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新指南解读

骨质疏松新指南解读

1.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骨量
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与 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密切相关,绝经后妇女多发。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是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 诊原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本指南所指的骨折是原发 性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
脆性骨折史及临床表现等因素以及影像学检查和(或)骨密 度检查、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 需注意与转移性骨肿瘤、胸腰椎结核、多发性骨髓瘤、甲状 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病-矿物质骨病等多种疾病鉴别。
3.1 脊柱骨折
为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往往 外伤较轻,或无明显外伤史,因此,易漏诊或误诊为腰背 肌劳损。
2.1.4 实验室检查
常规术前检查,必要时检查血钙磷、24 h 尿钙、25(OH)VitD、 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根据病情需要,可检测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包括骨形成和骨吸
收指标): ①骨形成指标包括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源性碱性磷酸 酶、Ⅰ型前胶原C 端肽(P1CP)和N 端肽(P1NP)。 ②骨吸收指标包括晨空腹尿钙/肌酐比值、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 啉、尿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和N端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 酶及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型胶原交联N-未端肽 (NTX)等。
2.1.1 病史、症状和体征 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史或轻微外伤史。可出现疼痛、 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畸形、骨擦感(音)、异 常活动等体征,也有患者骨折后缺乏上述典型表现。 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
2.1.2 影像学检查
普通X线检查:①摄片应包括损伤部位上、下邻近关节,髋部骨折应包

《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要点

《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要点

《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要点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一、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水平,制定和推广科学、规范的防治策略,我们特制定《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

二、定义与诊断2.1 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

2.2 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如腰背痛、身高缩短、骨折等)、骨密度测定和生物标志物检测。

三、骨质疏松症的评估3.1 骨折风险评估采用工具如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进行骨折风险评估,以确定治疗指征和治疗强度。

3.2 骨密度测定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进行骨密度测定,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四、治疗策略4.1 基础治疗4.1.1 生活方式干预- 均衡饮食:确保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

- 适量运动:推荐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

4.1.2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钙剂:每日推荐摄入量1000-1200mg。

- 维生素D:每日推荐摄入量800-1000IU。

4.2 药物治疗4.2.1 抗骨质疏松药物- 抑制骨吸收药物:如二膦酸盐、降钙素等。

- 刺激骨形成药物:如雷洛昔芬、阿仑膦酸钠等。

4.2.2 骨折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移位或移位较小的骨折。

- 手术治疗:适用于有移位的骨折,如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等。

五、骨质疏松症的长期管理建立长期随访计划,监测骨密度、评估骨折风险,调整治疗方案。

六、宣传教育加强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早期诊断意识。

七、总结《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指南(2024版)》为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通过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骨折风险,有助于改善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版) 解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版) 解读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2011 年) .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 2 - 17.
8
01 概述
02 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 2.1.1 ] 不可控因素
[ 2.1.2 ] 可控因素
04 预防及治疗
— 2—
3
01 概述
02 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04 预防及治疗
(一)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和分类
1.1.1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定义-WHO(世界卫生组织, 199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 是一种以骨量低, 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 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目录松页诊治新0进1 概述展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
Contents 疗指南》(022 0危1险7版因素) 及解风读险评估
Page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04 预防及治疗
— 1—
目录页主要内容01 概述
Contents
Page• 概述
02 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危险因素与0风4 预险防评及治估疗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预防及治疗
风险级别 低 中 高
OSTA指数 > -1
-1 ~ -4 < -4
Koh LH, Sedrine WB, Torralba TP, et al. Osteoporosis Int, 2001, 12: 699-70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01 概述
02 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新指南解读PPT课件

骨质疏松新指南解读PPT课件
建立完善的骨质疏松症诊疗体系,包括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疗效评估等,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监测网络建设
建立骨质疏松症监测网络,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 筛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干预骨质疏松症。
3
诊疗体系和监测网络协同作用
通过诊疗体系和监测网络的有机结合,实现骨质 疏松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预后。
详细描述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密度降低,易患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 骨密度逐渐降低,骨折风险增加;有家族史的人群遗传了骨质疏松症的易感基因,患病 风险较高;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骨骼得不到有效刺激,骨密度下降,易患骨质疏松症。
03
2023版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主要内 容
诊断标准及流程
骨质疏松新指南解读
• 引言 •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现状 • 2023版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主要内容 • 新指南的特点与亮点 • 新指南的实施建议 • 新指南的影响与展望
01
引言
骨质疏松症的概述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为骨量减少和骨组织 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02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现状
全球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要疾 病之一。
详细描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球约有2 亿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年有大量患者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而致残或死亡。
我国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综合治疗
新指南提倡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以全面改善患者的骨骼健康状况。
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
提高生活质量
新指南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倡通过 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降低骨质疏松 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全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一部分

