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课
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统计与概率-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统计案例(人教A版)
第3课时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统计案例
考纲下载 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 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 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3.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 2×2 列联表)的基本思想、 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4.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y2 总计
x1
a
x2
2
总计 b
21 73 25 27 46
则表中a、b处的值分别为( )
A.94、96
B.52、50
C.52、54
D.54、52
答案:C 解析:a=73-21=52,b=a+2=54,故选C.
5. [原创]某医疗研究所为了了解某种血清预防感冒的 作用,把 500 名使用过血清的人与另外 500 名未使用血清 的人一年中的感冒记录作比较,提出假设 H0:“这种血清 不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利用 2×2 列联表计算得 K2 ≈3.918,经查临界值表知 P(K2≥3.841)≈0.05.则下列结论 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x1 x2 总计
y1 a c a+c
y2 b d b+d
总计 a+b c+d a+b+c+d
随机变量 K2=(a+b)(cn+(da)d-(bac+)c2)(b+d), 其中 n=a+b+c+d 为样本容量.
(3)独立性检验 利用随机变量 K2 来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两
个分分类类变变量量有有关关系系”的方法称为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
nn
(xi - x )(y i- y )
ii==11
为:^b=
, ^a=y-y---^b^bx-x- .
变量之间的关系(带答案)
变量之间的关系(带答案)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达⽅法复习知识要点表⽰变量的三种⽅法:列表法、解析法(关系式法)、图象法◆要点1 变量、⾃变量、因变量(1) 在⼀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常量和变量往往是相对的,相对于某个变化过程。
(2) 在⼀变化的过程中,主动发⽣变化的量,称为⾃变量,⽽因变量是随着⾃变量的变化⽽发⽣变化的量。
例如⼩明出去旅⾏,路程S、速度V、时间T三个量中,速度V⼀定,路程S则随着时间T的变化⽽变化。
则T为⾃变量,路程为因变量。
◆要点2 列表法与变量之间的关系(1) 列表法是表⽰变量之间关系的⽅法之⼀,可表⽰因变量随⾃变量的变化⽽变化的情况。
(2) 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找出其中谁是⾃变量,谁是因变量。
找⾃变量和因变量时,主动发⽣变化的是⾃变量,因变量随⾃变量的增⼤⽽增⼤或减⼩◆要点3 ⽤关系式表⽰变量之间的关系(1) ⽤来表⽰⾃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式⼦,叫做关系式,是表⽰变量之间关系的⽅法之⼀。
(2) 写变化式⼦,实际上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程,但关系式的写法⼜不同于⽅程,必须将因变量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
即实质是⽤含⾃变量的代数式表⽰因变量。
(3) 利⽤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①已知⾃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式,欲求因变量的值,实质就是求代数式的值;②对于每⼀个确定的⾃变量的值,因变量都有⼀个确定的与之对应的值。
◆要点4 ⽤图象法表⽰变量的关系(1) 图象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式,特点是⾮常直观。
(2) 通常⽤横轴(⽔平⽅向的数轴)上的点表⽰⾃变量,⽤纵轴(竖直⽅向的数轴)上的点表⽰因变量。
(3) 从图象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关键是找准图象上的点对应的横轴和纵轴上的位置,才能准确获取信息。
如利⽤图象求两个变量的对应值,由图象得关系式,进⾏简单计算,从图象上变量的变化规律进⾏预测,判断所給图象是否满⾜实际情景,所给变量之间的关系等。
(4) 对⽐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两图象★若图象表⽰的是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随时间的增加即从左向右,“上升的线段”①表⽰速度在增加;“⽔平线段”②表⽰速度不变,也就是做匀速运动,“下降的线段”③表⽰速度在减少。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3.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的关系第2课时 折线型图象备课素材
素材一新课导入设计情景导入置疑导入归纳导入复习导入类比导入悬念激趣情景导入图3-3-13抱犊崮,海拔584米,与龟龙湖交融一体,山水相连,壮观巍峨,为天下第一崮.恰值清明假期,小强一家前去踏春,兴之所至,小强用学过的变量的知识绘了一幅图(如图3-3-13)来表示他们当天的行程.其中横轴表示当时的时刻t(时),纵轴表示他们与家的距离s(千米).图3-3-14设疑:同学们,你能想象出他们一天的情境吗?说明:引导学生在欣赏抱犊崮秀丽的美景中,自然引入有趣的变量知识,既培养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建议:学生欣赏抱犊崮的美景,简单了解抱犊崮的有关知识.然后观察小强绘制的图象,从中获取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叙述一天情境时,学生还是存在困惑,教师不要急着提示,进而指出这就是本节课要继续学习的内容——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复习导入图3-3-15问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问题2:某种西瓜子每千克2元,小明购买西瓜子的总价y元与购买的数量x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1)用表格的形式表示总价y与数量x的关系:(2)试写出y与x的关系式__y=2x__;(3)在下面的图象中能够正确表示总价y与数量x关系的图象是(C)图3-3-16说明:让学生通过表格、关系式、图象三种方式来表示西瓜子的总价与购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旨在复习三种表示变量间关系的方法,并初步感受三种方法各自的优越性,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建议:三种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可让学生快速回答,然后学生独立完成问题2中的三个题目,教师出示答案,及时纠正.教材母题挖掘74页随堂练习第2题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匀速行驶.下面的哪一幅图可以近似地刻画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图3-3-17【模型建立】分析变量图形时要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更要清楚每一个点对应的变量和它表示的实际意义以及整个图象变化的趋势,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当图象与横轴平行时,说明在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内因变量不发生变化.【变式变形】1.如图3-3-18,在直径为AB 的半圆O 上有一动点P 从点A 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绕半圆匀速运动到点B ,然后再以相同的速度沿着直径回到点A 停止,线段OP 的长度d 与运动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A )图3-3-18图3-3-19.如图3-3-19,爸爸从家(点O)出发,沿着扇形AOB 上OA →AB ︵→BO 的路径去匀速散步.设爸爸距家(点O)的距离为s ,散步的时间为t ,则下列各图中,能大致刻画s 与t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C )图3-3-20图3-3-21.万州某运输公司的一艘轮船在长江上航行,往返于万州、朝天门两地.假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长江的水流速度不变,该轮船从万州出发,逆水航行到朝天门,停留一段时间(卸货、装货、加燃料等)又顺水航行返回万州,若该轮船从万州出发后所用的时间为x(时),轮船距万州的距离为y(千米),则下列各图中,能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C )图3-3-214.2013年“中国好声音”全国巡演重庆站在奥体中心举行.童童从家出发前往观看,先匀速步行至轻轨车站,等了一会儿,童童搭乘轻轨至奥体中心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童童搭乘邻居刘叔叔的车顺利到家.其中x表示童童从家出发后所用的时间,y表示童童离家的距离.下图能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式的大致图象是(A)图3-3-22图3-3-235.甲、乙两人在一次百米赛跑中,路程s(米)与赛跑时间t(秒)的关系如图3-3-23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乙两人的速度相同B.甲先到达终点C.乙用的时间短D.乙比甲跑的路程多6.小红的爷爷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某天他慢步行走到离家较远的公园,打了一会儿太极拳,然后沿原路跑步到家里,下面能够反映当天小红爷爷离家的距离y(米)与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C)图3-3-24图3-3-257.某城市为了节约用水,采用分段收费标准,若某用户居民每月应交水费y(元)与用水量x(吨)之间的关系如图3-3-25所示,根据图象回答:(1)该市自来水收费时,每户用水不足5吨时,每吨收费多少元?超过5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收费多少元?(2)若某用户居民某月用水3.5吨,应交水费多少元?若某月交水费17元,该用户用水多少吨?解:(1)由图象可知:当x =5时,y =10,所以用水不足5吨时,每吨交费105=2(元);当x =8时,y =20.5,故超过5吨部分每吨交水费20.5-108-5=3.5(元).(2)因为x =3.5<5,所以y =3.5×2=7(元);若交17元水费,则用水5+17-103.5=7(吨).考情考向分析利用图象分析、体现变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象中每个点对应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可以得到变量变化的趋势,一般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大(图象从左向右),图象对应的因变量的值的变化情况(上升为变大,下降为变小).如课本第79页复习题第11题.例1 某人匀速跑步到公园,在公园里某处停留了一段时间,再沿原路匀速步行回家,此人离家的距离y 与时间x 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B )图3-3-26例2 图3-3-27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图3-3-27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C )A .体育场离张强家2.5千米B .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C .体育场离早餐店4千米D .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时 利用图象给出的信息计算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每一个点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过图象上一点向横轴作垂线,垂足对应的数就是自变量,向纵轴作垂线,垂足对应的数就是对应的因变量.图3-3-28例王大爷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出售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土豆的千克数x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y(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3-3-28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王大爷自带的零钱是多少?(2)降价前他每千克土豆出售的价格是多少?(3)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解:(1)根据图象可知王大爷自带的零钱是5元.(2)降价前,每千克土豆的价格是(20-5)÷30=0.5(元).(3)降价前,他一共卖了30千克土豆,手中的钱有20元;降价后,他卖完剩余的土豆,手中的钱有26元,降价后他收入了26-20=6(元),按每千克0.4元卖出,他卖出了6÷0.4=15(千克)土豆,他一共带的土豆有30+15=45(千克).素材四教材习题答案P74随堂练习1.柿子熟了,从树上落下来,下面的哪一幅图可以大致刻画出柿子下落过程中(即落地前)的速度变化情况?解:(3).2.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 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匀速行驶.下面的哪一幅图可以近似地刻画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解:(2).P74习题3.41.根据图3-7填写下面的表格:解:2.亮亮今天发烧了,早晨他烧得很厉害,吃过药后感觉好多了,中午时亮亮的体温基本正常.但是下午他的体温又开始上升,直到夜里亮亮才感觉身上不那么发烫了.下面哪一幅图能较好地刻画出亮亮今天体温的变化情况?解:(3).3.下面的图表示小明放学回家途中骑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你能想象出他回家路上的情境吗?解:小亮刚出校门时加速行驶一段后改成匀速行驶,在离家不远处减速行驶,到家后停下.4.小明站在离家不远的公共汽车站等车.图中哪一个图能最好地刻画等车这段时间离家距离与时间的关系?解:(3).图书增值练习专题一曲线型图象1.温度的变化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请你根据图象,讨论某地某天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1)上午10时的温度是度,14时的温度是度;(2)这一天最高温度是度,是在时达到的;最低温度是度,是在时达到的;(3)这一天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经过了小时;(4)温度上升的时间范围为,温度下降的时间范围为;(5)你预测次日凌晨1时的温度是.2.如图,水以恒速(即单位时间内注入水的体积相同)注入下面四种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1)请分别找出与各容器对应的水的高度h和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象,用直线段连接起来;(2)当容器中的水恰好达到一半高度时,请在关系图的t轴上标出此时t值对应点T的位置.专题二折线型图象1.如图,表现了一辆汽车在行驶途中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A、B两点分别表示汽车是什么状态?(2)请你分段描写汽车在第0分钟到第19分钟的行驶状况.(3)司机休息5分钟后继续上路,加速1分钟后开始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后减速,用了2分钟汽车停止,请在原图上画出这段时间内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知识要点】图象法: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在用图象法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图象上每个点都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温馨提示】图象法能直观、形象地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但只是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体,且由图象确定的数值往往是近似的.【方法技巧】1.借助图象,过某点分别向横轴、纵轴作垂线可以知道自变量取某个值时,因变量取什么值.1.借助图象可判断因变量的变化趋势:图象自左向右是上升的,则说明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图象自左向右是上升下降的,则说明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减小,图象自左向右是与横轴平行的,则说明因变量在自变量的增大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答案:1.(1)4 10(2)10 14 -2 4(3)12(4)4 h~14 h 0 h~4 h和14 h~24 h(5)1℃2.解:(1)对应关系连接如下:(2)当容器中的水恰好达到一半高度时,关系图上T的位置如上图.3.解:(1)A点表示匀速运动,B点表示停止;(2)0到3分钟加速,3到12分钟匀速,速度为90 km/h,12到15分钟减速,减到约每小时20千米,后再匀速到18分钟开始减速,19分钟运动停止.(3)司机休息5分钟后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素材六数学素养提升情景中图象信息题将实际生活中蕴涵的变量关系,用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图文并茂,富有生活气息,不仅提高我们从图形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是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的重要体现,请看举例..例1商店里把塑料凳整齐地叠放在一起,据图1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当有10张塑料凳整齐地叠放在一起时的高度是多少?(2)求叠放塑料凳的个数x(个)与叠放的高度y(cm)之间的变量关系?图1分析:本题是一道图形信息试题,从图形观察可知:三个塑料凳的叠放在一起的高度是29cm,此时的29cm 包括凳子腿的高度和三个凳子面的厚度;五个塑料凳叠放在一起的高度为35cm,此时的35cm包括凳子腿的高度和5个塑料凳面的厚度.由此可知两个凳子面的厚度为35-29=6cm.所以一个凳子面的厚度为3cm,三个凳子叠放在一起高度减去三个凳子面的厚度,即可29-3×3=20为凳子腿的高度.这样可以求解(1),(2)两问.解:(1)观察图形,可得一个凳子面的厚度为3cm,凳子腿的高度为20cm.所以叠放10个凳子的高度为10×3+20=50cm;(2)y与x之间的关系为y=3x+20.评注:解决本题需要仔细观察图形中的数据信息以及塑料凳叠放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确定一个凳子面的厚度以及凳子腿的高度 .例2请根据图2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图2(1)放入一个小球量筒中水面升高 cm;(2)求放入小球后量筒中水面的高度y(cm)与小球个数x(个)之间的关系式;(3)量筒中至少放入几个小球时有水溢出?分析:本题是图形信息问题,解决问题需要从图形中正确得到解题信息,从前两个量筒可以观察到,当放入三个球时,水面增加6cm,这样可得到放入一个球水上升的高度,由此可得到放x个球时,水面高度y与x之间的关系式.解: (1)(36-30)÷3=2; 即放入一个小球量筒中水面升高2cm.(2) 放入小球后量筒中水面的高度y(cm)与小球个数x(个)之间的一次函数关系式y=30+2x(3) 当y=49时,30+2x=49,x=9.5, 所以至少放入10个小球时有水溢出.评注:解决图形信息问题,其关键是认真观察图形中的信息,从图形中发现存在的数量关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复习题》公开课教案_6
