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第二讲 孙廷
最新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网络课形考任务2及任务4答案
最新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网络课形考任务2及任务4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网络课形考任务2及任务4答案盗传必究形考任务二题目1“亭面糊”和“菊咬筋”是哪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选择一项:A.《三里湾》B.《山乡巨变》C.《创业史》D.《山那边人家》题目2《山地回忆》表现了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其作者是()。
选择一项:A.赵树理B.孙犁C.刘白羽D.丁玲题目3在“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选择一项:A.梁斌B.杨沫C.欧阳山D.冯德英题目4柳青把沙家店保粮支前与整个西北战局联系在一起的小说是()。
选择一项:A.《开不败的花朵》B.《保卫延安》C.《铜墙铁壁》D.《火光在前》题目5最早描写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小说是()。
选择一项:A.《小城春秋》B.《野火春风斗古城》C.《铁道游击队》D.《红岩》题目6唐湜用十四行诗写作的抒情长诗是()。
选择一项:A.《幻美之旅》B.《划手周鹿之歌》C.《海陵王》D.《泪瀑》题目7杨朔国际题材的散文作品的代表作是()。
选择一项:A.《樱花雨》B.《雪浪花》C.《茶花赋》D.《荔枝蜜》题目8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的个人话语的作品,主要有陈翔鹤的()等。
选择一项:A.《李自成》B.《正红旗下》C.《杜子美还家》D.《陶渊明写挽歌》题目9在“文革”的潜在写作中,较著名的小说主要有张扬的()等。
选择一项:A.《九级浪》B.《火神交响曲》C.《波动》D.《第二次握手》题目10艾青“文革”后抒情长诗的代表作是()。
选择一项: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B.《光的赞歌》C.《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D.《在智利海岬上》题目11“反右”时被打成右派的新中国第一代诗人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艾青B.邵燕祥C.流沙河D.穆旦题目12《茶馆》表现中国近代最黑暗的三个时代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B.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的清朝末年C.国共合作破裂后的军阀混战时期D.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民国初年题目13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三位作家以“马铁丁”为笔名开辟了一个“思想杂谈”专栏,在当时产生过较大影响。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资料(15)
现代⽂学作品选⼩说部分识记 《中国现代⽂学作品选》的考试内容按考试⼤纲规定,分为课⽂阅读分析和课外作,品阅读分析两部分。
关于课⽂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分为识记与理解分析两⼤类。
下⾯我们就识记类问题的主要考核内容来做⼀下指导。
⼤纲规定,识记的主要任务有: (⼀)每篇课⽂的作者及其所属⽂学社团、流派; (⼆)识记每篇课⽂所属⽂件类别; (三)识记下述两类作品的发表年代、创作背景:⼀类是在⽂学史或作家创作道路上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另⼀类是内容与创作背景密切相关的作品。
其中“发表年代”是指时期或年代,如“五四”时期、左联时期、抗战时期或⼆⼗年代、三⼗年代、四⼗年代,不要求识记哪⼀年。
(四)识记课⽂中叙事性作品所列造的主要⼈物。
⼩说部分应当识记的内容详列如下: ⼀、描写农民形象和农村⽣活的⼩说。
(⼀)精读1.《阿Q 正传》:作者鲁迅,原名周树⼈,属于中篇⼩说,是作者发表于⼆⼗年代初“五四”时期的作品。
创作背景:五四时期,在救国救民的强⼤思潮冲击下,⽂化界出现的⼀股启蒙主义⽂化思潮逐渐成为主流,他们提出很多振兴民族的⽂化思想,其中之⼀就是要进⾏“民族⾃我批判”。
⽂学创作在实践这种思想上的表现就是揭露“愚弱”国民性;鲁迅⾃⼰也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 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怕我所看见的(阿Q )并⾮现代的前⾝,⽽是其后,或者竞是⼆三⼗年之后”。
⽂中主要⼈物:阿Q 、赵太爷、王胡、假洋⿁⼦、吴妈、⼩D 等。
2.《边城》:沈从⽂,原名沈岳焕,主要作品有《从⽂⼩说习作选》、中篇⼩说《边城》、《长河》、散⽂集《湘⾏散记》等。
作品发表于三⼗年代。
写作背景:三⼗年代的中国,由于军阀混战,资本主义势⼒的⼊侵,农村破产,以及所谓“新⽣活运动”的推⾏,那种“优美、健康、⾃然⽽⼜不悖乎⼈性的⼈⽣形式”便荡然⽆存了。
⽤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现代⼆字已到了湘西,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堕落趋势。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大纲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精读小说1、《阿Q正传》鲁迅(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狂人日记》为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国现代小说奠基之作),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
(2)鲁迅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刻画了国人的魂灵,暴露出国民的劣根性,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表达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文学主张。
(3)分析阿Q形象和典型意义:形象: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雇农,他性格质朴、愚昧而又狡猾,主要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表现为不敢正视现实、盲目自尊、自轻自贱、欺软怕硬、自欺欺人等。
意义:鲁迅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刻画出国人的灵魂,暴露出国民的劣根性,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
(4)分析阿Q的“革命”及其“大团圆”结局:革命:对革命的认识非常幼稚模糊,他假想的革命目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千百年来农民阶级“改朝换代”的旧式革命愿望。
他对革命的向往表现了贫苦农民要求改变被压迫被欺辱的现状的基本愿望。
“大团圆”:“大团圆”结局描写,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仅仅推翻了封建皇朝,没有改变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没有唤醒人民群众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斗争,贫苦农民阿Q最终成为牺牲品。
(5)简析作品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小说对辛亥革命是作为阿Q活动的背景进行侧面勾勒的,但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①与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果实被封建势力篡夺。
②辛亥革命没有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
(6)分析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和传神的白描手法:现实主义特色: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
