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课堂纪律问题分析及管理论文
关于小学课堂纪律问题分析及管理论文

小学课堂纪律问题的分析及管理策略姓名:王晓红学号:20110140011029 院系: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纪律管理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通过对小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发掘出小学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纪律问题,并加以分析,提出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处理好课堂违纪现象,来保证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课堂纪律;问题;管理策略一、小学课堂常见纪律问题我们常见的课堂问题行为可分为两类:(一)内向性问题行为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在涪陵师范学院教育系的廖全明老师实行的一次关于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学生问题行为基本情况对涪陵师范学院参加暑期函授学习的138名小学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得出,课堂中最主要的课堂表现是小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这也是教师最关心的课堂问题,而注意力不集中则属于内向性问题行为。
内向性问题行为是指不易被察觉、对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不构成威胁的退缩型行为,是不直接影响他人学习和课堂秩序,但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很大,甚至对自身人格发展仍具有较大的危害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发呆、胡思乱想、神经过敏、害怕提问、抑郁、烦躁不安、乱涂乱画等。
①也有的学生会出现一些小动作,比如玩笔,玩手指等,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②还有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不敏感、不专心、退缩、低沉、自行其事等问题行为,甚至有的学生由于神经发育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而造成“多动症”,面对小学生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有的老师会大声训斥,强制其安静、注意听课,学生因为害怕,只好装作认真听课,其实心里并没有听老师讲。
还有的老师会采取体罚,例如罚站,罚蹲马步等,认为站着听课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其实不然,小学生发育还不完全,长时间的罚站会对其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另外被罚的同学很可能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这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外向性问题行为1、学生发生课堂争执,甚至斗殴等严重违反纪律的事件在上课过程中,有的小学生常常会因为一点小小的矛盾而争吵起来,甚至会大打出手,比如谁拿了谁的东西、越过了对方的“领地”等。
关于课堂纪律管理论文范文

课堂纪律管理一直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课堂纪律管理既要保证课堂秩序,维护学生和教师的尊严,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利,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篇论文通过分析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探讨了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旨在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功,它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好的课堂纪律管理可以维护课堂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学生们来说,课堂秩序的稳定和有序是学习效果的保证,而对于教师们来说,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教学更有效率,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劳动积极性。
好的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增强教师教学的权威和影响力。
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应注重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让学生们知道他是课堂教学中最高的权威,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尊重和信任。
如果教师没有强有力的课堂纪律管理,学生们则会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话只是“建议”,这样会打得动教学秩序走向混乱。
好的课堂纪律管理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好的互动,使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方法1. 课堂纪律管理的具体方法作为教师必须注意的基本功,在进行课堂纪律管理时,应掌握并实践以下具体方法。
(1)坚持原则,严于律己。
在教学工作中,理性、公正、负责等原则是不容违背和妥协的,教师要认真策划和执行课堂纪律管理的策略,并把自己的公正处理原则坚持到底。
(2)制定明确的班规班约和课堂纪律管理规定。
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制定的班规班约和学生会同意的课堂纪律管理规定,对于保持课堂秩序,维护教学效果非常有利。
(3)注重教育调解,以人为本。
在管理与教育二者之间,注重教育是更有意义的。
产生矛盾时,学生和家长往往希望得到教育与调解,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重视教育与调解,体现出温和的一面。
(4)立即纠正违纪行为。
课堂上出现违反规定的情况,应及时制止。
有关小学课堂管理论文

有关小学课堂管理论文堂管理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小学课堂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小学课堂管理论文范文一:小学课堂有效管理策略一、目前小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不当2.教学组织能力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管理问题3.教学处理不当4.教师的领导作风和管理经验不够5.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的精神6.师生缺少互动且关系紧二、针对小学课堂管理中常见问题的对策1.有效的沟通能促进课堂管理作为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课堂上与学生沟通的时候,应该尽量谨慎地使用语言。
师生沟通是一门艺术,它决定着课堂管理的整体效能。
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教的课,就会学习老师,模仿老师,服从老师,这都来自于成功的师生沟通。
所以,课堂管理中,我们提出要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以保证课堂管理的实效性。
2.让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利于课堂管理的进行(1)让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是一种优秀的能力和习惯。
倾听不仅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也要学会“善于倾听”。
在小学的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喜欢举手发言,喜欢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关注的大多是自己和教师,不关注其他同学的回答和提出的问题、见解,对课堂管理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所以,学生也需要学会倾听,不仅会对他们的学业有帮助,也能使他们的性格塑造得更加成稳。
当学生学会倾听,课堂教学变得井然有序,课堂管理也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2)让学生学会表达学生要学会表达,教师首先要在情感上给学生一种亲近感,让他们明白教师给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欲望。
让学生在心理上消除一种畏惧感,暗示他们教师和学生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是平等的关系。
这样学生才敢说、会说、想说。