七年级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函数是研究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对它的学习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函数概念的一个核心要素。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让学生对变量有一个初步认识,这是学习函数的基础。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用变量来描述的数量关系。
这一章把学生从研究不变的量引导到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方面;把知识的学习置于与学生身边有关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怀着了解自己、认识世界的愿望积极投身探索活动之中,在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用数学的符号语言表示多彩世界的作用,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发展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分别从三种表示方法中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本节课让学生对全章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系统地复习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方法,为学生以后顺利过渡到函数学习打下基础。
为了发展学生对函数思想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学生在本节课也将逐渐了解掌握几种常见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回顾总结表示变量之间的方法,学会用变量之间关系的各种形式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做出预测。
2、能力目标:从常量的世界走入变量的世界,能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认识数学对象,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
3、情感目标:体验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数学对象的过程,体验成就感,获得学习的快乐,发展对数学更高层次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从表格、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发展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及表达的能力。
2、难点:根据各种表示方法对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预测。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第一环节】完善知识结构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总结本单元知识结构:(活动一)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举一个生活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例子。
指出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活动二)将复习题1~7,10~12题按其所用的表示方法进行分类,将题号直接写在相应方法的后面。
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之变量之间的关系
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之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一理论理解1、若Y随X的变化而变化,则X是自变量 Y是因变量。
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相关公式①路程=速度时间②长方形周长=2(长+宽)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④本息和=本金+利率本金时间。
⑤总价=单价总量。
⑥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3、若等腰三角形顶角是y,底角是x,那么y与x的关系式为y=180-2x.二、列表法:采用数表相结合的形式,运用表格可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列表时要选取能代表自变量的一些数据,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出,再分别求出因变量的对应值。
列表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可以直接从表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但缺点是具有局限性,只能表示因变量的一部分。
三.关系式法:关系式是利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等式,利用关系式,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也可以已知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四、图像注意:a.认真理解图象的含义,注意选择一个能反映题意的图象;b.从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理解图象上特殊点的含义(坐标),特别是图像的起点、拐点、交点八、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对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一般有两种:1.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增加(大));2. 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减小(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减小).注意: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事物的变化趋势不一样,可以采用分段描述.例如在什么范围内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等等.九、估计(或者估算) 对事物的估计(或者估算)有三种:1.利用事物的变化规律进行估计(或者估算).例如:自变量x每增加一定量,因变量y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年)的变化情况(平均每次的变化量=(尾数-首数)/次数或相差年数)等等;2.利用图象:首先根据若干个对应组值,作出相应的图象,再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3.利用关系式:首先求出关系式,然后直接代入求值即可.拓展:数学学习技巧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七年级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量之间的关系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一、课前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下第三章的最后一节课,属于章节复习课.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在代数式求值、探索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函数奠定基础.2.学情分析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分别从表格、图像、关系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七年级学生有好奇心和较强的求知欲,喜欢丰富的现实情境,喜欢创新,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为此本节复习课上创设了各种不同的设问形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多个角度感受生活中的变量,并将其抽象为数学模型,再由数学模型想象生活实际情境,将学生对于变量之间关系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二、教学目标1.回顾总结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2.深刻理解用表格、关系式和图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意义,并结合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体会建模思想. 3.进一步感受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认识数学对象,发展对数学更高层次的认识.三、教学过程环节一:知识整理思维聚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总结本章知识结构:设计意图:对本章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思考与总结,给学生全局整体的认识. 环节二:基础抢答思维巩固师:请同学们注意力集中看大屏幕,我们将进行基础抢答,点到的同学请说出答案并说明理由.1.某款贴图的成本价为1.5元,销售商对其销量与定价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定价/元 1.82 2.3 2.5 2.83销量/个202530262218你认为其因变量为()A.成本价 B.定价C.销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简称音速,实验测得音速与气温的一些数据如表:气温x(℃)0 5 10 15 20音速y(米/秒)331 334 337 340 343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在变化中,气温是自变量,音速是因变量B.y随x的增大而增大C.当气温为30℃时,音速为350米/秒D.温度每升高5℃,音速增加3米/秒3. 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8升,则油箱内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x(小时)的关系式为,该汽车最多可行驶小时.4. 小赵是一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小赵在一次秋游时的路程与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车速为每小时10千米的时段是()A.前3小时B.第3至5小时C.最后1小时 D.后3小时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4个小题,这4个题分别从辨别自变量与因变量、分析表格获得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图像得到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四个方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环节三:训练提升思维拓展5. 在某次大型的活动中,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在操控无人机时根据现场状况调节高度,已知无人机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速度相同.设无人机的飞行高度h(米)与操控无人机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2)无人机在75米高的上空停留的时间是_____分钟;(3)求无人机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速度;(4)求图中a与b表示的数.6.如图1,长方形ABCD中,AB=8cm,BC=6cm,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折线A→B→C→D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ADP的面积为y(cm2),图2是y关于t的部分图象.t… 2 5 10 14 20 …y… 6 24 …(3)当△ADP的面积超过15时,求点P运动的时间t的取值范围.设计意图:本环节设置两道综合性的题目,从单个知识点向多个知识点发散,层层深入,发挥题目以点带面的作业,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本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眼光,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进一步的提升.环节四:自主测评思维体验1.球的体积V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式为,当球的大小发生变化时,关于π,R 说法中,正确的是()A.R是常量B.π是变量C.R是自变量D.R是因变量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x,y,其面积为3,则y与x之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为()A.B.C.D.3.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定了如下用水收费标准:①每户每月的用水不超过10立方米时,水价为每立方米2.2元;②超过10立方米时,超出部分按每立方米3.8元收费,该市每户居民6月份用水x立方米(x>10),应交水费y元,则y与x的关系式为.4.一空水池,现需注满水,水池深4.9m,现以均匀的流量注水,如下表:水的深度h(m)0.7 1.4 2.1 2.8注水时间t(h)0.5 1 1.5 2由上表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注满水池所需的时间是h.5.某学校校长暑假带领学生去旅游,甲旅游社说:“若校长买全票一张,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都6折优惠”.若全票价是1 200元,设学生人数为x,甲旅行社收费为y甲、乙旅行社收费为y乙.求:(1)分别写出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与学生人数的关系式;(2)当学生人数是多少时,两家旅行社的收费是一样的?6.“龟兔赛跑”的故事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图中的线段OD和折线OABC表示“龟兔赛跑”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请你根据下图给出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填空:折线OABC表示赛跑过程中______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线段OD 表示赛跑过程中_____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赛跑的全程是_______m;(2)兔子在起初每分钟跑多少米?乌龟每分钟爬多少米?(3)乌龟用了多少分钟追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4)兔子醒来,以48 千米/小时的速度跑向终点,结果还是比乌龟晚到了0.5 min,请你算算兔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多少分钟.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环节教师可依据课堂时间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选用或改为课后作业.四、教学反思从教科书的设计思路看,变量之间关系的学习,是函数内容学习的非形式化阶段,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世界中是广泛存在的,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方法去刻画它们;利用数学的工具,我们能对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并逐渐形成数学模型思想.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对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表示,特别是表格、关系式、图像三种表示之间的联系,对初学者还是会构成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并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新教材【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章末复习(含答案)
(新教材)北师大版精品数学资料期末复习(三) 变量之间的关系01 知识结构本章知识是学习函数的基础,要求掌握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方法,学会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预测.02 典例精讲【例1】 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个试验的统计数据,表示将皮球从高处落下时,弹跳高度b 与下降高度d 的关系,下面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式子是(C )A .b =d 2B .b =2C .b =d2D .b =d +25【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用图表表示的关系,可以看出d 是b 的2倍,即可得关系式.【方法归纳】 利用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其对应值清晰明了,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够明朗,要结合数据加以分析才能发现潜在的规律.从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表格中辨识自变量与因变量,一般第一栏为自变量,第二栏为因变量.【例2】 下列四幅图象近似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请按图象顺序将下面四种情景与之对应排序(D )①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②向锥形瓶中匀速注水(水面的高度与注水时间的关系);③将常温下的温度计插入一杯热水中(温度计的读数与时间的关系);④一杯越来越凉的水(水温与时间的关系). A .①②④③ B .③④②① C .①④②③ D .③②④①【思路点拨】 观察图象的走势,并与实际情景相联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方法归纳】 解决此类题重在观察图象并对图象上的数量关系和走势进行分析,抓住图象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往往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者相互的数量关系发生改变的地方.【例3】 如图所示,圆柱的高为10 cm ,当圆柱的底面半径变化时,圆柱的体积也发生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圆柱的底面半径是自变量,圆柱的体积是因变量;(2)请你求出圆柱的体积V(cm 3)与圆柱的底面半径R(cm )之间的关系式; (3)R 的值能为负值吗?为什么?(4)当圆柱的底面半径从2 cm 变化到5 cm 时,圆柱的体积变化了多少?(最后结果保留π)【思路点拨】 (1)题目中有两个变量,主动变化的量是圆柱的底面半径,随之变化的是圆柱的体积;在(2)中,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可求出V 与R 之间的关系式;由于R 为圆柱的底面半径,所以(3)中R 不能为负值;在(4)中,分别求出R 1=2 cm 和R 2=5 cm 时圆柱的体积,其差值即为体积的变化量. 【解答】 (2)因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V =πR 2×10=10πR 2.(3)因为R 为圆柱的底面半径,所以R>0,因此R 不能为负值.(4)因为10πR 22-10πR 21=10π·52-10π·22=10π·(52-22)=210π,所以圆柱体积增加了210π cm 3. 【方法归纳】 当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图形形式表示时,可根据图形特点寻找有关变量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关系式.