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方案(沙门菌)剖析
微生物限度计数之沙门菌

供试品检査
结果判断 若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有疑 似菌落生长,且三糖铁琼脂培养基的斜面为红色、底层为黄 色,或斜面黄色、底层黄色或黑色,应进一步进行适宜的鉴 定试验,确证是否为沙门菌。如果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或 虽有菌落生长但鉴定结果为阴性,或三糖铁琼脂培养基的斜 面未见红色、底层未见黄色;或斜面黄色、底层未见黄色或 黑色,判供试品未检出沙门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液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査 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乙型 副伤寒沙门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 检査规定的培养温度及不大于规定的最短培养时间下培养, 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被检培养基管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固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査 用涂布法分别接种不大于 100cfu的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平板 上,在相应控制菌检査规定的培养温度及不大于规定的最短 培养时间下培养,被检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大 小、形态特征应一致。
培养基:RV沙门菌增菌液体培养基、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 琼脂培养基、三糖铁琼脂培养基
菌液制备:将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接种 于胰酪大豆胨液体 培养基中或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 30~35℃培养 18~24 小时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 在 2 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 2~8℃,可在 24 小时内使用;
阴性对照为确认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阴性对照试 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检查内容
控制菌检查 沙门菌 培养基 RV沙门菌增菌液体 培养基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 酸盐琼脂培养基 三糖铁琼脂培养基 特性 促生长能力 抑制能力 促生长能力+培养 基指示特性 指示能力 试验菌株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技术方案

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技术方案沙门氏菌是一种存在于动物和人类肠道中的细菌,可以引起沙门氏菌感染。
由于其传播途径多样且易于感染,沙门氏菌成为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需要对检测沙门氏菌的实验室进行能力验证。
以下是一个针对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的技术方案。
一、实验室设备准备1.需要准备培养基、培养皿、离心管和移液器等常规实验室设备。
2.保证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以促进沙门氏菌的生长和培养。
二、样本准备1.选择新鲜的食品样品,如鸡蛋、肉类或蔬菜等,并保证样品的新鲜度,以确保样品中的沙门氏菌含量。
2.将样品进行消毒,以杀死潜在的细菌和病原体,然后进行预处理,如打碎、切割或混合。
三、沙门氏菌培养和检测1.使用适当的培养基,如SS培养基或XLD培养基等,将样品接种到培养皿中,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
2.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培养期,一般情况下选择24小时的培养期。
3.培养结束后,观察培养皿上是否有沙门氏菌的生长,如有则表示样品中可能含有沙门氏菌。
4.进一步确认是否为沙门氏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鉴定测试,如气体产生试验或生化试验等。
四、记录和分析结果1.对于每个样品,记录培养结束后培养皿上的菌落数量和形态。
2.分析结果,计算出样品中沙门氏菌的存在量,可以使用经验计数法或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
3.将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实验室的沙门氏菌检验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五、能力验证1.根据实验需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参考材料进行能力验证。
2.安排合适的被试验员进行实验,确保实验员具备相关的培训和经验。
3.分析验证结果,评估实验室的沙门氏菌检验能力,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六、结果验证1.将实验结果分析和能力验证结果整理成报告,明确实验室的沙门氏菌检验能力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2.如果实验室的能力未达到要求,可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培训,以提高实验室的能力。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对沙门氏菌的检验能力进行有效的验证。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方案1.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产品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以评估其微生物污染程度,并验证产品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2.实验材料和仪器:-试样:待测试的产品样品(如药品、食品等)-培养基:亚洲太平洋社会协调委员会(APHA)液体培养基或平板培养基-培养器具和耗材:试管、平板、无菌纱布、无菌拔火棉、无菌吸管、无菌移液器、无菌塑料培养瓶等-仪器设备:恒温箱、培养箱、显微镜等3.实验步骤:3.1样品制备:将待测试产品样品均匀涂布于无菌培养基平板上,根据需要,将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分别涂布于多个平板上。
3.2培养:将涂布好样品的平板放入恒温箱或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通常为37°C)下培养一定时间(通常为24小时)。
在培养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无菌环境。
3.3平板计数:在培养完成后,检查每个平板上的菌落形成情况。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菌落计数。
常见的方法有手工计数和自动计数仪器。
例如,使用显微镜进行手工计数,或使用自动计数仪器进行电子计数。
3.4数据处理:根据菌落计数结果计算大肠杆菌的数量,并将结果与相关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进行比较。
如果实验结果符合标准,则产品可被视为合格;如果结果不符合标准,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重新调整产品配方、改变生产工艺等。
4.实验注意事项:-所有试验操作都必须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以避免结果被外源性微生物污染。
-使用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试剂和培养基。
-实验前应进行适当的预试验,以确定最佳的稀释度和培养条件。
