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中学生应知的法律常识
中学生基本法律常识
中学生基本法律常识第一章:国家法律体系简介
1.1 法律的概念
1.2 国家法律体系的层级结构
1.3 法律对中学生的重要性
第二章:中学生应了解的法律知识
2.1 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
2.2 责任法律法规
2.2.1 个人行为责任
2.2.2 家庭关系法律责任
2.3 民事责任
2.4 刑事责任
2.5 学校纪律与法律的关系
第三章:中学生常见法律问题
3.1 不良行为的法律后果
3.2 校园暴力与法律
3.3 著作权法及中学生的注意事项
3.4 聚众斗殴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3.5 法律帮助渠道
第四章:学生应当遵守的法律准则与规范4.1 尊重法律、尊重学校
4.2 遵纪守法、尊师重教
4.3 不参与违法行为
4.4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5 主动了解法律知识
结语
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当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了解并尊重
法律规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法律意识,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是关于中学生基本法律常识的介绍,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中学生法律常识
14、未成年人对犯罪如何进行自我防范?
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可能性,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未成年人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②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③增强辨别和自我保护的能力;④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10、在遇到社会青年或者高年级学生向我们要钱如何处理?
首先,如果是社会青年向在校学生要钱,应当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反映或者向公安民警报案,以便尽快处理。既不能自己拿刀来解决,也绝不能逆来顺受,从而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其次,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向低年级学生要钱,可以向老师举报这种行为,不能几个同学结伙来抵抗或者报复要钱者,否则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犯罪。
3、任何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提供条件,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未成年人发现任何人对自己或者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章规定不得实施的行为或者犯罪行为(以上第一条、第三条),可以怎样解决?
11、在遇到同学欺负自己时该怎么办?
在遇到同学欺负或者发生小摩擦时,要冷静并正确地处理矛盾,可以向教师及时反映情况,而不是自己去冒然解决。
12、刑法对故意伤害罪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学生普法知识大全
中学生普法知识大全中学生违法犯罪案件逐渐增多,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且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加强中学生的普法强度,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中学生普法知识资料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中学生普法知识资料一、中学生应了解什么是违法与犯罪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分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第二,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第三,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一般违法与犯罪危害程度不同,处罚方法不同,但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没有不可超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任其发展就可能导致犯罪。
二、青少年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人重伤或者死、强奸、抢、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行政责任: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免予处罚,但是可以予以训诫,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高中生活的法律常识
高中生活的法律常识
标题:高中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法律知识已经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对于高中生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二、人身权益保护
1.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该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对未成年人进行虐待、遗弃或剥削。
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2. 隐私权保护:每个人都有隐私权,包括个人信息、私人生活等。
未经他人同意,不得随意公开他人的隐私信息。
三、校园行为规范
1. 禁止欺凌:学校应当积极防止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学生也应该尊重他人,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
2. 网络行为规范:在使用网络时,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发表攻击、诽谤他人,或者泄露他人隐私的信息。
四、法律责任
1. 刑事责任年龄:我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意味着,高中生如果触犯了刑法,可能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2. 民事责任:如果因为我们的过错导致他人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我们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五、结语
作为高中生,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少年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
青少年法律法规常识基本知识引言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青少年的权益和安全,社会对于青少年的法律法规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管理。
了解青少年的法律法规常识,不仅有助于青少年自我保护,也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青少年常见的法律法规常识,以提升广大青少年对法律的认知。
青少年行为规范1.儿童禁止从事危险活动:未满十四周岁的儿童禁止从事劳动,以及参与容易危及生命安全的体育、竞赛等活动。
2.尊重他人:青少年应当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不得侮辱、诽谤他人。
3.远离暴力:青少年应当远离暴力行为,包括打架斗殴、欺凌他人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
4.禁止吸食烟酒:未成年人严禁吸烟、饮酒,对供给烟酒给未成年人的行为也是违法的。
青少年违法行为和责任1.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界定:我国规定,十四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不负刑事责任,尚未成年的青少年在十八周岁之前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青少年犯罪的后果和教育:青少年犯罪后,将受到教育、改造和帮助,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家庭、学校、社会都应积极参与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预防、教育与救助工作,帮助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3.违法成人协助实施:成年人利用青少年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追责。
4.保护被害人权益:青少年如果对他人造成损害,应依法承担责任,并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青少年权益保护1.民事权益保护: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青少年也有享受父母关爱、受到合理保护的权利。
2.教育权利保护:青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部门及学校应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确保他们平等接受教育。