值得注意的是,为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在求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后,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03 整合集训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小亮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匀速行走时,所走路程s(千米)随时间t(小时)的增大而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8和s ,t 都是变量 B .8和t 都是变量 C .s 和t 都是变量 D .8和s 都是变量2.已知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2 cm 2,则它的底边a(cm )与底边上的高h(cm )之间的关系为(D ) A .a =4h B .h =4a C .a =h 4 D .a =4h3.对关系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 .x 看作自变量时,y 就是因变量B .x ,y 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表格表示C .x 在非负数范围内,y 的最大值为2D .当y =0时,x 的值为-24.如图所示y =2-x 是某市某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 .这天15时气温最高B .这天3时气温最低C .这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13℃D .这天有两个时刻气温是30℃5.2017年1月4日上午,小华同学接到通知,他的作文通过了《我的中国梦》征文选拔,需尽快上交该作文的电子文稿.接到通知后,小华立即在电脑上打字录入这篇文稿,录入一段时间后因事暂停,过了一小会,小华继续录入并加快了录入速度,直至录入完成.设从录入文稿开始所经过的时间为x ,录入字数为y ,下面能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C )6则表中a 的值为(B )A .21.5B .20.5C .21D .19.57.一个大烧杯中装有一个小烧杯,在小烧杯中放入一个浮子(质量非常轻的空心小圆球)后再往小烧杯中注水,水流的速度恒定不变,小烧杯被注满后水溢出到大烧杯中,浮子始终保持在容器的正中间.用x 表示注水时间,用y 表示浮子的高度,则用来表示变量y 与x 之间关系的选项是(B )8.(衡阳中考)小明从家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前看了一会报后,继续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如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钟)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下列信息错误的是(A )A .小明看报用时8分钟B .公共阅报栏距小明家200米C .小明离家最远的距离为400米D .小明从出发到回家共用时16分钟9.贝贝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那么,当输入数据8 A.861 B.863 C.865 D.86710.如图所示,半径为1的圆和边长为3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圆沿该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时间为t ,正方形除去圆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部分),则变量S 与t 的大致图象为(A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圆的周长C 与圆的半径r 之间的关系式为C =2πr ,其中常量是2,π.12.一蜡烛高20厘米,点燃后平均每小时燃掉4厘米,则蜡烛点燃后剩余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之间的关系式是h =20-4t .13.如图是某个计算y 值的程序,若输入x 的值是32,则输出的y 值是12.14.(义乌中考)小明从家跑步到学校,接着马上原路步行回家.如图是小明离家的路程y(米)与时间t(分)的图象,则小明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步行80米.15.下面由小木棒拼出的系列图形中,第n 个图形由n 个正方形组成,请写出第n 个图形中小木棒的根数S 与n 的关系式S =3n +1.三、解答题(共50分)16.某校一课外小组准备进行“绿色环保”的宣传活动,需要制作宣传单,校园附近有一家印刷社,收费y(元)与印刷数量x(张)之间关系如表:(1)(2)从上表可知:收费y(元)随印刷数量x(张)的增加而增大; (3)若要印制1 000张宣传单,收费多少元?解:(1)上表反映了印刷数量和收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印刷数量是自变量,收费是因变量. (3)由上表可知:印刷数量每增加100张,收费增加15元,所以每张的价格是0.15元. 所以收费y(元)与印刷数量x(张)之间的关系式为y =0.15x. 当x =1 000时,y =0.15×1 000=150(元). 故要印制1 000张宣传单,收费150元.17.(10分)青春期男、女生身高变化情况不尽相同,下图是小军和小蕊青春期身高的变化情况.(1)上图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2)A,B两点表示什么?(3)小蕊10岁时身高多少?17岁时呢?(4)比较小军和小蕊青春期的身高情况有何相同与不同.解:(1)反映了身高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自变量是年龄,因变量是身高.(2)A点表示小军和小蕊在11岁时身高都是140厘米,B点表示小军和小蕊在14岁时身高都是155厘米.(3)小蕊10岁时身高130厘米,17岁时身高160厘米.(4)相同点:进入青春期,两人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长高,并且在11岁和14岁时两人的身高相同;不同点:11岁至14岁间小蕊的身高变化比小军的快些,14岁后小军的身高变化比小蕊的快些.18.(10分)如图所示,在△ABC中,底边BC=8 cm,高AD=6 cm,E为AD上一动点,当点E从点D沿DA向点A运动时,△BEC的面积发生了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2)若设DE长为x(cm),△BEC的面积为y(cm2),求y与x之间的关系式.解:(1)ED长度是自变量,△BEC的面积是因变量.(2)y与x的关系式为y=4x.19.(10分)新成药业集团研究开发了一种新药,在试验药效时发现,如果儿童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2小时的时候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接着逐步衰减,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微克)随时间x(小时)的变化如图所示.当儿童按规定剂量服药后:(1)何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是多少微克?(2)A点表示什么意义?(3)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为2微克以上时在治疗疾病时是有效的,那么这个有效期是多长?解:(1)服药后2小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最高是4微克.(2)A点表示血液中含药量为0.(3)有效期为5小时.20.(10分)如图,用一段长为60 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墙的长度不限)的长方形菜园ABCD,设与墙平行的篱笆AB的长为x m,菜园的面积为y m2.(1)试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当AB 的长分别为10 m 和20 m 时,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解:(1)因为与墙平行的篱笆AB 的长为x m , 所以长方形的另一边长为60-x2 m ,则长方形的面积为60-x2·x m 2.所以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 y =60-x 2·x =-12x 2+30x. (2)当x =10时,y =-12×102+30×10=250(m 2);当x =20时,y =-12×202+30×20=400(m 2).21.(12分)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 ),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 ),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 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900km ; (2)请解释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 (3)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解:(2)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是:当慢车行驶4 h 时,慢车和快车相遇. (3)由图象可知,慢车12 h 行驶的路程为900 km , 所以慢车的速度为90012=75(km /h ).当慢车行驶 4 h 时,慢车和快车相遇,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为900 km ,所以慢车和快车行驶的速度之和为9004=225(km /h ),所以快车的速度为225-75=150(km /h ).。
2023年高考数学(文科)一轮复习讲义——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统计案例
第4节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统计案例考试要求 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不要求记忆);3.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4.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1.相关关系与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判断相关性的常用统计图是:散点图;统计量有相关系数与相关指数.(1)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对于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称为正相关.(2)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负相关.(3)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称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2.线性回归方程(1)最小二乘法: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2)回归方程: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其回归方程为y ^=b ^x +a ^__,则b ^=, a ^=y --b ^x -.其中,b ^是回归方程的斜率,a ^是在y 轴上的截距.回归直线一定过样本点的中心(x -,y -). 3.回归分析(1)定义: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2)样本点的中心:对于一组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数据(x 1, y 1)(x 2, y 2),…,(x n, y n ), 其中(x -,y -)称为样本点的中心. (3)相关系数当r >0时,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 当r <0时,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明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通常|r |大于0.75时,认为两个变量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4)相关指数:R 2=.其中是残差平方和,其值越小,则R 2越大(接近1),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4.独立性检验(1)利用随机变量K 2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 (2)列联表:列出的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可能取值分别为{x 1,x 2}和{y 1,y 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2×2列联表)为y 1 y 2 总计 x 1 a b a +b x 2 c dc +d总计a +cb +d a +b +c +d则随机变量K 2=n (ad -bc )2(a +b )(a +c )(b +d )(c +d )n =a +b +c +d 为样本容量.1.求解回归方程的关键是确定回归系数a ^,b ^,应充分利用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x -,y -).2.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的y ^值,仅是一个预报值,不是真实发生的值.3.根据K 2的值可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的可信程度,若K 2越大,则两分类变量有关的把握越大.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1)“名师出高徒”可以解释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2)通过回归直线方程y ^=b ^x +a ^可以估计预报变量的取值和变化趋势.( ) (3)只有两个变量有相关关系,所得到的回归模型才有预测价值.( ) (4)事件X ,Y 关系越密切,则由观测数据计算得到的K 2的观测值越大.( ) 答案 (1)√ (2)√ (3)√ (4)√2.(易错题)(2022·兰州模拟)在一组样本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n ≥2,n ∈N *,x 1,x 2,…,x n 不全相等)的散点图中,若所有样本点(x i ,y i )(i =1,2,…,n )都在直线y =12x +1上,则这组样本数据的样本相关系数为( ) A.-1 B.0C.12D.1答案 D解析 由题设知,所有样本点(x i ,y i )(i =1,2,…,n )都在直线y =12x +1上,可知这组样本数据完全正相关,故其相关系数为1,故选D.3.两个变量y 与x 的回归模型中,分别选择了4个不同模型,它们的相关指数R 2如下,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 ) A.模型1的相关指数R 2为0.98 B.模型2的相关指数R 2为0.80C.模型3的相关指数R2为0.50D.模型4的相关指数R2为0.25答案 A解析在两个变量y与x的回归模型中,它们的相关指数R2越近于1,拟合效果越好,在四个选项中A的相关指数最大,所以拟合效果最好的是模型1.4.(2020·全国Ⅰ卷)某校一个课外学习小组为研究某作物种子的发芽率y和温度x(单位:℃)的关系,在20个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由实验数据(x i,y i)(i=1,2,…,20)得到下面的散点图:由此散点图,在10 ℃至40 ℃之间,下面四个回归方程类型中最适宜作为发芽率y和温度x的回归方程类型的是()A.y=a+bxB.y=a+bx2C.y=a+b e xD.y=a+b ln x答案 D解析由散点图可以看出,这些点大致分布在对数型函数的图象附近.故选D. 5.为了判断高中三年级学生是否选修文科与性别的关系,现随机抽取50名学生,得到如下2×2列联表:理科文科男1310女720已知P(K2≥3.841)≈0.05,P(K2≥5.024)≈0.025.根据表中数据,得到K2的观测值k=50×(13×20-10×7)223×27×20×30≈4.844.则认为选修文科与性别有关系出错的可能性为________.答案 5%解析 K 2的观测值k ≈4.844,这表明小概率事件发生.根据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应该断定“是否选修文科与性别之间有关系”成立,并且这种判断出错的可能性约为5%.6.(2022·银川模拟)某车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测试加工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5次试验,这5次试验的数据如下表:零件数x (个) 10 20 30 40 50 加工时间y (min)62a758189若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直线方程为y ^=0.67x +54.9,则a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68解析 x -=10+20+30+40+505=30,y -=62+a +75+81+895=61+2+a 5,所以61+2+a5=0.67×30+54.9, 解得a =68.考点一 相关关系的判断1.某商家今年上半年各月的人均销售额(单位:千元)与利润率统计表如下:月份 1 2 3 4 5 6 人均销售额 6 5 8 3 4 7 利润率(%)12.610.418.53.08.116.3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成正相关关系 B.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成负相关关系 C.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成正比例函数关系D.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成反比例函数关系 答案 A解析 由统计表可得利润率与人均销售额不是正比例关系,也不是反比例关系,排除C 和D ;其属于正相关关系,A 正确,B 错误.2.对四组数据进行统计,获得如图所示的散点图,关于其相关系数的比较,正确的是( )A.r 2<r 4<0<r 3<r 1B.r 4<r 2<0<r 1<r 3C.r 4<r 2<0<r 3<r 1D.r 2<r 4<0<r 1<r 3 答案 A解析 由散点图知图①与图③是正相关,故r 1>0,r 3>0, 图②与图④是负相关,故r 2<0,r 4<0,且图①与图②的样本点集中在一条直线附近,因此r 2<r 4<0<r 3<r 1,故选A. 3.(2022·合肥模拟)根据如下样本数据,得到回归直线方程y ^=b ^x +a ^,则( )x 3 4 5 6 7 8 y-3.0 -2.00.5-0.52.54.0A.a ^>0,b ^>0 B.a ^>0,b ^<0 C.a ^<0,b ^>0D.a ^<0,b ^<0答案 C解析 作出散点图(图略),由散点图可知,a ^<0,b ^>0. 感悟提升 判断相关关系的两种方法:(1)散点图法:如果样本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某一曲线附近,变量之间就有相关关系;如果样本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某一直线附近,变量之间就有线性相关关系.(2)相关系数法:利用相关系数判定,|r |越趋近于1,相关性越强. 考点二 回归分析 角度1 线性回归方程及应用例1 (2021·成都诊断)某种机械设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它的使用功能逐渐减退,使用价值逐年减少,通常把它使用价值逐年减少的“量”换算成费用,称之为“失效费”.某种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x (单位:年)与失效费y (单位:万元)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使用年限x (单位:年) 1234567失效费y (单位:万元)2.903.30 3.604.40 4.805.20 5.90(1)由上表数据可知,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 与x 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加以说明;(精确到0.01)(2)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并估算该种机械设备使用10年的失效费. 参考公式:相关系数r =∑ni =1 (x i -x -)(y i -y -)∑ni =1 (x i -x -)2∑ni =1(y i -y -)2.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中斜率和截距最小二乘估计计算公式:b ^=∑ni =1(x i -x -)(y i -y -)∑ni =1(x i -x -)2,a ^=y --b ^x -. 参考数据:∑7i =1(x i -x -)(y i -y -)=14.00, ∑7i =1(y i -y -)2=7.08,198.24≈14.10.