【全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一部分

骨重建过程
骨骼的完整性由不断重复、时空偶联的骨吸收和骨形成过程维持,此过程称为“骨重建” 骨重建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等组成的骨骼基本多细胞单位(Basic Multicellular Unit,BMU) 实施
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发生机制
国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细胞衰老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发病机制
3. 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 折的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新增:低骨密度、既往脆性骨折史 更新:更新IO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更详细介绍了需要治疗的FRAX®阈值与局限性
跌倒及其危险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因素)
4.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检查
新增:PET-CT、PET-MRI及放射吸收法(RA)等影像学 检查
(2001 NIH)
骨质疏松症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Ⅰ型)
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症 (Ⅱ型)
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或 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千万,其中女性约7千万
关于疗程的建议;关于骨折后应用抗骨质疏松药 物;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和序贯治疗
新增:高骨折风险、极高骨折风险患者如何区分,不同骨 折风险的患者如何进行药物选择

指南更新 2022版 vs. 2017版
更新内容
12. 关于疗程的建议
2022版
更新:双膦酸盐及短效药物的疗程;药物假期的内容做了更新
2017版
我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64亿(约占总人口的18.7%), 65岁以上人口超过1.9亿(约占总人口的13.5%) 来自2018及2021年公布的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 32.1%,男性为6.9%;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其中女性为51.6%,男性为10.7%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特点突出
新指南注重个体化诊疗,强调综合考虑患者年龄、 性别、病情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实用性强
新指南内容详实、具体,为医生和患者提供 了可操作的诊疗建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2
诊断与评估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疼痛
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出现腰背痛或全身 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起坐或长时 间行走后出现,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 。
脊柱变形
脆性骨折
指低能量或非暴力性骨折,如日常活 动而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常见部 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 和肱骨近端。
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出现身高变矮 、驼背等脊柱畸形,甚至导致胸廓畸 形,影响心肺功能。
骨密度测定方法及评价标准
双能X线吸收法(DXA)
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其测定值作为骨质疏 松症的诊断金标准。
骨密度检测
推荐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 及时发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 。
生活方式干预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钙和维
生素D的摄入。
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
风险评估
针对男性患者,应关注 年龄、体重指数、骨折 史等因素,以评估骨质
疏松风险。
骨密度检测
建议男性患者进行骨密 度检测,以便及时发现 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
控制盐的摄入
高盐饮食会增加钙的流失,老年人应控制盐的摄 入量。
运动锻炼对预防骨质疏松作用
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 身体素质,对骨骼健康也有益。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等,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 力,减少跌倒风险。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太极等,能够增加关节灵活性和平衡能 力,对预防骨质疏松也有帮助。

中国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诊断流程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检查结果,如骨密 度测定、X线摄片、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 以明确诊断。
相关检查与评估
双能X线吸收法
01
该方法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可以测定骨密度并评
估骨折风险。
X线摄片
02
对于骨折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可以辅助骨密度
的测量。
其他类型的骨质疏松
骨软化症
肾性骨营养不良
脆骨病
03
骨质疏松的诊断
临床表现
疼痛
骨质疏松患者可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以腰背痛 最为常见。
身长缩短
骨质疏松可导致脊椎压缩变形,使患者身高缩短 。
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大大增加,常发生于髋部 、腕部和椎体等处。
诊断标准与流程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
基于骨密度降低和/或脆性骨折史,可将骨质疏松症分为正常 、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三种类型。
其他相关检查
03
如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可了解患者的钙、磷、碱性磷酸酶等
矿物质代谢状况。
04
骨质疏松的治疗
药物治疗
基础药物
包括钙剂、维生素D等,可降 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双磷酸盐类药物
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钠等, 可抑制骨吸收,降低骨折风险。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如雷洛昔芬等,可有效预防骨折和 椎体变形。
减少医疗支出
积极诊治骨质疏松可减少因骨折等并发症导致的医疗支出。
02
骨质疏松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原发性骨质疏松
绝经后骨质疏松 老年性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
• 继发于内分泌疾病 • 糖尿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库欣综合征 • 继发于消化系统疾病 • 胃肠道疾病 • 肝脏疾病 • 胰腺疾病 • 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 • 贫血 • 白血病 • 多发性骨髓瘤

