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疽病未溃期中医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脱疽的中医辨证论治

脱疽的中医辨证论治

脱疽的中医辨证论治(1)内治1)寒湿阻络证证候: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胀疼痛,多走则疼痛加剧,稍歇痛减,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代表方剂:阳和汤加减。

常用药物:麻黄炮姜熟地白芥子肉桂鹿角胶甘草等2)血脉瘀阻证证候:患趾(指)酸胀疼痛加重,夜难入寐,步履艰难,患趾(指)皮色暗红或紫暗,下垂更甚,皮肤发凉干燥,肌肉萎缩,趺阳脉搏动消失;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代表方剂:桃红四物汤加炮山甲、地龙、乳香、没药等。

常用药物: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3)湿热毒盛证证候:患肢剧痛,日轻夜重,局部肿胀,皮肤紫暗,浸淫蔓延,溃破腐烂,肉色不鲜,身热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代表方剂:四妙勇安汤。

常用药物:银花玄参当归甘草连翘黄柏丹参川芎赤芍牛膝4)热毒伤阴证证候: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趾(指)呈干性坏疽;口干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代表方剂:顾步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芪石斛当归牛膝紫花地丁人参甘草银花蒲公英菊花5)气阴两虚证证候:病程日久,坏死组织脱落后疮面久不愈合,肉芽暗红或淡而不鲜,倦怠乏力,口渴不欲饮,面色无华,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淡尖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

代表方剂:黄芪鳖甲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肉桂桔梗生干地黄半夏紫菀知母赤芍黄芪炙甘草桑白皮天门冬鳖甲秦艽白茯苓地骨皮柴胡(2)外治1)未溃期:可选用冲和膏、红灵丹油膏外敷;亦可用当归l5g,独活30g,桑枝30g,威灵仙30g,煎水熏洗,每日l次;或附子、干姜、吴茱萸各等份研末,蜜调,敷于患足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如发生药疹即停用;或用红灵酒少许揉擦患肢足背、小腿,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2)已溃:溃疡面积较小者,可用上述中药熏洗后,外敷生肌玉红膏;溃疡面积较大,坏死组织难以脱落者,可先用冰片锌氧油(冰片2g,氧化锌油98g)软化创面硬结痂皮,按疏松程度,依次清除坏死痂皮,先除软组织,后除腐骨,彻底的清创术必须待炎症完全消退后方可施行。

中医临床路径外科

中医临床路径外科

外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临床路径 (195)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中医临床路径 (199)脱疽(糖尿病性足病-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未溃期中医临床路径 (204)蝮蛇咬伤中医临床路径 (209)臁疮(下肢溃疡)中医临床路径 (215)乳痈(急性乳腺炎)成脓期中医临床路径 (219)烧伤中医临床路径 (223)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患者。

一、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股肿(TCD 编码:BWC2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ICD-10 编码:I80.205)。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

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标准》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

(2)慢性期:发病4周至3个月。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

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湿热下注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股肿(TCD 编码:BWC220)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ICD-10 编码:I80.205)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急性动脉栓塞、原发性盆腔肿瘤、淋巴性水肿、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肢体动脉硬化中医诊疗方案

肢体动脉硬化中医诊疗方案

肢体动脉硬化中医诊疗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脱疽病(肢体动脉硬化症)未溃期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1)多发于下肢一侧或两侧。

患者可有手冷冻,潮湿,长期多量吸烟,外伤等病史。

(2)初期趾,指冷痛,小腿酸麻肿痛,行走多时加重,休息时减轻,呈间歇性跛行,跌阳脉减弱。

继之疼痛呈持续性,指端皮肤发凉,下垂时则皮肤暗红,青紫,干燥,毫毛脱落,指甲变形增厚,肌肉萎缩,跌阳脉消失。

(3)多发于老年人。

(4)超声多普勒,血流图,动脉造影,血脂等检查,除帮助诊断外,尚可了解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1)多发于40岁以上的老年人。

(2)多有高血脂,高血压病史。

(3)下肢动脉性缺血性改变(发凉,疼痛,溃疡,坏疽等)。

(4)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5)踝/肱动脉压力比值≤(二)证候诊断1.痰浊阻络证:四肢困重,肢体发凉疼痛,或活动艰难、步伐不利、间歇性破行,甚则静息性疼痛,舌质淡,苔白腻,脉滑而沉迟、沉缓。