解 (1)由题意,知x -=1+2+3+4+5+6+77=4,y -=2.90+3.30+3.60+4.40+4.80+5.20+5.907=4.30,∑7i =1(x i -x -)2=(1-4)2+(2-4)2+(3-4)2+(4-4)2+(5-4)2+(6-4)2+(7-4)2=28, ∴r =14.0028×7.08=14.00198.24≈14.0014.10≈0.99.因为y 与x 的相关系数近似为0.99,所以y 与x 的线性相关程度相当大,从而可以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 与x 的关系. (2)∵b ^=∑7i =1 (x i -x -)(y i -y -)∑7i =1 (x i -x -)2=1428=0.5, ∴a ^=y --b ^x -=4.3-0.5×4=2.3.∴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0.5x +2.3.将x =10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得y ^=0.5×10+2.3=7.3, ∴估算该种机械设备使用10年的失效费为7.3万元. 角度2 非线性回归方程及应用例2 (2022·郑州调研)人类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目前,数据量级已经从TB(1 TB =1 024 GB)级别跃升到PB(1 PB =1 024 TB),EB(1 EB =1 024 PB)乃至ZB(1 ZB =1 024 EB)级别.国际数据公司(IDC)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为0.49 ZB ,2009年数据量为0.8 ZB ,2010年增长到1.2 ZB ,2011年数据量更是高达1.82 ZB.下表是国际数据公司(IDC)研究的全球近6年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单位:ZB)及相关统计量的值:表中z i =ln y i ,z -=16∑6i =1z i . (1)根据上表数据信息判断,方程y =c 1·e c 2x (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更适宜作为该公司统计的年数据量y 关于年份序号x 的回归方程类型,试求此回归方程(c 2精确到0.01);(2)有人预计2022年全世界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超过2011年的50倍.根据(1)中的回归方程,说明这种判断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参数数据:e4.56≈95.58,e4.58≈97.51,回归方程y ^=a ^+b ^x 中,b ^=∑n i =1(x i -x -)(y i -y -)∑ni =1 (x i -x -)2=∑ni =1x i y i -nx - y -∑n i =1x 2i -nx -2, a ^=y --b ^x -.解 (1)由y =c 1·e c 2x 得ln y =c 2x +ln c 1, 即z =c 2x +ln c 1,∴c 2=∑6i =1(x i -x -)(z i -z -)∑6i =1(x i -x -)2=6.7317.5≈0.38.又∵z -=c 2x -+ln c 1,0.38×3.5+ln c 1=2.85,ln c 1=1.52. ∴ln y =0.38x +1.52,即y =e 0.38x +1.52为所求的回归方程. (2)根据(1)知回归方程为y =e 0.38x +1.52.当x =9时,y =e 0.38×9+1.52=e 4.94>e 4.56≈95.58,95.581.82≈52.52.据此可以判断2022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超过2011年的50倍,因此,这种判断是准确的.感悟提升 回归分析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1)求回归方程①根据散点图判断两变量是否线性相关,如不是,应通过换元构造线性相关. ②利用公式,求出回归系数b ^.③待定系数法:利用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求系数a ^.(2)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把线性回归方程看作一次函数,求函数值. (3)利用回归直线判断正、负相关,决定正相关还是负相关的是系数b ^.(4)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可以利用相关系数判断,当|r |越趋近于1时,两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训练1 下面给出了根据我国2015~2021年水果人均占有量y (单位:kg)和年份代码x 绘制的散点图和线性回归方程的残差图.(2015年~2021年的年份代码x 分别为1~7)(1)根据散点图分析y 与x 之间的相关关系;(2)根据散点图相应数据计算得∑7i =1y i =1 074,∑7i =1x i y i =4 517,求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精确到0.01)(3)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的残差图,分析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 附:回归方程y ^=a ^+b ^x 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 b ^=∑ni =1 (x i -x -)(y i -y -)∑ni =1 (x i -x -)2=∑ni =1x i y i -nx - y -∑n i =1x 2i-nx -2, a ^=y --b ^x -.解 (1)从散点图可以看出,这些点的分布整体上在一条直线附近,且当x 由小变大时,y 也由小变大,所以y 与x 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且是正相关. (2)由题意可知,x -=1+2+3+4+5+6+77=4,y -=17∑7i =1y i=1 0747, ∑7i =1x 2i =12+22+32+42+52+62+72=140, ∴b ^=∑7i =1x i y i-7x - y -∑7i =1x 2i -7x -2=4 517-7×4×1 0747140-7×42=22128≈7.89,∴a ^=y --b ^x -=1 0747-7.89×4≈121.87,∴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7.89x +121.87.(3)由残差图可以看出历年数据的残差均分布在-2~2之间,且图中各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数值0所在直线附近,带状区域很窄,说明对应的回归直线拟合效果较好.考点三 独立性检验例3 (2021·武汉质检)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大幅降低,对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4月,“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行动期间,公安交管部门将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的行为,助推养成安全习惯,该行动开展一段时间后,某市针对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头盔问题进行调查,在随机调查的1 000名骑行人员中,记录其年龄和是否佩戴头盔情况,得到统计图如图所示.(1)估算该市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的平均年龄; (2)根据所给的数据,完成列联表:是否佩戴头盔是否(3)根据(2)中的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佩戴安全头盔与年龄有关. 附: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解 (1)该市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平均年龄为25×0.25+35×0.35+45×0.2+55×0.15+65×0.05=39(周岁). (2)完成2×2列联表如下:(3)K 2的观测值k =1 000×(60×540-60×340)2600×400×880×120=12522≈5.682<6.635.故没有99%的把握认为佩戴安全头盔与年龄有关.感悟提升 1.在2×2列联表中,如果两个变量没有关系,则应满足ad -bc ≈0. |ad -bc |越小,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关系越弱;|ad -bc |越大,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关系越强.2.解决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问题,一定要按照独立性检验的步骤得出结论.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样本数据制成2×2列联表:(2)根据公式K2=n(ad-bc)2(a+b)(a+c)(b+d)(c+d)计算K2的观测值k;(3)通过比较观测值k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来作统计推断.训练2 (2022·南宁模拟)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继4G、3G和2G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某大学为了解学生对“5G”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参与测试,并根据得分划分成“不太了解”或“比较了解”两类后整理得到如下列联表:(1)补全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学生对5G的了解程度与性别有关”;(2)从“不太了解”的学生中按性别分层抽取6人,再从这6人中随机选取2人参加“5G”知识讲座,求抽到的2人中恰有1名女生的概率.附:K2=n(ad-bc)2(a+b)(c+d)(a+c)(b+d)(n=a+b+c+d). 临界值表:解(1)补全的列联表如下:不太了解 比较了解 总计 男生 25 33 58 女生 5 37 42 总计3070100所以K 2的观测值k =100×(25×37-33×5)258×42×30×70≈11.291>10.828,故有99.9%的把握认为“学生对5G 的了解程度与性别有关”. (2)“不太了解”的男生有25人,女生有5人,按性别分层抽样从中抽取6人,则男生应抽取5人,记为a ,b ,c ,d ,e ,女生应抽取1人,记为x ,再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2人共有15种情况:xa ,xb ,xc ,xd ,xe ,ab ,ac ,ad ,ae ,bc ,bd ,be ,cd ,ce ,de ,抽到恰有1名女生有5种情况:xa ,xb ,xc ,xd ,xe ,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515=13.1.为调查中学生近视情况,测得某校在150名男生中有80名近视,在140名女生中有70名近视.在检验这些学生眼睛近视是否与性别有关时,用下列哪种方法最有说服力( ) A.回归分析 B.均值与方差 C.独立性检验 D.概率答案 C解析 “近视”与“性别”是两类变量,其是否有关,应用独立性检验判断. 2.对变量x ,y 有观测数据(x i ,y i )(i =1,2,…,10),得散点图(1);对变量u ,v ,有观测数据(u i ,v i )(i =1,2,…,10),得散点图(2),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 )A.变量x 与y 正相关,u 与v 正相关B.变量x 与y 正相关,u 与v 负相关C.变量x 与y 负相关,u 与v 正相关D.变量x 与y 负相关,u 与v 负相关 答案 C解析 由题图(1)可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各点整体呈下降趋势,x 与y 负相关,由题图(2)可知,u 随v 的增大而增大,各点整体呈上升趋势,u 与v 正相关. 3.有下列说法:①在残差图中,残差点比较均匀地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内,说明选用的模型比较合适;②用相关指数R 2来刻画回归的效果,R 2值越接近于1,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③比较两个模型的拟合效果,可以比较残差平方和的大小,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效果越好.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答案 D4.(2022·昆明诊断)下表是关于某设备的使用年限x (单位:年)和所支出的维修费用y (单位:万元)的统计表:x 2 3 4 5 6 y3.44.25.15.56.8由表可得线性回归方程y ^=0.81x +a ^,若规定:维修费用y 不超过10万元,一旦大于10万元时,该设备必须报废.据此模型预测,该设备使用年限的最大值约为( ) A.7B.8C.9D.10答案 D解析 由已知表格,得x -=15×(2+3+4+5+6)=4, y -=15×(3.4+4.2+5.1+5.5+6.8)=5,因为回归直线恒过样本点的中心(x -,y -), 所以5=0.81×4+a ^,解得a ^=1.76, 所以回归直线的方程为y ^=0.81x +1.76,由y ≤10,得0.81x +1.76≤10,解得x ≤82481≈10.17,由于x ∈N *,所以据此模型预测,该设备使用年限的最大值为10.故选D. 5.某高校为调查学生喜欢“应用统计”课程是否与性别有关,随机抽取了选修课程的55名学生,得到数据如下表:附表:参考公式: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参照附表,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喜欢“应用统计”课程与性别有关B.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喜欢“应用统计”课程与性别无关C.有99.99%以上的把握认为喜欢“应用统计”课程与性别有关D.有99.99%以上的把握认为喜欢“应用统计”课程与性别无关 答案 A解析 ∵K 2的观测值k =55×(20×20-5×10)225×30×30×25≈11.978>10.828,所以有99.9%的把握认为喜欢“应用统计”课程与性别有关,即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喜欢“应用统计”课程与性别有关. 6.下列说法:①残差可用来判断模型拟合的效果;②设有一个回归方程:y ^=3-5x ,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5个单位; ③线性回归直线:y ^=b ^x +a ^必过点(x -,y -);④在一个2×2列联表中,由计算得K 2的观测值k =6.665,则有99%的把握确认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其中P (K 2≥6.635)=0.010), 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答案 B解析 对于①,残差可用来判断模型拟合的效果,残差越小,拟合效果越好,∴①正确;对于②,回归方程y ^=3-5x 中,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减少5个单位,∴②错误;对于③,线性回归直线y ^=b ^x +a ^必过样本点的中心(x -,y -),∴③正确; 对于④,在2×2列联表中,由计算得k =6.665,对照临界值得,有99%的把握确认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④正确. 综上,其中错误的命题是②,共1个,故选B.7.已知x 和y 的散点图如图所示,在相关关系中,若用y =c 1e c 2x 拟合时的相关指数为R 21,用y ^=b ^x +a ^拟合时的相关指数为R 22,则R 21,R 22中较大的是________.答案 R 21解析 由散点图知,用y =c 1e c 2x 拟合的效果比y ^=b ^x +a ^拟合的效果要好,所以R 21>R 22,故较大者为R 21.8.某医疗研究所为了检验某种血清预防感冒的作用,把500名使用血清的人与另外500名未使用血清的人一年中的感冒记录作比较,提出假设H 0:“这种血清不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利用2×2列联表计算得K 2的观测值k ≈3.918,经查临界值表知P (K 2≥3.841)≈0.05.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①有95%的把握认为“这种血清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②若某人未使用该血清,那么他在一年中有95%的可能性得感冒;③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95%;④这种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为5%. 答案 ①解析 k ≈3.918≥3.841,而P (K 2≥3.814)≈0.05,所以有95%的把握认为“这种血清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要注意我们检验的是假设是否成立和该血清预防感冒的有效率是没有关系的,不是同一个问题,不要混淆.9.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含量和年龄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本数据,并制成如图所示的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的关系的散点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正相关,且脂肪含量的中位数等于20%; ②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正相关,且脂肪含量的中位数小于20%;③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负相关,且脂肪含量的中位数等于20%; ④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负相关,且脂肪含量的中位数小于20%. 答案 ②解析 观察图形,可知人体脂肪含量与年龄正相关,且脂肪含量的中位数小于20%.10.(2022·河南名校联考)某学校食堂统计了最近5天到餐厅就餐的人数x (单位:百人)与食堂向食材公司购买所需食材(原材料)的数量y (单位:袋),得到如下统计表:(1)根据所给的5组数据,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2)已知购买食材的费用C (单位:元)与数量y (单位:袋)的关系为C =⎩⎨⎧400y -20,0<y <36(y ∈N ),380y ,y ≥36(y ∈N ),投入使用的每袋食材相应的销售单价为700元,多余的食材必须无偿退还食材公司,据悉下周一大约有1 500人到食堂餐厅就餐,根据(1)中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预测食堂应购买多少袋食材,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注:利润L =销售收入-原材料费用)参考公式:b ^=∑ni =1(x i -x -)(y i -y -)∑ni =1 (x i -x -)2=∑ni =1x i y i -nx - y -∑n i =1x 2i-nx -2,a ^=y --b ^x -. 参考数据:∑5i =1x i y i =1 343,∑5i =1x 2i =558,∑5i =1y 2i=3 237. 解 (1)由所给数据可得x -=13+9+8+10+125=10.4,y -=32+23+18+24+285=25,所以b ^=∑5i =1x i y i -5x - y -∑5i =1x 2i-5x -2=1 343-5×10.4×25558-5×10.42=2.5,又a ^=y --b ^x -=25-2.5×10.4=-1, 所以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2.5x -1. (2)由(1)中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知,当x =15时,y =36.5,即预计需要购买食材36.5袋. 因为C =⎩⎪⎨⎪⎧400y -20,0<y <36(y ∈N ),380y ,y ≥36(y ∈N ),所以当y <36时,利润L =700y -(400y -20)=300y +20,y ∈N , 此时当y =35时,利润L max =300×35+20=10 520(元);当y ≥36时,根据线性回归方程预测需要购买食材36.5袋,并且剩余的食材只能无偿退还,此时当y =36时,利润L =700×36-380×36=11 520(元), 当y =37时,利润L =700×36.5-380×37=11 490(元).综上,食堂应购买36袋食材,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11 520元. 11.(2022·“四省八校”开学考试)据我国一项专题调查显示,某市高级职称的中年知识分子中竟有高达75.3%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85%以上的企业管理者处于慢性疲劳状态或亚健康状态,这是由他们所处的特殊工作及生活的环境和行为模式所决定的.亚健康是指非病非健康的一种临界状态.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及时得到纠正,非常容易引起身心疾病.