3.健康权益保护: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保护,同时也需要青少年自身加强健康教育和保健意识。
4.知识产权保护: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他们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的知识成果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中学生法律常识
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中学生法律常识在当今社会,法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而对于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来说,了解法律常识更是必不可少。
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规范自身行为,避免违法犯罪,还能让他们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对于中学生而言,虽然还处于成长阶段,但也需要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中学生需要了解的法律常识涵盖多个方面。
其中,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了解宪法,能够让中学生明白自己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从而增强他们的权利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还经常会涉及到民法的相关内容。
比如,在消费时,要懂得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
如果购买到了假冒伪劣商品,要知道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再比如,在与他人发生财产纠纷时,要明白什么是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
刑法也是中学生应当了解的重要法律。
虽然中学生年龄较小,犯罪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了解刑法可以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犯罪行为以及犯罪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比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行为都是犯罪,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通过了解刑法,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犯罪行为。
除了上述法律,中学生还应当了解一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就是专门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这部法律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职责和义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学生要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据这部法律寻求帮助。
那么,中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法律常识呢?学校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中学生法律知识常识
中学生法律知识常识中学生法律知识常识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工具,对于中学生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不仅能够增加中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下面是一些中学生常见的法律常识。
1. 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是法律的一部分,应该积极遵守法律并且守法意识和法治意识。
2. 未成年人也有法律责任。
虽然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但是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也有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例如,如果未成年人犯下违法行为,依法也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3. 学校纪律是法律的延伸。
中学的纪律管理制度是学校为了维护学校秩序和帮助学生成长而建立的一套规则。
遵守学校的纪律,也是遵守法律的一种体现。
4. 不合理的惩罚和伤害是违法的。
中学生在学校受到惩罚或者遭受伤害,如果是非法的,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但是,中学生应该保持冷静,寻求法律援助或者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5. 非法买卖、传播、使用毒品是违法的。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应该知道毒品的危害性,要远离毒品。
如果有人引诱你参与非法的毒品活动,要坚决说不,并及时向家长或者学校报告。
6. 青少年保护法对中学生有特殊保护。
青少年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制定的法律。
中学生在受到侵害或者遭受不正当对待时,可以依法维权。
7. 家庭暴力是违法的。
如果你在家中受到家庭暴力,要及时报警或者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人身安全是法律要保护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侵犯别人的人身安全。
8. 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在网络时代,中学生要特别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更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诱导和要求。
9. 著作权法保护知识产权。
中学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抄袭他人的作品或者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著作权,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10. 谨防诈骗和网络安全问题。
中学生关于法律的知识
中学生关于法律的知识引言法律是指影响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的法律规则和原则的总称。
了解法律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确保他们的行为合法合规。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学生应该了解的一些关于法律的知识。
第一部分: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社会统治和秩序的基石,是由立法机关根据国家的需求和价值观制定的规则和原则的总称。
法律的种类:法律可以分为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等不同的领域。
每个领域均有不同的规则和程序。
法律的来源:法律的来源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司法案例和行政规章等。
这些来源共同构成了法律体系。
第二部分:中学生的合法权利言论自由:中学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言论自由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学生在表达观点时应注意避免侮辱他人和传播虚假信息。
个人隐私:中学生有权保护自己的隐私,包括个人信息、通信和家庭生活等。
他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侵犯中学生的隐私。
受教育权:中学生有权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学校不能因为种族、性别、宗教或其他原因而歧视中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第三部分:中学生的法律责任财务责任: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财务行为负责。
例如,在购买商品时,中学生应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妥善管理自己的钱财。
家庭责任:中学生应尊重父母和长辈,履行他们对自己的合理要求。
中学生应遵守家庭规则,并尽量争取与家人之间的良好沟通。
网络责任:中学生需要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并确保他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
中学生不应当进行网络欺凌、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或发布违法信息。
第四部分:中学生应知道的法律常识违法与合法:中学生应该了解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如偷窃、吸烟和饮酒等,以及这些违法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
中学生应该明白什么是合法行为,以便避免违法行为。
法律程序:中学生应了解少年犯罪的法律程序,包括逮捕、审判和刑罚等。
他们也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在被卷入法律程序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
