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高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升高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

作者:刘赛尔

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02期

摘要:欧内斯特·博耶在多维学术观中提出的教学学术思想,将教学上升到学术的地位,并作为一个动态的探索过程和学术水平的一种,扩大了学术的内涵,赋予了教学新的活力和地位。目前我国高校及教师对教学学术重视不足,发展状况堪忧。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加强教学学术研究支撑,建立完整培养体系,创新教师评价制度,逐步提升高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速,高校接纳的学生数量持续走高的同时,教学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主要任务。教学是高校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职能,自洪堡后,科研被确立为高校的又一职能,逐渐占据高校的主要部分,教学却被逐渐的边缘化。正如博耶所指出的,教学的形式有很多种,发表文章、作报告都是一种教学行为,而问题在于,“我们把研究看成‘机会’,而把教学当做‘负担’”。也有学者指出,教学和科研常被解释为两个互相分割、各成一体的部分,甚至是incongruous(不协调的),在实践中很少相交。事实上,教学与科研这样的“二分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博耶在其多维学术观理念中将学术的内涵扩大为相互联系的4种:探究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其中,他的教学学术思想,将教学作为学术水平的一种,鼓励教师不仅要做教学工作的承担者,更要做教学工作的研究者。李·舒尔曼认为,教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学术,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是一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成果也需要进行公开、交流、评价等。目前,教学学术在我国高校中仍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的地位仍有待提高。教学学术能力提升除了教师本人的付出,还要靠适宜环境的支撑、必要培养的引导、合理制度的保障。

一、高校教师教学学术存在问题分析

(一)对教学工作探究不足

对教学工作探究不足,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思维固化、反思意识不足等。高校教学具有严谨的学术性特征,这也是高校教学不同于基础教育教学的首要因素。目前高校教学中,叙述式教学法成为主流,一本书、一块黑板、一个PPT就能够支撑起一个课堂,这样的方法固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单一的授课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精神上的疲劳感,逐渐失去听课的兴趣。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地讲授一门或几门课,很容易教学思维固化,如教案长时间不换,教学内容也始终保持不变,讲课照本宣科,没有过多地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

教学内容缺乏创新,跟不上学科发展的步伐,缺乏反思意识,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内容。

(二)教学学术培训不足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都逐渐开始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师资队伍不断扩充,并逐步呈现高学历趋势,但“学者未必是良师”。我国高校教师培训的重点和教师个人倾向往往放在教师本人的学科素养上,着重知识积累而非传播,教学学术培训明显不足。

从内容上看,与教学学术相关的培训多表现为教学公共基础知识如教育教学理论、技能、技术等方面,涵盖内容虽广,但广而不深。由于培训时间所限,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以致出现“只讲重点,只考重点”的现象;并且,培训形式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大量理论讲解容易使培训过于枯燥,难以吸引参与者的兴趣。其次,与教学学术相关的培训更多是从高校师资管理需要的角度来操作,忽略了教师的实际需求,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仅仅要求“必要”而忽略了“需要”,这样极易导致教学学术培训流于形式。

(三)教师评价制度失之偏颇

高校在教师评价制度中对某方面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中的倾向。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中,科研仍占主要地位。有学者曾对不同类型院校教师的晋升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教学工作量”与“教学质量”在各类院校教师的晋升中重要程度都低于“科研成果”,“985”院校尤甚;高职高专院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对最高,但也低于“科研成果” 。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制度下,教师将有限的精力逐渐向科研倾斜,教学退而次之成为副业,导致教师对教学的关注逐渐降低、教学质量下降等。

二、提升高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刍议

(一)加强教学学术研究支撑

教学学术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基础性,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再通过反思、提取、修改才能逐步升华成理论。因此,高校应加大对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营造出尊重教学工作并能推动其发展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在实践中研究,让教学学术与整个高校的大环境相融合,为教学学术的发展提供空间,支持教师的教学改革、试验工作,改善教学环境,科学分配课时,减轻教学压力。

其一,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对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可适当减少课时量,这样不会因为教学工作量过大而对教学敷衍了事,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对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要引导其开展教学学术研究,给予配套资金和条件,充分重视其教学学术研究成果。其二,关注教师在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倾向问题,采用“创造性契约”和学术休假相结合的

方式。“创造性契约”是博耶提出的一种教师管理方式,即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某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侧重于一方面发展,并与学校签订契约;学术休假是当教师工作到一定年限并符合一定标准后,可申请暂时离开学校,专心进行著书立说、编著教材、科研攻关等工作。这两种管理方式相结合可以缓解教学与科研二者在教师工作中顾此失彼的状态,促进二者在教师工作中的良性发展。

(二)建立完整职前——职后培养体系

其一,未雨绸缪,职前培养“先入为主”——针对高校教师的高学历情况,各高校可设立诸如“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教师培训基地”等机构,为本校在读且有志于从事教师工作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提供帮助,引导他们系统学习教育学、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鼓励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申请成为助教,在导师或其他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际教学工作。

其二,改变高校教师入职培训“只教重点,只考重点,只考理论”的情况,将入职培训的形式多样化,如讲座、实践活动、优秀教师示范教育、先进事迹学习等,增加入职培训中实践课程的数量,在入职培训考核上要注重全面性及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原则。

其三,改革高校教师的职后培养体系,充分利用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等机构,切实考虑教师需求,举行不同主题的培训活动,由教师自由报名参加;加强对新晋青年教师的培养,安排有资历的教师与新晋青年教师搭档进行授课,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诸如课堂录像等方式,让教师在课后通过观看录像寻找不足,进行反思并逐步改进;组建以知识传播为核心的教学团队,使教学团队包含老、中、青三代教师,促进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相互交流学习,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经验不足,老教师经验丰富,德高望重,但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可能有所欠缺,而中年教师在其中可以起到“调合”的作用。最后,注重与教师沟通获取反馈信息并逐步改进。

(三)创新教师评价制度

教师评价制度是高校教师工作中的重要“风向标”,对于高校教师评价,应摒弃偏颇化,以多元化为评价主要指导思想。多元化在于评价内容上的多元,将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都列入其中,平衡科研与教学间的比例,改善对科研成果重量不重质的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数量,更要关注到质量和影响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首先,加大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权重,教学质量的高低能充分反映出教师的教学学术研究,而优秀的教学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正如博耶所言:“立法人员、董事会成员和公众之所以不能理解一周在课堂上只教10或12节课就构成很重负担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了解好的教学需要艰巨的工作和严肃的钻研加以支持。”基于此,高校应制定对教师教学工作详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既要有量化评价也要有质性评价,从制度创新上改善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