某高科技公司为了了解亚健康与性别的关系,对本公司部分员工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该公司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共有8 000人,其中男性员工有6 000人,女性员工有2 000人,从8 000人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400人作为样本进行健康状况的调查.(1)求男性员工、女性员工各抽取多少人?(2)通过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其中a=0.2,b=0.1.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2×2列联表,健康亚健康总计男员工女员工总计400问是否有97.5%的把握认为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与性别有关?参考公式:K2=n(ad-bc)2(a+b)(c+d)(a+c)(b+d),n=a+b+c+d. 参考数据:P(K≥k0)0.050.0250.0100.005k0 3.841 5.024 6.6357.879解(1)由题意知样本容量与总体的比值为4008 000=120,∴男性员工抽取了6 000×120=300(人),女性员工抽取了2 000×120=100(人).(2)由统计图可知,样本中男员工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为300×0.2=60,样本中女员工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为100×0.1=10,2×2列联表为健康 亚健康 总计 男员工 240 60 300 女员工 90 10 100 总计33070400则K 2的观测值k =400×(240×10-60×90)2300×100×330×70≈5.195>5.024,∴有97.5%的把握认为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与性别有关.12.已知某次考试之后,班主任从全班同学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8的样本,他们的数学、物理成绩(单位:分)对应如下表:学生编号 1 2 3 4 5 6 7 8 数学成绩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物理成绩7277808488909395给出散点图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结论:①根据散点图,可以判断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②根据散点图,可以判断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具有一次函数关系;③从全班随机抽取甲、乙两名同学,若甲同学数学成绩为80分,乙同学数学成绩为60分,则甲同学的物理成绩一定比乙同学的物理成绩高. 其中正确的为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①解析 由散点图知,各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故可以判断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但不能判断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具有一次函数关系,故①正确,②错误;若甲同学数学成绩为80分,乙同学数学成绩为60分,则甲同学的物理成绩可能比乙同学的物理成绩高,故③错误.13.在一组样本数据(x 1,y 1),(x 2,y 2),…,(x 6,y 6)的散点图中,若所有样本点(x i ,y i )(i =1,2,…,6)都在曲线y =bx 2-12附近波动.经计算∑6i =1x i =12,∑6i =1y i =14,∑6i =1x 2i =23,则实数b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723解析 令t =x 2,则曲线的回归方程变为线性的回归方程,即y =bt -12, 此时t -=∑6i =1x 2i 6=236,y -=∑6i =1yi 6=73,代入y =bt -12,得73=b ×236-12,解得b =1723.14.近年来,国资委、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在各个贫困县全力推进定点扶贫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某贫困县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特地承包了一块土地,已知土地的使用面积以及相应的管理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并调查了某村300名村民参与管理的意愿,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1)求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村民的性别与参与管理的意愿具有相关性?参考公式:b ^=∑ni =1(x i -x -)(y i -y -)∑ni =1(x i -x -)2,a ^=y --b ^x -,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临界值表:解 (1)依题意得,x -=1+2+3+4+55=3,y -=8+10+13+25+245=16,故∑5i =1(x i -x -)(y i -y -)=(-2)×(-8)+(-1)×(-6)+1×9+2×8=47, ∑5i =1(x i -x -)2=4+1+1+4=10,则b ^=∑5i =1(x i -x -)(y i -y -)∑5i =1 (x i -x -)2=4710=4.7,a ^=y --b ^x -=16-4.7×3=1.9.所以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4.7x +1.9. (2)依题意,女性不愿意参与管理的人数为50, 计算得K 2的观测值为k =300×(150×50-50×50)2200×100×200×100=300×5 000×5 000200×100×200×100=18.75>10.828, 故有99.9%的把握认为村民的性别与参与管理的意愿具有相关性.。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46)
一、选择题(共10题)1.甲、乙两人在操场上赛跑,他们赛跑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人进行1000米赛跑B.甲先慢后快,乙先快后慢C.比赛到2分钟时,甲、乙两人跑过的路程相等D.甲先到达终点2.对圆的周长公式C=2πr的说法正确的是( )A.C,r是变量,π,2是常量B.π,r是变量,2是常量C.r是变量,2,π,C是常量D.C是变量,2,π,r是常量3.用每张长6cm的纸片,重叠1cm粘贴成一条纸带,如图,纸带的长度y(cm)与纸片的张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A.y=6x−1B.y=6x+1C.y=5x+2D.y=5x+14.如果某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y随x的增大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5.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ℎ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A.B.C.D.6.如图,正△ABC的边长为3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B→C的方向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秒),y=PC2,则y关于x的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B.C.D.7.为了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建设生态文明,某工厂自2019年1月开始限产进行治污改造,其月利润y(万元)与月份x之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治污完成前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部分,治污完成后是一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4月份的利润为50万元B.治污改造完成前后共有4个月的利润低于100万元C.治污改造完成后每月利润比前一个月增加30万元D.9月份该厂利润达到200万元8.下列函数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B.y=x C.y=−x D.y2=x A.y=1x9.下列图象中,y是x的函数的是( )A.B.C.D.10.如图,是一种古代计时器--“漏壶”的示意图,在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水从壶下的小孔漏出,壶壁内画出刻度,人们根据壶中水面的位置计算时间.若用x表示时间,y表示壶底到水面的高度,下面的图象适合表示一小段时间内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不考虑水量变化对压力的影响)( )A.B.C.D.二、填空题(共7题)11.星期天,小明上午8:00从家里出发,骑车到图书馆去借书,再骑车回到家.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t(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上午8:45小明离家的距离是千米.12.物体自由下落的高度ℎ(单位:m)与下落时间t(单位:s)的关系是ℎ=4.9t2,在一次实验中,一个物体从490m高的建筑物上自由落下,到达地面需要的时间为s.13.已知某地的地面气温是20∘C,如果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C,则气温t(∘C)与高度ℎ(m)的函数关系式为.14.某商店售货时,在进价基础上加一定利润,其数量x与售价y如下表所示:数量x(千克)1234⋯则售价y与数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售价y(元)8+0.416+0.824+1.232+1.6⋯为.15.一天学生小明早上从家去学校,已知小明家离学校路程为2280米(小明每次走的路程),小明从家匀速步行了10.5分钟后,爸爸发现小明的一科作业忘带,爸爸立刻拿起小明忘带的作业匀速跑步追赶小明,追上小明后爸爸立即将作业交给小明,小明继续以原速向学校行走(假定爸爸将作业交给小明的时间忽略不计),爸爸将作业带给小明后,原地接了2分钟的电话后,立即以更快的速度匀速返回家中.小明和爸爸两人相距的路程y(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爸爸到达家时,小明与学校相距的路程是米.16.若f(x)=2x2+x,g(x)=3x−1,则f(2)⋅g(−1)=.17.经科学家研究,蝉在气温超过28∘C时才会活跃起来,此时边吸树木的汁液边鸣叫,如图是某地一天的气温变化图象,在这一天中,听不到蝉鸣的时间是小时.三、解答题(共8题)18. 已知某易拉罐厂设计一种易拉罐,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符合要求的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与铝用量有如下关系:底面半径x (cm ) 1.6 2.0 2.4 2.8 3.2 3.6 4.0用铝量y (cm 3) 6.9 6.0 5.6 5.5 5.7 6.0 6.5(1) 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 当易拉罐底面半径为 2.4 cm 时,易拉罐需要的用铝量是多少?(3)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为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 粗略说一说易拉罐底面半径对所需铝质量的影响.19. 将长为 30 cm ,宽为 10 cm 的长方形白纸按图所示的方法黏合起来,黏合部分的宽为 3 cm .(1) 求 5 张白纸黏合后的长度;(2) 设 x 张白纸黏合后的总长度为 y cm ,写出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并求 x =20 时 y 的值及 y =813 时 x 的值;(3) 设 x 张白纸黏合后的总面积为 S cm 2,写出 S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并求 x =30 时 S 的值及 S =5430 时 x 的值.20. 中国联通在某地的资费标准为包月 186 元时,超出部分国内拨打 0.36 元/分,由于业务多,小明的爸爸打电话已超出了包月费.下表是超出部分国内拨打的收费标准.时间/分12345⋯电话费/元0.360.72 1.08 1.44 1.8⋯(1) 这个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2) 如果用 x 表示超出时间,y 表示超出部分的电话费,那么 y 与 x 的表达式是什么? (3) 如果打电话超出 25 分钟,需付多少电话费?(4) 某次打电话的费用超出部分是 54 元,那么小明的爸爸打电话超出几分钟?21. 希望中学学生从 2018 年 12 月份开始每周喝营养牛奶,单价为 2 元/盒,总价 y 元随营养牛奶盒数 x 变化.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自变量与函数,并写出表示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式子.22. 小明从 A 地出发向 B 地行走,同时晓阳从 B 地出发向 A 地行走,小明、晓阳离 A 地的距离y(千米)与已用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分别如图中l1,l2所示.(1) 小明与晓阳出发几分钟时相遇?(2) 求晓阳到达A地的时间.23.小张同学尝试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自主研究函数y=1x2的图象与性质.下面是小张同学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现请你来完成:(1) 函数y=1x2的定义域是;(2) 下表列出了y与x的几组对应值:x⋯−2−32m−34−1212341322⋯y⋯144911694416914914⋯表中m的值是;(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的点,试由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4) 结合函数y=1x2的图象,写出这个函数的性质:.(只需写一个)24.小南一家到某度假村度假,小南和妈妈坐公交车先出发,爸爸自驾车沿着相同的道路后出发,爸爸到达度假村后,发现忘了东西在家里,于是立即返回家里取,取到东西后又马上驾车前往度假村,(取东西的时间忽略不计),如下图是他们离家的距离s(km)与小南离家的时间t(h)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小南家到该度假村的距离是 km .(2) 小南出发 小时后爸爸驾车出发,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 ,图中点 A 表示 . (3) 小南从家到度假村的路途中,当他与爸爸相遇时,离家的距离约是 km .25. 某电视机厂要印制产品宣传材料,甲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 1 元印制费,另需收取所有印制材料的制版费 1500 元;乙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 2.5 元印制费,不收制版费. 设该电视机厂在同一个印刷厂一次印刷的数量为 x 份 (x >0).(1) 根据题意填表:一次印刷数量(份)3005001500⋯甲印刷厂花费(元) 2000 ⋯乙印刷厂花费(元)1250⋯(2) 设在甲印刷厂花费 y 1 元,在乙印刷厂花费为 y 2 元.分别求 y 1,y 2 为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3) 根据题意填空:①若电视机厂在甲印刷厂和在乙印刷厂一次印制宣传材料的数量相同,且花费相同,则该电视机厂在同一个印刷厂一次印制材料的数量为 份; ②印制 800 份宣传材料时,选择 印刷厂比较合算;③电视机厂拟拿出 3000 元用于印制宣传材料,在 印刷厂印制宣传材料可以多一些.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1. 【答案】C【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2. 【答案】A【知识点】常量、变量3. 【答案】D【知识点】解析式法4. 【答案】A【知识点】图像法5.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形的形状,可知水的最大深度ℎ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分为两段,先慢后快,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知识点】图像法6. 【答案】B【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7. 【答案】B【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8. 【答案】D中,y是x的函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解析】A.y=1xB.y=x中,y是x的函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y=−x中,y是x的函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y2=x中,y不是x的函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知识点】函数的概念9. 【答案】D【知识点】函数的概念10. 【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开始时,壶内盛一定量的水,所以y的初始位置应该大于0,可以排除A、D;由于漏壶漏水的速度不变,所以图中的函数应该是一次函数,可以排除C选项;所以B选项正确.故选:B.【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二、填空题(共7题)11. 【答案】1.5【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2. 【答案】10【解析】当ℎ=490时,4.9t2=490,∴t=±10,∵t≥0,∴t=10,答:有一个物体从490m高的建筑物上自由落下,到达地面需要10s.【知识点】解析式法13. 【答案】t=−0.006ℎ+20【解析】∵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C,∴每升高1m气温下降0.006∘C,∴气温t(∘C)与高度ℎ(m)的函数关系式为t=−0.006ℎ+20.【知识点】解析式法14. 【答案】y=8.4x【知识点】解析式法15. 【答案】270【解析】由题意知,图形的纵坐标表示为两人相距的路程,横坐标表示为小明的出发时间,从0∼10.5分钟时,小明自己走,爸爸还没有出发,∴小明的速度v1=630÷10.5=60米/分钟,从10.5∼21分钟时,爸爸开始从家出发,并在时间t=21分钟时追上小明,∴此时小明的路程为:60×21=1260米,∴爸爸的速度为v2=1260÷(21−10.5)=120米/分钟,设爸爸返回时的速度为v,根据题意得,4v+60×6=920,∴v=140米/分钟,∴等爸爸送完作业返回家时所用时间为21×60÷140=9分钟,∴等爸爸到家小明总用时:21+9+2=32,∴此时小明与学校相距的距离为:2280−32×60=360米.【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6. 【答案】−40【知识点】解析式法17. 【答案】12【解析】图象不超过28∘C的时间是10−0=10,24−22=2,10+2=12小时,故答案为:12.【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三、解答题(共8题)18. 【答案】(1) 易拉罐底面半径和用铝量的关系,易拉罐底面半径为自变量,用铝量为因变量.(2) 当底面半径为2.4cm时,易拉罐的用铝量为5.6cm3.(3) 易拉罐底面半径为2.8cm时比较合适,因为此时用铝较少,成本低.(4) 当易拉罐底面半径在1.6∼2.8cm变化时,用铝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当易拉罐底面半径在2.8∼4.0cm间变化时,用铝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知识点】函数的概念、列表法19. 【答案】(1) 30×5−4×3=138cm.(2) y=27x+3(x为正整数),当x=20时,y=543;当y=813时,x=30.(3) S=270x+30(x为正整数),当x=30时,S=8130;当S=5430时,x=20.【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应用20. 【答案】(1) 国内拨打时间与电话费之间的关系,打电话时间是自变量、电话费是因变量.(2) 由题意可得:y=0.36x.(3) 当x=25时,y=0.36×25=9(元),即如果打电话超出25分钟,需付186+9=195(元)的电话费.=150(分钟).(4) 当y=54时,x=540.36答:小明的爸爸打电话超出150分钟.【知识点】解析式法、函数的概念21. 【答案】y=2x;常量:2;变量:x,y;自变量:x;y是x的函数.【知识点】函数的概念、常量、变量22. 