军装备技术标准相统一;野战信息技术标准应当与全军一体化技术标准相统一。
对不符合技术体制标准的研发项目,不立项、不定型、不装备,坚决走出“先列装再系统集成”的误区,为实现系统互联、信息互通、功能互操作的一体化建设奠定基础。
长期以来,俄军为适应“现实遏制战略”需要,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通信与指挥自动化系统。
借鉴俄军的经验和做法,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对我军信息系统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避免各自为战的“烟囱式”局面按照俄国防部《国家武器发展计划》,拟于2005年前,完成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数据传输处理系统的改造,并为陆军配备新一代战术自动化指挥系统,实现师团营连乃至单兵的网络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俄军十分强调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一体化管理。
各类信息化装备建设,均由俄军信息装备系统部门负责组织研究机构和军工企业实施,任何军区、军兵种部队和单位均不承担研制开发任务,更不得擅自随意改动装备,只提出信息化建设需求和进行装备验证。
在管理体制上加强统的力度,尽快制定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形成信息化建设“路线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能够避免出现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现象。
为此,应当严格规范各级装备系统研发和使用职责,部队主要是提出建设需求,并对装备系统提出使用和反馈意见,未经允许严禁对在用装备进行改动和开发,更不能搞“大呼隆”、“大忽悠”工程,坚决避免
出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现象。
走军民共建的发展之路,实现通指一体的有机融合,跳出“先研制列装、再系统集成”的误区. 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训练,是我军训练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深刻变革,是继科技练兵、一体化训练之后,我军训练向基于信息系统提高体系作战能力的真正聚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联合性与科学内涵。
组织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训练,不仅是推进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的一次进军,更是推动军队组织形式、力量结构、指挥方式、作战思想、作战方式的深层次改革,其对信息化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超过以往任何形式的训练。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基础是信息系统,核心是体系作战能力。
强调基于信息系统,实质是通过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机械化条件下作战能力向适应信息化战争的信息作战能力转型。
实现作战能力转型,关键是基于信息系统来推进“四个转变”:由以“机械能”为基础向以“信息能”为基础的作战能力转变;由以搭建固定指挥所、指挥帐篷、用纸质地图指挥的模式为主向进入方舱、使用系统、掌握屏幕态势指挥的模式为主转变;由以语音、话传方式下达指挥口令为主向以数据口令、键盘操作下达指挥口令为主转变;由过去的经验型、概略型指挥决策为主向以量化计算、科学筹划决策为主转变。
强调提高体系作战能力,实质是提高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
体系作战能力的基础是信息系统,物质依托是信息化武器装备。
适应联合作战要求的体系作战能力,主要包涵“八个组合要素”:即,基于情报信息融合的侦察预警力,基于指挥信息系统的指挥控制力,基于网电一体对抗的信息作战力,基于陆海空快速输送的立体投送力,基于信息与火力高度融合的精确打击力,基于综合抗击软硬杀伤的全维防护力,基于新型保障体系的联合保障力,基于末端反馈机制的效果评价力。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科技主导,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健全和拓展多种信息网络,围绕“互联互通互操作”的标准要求,突出抓好指挥信息系统、信息化装备和与之相适应的其它保障系统的整体建设,重点研发智能化、野战化、小型化、机动性好、防护力强的指挥信息系统;二是训练推动,以军事训练为主渠道,立足使命任务,拓展信息化训练内容,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层次,依托指挥信息系统组织作战单元、作战要素和作战体系的集成训练,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训练,联合训练是主线,单元合练、要素集成、体系融合是重心,首长机关指挥对抗训练是重点。
当前组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训练,关键是要抓好单元合练、要素集成、体系融合训练。
所谓作战单元,是指某一种作战力量编成的基本单位,是兵力出动的最小计划单元,也是基于相同作战功能的武器平台或兵力、兵器构成的基本战术组合。
作战单元与作战编组、作战集团、作战体系具有依次递进关系。
作战单元的划分可因军兵种不同而不同。
所谓作战要素,是指构成作战体系的必要因素,如情报侦察、指挥控制、火力打击、整体防护、综合保障必不可少,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键因子。
作战要素与作战系统、作战体系具有依次递进关系,其在纵向上贯穿于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在横向上存在于各军兵种和各军事专业系统。
当前,应尽快界定作战要素的内涵,统一划分的标准,为全面展开联合训练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