骨质疏松AACE指南解读要点(更新)

骨质疏松AACE指南解读要点(更新)

全球及中国流行现状
全球流行现状
骨质疏松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估计,全球有超过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且女性患者多 于男性。
中国流行现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据调查,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40%的女性和 20%的男性患有骨质疏松。
诊断标准及评估方法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建议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01
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骨质疏松类型、合并症等因素,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02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治疗
03
骨质疏松治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建议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回顾总结
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跌倒预防措施的 有效性,但在实际推广中仍存在诸 多挑战,如患者依从性、医疗资源 分配等。
疼痛管理在骨质疏松中作用探讨
疼痛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等工具对患者疼 痛程度进行客观评估。
非药物治疗
针对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 药(NSAIDs)、降钙素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有氧运动
如步行、跑步、游泳等, 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整 体健康水平。
力量训练
通过哑铃、杠铃等器械进 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 肌肉力量和骨密度。
平衡和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太极等运动,有 助于提高身体平衡性和柔 韧性,降低跌倒风险。
心理干预在骨质疏松中应用前景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对骨质疏松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减轻焦虑和恐惧情 绪。
2 双膦酸盐类药物
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 。长期使用可降低骨折风险,但需监测肾功能。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提高生活质量策略分享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对骨质疏松症 患者至关重要。建议增加钙和 维生素D的摄入,如牛奶、豆 制品、绿叶蔬菜等。同时,减 少盐、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以降低钙流失的风险。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骨骼力 量和平衡能力,降低摔倒和骨 折的风险。推荐的运动包括散 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 动。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
营养补充剂使用建议
01
钙剂补充
适量补充钙剂可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建议每日钙 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分次服用效果更佳。
02 03
维生素D补充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建议每日摄入量为400800国际单位。同时,适当晒太阳也有助于提高体内维生 素D水平。
注意事项
营养补充剂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摄入导致不良 反应。
06
并发症处理与康复管理
常见并发症识别和处理方法
骨折
疼痛
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 折,尤其是髋部、脊柱和腕部骨折。 对于疑似骨折的患者,应及时进行X 线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 括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牵引等) 和手术治疗(如内固定、关节置换等 ),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 类型和身体状况综合评估。
1 2
运动类型选择
推荐进行负重运动、抗阻运动和平衡运动,如步 行、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骨骼质量和肌肉力 量。
运动强度与频率
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强 度运动,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荷。
3
注意事项
运动前需进行充分热身,避免空腹运动,运动过 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寻求专业指导。
1 2
3
规范诊疗行为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一、骨质疏松症概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其主要症状包括骨痛、身形改变和骨折。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步骤,包括一般风险评估和个体化风险评估。

一般风险评估主要考虑年龄、性别、家族史、种族、内分泌因素、药物使用、生活方式等。

个体化风险评估则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既往骨折史、身高变化、骨密度等。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三、预防策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策略主要包括基础预防和特殊预防。

基础预防是指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提高骨密度和预防骨折。

特殊预防则是针对已经存在骨质疏松症风险或已经患病的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

四、诊断方法诊断骨质疏松症需要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其中,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可以评估患者骨质情况。

同时,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可以预测患者未来骨折的风险。

五、治疗措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目标是降低骨折风险和提高骨质量。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等。

非药物治疗则包括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和康复等。

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

六、康复与患者教育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和心理疗法等。

同时,患者教育也非常重要,通过教育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可以降低骨折风险。

七、长期管理与监测长期管理和监测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环节。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0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 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 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 增加,易发生骨折。
02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 松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 重要问题。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 可导致疼痛、残疾甚至死亡,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指南制定背景和意义
为规范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水平,减 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制定本指南。
均衡饮食
增加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如奶制品、豆制 品、海产品等。
适量运动
推荐进行负重运动和平衡训练,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提高 骨密度和肌肉力量。
充足日照
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 D。
心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作用
缓解疼痛与不适
通过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 者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管理要点
合并心血管疾病
在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同时,注意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避免与 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相互作用。
合并糖尿病
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注意钙磷代谢平衡,预防糖尿病肾病导致的 骨质疏松。
合并慢性肾脏病
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钙剂和维生素D的剂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
营养支持与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23)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26
目录
• 指南概述与背景 • 老年骨质疏松症诊断 • 老年骨质疏松症治疗原则与策略 • 特殊情况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概述与背景
Chapter
骨质疏松症现状及危害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是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领域的权威指南,是指导临床医生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治疗和预防的重要依据。