阿Q生活的未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缩影,阿Q身上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性格与思想是中国人身上封建专制压抑下国民劣根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战胜环境时的普遍性的精神特质。
现代文阅读第二讲
层级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全文中心 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归纳概括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有文体意识,要理清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 要有切块分层的意识,即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属 种关系取其“属”,并列关系取其“和”,偏正关系取其“正”;要有全文整体意 识,不能以偏赅全。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 邶风· 新台》和《诗 经· 秦风· 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 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 宣公二年》 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 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 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 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 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 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 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 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 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 时点出现成的诗篇, 叫乐工们演唱, 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
◎题型二 分析结构,把握思路
[典例剖析] (2011年江苏)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捧与挖 鲁迅 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 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 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 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 伶俐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 粗人棒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 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粹”。要而言之:凡 有被捧者,十之九不是好东西。
(完整)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16重点考试必过
精读作品小说一、鲁迅《阿Q正传》二、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三、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四、沈从文《萧萧》五、茅盾《春蚕》六、吴组缃《蓑竹山房》七、林徽因<九十九度中》八、老舍《断魂枪》九、萧红《小城三月》十、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十一、张爱玲<金锁记》十二、孙犁〈荷花淀》精读作品诗歌一、、郭沫若《凤凰涅檠》二、闻一多《死水》三、戴望舒<雨巷》徐志摩《再别康桥》一、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二、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三、鲁迅《死火》四、周作人《苍蝇》五、胡适《追悼志摩》六、巴金《灵魂的呼号》七、郁达夫《钓台的春昼》八、何其芳《雨前》九、林语堂《言志篇》十、夏衍《包身工》十一、陆蠡《囚绿记》十二、聂绀弩《蛇与塔》十三、萧乾《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的英国家畜》精读作品戏剧十四、曹禺《雷雨》十五、夏衍<上海屋檐下》十六、郭沫若《屈原》十七、贺敬之丁毅<白毛女》十八、凌叔华《绣枕〉十九、鲁迅《铸剑>二十、台静农《拜堂〉二十一、废名《桃园>二二、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二三、杨逵,胡风译《送报夫》二四、茅盾〈子夜》二五、艾芜《山峡中》二六、《春桃》许地山,二七、老舍《骆驼祥子》二八、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二九、路翎《蜗牛在荆棘上》三十、钱钟书《围城》三十一、巴金《寒夜》泛读作品诗歌冰心《小诗四酋》三十二、徐志摩〈毒药·白旗·婴儿》朱湘《采莲曲》三六、臧克家《老马》三七、辛笛《航》三八、田间《给战斗者》三九、未然<黄河大合唱》四十、艾青<我爱这土地》四一、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四二、鲁藜《泥土》四三、杜运燮《山》泛读作品散文四四、鲁迅《春末闲谈》四五、梁遇春《谈“流浪汉"》四六、夏丐尊《白马湖之冬》四七、丰子恺<吃瓜子》四八、丽尼《鹰之歌》四九、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五十、李广田《山之子》五一、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五二、梁实秋《雅舍》泛读作品戏剧一、田汉《南归》精读作品小说一、鲁迅《阿Q正传》鲁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资料(2)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资料(2)二、简答题:1、简述原始文学的主要特征答:现在还保留较多的远古口头文学作品,是记录现存古籍中一些神话传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简述《诗经》主要艺术成就答:第一,它如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为后世的现实主义诗人提供了创作范例,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
第二,《诗经》始创的赋、比、兴手法,也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
第三,在句法形式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回环复沓的四言句式。
3、举例说明《诗经》的主要表示手法答: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示手法。
赋是对事物作直接的陈述和描写;如《静女》是一首情诗,以男子的口吻描写一对赤诚相爱的青年男女在城角幽会的情景。
全诗以铺陈直叙的写法,表示纯真的感情,刻划情人的心理。
比是对事物作形象的比况,即打比方;如《氓》由女主人公自述爱情、结婚、受虐、被弃的经过,表达懊悔、怨愤之情。
全诗以叙述为主,恰本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并通过细节来表示人物心理。
兴是先用别的事物发端,引出所要歌咏的事物。
如《采薇》就是运用了兴的表示手法。
4、简述《国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答:《国语》以记言见长,主要是记载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论和对话,其中不少篇章反映了社会矛盾和民众意向,具有必然的进步意义。
但其思想内容相对驳杂,叙事缺少具体描写,文学价值远逊于《左传》。