其次,要培养学生说的兴趣、说的技巧,说不好的教师要适时纠正、鼓励,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再就是用教师课堂上的准确表达去影响学生,去感化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表达,才能在课堂中开展有效的沟通。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研究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研究一、引言课堂纪律管理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小学低段,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持久,纪律管理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面临学生的各种行为问题,如吵闹、打闹、走神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教学进程,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
如何有效地管理小学低段课堂纪律,是每位小学老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低段课堂纪律问题分析1. 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小学低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难以持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他们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度都还不够,往往容易分心或者走神,导致无法掌握课堂内容及教师的教学内容。
2. 学生活泼好动小学低段的学生,身体素质还不够稳定,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活泼好动的特点,容易在课堂上走神或者打闹。
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还会干扰到其他同学的学习。
3. 学生行为规范不够小学低段的学生对于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往往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在课堂上容易出现一些行为不端的情况,例如吵闹、打闹等。
4. 教师管理手段有限小学低段的教师对于管理学生的手段相对有限,因为他们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不能采用过于严厉的手段。
对于课堂纪律管理,教师需要寻找更加温和有效的方式。
三、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与策略1. 增加课堂趣味性小学低段的学生对于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增加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力。
比如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设置明确的规章制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事先和学生明确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秩序和安静。
并且对于学生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及时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制止,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从而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积极的表扬和奖励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表扬和奖励激励学生,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良好行为的重要性。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研究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研究小学低段阶段的课堂纪律管理问题是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面对的挑战。
小学低段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薄弱,容易产生不合理的行为,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针对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
小学低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不强,容易出现违反纪律的行为。
这是管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班级管理,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自控力。
教师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影响学生的行为,使其主动遵守课堂纪律。
教师还可以利用乐园式课堂管理方法,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课堂纪律问题的发生。
小学低段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课堂纪律问题的发生也与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关系。
教师需要与学生的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并进行相应的纠正和引导。
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电话、短信或面谈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达到家校合作的良好效果。
小学低段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分散注意力,这也是产生课堂纪律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课堂活动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积极参与性。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故事、图片等元素,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减少课堂纪律问题的发生。
小学低段阶段的学生自我意志较弱,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而发生课堂纪律问题。
教师需要在课堂管理中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合作,减少竞争和冲突的发生,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纪律程度。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是教学中不可避免的挑战。
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自控力,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课堂活动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积极参与性,并注重班级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从而有效地解决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研究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研究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是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形象和声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在小学低段的课堂纪律管理中经常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打闹嬉戏、缺乏积极性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并有效的解决,将给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就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1.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小学低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分散注意力的情况较多,尤其是对于长时间的听讲和课堂讨论难以保持注意力的持久性。
因此,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中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精神的能力。
2. 打闹嬉戏小学低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好动好玩的本性较为突出,他们在上课时间往往难以持续地保持安静,容易发生打闹嬉戏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在监控的同时给予必要的警告,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当,并逐步制定严格的规则。
3. 缺乏积极性小学低段的学生缺乏自我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对于课堂的内容没有足够的兴趣而导致学习成效不理想。
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采取调整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措施,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