2.阳虚寒凝型肢体明显发凉,冰冷,呈苍白色,遇寒冷则症状加重,步伐不利,间歇性跛行,多走疼痛加重,小腿酸胀,休息痛减甚或静息性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3.虚损不足证患肢皮肤干燥,脱屑,光薄,趾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脱落,肌肉萎缩,身体消瘦且虚弱,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间歇性破行,甚或静息性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4. 在上述三型基础上兼夹瘀血阻络,患者疼痛持续,甚则彻夜难眠,指端,小腿有瘀斑,或足紫红色、青紫色,舌有瘀斑或舌质降,脉弦涩。

二、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痰浊阻络证:治法:通络和血,化痰降浊方药:当归四逆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当归、桂枝、茯苓、赤芍药、丹皮、桃仁、川芎、半夏、白术、橘红、南星、细辛、炙甘草。

【VIP专享】外科中医临床路径

【VIP专享】外科中医临床路径

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 194 —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常3根蚓料 学本教活.见了 据身: 生,师的2的、解 问体巩鸟 总看活形线作 用蛔 题的固类 结雌动态形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动: 摸对 学状习人 节蛔生结、4物、收 一人 后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并蚯集 摸体 回颜步关 重的动、学、归蚓鸟 蚯的 答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纳在类 蚓危 问。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线平的害 题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形面生 体以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动玻存 表及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物璃现 ,预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 、巩蚯的上状 是防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学 怎固蚓主和, 干感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生 样练引要牛鸟 燥染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回 区习导特皮类 还的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答 分。学征纸减 是方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课 蚯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前 蚓回4运的 润;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问 的答蛔动原 的4,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题 前蚯虫的因 ?了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并 端蚓寄快及 触解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总 和的生利慢我 摸蚯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结 后生在用一国 蚯蚓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线 端活人问样的 蚓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 ?环体题吗十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并会让为珍 近习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引小学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出起结生么鸟 面和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蚯哪利明?类 处适构虫系察:的特的特蚓些用确等 ,于特适。蛔章形殊形征这疾板,资 是穴点于可虫我态结式。种病书生料 光居是寄的们结构,五典?小物,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型5结的以 还活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的如鸟结爱 是的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线何类构鸟 粗形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形预适特护 糙态之结的,肠相是系习动防于点鸟 ?、一构现你动适否统。物蛔飞都为结。和状认物应与的。虫行是主构课生却为和”其结病的与题、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三征境小理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引理适为方些2鸟,育同师.导知应单面鸟掌类结了;?生学识的位你握日构解2互.生。办特认线益特了通动观手征识形减点它过,察抄;吗动少是们理生蛔报5?物,与的解.参虫一了它和有寄主蛔与结份解们环些生要虫其构。蚯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笔记:脱疽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笔记:脱疽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笔记:脱疽脱疽是指四肢末端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

又称脱骨疽。

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趾(指)间怕冷,苍白,麻木,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

在《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病的记载,云:“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

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好发于青壮年男子,或老年人。

我国北方较南方多见。

[病因病机]主要由于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又加外受寒冻,寒湿之邪入侵而发病。

脾气不健,化生不足,气血亏虚,内不能壮养脏腑;外不能充养四肢。

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四肢,复受寒湿之邪,则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四肢气血不充,失于濡养则皮肉枯槁,坏死脱落。

若寒邪久蕴,则郁而化热,湿热浸淫,则患趾(指)红肿溃脓。

热邪伤阴,病久可致阴血亏虚,肢节失养,干枯萎缩。

本病的发生与长期吸烟、外伤等因素有关。

总之,本病的发生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而气血凝滞、经脉阻塞为其主要病机。

[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寒冷季节,以20一40岁男性多见;常先一侧下肢发病,继而累及对侧,少数患者可累及上肢;患者多有受冷、潮湿、嗜烟、外伤等病史。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多发于老年人(50岁以上)。

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临床分为三期。

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每行走500—1000m后觉患肢小腿或足底有酸胀疼痛感而出现跛行,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走同样或较短距离时,患肢酸胀疼痛出现。

随着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

患足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皮色变灰,皮温稍低于健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部分患者小腿出现游走性红硬条索(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二期(营养障碍期),患肢发凉,怕冷,麻木,酸胀疼痛,间歇性跛行加重,出现静息痛,夜间痛甚,难以人寐:患者常抱膝而坐。

国家中医药的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骨伤科9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通知

国家中医药的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骨伤科9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通知

安卫字〔2011〕110号安康市卫生局转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淋等23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的通知各县区卫生局、医院、中医院,市直各大医院:现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淋等23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并按安卫字〔2011〕73号文件要求认真执行。