5、简述《离骚》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答:《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楚辞中最重要的作品,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诗人对本身大半生经历的回溯,后一部分是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全诗用香花幽草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以美人比方国君,借助神话和幻想构成的奇丽景象来抒发本身的悲愤,具有浓烈的爱国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表示了诗人的政泊抱负、爱憎感情和斗争精神。
6、简述《战国策》的文学性。
答:《战国策》文学性较强:第一,它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冯谖、邹忌、荆轲等。
第二,这些人物的性格,多是在完整曲折、甚至有部分虚构的情节发展中表示出来的。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试卷A答案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本科)试卷(A卷)答案2010 -2011 学年第一学期开课单位:文传系科目: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班级:文秘2009-1班一、填空:1、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2、路翎财主的儿女们3、白毛女4、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5、方鸿渐孙柔嘉6、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7、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8、柳青创业史 9、朱老巩朱老忠10、余永泽卢嘉川江华二、概括人物形象1、张爱玲《金锁记》的主人公。
人生三部曲:小镇上麻油店老板的女儿——上海姜公馆的二媳妇(骨痨病的丈夫二少爷,十年后熬到婆婆、丈夫死了)——独立门户的婆婆(女儿长安、儿子长白)在娘家性格泼辣,(可爱的七巧)在富贵人家姜公馆却没沾到黄金的边,饱受身心折磨而性格变态(可怜的二媳妇)分家后把自己锁在黄金的枷锁里,又用它去劈杀自己的儿女、媳妇(可恶的婆婆)。
2、40年代新歌剧《白毛女》的主人公,其性格发展由天真单纯的“喜儿”沦为饱受凌辱的“白毛女”,最后得到解放。
形象的核心特征是反抗精神。
三、简要回答问题1、把最真诚的歌献给农民。
歌声常带着忧郁深沉的感情色彩。
对于光明的浪漫赞颂和执著追求。
诗歌形象富有哲理意味。
诗歌的绘画美。
奔放不羁的自由诗体和清新朴实的诗歌语言。
2、主题:在人与鬼之间存在着理想与现实、人性与神性、的差别;无论是爱情的还是自然都无法跨越这个鸿沟。
只有完成从人到鬼的超越,泯灭肉体皈依灵魂,才能实现人神达到生命的永恒。
艺术:作者用夸张把一种对现实人生的批判真实转化为一个似虚似实的故事,把对世俗的否定推向极端。
刻意营造神秘气氛,提高人物的神秘性,情节富有悬念与极强的戏剧性。
人物、主题、语言以哲理性取胜,人物实际上是作者的一种观念性意象,具有明显的象征性。
诗化风格。
故事、人物、对话、叙述语言具有抒情诗的调子。
四、论述题1、主题:“围城”是一种象征性的隐喻与反讽。
表层:战时知识分子空虚无聊、琐碎荒诞的人生图景。
深层:婚姻及其生命的困境及宿命。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系统精讲2_201808091513161
汉语言—《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系统讲解班(第二讲)主讲:小段老师春蚕【单选、简答★★★】◆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叶圣陶),曾主编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积极提倡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作(1)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2)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长篇小说:《子夜》等,茅盾小说以反映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剖析见长。
◆主题思想《春蚕》写于 1932 年,作家通过描写 30 年代初期江南农民老通宝一家养蚕丰收却破产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贫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
◆情节线索在情节发展过程中:(1)一方面盛传不太平的时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剥削)影响民族工业,丝厂茧厂均将关门,春蚕无望;一方面是主人公老通宝根据六十年来的经验,除非是老天爷使蚕花不熟,时局是不会影响丝业和茧厂的。
(2)这个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其实就是理想和实际的矛盾。
老通宝一家希望过安居乐业的生活,纵使朦胧地认识到世界在变,但总想安于现状,以“不变”应万变。
但是,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决不可能的。
老通宝理想中的“不变”和客观世界的“经常的变”贯穿在情节中,成为一条主线。
发展的结果是老通宝和村人对春蚕的希望在现实面前破灭,老通宝气得生了一场大病。
◆老通宝人物形象老通宝是一个勤劳忠厚而又保守落后的老一代的农民。
他出生在清朝,深受封建观念的毒害。
他从来就是个规矩的人,安分守己,勤俭刻苦是他的处世哲学。
他在长期贫困生活的煎熬中,总是逆来顺受,承认现存的制度是合理的。
他不甘于贫困,想方设法摆脱,竭力挣扎,他相信勤劳可以发家;他也迷信命运,虔诚地恪守着养蚕时的一切禁忌,并要他儿子阿多也严格遵循,他幻想着通过辛勤紧张的劳动获得丰收,过上富裕的生活。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下面为大家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欢送大家阅读!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进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李大钊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B.周作人C.胡适D.沈雁冰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
其作者是(D)。
A.冰心B.冯文炳C.鲁迅D.王统照4.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D)。
A.阿QB.孔乙己C.闰土D.祥林嫂5.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这人是(B)。
A.苏雪林B.郭沫假设C.郑伯奇D.周作人6.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B.新潮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7.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 D)。
A.《隔膜》B.《潘先生在难中》C.《火灾》D.《倪焕之》8.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其中,落华生是指( )。
A.王统照B.庐隐C.许地山D.许杰9.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假设B.胡适C.刘半农D.鲁迅10.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假设B.胡适C.刘半农D.鲁迅11.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进刍议》。
这是倡导文学革命和新诗理论建立的第一篇文章,其作者是(B )。
A.周作人B.胡适C.陈独秀D.鲁迅12.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C)。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
第三节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 一、作家介绍
