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课文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心整理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
精心整理 明确:万寿山 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请同学看图回答。 明确:佛香阁、排云殿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 (1)“耸立”指高高的直立,这个词说明了佛香阁巍峨雄伟。 (2)“*的琉璃瓦闪闪发亮”表现了佛香阁的建造气势恢弘。 (3)“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体现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 (4)“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说明排云殿很多,“金
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
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
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
(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很高,从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屋顶和
精心整理 红红的宫墙。
(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这句话也体了万寿山的高大,向前望,美丽宽阔的昆明湖变成了一面 镜子,一块碧玉。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上册第十八课 颐和园(课件)公开课课件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上册第十八课 颐和园(课件)公开课课件

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
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课堂总结
学 完 本 课 收 获 多 多
感受了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受到情感的
熏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1
2
了解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 法,懂得了写文章要按顺序去 表达。
课堂练习
1.补充词语。
金碧( 辉煌 ) 神清( 气爽 )
( 隐隐 )约约
( 姿态 )不一
找出这部分的4个过渡句?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 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 的长廊。2.走完长廊, 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 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 色大半收在眼底。4.从万寿
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精读感悟
从过渡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按什么 顺序来写景的?
移步换景
即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精读感悟
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上册 第十八课
颐和园
激趣导入
你们知道图画上
的美丽景色是哪里 吗?
激趣导入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坐 落在北京西郊,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 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
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
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 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 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6 1
的总体印象:大 和美。 总结全文,表
2-5
达作者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精读感悟
第一段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
这句话是文章的总起句, 既点出了颐和园所在的位置,
又写出了它给人的总的印象,
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精读感悟
第二部分
01
0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8课颐和园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8课颐和园PPT课件

感谢欣赏 再见
结束
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昆明湖 堤岸
湖心小岛
湖心小岛
十七 孔桥
石狮 子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 细细游赏。
重 点 词 语
láng
jiàn
shuǎng
zhù sǒng
liú lí
长 廊 横 槛 神清气爽 建 筑 耸 立 琉 璃
bì huáng diàn yǎn yìng zhū 金碧辉煌 宫 殿 掩 映 朱 红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 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 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 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 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 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 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 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 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 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 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 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 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 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 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 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 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 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fǎng 画舫
yǐn yuē 隐隐约约
dī àn diāo 堤岸 雕刻
zī tài 姿态不一
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对颐和园的总体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具体介绍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畔的美丽景色。 第三段(第6自然段):照应开头,表达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赞美之情。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 颐和园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8.颐和园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8.颐和园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现长廊“长”的特点。 “一眼望不到头”也表现了长廊“长”的特点
横槛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画着人物、花草、 风景
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 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 是相同的。
这么多的小狮子,姿态和形象都是不 同的,说明雕刻技术的高超。
这两句话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这篇课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游览顺序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 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 不到头。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 城里的白塔。
第4自然段是按照( 方向 )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
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
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
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长廊的画种类多,形式多样, 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 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 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
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一句写花草,一句写人的感受,这样写更 加突出长廊的美、有名。
用“滑”字更好。游船、画舫是专为人们用来 观赏湖面上的景物的。因为颐和园的景色太美了, 所以游船、画舫行驶很慢,给人感觉不是在水上 行驶,倒像在冰上慢慢滑动似的。而且“滑”字与 后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一句相呼应。

《颐和园》说课稿(通用11篇)

《颐和园》说课稿(通用11篇)

《颐和园》说课稿《颐和园》说课稿(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颐和园》说课稿(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颐和园》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颐和园》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想方设法研究它、解决它。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放松他们,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主动来参与阅读,并在阅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运用信息技术的资源进行设计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开路先锋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课堂,为课堂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的进行整合,特别适合于新课改的要求。

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便把网上的一些资源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就会把学生引进多姿多彩的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愉快,也为传统课堂教学增添了勃勃生机。

3、依据课改的新理念进行设计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

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 (共46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 (共46张PPT)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182021/8/18August 18,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182021/8/182021/8/182021/8/18
朗读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游览顺序
练习
谢谢大家
2021/7/25
47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 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 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 闪发光。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 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小导游要求: 对颐和园景点熟悉,能介绍景
点的特点。 会使用导游语。 态度自然大方,使用普通话。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 机会去细细游赏。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8/182021/8/18Wednes day, August 18, 2021
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画着人物、花草、风景,
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1.这条长廊有700多米 长,分成 273 间。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 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就是昆明湖。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8/182021/8/182021/8/188/18/2021 3:08:02 PM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件 《颐和园》 课文朗读配图文对照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件 《颐和园》 课文朗读配图文对照