电子版请到安康市卫生局网站医政管理栏目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查询下载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目录(共计20个科目92个病种)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目录(共计18个科目78个病种)二○一一年三月十八日主题词: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通知抄送:省中医药管理局安康市卫生局政办科2011年3月18日印发共印40份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目录(20个科目92个病种)肺病科(3个)1、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3、哮病(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科(2个)1、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2、病毒性心肌炎针灸科(2个)1、面瘫(面神经炎)2、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急诊科(1个)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肿瘤科(1个)1、肺癌脾胃科(7个)1、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久痢(溃疡性结肠炎)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4、胃疡(消化性溃疡)5、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胃脘痛(慢性胃炎)7、鼓胀病(肝硬化腹水)骨伤科(9个)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单纯性胸腰椎骨折3、附骨疽(慢性骨髓炎)4、骨蚀(股骨头坏死)5、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6、桡骨远端骨折7、锁骨骨折8、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踇外翻肛肠科(5个)1、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2、肛裂病(肛裂)3、脱肛病(直肠脱垂)4、痔(混合痔)5、肛漏病(肛瘘)外科(6个)1、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3、蝮蛇咬伤4、臁疮(下肢溃疡)5、乳痈(急性乳腺炎)6、烧伤妇科(4个)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2、盆腔炎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传染科(3个)1、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2、手足口病(普通型)3、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肝病科(4个)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慢性乙型肝炎3、积聚(肝硬化)4、急性病毒性肝炎眼科(7个)1、白涩症(干眼病)2、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青盲(视神经萎缩)5、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7、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科(6个)1、大偻(强直性脊柱炎)2、骨痹(骨关节病)3、痛风4、尪王痹(类风湿关节炎)5、燥痹(干燥综合征)6、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耳鼻喉科(5个)1、暴聋(突发性聋)2、鼻鼽(变应性鼻炎)3、耳鸣4、慢喉痹(慢性咽炎)5、慢喉瘖(慢性喉炎)皮肤科(4个)1、白疕(寻常性银屑病)2、粉刺(寻常性痤疮)3、蛇串疮(带状疱疹)4、湿疮(湿疹)肾病科(4个)1、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2、肾风(IgA肾病)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4、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脑病科、精神科(8个)1、中风病(脑梗死)2、痴呆(血管性痴呆)3、郁病(抑郁症)4、肝豆状核变性5、头痛(偏头痛)6、假性延髓麻痹7、不寐(失眠)8、眩晕血液科(4个)1、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2、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紫癜风(过敏性紫癜)儿科(7个)1、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2、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3、肺炎喘嗽(肺炎)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6、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7、小儿肌性斜颈附件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目录(18个科目78个病种)肺病科(3个)1、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3、哮病(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科(2个)1、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2、病毒性心肌炎针灸科(2个)1、面瘫(面神经炎)2、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急诊科(1个)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肿瘤科(1个)1、肺癌脾胃科(7个)2、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久痢(溃疡性结肠炎)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4、胃疡(消化性溃疡)5、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胃脘痛(慢性胃炎)7、鼓胀病(肝硬化腹水)外科(6个)1、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3、蝮蛇咬伤4、臁疮(下肢溃疡)5、乳痈(急性乳腺炎)6、烧伤妇科(4个)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2、盆腔炎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传染科(3个)1、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2、手足口病(普通型)3、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肝病科(4个)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慢性乙型肝炎3、积聚(肝硬化)4、急性病毒性肝炎眼科(7个)1、白涩症(干眼病)2、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青盲(视神经萎缩)5、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7、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科(6个)1、大偻(强直性脊柱炎)2、骨痹(骨关节病)3、痛风4、尪王痹(类风湿关节炎)5、燥痹(干燥综合征)6、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耳鼻喉科(5个)1、暴聋(突发性聋)2、鼻鼽(变应性鼻炎)3、耳鸣4、慢喉痹(慢性咽炎)5、慢喉瘖(慢性喉炎)皮肤科(4个)1、白疕(寻常性银屑病)2、粉刺(寻常性痤疮)3、蛇串疮(带状疱疹)4、湿疮(湿疹)肾病科(4个)1、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2、肾风(IgA肾病)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4、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脑病科、精神科(8个)1、中风病(脑梗死)2、痴呆(血管性痴呆)3、郁病(抑郁症)4、肝豆状核变性5、头痛(偏头痛)6、假性延髓麻痹7、不寐(失眠)8、眩晕血液科(4个)1、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2、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紫癜风(过敏性紫癜)儿科(7个)1、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2、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3、肺炎喘嗽(肺炎)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6、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7、小儿肌性斜颈。

脱疽(脉管炎)的中医治疗及用方

脱疽(脉管炎)的中医治疗及用方

脱疽(脉管炎)的中医治疗及用方
脱疽(脉管炎)医案
患者:戚某某,女,70岁。

病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多年,现左下肢脚面发黑,有两处硬币大小溃疡,已三年不愈。