【答案】(1) 由图象可得,小明的速度为4÷30=215(千米/分钟),1.6÷215=1.6×152=12(分钟),即小明与晓阳出发12分钟时相遇;(2) 晓阳的速度为:(4−1.6)÷12=0.2(千米/分钟),4÷0.2=20(分钟),即晓阳到达A地用时20分钟.【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23. 【答案】(1) x≠0的实数(2) −1(3) 图(略);(4) 图象关于y轴对称【解析】(4) 图象在x轴的上方;在对称轴的左侧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图象无限接近于两坐标轴但永远不会和坐标轴相交等.【知识点】函数关系式为分式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图像法、自变量与函数值24. 【答案】(1) 时间t;距离s;60(2) 1;60;2.5小时后小南和妈妈离家距离为50千米(3) 30或45【解析】(1) 图中一共两个变量:时间、距离,其中自变量是时间t,因变量是距离s.由图可知,距离家最远的位置为度假村,距离为60km.(2) 爸爸出发的晚,由图可知晚出发1小时,爸爸第一次到达度假村时,时间为2小时,即爸爸走了1个小时,爸爸的速度为60÷1=60(km/h).点A表示2.5小时后小南和妈妈离家距离为50千米.(3) 由图象可知,爸爸第一次去时,当小南与爸爸相遇时,离家的速度是30km,爸爸往回返时,两个相距20千米,小南速度;60÷3=20(km/h),20÷(60+20)=14(h),=15(km).60×1460−15=45(km),综上,当小南与爸爸相遇时,离家的距离约是30km或45km.【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自变量与函数值25. 【答案】(1) 1800;3000;750;3750;(2) 由题意可得,y1=x+1500,y2=2.5x;(3) 1000;乙;甲【解析】(1) 由题意可得,当印制300份材料时,甲印刷厂的花费为:300×1+1500=1800(元),乙印刷厂的花费为:300×2.5=750(元),当印制1500份材料时,甲印刷厂的花费为:1500×1+1500=3000(元),乙印刷厂的花费为:1500×25=3750(元).(3) ①由题意可得,x+1500=2.5x,解得,x=1000,故答案为:1000;②当x=800时,y1=1500+800=2300,y2=2.5×800=2000,∵2300>2000,∴选择乙家印刷厂,故答案为:乙;③当y=3000时,选择甲印刷厂时,3000=x+1500,得x=1500,选择乙印刷厂时,3000=2.5x,得x=1200,∵1500>1200∴电视机厂拟拿出3000元用于印制宣传材料,在甲印刷厂印制宣传材料可以多一些,故答案为:甲.【知识点】列表法、方案问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 4.4 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课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4.4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回顾总结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2.深刻理解用表格、关系式和图象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意义,并结合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3.进一步感受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认识数学对象,发展对数学更高层次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读懂表格、关系式、图象所表示的信息,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概念;掌握变量之间关系的不同方法。
难点:学会整理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进行预测。
教法与学法指导: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导学——知识建构——题组复习——典例剖析——总结感悟——课堂检测----布置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串、题组串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本章的内容,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框架,然后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本章的主要内容,达到回顾与思考的目的,并在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构建网络生:举例说明常量、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师:本章我们学习了哪几种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好处?生:(三种)分别是:表格法、关系式法和图象法。
表格的好处是:非常直观,对于表格中自变量的每一个值,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直接从表格中找到与它对应的因变量的值,使用较简便,但这种方法列出的数值是有限的,而且从表格中也不容易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关系。
关系式法能准确地表示出自变量与其因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能很准确地得到与所有自变量对应的因变量的值,但并非所有变量之间的关系都能用关系式表示出来。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是从图象上一般只能得到近似的数量关系。
师生:总结本单元知识结构如下: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回忆、思考、归纳,巩固知识技能,发展思维,把获得的零散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给学生整体的认识。
二、深入剖析,融会贯通师:多媒体出示例1.一名同学在用弹簧做实验,在弹簧上挂不同质量的物体后,弹簧的长度就会发生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2)弹簧不挂物体时的长度是多少?如果用x表示弹性限度内物体的质量,用y表示弹簧的长度,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如何?(3)如果此时弹簧最大挂重量为15千克,你能预测当挂重为10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答:(1)上表反映了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所挂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课(3+2版)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课)【复习目标】能区分出自变量、因变量和常量;会用表格、关系式和图象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复习重点】能从表格、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发展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表达的能力.【复习难点】运用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预测. 【复习过程】知识点一:常量与变量1.在某个变化过程中,若有两个变量x和y, 其中y随着x 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我们就把x 叫,y叫 .2.在某个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量叫 .例1 树上落下的果子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这里时间是 ,果子的高度是 .即学即练小明给小颖打电话, 按时收费, 前3分钟收费0.2元,以后每增加1分钟 (不足1分按1分计)加收0.1元,他们通话1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 .知识点二: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例2 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0≤x≤30)(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5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4)从表中可知,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即学即练(2014(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如果用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温度,那么随着h的变化,t是怎么变化的?(3)你能猜出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吗?知识点三:用关系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3 已知水池中有800立方米的水,每小时抽走50立方米.(1)写出剩余水的体积Q(立方米)与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6小时后池中还有多少水?(3)几小时后,池中还有200立方米的水?即学即练(2013春•吉安)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cm)与所挂物体的重量(kg)时,弹簧的长度是cm(2)如果所挂物体的重量为xkg,弹簧的长度为ycm,根据上表写出y与x的关系式;(3)当所挂物体的重量为5.5kg时,请求出弹簧的长度.(4)如果弹簧的最大伸长长度为20cm,则该弹簧最多能挂多重的物体?知识点四: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例4 汽车速度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象来表示,下图中 A、B、C、D四个图象,可分别用一句话来描述:(1)在某段时间里,速度先越来越快,接着越来越慢. ()(2)在某段时间里,汽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3)在某段时间里,汽车速度越来越快. ()(4)在某段时间里,汽车速度越来越慢. ()即学即练1.描述一名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落水这一运动过程中,速度v与时间t间关系的图象大致是()小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水平的线....表示;上升的线....表示 .....表示;下降的线例5 (2013•佛山)某人匀速跑步到公园,在公园里某处停留了一段时间,再沿原路匀速步行回家,此人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 C.D.即学即练1.“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七年级数学下课本习题第3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1节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 P63-随堂练习-1略2. P63-随堂练习-2研究表明,当每公顷钾服和磷服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kg/hm2(hm2是单位“公顷”的符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3. P63-习题3.1-1据世界人口组织公布,地球上的人口1600年为5亿,1830年为10亿,1930年为20亿,1960年为30亿,1974年为40亿,1987年为50亿,1999年为60亿,而到2011年地球上的人口数达到了70亿。
用表格表示上面的数据,并说一说世界人口是怎样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
婴儿在6个月、1周岁、2周岁时体重分别大约是出生时的2倍、3倍、4倍,6周岁、10周岁时体重分别约是1周岁时的2倍、3倍。
(1)上述的哪些量在发生变化?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2)某婴儿在出生时的体重是3.5kg,请把他在发育过程中的体重情况填入下表:(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说一说儿童从出生到10周岁之间体重是怎样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5. P64-习题3.1-3略6. P64-习题3.1-4小明在课余时间找了几副度数不同的老花镜,让镜片正对着太阳光,并上下移动镜片,直到地上的光斑最小。
此时他测量了镜片与光斑的距离,得到如下数据:(1)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2)如果按上述方法测得一副老花镜的镜片与光斑的距离为0.7m,那么你估计这副老花镜的度数是多少?在高海拔(1 500--3 500m为高海拔,3 500--5 500为超高海拔,5 500m以上为极高海拔)地区的人有缺氧的感觉,下面是有关海拔高度与空气含氧量之间的一组数据:(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在海拔高度0m的地方空气含氧量是多少?海拔高度4 000m的地方空气含氧量是多少?(3)你估计在5 500m海拔高度空气含氧量是多少?第2节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8. P67-随堂练习-1在地球某地,温度T(℃)与高度d(m)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用T=10 -d150来表示。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32)
一、选择题(共10题)1.星期六,小亮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同学家去玩,然后返回如图是他离家的路程y(km)与时间x(min)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A.小亮到同学家的路程是3kmB.小亮在同学家逗留的时间是1hC.小亮去时走上坡路,回家时走下坡路D.小亮回家时用的时间比去时用的时间少2.如图,在△ABC中,∠B=90∘,AB=3cm,BC=6cm,动点P从点A开始沿AB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若P,Q 两点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P点到达B点运动停止,则△PBQ的面积S随出发时间t 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A.B.C.D.3.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2√2,CD⊥AB于点D.点P从点A出发,沿A→D→C的路径运动,运动到点C停止,过点P作PE⊥AC于点E,作PF⊥BC于点F.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四边形CEPF的面积为y,则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C.D.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AB的中点,点P从点E出发做匀速运动,沿E→A→D→C移动至终点C.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CPE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A.B.C.D.5.甲、乙两队参加了“端午情,龙舟韵”赛龙舟比赛,两队在比赛时的路程s(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队率先到达终点B.甲队比乙队多走了126米C.在47.8秒时,两队所走路程相等D.从出发到13.7秒的时间段内,乙队的速度慢6.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往B地、A地,两人相遇时停留了4min,又各自按原速前往目的地,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甲所用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②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③ b=960;④ a=34.以上结论正确的有(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7.如图a,甲、乙两人沿湟水河滨水绿道同向而行,甲步行的速度为100米/分,乙骑公共自行车的速度为v米/分,起初甲在乙前a米处,两人同时出发,当乙追上甲时,两人停止前行.设x 分钟后甲、乙两人相距y米,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b所示,有以下结论:①图a中a为1000;②图a中EF表示1000−200x;③乙的速度为200米/分;④若两人在相距a米处同时相向而行,10分钟后相遇.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3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8.已知小强家、体育馆、文具店在同一直线上如图中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强从家跑步去体育馆,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走到文具店去买笔,然后散步回家.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小强在体育馆花了20分钟锻炼B.小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的速度是10km/hC.体育馆与文具店的距离是3kmD.小强从文具店散步回家用了90分钟9.某校在对某宿舍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先经过5min的集中药物喷洒,再封闭宿舍10min,然后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药量y(mg/m3)与药物在空气中的持续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打开门窗通风前分别满足两个一次函数,在通风后又成反比例,如图所示.下面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 )A.经过5min集中喷洒药物,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最高达到10 mg/m3B.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不低于8 mg/m3的持续时间达到了11minC.当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不低于5 mg/m3且持续时间不低于35分钟,才能有效杀灭某种传染病毒.此次消毒完全有效D.当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低于2 mg/m3时,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所以从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达到2 mg/m3开始,需经过59min后,学生才能进入室内10.如图是甲、乙两车在某时段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乙前4秒行驶的路程为48米B.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每秒增加4米/秒C.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相等D.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二、填空题(共7题)11.A,B两地相距240km,甲货车从A地以40km/h的速度匀速前往B地,到达B地后停止,在甲出发的同时,乙货车从B地沿同一公路匀速前往A地,到达A地后停止,两车之间的路程y(km)与甲货车出发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的折线CD−DE−EF所示.其中点C 的坐标是(0,240),点D的坐标是(2.4,0),则点E的坐标是.12.甲、乙两地相距300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如图所示,线段OA和折线BCDE,分别表示货车和轿车离开甲地的距离y(km)与货车离开甲地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小明根据图象,得到下列结论:①轿车在途中停留了半小时;②货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60km/h;③轿车从甲地到乙地用的时间是4.5小时;④轿车出发后3小时追上货车.