(昆明湖 ) ( )
(十七孔桥)
2017/7/25 颐和园 4
长廊
2017/7/25 颐和园 5
长廊的特点

700多米长,分273间。 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

2017/7/25
颐和园
6
万寿山
2017/7/25 颐和园 7
佛香阁
2017/7/25
闪闪发光
颐和园 8
2017/7/25
颐和园
12
小组合作学习
各小组推选导游,其余的学生为游客,由 导游根据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 料,向大家介绍颐和园。
2017/7/25
颐和园
13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 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 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2017/7/25
颐和园
14
排云殿
2017/7/25 颐和园
金碧辉煌
9
十七 孔桥
2017/7/25
十七个桥洞 上百只狮子
颐和园 10
昆明湖
静 绿
2017/7/25
颐和园
11
再讨论:这些地方分别在颐和园的什么位置?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集体讨论:
你认为哪处景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在这个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把这段话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颐和园
2
读写生字词:
大殿 走廊 耸立 葱郁 痕迹 堤岸 栏杆 远眺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2017/7/25 颐和园 3
自由读课文。
想想: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地方? 把这些表 示地名的词注一上记号。 集体讨论:
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地方? (长廊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颐和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颐和园》
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 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 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列 数 字
这条长廊有七百 多米长,分成 273 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 五彩的画,画着人物、 花草、风景,几千幅 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 的。
劳动人民的 智慧
横槛
横槛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 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智慧和才干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 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有赏
• 鸟瞰万寿山
从万寿山下来, 就是昆明湖。昆明湖 围着长长的堤岸,堤 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 的石桥,两岸栽着数 不清倒垂的杨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 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
• 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 根石柱,柱子上都雕 刻着小狮子。这么多 的狮子,姿态不一,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
颐和园 (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 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 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 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 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 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 游景点。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 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 光。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 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 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 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 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 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 》

颐和园聚德东小学四年(1)班方秀纯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

学清分析课文的疑难字词较少,学生基本能认读理解词语。

但由于学生没有亲身游览过颐和园,在课文的游览顺序的理解,感受颐和园美景上有一定难度。

在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通过想象画面读、对照图画读、配乐欣赏,相信学生能读出欣赏、赞美的情调,产生情感共鸣,对中国“世界遗产”感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初步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初步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这个单元里,我们认识了雄伟气魄的万里长城,感受了秦兵马俑的宏伟气势。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认识另一处世界遗产。

这是哪一处世界遗产呢?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87页,齐读课题。

板书:颐和园师:同学们,你们了解颐和园吗?谁来说一说?生:圆明园由昆明湖和万寿山组成,其景色天成,建筑精致,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师:什么样的园林能称得上“皇家园林博物馆”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欣赏这座皇家园林。

二、初读课文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带拼音的字词,读通句子。

师:谁来说说,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看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想细细品味颐和园的美景。

在我们进入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读读生字词。

2. 学习生字词(1)请一位小老师领读课文带拼音的词语。

yídiàn láng zhùjiàn zāi zhùsǒng颐和园大殿长廊柱子横槛栽满建筑耸立liúgécōng yùyǎn fǎng zhūjītiào琉璃瓦佛香阁葱郁掩映画舫朱红几乎向东远眺dīdiāo shīzī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2)四字词。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课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课文

《颐和园》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颐和园》四年级上册课文

《颐和园》四年级上册课文

《颐和园》四年级上册课文颐和园呀,那可真是个超级好玩的地儿呢!一进去颐和园,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大大的画里。

那园子可大啦,感觉怎么走都走不完。

先说那长廊吧。

哇,长廊就像一条长长的彩色丝带。

柱子是红色的,栏杆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画。

画里有神话故事,有古代的小趣事,每一幅都特别精致。

我就一路走一路看,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本特别大的故事书。

有时候看入迷了,差点撞到前面的人呢。

再说说昆明湖吧。

湖水又清又亮,就像一面大镜子。

湖面上还有小船呢,那些小船的样子可可爱爱,有像小鸭子的,有像小亭子的。

坐在小船上,用手划着水,凉凉的水在手指间穿过,特别舒服。

看着周围的山啊,树啊,都倒映在湖水里,就像水里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世界似的。

还有万寿山呢。

山上的佛香阁可壮观啦。

远远看去,它就高高地站在那儿,好像在看着整个颐和园。

爬到山上的时候,虽然有点累,但是当看到下面的美景,就觉得一切都值啦。

能看到昆明湖像一块蓝色的宝石,长廊就像一条小虫子趴在地上,那些树啊就像绿色的小点点。

园子里的花花草草也特别美。

春天的时候,各种花儿都开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它们在微风里轻轻摇曳,就像是在跳舞一样。

