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整理)公路常用评定公式

公路常用评定公式一、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H.0.1 评定路段内路面结构层厚度按代表值和单个合格值的允许偏差进行评定。
H.0.2 按规定频率,采用挖验或钻取芯样测定厚度。
H.0.3 厚度代表值为厚度的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值,即:X L=X-t a/√ ̄n*S式中:X—厚度代表值(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LX—厚度平均值;S—标准差;n—检查数量;—t分布表中随测点数和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可查附表B。
ta采用的保证率:高速、一级公路:基层、底基层为99%,面层为95%。
其他公路:基层、底基层为95%,面层为90%。
H.0.4 当厚度代表值大于等于设计厚度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时,则按单个检查值的偏差不超过单点合格值来计算合格率;当厚度代表值小于设计厚度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时,相应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
代表值和单点合格值的允许偏差见第7章各节实测项目表。
H.0.5 沥青面层一般按沥青铺筑层总厚度进行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分2~3层铺筑时,还应进行上面层厚度检查和评定。
二、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I.0.1 弯沉值用贝克曼梁或自动弯沉仪测量。
每一双车道评定路段(不超过lkm)检查80~100个点,多车道公路必须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加测点。
I.0.2 弯沉代表值为弯沉测量值的上波动界限,用下式计算:lr =l+ZaS式中:lr—弯沉代表值(0.0lmm);—实测弯沉的平均值:S—标准差:Za—与要求保证率有关的系数,见附表I。
附表I Za值层位Za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三级公路沥青面层 1.645 1.5路基 2.0 1.645I.0.3 当路基和柔性基层、底基层的弯沉代表值不符合要求时,可将超出l±(2~3)S的弯沉特异值舍弃,重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对舍弃的弯沉值大于l+(2~3)S的点,应找出其周围界限,进行局部处理。
用两台弯沉仪同时进行左右轮弯沉值测定时,应按两个独立测点计,不能采用左右两点的平均值。
路面厚度计算

课程设计大型作业之三 -- 沥青路面设计同学们要自觉呀,此课程设计要在6月15日前交哟!一、目的要求通过沥青路面的设计,要求学生掌握设计的方法、计算内容和查图步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一)设计资料南昌地区某级公路,其中某段经调查路基为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1.2米,路基填土高度为0.6米。
近期交通量如下表所示。
年平均增长率为10%,设计年限15年。
沿河可开采砂砾、碎石,并有石灰、水泥、沥青、粉煤灰等材料可供应。
(二)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三、设计方法与设计内容(一)根据设计资料要求,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二)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
(三)根据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确定其土基回弹模量。
(四)拟定二种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留一层厚度待计算)方案(均为四层以上),确定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
(五)沥青混凝土容许拉应力为:0.71Mpa;水泥稳定砂砾(碎石)容许拉应力为:0.32Mpa。
路面容许弯沉为65(1/100)mm 。
(六)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h1或h2,另二层厚度为已知)。
(七)对沥青路面的上层底面、中层底面进行拉应力验算。
四、设计要求根据所给的资料,拟定路面设计方案,进行路面结构厚度计算,要求设计计算条理清晰,符合要求,并根据自己的二种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确定路面方案。
五、设计时间安排因课时有限,本次课程设计利用二个课时,其它利用业余时间,要求在十个小时内完成。
六、参考文献1、《路基路面工程》教材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3、《公路设计手册—路面》作业提示:自己做吧,朋友!哈哈!!!参考答案:沥青路面设计过程1、求土基回弹模量根据设计资料(一)查表1-9可知,H=1.8m属干燥类型;再查表1-7得稠度为1.2,最后查表14-9得土基的回弹模量为E0=42.0Mpa。
2、累计当量轴次1)当轴载大于25KN时:轴载级位KN20-3031-5051-7071-9091-110111-130131-150151-170171-190解放CA10B400-400------解放CA50803-803------东风EQ140215-215------黄河JN150-201--201----黄河JN162A--506--506---日野ZM440--267-2*267----切贝尔D750--238-----238小计1418 201 2429 - 735 506 - - 238轴载换算系数0.0024 0.019 0.108 - 1 2.21 - - 12.9标准轴载数3.4 3.8 262 -2015871118 - - 3070合计5245(次)2)当轴载大于50KN时:轴载级位KN20-3031-5051-7071-9091-110111-130131-150151-170171-190解放CA10B400-400------解放CA50803-803------东风EQ140215-215------黄河JN150-201--201----黄河JN162A--506--506---日野ZM440--267-2*267----切贝尔D750--238-----238小计- 201 2429 - 735 506 - - 238轴载换算系- 0.004 0.02 - 1 4 - - 110 数201标准轴载数- 1 49 -2024 - - 26180801合计29256(次)所以,累计当量轴次:3、根据设计资料的要求,该公路确定为一级公路,路面应该使用高级路面。
路面厚度计算(共6页)