该指南于2024年发布,其中包含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全面内容。

下面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

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是基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根据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身高减少、背痛、体位性脊柱变形等。

而影像学检查主要是通过骨密度检测(如DEXA)和骨折类型(如脊椎骨折)来确定。

2.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目标是减轻疼痛、修复骨折、预防再骨折和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的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体位矫正、物理治疗、运动训练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补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类药物、雌激素、骨形态发生蛋白类药物等。

其中,对于高危骨折患者,强烈推荐使用抗骨吸收剂。

3.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包括非药物预防和药物预防。

非药物预防主要包括增加体力活动、改善营养、戒烟限酒等。

药物预防主要包括补钙剂、维生素D和抗骨吸收剂等。

根据指南,对于50岁以上有骨质疏松风险因素的女性和男性,强烈推荐进行骨折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中的特殊人群: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即妊娠期、青少年、高龄等人群给出了特殊的诊疗建议。

对于妊娠期妇女,根据指南,应合理控制钙的补充,并且避免长期补充维生素D。

对于青少年,应重视骨密度的监测,并及时进行治疗。

对于高龄人群,应该进行个性化的骨折风险评估,并针对性地给予治疗和预防。

综上所述,2024年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全面介绍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于临床医生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管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希望通过该指南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水平,减少骨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二部分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二部分
• 已使用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需行复杂侵入性口腔手术时,建议暂停 双膦酸盐治疗3-6个月后,再实施口腔手术,术后3个月如无口腔特殊 情况,可恢复使用
非典型性股骨骨折(AFF)
• AFF在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中,绝对风险非常低(3.2-50例 /100,000人年)
• 其发生可能与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疗程时长有关 • 一旦发生AFF,应立即停用双膦酸盐等骨吸收抑制剂,停药后AFF风险
药品名 适应证
鲑降钙素 NMPA批准用于预防因制动引起的急性骨丢失及创伤后痛性骨质疏松症
疗效
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及非椎体骨折风险
用法 注意事项
鲑降钙素鼻喷剂,2mL(4400IU)/瓶,鼻喷200IU,每日或隔日一次 鲑降钙素注射剂,50IU/支,50IU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或100IU皮下或肌肉注射,隔日一次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钙参考摄入量
年龄段 <6月 7-12月 1-3岁 4-6岁 7-10岁 11-13岁 14-17岁 18-49岁 >50岁 孕早期 孕中晚期、哺乳期
膳食钙参考摄入量(mg/d) 200 250 600 800 1000 1200 1000 800 1000 800 1000
不同钙剂元素钙含量
化学名 碳酸钙 磷酸钙 氯化钙 醋酸钙 枸橼酸钙 乳酸钙 葡萄糖酸钙
元素钙含量(%) 40
38.76 36
25.34 21
18.37 9.3
• 使用活性维生素D或其类似物并不能纠正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 • 不建议一年单次口服较大剂量普通维生素D的补充
1. *引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速查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出现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偶有过敏现象,可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确定是否 做过敏试验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个体化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骨密度、骨折风险等 个体化评估,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及风险。
3
诊疗方案讲解
向患者详细讲解诊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 物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等,让患者了解治疗的目 的、方法和预期效果。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锻炼方式
合理饮食
01
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
效果评价
根据患者的随访结果和病情变化,对治疗方案进行效果评 价,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健康指导
在随访过程中,医生应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包括 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 身健康。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指南更新内容回顾
骨质疏松症定义和分类的更新
本次指南对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更为详细和准确的描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 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导。