• 柔石,原名赵平复。浙江海宁人。 1921毕业于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期 间参加晨光社,开始发表作品。 1928年任《语丝》编辑,并组建朝 花社。1930年初,发起成立自由运 动大同盟。1930年3月加入中国左翼 作家联盟成立,并与鲁迅创办“朝 花社”,任执行委员、编辑部主任。 1931年1月被捕,2月被秘密枪杀。 是左联五烈士之一。 • 其他四人分别是:殷夫、冯铿、胡 也频、李伟森。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1917—2000)--2
河南教育学院文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黄明智
第一章 现代小说(2)
• 第一节 现代小说(1928——1949)综述
• 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 1、20年代白话小说的兴起、发展。(1918——1928) (1)写实派:问题小说、乡土文学(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 • 代表作家:冰心、许地山、叶圣陶、王鲁彦、王统照、 彭家煌、许杰、许钦文等。
• 小说充分揭示了春宝娘在面对不幸和屈辱的 心灵痛苦,围绕着被典前后的事件进展,详 细描绘了她的情感发展、变化轨迹和最终归 属:她不爱丈夫,但对儿子春宝难以割舍和 从一而终的潜意识以及女性的羞辱感使她不 自觉地抗拒着被典的命运;当生活无法维持、 又不能抵抗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她只有无奈地 成为有钱人借腹生子的工具;在秀才家的三 年,她受到相对较好的照顾,在抚育秋宝的 同时又时时想念、操心着春宝;幻想破灭后 只能再次抛弃儿子秋宝回到一贫如洗、没有 温暖的家。
• 大家除鲁迅外,茅盾、老舍、巴金等先后 发表了长篇巨著,一大批青年小说家锐意 登上文坛。
• 按小说创作者分: • 左翼作家、京派作家、新感觉派作家、 东北作家群等。 • 整体上看,30年代的小说社会时代感 增强,社会生活的包容量增加,现实 主义倾向加大,创作手法呈现出多样 化,地域色彩浓厚。
自考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相关作品分析(二)
④小说语言流畅灵动,句式重叠回环,对充满秋意的街的描写,增添了小说的诗化色彩。
钱钟书的《围城》具有反思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意蕴,试结合方鸿渐形象的典型意义论析《围城》的思想主题。
答: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表现了抗战环境下,一群远离抗战烽火的知识分子在恋爱、工作、日常交往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以及由此显现出来的空虚、贫乏的精神世界。小说把婚姻比作“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不啻讽刺了人伦中的夫妻关系,也象征着当时的人生有着“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困厄。
①小说在艺术手法上充分体现出“新感觉派”小说强调表现作家主观感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的特点。
②小说通篇采用时空颠倒的技巧,通过老乞丐的意识流动,使过去与现在,眼前与往事交叉出现,错综穿插,写出了穷人的悲惨命运。作者运用快速的节奏和蒙太奇电影镜头的组接,展现了眼花缭乱的都市生活场面,显示出人物半疯狂的精神状态,在跳跃变换不定的镜头画面中,构成了现代都市畸形文明的节奏和旋律。
方鸿渐的处境、性格及悲剧命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受过洋化教育的某一类留学生病态性格、心理及人生的写照,也透示了作者对婚姻,爱情以及整个人生的哲理思考。
《街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新感觉派”小说创作的哪些优点?
答:《街景》描写了一个老乞丐年轻时怀抱着发财梦到上海,年老时却流落街头,竟无分文回家,最后在幻觉中被汽车轧死的悲惨故事,表现了大上海都市生活的贫富不均、人情的淡薄和事态的炎凉。
【浙江专升本】02课文要点总结
课文要点总结《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记言为主。
《季氏将颛臾》是以对话形式展开的驳论文。
本文出现的成语有分崩离析、祸起萧墙、开柙出虎、季孙之忧等。
《寡人之于国也》记载了孟子劝导梁惠王实行保民仁政措施的言论,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思想。
用“五十步笑百步”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属于类比论证。
《庄子·秋水》本义是讨论价值判断的相对性。
文章主体部分是河伯与北海若的七番对话。
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文章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
《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王的奏章,也是一篇论说文。
本文的中心观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通过列举历史事实,指出重物轻人非成帝业之术,分析逐客的危害,论证了“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错误。
本文始终运用对比论证法。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序文,也是一篇史论。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北宋诗文革新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章主要运用对比手法,论证了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人事的论点。
《论毅力》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
本文定于戊戌变法之后的第四年。
全篇大量运用对比论证法、比喻修辞手法。
《灯下漫笔》选自鲁迅杂文集《坟》,是针对当时复古思潮的一篇文艺性政论文。
鲁迅是作者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时始用的笔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创者。
这篇文章中,作者把中国同千年封建社会“一治一乱”的历史形象地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循环。
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殊享受和权利,比作统治者用子女玉帛做成的“人肉筵席”(同时,作者把中国几千年的“中国固有的文明”比喻成为给洋人享用的“人肉筵席”),把旧中国比作安排这一筵席的厨房。
文中“太平的盛世”、“皇恩浩荡”、“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反语。
《谈时间》一文选自梁实秋的《雅舍小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章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30年代文学(1928-1937)第一节30年代文学概述1.【单选题】下列属于香港小说家、诗人侣伦的作品的是(A)A《殿薇》B《南国风》C《行过的生命》D《海上》文字解析:B项陈江帆的诗集,C项路易士的诗集,D项是汝华的作品,故A3.【单选题】下列属于台湾最早提出改革台湾文学、提倡白话文的文章的是(A)A《文学与职务》B《汉文改革论》C《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D《为台湾的文学界一哭》文字解析《文学与职务》是台湾最早提出改革台湾文、提白话文的文章,故选A4.【单选题】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B)成立A北京B上海C广州D香港文字解析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立,故选B5.【单选题】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的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成立,其会刊是(C)A《诗》B《拓荒》C《新诗歌》D《中国诗歌》左联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它将《新诗歌)作为会刊,故选C第二节茅盾1.【单选题】方罗兰、章秋柳这两个人物形象出现于茅盾小说(B)A《虹》B《蚀》C《三人行》D《野薔薇》文字解析方罗兰,童秋柳这两个人物形象出现于茅盾小说《蚀》,故选B2.