枣潜高速公路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hòudù)计算一、主线(zhǔ xiàn)路面1、基本(jīběn)资料枣潜高速公路(ɡāo sùɡōnɡ lù)地处Ⅴ1区,双向四车道,根据工可研究报告可知路段所在地区近期交通组成与交通量及轴载换算,见表1。
预测交通量增长率见表2。
表1 近期交通组成与交通量及轴载换算表2 预测交通量年增长率1)、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2636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1.905121E+07属重交通等级2)、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969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7003270属中等交通等级路面设计交通等级为重交通等级2、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根据本地区的路用材料,结合已有工程经验与典型结构,初步拟定路面结构组合与各层厚度如下: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20cm水泥稳定碎石+ ? cm级配碎石。
以级配碎石为设计层,设计层最小厚度:20cm。
该结构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基层类型(lèixíng)系数为1.0,经计算(j ì suàn),路面(lùmiàn)设计弯沉值为21(0.01mm)。
利用计算程序计算得出(dé ch ū),当级配碎石厚度为20cm时同时满足设计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的要求。
表3 路面材料设计参数1)、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H( 6 )= 200 mm LS= 19.1 (0.01mm)由于设计层厚度 H( 6 )=Hmin时 LS<=LD,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 .2)、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H( 6 )= 200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6 )= 200 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6 )= 200 m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6 )= 200 m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6 )= 200 m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3、交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1)、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第 1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19.1 (0.01mm)第 2 层路面(lùmiàn)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0.7 (0.01mm)第 3 层路面顶面交(miàn jiāo)工验收弯沉值 LS= 23.2 (0.01mm)第 4 层路面顶面交(miàn jiāo)工验收弯沉值 LS= 27.1 (0.01mm)第 5 层路面顶面交(miàn jiāo)工验收弯沉值 LS= 54.2 (0.01mm)第 6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170.6 (0.01mm)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32.9 (0.01mm)(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2)、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未考虑综合影响系数)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1 )=-0.185 (MPa)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2 )=-0.017 (MPa)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3 )=-0.032 (MPa)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4 )= 0.032 (MPa)第 5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5 )= 0.111 (MPa)二、枢纽互通(hùtōng)路面1、基本(jīběn)资料根据(gēnjù)工可研究报告可知路段所在地区近期交通(jiāotōng)组成与交通量及轴载换算,见表4。
沥青路面厚度损耗计算公式