(1)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明确地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2)建立有趣的课堂氛围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让学生能够享受到学习的过程,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保持好的状态。
(3)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模式(例如实践操练,游戏互动,小组合作等)来激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
(1)制定严格的课堂纪律针对学生打闹嬉戏的情况,教师需要在班级或学生中制定明确的课堂纪律规则,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标准,并且在实践中充分落实,对于违规者采取或格外的惩戒措施。
(2)联合管理教学环境教师还可以和家长、学校与家长沟通加强家长和学校的联合管理,让学生在家里和学校的教育环境保持一致性,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管理效果。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研究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研究一、前言作为小学低段教师,课堂纪律管理一直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小,思维活跃,对于课堂纪律管理需要我们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
本文将围绕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的问题展开研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路。
二、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的现状分析1.学生行为问题小学低段学生的行为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课堂纪律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学生容易打闹、吵闹、专注力不集中等。
这些问题对于课堂的正常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学生自律能力差小学低段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这对于课堂纪律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需要老师通过不断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能力。
3.教师管理手段单一目前,许多小学低段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时,往往采取单一的管理手段,比如:口头警告、写字处罚等,这种管理手段过于单一,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1.学生个体差异小学低段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活泼开朗,有的学生内向胆怯,有的学生自律能力较差,有的学生从小家庭环境就缺乏安全感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行为的原因。
在课堂纪律管理中,许多教师往往采取单一的管理手段,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和了解,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引导。
3.课堂内容单一在小学低段的课堂上,如果课堂内容单一,学生容易感到乏味,从而产生不安静、不守规矩的行为,影响了课堂的正常秩序。
1. 提高教师管理水平在解决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时,首先应当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手段,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管理。
2. 制定科学的课堂管理方案针对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课堂管理方案,使学生能够明确课堂规则,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对于偏离规则的行为应当进行及时的处理,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受到约束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调整课堂内容,增加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课堂不当管理行为研究

小学课堂不当管理行为研究小学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而课堂管理是保障课堂秩序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当的课堂管理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
对小学课堂不当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对于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学生不守纪律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是一种常见的不当管理行为。
表现为不听老师的讲解、随意离开座位、与同学交头接耳、互相抢夺物品等。
这种行为不仅干扰了课堂秩序,也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2. 学生与老师冲突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会出现与老师发生冲突的情况。
这种表现可以是不听老师的教导、不接受批评、甚至发生口头冲突或肢体冲突。
这种不当行为不仅损害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正常进行。
3. 学生互相打闹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会出现互相打闹的情况。
他们可能是因为一时兴奋或者不经意间打闹起来,但这种行为会引起其他同学的不安和混乱,严重干扰了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
4. 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在课堂上,有些学生由于个人原因,缺乏自控能力,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行为偏激等,这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效果,也对整个课堂的氛围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小学课堂不当管理行为的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不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家庭教育不良,学生缺乏基本的规矩和自律意识,就容易在课堂上表现不当。
2. 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家庭环境都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比较难以控制,有的学生家庭环境不稳定,心理承受力较弱,都容易导致在课堂上表现不当。
3. 教师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是否合理引导学生,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如果教师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或是过于松懈,都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不当行为。
4. 学校管理不善学校管理不善,课堂秩序混乱,纪律不严肃,学生自然就容易产生不当行为。
1. 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课堂不当管理行为会严重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秩序,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甚至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浅析小学课堂纪律的管理艺术

浅析小学课堂纪律的管理艺术1. 引言1.1 引言教育是孩子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小学课堂纪律的管理艺术则是保障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课堂纪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小学课堂纪律的管理尤为关键。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先抓好纪律管理。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期,他们的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需要在课堂纪律管理上下功夫,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采取合适的管理方法,才能有效管理好小学课堂纪律,为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本文将从小学课堂纪律的重要性、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管理技巧和经验,共同助力小学课堂纪律管理工作的开展。
至此结束。
