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能力

合集下载

工序能力判断标准

工序能力判断标准

工序能力判断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对工序能力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这涉及到如何衡量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工序能力判断标准:过程能力指数、工序能力、不合格品率和废品率。

1.过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是衡量工序能力满足技术标准(公差范围)的程度,它反映了工序能力利用的充分程度。

这个指数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数据计算出来的,具体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公式进行表达。

在实践中,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和评估需要结合具体生产情况和数据进行分析,因此也是最为复杂和难以把握的一个方面。

2.工序能力工序能力是指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它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对于工序能力的评估,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精度、人员素质、生产流程、质量控制措施等。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到产品的最终质量。

3.不合格品率不合格品率是指不合格品数与总产品数的比例,是衡量生产质量的关键指标。

在实践中,不合格品率的计算和评估需要结合具体产品的质量和特性进行,同时也要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因素及其影响。

这个指标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4.废品率废品率是指废品数与总产品数的比例,是衡量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

与不合格品率一样,废品率的计算和评估也需要结合具体产品的特性和生产流程,不同行业的废品率水平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对于废品率的分析,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从而进行改进和优化。

总之,工序能力的判断标准是衡量生产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这些标准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

工 序 能 力 指 数 计 算 表 (单向公差)
生产线 气缸 PK线 0.030 0.020 0.040 量 数 据 值 Xi 0.030 0.030 机 台 NC B( R轴)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50 0.030 0.030 0.030 生产机种 K系列 0.030 0.040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20 0.030 0.050 检查项目 同心度 0.030 0.030 0.020 0.030 0.030 0.040 0.020 0.030 0.020 0.030 0.040 0.030 0.030 0.030 0.030 测量单位 mm 0.040 0.040 0.030 0.030 0.030 抽检数量 5 0台 0.030 给定上公差 Tu 0.030 给定下公差 Tl 0.030 频数 n 0.040 平均值 X 0.030 标准偏差 S 公差值 T Cp = |T-X| 3S 50 0.0312 0.0063 0.0600 1.530 CP>1.33;充分 1.33> CP>1.01尚可 CP<1.0;不足 n= 50 生产量 5 0台 日 期 5月10日 0.060
《工序能力知识》
“以人为本”建立强有力的人力资 源
一、工序能力的概念
1、概念
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它是描述加工过程客观存在分散的一个量值。
2、工序能力的数量表示
工序能力的数量表示通常用质量特性分布的6倍总体标 准偏差。即:工序能力=6σ (σ是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工序标准偏差,常用样本的标 准偏差 S 代替总体标准偏差σ,即:工序能力=6S)

工序能力的概念及分析

工序能力的概念及分析

工序能力分析一.工序能力1.1概念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实际能力。

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要紧表现在:1.产品质量是否稳定2.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在稳定生产状态下,阻碍工序能力的偶然因素的综合结果近似的服从正态分布。

当分布范围取μ±3σ时,产品质量合格的概率可达99.7%,因此在实际计算中应用6σ的波动范围(即±3σ)来定量描述工序能力,记为B,B=6σ.1.2阻碍工序能力的因素要紧为4MIE,即机器(Machine),方法或工艺(Method),人(Man),环境(Environment),材料(Material),在实际生产中,应因地制宜地从这几个方面去分析舆改进。

1.3工序能力分析地意义1.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只有工序达到一定的能力,才可保证加工的质量符合要求。

2.可提高工序能力,通过分析舆改进,逐步使工序能力不足变为合适。

3.为质量改进找进找出方向,通过分析工序能力,找出阻碍工序能力的因素,为改进质量提供明确方向。

2.0工序能力指数2.1概念通常,我们将质量标准T(公差)舆工序能力B的比值,称之为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 P,即C P反映工序能力满足技朮需求的程度。

C P=T/B=T/6σ2.2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1.计量值为双侧公差且心和标准中心重合的情况。

则有 C P =σ能够用抽样的实测值计算出样本偏差S 来可能,这时C P =式中T U 为质量标准上限,T L 为标准下限。

T T UTL 6σT 6σ T U - T L6σ2.分布中心舆标准中心不重合的情况当质量特性分布中心μ舆标准中心不重合时,如下图,σ、C P 未变,但出现工序能力不足的现象。