【多选题】下列属于茅盾的短篇小说的有(ABDE)A《林家铺子》B《残冬》C《腐蚀》D《秋收》E《春蚕》文字解析C项属于茅盾的长小说,故选ABDE3.【单选题】茅盾在《子夜》中塑造的典型民族资本家是(C)A潘月亭B赵伯韬C吴荪甫D周朴园文字解析矛盾在《子夜》中型造的典型民族资本家是吴荪甫,故选C4.【单选题】茅盾在“五四“时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大力提倡的艺术主张是(A)A文学为人生B文学为艺术D浪漫主义文字解析茅盾是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在文学创作提倡“文学为人生”的艺术主张,故选A5.【单选题】茅盾作品《蚀》的主人公是(B)A静女士B梅女士C章秋柳D赵明文字解析1929年,在日本的茅盾创作了长小说《蚀》,主人公梅行青女士是封建家庭中的叛逆者,故选B 6.【单选题】《嘉陵江畔的传奇》的作者是(A)A路翎B田间C田汉D夏衍文字解析20世纪40年代后期,路翎创作了长篇小说《燃烧的荒地》,中篇小说《蜗牛在荆棘上》、《嘉陵江畔的传奇》以及十余个短篇小说,大多以农村和农民为题材,故选A7.【单选题】绿原属于下列哪个流派(C)A九叶诗派B新月诗派C七月诗派D现代派文字解析绿原属于七月诗派,故选C8.【主观题】试述《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主要内容:(1)《幻灭》:一个小资产阶级女性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到幻灭的全过程(静女士)(2)《动摇》:对知识分子生存的社会现实环境的再现(方罗兰,胡国光)(3)《追求》: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人生追求的悲剧(张曼青、王仲昭、章秋柳)艺术特色:(1)再现了大革命失败前后一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灵历史,揭示了时代社会的历史真相。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2)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2)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汇总《陈毅市长》的主题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恢复和发扬陈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2、简析《陈毅市长》结构方式的独特之处。
作品采用“一人多事”和“冰糖葫芦”式结构,全剧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来穿引各场,没有统一的中心事件,十场戏写十件彼此独立的事,分别从不同侧面来揭示陈毅的性格。
3、以第三场为例,分析陈毅市长的性格特点陈毅的性格豪爽率直、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快人快语,这在第三场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在塑造陈毅的形象时,作者还运用了喜剧手法。
如第三场安排的小“误会”:何淑芳误认陈毅为“沈老板”,在陈毅亦庄亦谐的回答中,消除的隔阂,也显示了陈毅的性格。
《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作者:公刘,原名刘仁原,着有诗集《边地短歌》、《白花与红花》、《离离原上草》和短篇小说集《国境一条街》等。
1、简答本诗的主题意蕴在10年浩劫期间,许多人都经历过这样一种深刻的困惑:国家、人民、社会主义、共产党——这些分明应该是能够信赖的,给予希望的,生机勃发的事物,都似乎变得不可信赖,使人感到失望,甚至显出明显的病态来了。
这首《哎,大森林》就正是表达了这种一种困惑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因这种困惑而产生的一种深切的危机感。
2、简析大森林的象征寓意大森林是本诗的中心意象,它是诗人艺术想象的产物,而非对那片荒坡沟的写实,这一意象无疑是国家和民族的一个象征,它喧嚣不宁,它的生机和贪腐,它的代谢与健忘,正使人联想起刚刚过去的那一场民族浩劫过后亟待反思和清理的历史与现实。
记取历史教训,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既关乎现实,也关乎未来。
3、简析本诗所采用的象征、叠句式等手法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哎,大森林》采取象征手法来宣泄长期积郁在胸中的情感。
作者赋予“大森林”意象复杂多义的蕴含,借以表达爱恨交加、忧虑与希望交错的复杂情感,这一象征意象所取得的整体象征效果使诗歌在艺术上显得比较完整统一,思想意蕴也变得复杂深邃。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泛读【小说部分】精讲
泛读小说部分前言泛读部分学习注意事项。
泛读作品共29篇,其中小说11篇,散文9篇,诗歌8篇,戏剧1篇。
泛读作品考核的要求比起精读作品的考核要求稍微浅一些,从命题考核来看,泛读课文主要考核识记层次,也就是说单选题,多选题较多,有少数(一二道)简答题,基本不会出论述题。
但是,泛读课文的理解难度方面一点也不比精读部分课文容易,其中有一些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不多的作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少,对他们的作品研究难度很大,有一些比较艰涩难懂,寓意很深,在内容的理解上也存在较大难度。
因此我们也不能够轻视泛读课文,也需要全面地阅读,全面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
泛读课文同样需要考生钻研、学习、掌握。
《广陵散》陈翔鹤(1901---1969)年轻的时候,他与好友一起组织的社团浅草社、沉钟社以及创办的刊物《浅草》、《沉钟》,受到鲁迅先生的重视。
1938年在白色恐怖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冒着生命危险积极地在党的领导下工作。
解放后,他筹办并长期主编《光明日报》的副刊《文学遗产》,使其成为中国研究古典文学的重镇。
早期著有中篇小说《不安定的灵魂》等。
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历史小说《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被定为“反动小说”。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致病而死。
浅草社,1922年春在上海成立,1925年《浅草》停刊后,浅草社同仁和杨晦等在北京成立沉钟社,鲁迅评价它“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其社发表的多为揭露黑暗,追求光明美好新生活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进步倾向。
《广陵散》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也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即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
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
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
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自已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小说精读6-10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在与我的接触中,翠姨收到开明风气的影响,放下羞涩,与 我家人一起开音乐会、打网球等,也在22岁时开始读书写字。
爱上我的堂哥,经常注视。但深埋心中,表现矜持。 她不愿嫁给母亲订婚的人,心有所属。
向往现代爱情与婚 姻
却一直没有说,带到了坟墓中去。
点主击此题处添思加标想题
翠姨在与大学生的接触交往中产生了朦胧 的个性意识与觉醒的观念,向往具有现代 文明的爱情与婚姻,但她冲不破强大的旧 时代的封建婚姻制度牢笼,个性压抑的翠 姨是因抵抗封建婚姻,抑郁而终。
河面,一缕太阳光也洒不下来
02 进宅子
那只苍白皱折的脸没多少表情。说话 的语气,走路的步法,和她老人家的 脸庞同一调子:阴暗,凄淡,迟钝。
03 选卧室
石阶,地砖,柱础,甚至板壁上,都染涂 着一层深深浅浅的黯绿,是苔尘。一种与 陈腐的土木之气混合的霉气铺满鼻官。
04 晚上遇“鬼”
不知辗转了多少时候,雨声渐止,月光透 过百叶窗,洒照得满屋漆幽。一阵飒飒的 风摇竹声后,突然听得窗外有脚步之 声,……“你……听见了 没有?”