则小明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只填序号).13.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分别按原速同时驶往甲地,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慢车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慢车从甲地出发又回到甲地,一共行驶了km.1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相遇后甲车停下来休息了2小时,然后以原速继续向B行驶,到达后立即掉头向A行驶,乙车没有休息,以原速继续向A行驶,到达后立即掉头向B行驶,假设掉头时间忽略不计,掉头后速度保持不变,两车到第一次相遇地点的路程之和S(千米)与甲车出发的时间t(小时)的部分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当乙车到达A地时,甲车与B地相距千米.15.星期一升旗仪式前,李雷和韩梅梅两位数学课代表因为清查作业耽搁了时间,打算匀速从教室跑到600米外的中心广场参加升旗仪式,出发时李雷发现鞋带松了,停下来系鞋带,韩梅梅继续跑往中心广场,李雷系好鞋带后立即沿同一路线开始追赶韩梅梅,李雷在途中追上韩梅梅后,担心迟到继续以原速度往前跑,李雷到达操场时升旗仪式还没有开始,于是李雷站在广场等待,韩梅梅继续跑往中心广场.设李雷和韩梅梅两人相距s(米),韩梅梅跑步的时间为t(秒),s关于t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李雷和韩梅梅第一次相距80米后,再过秒钟两人再次相距80米.16.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间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求出甲乙两人相距8米时,甲出发秒.17.甲、乙两人在同一直线道路上同起点、同方向、同时出发,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跑步1800米,当甲第一次超出乙300米时,甲停下来等候乙.甲、乙会合后,两人分别以原来的速度继续跑向终点,先到终点的人在终点休息,在整个跑步的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x(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当甲到达终点时,乙跑了米.三、解答题(共8题)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y =x +3 与函数 y =kx(x >0)的图象交于点A (1,m ),与 x 轴交于点B .(1) 求 m ,k 的值;(2) 过动点 P (0,n )(n >0)作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交函数 y =kx (x >0)的图象于点 C ,交直线 y =x +3 于点 D .①当 n =2 时,求线段 CD 的长;②若 CD ≥OB ,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 n 的取值范围.19. 如图所示是由若干个点组成的形如三角形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 n (n ≥2,n 为整数)个点,每个图案中点的总数是 S .(1) 请按上述规律推断出 S 与 n 的关系式,S 可以看成 n 的函数吗? (2) 当 n =15 时,S 的值是多少?20. 上网费包括网络使用费(每月 38 元)和上网通信费(每小时 2 元).某电信局对拔号上网的用户实行分时段优惠,具体政策如下表(包括最大值,不包括最小值):每月上网总时间优惠标准0∼30 h 无优惠30∼50 h 通信费优惠30%50∼100 h 通信费优惠40%100 h 以上通信费优惠60%例如:某户某月上网总时间为 42 h ,则他应缴上网费为:38+2×30+(42−30)×(1−30%)×2=114.8 元.你能根据上面提供的例子完成下表吗?每月上网总时间应缴上网费20 h 40 h 60 h 21. 已知 A ,B 两地之间有一条 270 千米的公路,甲、乙两车同时出发,甲车以 60 千米/时的速度沿此公路从 A 地匀速开往 B 地,乙车从 B 地沿此公路匀速开往 A 地,两车分别到达目的地后停止.甲、乙两车相距的路程 y (千米)与甲车的行驶时间 x (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 乙车的速度为 千米/时,a = ,b = ; (2) 求甲、乙两车相遇后,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 当甲车到达距 B 地 70 千米处时,求甲、乙两车之间的路程.22. 问题:探究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小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在函数 y =∣x ∣−2 中,自变量 x 可以是任意实数.(1) 下表是 y 与 x 的几组对应值.x ⋯−3−2−10123⋯y ⋯10−1−2−10m⋯① m = ; ②若 A (n,8),B (10,8) 为该函数图象上不同的两点,则 n = ;(2) 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描出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并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根据函数图象可得: ①该函数的最小值为 ;②已知直线 y 1=12x −12 与函数 y =∣x ∣−2 的图象交于 C ,D 两点,当 y 1>y 时 x 的取值范围是 .23.如图,点C是以点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半圆上的动点(不与点A,B重合),AB=6cm,过点C作CD⊥AB于点D,E是CD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AB⏜于点F,连接FD.小腾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线段AC,CD,FD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 对于点C在AB⏜上的不同位置,画图、测量,得到了线段AC,CD,FD的长度的几组值,如下表:位置1位置2位置3位置4位置5位置6位置7位置8AC/cm0.10.5 1.0 1.9 2.6 3.2 4.2 4.9CD/cm0.10.5 1.0 1.8 2.2 2.5 2.3 1.0FD/cm0.2 1.0 1.8 2.8 3.0 2.7 1.80.5在AC,CD,FD的长度这三个量中,确定的长度是自变量,的长度和的长度都是这个自变量的函数;(2)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画出(1)中所确定的函数的图象;(3) 结合函数图象,解答问题:当CD>DF时,AC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24.如图,半圆O的直径AB=6cm,点M在线段AB上,且BM=1cm,点P是AB⏜上的动点,过点A作AN⊥直线PM,垂足为点N.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线段AN,MN,PM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 对于点P在AB⏜上的不同位置,画图、测量、得到了线段AN,MN,PM的长度的几何值,如表:位置1位置2位置3位置4位置5位置6位置7AN/cm0.00 3.53 4.58 5.00 4.58 4.000.00MN/cm 5.00 3.53 2.000.00 2.00 3.00 5.00PM/cm 1.00 1.23 1.57 2.24 3.18 3.74 5.00在AN,MN,PM的长度这三个量中,确定的长度是自变量,和的长度都是这个自变量的函数;(2)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xOy中,画出(1)中所确定的函数的图象.(3) 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AN=MN时,PM的长度约为cm.25.甲,乙两辆汽车先后从A地出发到B地,甲车出发1小时后,乙车才出发,如图所示的l1和l2表示甲,乙两车相对于出发地的距离y(km)与追赶时间x(h)之间的关系:(1) 哪条线表示乙车离出发地的距离y与追赶时间x之间的关系?(2) 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 试分别确定甲,乙两车相对于出发地的距离y(km)与追赶时间x(h)之间的关系式.(4) 乙车能在1.5小时内追上甲车吗?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求乙车出发几小时才能追上甲?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1. 【答案】C【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2.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表示出△PBQ的面积S与t的关系式.【知识点】图像法、解析式法3. 【答案】A【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4. 【答案】C【解析】通过已知条件可知,当点P与点E重合时,△CPE的面积为0;当点P在EA上运动时,△CPE的EP边上的高BC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有最大面积为4;当点P在AD边上运动时,△CPE的底边EC不变,其上的高越来越大,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且面积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6时,有最大面积为8;当点P在DC边上运动时,△CPE的CP边上的高(点E到CD的距离,即BC的长)不变,底边CP越来越小,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0时,有最小面积为0.【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5. 【答案】C【解析】A选项,由函数图象可知,甲队走完全程需要82.3秒,乙队走完全程需要90.2秒,甲队率先到达终点,本选项错误;B选项,由函数图象可知,甲、乙两队都走了300米,路程相同,本选项错误;C选项,由函数图象可知,在47.8秒时,两队所走路程相等,均为174米,本选项正确;D选项,由函数图象可知,从出发到13.7秒的时间段内,甲队的速度慢,本选项错误.【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6. 【答案】D【解析】①当x=0时,y=1200,∴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结论①正确;②乙的速度为1200÷(24−4)=60(m/min),甲的速度为1200÷12−60=40(m/min),60÷40=1.5,∴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结论②正确;③ b=(60+40)×(24−4−12)=800,结论③错误;④ a=1200÷40+4=34,结论④正确.【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7. 【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a=100,故①正确;=300(米/分),故③错误;乙的速度为1000+100×3−4003题图中EF表示1000+100x−300x=1000−200x,故②正确;令1000=300x+100x,得x=2.5,即两人在相距a米处同时相向而行,2.5分钟后相遇,故④错误.故选A.【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8. 【答案】B【解析】A.小强在体育馆花了60−30=30分钟锻炼,错误;=10km/h,正确;B.小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的速度是50.5C.体育馆与文具店的距离是5−3=2km,错误;D.小强从文具店散步回家用了200−130=70分钟,错误.【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9. 【答案】C【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0. 【答案】C【解析】A.根据图象可得,乙前4秒的速度不变,为12米/秒,则行驶的路程为12×4=48米,故A正确;B.根据图象得: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甲的速度从0均匀增加到32=4米/秒,故B正确;米/秒,则每秒增加328C.由于甲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斜率为4,所以可得v=4t(v,t分别表示速度、时间),将v=12m/s代入v=4t得t=3s,则t=3s前,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不相等,故C错误;D.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图象一直在乙的上方,所以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故D正确;由于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二、填空题(共7题)11. 【答案】(4,160)【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2. 【答案】①②【解析】由图象可得,轿车在途中停留了2.5−2=0.5(小时),故①正确;货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300÷5=60(km/h),故②正确;轿车从甲地到乙地用的时间是4.5−1=3.5小时,故③错误;在DE段,轿车的速度为(300−80)÷(4.5−2.5)=110(km/h),令60t=80+110(t−2.5),解得,t=3.9,即轿车出发后3.9−1=2.9小时追上货车,故④错误.【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3. 【答案】390【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4. 【答案】40【解析】将图中各段标上字母a,b,c,d,e,f,如图所示:根据题意:t=0时S=120,则A,B两地相距120千米,t=127时,S=0,则甲、乙两相遇,故甲乙两车的速度和为120127=70千米/小时,bc段S均匀增大,则该段只有乙车在运动向A地,cd段S增大比bc段大,则乙车向A地运动,甲车向B地运动,d点时乙车到达A地,并开始折回向B地,de段S增大速度放缓,则甲车向B地运动,乙车向B地运动,且甲车速度大于乙车,ef段S减小,则甲向A地运动,乙车向B地运动,则e点时即t=5时,甲到达B地,∵甲在t=127时,停下来休息2小时,∴甲由A地到B地需用5−2=3小时,∴甲的速度为1203=4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70−40=30千米/小时,∴乙从两车第一次相遇到达A地所用的时间为12030−127=167小时,∴甲车此时共走了40×127+40×(167−2)=80千米,此时甲车与B地相距120−80=40千米.【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5. 【答案】60【解析】根据题意,前10秒李雷没跑,韩梅梅跑了40米,∴韩梅梅的速度为40÷10=4米/秒.10秒至30秒,20秒中,李雷在追韩梅梅,设李雷的速度为x米/秒,则(x−4)⋅20=40,解得x=6.李雷和韩梅梅相遇后,距离越来越远,当距离为80米时,需要时间为80÷(6−4)=40秒.此时韩梅梅跑步的时间为40+30=70秒.李雷在韩梅梅出发后110秒到达目的地之后李雷到达,韩梅梅继续前进,当她距目的地80米时,就是距离李雷80米,此时距离她出发(600−80)÷4=120秒.∴李雷和韩梅梅第一次相距80米后,再过120−70=60秒钟两人再次相距80米.【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6. 【答案】2,16,123【解析】由图象,得甲的速度为:8÷2=4米/秒,乙的速度为:500÷100=5米/秒,乙走完全程时甲乙相距的路程为:b=500−4(100+2)=92米,乙追上甲的时间为:a=8÷(5−4)=8秒,乙出发后甲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c=500÷4−2=123秒.当甲出发2秒时;甲在乙前面8米;在跑步途中,乙在甲前面8米,5t−4t=2×4+8,解得t=16,即甲出发16秒时,乙在甲前面8米;当乙到达终点,甲还在跑时,(500−8)÷4=123秒,即甲出发123秒时,甲乙相距8米.综上所述,甲乙两人相距8米,甲出发2秒、16秒或123秒.【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17. 【答案】1380【解析】乙的速度18001200=1.5m/s,甲的速度1.5+300300=2.5m/s,甲、乙相遇时甲跑2.5×300=750m,离终点1050=1800−750,=420s,甲到终点还需10502.5乙跑420s跑了420×1.5=630m,∴甲到终点,乙一共跑了750+630=1380m.【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三、解答题(共8题)18. 【答案】(1) ∵直线y=x+3经过点A(1,m),∴m=4.的图象经过点A(1,4),又∵函数y=kx∴k=4.(2) ①当n=2时,点P的坐标为(0,2),∴点C的坐标为(2,2),点D的坐标为(−1,2).∴CD=3.② 0<n≤2或n≥3+√13.【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9. 【答案】;(1) 当n=2时,S=3=2×32当n=3时,S=6=3×4;2当n=4时,S=10=4×5;⋯.2所以S=n(n+1)(n≥2,n为整数).2S可以看成n的函数.=120.(2) 当n=15时,S=15×(15+1)2【知识点】解析式法20. 【答案】78元;112元;138元.【解析】20h时:38+2×20=78元;40h时:38+2×30+(40−30)×(1−30%)×2=112元;60h时:38+2×30+20×(1−30%)×2+10×(1−40%)×2=138元.【知识点】列表法21. 【答案】(1) 75;3.6;4.5(2) 如图,根据(1)可得 A (2,0),B (3.6,216),C (4.5,270).设当 2<x ≤3.6 时,线段 AB 的解析式为 y =k 1x +b 1(k 1≠0),将 A (2,0),B (3.6,216) 分别代入 y =k 1x +b 1,得{2k 1+b 1=0,3.6k 1+b 1=216, 解得 {k 1=135,b 1=−270, ∴ 当 2<x ≤3.6 时,y =135x −270.设当 3.6<x ≤4.5 时,线段 BC 的解析式为 y =k 2x +b 2,将 B (3.6,216),C (4.5,270) 分别代入 y =k 2x +b 2,得{3.6k 2+b 2=216,4.5k 2+b 2=270, 解得 {k 2=60,b 2=0, ∴ 当 2<x ≤3.6 时,y =60x . ∴y ={135x −270,2<x ≤3.660x, 3.6<x ≤4.5.(3) ∵ 甲车的速度为 60 千米/时,∴ 当甲车到达距 B 地 70 千米时行驶的时间为 270−7060=103时,由(2)知当 2<x ≤3.6 时,y =135x −270, ∴ 将 x =103代入 y =135x −270,得 y =135×103−270,∴y =180.答:当甲车到达距 B 地 70 千米处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路程为 180 千米. 【解析】(1) 设乙车的速度为 v 千米/时,根据题图中的图象可知甲、乙两车在行驶 2 小时后相遇,可得 2×60+2v =270,解得 v =75, ∴ 乙车的速度为 75 千米/时, ∴a =27075=3.6,b =27060=4.5.【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行程问题22. 【答案】(1) 1;−10 (2) 如图. −2;−1≤x ≤3 【解析】(2) 解方程组 {y 1=12x −12,y =−x −2, 得 {x =−1,y =−1.解方程组 {y 1=12x −12,y =x −2,得 {x =3,y =1,所以 C (−1,−1),D (3,1). 【知识点】图像法、解析式法23. 【答案】(1) AC;CD;FD(2) 如图所示.(3) 3.5cm<x<5cm【知识点】列表法、图像法24. 【答案】(1) PM;AN;MN(2) 如图所示:(3) 1.23或4.06【知识点】常量、变量、图像法25. 【答案】(1) 由函数图象,得l2表示乙车离出发地的距离y与追赶时间x之间的关系.(2) 甲车的速度为180−602=60km/h,乙车的速度为901=90km/h.(3) 甲车的函数的关系式为:y1=60x+60.乙车的函数关系式为:y2=90x.(4) 设乙车行驶a小时可以追上甲车,由题意,得90a=60+60a,解得:a=2.∵1.5<2,∴乙车不能在1.5小时内追上甲车.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行驶了2小时.【知识点】用函数图象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课 课件 (共20张PPT)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
—— 华罗庚
S
终点
S
终点
S
终点
S
终点
t A
t B
Ct
Dt
12.分析下面反映变量之间关系 的图像,想象一个适合它的实际情 境.