令ε=|M-μ|,ε为实际分布中心舆标准分布中心的绝对偏移量,又将ε舆T/2的比值为相对偏移量或偏移系数,记作K ,则:T T U εK=故从公式可知1. 当μ恰好位于标准中心时,|M-μ|=0,则K=0,现在如第一个图所示分布中心舆标准中心重合的理想状态。

第六章 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第六章  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指数将与一定的不合格品率相对应。因此,工 序能力指数越大,
说明工序能力的贮备越充足,质量保证能力越强,潜力越大,不
合格品率越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工精度和技术水平越高。
§6.2 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
一 计量值 1 双侧规格界限 (1)无偏 (2)有偏 2 单侧规格界限 (1)仅给出规格上限TU (2)仅给出规格上限TL 二 记数值 1 记件值 2 记点值
2

1.67≥Cp>1.33 一级加工
X T时, 当 10S≥T>8S,不合格品率 m 0.00006%≤p<0.006%。(见图) ●对精密加工而言,工序能力适宜;对一般加工 来说工序能力仍比较充裕,有一定贮备 。 ●措施: (1) (2)非关键工序可放宽检验; (3)工序控制的抽样间隔可适当放宽。

4

1≥Cp>0.67 三级加工
当 X Tm时,6S≥T>4S,不合格品率0.27%≤p<4.55%。 工序能力不足,不合格品率较高。(见图) 措施:


(1)要通过提高设备精度、改进工艺方法、提高操作技术
水平、改善原材料质量等措施提高工序能力。 (2)要加强检验,必要时实行全检。
5

Cp≤0.67 四级加工
1
计量值双侧规格界限
双侧规格界限是指既具有规格上限(TU)要求,又有规格下限(TL)要 求的情况 (1)无偏——规格中心Tm与分布中心 x 重合 ●计算公式:
Cp T T T B 6 6S
f(x)
T
σ

例1 TL
Tm μ
TU
过程能力指数和不合格率的关系
无偏时Cp和不合格率p的关系
3

1.33≥ Cp>1 二级加工

工序能力及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及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及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是指企业在生产工艺方面的能力,包括生产过程的完整性、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创新能力等方面。

工序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交货期和成本效益。

企业要提高工序能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工序流程的完整性是工序能力的基础。

一个完整的工序流程能够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因为工序中的缺失或漏洞而带来的问题。

企业应当对各个工序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无缝衔接,避免产生瓶颈和浪费。

其次,质量稳定性是衡量工序能力的重要指标。

工序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为了保证工序的质量稳定,企业需要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对工序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第三,提高生产效率是提升工序能力的关键。

高效的生产过程能够减少浪费和非价值增加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企业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过程,通过优化生产计划和排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最后,创新能力是企业提升工序能力的长期保障。

工序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

企业应当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工艺和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综合上述几点,工序能力的提高需要企业从完整工序流程、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

只有不断提升工序能力,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工序能力指数是一个综合评价工序能力的指标,包括工序流程完整性、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根据这些指标,企业可以评估自己的工序能力水平,并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和竞争。

通过对工序能力指数的不断提升,企业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工序能力是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具备的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客户满意度。

什么工序能力的名词解释

什么工序能力的名词解释

什么工序能力的名词解释工序能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所具备的技能、知识和经验。

它是衡量个人或组织绩效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各行各业中,工序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个人或组织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工作挑战,取得更好的业绩和成果。

一、工序能力的重要性工序能力对于个人和组织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个人来说,具备出色的工序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并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而对于组织来说,高水平的工序能力可以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益、更好的服务质量以及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因此,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重视并不断提升工序能力。

二、工序能力的组成要素工序能力包括多个方面的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包括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1. 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是指个人或组织在特定领域内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它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两个方面。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个人或组织可以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工作任务和挑战。

2. 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个人或组织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有效地传递信息,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它包括口头和书面沟通两方面。

通过学习沟通技巧和积极实践,个人或组织可以提升沟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效果。

3. 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指个人或组织在团队中发挥协作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它包括倾听他人意见、集思广益、有效协调等方面。

通过培养团队意识和拓展合作经验,个人或组织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合作,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4. 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指个人或组织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能够快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等方面。

通过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个人或组织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三、工序能力的培养方法提升工序能力需要个人或组织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时间,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培养方法:1.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专业书籍、参加培训课程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