沥青路面厚度损耗计算公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沥青路面作为一种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其厚度损耗是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合理计算沥青路面厚度损耗对于道路维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沥青路面厚度损耗计算公式是用来预测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的厚度损失,从而指导道路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
通常情况下,沥青路面的厚度损耗主要包括交通荷载、气候变化和材料老化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计算沥青路面厚度损耗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在实际工程中,常用的沥青路面厚度损耗计算公式为:H = H0 (C1 N L + C2 T + C3 A)。
其中,H为路面剩余厚度,H0为初始路面厚度,C1、C2、C3分别为交通荷载、气候变化和材料老化的影响系数,N为车流量,L为车辆荷载频次,T为年平均气温,A为路面使用年限。
这个公式通过考虑交通荷载、气候变化和材料老化等因素的影响,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沥青路面的厚度损耗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数据,确定各项参数的数值,从而计算出路面的剩余厚度。
通过对路面剩余厚度的预测,可以及时发现路面的损坏情况,指导道路维护和管理工作,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除了上述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和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沥青路面的厚度损耗。
例如,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基于有限元模拟的路面损伤模型,通过对路面结构和材料的力学特性进行建模和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路面的厚度损耗情况。
另外,还有一些基于统计学方法的路面损耗预测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可以得出路面厚度损耗的概率分布,从而指导道路维护和管理工作。
总之,沥青路面厚度损耗计算公式是道路维护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工程师们预测路面的损坏情况,指导维护和管理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数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模型,从而得出准确的路面厚度损耗预测结果。
沥青路面厚度代表值计算公式

沥青路面厚度代表值计算公式
XL=X- ta*S/√n
在公式:
XL - 厚度代表值(算术平均值的置信下限)
X - 平均厚度,
S - 标准差;
n - 检测到的点数;
Ta - 分布表的系数与点数和保证率(或置信度a)。
扩展资料
沥青铺面设计建议
(1)可以考虑路面结构在多种综合损坏条件下的设计控制标准;(2)可以考虑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和粒料的非线性;
(3)沥青路面设计中可以采用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
(4)考虑路面材料对动态荷载的响应;
(5)将路面结构使用性能和功能特性结合起来;
(6)荷载同时考虑垂直荷载和刹车、转弯时的水平力;
(7)考虑寿命与费用的关系。
2017版沥青路面结构计算书

新建路面设计1。
项目概况与交通荷载参数该项目位于西南地区,属于二级公路,设计时速为40Km/h,12米双车道公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2。
0年,根据交通量OD调查分析,断面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1849辆/日,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
2%, 方向系数取55.0%,车道系数取70。
0%。
根据交通历史数据,按表A。
2.6—1确定该设计公路为TTC4类,根据表A。
2.6-2得到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如表1所示.表1。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根据路网相邻公路的车辆满载情况及历史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到各类车型非满载与满载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所占比例(%)根据表6.2.1,该设计路面对应的设计指标为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
根据附表A.3。
1—3,可得到在不同设计指标下,各车型对应的非满载车和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根据公式(A.4。
2)计算得到对应于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8,109,551,对应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562,339,245. 本公路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4,989,710,交通等级属于中等交通。
2. 初拟路面结构方案初拟路面结构如表4所示.表4。
初拟路面结构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5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取1。
00,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η取1.00,则经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50MPa。
3。
路面结构验算3.1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根据表G。
1.2,基准等效温度Tξ为20。
1℃,由式(G。
2.1)计算得到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为21。
5℃。
可靠度系数为1.04。
根据B.3。
1条规定的分层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层分为6个分层,各分层厚度(hi)如表5所示。
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别计算设计荷载作用下各分层顶部的竖向压应力(Pi).根据式(B.3。
路面公式计算范文

路面公式计算范文路面公式是指用于计算路面结构设计中各项参数的公式。
在道路工程中,路面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
因此,准确计算路面各项参数对于保障道路的性能非常关键。
下面将介绍路面设计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
1.路面厚度计算公式:路面厚度是指路面结构中各层厚度的总和,它用来承受车辆荷载并分散荷载到下层土壤中。
常用的路面厚度计算公式如下:H=H1+H2+H3+H4+H5其中,H为路面总厚度,H1为沥青砼层厚度,H2为沥青面层厚度,H3为砂浆层厚度,H4为碎石层厚度,H5为基层厚度。
这些层厚度的选择需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车流量等因素来确定。
2.路面结构强度计算公式:路面结构强度主要指承受车辆荷载时各层材料的变形和应力情况。
常用的路面结构强度计算公式有:a)热胀冷缩应力计算公式:ΔS=α×ΔT×L其中,ΔS为热胀冷缩应力,α为热胀系数,ΔT为温度变化量,L 为路面长度。
b)动荷载应力计算公式:σ=P/A其中,σ为动荷载应力,P为车辆荷载,A为路面面积。
c)沥青砼层应力计算公式:σ=P/(2×H1)其中,σ为沥青砼层应力,P为车辆荷载,H1为沥青砼层厚度。
3.稳定性计算公式:路面的稳定性是指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下不发生破坏或严重变形的能力。
常用的路面稳定性计算公式有:a)荷载传递系数计算公式:K=(1-ε)/(1-ε^2)×(1-ε^3)其中,K为荷载传递系数,ε为基层弹性模量与沥青砼层弹性模量之比。
b)路面层间剪切应力计算公式:τ=q×K×H其中,τ为路面层间剪切应力,q为单位面积车辆荷载,K为荷载传递系数,H为路面厚度。
此外,根据不同道路类型和设计要求,还有其他各种路面公式可供选择和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和使用适当的路面公式,并结合实际测量和试验数据进行校正和调整,以确保路面设计的安全和可靠性。
沥青路面pci计算例题及解析