刻诊:察舌微红苔白,脉滑数有力,头晕,心悸,偶有胃不适,饮食一般,二便尚可。

现服西药,降糖降压心脏药一大把,仍难控制高血压高血糖。

要求中医治疗;
中医辩证:眩晕、脱疽
处方:四妙勇安汤合四味健步汤加减:
白蒺藜30g 勾丁30g 菊花30g 茺慰子30g 生黄芪30g 当归60g 元参30g 二花15g 忍冬藤30g 生甘草10g 丹参30g 石斛30g 怀牛膝30g 赤芍30g 苦参10g 蜈蚣2条
七剂水煎服日三次。

一周后复诊,血压巳平稳下降,头巳不晕,脚面两溃疡疮面已收敛缩小;效不更方,再续服七剂,三诊,溃疡面基本愈合,但脚面黑紫色,变化不明显,好在几年的糖尿病造成的脱疽已愈。

以后续诊,上方去掉白蒺藜、勾丁、菊花、茺慰子、苦参诸药,再合入桃红四物汤及有关治疗糖尿病药,三个月,诸证平息,脉管炎未再犯。

古道瘦马按(王幸福):
此案除去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外,主要是靠四妙勇安汤和四味健步汤外加黄芪治疗脱疽,即西医称为的脉管炎,多年来我临床运用,效果很好,治好的例子很多,故写此一案介绍之。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下发的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结合我县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科室常见病种的中医特色治疗及操作规范。

各科室必须按照执行。

一、脑病科:1.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针灸治疗(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熏洗疗法康复训练2。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针灸治疗(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辩证取穴和循经取穴)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熏洗疗法康复训练3.痴呆:针灸治疗:采用辨经刺井法,颞三针疗法。

康复疗法推拿疗法4。

眩晕:针刺疗法包括体针、耳穴、耳尖放血疗法。

5.头痛(偏头痛):推拿按摩针灸治疗:根据头痛的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点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方法有耳针、电针、腕踝针;热敏灸疗法、浅针疗法、火针疗法(用于偏头痛发作期或预防性治疗)。

6。

假性延髓麻痹:针刺治疗:可采用项针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头体针疗法.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功能训练和言语训练,参照相关诊疗常规进行.二、急诊科:1.外感发热:退热治疗包括针刺退热、刮痧退热、药物擦浴退热。

三、心病科:1.心悸:包括体针、耳针。

2.病毒性心肌炎:包括体针、耳针。

四、精神科:1。

不寐(失眠):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热敏灸、浅针疗法等。

中药足浴。

2.郁病(抑郁症):针灸治疗:体针、耳针、温灸。

理疗五、肺病科:1。

风温肺病: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中药保留灌肠、刮痧法、拔罐法、经络刺激法。

2.咳嗽:针灸治疗药物敷贴砭术、刮痧、拔罐疗法雷火灸、热敏灸、经络刺激法3.哮病(支气管哮喘):针灸治疗其他疗法:包括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电磁波疗法、经络刺激法.六、骨伤科: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包括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

针灸疗法:针刺法、灸法。

牵引疗法其他外治法:敷贴、熏洗、涂擦、刮痧、拔罐、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膏摩、中药离子导入。

脱疽怎样治疗?

脱疽怎样治疗?

脱疽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脱疽的治疗方法,治疗脱疽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脱疽应该吃什么药。

*脱疽怎么治疗?*一、西医手术对于经治疗无效的肢体坏疽,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截趾(指)或不同平面的截肢术。

但必须在感染得到充分控制,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较清楚时,才能进行截趾(指)或截肢术。

施行此手术必须十分慎重。

*二、中医虚寒型【证见】患肢喜暖怕冷,触之冰凉,干燥,皮色苍白,感觉麻木、酸胀,呈间歇性跛行,疼痛遇冷加重,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舌质淡,苔薄腻,脉沉迟细。

【治法】温阳通脉,祛寒化湿。

【方药】1、主方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合当归四逆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处方:独活9克,桑寄生15克,牛膝9克,续断12克,当归12克,党参15克,桂枝15克,熟地黄12克,赤芍9克,细辛6克,木通9克,红花6克,制川乌9克。

水煎服,每日1剂。

*1、中成药(1)毛冬青片,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独活寄生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通塞脉片,每次8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单方验方(1)毛冬青汤(杜俊宝《浙江中医杂志》1990.9)处方:毛冬青150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当归60克,玄参60克,炮穿山甲15克,大黄10克,生甘草10克。

