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会计现状及其完善措施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现状及其完善措施【摘要】资产减值会计是对稳健原则的应用。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滋生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经营风险的不断增大,就需要更加广泛深刻的运用稳健原则,该原则要求企业正确地反映风险,以有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本文对我国现行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完善措施
一、我国现行资产减值会计的现状
(1)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与计量难度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然而,要合理确认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

一是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二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值,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

(2)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

存货可变现净值、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等资料是企业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

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

可收回金额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要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而贴现率是一
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

(3)资产减值披露的内容过于简单。

在资产负债表中,按其账面价值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来反映有关资产,在利润表中,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确认的损失并没有得到足够明晰的反映。

可见,新准则对有关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相比过于简单,其差距较大。

(4)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在实务操作中面临的困境。

要想恰当地计量资产减值准备,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计量标准的选择,这会直接影响资产减值会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但理论上的合理性并不代表实际上的可操作性,因为正确地估计和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往往是困难的。

所以,在实务中还需要采用其他标准,如未来现金流量的计量标准、公允价值、销售净值、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等。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完善措施
(1)评估减值时应考虑重要性原则。

财务会计信息是否值得提供受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的共同制约。

根据我国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进行会计处理。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使用者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不误导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处理。

因此,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时,还应考虑重要性原则。

(2)统一计量标准,减少人为的判断和估计。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备,
会计政策选择权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弹性,便于企业通过专业判断和会计选择向市场传递公司的特有信息,也是我国最初设立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之一。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对资产减值的试用范围作较详细的规定,尽可能缩小会计人员人为估计和判断的范围,避免企业执行会计政策的主观随意性,统一和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尽可能减少同类业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权。

(3)进一步健全和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由于我国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尚不完善,无论是企业、中介服务机构还是证券管理机构都很难获得公司各种投资、存货当前合理的市场价格,导致计提工作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

因此,只有完善信息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才能得到公正合理的反映,让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体现会计核算的公允性和客观性。

(4)建立完善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

企业运用各种手段进行会计报表粉饰的内在动因主要来自于外界对其经营业绩的考评要求。

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考核结合起来,改变以往只重视结果(如利润),而不重视考察形成结果的程序和过程的做法。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目前利润操纵的严重问题,并有助于引导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通过对资产减值的研究可以看出,资产减值会计的运用,能够提高中国企业的资产质量,降低企业运作的潜在风险,充分体现了会计的稳健原则。

笔者深信,只要坚持不断地加强对会计信息
质量的管理,并及时对会计人员进行素质培训,一定能创造一个健全、完善、优良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郭恒泰.试论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政策选择[j].财会研究.2008(2)
[2]王学怡.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反思[j].财会通讯.2005(8)
[3]李继刚.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面临的问题及改进[j].企业导报.2010(9)
[4]王建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研究[j].管理世界.2007(3)
[5]杨东.新会计准则的内容特点及对会计实务的影响[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