沥青路面pci计算例题及解析摘要:1.沥青路面PCI计算简介2.PCI计算例题a.例题1b.例题2c.例题33.PCI计算解析a.解析1b.解析2c.解析3正文:沥青路面PCI计算是评价路面状况和设计路面维修方案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结合实际例题,详细解析PCI计算的过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PCI计算的例题。
例题1:某沥青路面结构为:面层厚度20cm,基层厚度15cm,底基层厚度10cm。
已知面层压实度为95%,基层压实度为90%,底基层压实度为85%。
基层和底基层的材料强度指数分别为30和25。
求该路面的PCI值。
解答:PCI值的计算公式为:PCI = (面层压实度- 基层压实度) / (面层厚度- 基层厚度)。
将例题中的数据代入公式,得到PCI值= (95% - 90%) / (20cm - 15cm) = 5% / 5cm = 10%。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例题。
例题2:某沥青路面结构为:面层厚度20cm,基层厚度15cm,底基层厚度10cm。
已知面层平整度为2mm,基层平整度为5mm,底基层平整度为8mm。
求该路面的PCI值。
解答:PCI值的计算公式为:PCI = (面层平整度- 基层平整度) / (面层厚度- 基层厚度)。
将例题中的数据代入公式,得到PCI值= (2mm - 5mm) / (20cm - 15cm) = -3mm / 5cm = -6%。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个例题。
例题3:某沥青路面结构为:面层厚度20cm,基层厚度15cm,底基层厚度10cm。
已知面层磨耗层厚度为8cm,基层磨耗层厚度为5cm,底基层磨耗层厚度为3cm。
求该路面的PCI值。
解答:PCI值的计算公式为:PCI = (面层磨耗层厚度- 基层磨耗层厚度) / (面层厚度- 基层厚度)。
将例题中的数据代入公式,得到PCI值= (8cm -5cm) / (20cm - 15cm) = 3cm / 5cm = 60%。
以上就是沥青路面PCI计算例题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路等级 : 一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5 标准轴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4、9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150 (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20℃平均抗压标准差15℃平均抗压标准差容许应力 (mm)
模量(MPa)
(MPa)
模量(MPa)
(MPa)
(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1400 02000 0 、47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1200 01800 0 、34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1000 01200 0 、27
4 水泥稳定碎石 ?1500 03600 0 、25
5 石灰土250550 01500 0 、1
6 新建路基36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4、9 (0、01mm)
H(4 )=200 mm LS=
26、3 (0、01mm)
H(4 )=250 mm LS=
23、4 (0、01mm)
H(4 )=224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4 )=224 mm(第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4 )=224 mm(第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4 )=224 mm(第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4 )=224 mm(第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4 )=274 mm σ(5 )= 、101 MPa H(4 )=324 mm
σ(5 )= 、087 MPa H(4 )=277 mm(第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4 )=224 mm(仅考虑弯沉)
H(4 )=277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500 mm 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m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m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 mm-------------------------------------- 水泥稳定碎石280 mm-------------------------------------- 石灰土250 mm-------------------------------------- 新建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