2. 正文2.1 小学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小学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在于维护课堂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课堂纪律的良好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专注于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良好的课堂纪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通过管理好课堂纪律,可以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小学课堂纪律的管理不仅仅是维护秩序,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师生共同努力,共同维护课堂纪律,将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原则1. 公平与公正:教师在管理小学课堂纪律时,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当一视同仁。
这样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确保纪律管理的有效性。
2. 纪律与自由的平衡:在管理小学课堂纪律时,教师要明确纪律的重要性,但也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
过于严苛的纪律管理容易压抑学生的个性,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过于宽松的纪律管理则会导致课堂失去秩序,影响教学效果。
浅谈小学课堂纪律管理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浅谈小学课堂纪律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二〇一二年5月摘要课堂纪律管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所以我们要重视课堂纪律的管理,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符合自己的教学管理方法。
本文通过对小学课堂教学的研究,结合本人在弼塘小学和佛山市第一小学实习的观察研究,总结出在小学课堂通过树立教师威信、制定并严格执行班规、合理惩奖、加强沟通、利用班干学生监督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课堂纪律管理方法及处理课堂纪律问题的一些对策,从而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课堂纪律;管理方法;对策Discussion on Primary School Discipline Management of ClassroomAbstractClassroom discipline managemen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the good classroom discipline is the premise of teaching smoothly, so if we classroom discipline management, looking for some effective, in line with his method of teaching management.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teaching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Bute Tong Primary School and Foshan City first primary school practice observation study, summed up in the classroo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restig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trict enforcement of rules, reasonable punishment award,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using class dry student supervis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teachers, 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 method dealing with discipline problems some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make classroom teaching can be carried out smoothly.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disciplin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目录一、小学课堂纪律管策略 (1)(一)树立教师威信 (1)1、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1)2、通过教师学识树立威信 (1)3、处事果断 (1)4、真诚对待学生 (2)(二)制定班规,明确课堂常规 (2)(三)合理奖惩,树立课堂新风 (2)(四)加强沟通,情理兼顾,端正课堂秩序 (3)(五)利用班干,学生监督,形成自主管理 (3)二、课堂应急预案 (3)(一)处理轻微的违纪行为 (4)1、非语言干预 (4)2、语言干预 (4)(二)处理严重的违纪行为:惩罚 (4)1、表达失望 (5)2、失去特权 (5)3、隔离 (5)4、写检讨 (5)5、罚抄 (5)6、留堂 (5)7、找家长 (5)总结 (5)参考文献 (6)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研究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教育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在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课堂纪律管理问题关乎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态度和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对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途径,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建议。
小学低段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起点,也是孩子们正式接触学习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的出现。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缺乏自制能力。
小学低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自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诱惑,无法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在课堂上出现各种干扰行为。
2. 学生专注力不足。
在小学低段,学生的专注力非常有限,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学习。
他们容易分散注意力,对老师的讲解和课堂内容产生兴趣缺乏,导致课堂纪律不够好。
3. 学生行为不规范。
小学低段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认知不足,容易出现违纪行为,比如说说笑闹、互相打闹、打断老师讲话等行为。
4. 教师管理不当。
一些教师在管理课堂纪律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没有及时制止或管理,导致课堂纪律问题越发严重。
以上就是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的主要现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都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并努力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
下面我们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二、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学生本身的特点是原因之一。
小学低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自制能力和专注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和影响。
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也是原因之一。
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存在教育方式不当,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社会环境中,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也对学生的纪律管理产生了不利影响。
教师的管理和教学方式也是原因之一。
一些教师在管理课堂纪律方面存在不足,对学生的行为没有及时制止或管理,导致纪律问题逐渐严重。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研究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研究小学低段阶段是儿童教育的起点,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重要阶段。
而课堂纪律管理作为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1. 维护教学秩序。