生活
新旧交替社会的 人生百态,复杂
有机的生活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挑夫 卢二爷
进城——讨赏——喝酸梅汤——暴病而亡
找餐馆—闲聊—居家无聊
张宅
备寿——百日庆诞——夜宴
车夫杨三 讨债——打架——被捕入狱
阿淑
婚宴 惦念表哥
小说不是让这些事件独立发展,而是齐头并进同时铺展,从而表现了生活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的阴
爹 的 帐 ” 。
” , 就 连 给
来 , “ 公 子
余 年 了 , 姑
“ 燕 子 ” 叫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复习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复习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复习参考资料说明:本课程教材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严家炎等主编)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等主编)两种,由于本学期同学们只领取到第一种,因此,本课程主要考核《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严家炎等主编)所涉及的作家作品,适当选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等主编)所涉及的部分作家作品。
特此说明。
一、复习篇目[精读篇目]《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秋夜》、《天狗》、《荷塘月色》、《死水》、《再别康桥》、《子夜》、《家》、《骆驼祥子》、《边城》、《雷雨》、《雨巷》、《我爱这土地》、《小二黑结婚》、《金锁记》、《围城》、《白毛女》、《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百合花》、《“锻炼锻炼”》、《茶馆》、《永远的尹雪艳》、《小狗包弟》、《致橡树》。
[泛读篇目]《凤凰涅槃》、《发现》、《一句话》、《雪花的快乐》、《偶然》《别了,哥哥》、《血字》、《我的记忆》、《我用残损的手掌》、《弃妇》、《我是一条小河》、《大堰河—我的褓姆》、《王贵与李香香》、《沁园春·雪》、《有的人》、《回答》、《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鱼化石》、《山民》、《礁石》、《乡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十个海子》;《伤逝》、《春风沉醉的晚上》、《春蚕》、《林家铺子》、《寒夜》、《月牙儿》、《莎菲女士的日记》、《荷花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华威先生》、《在其香居茶馆里》、《小城三月》、《我们夫妇之间》、《洼地上的“战役”》、《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受戒》、《异秉》、《陈奂生上城》、《十八岁出门远行》;《寄小读者》(七、十)、《背影》、《傅雷家书》、《怀念萧珊》、《我与地坛》、;《日出》、《三块钱国币》、《屈原》。
二、复习要点知识类内容:上述作品的作者、体裁、核心意象或基本故事、主要人物、重要句子。
论述类内容:对上述作品展开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分析或意象分析、艺术特色分析。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二)
《⼦夜》作者:茅盾 1、“⼦夜”的含义。
“⼦夜”就是半夜12点钟。
这是夜的顶点,是最⿊暗的时候。
但也是⿊暗到达了顶点,下落向⽩天转化的转折点。
因此,“⼦夜”暗⽰着当时的时代特征。
2、《⼦夜》的思想成就。
《⼦夜》是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活,主要是⼤都市⽣活的⼴阔画卷,思想内容⼗分丰富。
它反映的是⼤都市⽣活的全貌、主流。
思想成就主要有三个⽅⾯。
①表现民族⼯业的艰难处境和悲惨命运,说明实业救国道路是⾛不通的。
②表明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且更加殖民地化了。
驳斥了托派的中国已⾛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谬论。
③民族⼯业为要⾃保,拼命从加强剥削⼯⼈中寻找出路,引发⼯⼈的反抗⽃争。
3、分析吴荪甫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吴荪甫形象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
吴荪甫是上海滩上的⼯业巨头,财⼒雄厚,开办有近万⼈的裕华丝⼚。
他的主要性格及特征是精明能⼲,有雄⼼有魄⼒,富有冒险精神,是⼀个铁碗⼈物。
在他和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表现出他的⼼狠⼿辣、⽆情兼并的性格特点。
吴荪甫性格的另⼀⾯是软弱空虚。
吴荪甫的形象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吴荪甫的性格是复杂丰富的,是⼀个⾎⾁丰满的艺术形象。
他的形象的塑造,是《⼦夜》也是茅盾对现代中国⽂学的⼀个重要贡献。
(以上是主要特征的分析,还应参考5,⼈物描写特点的分析)。
吴荪甫形象的意义:①形象地概括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性历史遭遇和命运。
②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实业救国道路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是⾛不通的。
③说明中国当时社会的性质,不是已⾛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了,⽽依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且更加殖民地化。
④驳斥了托派中国社会已⾛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谬论。
4、简析赵伯韬形象。
赵伯韬是买办资本家形象。
他是美国某财团的中国买办,和蒋介⽯政权有很深的关系。
他的性格特征是骄横狂妄,阴狠狡诈。
凭着他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在上海滩兴风作浪,是公债市场上的魔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 之一,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 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 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将六朝 文、唐诗、宋词以及现代派等观念熔于 一炉,并加以实践,文辞简约幽深,兼 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
《铸剑》
二、简析这篇历史小说的复仇意义. 小说借用神化故事题材重点刻画了眉间尺和黑衣人两个形 象,描写了他们共同复仇的故事.眉间尺在复仇的过程中,由单 纯幼稚逐步成熟,从由于走向鉴定.黑衣人以“黑”的颜色给人 铁一般的刚强果断.面对狡诈凶残的对手,他们毫不畏惧,在黑 衣人机智的安排下,他们终于完成复仇大业,谱写了一曲向凶 残的统治者复仇的赞歌.而大臣和民众葬王的荒诞场景,则表现 了庸众的自私和麻木,同时也对眉间尺和黑衣人复仇的意义留
构成了整个叙事的内在线索,同时也给予偷偷摸摸的拜堂一种
坚定的力量.再者,天大娘和赵二嫂坦然的相助以及体贴的安慰 给冷清的拜堂带来了一丝温暖.