水煎分4次服,每日1剂。

食欲减退者,加鸡内金10克。

发热者,加柴胡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30克。

下肢肿胀者,加黄柏10克、苍术10克。

(2)散寒通脉汤(田积有等《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1)处方:熟附子15克,桂枝15克,炙甘草15克,细辛10克,炮姜10克,生薏苡仁30克,鸡血藤3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通草12克,独活20克,乳香6克,没药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瘀滞型【证见】患肢畏寒,触之发凉,皮色暗红,紫红或青紫,下垂时更甚,抬高则见苍白,足背毳毛脱落,皮肤肌肉萎缩,趾甲变厚,并可有粟粒样黄色瘀点反复出现。

45-外科--脱疽(闭塞性动脉硬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45-外科--脱疽(闭塞性动脉硬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脱疽(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多发于下肢一侧或两侧。

患者可有受冷冻、潮湿、长期多量吸烟、外伤等病史。

(2)初起趾、指冷痛,小腿酸麻胀痛,行走多时加重,休息时减轻,呈间歇性跛行,趺阳脉减弱。

继之疼痛呈持续性,肢端皮肤发凉,下垂时则皮肤暗红、青紫,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甲变形增厚,肌肉萎缩,趺阳脉消失。

甚至发生溃疡或坏疽。

(3)多发于老年人。

(4)超声多普勒、血流图、动脉造影、血脂等检查,除帮助诊断外,尚可了解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1卫生部颁布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标准(WS 339-2011)》。

(1)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2)多有高血脂、高血压病史(3)下肢动脉慢性缺血性改变(发凉、疼痛、营养障碍等)(4)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5)踝/肱动脉压力比值≤0.9(6)肢体或肢端破溃(二)分期诊断1.未溃期:下肢无明显破溃。

2.已溃期:下肢已出现破溃。

(三)证候诊断1.寒凝血瘀证:肢体明显发凉、冰冷、呈苍白色,遇寒冷则症状加重,步履不利,间歇性跛行、多走疼痛加重,小腿酸胀,休息痛减。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2.血脉瘀阻证:肢体发凉怕冷,疼痛,步履沉重乏力,活动艰难,严重者持续疼痛,夜间尤甚、彻夜不寐。

肢端、小腿有瘀斑,或足紫红色、青紫色。

舌有瘀斑或舌质绛,脉弦涩。

3.热毒内蕴证:患肢疼痛,日轻夜重,喜凉怕暖。

严重者肢体坏疽感染,红肿热痛、脓多、恶臭,伴有高热,神志模糊、谵语。

肢端溃疡,坏疽局限,局部红肿热痛,脓多味臭,或肢体大片瘀肿、紫红,伴有发热或高热,烦躁,口渴引饮。

舌质红绛,苔黄燥,脉象洪数或弦数。

4.气血亏虚证:患肢皮肤干燥、脱屑、光薄、皲裂,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脱落,肌肉萎缩。

中医外科-脱疽、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

中医外科-脱疽、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
(3)介入治疗 经皮血管扩张成形术(PTA) 内支架植入术
(4)其他治疗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 高压氧
(5)手术疗法
1、预防 冬季室外工作者,应有保暖防护措施;应 严禁吸烟,戒除吸烟嗜好;应注意保护肢体,避 免外伤。
2、护理 患病后应注意肢体保暖,每晚用温水清洗 足部。进行患肢锻炼,如采用Buerger运动法,即 病人平卧,先抬高患肢45度以上,维持1-2分钟, 再在床边下垂2-3分钟,然后放置水平位2分钟,并 作足部旋转,伸屈活动20分钟,每天数次。还可以 单纯步行,以促进侧支循环更好的建立。
[主证] 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 ,肌肉萎缩,趾(指)多呈干性坏疽。口干欲饮 ,便秘溲赤。舌质红,少津,舌苔黄,脉弦细数 。
[治法] 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方药] 顾步汤加减。
[主证]病程日久,坏死组织脱落后疮面久不愈合,
肉芽黯红或淡红而不鲜。患肢肌肉萎缩,皮肤干 燥,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神情倦怠。舌质淡胖 ,苔薄白,脉细无力,
三、“脱疽”一名首载与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 《刘涓子鬼遗方》,曰“发于足者,名曰脱疽,其 状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去之,治不去,必 死矣”。
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 动脉硬化症和糖尿病性坏疽。
一、概念: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四肢 中小动、静脉的周围、节段性的非特异性炎症病 变和慢性闭塞性疾病,简称脉管炎。
溃疡面积小者,可选用毛冬青煎水浸泡后,外 敷生肌玉红膏保护伤口;溃疡面积较大,坏死组 织难以脱落者,可用“蚕食”方式清除坏死组织 、具体要求和措施有:先将患肢放平,避免下垂 。外用冰片锌氧油软化创面硬结痂皮。经上述处 理后,患肢的炎症、肿胀逐渐消退,坏死组织开 始软化,即可作分期分批清除,疏松的先除,牢 固的后除;坏死的软组织先除,腐骨后除;彻底 的清创术必须待炎症完全消退后才可实施。