法律咨询和教育资源:中学生可以通过咨询律师或学习相关法律教育资源来提高对法律的了解。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中学生版)
考试作弊的法律后果
考试作弊定义
预防措施
指在考试过程中,采用不正当手段获 取或传递答案等行为。
学校应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严格考场 管理,提高监考力度,同时加强对学 生诚信意识的培养。
法律后果
考试作弊违反国家考试法等相关法律 法规,作弊者将面临取消考试成绩、 禁考等处罚,情节严重者将承担刑事 责任。
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
校园法律知识讲座 (中学生版)
目录
• 中学生与法律的关系 • 中学生在校园中的法律常识 • 中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目录
• 中学生应该了解的法律程序 • 中学生应该知道的法律援助途径
01
中学生与法律的关系
中学生的法律地位
中学生作为公民
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如生命权、受 教育权等。
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
05
中学生应该知道的法律援 助途径
法律援助机构介绍
01
02
03
法律援助中心
提供法律咨询、代理案件 等服务的专门机构,旨在 保障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 的当事人获得法律服务。
律师协会
律师行业的自律组织,可 以通过其联系律师提供法 律援助服务。
法律援助基金会
由社会捐赠资金成立的基 金会,旨在为需要法律援 助的人提供资金支持。
行政诉讼程序
总结词
了解行政诉讼程序有助于中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详细描述
行政诉讼程序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 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 的解决机制。中学生应了解行政诉讼的基本流程,包 括起诉、受理、审理和判决等环节。同时,要明确行 政诉讼中的特殊制度和规定,如行政复议前置、被告 举证责任等,以便在遇到行政纠纷时能够通过法律途 径维护自身权益,并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初中政治50条法律常识中学生必背必考必遵守
初中政治50条法律常识,中学生必背、必考、必遵守!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
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自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1.法律打击各种经济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12.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律。
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
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1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要逐步学会依法保护环境。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刑法)19.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0.犯罪要受到惩罚、刑罚。
21.刑法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犯罪。
22.什么是宪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2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8.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青少年法律知识
青少年法律知识第一篇青少年法律法规基本常识1、什么是宪法?宪法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3、什么是公民?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在我国,哪些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5、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华侨、归侨、侨眷的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6、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是什么?《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
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涵义是什么?《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它的涵义是:(一)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二)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三)任何公民在遵守法律和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8、《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中学生基本法律常识
合同法律关系
了解合同的基本要素和法律效力,遵守合同约定,维护自身信誉 和利益。
05 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家庭对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 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向孩 子传递法律知识和意识,培养孩子的 法律素养。
02 中学生与法律
中学生的法律地位
01
中学生作为公民,享有法律规定 的权利和义务。
02
中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 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 秩序。
中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中学生享有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 财产权等基本权利。
中学生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 德、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
中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
宪法保障人权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 等。
宪法规定公民义务
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
刑法常识
1 2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规定了犯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的种类,是维 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法律。
犯罪的种类
刑法规定了多种犯罪行为,如杀人、抢劫、盗窃、 诈骗等。
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 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 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社会对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社会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法治宣传和教育,通 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向中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和意
识。
社会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家庭等机构的教育活 动,共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文化环境,为 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提供支持和保障。
中学生基本法律常识
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中学生法律常识
青少年法律基础知识中学生法律常识1、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包括:(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1)纠集他人结伙打架滋事,扰乱治安;(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6)多次偷窃;(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8)吸食、注射毒品;(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任何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提供条件,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未成年人发现任何人对自己或者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章规定不得实施的行为或者犯罪行为(以上第一条、第三条),可以怎样解决?5、在别人打我时,我该怎么做呢?如果是同学之间发生轻微的摩擦,要尽量冷静处理,决不能采取极端的方法去报复,如果双方不能和解,可以向学校教师反映情况,由校方进行处理。