课堂纪律管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增强师生互动。
良好的课堂纪律管理有助于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1.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导致课堂纪律不够好。
2. 学生违反规则行为较多。
小学生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较为薄弱,容易违反规则,影响课堂纪律。
3. 教师管理方式不当。
一些教师对于课堂纪律管理方法不够熟悉,或者管理手段不太合适,导致课堂纪律管理不够有效。
1. 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
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让学生清楚明白自己的行为标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掌握适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方法。
4. 与家长密切合作。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
5. 运用奖惩制度。
对于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进行适度的批评和惩罚,以达到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
浅谈小学课堂纪律管理 毕业论文

浅谈小学课堂纪律管理毕业论文一、前言小学课堂纪律管理是保障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小学教育的基本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课堂纪律管理日益成为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调查研究,浅谈小学课堂纪律管理。
二、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必要性对于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必要性,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维护教学秩序。
课堂纪律管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是保证教学有效进行的基础。
不良的课堂纪律会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影响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小学阶段是孩子品德和行为养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课堂纪律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纪律观念和自律意识。
3. 提高教师的声望和权威。
良好的课堂纪律可以让学生尊重和爱戴教师,认可教师的职业地位和权威,在教学中教师的话语权也会得到提升。
三、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小学课堂纪律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不同的教师和不同的班级有各自的管理方法。
以下从我的实践经验出发,浅谈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
1. 事先布置任务。
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布置任务,让学生知道课堂目的和要求,避免学生在课堂上无所适从或者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情况。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加学生的信任和依赖,减少冲突和矛盾。
同时,教师也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
3. 讲究语言表达方式。
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要避免使用过于严厉和恶劣的语言,以免给学生带来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反应。
4. 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如课堂游戏,情景模拟,问题引导等等。
5. 好的教师示范作用。
教师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诚信守信,言出必行。
四、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实践体验在我的实践中,我认为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实践体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建立学生自治组织。
浅谈小学课堂纪律管理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浅谈小学课堂纪律管理小学教育毕业论文一、引言小学课堂纪律是每个小学教师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好的小学课堂纪律管理可以保障学生学习的秩序和效果,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礼仪,同时帮助教师更好地展开教学工作。
本文将从小学课堂纪律的概念及影响、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分别进行探讨。
二、小学课堂纪律的概念小学课堂纪律是指在小学教室中,学生和教室环境都处于良好状态的情况下,学生对待老师、对待同学及对待学习充满信心和爱心,保证教室的安静,使学生能够更集中地学习。
小学课堂纪律的形成是一个长期不断地过程,包含许多因素,如学生的家庭环境、心理素质等。
小学课堂纪律的形成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需要学校的全面配合。
小学课堂纪律的好坏就直接影响到小学教育的效果,学生在良好的教室环境中能够更加专注地学习,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小学课堂纪律的影响1、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纪律中可以更加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从而更有动力地学习。
2、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情商。
良好的课堂纪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情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冲动行为。
3、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礼仪。
小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4、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良好的课堂纪律可以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教授课程的效率。
四、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基本原则1、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师的教学目标应是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认真倾听学生的反馈和意见,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管理策略。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策略,让学生接受并理解管理中的约束与规范,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2、以课程为中心课程是教师工作的核心。
教师应该设计完整且合理的教学方案,并将管理策略与教学目标和课程结合起来,确保所制定的管理策略是针对性的,同时能够促进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
研究论文: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的对策思考

84052 基础教育论文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的对策思考在小学低段的课堂中,纪律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一堂课的纪律抓好了,那这堂课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自然会造成课堂纪律松散,难以管理。
在小学低段的课堂纪律问题上,我们一方面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纪律观,同时要提高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去,才能标本兼治。
我们应把课堂纪律当作重要问题来研究,以能创建更加有利于我们教学的课堂环境。
一、教师自身的改变1.言语上的改变(1)传递正面信息。
教师在面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时候,可以向学生明确地说出他希望学生怎么做。
该对策的核心是把重点放在教师所希望的行为上,而不是学生的问题行为上。
说“我希望你……”“我需要你……”或“我期望你……”使用这个对策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问题行为上,对学生说“我希望不要再……”,这往往会引发学生的否认和对抗,学生会很快反驳说:“我什么都没有做!”或“这不是我的错……”,或“什么时候规定不可以……”,导致冲突升级。
(2)使用更加温和的表达方式。