P不良率
k偏移
理解区域
5.工序能力的判定与处理
Cp值的范围 Cp≥1.67 判定 工序能力过高 应采取对策 可考虑抽检或免检
1.67>Cp≥1.33 1.33>Cp≥1.0
1.0>Cp≥0.67 0.67>Cp
工序能力充分 工序能力尚可
工序能力不足 工序能力严重不 足
继续维持现状 要注意各个生产要素的变化情况,产品要加严检查
5.2建立X-R管制圖步驟
建立解析用管制圖的步驟: –(1)搜集數據-依測定時間順序排列 –(2)數據分組-以3~5個數據為一組最佳 –(3)記入管制圖的數據欄內 –(4)計算平均值X-求各組的平均值X –(5)計算全距R-求各組的全距R –(6)計算總平均值X-求各組均值X的總平均值X –(7)計算全距的平均值R-求各組全距R的平均值R –(8)查係數A2,D4,D3並代入公式計算管制界限 –(9)繪制管制界限及中心線-X管制圖在上,R管制圖在下 –(10)點繪-點在其數值之位置並以直線連接之 –(11)管制界限檢討如流程圖
3.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3.1.收集数据 通常N<50,就会造成误差大,且可信度低 3.2.找出数据的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和平均值
3.3.确定组数 3.4.确定组距
3.5.统计频数 3.6.列出频数分布表 3.7.画出直方图(制作直方图可用EXCEL模板或SPC软件完成) 3.8 判读与分析直方图
4.案例
案例分析与判断
直方图的分布超出公差范围,说明加工精度不够,制程能 力不足,应提高加工精度,缩小标准差,也可从公差标准 的严松程度来考虑,如产品使用要求不高可适当调整公 差 理想的公差范围T大约等于8倍的标准差S
5.直方图的形状分析与判断

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工序(过程)能力分析工序(过程)能力分析是对一个工序(过程)的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工序的能力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工序的优点和缺点,找出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从而提高工序的效率和质量。

工序能力分析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设定:首先需要明确工序的目标和要求,包括工序的产出物品、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对工序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和分析。

2. 流程分析:对工序进行详细的流程分析,包括每个环节的工序内容、工时和操作规范等。

通过流程分析,可以了解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3. 能力评估:对工序的能力进行评估。

可以采用各种评估方法,如数据分析、性能测试、问卷调查等。

评估的重点是确定工序各个环节的效率、准确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并与目标进行对比。

4. 问题分析:分析工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找出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如效率低下、错误率高、资源浪费等。

同时,还要找出问题的原因,包括人员、设备、工具、工艺等方面的原因。

5. 改进措施:提出改进工序能力的措施。

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优化工序流程、改进操作规范、提高员工技能等。

改进措施应该具体可行,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工序能力。

6. 实施和跟踪:将改进措施付诸实施,并进行跟踪和监控。

将改进措施逐步引入工序,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措施以保证改进的效果。

通过工序能力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工序的能力水平,并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工序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满足客户的要求,提升竞争力。

7. 资源管理:工序能力分析还需要对所需的资源进行管理。

这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设备资源等。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需要确保有足够的人手,并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从物资资源的角度来看,需要及时准确地供应所需的物料和材料。

从设备资源的角度来看,需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可靠性。

工序能力的调查与评价

工序能力的调查与评价

工序能力的调查与评价工序能力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各种工序的操作和控制能力,包括生产计划制定能力、设备保养和维修能力、工人技能培养和管理能力等方面。

对于企业来说,具备强大的工序能力是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的关键。

在进行工序能力的调查与评价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首先是生产计划制定能力。

企业要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供应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产能的充分利用,避免过剩或不足。

这需要企业有一套科学有效的计划制定方法和工具,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其次是设备保养和维修能力。

设备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对于工序能力至关重要。

企业要有专业的设备维护团队,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此外,企业还应有健全的设备保养计划和管理制度,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延长设备寿命。

再次是工人技能培养和管理能力。

工人是生产过程中的主力军,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工序能力。

企业应注重对工人的技能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

另外,企业还要建立健全的岗位分工和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工人积极投入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人的问题。