《拜堂》
三、简析本篇通过气氛营造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特点.
小说善于营造气氛和描写细节来表现人物心理 . 三个女人
走在半夜黑路上时,残烛的微光,柳条在夜风中摆动,荻柴沙
《拜堂》
二、简析这篇小说的主要思想内涵.
《拜堂》讲述的是汪大嫂和小叔子汪二拜堂成亲的辛酸故 事,小说一方面着重表现了汪大嫂和汪二拜堂成亲过程中的负
罪感,他们都把它看作是“丑事”,表明了封建礼教在他们精
神意识上烙土的深深创伤;另一方面有表现可他们在艰苦环境中 顽强挣扎的生存力量,“将来日子长,哈要过活的”这个句子
殖民政府要办工厂,“我”的一家被迫出卖土地,结果父亲抑郁而死,
“我”远走日本谋生,母亲变卖房子后上吊自杀,真正的家破人亡、 背并离乡.这是殖民时代所谓的“现代性”给台湾人民带来的灾难 .然 而当“我”流落到日本做送报夫后,同样遭受了日本老板残酷而狡诈 的剥削.小说表现了日据时期台湾民众的艰难生存处境,揭示了日本殖 民统治和资本剥削是造成这一处境的根本原因 . 小说的结尾部分叙写 “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后鼓动派报所送报夫罢工,争取了应有的权 力,惩治了老板,显示出20世纪30年代左翼思潮对作者的影响。
《绣枕》
一、简析小说主人公大小姐的性格和心理.
《绣枕》“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
女性”.小说的主人公大小姐正是这样一位女性,性情温和,心 灵手巧.小说写大小姐冒着暑热,用四十多种线绣了一对凤凰和
翠鸟靠枕。想以此求得与白总长家的亲事,但靠枕送到白家的
第一天就被醉客和牌客弄脏。落到下人的手里,亲事自然告吹。 小说一方面表现了大小姐渴望幸福生活却不可得,从而使得她
《送报夫》
二、简析本篇在叙述结构与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我”被迫漂流日本谋生作为 叙事的明线和主线,又通过回忆的方式交待“我”的一家在台 湾的悲惨遭遇以及借用母亲的书信叙写了“我”离开台湾后母 亲痛苦的选择和悲惨结局,拓展了表现的空间,深化了主题, 小说的结构看似平铺直叙,其实颇具匠心.小说具有冷峻、写实 的现实主义风格,表现在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派送所非人的生 活环境门精细地处理了哭泣少年的无奈、田中君的善良坚韧以 及老板的残忍狡诈的人物刻画.
彩;而葬王场面又带有荒诞色彩 .小说的语言也精炼凝神,富有 表现力.
三、台静农《拜堂》
大纲要求: (1)识记作者的短篇小说集《地之子》 (2)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营造这篇小说的悲剧氛围的. (3)简析这篇小说的主要思想内涵. (4)简析本篇通过气氛营造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特点.
作者简介 台静农,字伯简,安徽人。著名作 家、文学评论家。早年系“未名社”成 员,与鲁迅有过交往。曾先后执教于辅 仁、齐鲁诸大学及四川江津女子师范学 院。现为台湾大学教授。书法家、作家。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
的求亲具有讽刺意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旧家庭中女性生存空
间的逼仄。
《绣枕》
二、简析作品如何围绕“绣枕”,通过两个场景的对照表现主
人公的境遇.
小说布局精巧,以绣枕为中心,重点描写了两个场景:大小 姐冒看酷暑绣靠枕的情景;小妞儿向大小姐转述绣枕命运的情景.
第一个场景中,大小姐满怀希望地绣靠枕,小妞儿想看一看而
《莎非女士的日记》
一、简析莎菲女士的性格及其形象的意义。
《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于1928年,小说主人公莎菲是20
世纪20年代在“五四”个性解放思想感召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女 性.莎菲把苇弟当作朋友而不是恋人,表现了他渴望有人理解自
己,关心自己的愿望;他对凌吉士态度是矛盾的,喜欢他丰仪的
外表而蔑视他卑劣的灵魂,表现了莎菲迫求灵肉统一的爱。小 说集中描写了莎菲面对凌吉士的灵肉分裂时所表现出的焦虑,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主讲老师:孙廷
课程代码:00530
第二讲 泛读小说
泛读文章要求掌握:
1 识记作者和篇名,识记节选作品的原书出处; 2 记忆或辨识作品中的关键句子、片段、核心意象、情节、主要 人物、关键场景; 3 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概括其主要思想或情感内容把握主要艺 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4 运用有关知识、理论和方法,从思想和艺术相结合的角度,对 作品进行简要分析。
沙地响,构成的阴森可怕的环境烘托了汪大婶拜堂前惊恐的心 理 .拜堂时赵二嫂提到他的亡夫汪大,令他全身颤动抽搐,表 明了他当时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四、废名《桃园》
大纲要求: (1)识记作者的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桃园》和长篇小 说《桥》、《莫须有先生传》等。 (2)简析小说的意蕴. (3)简析此作运用的现代派表现手法.