教师如果在课堂上需要用语言对问题行为学生进行提醒,可以用更加温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尤其是低段的孩子,严厉的批评容易给他们留下阴影,“戴帽”式的教育方式反而会更有效。
2.非言语上的改变(1)聚焦。
开始上课之前,一定把教室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身上,如果有人在私下聊天,你不要讲课,在所有学生都完全安静下来之后,再停顿三五秒钟,然后才开始用低于平时的音调讲课。
讲课语气温和的教师,通常比嗓门大的教师课堂更加安静。
学生为了听到他的声音会保持安静。
(2)实时监控。
实施这一条的关键是在教室里四处走动。
当学生在做作业时,在教室里巡回走动,检查他们做的情况。
一般教师都会在学生开始做作业两分钟后对教室进行巡视,看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开始做了,都在做该做的事情。
延迟两分钟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已经做出了一两道题,或写完了几个句子,这样你就可以检查是否正确。
班主任怎么管纪律_班主任工作论文小学生课堂纪律调控与反思

班主任怎么管纪律_班主任工作论文小学生课堂纪律调控与反思文章目前,学生的个性在发生着明显的改变。
个性张扬,自以为是,听不进劝告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个情况直接影响了如今课堂的纪律:当课堂上有学生发言,往往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
而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却哑口无言或答非所问.怎样才能使我们小学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教师只有建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念,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组织调控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处理违纪行为要及时、妥善、合理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应该迅速判断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破坏课堂纪律,并作出反应及时处理。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消极、散漫,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眼神提醒等方法。
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就应该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
如果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比如接话、出怪声等,教师可以暂时不予理睬的方法,课下再给于处理。
我在上课时,如果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大多的处理办法是有意无意地走到他身边悄悄提醒他。
这样,既不影响上课,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二、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
当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
同时,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物质性的奖励,可奖给学生一张小贴画、一块小橡皮、一个小本子,这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
最近,我在尝试利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使之养成自觉守纪的好习惯.小学生对所在小组和班级有一定的归宿感和主人翁精神。
特别是课任教师所任班级较多,进行小组竞赛或是班级竞赛,对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行为是比较有效的。
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一定的惩罚也是必要的。
惩罚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
如何管理小学课堂纪律

如何管理小学课堂纪律如何管理小学课堂纪律(通用5篇)如何管理小学课堂纪律篇1第一点,及时引导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对于上课铃声的反应还不是很敏感,往往铃声响过了,教室里学生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
所以,我往往在上课前几分钟就进教室,一是为教学做好准备工作,二是暗示学生快上课了。
铃声响过后,若是仍有大部分学生吵闹的现象,我会明确指出哪一组、哪一位学生表现好或表现不好,这比大声命令“静下来”更有效。
第二点,课堂中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课堂纪律管理。
课堂上的纪律是一种艺术,课堂上要想使学生的纪律好,教师有一定的威严是肯定的,但是如果每堂课教师都用自己的威严来镇压学生,看上去学生个个端坐如钟、认认真真地结束了一堂课,但学生的表现的积极性、创新思维的发展等会受到无形的约束。
对于课堂纪律的整顿,我之前一直有看到这样的现象,我自己也尝试过,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那就是当学生在情绪高涨很难控制住自己时,老师很想让学生静下来,就高声说:“一、二、三!”学生往往会配合说“请坐端”。
但是这方式有时只有几秒钟的效果,不久又热闹起来。
第三点,根据低学生的特点设计课堂教学,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课堂纪律问题上,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一方面也要提高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去,因为良好的课堂纪律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老师最终还好要用课堂教学艺术去吸引学生,用富有童趣的语言,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注意表情,动作,让学生产生凝聚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都用心地去思考、反思,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方式引导教学,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我所创设的数学活动中,让他们在快乐、有趣、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学得知识。
第四点,在教学中,我适时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听讲:1.神情关注法,即采用注视的方式引起该学生集中注意力,以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
浅谈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

浅谈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课堂纪律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然而,由于小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有效调控小学生的课堂纪律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论述关于浅谈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的问题,并探讨该如何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纪律意识和行为。
一、课堂纪律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要理解如何调控小学生的课堂纪律,首先需要认识到课堂纪律对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促进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课堂纪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二、课堂纪律调控的难点分析在调控小学生的课堂纪律时,教师需要面对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小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他们的观念、兴趣和能力有很大的差异,这意味着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调控不同学生的行为。
其次,小学生课堂纪律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此外,小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较短暂,容易受到身体活动和外界干扰的影响,这给课堂纪律的调控带来了困难。
三、建立良好纪律意识和行为的策略针对调控小学生的课堂纪律,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纪律意识和行为。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制定清晰的规则和纪律标准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规则要简明扼要,明确表达预期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后果,帮助学生明确应遵守的纪律准则。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来鼓励和奖励积极的行为。