我忍不住凑过去闻一闻,那香味啊,甜丝丝的。

在颐和园里走着,还能看到很多老人在锻炼身体,打太极的老爷爷动作慢悠悠的,却特别有力量;跳广场舞的老奶奶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还有小朋友在草地上跑来跑去,笑声传得老远老远。

这里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不管是谁来,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

不管是静静地坐在湖边发呆,还是在长廊里慢慢欣赏那些画,或者是在山上感受微风,都特别惬意。

颐和园啊,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每次去都能发现新的乐趣,每次离开的时候都特别舍不得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颐和园》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颐和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 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 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 700多米长, 分成 273 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 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 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的两旁栽满了 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 爽。
我赞叹 漫步长廊,欣赏着五彩的廊画,闻
着微风送来的淡淡花香,你情不自禁地 赞叹:“这是一条 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 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 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 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 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 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 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 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 的白塔。
自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初步了 解课文内容。 2.标注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 语的意思。 3.思考:作者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 你最喜欢哪里,说说理由。

sǒnɡ
ɡé
fǎnɡ
颐 tài 态
耸 dī 堤
阁舫 tiào 眺颐和园 Nhomakorabea耸立
佛香阁 堤岸
画舫 远眺
姿态不 一
大殿 长廊 柱子 杆 颐和园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 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小学语文四年级《颐和园》

小学语文四年级《颐和园》

1 1 1 1 1 1
情境导入,引出新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抓住景物特点 再读课文,明确中心
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拓展延伸,再颂颐和园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of 27
颐 和 园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颐 和 园
会认的字:
diàn tiào gé sǒng
殿


láng

zāi
耸பைடு நூலகம்
zhù




of 27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of 27
颐 和 园
知识与能力
认识7个生字,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写11个生字。正确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写“长廊、金碧 引导学生在读中理 辉煌、宫殿、葱郁、解,读中体会。领 使学生了解颐 堤岸、雕刻”等词 悟作者按游览顺序 和园的美丽景 语。 有序观察,抓住景 色,增强民族 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自豪感和自信 的表达方法。 心。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颐 和 园
1 1
情境导入,引出新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抓住景物特点 再读课文,明确中心
1
1 1 1
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拓展延伸,再颂颐和园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8 of 27
颐 和 园
1
细读课文,抓住景物特点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 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 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 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 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 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 人神清气爽。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描绘的颐和园的景色特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把握课文描绘的颐和园的景色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3.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查字典或询问同学。

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学习情况,对难点进行讲解。

4.分析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5.感悟颐和园之美学生分组讨论:你觉得颐和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6.拓展延伸学生举例介绍其他著名的旅游景点,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

7.课堂小结8.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合理,确保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入感受课文中颐和园的美。

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听我读课文,想象自己就在颐和园中漫步,你能感受到什么?”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有没有同学去过?”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问:“谁能用语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颐和园?”2.朗读课文教师读课文第一段,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拼音课文18《颐和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拼音课文18《颐和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拼音课文18《颐和园》(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18《颐y í和h é园yu án》北京běijīng 的de 颐和园yíhéyuán 是shì个gè美丽měilì的de 大dà公园gōngyuán。

进jìn 了l e 顾gù和hé园yuán 的de 大门dàmén,绕rào 过guò大殿dàdiàn ,就jiù来到láidào 有名yǒumíng 的de 长廊chángláng 。

绿l ǜ漆q ī的de 柱子zhùzi ,红漆hóngqī的de 栏杆lángān ,一y ī眼yǎn 望wàng 不bù到头dàotóu。

这zhè条tiáo 长廊chángláng 有yǒu 七百qībǎi 多duō米mǐ长cháng ,分成fēnchéng273间jiān 。

每měi 一y ī间jiān 的de 横槛héngkǎn 上shàng 都dōu 有yǒu 五彩wǔcǎi 的de 画huà,画huà着zháo 人物rénwù、花草huācǎo 、风景fēngjǐng ,几千jīqiān 幅fú画huà没有méiyǒu 哪nǎ两liǎng 幅fú是shì相同xiāngtóng 的de 。

长廊chángláng 两旁liǎngpáng 栽zāi 满mǎn 了l e 花木huāmù,这zhè一y ī种花zhònghuā还hái 没méi 谢xiè,那nà一y ī种zhòng 又yòu 开kāi 了l 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jià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sǒng)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liú)璃(lí)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gé)。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fǎ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ī)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tiào),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dī)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tài)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