-大肠杆菌计数要根据不同的产品、数量和国家的相关标准来确定。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重复试验和验证。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进行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确定产品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并评估其微生物污染情况。
这个验证方案可以用于药品、食品和其他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一、简介沙门氏菌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动物肠道感染的细菌,也可以引起食品中毒。
它主要通过食品、饮用水和接触感染物传播。
对于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验和分析,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二、检验方法1.纳氏肠杆菌培养基法用纳氏肠杆菌培养基法检验食品中的沙门氏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它利用富含养分的培养基,使得沙门氏菌能够在培养基中迅速生长,并形成典型的菌落。
检验人员可以根据菌落的形态、颜色和大小等特征来识别沙门氏菌的存在。
2.血液平板培养法血液平板培养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
将待测样品涂抹在富含养分的血液平板上,再将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典型的沙门氏菌菌落的产生。
3. PCR法PCR法是一种较为快速、敏感的检验方法。
通过PCR技术可以快速对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这种方法对实验条件和检验人员的要求较高,但可以提高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分析结果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检验后,需要进行有关分析。
针对检验结果,进行有关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判断食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污染,并确定污染的程度。
1. 菌落计数通过检验方法得到的菌落数可以反映食品中的沙门氏菌污染程度。
一般来说,菌落数越多,说明沙门氏菌污染越严重。
2. 菌株鉴定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可以确定其是否为沙门氏菌。
根据鉴定结果,可以进一步分析菌株的来源和特性。
3. 毒素检测有些沙门氏菌会产生毒素,对食品中的毒素进行检测,可以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具有毒素产生能力的沙门氏菌。
四、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时,有一些实验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1. 实验室操作检验和分析工作要在严格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保证实验室内的环境洁净,避免交叉污染。
2. 操作规范操作人员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使用消毒剂对实验仪器、培养基和工作台进行处理。
3. 实验安全在进行检验和分析实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因接触致病菌而导致感染。
五、应用领域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微生物检测系列之沙门氏菌检验技巧及详解

微生物检测系列之沙门氏菌检测过程详解及注意事项
严烨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 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它们除可感染人外,还 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 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它可能加重病态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 产力。
所以将沙门氏菌检验规定为食品致病性菌种检验中的重要项目,它的检测过程一般包括 样品前增菌、选择性增菌、选择性平板分离划线、初步生化鉴定(确定可疑菌)、生化鉴定、 血清学鉴定及血清学分型(选做)共计 7 个步骤。整个步骤完全完成至少需要 7 天时间。下 面以样品检测示例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分析梳理。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学验证方案文件编号:P-批准签字页目录1.目的 (4)2.范围 (4)3.责任者及职责 (4)4.验证简介 (4)5.验证过程 (7)6.结果判断 (8)7.结论和建议 (8)8.异常情况报告 (8)9.再验证 (8)10.附件 (8)附件1:培养基的灵敏度复核 (9)附件2:稀释液的无菌性检查 (10)附件3:方法验证 (11)1. 目的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第三部),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本方案对新修订的方法进行验证。
2. 范围本公司要求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原辅料和制剂,中间制品以及消毒剂。
3. 责任者及职责4. 验证简介4.1 定义●CFU: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取规定量供试液,按菌落计数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试验组当采取薄膜过滤法时,取规定量供试液,过滤,冲洗,试验菌加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过滤后,取出滤膜接入对应培养基中。
●菌液组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稀释剂对照组用相应的稀释液替代供试品,按试验组规定的方法进行菌落计数。
4.2 菌悬液4.2.1菌种及来源检查人:复核人:检查日期:4.2.2菌液制备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h;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4~48h。
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液。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3~28℃培养5~7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的孢子溶液。
4.3 培养基及稀释液4.3.1培养基和稀释液的名称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稀释液:pH7.0的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溶液、灭菌纯化水4.3.2培养基灵敏度复核培养基灵敏度复核,参见《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操作规程》QC2524.3.3稀释液的无菌性检查对稀释液进行无菌检查,14天规定温度培养后应无菌。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1.目的: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特制定本验证方案,通过比较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以确认供试品在该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可忽略不计,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并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2.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3.规范性引用文件: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由于某些供试品具有抗菌活性,在建立微生物检查方法或产品的组分发生改变或原检查法的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及测定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4.验证实施:4.4.1 试验前的准备:4.4.1.1 试验用具的准备:将试验需用的试管、刻度吸管、薄膜过滤器、滤膜(孔径0.22um、直径50mm)、平皿、空三角瓶、称量纸等,用牛皮纸包扎好后,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30 min,在3天内使用。