不可能,第二个场景中,小妞儿不仅得到了靠枕,而且还向大 小姐讲述靠枕的命运,大小姐只好无可奈何地听着.小说统一中
有变化,剪裁得当,布局精巧,整个作品如一件精巧的艺术品。
二.鲁迅《铸剑》
大纲要求:
(1)识记本篇选自作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2)简析这篇历史小说体现的浪漫主义特色. (3)简析这篇历史小说的复仇意义. (4)简析本篇的结构与艺术特色.
《铸剑》 一、简析这篇历史小说体现的浪漫主义特色.
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在:深沉炽烈的感情,丰富奇特的 想象,离奇荒诞的情节,夸张的手法等。 鲁迅一贯主张被压迫者对压迫者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鲁 迅这种深沉的思想和炽烈的感情渗透于宴之敖和眉间尺两人物之 中。宴之敖说的话,有些就是鲁迅杂文中的话。宴之敖形象就是 鲁迅反抗复仇精神在浪漫主义艺术表现下的化身。 想象丰富和夸张手法,如剑炼成后的描写:“哗拉拉地腾上一道 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自云,罩住 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特别是眉 间尺的头在金鼎沸水中的歌舞,以及眉间尺、宴之敖和楚王的头 在金鼎沸水中殊死搏斗,无论从想象的奇特,情节的荒诞,笔墨 的酣畅淋漓而言,都堪称浪漫主义的极致,把誓死向暴君讨还血 债,至死也不停息战斗的复仇精神,表现得有声有色,激越悲壮, 有感情、有气势。
《拜堂》
一、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营造这篇小说的悲剧氛围的. 作者在小说中以白描手法、简洁传神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个悲凉凄 楚的情景。半夜拜堂成亲,不仅已无明朗热烈的情味,而且作者还通 过景物描写,着意表现了汪大嫂请 牵亲过程中的森寒景象,当她与田 大娘、赵二嫂一路回家时,在漆黑的帷幕下,灯笼风烛的微光中,只 见“柳条迎着夜风摇摆,荻柴沙沙地响,好像幽灵出现在黑夜 中的一 种阴森森的可怕”。作者以阴森寒冷的景物来衬托出主人公无奈而又 凄苦、伤感的心境。另外,作者又通过场景描写,生动表现拜堂时人 物的行为、神态等情 景:汪大嫂临磕头时才换下白孝鞋;“因为没有 红毡子,不得已将汪大嫂床上破席子拿出铺在地上”;当要给去世仅 一年的阴间哥哥磕头时,不论是汪大嫂曾有过的 夫妻情,还是汪二舍 不掉的兄弟情,都被狠狠刺痛,“汪大嫂的眼泪扑的落下地了,全身 是颤动和抽搐,汪二也木然地站着,颜色变得可怕”,拜堂时的情调, 霎时 间变得阴森惨淡,甚至“双烛的光辉,竟暗了下去”。此处,作 者一方面抓住一些细节描摹场景,同时又注意人物神态、心态的刻划, 营造、渲染出一种凄婉悲凉的 气氛,使喜事中透出深深的悲剧意味, 并形成沉郁冷寂的艺术格调。
下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铸剑》
三、简析本篇的结构与艺术特色. 小说以眉间尺为父亲复仇作为中心线索,借用中国古代神
话故事的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情节起伏
跌宕,引人入胜,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小说 融合了多种风格的表现形式,“眉间尺杀鼠”具有童话般的色
彩;眉间尺献头献剑、三头诀斗等场景则有着浓烈的神话传奇色
一.凌叔华《绣枕》
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求:
(1)识记作者的小说集《花之寺》和代表作《酒后》等. (2)简析小说主人公大小姐的性格和心理. (3)简析作品如何围绕“绣枕”,通过两个场景的对照表现主人公的境 遇。
作者简介
凌叔华生于文化古城北京的一个仕宦与
书画世家,是其父第四位夫人所生,姊妹四 人,排行第三,在家里排行第十。古城的灿 烂文化和环境启迪了她的天资才华,影响了 她的爱好和生活。后在文学创作和绘画方面 都有优异的成就。 代表作有小说集《花之寺》和代表作 《酒后》等.
生病在家,小说描写她内心意识的变化过程,表现了她善良、
爱美、幻想的少女情怀,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母亲在世时父母争 吵的不解和困惑.《桃园》写平凡人的平凡生活,重在暗示和表
现人物的心态与情绪.
《桃园》
二、简析此作运用的现代派表现手法. 小说的故事非常简单,情节几乎淡到没有,只是生活片段 的连接,结构似散文,语言近诗歌,不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
六、杨逵(著)、胡风(译)《送报夫》
大纲要求: (1)识记作者是台湾作家,其代表作小说《送报夫》、《灵签》、 《水牛》等. (2)结合时代背景,简析作品的主题. (3)简析本篇在叙述结构与表现手法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