选择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经济 状况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药 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 案。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01
02
03
运动疗法
适量运动可增强骨骼肌肉 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减少骨折风险。
营养疗法
合理饮食,保证钙、磷、 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 有助于骨骼健康。
远程医疗和智能医疗技术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和智能医疗技术将在骨质疏松症的诊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
加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工作
预防是骨质疏松症管理的重要环节,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工作,包括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公众认
THANKS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发病机制
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
• .不可控因素 • 包括种族、增龄、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家族史等。
• 2.可控因素 • (1)不健康生活方式:体力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吸烟、过量饮酒、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过量饮
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体重过低等。 • (2)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包括性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
• 2.脊柱变形 • 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脊柱驼背畸形等,导致脊髓神经受压,或影响心肺功能及腹部
脏器功能异常,出现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不适
• 3.骨折 • 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通常指在日常生活中或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的骨折。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为椎体(胸、腰
• 调整生活方式: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充足日照;规律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 酸饮料;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避免跌倒的生活措施。
• 钙剂: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约摄入元素钙400 mg,故尚需补充元素钙约500~600 mg/d。
• 维生素D:对于存在维生素D缺乏危险因素人群,有条件时应监测血清25OHD和PTH水平以指导 维生素D补充量。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者可首先尝试每日口服维生素D3 1 000~2 000 IU,对于 存在肠道吸收不良或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维生素D肌肉注射制剂。(20 ng/mL(50 nmol/L)《血清25OHD《150 ng/mL)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临床关注问题
• 关于根据骨折风险分层选择治疗药物
• 骨质疏松症主要治疗目标是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目前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已逐步转为依据骨折风险分层的治疗策略。 可参考以下情况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骨折风险分层,以选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检查项目注意的问题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不伴血钙升高,骨密度降低伴血钙( 尤其是游离钙)升高有两种可能:
1)、原位的或骨转移的癌细胞自主溶骨(如多发性骨髓瘤细胞 或进入骨组织的一般癌细胞)。 2)非甲状旁腺肿瘤(如肺腺癌、乳腺癌、多发性骨髓 瘤、淋巴瘤或头颈部肿瘤等)分泌一种或多种OAF或PTHrP所致。
骨质疏松诊疗指南简介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全球发布的骨质疏松临床诊疗指南
欧洲
正式发布指 共20个国家 南的国家 区域性指南 国际骨质疏松 (发布机构)基金会
(IOF), 2008
拉美
阿根廷 智利 拉美骨矿物 代谢协会 (SIBOMM) ,2009 阿根廷: 阿根廷骨质 疏松协会 (SAO)和 阿根廷骨矿 物代谢协会
诊断
正常 骨量低
T值
> −1 −1 ~ −2.5
骨质疏松症
重度骨质疏松症
<−2.5
<−2.5并伴有பைடு நூலகம்性骨折
T值用于表示绝经后妇女和大于50岁男性的骨密度水平。对于儿童、绝 经前妇女以及小于50岁的男性,其骨密度水平建议用Z值表示: Z值= (测定值-同龄人骨密度均值)/ 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只要其中有一題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骨质疏松风险评估
•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1)
OSTA指数计算方法是: (体重-年龄)×0.2
结果评定如下:
风险级别 OSTA指数

