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序能力

编辑词条

该词条缺少摘要图、基本信息栏、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

所谓工序能力[1]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常用标准偏差δ的6倍来表示工序能力的大小。

快速导航

•1概念

•2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

•3进行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

•4判定

•5提高工序能力的对策

•6提高工序能力指数的途径

•7调查

•8指数

1概念

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常用标准偏差δ的6倍来表示工序能力的大小。

所谓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所谓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应该具备以下

几个方面的条件:

1).原材料或上一道工序半成品按照标准要求供应;

2).本工序按作业标准实施,并应在影响工序质量各主要因素无异常的条件下进行;

3).工序完成后,产品检测按标准进行。

总之,工序实施以及前后过程均应标准化。在非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所测的工序能力是没意义的。

工序能力的测定一般是在成批生产状态下进行的。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产品质量是否稳定

2) 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

3) 因此,当确认工序能力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工序能力是以该工序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变异或波动来表示。产品质量的变异可以用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分布的定量值以及分布曲线来表示。在稳定生产状态下,影响工序能力的偶然因素的综合结果近似的服从正态分布。为了便于工序能力的量化,可以用3б原理来确定其分布范围:当分布范围取ц±3б时,产品质量合格的概率可达99.73%接近于1。因此以±3б,即6б为标准来衡量工序的能力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和良好的经济特性的。所以在实际计算中就用6б的波动范围来定量描述工序能力。记工序能力为B,则B=6б。

2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

在加工过程中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方面。如设备精度的稳定性性能的可靠性,定位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准确性,设备的冷却润滑的保护情况,动力的供应稳定程度等。

2) 工艺方面。如工艺流程的安排,工序之间的衔接,工艺方法,工艺装配,工艺参数,测量方法的选择,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工艺卡、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3) 材料方面。如才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处理方法,配套件元器件的质量等。

4) 操作者方面。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质量意识,责任心,管理程度等。

5)环境方面。如生产线厂的温度、湿度、噪音干扰、振动、照明室内净化、现场污染程度等。

3进行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

首先,工序能力的测定和分析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因为只有掌握了工序能力,才能控制制造过程的符合性质量。如果工序能力不能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那么质量控制就无从谈起,所以说工序能力调查、测试分析是现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第二,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是提高工序能力的有效手段。因为工序能力是有各种因素造成的,所以通过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可以找到影响工序能力的主导性因素。从而通过改进工艺,改进设备,提高操作水平,改善环境条件,制定有效的工艺方法和操作规程,严格工艺纪律等来提高工序能力。

第三,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为质量改进找出方向。因为工序能力加工的实际质量状态,它是产品质量保证的客观依据,通过工序能力的测试,为设计人员和工艺提供关键的工序能力数据,可以为产品设计签定合同的参考。同时通过工序能力的主要问题,为提高加工能力改进产品质量找到改进方向。

4判定

当工序能力指数求出后,就可以对工序能力是否充分作出分析和判定。即判断Cp值在多少,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1.根据工序能力的计算公式,如果质量特性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重合,这时K=0,则标准界限范围是±3б(即6б)时,这时工序能力指数Cp=1,可能出现的不良率为0.27%,工序能力基本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2.如果标准界限范围是±4б(即8б)时,K=0,则工序能力指数Cp=1.33。这时工序能力不仅能满足设计质量要求,而且有一定的富裕能力,这种能力状态是理想的状态。

3.如果标准界限范围是±5б(即10б)时,K=0,则工序能力指数Cp=1.67。这时工序能力有更多的富裕,也即是说工序能力非常充分。

4.当工序能力指数Cp<1时,我们就认为工序能力不足应采去措施提高工序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对工序能力指数Cp值(或CpK)的判断标准。

5提高工序能力的对策

1. Cp≥1.33 。当Cp>1.33时表明工序能力充分,这时就需要控制工序的稳定性,以保持工序能力不发生显著变化。如果认为工序能力过大时,应对标准

要求和工艺条件加以分析,一方面可以降低要求,以避免设备精度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修订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2. 0≤Cp≤1.33。当工序能力处于1.0~1.33之间时,表明工序能力满足要求,但不充分。当Cp值很接近1时,则有产生超差的危险,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工序的控制。

3. Cp<1.0。当工序能力小于1时,表明工序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标准的需要,应采取改进措施,改变工艺条件,修订标准或严格进行全数检查等。

6提高工序能力指数的途径

在工序能力调查中,工序能力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完全重合的情况是少的,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一定量的偏差,所以工序能力分析时,计算的工序能力指数一般都是修正工序能力指数。从修正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

Cpk=(T-2ε)/ 6б

中看出,式中有三个影响工序能力指数的变量,即质量标准T,偏移量ε和工序质量特性分布的标准差б。那么要提高工序能力指数就有三个途径:即

减小偏移量,降低标准差和扩大精度范围。

7调查

工序能力调查的目的

工序能力的调查首先要丛收集数据开始,并丛频数分布表、直方图以及工序能力图、控制图等作为依据来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如果处于稳定状态,则可由其分布的统计量 X S等来计算工序能力指数,从而达到工序进行科学调

查的目的。一般来说有以下目的:

1. 为改善生产过程各道工序的能力提供依据,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2. 为设计工作中确定产品标准提供重要资料,使产品设计减少盲目性。

3. 为工艺规程设计和修订、工艺装配的设计和修改、设备的选用以及对环境的要求等提供可靠资料,从而为更经济地使产品符合标准规格的要求打下基础。

4.为制定产品检验方法、编制产品说明书等检验和供销工作提供情报资料;为确定质量管理点提供依据。

工序能力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