最后是工序的改进能力。

企业要有持续改进的意识和机制,不断提高工序的效率和质量。

这包括引进新的技术和工艺,改进现有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等。

企业还应对工序进行定期的数据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对工序能力进行调查与评价需要全面考察企业的生产计划制定能力、设备保养和维修能力、工人技能培养和管理能力以及工序的改进能力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能够做到全面、科学、有效的管理,企业才能够具备强大的工序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保证客户的满意度。

在调查和评价工序能力时,还需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能力。

工序能力的高低不仅与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有关,也与外部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密切相关。

企业需要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包括其供货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交货准时率等。

工序能力名词解释

工序能力名词解释

工序能力名词解释
你知道啥是“工序能力”不?听我给你讲讲哈。

有一回啊,我去一个工厂参观。

那个工厂是生产汽车零件的。

我看到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碌着,每个环节都井井有条。

我就好奇,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后来有人给我解释,这就涉及到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呢,就是一个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比如说,在那个汽车零件工厂,每个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如果一个工序总是出问题,生产出来的零件不合格,那这个工序的能力就不行。

我记得我看到一个工人在操作一台机器,他特别专注,动作也很熟练。

他说他每天都要做同样的工作,必须保证每个零件都符合标准。

这就是在发挥工序能力。

在生活中啊,我们也能看到工序能力的体现。

比如说,你去饭店吃饭,厨师做菜也有一道道工序。

如果厨师的工序能力强,做出来的菜就好吃。

如果工序能力不行,菜的味道可能就不怎么样。

所以啊,工序能力就是保证生产出好产品的关键。

工序能力的评价、处置与调查

工序能力的评价、处置与调查

数据分析法
对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 规律和原因。
访谈法
与生产一线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了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调查内容
工艺流程执行情况
检查生产过程中是否按照规定 的工艺流程执行。
员工技能和操作情况
了解员工技能水平、操作熟练 度和培训情况。
生产设备状况
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精度和 保养情况。
引入高效设备
引入具有高精度、高效率 的设备,提高生产能力。
优化设备布局
合理安排设备布局,减少 物料搬运距离,提高生产 效率。
人员培训
提高技能水平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 水平和操作规范意识。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员工的问题解决能力 和创新能力,提高工作效 率。
加强团队协作
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 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 执行力。
合理调配资源
根据生产计划的变动,合理调配企业内外部资源,使得资源的配置更 加合理,减少浪费。
03
提前预警机制
建立一套预警机制,根据工序能力的变化,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引入先进技术
技术升级
不断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升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减少人工操作 ,降低误差,提高生产效率。
使用方法
绘制直方图时,应收集生产过程 中的大量数据,并将它们分组和 计数。然后使用这些数据来计算 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和异常值。 此外,还应使用直方图来比较不 同组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
05
工序能力提升策略
优化生产计划
01 02
精细化排产
对于生产计划进行更加精细的安排,考虑到每种产品、原材料、设备 、人员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使得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得到更好的解决 。

工序能力分析

工序能力分析
=2×0.00135=0.0027=0.27%
而当Cp=0.9时,p=0.006934=0.6934%
励志人生
好好学习
5.3.2
µ≠ M
时的 p 计算
如下图示:
TL
T
TU

ε
-3σ

+3σ
不合格品率为:
p=Φ[-3(l-k) CP] +Φ[-3(1+k) Cp]
=1- Φ(3CPK) +Φ[(- 3Cp) (1+k)]
工序能力的判断标准
项目 级别
特级工序能力Biblioteka 数 CP或CPKCp≥1.67
对应关系 T与σ
T >10σ
不合格品率 p
p <0.000 06%
工序能力 分析
工序能力很充分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1.67≥Cp> 1.33 1.33≥Cp > 1 1≥Cp >0.67 Cp ≤0.67
10σ ≥T >8σ 8σ ≥T >6σ 6σ ≥T >4σ
励志人生
好好学习
5.1.3
进行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
1、B的测定和分析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
2、B的测试分析是提高工序能力的有效手段
3、B的测试分析为质量改进找出方向
➢根据工序能力大小,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案; ➢选择经济合理的设备机床; ➢根据每道工序能力大小,工艺人员在制定工艺时
可以更合理地确定该道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定位基 准。
【例4】
µ
某种金属材料抗拉强度要求≥32kg/cm2,经抽样
测量后计算得 =38,S=1.8。求工序能力指数。
解:
CPL=( -TL)/3S=(38—32)/ 3×l.8=1.11
励志人生 好好学习