如果是社会青年无端殴打你,首先要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及早脱身,然后及时打110报警,不应盲目的抗打硬拼。
6、由于对方的原因引起互殴,而在互殴中将对方打伤,为什么只追究我的责任,不追究对方的责任呢?这类问题,司法机关在办案中经常遇到,许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怎么也不明白自己只是还手反击,将对方打伤,而只追究自己的责任,对方却没事。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伤害只有达到轻伤时,才构成犯罪。
中小学生法律常识
中小学生法律常识中小学生法律常识1、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明确行为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和。
其特征有四方面:(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即相应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4)、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5)、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我国刑法的任务是(1)、保卫国家政权;(2)、保护合法财产;(3)、保护公民权利;(4)、维护社会秩序。
3、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4、犯罪的特征有(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5、构成犯罪的条件有(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例如,盗窃罪是对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侵犯;(2)、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其中包含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3)、犯罪的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4)、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6、犯罪的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
作为是指以积极的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人的积极行为,如故意伤害行为、盗窃行为都属于作为的形式;而不作为是指应当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行为而不实施的消极行为。
这种形式的犯罪必须以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为前提的,如行为人将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抛弃于荒郊野外以此来逃避自己应尽的赡养老人的义务,则构成了遗弃罪。
初中生应该学习哪些基础的法律知识
初中生应该学习哪些基础的法律知识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保障,而法律知识作为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初中生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基础的法律知识,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律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初中生应该学习哪些基础的法律知识。
一、宪法与法治意识宪法是指规范国家组织和国家政权基本原则的最高法律文件,是国家最高基本法律。
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范政府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应该学习宪法的基本内容,了解宪法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并培养法治意识。
其次,初中生应该了解立法的基本原则和过程。
立法是国家进行国家政策制定和规范社会行为的重要手段。
了解如何制定法律、法律怎样保障公民的权益,对于初中生培养法律意识和维护自身权益有重要意义。
二、家庭法律常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
初中生应该学习一些家庭法律常识,了解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家庭纠纷的处理方式。
例如,了解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离婚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子女和父母的权益等。
此外,初中生还应该了解家庭暴力的概念、危害及预防措施等,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正确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
三、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指人类智慧创造的成果的法律保护。
在当今社会,知识产权越来越受重视。
初中生要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明白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此外,初中生也应该了解网络版权保护的基本知识,明白不合理的网络行为可能侵犯到他人的权益,并学会自我保护。
结论初中生应该学习基础的法律知识,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宪法与法治意识的学习能使初中生认识到法律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家庭法律常识的学习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知识产权保护的学习能使他们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论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识
论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识高中生是一个正在逐渐蜕变成成年人的群体,他们逐渐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懂得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法律常识对他们的成长和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高中生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
一、言论自由和言论权高中生应该了解,言论自由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但言论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
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要尊重他人,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进行恶意中伤和诽谤。
在校园中也要注意校规和制度,尊重老师和同学,不得在校内造谣传谣,严重时还可能触犯刑法,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知识产权和版权在高中生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需要使用各种资料和文献,包括书籍、文章、图片、视频等等。
他们必须懂得尊重知识产权,尊重著作权和版权,不得擅自复制、传播他人的作品,不得盗用别人的创意和劳动成果。
否则将可能触犯著作权法和版权法,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规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高中生可能会开始骑车或者开车上路,因此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规是他们必须要了解的内容。
他们必须懂得遵守交通规则,不得违反交通信号,不得醉酒驾驶,不得超速和闯红灯,并且必须懂得骑车和开车的基本安全常识,如佩戴安全头盔,系安全带等等。
否则将可能触犯道路交通安全法,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网络安全和网络法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高中生们经常会在网上进行学习和交流,因此网络安全和网络法规也是他们必须要了解的内容。
他们必须懂得保护个人隐私,不得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得进行网络欺诈和网络诈骗,不得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和违法信息。
同时他们也要懂得如何安全使用网络,在网上不得参与网络暴力,不得传播谣言和恶意攻击他人,否则将可能触犯网络安全法和网络管理法,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消费者权益和消费者保护法高中生作为消费者,在日常的生活中会接触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因此他们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消费者权益和消费者保护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常识:中学生应知的法律常识
1、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
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违法与犯罪: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