((14))可可以以把把x和x和y分y分别别代代表表时时间间和和距高离度,,那那 ((么2么3))这可这可个以个以图把图把可x就x和和以可yy描分以分述别描别为代述代:表为表小时:时华间一间骑和架和车速飞蓄从度机水学,从量校那一, 回定么那家的这么,飞个这一行图个段高可图时度以可间慢描以后慢述描,下为述停降:为下一一:来个辆一修高汽个车度车水,,,池然然减先后后速放 又在行水开这驶,始一一一往高段段家度时时走飞间间,行后后直了,,到一匀停回段速止家时行,;间驶随后了后,一,快段又到时接机间着,
因变量是 所走的路程
。
• 3、( 自变量 )引起( 因变量)的变 化;
• 4、( 因变量 )因( 自变量 )的变化 而变化;
(1)提出概念所用的 时间x和对概念接受能 用5的:时心间理x学(家单发位现:,分力自学)y变两生之量个对间,变概有y量是念如,因的下其变接关中量受系。x能(是力其y中与0提≤x出≤3概0)念所
边长;
(体 多3(系(的 是的少)12若)?)边y这在c体c哪长mm小个以3积3,个是正则?情上是是xy方境问c与多自m反题,形x变少之映中围的量c间了,成m边?3的哪若的?长哪关两设无当个是系个截盖x是5式变去长=c因2m是量的方.,变5之小体c那量m间正的体?么的方体积长关形积是方
北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写出用t表示s的关系式:__s_=__2_t2__.
方法总结:认真观察表中给出的t与s的对应值, 分析s随t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再列出关系式.
例2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 仍将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这段距离称为刹车 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原因的一个重要因素. 某型号的汽车在平整路面上的刹车距离sm与车 速vkm/h之间有下列经验公式:
七年级数学下(BS) 教学课件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景,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根据关系式解决相关问题;(重点)
2.并会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 的数值对应关系;(重点)
3.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 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难点)
s v2 256
(1)式中哪个量是常量?哪个量是变量?哪个量 是自变量?哪个量是因变量?
256 s,v v s.
(2)当刹车时车速v 分别是40、80、120km/h时, 相应的滑行距离s分别是多少? 当v=40km/h时,s=6.25m; 当 v=80km/h时, s=25m; 当 v=120km/h时,s=56.25m.
5.对于气温,有的地方用摄氏温度表 示,有的地方用华氏温度表示,摄氏 温度x(℃)与华氏温度y(°F)之间存在 的关系为:y=1.8x+32,如图所示: (1)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到30(每次增加10),y的相 应的值. (2)某天,连云港的最高气温是8℃,悉尼的最高气 温是91°F,问这一天悉尼的最高气温比连云港 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结果保留整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用图象表示的变量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说课教学课件复习巩固
课堂检测
探索推广题
如果OA、BA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学生
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根据图象
判断快者的速度比慢者的速度每秒快
(C )
A、2.5m
B、2m C、1.5m
D、1m
s (m)
64
A
B
12
0
t(s )
8
解析:由图象可知在8s时间内,学生甲的路程为64m,学生乙
的路程为(64-12)=52m,所以V甲=64/8=8(m/s)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龟兔首次赛跑”之后,输了比赛的兔子没有气馁,总
结反思后,和乌龟约定再赛一场.图中的图象刻画了“龟兔
再次赛跑”的故事(x表示乌龟从起点出发所行的时间,y1
表示乌龟所行的路程,y2表示兔子所行的路程).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B )
A.“龟兔再次赛跑”
的路程为1000米
B.兔子和乌龟同时从起点出发
哪队先到达终点?
例3
解:由纵坐标看出,这次龙舟
赛的全程是1000米;由横坐标
看出,乙队先到达终点;
探究新知
(2)求乙与甲相遇时乙的速度.
解:由图象看出,相遇是在乙加速
后,加速后的路程是1000-400=
600(米),加速后用的时间是3.8-
2.2=1.6(分钟),乙与甲相遇时乙
的速度600÷1.6=375(米/分钟).
V乙=52/8=6.5(m/s) 故V甲- V乙=1.5(m/s)
北师大版 数学 七年级 下册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关系
课件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2、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对未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 因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2、在距离、时间图象中, 水平的线表示在对应的时间段内 静止 ( ); 上升的线表示在对应的时间段内 ( 匀速远离出发点 ); 下降的线表示在对应的时间段内 ( 匀速返回出发点); 两个图象的交点表明两运动对象在此刻 相遇 ( )。
题 型
(三)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你能用哪些方法表示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呢?
题 型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3.梯形的上底长是4厘米,下底长 是10厘米, 则梯形的面积s与高 s=7h h之间的关系式是 ,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当h=6厘米时, s= 42 厘米2; 当s =140厘米2时, h= 20 厘米.
题 型
(一)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题 型
(二)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复习目标 1.小明放学步行回家 ,从学校回家行走了 回顾 一段时间后停下来买了一瓶可乐, 然后 整理 又开始往家走直到回到家,其步行的路程 题型 与时间的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C )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题 型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2.“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 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 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 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 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 情节相吻合的是 ( D )
V V V V
O
A
t
O B
t
O
C
t
O
D
t
归 因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1.在速度、时间图象中,
水平的线表示( 上升的线表示( 下降的线表示( 匀速或静止 加速 减速 ); ); )。
2.学会把复杂的图象转化成简单的图象, 善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尝试 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4)当t逐渐增加时,V怎样变化?说说你的 理由。
强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化
解:
(1)V=20t ( 2) 时间t(时) 2 3 4 5 6 7 8 水量V(米3)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3)把V=1000米3代入关系式,得1000=20t, 解 得 t=50(时)。
(5)下面哪个图像能够反映此变化过程中
Q与 t 的关系: (
Q
A
)
Q
t (A) (B)
t (C)
t
某种油箱容量为 60升的汽车,加满汽 油后,汽车行驶时油 箱的油量Q(升)随 汽车行驶时间t(时) 变化的关系式如下: Q=60-6t
强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化
2.某蓄水池开始蓄水,每时进水20米3,设蓄水 量为V(米3),蓄水时间为t(时) (1)V与t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2)用表格表示当t从2变化到8时(每次增加 1),相应的V值? (3)若蓄水池最大蓄水量为1000米3,则需要 多长时间能蓄满水?
0 60
1 2 4 6 54 48 36 24
(2) 汽车行驶5小时后,
30 油箱中油量是__________ 升
强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Q
化
2 4 6
汽车行驶的时间 t(小时) 0 60 油箱的油量 Q (升) (3)若汽车行驶中油箱油量为12升,
1
54
48
36
24
8 小时 则汽车行驶了_______ 10 (4) 贮满60升汽油的汽车,最多行驶__________ 小时
体温(度)
37 37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体温(度)
37
体温(度)
37
体温(度)
o
时间(时) o A
时间(时)o B
时间(时)o C
时间(时) D
题 型
(四)高度(水深)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 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 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哪个图 象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和时 间t之间的关系?( C )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归因
1 . 汽车速度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象来表示, 下图中 A、B、C、D四个图象,可分别用一句话来描述: (1)在某段时间里,速度先越来越快,接着越来越慢. (C ) (2)在某段时间里,汽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 B ) (3)在某段时间里,汽车速度越来越快。 ( A) (4)在某段时间里,汽车速度越来越慢。 ( D)
常量 . 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叫______ 三 种, 1.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有____
表格法 、 _______ 关系式法 、 _______. 图象法 分别是______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回 顾
复习目标 2.三种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各有什么特点? 列表格,可以清晰地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 借助______ 回顾 变化的情。 整理 关系式,我们可以根据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 利用______ 的因变量的值 . 题型 画图象 利用 ______ ,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表示两个变量之间 归因 的关系. 强化 3.用图象法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 的数轴(横轴)上的点表示( 自变量 ),用竖直方向 收获体会 的数轴(纵轴)上的点表示( 因变量 ).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1.一壶正在烧的水,水的温度与 时间的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B )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题 型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2.某非典疑似病人夜里开始发烧,早晨烧得 很厉害,医院及时抢救后体温开始下降,到 中午时体温基本正常,但是下午他的体温又 开始上升,直道夜里他才感觉身上不那么发 烫,能较好的刻画出这位非典疑似病人体温 变化的图象是( C )
速度 速度 速度 速度
强化 收获体会
o
时间
A
o
B
时间
o
o
C D
时间
题 型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0 t 0 t 0 t 0 t
2.芒果熟了,从架子上落下来,可以大致反映芒 果下落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图象 ( D )
v
v
v
v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B) (C) (D) (A) 3.描述一名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落水这一运动过 程中,速度v与时间t间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C )
(A)
(B)
(C)
( D)
归 因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1.解图象信息题首先要明确横轴和纵轴分别表 示的变量的意义;
2.在图象中
上升线------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
水平线-----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而不变; 下降线------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4)当t逐渐增加时,V也在逐渐增加,因为V 是t的正整数倍。
收获体会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和体会?
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
对教师说,你有什么疑惑!
对同学说,你有什么提示!
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知识的复习和整 理,今后我们能发现实际情境中的变量 及其相互关系, 能从表格, 图像中分析 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体验从运动变化 的角度认为数学对象的过程.
整 理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本章框架图: 丰富的现实情境
自变量和因变量
表格法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变量及其间关系
变量之间关系 的探索和表示
关系式法
图象法
利用变量间的关系解 决问题、进行预测
分析用表格、关系式、图像 所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
题 型
一、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 1.树上落下的果子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回顾 这里时间是 自变量 ,果子的高度 因变量 . 是 整理 2.小明给小颖打电话, 按时收费, 前3分钟收费 题型 0.2元,以后每增加1分钟 (不足1分按1分计)加 归因 收0.1元,他们通话1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 通话时间、通话费用 发生了变化, 自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强化 通话时间 通话费用 因变量是__________. 收获体会 ____________,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复习课
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对全章所学内容进行回 顾,系统地复习表示变量之 间关系的三种方法,学会用 变量之间关系的各种形式分 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作出 预测。
回 顾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在变化过程中,若有两个变量x和y, 其中y随着x 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我 因变量 。 自变量 ,y叫______ 们就把x叫______
以上三点是打开“解决图象类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
3.解图象信息题突出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强
复习目标 回顾 整理 题型 归因 强化 收获体会 汽车行驶时间 t(小时) 油箱的油量 Q (升)
化
1. 某种油箱容量为60升的汽车,加满汽油后, 汽车行驶时油箱的油量 Q(升)随汽车行驶时 间t(时)变化的关系式 如下:Q=60-6t (1) 请完成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