例如,可以给予表扬、奖励、小礼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和互动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提高他们对课堂纪律的意识和自觉性。
四、加强家校合作促进课堂纪律的调控家庭教育是课堂纪律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课堂纪律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小学生课堂纪律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小学生课堂纪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学校课堂纪律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小学生课堂纪律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下面我就小学生课堂纪律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小学生的课堂纪律普遍存在失序、拖延上课、不听话、讲话哄笑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课堂效率,并且也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家长和老师对小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处理也存在问题。
一些家长不能正确给孩子树立课堂纪律标准,也有一些老师无法熟练地处理在课堂上突发的问题。
小学生课堂纪律研究对策。
鉴于此,在小学生课堂纪律上应该提出一定的有效的研究对策:首先,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课堂纪律行为;其次,学校应该重视对老师的指导与培训,加强课堂上的管理,及时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混乱现象;此外,教育部门也可以加大小学生课堂纪律教育的力度,多加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良好的习惯,来营造良好的课堂纪律生活。
总而言之,小学生课堂纪律的问题不仅与学校、家长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要求教育部门加大对小学生课堂纪律的监督力度,努力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有效的推进小学生的受教育。
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生课堂纪律的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家长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学校要重视对老师的指导与培训,并加强课堂管理,教
育部门也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堂纪律教育的力度,多加开展课外活动,有效的推进小学生的受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小学课堂纪律问题的分析及管理策略学生姓名:**学号: ************系别:教育系专业:教育管理学习形式:全日制自学考试指导教师:***二O一二年十一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正文 (1)一、小学课堂常见纪律问题 (1)(一)内向性问题行为 (2)(二)外向性问题行为 (2)二、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3)(一)学生因素 (3)(二)老师因素 (3)(三)家庭、校园和社会的影响 (4)三、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 (5)(一)课堂纪律与教学进程 (5)(二)课堂纪律与学生的行为习惯 (5)(三)课堂纪律与学生的学习 (5)四、解决课堂纪律问题的策略 (6)(一)教师的自我管理 (6)(二)运用最少干预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6)(三)运用行为矫正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7)(四)处理课堂问题行为应注意的问题 (8)参考文献 (9)致谢 (9)小学课堂纪律问题的分析及管理策略姓名:韩叶学号:912511100210 专业:教育管理[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纪律管理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通过对小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发掘出小学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纪律问题,并加以分析,提出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处理好课堂违纪现象,来保证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课堂纪律;问题;管理策略[引言]课堂问题行为是什么,在对随着课堂教学管理研究的不断深人中,诸多专家和学者对“问题行为”进行了分析,它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的哪些妨碍品格的良性形成,智能的正常发展、身心的健康成长,或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某种麻烦的行为,并在其基础上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界定,我国学者李志等人认为“课堂问题行为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与课堂教学目标不一致,影响自己或干扰他人的学习行为。
”而邵瑞珍等人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宜行为规范或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或参与学习的行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林伦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任何一种引起频繁的行为(干扰学生班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表示学生或集体,表失有效的作用)。
因此,旅·冯塔纳指出:“问题行为只是旁观者眼中的感觉,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
”虽然专家学者们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理解多种多样,但不能否认的是,它具有违反纪律、破坏秩序、干扰教学过程、影响教学效果等诸多危害,因此课堂管理是影响课堂活动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良好的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一、小学课堂常见纪律问题学生与教师共同活动在一个空间——课堂。
在这个空间里,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智力、不同情感、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态度的学生,与不同学科、不同经验、不同风格、不同教学态度的教师共同组成一个班级集体。
由于这些差异性的存在,教育教学和课堂管理有着很大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需要我们今后去精心经营。
而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交流和互动,这种交流和互动体现在教学、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些教师的课堂管理中,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学生作为静态的对象来控制,按照教师自己主观期望的学生行为和活动来界定学生角色、并要求学生,却忽略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精细的研究。
而学生管理的艺术性就体现在掌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并根据各类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把学生当作动态对象来管理。
如果教师不掌握学生心理,不研究学生的特点,不采取疏导的方式来管理学生,而对学生一味控制或放纵,课堂上自然就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是课堂问题行为。
所以所谓课堂问题行为,就是指发生在课堂上、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
它妨碍和干扰了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了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及学生自身学习行为的顺畅展开。
我们常见的课堂问题行为可分为两类:(一)内向性问题行为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在涪陵师范学院教育系的廖全明老师实行的一次关于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学生问题行为基本情况对涪陵师范学院参加暑期函授学习的138名小学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得出,课堂中最主要的课堂表现是小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这也是教师最关心的课堂问题,而注意力不集中则属于内向性问题行为。