脱疽中医

脱疽中医
症状加重。 2、出现静息痛。 3、出现营养障碍的症状。 4、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7
临床表现
三期——坏死期 患肢出现溃疡或坏疽。 先发生于大拇趾,常由指端开始向近心
端发展。 患者疼痛难忍,伴有发热,纳差,乏力,
消瘦等全身症状。 病久者指节坏死脱落,疼痛可缓解,但
38
39
预防与调护
1、严格戒烟 2、防寒保暖,避免过热 3、避免外伤 4、功能锻炼 5、注意休息,适当锻炼。
40
坏疽;热盛还可灼阴; 后期脓水淋漓可致气血两虚。
4
病因病机
(二)西医 小血管 炎症 节段性 复发 寒冷 激素 吸烟 外伤 免疫
5
临床表现
一期——缺血期 1、患肢发凉、怕冷、疼痛、麻木。 2、间歇性跛行。 3、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可减弱或消失。 4、部分患者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
炎。
6
脓水淋漓不尽,不易收口,耗伤气血, 可出现气血两伤之象。
8
临床表现
三级 一级:坏疽局限于足趾; 二级:坏疽局限于足跖部位; 三级:坏疽发展至踝关节及以上。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检查方法
1、体格检查 2、无损伤 3、有损伤
19
20
21
鉴别诊断
1、ASO 2、A栓塞 Pain Pulselessness Pallor
34
治疗
(一)内治 4、热毒伤阴—顾步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35
治疗
(一)内治 5、气血两虚—补气养血—十全大补汤加减。
36
(二)外治
1、控制感染 2、改善循环 3、分离坏死 4、促使愈合

脱疽名词解释中医

脱疽名词解释中医

脱疽名词解释中医
脱疽是中医术语,也被称为"脱脓"或"脱蚀",是指皮肤组织出现坏死或溃烂的一种疾病。

以下是对脱疽的中医解释:
1.病因:中医认为,脱疽是由于外伤、瘀血、湿热等因素导致局
部气血循环受阻,导致组织坏死、溃烂和脱落。

2.病理表现:脱疽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或组织的坏死、糜烂和脱
落,伴随有剧烈的疼痛、红肿、热感、脓液排出等症状。

3.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脱疽主要从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清热解
毒等方面入手。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外敷、中药熏洗、中
药煎汤内服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辨
证判断来确定。

4.预防和调护:中医强调脱疽的预防和调护,包括保持局部清洁、
避免外伤、调理体内阴阳平衡等。

对于易患脱疽的人群,还可
以采取中药调理或针灸等方法加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需要注意的是,脱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以上是对脱疽在中医中的解释,但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仍需由专业中医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判断和确定。

运用活血化淤法治疗脱疽

运用活血化淤法治疗脱疽

运用活血化淤法治疗脱疽脱疽病,西医称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进行缓慢的动脉和静脉同时受累的全身血管疾病。

早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灵枢.痈疽篇》云:“发于足趾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否则死矣”。

《景岳全书》说:“脱疽以疔患于足或足趾,重者溃脱,故名之; 亦有患于手指者名蛀节疔。

重者腐去本节,轻者筋挛”。

《外科全生集》日:“无白色者,必现红紫之象,或痛或不痛,或麻木而冷,十指各有主经,何经受毒发于何经,亦有蔓延四指者。

发于脚趾,渐上至膝,色黑痛不可忍,逐节脱落而死”。

此外《外科真诠》、《外科大成》、《医宗金鉴》等对此病也各有阐发。

可见祖国医学对“脱疽”病发现之早,精详的文字记载为后人对此病的探讨和研究,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料。

此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且还造成残肢断趾(指) ,全部丧失劳动能力,四十余年来,余曾对此病加以研究和探索,初步总结出导致本病的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划分类型;,并运用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患者灵活用药,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一、概说脱疽是由内、外、不内外因,如“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 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 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也就是说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经脉阻遏,脱荣失精,临床表现为局部苍凉、麻木、冷痛、色枣红或青黑兼指趾坏死脱落的一种全身性的疾病。