中 高
OSTA>= -1
-4=<OSTA<-1 OSTA<-4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骨密度测定注意的问题-3
排除骨密度测定的假阴性、假阳性: DXA测得的骨密度是个物理量,只反映单位投影面积(或体 积)的骨矿含量。而无法知晓骨基质和骨组织的微结构。 1、全身因素:骨软化症。 2、局部因素如骨质破坏:肿瘤、血管瘤、囊肿、血肿、炎症 、纤维化、溶解、坏死。 3、假性升高:骨质硬化、增生,软组织钙化,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诊断(1)
• 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完整内容应包括2方面:确定骨 质疏松和排除其他影响骨代谢疾病
诊断骨质疏 松症的通用 指标 脆性骨折 骨密度低下
• 脆性骨折 指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发生了脆性骨折临床上 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骨密度测定注意的问题-1
建议采用体积骨密度(vBMD)来代替面积骨密度(aBMD) ( 1)T值来源于白种西方人群。东方人群的骨密度低于西方 人群,但用身高x骨面积后,两类人群的骨密度几乎相 同。
测定骨密度的临床指征 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论是否有其他骨质疏松危
险因素; 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 因素 有脆性骨折史或/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 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 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 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回答结果阳性(2011新增) OSTA结果 ≤-1 (2011新增)
(2)骨骼的体积大小与aBMD呈负相关。用vBMD可避免骨 骼太大或太小对骨质疏松诊断的影响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骨密度测定注意的问题-2
2、腰椎侧位测量BMD优于前后位
(1)用腰椎侧位测量BMD可排除脊椎后棘突、横突、椎弓根的干扰→反 映松质骨骨量变化。 (2)排除腹主动脉钙化、椎间盘钙化、小关节退行性变干扰。
骨质疏松症诊断(2) (基于骨密度测定)
•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体积密度)或者是单位面积(面积密 度)的骨量,二者能够通过无创技术对活体进行测量。 • 骨密度测量方法: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 • DXA测量值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 标准 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pDXA)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骨质疏松症诊断(2) (基于骨密度测定)
• 基于骨密度测定的诊断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DXA测定 骨密度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T值= (测定值-骨峰值)/ 正常成 人骨密度标准差。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鉴别诊断
• 需要鉴别的疾病如下: 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疾病:性腺、甲状旁腺、甲状腺疾病 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 影响钙和维生素D吸收和调节的消化道和肾脏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疾病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 以及各种先天和获得性骨代谢异常疾病等
2、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代谢激素(PTH和维生素D)无 明显改变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骨形成标志物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骨钙素(OC) 骨碱性磷酸酶(BALP)
骨吸收标志物
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 血清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骨质疏松骨折风险预测
® FRAX
目前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可以 通过以下网址获得: /FRAX/
• 可用于计算10年发生髋部骨折及任何重要的骨质疏松性骨 折发生概率的预估工具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新增: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需要做的基 本检查 骨质疏松诊断流程
预防 及治疗
新增: 国内新批准的抗骨质疏 松药物 对各类药物的应用和注 意事项阐述得更清楚明了 每类药物安全性问题 联合用药和疗效监测 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阐述比较简单, 笼统。 没有提到联合用药等问 题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跌倒是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主要内容
新指南与06版指南差异 骨质疏松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诊断与鉴别诊断
• • • •
骨质疏松症诊断 鉴别诊断 检查项目 骨质疏松诊断流程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骨质疏松骨折风险预测
在FRAX®中明确的骨折的常见危险因素
•年龄:骨折风险随年龄增 加而增加 •性别 •低骨密度 •低体重指数: ≤19kg/m2 •既往脆性骨折史,尤其是 髋部、尺桡骨远端及椎体 骨折史 •父母髋骨骨折 • 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 任何剂量,口服三个月或 更长时间 •抽烟 •过量饮酒 •合并其它引起继发性骨质 疏松的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要内容
新指南与06版指南差异
骨质疏松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 新指南更新内容概述
危险因素 及风险评估
新增: 更详细阐述危险因 素 风险评估工具 风险预测工具 跌倒及其危险因素
诊断与 鉴别诊断
(AAOMM) ,
中东及非洲
北美
亚洲
共7个国家和 地区 亚太风湿病学 联合会 (APLAR), 2006
伊朗、黎巴嫩、 美国 沙特、南非 加拿大 中东和北非骨 质疏松共识 (MENACO), 2007
指南代表及 英国: 国家骨质疏松 发布机构
指南小组 (NOGG), 2009 国家卫生医疗 质量优化研究 院(NICE) 2011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骨质疏松骨折风险预测
• FRAX结果提示:
美国指南中提到FRAX®工具计算出髋部骨折概 率≥3%或任何重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 ≥20%时,视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
欧洲一些国家的治疗阈值髋部骨折概率≥5% 中国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酌情决定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南非: 南非国家骨质 疏松基金会 (NOFSA), 2010
2007
美国: 国家骨质疏松 基金会 (NOF), 2008,2013 北美绝经协会 (NAMS), 2010 美国风湿病学 会(ACR), 2010
中国: 老年学学会, 1999 中华医学会骨 科分会,2008 中华医学会骨 质疏松与骨矿 盐疾病分会, 2011, 香港骨质疏松 协会2013
骨关节炎
骨转移瘤
多发性骨髓瘤
骨软化
Only For Scientific Exchange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检查项目
• • • • • (1)骨骼X线片:关注骨骼任何影像学的改变与疾病的关系 (2)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 基本检查项目 肝、肾功能 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清蛋白电泳等 酌情检查项目 甲状旁腺激素、25OHD、血沉、性腺激素、1,25(OH)2D 、尿钙和磷、甲状腺功能、皮质醇、血气分析、血尿轻链 、肿瘤标志物、甚至放射性核素骨扫描、骨髓穿刺或骨活 检等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