工序(过程)能力分析与评价

工序(过程)能力分析与评价

工序(过程)能力分析与评价工序能力分析与评价工序能力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化流程,以达到高效、高质量和高产能的能力。

对工序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改进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分析工序能力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工序的目标和要求。

在进行分析之前,需要确定工序的具体任务和所需的技能、技术和资源。

这些目标和要求可以通过与相关部门和员工沟通、参考已有的标准和指导文件等方式来明确。

接下来,对工序进行能力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与工具能力评估:评估工序所需的设备及工具是否达到要求,并分析其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工具的完好程度和使用效果,可以评估其对工序能力的影响。

2. 技术与知识能力评估:评估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是否满足工序要求。

通过观察员工的工作能力、技术证书和培训记录等,可以评估其是否具备完成工序任务所需的技术与知识能力。

3. 流程与组织能力评估:评估工序的流程和组织方式是否合理和高效。

通过观察工序流程图、工作安排和部门间的协调情况,可以评估工序是否具备良好的流程与组织能力。

4. 质量控制能力评估:评估工序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

通过检查工序中是否有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工艺监控方法,可以评估工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在进行工序能力评估的同时,可以采用一些评价指标来量化评估结果:1. 生产效率指标:如工序产出量、生产周期、利用率等,用以评估工序的生产效率。

2. 质量指标:如工序缺陷率、不合格品率、退货率等,用以评估工序的质量控制能力。

3. 成本指标:如工序成本、产能利用效率、能源消耗等,用以评估工序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能力。

4. 创新指标:如工序改进率、新产品导入速度等,用以评估工序的创新和改进能力。

通过分析和评估工序能力,企业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改进流程,提高工序的效率和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生产效能和竞争力。

工序能力分析与评价工序能力分析与评价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所谓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

常用标准偏差δ的6倍来表示工序能力的大小。

所谓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原材料或上一道工序半成品按照标准要求供应;2).本工序按作业标准实施,并应在影响工序质量各主要因素无异常的条件下进行;3).工序完成后,产品检测按标准进行。

总之,工序实施以及前后过程均应标准化。

在非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所测的工序能力是没意义的。

工序能力的测定一般是在成批生产状态下进行的。

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产品质量是否稳定2) 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3) 因此,当确认工序能力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工序能力是以该工序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变异或波动来表示。

产品质量的变异可以用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分布的定量值以及分布曲线来表示。

在稳定生产状态下,影响工序能力的偶然因素的综合结果近似的服从正态分布。

为了便于工序能力的量化,可以用3б原理来确定其分布范围:当分布范围取ц±3б时,产品质量合格的概率可达99.73%接近于1。

因此以±3б,即6б为标准来衡量工序的能力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和良好的经济特性的。

所以在实际计算中就用6б的波动范围来定量描述工序能力。

记工序能力为B,则B=6б。

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在加工过程中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方面。

如设备精度的稳定性性能的可靠性,定位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准确性,设备的冷却润滑的保护情况,动力的供应稳定程度等。

2) 工艺方面。

如工艺流程的安排,工序之间的衔接,工艺方法,工艺装配,工艺参数,测量方法的选择,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工艺卡、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3) 材料方面。

如才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处理方法,配套件元器件的质量等。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所谓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

常用标准偏差δ的6倍来表示工序能力的大小。

目录简介所谓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原材料或上一道工序半成品按照标准要求供应;2).本工序按作业标准实施,并应在影响工序质量各主要因素无异常的条件下进行;3).工序完成后,产品检测按标准进行。

总之,工序实施以及前后过程均应标准化。

在非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所测的工序能力是没意义的。

工序能力的测定一般是在成批生产状态下进行的。

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产品质量是否稳定2) 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3) 因此,当确认工序能力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工序能力是以该工序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变异或波动来表示。

产品质量的变异可以用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分布的定量值以及分布曲线来表示。

在稳定生产状态下,影响工序能力的偶然因素的综合结果近似的服从正态分布。

为了便于工序能力的量化,可以用3б原理来确定其分布范围:当分布范围取ц±3б时,产品质量合格的概率可达99.73%接近于1。

因此以±3б,即6б为标准来衡量工序的能力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和良好的经济特性的。