4.4.1.2试验用培养基的制备:取适用性检查合格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BL)、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培养基(MUG)等脱水培养基,按照相应的配制说明,用纯化水配制、分装后,在2小时内,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15 min,在3周内使用。
4.4.1.3试验用稀释剂/缓冲液、冲洗液的制备:取在有效期内的试剂,按照相应的配制方法,配制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等,用纯化水配制,加热使溶,过滤,分装,在121℃,灭菌15 min,在3周内使用。
4.4.2 试验菌的制备和稀释:4.4.2.1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用菌液:4.4.2.1.1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少许接种至10ml营养肉汤中,在30~35℃培养18~24小时;取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在23~28℃培养24~48小时;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3~28℃培养5~7天。
沙门氏菌方法验证报告

沙门氏菌方法验证报告一、引言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其感染会导致严重的胃肠道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因此,对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
本报告旨在介绍沙门氏菌方法验证的步骤和结果,以及验证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二、实验步骤2.1 样品准备1.收集食品样品,如鸡肉、鸡蛋等,确保样品来源真实可靠。
2.根据实验要求,将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2 沙门氏菌培养1.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进行均匀悬浮。
2.取适量悬浮液接种于沙门氏菌选择性富营养培养基上。
3.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小时,观察是否出现典型的沙门氏菌菌落。
2.3 DNA提取1.从培养基中取出沙门氏菌菌落,加入适量脱离剂,使细菌细胞破裂释放DNA。
2.使用离心机离心,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加入适量蛋白酶K,进行蛋白酶消化。
3.加入适量异丙醇,沉淀DNA。
4.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最终得到纯净的DNA样品。
三、实验结果3.1 沙门氏菌菌落观察在沙门氏菌选择性富营养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后,观察到了典型的沙门氏菌菌落。
菌落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3.2 DNA提取结果经过DNA提取,成功获得了纯净的沙门氏菌DNA。
通过电泳检测,可见DNA条带清晰,无明显的降解或污染。
3.3 PCR扩增结果使用沙门氏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了预期大小的DNA产物。
通过对PCR 产物进行测序,确认了其与沙门氏菌基因组序列完全匹配。
四、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的步骤,我们成功地从食品样品中分离出沙门氏菌,并获得了可靠的DNA提取和PCR扩增结果。
这表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
五、验证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本实验使用的沙门氏菌方法验证步骤经过严格设计和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 简单易行:实验步骤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试剂。
2. 高效快速:从样品到结果的整个过程只需要24小时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学验证方案文件编号:YZ-WJ-001-0
批准签字页
目录
1.目的 (4)
2.责任者及职责 (4)
3.验证简介 (4)
4.验证过程 (5)
5.结果判断 (5)
6.结论和建议 (5)
7.再验证 (5)
8.附件 (5)
附件1:培养基的灵敏度复核 (6)
附件2:稀释液的无菌性检查 (7)
附件3:方法验证 (8)
附件4:培养基厂家报告 (9)
1.目的
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规定,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该药品的沙门菌的测定。
照此检测法和检验条件进行沙门菌检查,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2.责任者及职责
3.验证简介
验证时,按供试液的制备控制菌检查法所规定的方法及要求进行,验证实验至少进行3次独立平行实验。
3.1验证用菌株
3.2样品名称及数量
3.3实验用品
3.4培养基
检查人:复核人:检查日期:
4.验证过程
4.1试验器具准备
试验前,将先前已准备的适量稀释液和培养基灵敏度复核检查合格的培养基、检品和所用仪器一同放入无菌室的传递厨内。
用消毒剂对无菌室进行消毒,并擦拭超净台,打开超净工作台风机及紫外灯灭菌1小时以上。
4.2测定
4.2.1 按照无菌室更衣程序更衣,进入无菌室。
4.2.2 用70%酒精棉球擦拭工作台面与待测品表面。
4.2.3菌液制备:沙门菌菌数控制在10~100cfu/ml
4.2.4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两份,分别加入10ml供试液及1ml10~100cfu/ml沙门菌菌悬液,混匀,30~35℃培养18~24小时。
取上述各培养物0.2ml,接种至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算盐琼脂培养基平板上。
沙门菌在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算盐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良好,菌落为淡红色或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中心有或无黑色。
未接种的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算盐琼脂培养基平板作为空白对照。
用接种针挑选疑似菌落于三铁琼脂培养基高层斜面上进行斜面和高层穿刺接种,培养18~24小时,或采用其他适宜方法进一步鉴定。
5.结果判定
若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有疑似菌落生长,且三糖铁琼脂培养基的斜面为红色、底层为黄色,或斜面为黄色、底层为黄色或黑色,应进一步进行适宜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沙门菌。
如果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或虽有菌落生长但鉴定结果为阴性,或三糖铁琼脂培养基的斜面未见红色、底层未见黄色;或斜面黄色,底层未见黄色或黑色,判定供试品未检出沙门菌。
6.结论和建议
此项中将根据实际测试的结果给出运行确认的结论,有异议的将给出建议。
7.再验证
如该验证的试验方法或试验相关试剂发生改变,需再验证。
8.附件
8.1附件1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记录
8.2附件2 稀释液无菌检查记录
8.3附件3 微生物方法学验证记录
8.4附件4 培养基厂家报告
附件1:培养基的灵敏度复核
复核人:操作人:
附件2:稀释液的无菌性检查
复核人:检验人:
附件3:方法验证
样品名称:培养基:
试验菌名称:菌种批号:
3批样品按顺序进行3次试验
复核人:操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