内向性问题行为是指不易被察觉、对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不构成威胁的退缩型行为,是不直接影响他人学习和课堂秩序,但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很大,甚至对自身人格发展仍具有较大的危害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发呆、胡思乱想、神经过敏、害怕提问、抑郁、烦躁不安、乱涂乱画等。
①也有的学生会出现一些小动作,比如玩笔,玩手指等,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②还有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不敏感、不专心、退缩、低沉、自行其事等问题行为,甚至有的学生由于神经发育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而造成“多动症”,面对小学生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有的老师会大声训斥,强制其安静、注意听课,学生因为害怕,只好装作认真听课,其实心里并没有听老师讲。
还有的老师会采取体罚,例如罚站,罚蹲马步等,认为站着听课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其实不然,小学生发育还不完全,长时间的罚站会对其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另外被罚的同学很可能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这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外向性问题行为1、学生发生课堂争执,甚至斗殴等严重违反纪律的事件在上课过程中,有的小学生常常会因为一点小小的矛盾而争吵起来,甚至会大打出手,比如谁拿了谁的东西、越过了对方的“领地”等。
此时他们有的就会无视讲台上的老师相互争执起来,而有的同学则会报告老师,“老师,某同学打我”、“老师,某同学拿了我的东西”、“老师,某同学扯我的衣服”、……,这些都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
2、学生故意发出怪声或做小动作影响上课在课堂上会有个别学生,为了引起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会故意在上课的过程中发出一些怪声,如尖叫、学动物叫等,或是做出一些小动作,如敲桌子、伸懒腰等,这样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影响教学效果。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一)学生因素1、寻求注意有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越来越强,从而开始反对教师过多的限制,对任何事物都喜欢持否定的态度,喜欢在公共场所搞恶作剧,哗众取宠,以显示自己长大了。
而有些学生由于成绩差,无法在学习或竞赛方面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就常以问题行为来寻求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争得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
2、学习负担过重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负担过重往往会导致学生用脑过度,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并对学习失去信心。
而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学内容安排的问题,如太难或太易,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也有教师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方法单调,语言平淡,甚至无意义的重复,使学生感到厌烦,因而寻求刺激,以示不满。
还有学生自己学习能力方面的因素等等。
3、焦虑过度由于学习上的竞争,同学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抱负水平与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会加重学生的紧张感、焦虑感与压迫感,紧张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发泄。
4、意志特征但有些学生的问题行为并不是故意的,只是不能自觉地自我调控。
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时常会被课堂上的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或事物所吸引。
所以他们有时会心不在焉地做些小动作,有时会脱口而出,打断别人的谈话,不等老师说完问题,就抢着说出答案等等。
这样的急切行为不是敌意的、带有攻击性的,而是不由自主的、不能自控的行为。
(二)老师因素1、教师心境教师的心境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一个直接因素。
教师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常常会扩散给听课的学生,如果教师的心情开朗、乐观,这便会给课堂带来快乐,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如果教师心情苦闷、沮丧,并且还发脾气,把学生当作迁怒、宣泄的对象,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沉闷和紧张气氛,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长期以往,课堂教学中反感和厌学的课堂问题就会越来越多。
因此教师要有高度的自制力,学会调控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自己踏上讲台,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就应该忘却一切烦恼,沉浸在师生情感交流的快乐中,这样你会就感到学生是你最好的朋友。
2、教师的个性魅力有的老师个性魅力无法吸引学生,甚至让学生害怕、厌恶,这自然也回影响学生上课听讲的程度。
例如缺少公正心、尖刻、傲慢、厌烦学生、缺少人情味等。
3、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太单一,使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注意力自然就会分散,转而做其他事情。
或是表达不清、教态呆板、过渡生硬、顾此失彼等等,这都无法集中学生注意力来听讲,从而导致课堂纪律问题。
4、教师处理方式不当有的老师在遇到此种情况的时候,会花费课堂上很多的时间来处理,不弄清孰是孰非就不罢休。
这样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等到事情处理完了,讲课的时间就不剩多少了,如果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一节课都处理不完,这样就会耽误了教学任务,不但会影响教师的情绪,其他同学也会受到影响。
而有的老师便采取了坐视不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顾着讲自己的课。
还有的老师可能会出现语言暴力,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的语言,常常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或“后进生”使用“笨蛋”、“傻瓜”、“蠢猪”、“没有出息”等,甚至恶言秽语、破口大骂等。
这样会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伤害,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三)家庭、校园和社会的影响1、环境因素包括校外环境和校内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2、家庭因素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自制力差,极易冲动,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
父母不和、经常打闹家庭的孩子,在课堂上会表现出孤僻退缩、烦躁不安。
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容易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放荡不羁,促使孩子产生问题行为。
3、大众媒体大众媒体中一些暴力、色情等低级庸俗的内容激发学生去效仿,这些行为会延伸到课堂上来,从而带出问题行为。
4、课堂内部环境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三、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使学生在对持续的社会要求与期望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性、自信、自我控制、坚持忍受挫折等成熟的人格品质。
也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它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受赞同或默认的行为准则。
所以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师施教时每一个环节的衔接。
(一)课堂纪律与教学进程有些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会停下课来进行处理,而有的问题又很复杂,一时处理不好,等处理完了再继续上课的话,就会浪费很多时间,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达到,影响了课程的进度。
而如果课堂纪律良好,师生之间的配合也很默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这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消化也快,整个教学过程就会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课程进度就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