(一)内因1.长期或强烈的精神刺激,“思则气结”,由气郁日久转为血瘀,导致荣卫气血紊乱,郁结而经络不通,经脉阻遏,筋骨失荣脱精而成脱疽。

2.脏腑虚损,气化功能减退,气为血之帅,气弱则血运不畅,则阻遏脱荣。

3.大病后阴阳气血虚耗,阳伤气虚气不至,阴伤血弱血不兴,经脉滞涩,真气不从,失荣脱精,筋骨损伤。

(二)外因1.严寒骤侵,久受寒邪,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寒则气收,荣卫不和,腠理阻闭,气血不至则四末脱荣失精而为脱疽,尤其北方高寒地区多患此病。

2.酷暑过汗,汗竭血枯,夺汗者无血,孙络瘀血经脉阻遏,脱荣病此。

脱疽中医治疗

脱疽中医治疗

脱疽中医治疗(1)虚寒型面色暗淡无华,喜暖怕冷,患肢沉重酸痛、麻木,小腿抽痛感,常伴有间歇性跛行,趺阳脉减弱或消失,局部皮肤苍白,触之冰凉、干燥,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宜温经散寒通络,选用阳和汤、当归四逆汤、独活寄生汤等,发于上肢加桑枝,片姜黄。

(2)血瘀型患肢黯红、紫红或青紫,下垂时更甚,抬高则见苍白,手足毳毛脱落,皮肤肌肉萎缩,趾甲变厚,趺阳脉搏动消失,患肢疼痛不止,夜间尤甚,舌淡红或紫黯,苔薄白脉沉细而涩。

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选用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酌情加入温通之品,痛甚者加炮甲珠、乳香、没药;挟湿者加苍术、薏苡仁。

(3)热毒型患肢皮肤黯红而肿,患趾如煮熟之红枣,皮肤上起黄疱,渐变为紫黑色,呈浸淫性蔓延,甚则五趾相传,波及足背,肉枯筋萎,呈干性坏死或湿性溃烂,疮面肉芽不鲜,疼痛异常,彻夜不得眠,常须弯腰抱膝而坐,并伴有发热口干、食欲减退、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或细数等症。

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选用四妙勇安汤、顾步汤等,如局部为干性坏死,可加益气养阴药,如西洋参、怀山药等;湿性坏死可加清热利湿药,如生苡仁、车前子、茵陈等;便秘者加生大黄、火麻仁。

(4)气血两虚型患者面容憔悴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困乏,心悸气短,畏冷自汗,皮干脱屑,爪甲松厚,疮面久不愈合,脓液稀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宜补气养血,选用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等。

(5)肾虚型伴有精神萎靡不振,面色晦黯无华,上半身热而下半身凉,口淡不渴,头晕腰痛,筋骨萎软,大便不爽,脉沉细无力。

肾阳虚者,舌淡胖嫩苔白;肾阴虚者,舌红少苔而干。

肾阳虚者,宜温补肾阳,用桂附八味丸,若挟湿者,可加苍术、苡仁;腰膝酸痛甚者,加牛膝、杜仲;大便不爽加肉苁蓉,以助阳通便。

滋补肾阴,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八味丸加减,若肝旺目眩者,可加枸杞、菊花;腰膝酸痛甚者加牛膝、桑寄生;大便不爽者,加火麻仁,以润肠通便。

2 外治法(1)初、中期(缺血期和营养障碍期) 可选用冲和膏、红灵丹油膏外敷,亦可用当归15g、独活30g、威灵仙15g、桑枝30g,水煎熏洗,每日1次,l剂可用3天。

中医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脱疽

中医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脱疽

中医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脱疽定义及临床特点1. 定义:发于四肢末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

2. 临床特点:特点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患肢末端发凉怕冷、苍白、麻木,可伴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

好发于青壮年男子、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

脱疽的病因病机1. 病因: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寒湿之邪入侵而发病。

与长期吸烟有关。

2. 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气血凝滞、经脉阻塞为其主要病机。

脱疽的分期(重点)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末端发凉,间歇性跛行。

二期(营养障碍期):静息痛,患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三期(坏死期或坏疽期):足趾溃烂坏死。

脱疽的内治法:(重点)患趾(指)酸胀疼痛加重,皮色暗红或紫暗,夜难入寐,步履艰难,趺阳脉搏动消失舌暗红或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皮肤干燥,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趾(指)呈干性坏疽,口干欲饮,便秘浬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清热解毒,养阴活血病程日久,坏死组织脱落后疮面久不愈合,肉芽暗红,倦怠乏力,口渴不欲饮,面色无华,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淡尖红,少苔,脉细无力益气养阴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临酸胀疼痛,多床走则加剧。

稍表歇则缓。

皮肤现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舌舌淡,苔白脉腻,脉沉细治温阳散寒,活法血通络用方患肢剧痛,日轻夜重,局部肿胀,皮肤紫暗,溃破腐烂。

身热口干,便秘浬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四妙勇阳和汤顾步汤黄芷鳖甲汤安汤关于脱疽内治法:1. 记忆:脱疽的人跛脚,虽然抓不到黄羊,也能吓的它四顾而逃。

2. 注意区分湿热毒盛证与热毒伤阴证:都有热毒,故身热口干,便秘浬赤。

但前者有湿,故溃破腐烂,苔腻。

而后者无湿,故呈干性坏疽,苔不腻却脉细数。

脱疽的外治法:(1) 未溃期:可选用冲和膏、红灵丹油膏外敷;亦可用当归15g, 独活30g,桑枝30g,威灵仙30g,煎水熏洗,每日1次;亦可用附子、干姜、吴茱萸各等份研末,蜜调,敷于患足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如发生药疹即停用;亦可用红灵酒少许揉擦患肢足背、小腿,每次20 分钟,每日2次。

脱疽病(肢体动脉硬化症) 临床路径

脱疽病(肢体动脉硬化症) 临床路径

脱疽病(肢体动脉硬化症)未溃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肢体动脉硬化症的未溃期患者。

一、脱疽病(肢体动脉硬化症)未溃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脱疽病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肢体动脉硬化症(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多发于下肢一侧或两侧。

患者可有手冷冻,潮湿,长期多量吸烟,外伤等病史。

2)初期趾,指冷痛,小腿酸麻肿痛,行走多时加重,休息时减轻,呈间歇性跛行,跌阳脉减弱。

继之疼痛呈持续性,指端皮肤发凉,下垂时则皮肤暗红,青紫,干燥,毫毛脱落,指甲变形增厚,肌肉萎缩,跌阳脉消失。

3)多发于老年人。

4)超声多普勒,血流图,动脉造影,血脂等检查,除帮助诊断外,尚可了解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1)多发于40岁以上的老年人。

2)多有高血脂,高血压病史。

3)下肢动脉性缺血性改变(发凉,疼痛,溃疡,坏疽等)。

4)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5)踝/肱动脉压力比值≤0.93.证候诊断(1)痰浊阻络证:四肢困重,肢体发凉疼痛,或活动艰难、步伐不利、间歇性破行,甚则静息性疼痛,舌质淡,苔白腻,脉滑而沉迟、沉缓。

(2)阳虚寒凝型肢体明显发凉,冰冷,呈苍白色,遇寒冷则症状加重,步伐不利,间歇性跛行,多走疼痛加重,小腿酸胀,休息痛减甚或静息性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3)虚损不足证患肢皮肤干燥,脱屑,光薄,趾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汗毛脱落,肌肉萎缩,身体消瘦且虚弱,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间歇性破行,甚或静息性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4)在上述三型基础上兼夹瘀血阻络,患者疼痛持续,甚则彻夜难眠,指端,小腿有瘀斑,或足紫红色、青紫色,舌有瘀斑或舌质降,脉弦涩。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脱疽(肢体动脉硬化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的未溃期患者。

一、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脱疽病(TCD 编码:BWC200)。

断为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ICD-10 编码:I70.204)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ZY/T001.2-94)。

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 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2.疾病分期
(1)未溃期:下肢无明显破溃
(2)已溃期:下肢已出现破溃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脱疽(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诊疗方案”。

脱疽(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临床常见证候:寒
凝血瘀证
血脉瘀阻证
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脱疽(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脱疽(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脱疽病(TCD 编码:BWC200)和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ICD-10
编码:I70.204)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未溃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由糖尿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自身免疫病等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免疫四项(艾滋、梅毒、甲肝、乙肝)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胸部X线片
(6)腹部超声
(7)下肢动脉检测(双下肢动脉彩超、双下肢Doppler 超声血流测定、踝肱指数-ABI 测定)
(8)相应血管功能评价(双髂动脉彩超)
、经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管影像学检查(下肢C TA 或M RA)
皮氧分压检测、颈部超声、超声心动、C 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下肢动脉D SA 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寒凝血瘀证:温经通脉。

(2)血脉瘀阻证:活血祛瘀。

(3)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中医外治法(包括熏洗、敷贴、膏药等方法):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应用。

4.针灸治疗:对于疼痛明显病人可选用。

5.其他疗法。

6.内科基础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常规治疗,合并内科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

7.肢体功能锻炼:根据病人不同特点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8.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患肢疼痛减轻或明显好转;发凉、麻木减轻。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血液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脱疽(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TCD 编码:BWC200;ICD-10 编码:I70.204 疾病分期为未溃期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节气: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
日标准住院日≤28 天实际住院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