所以在实际计算中就用6б的波动范围来定量描述工序能力。

记工序能力为B,则B=6б。

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在加工过程中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方面。

如设备精度的稳定性性能的可靠性,定位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准确性,设备的冷却润滑的保护情况,动力的供应稳定程度等。

2) 工艺方面。

如工艺流程的安排,工序之间的衔接,工艺方法,工艺装配,工艺参数,测量方法的选择,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工艺卡、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3) 材料方面。

如才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处理方法,配套件元器件的质量等。

工序能力的概念

工序能力的概念

工序能力的概念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

常用标准偏差δ的6倍来表示工序能力的大小。

所谓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所谓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原材料或上一道工序半成品按照标准要求供应;2).本工序按作业标准实施,并应在影响工序质量各主要因素无异常的条件下进行;3).工序完成后,产品检测按标准进行。

总之,工序实施以及前后过程均应标准化。

在非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所测的工序能力是没意义的。

工序能力的测定一般是在成批生产状态下进行的。

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产品质量是否稳定2) 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3) 因此,当确认工序能力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工序能力是以该工序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变异或波动来表示。

产品质量的变异可以用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分布的定量值以及分布曲线来表示。

在稳定生产状态下,影响工序能力的偶然因素的综合结果近似的服从正态分布。

为了便于工序能力的量化,可以用3б原理来确定其分布范围:当分布范围取ц±3б时,产品质量合格的概率可达99.73%接近于1。

因此以±3б,即6б为标准来衡量工序的能力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和良好的经济特性的。

所以在实际计算中就用6б的波动范围来定量描述工序能力。

记工序能力为B,则B=6б。

[编辑本段]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在加工过程中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方面。

如设备精度的稳定性性能的可靠性,定位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准确性,设备的冷却润滑的保护情况,动力的供应稳定程度等。

2) 工艺方面。

如工艺流程的安排,工序之间的衔接,工艺方法,工艺装配,工艺参数,测量方法的选择,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工艺卡、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3) 材料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序能力
编辑词条
该词条缺少摘要图、基本信息栏、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
所谓工序能力[1]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

常用标准偏差δ的6倍来表示工序能力的大小。

快速导航


•1概念
•2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
•3进行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
•4判定
•5提高工序能力的对策
•6提高工序能力指数的途径
•7调查
•8指数
1概念
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

常用标准偏差δ的6倍来表示工序能力的大小。

所谓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所谓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应该具备以下
几个方面的条件:
1).原材料或上一道工序半成品按照标准要求供应;
2).本工序按作业标准实施,并应在影响工序质量各主要因素无异常的条件下进行;
3).工序完成后,产品检测按标准进行。

总之,工序实施以及前后过程均应标准化。

在非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所测的工序能力是没意义的。

工序能力的测定一般是在成批生产状态下进行的。

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产品质量是否稳定
2) 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
3) 因此,当确认工序能力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工序能力是以该工序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变异或波动来表示。

产品质量的变异可以用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分布的定量值以及分布曲线来表示。

在稳定生产状态下,影响工序能力的偶然因素的综合结果近似的服从正态分布。

为了便于工序能力的量化,可以用3б原理来确定其分布范围:当分布范围取ц±3б时,产品质量合格的概率可达99.73%接近于1。

因此以±3б,即6б为标准来衡量工序的能力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和良好的经济特性的。

所以在实际计算中就用6б的波动范围来定量描述工序能力。

记工序能力为B,则B=6б。

2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
在加工过程中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方面。

如设备精度的稳定性性能的可靠性,定位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准确性,设备的冷却润滑的保护情况,动力的供应稳定程度等。

2) 工艺方面。

如工艺流程的安排,工序之间的衔接,工艺方法,工艺装配,工艺参数,测量方法的选择,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工艺卡、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3) 材料方面。

如才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处理方法,配套件元器件的质量等。

4) 操作者方面。

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质量意识,责任心,管理程度等。

5)环境方面。

如生产线厂的温度、湿度、噪音干扰、振动、照明室内净化、现场污染程度等。

3进行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
首先,工序能力的测定和分析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

因为只有掌握了工序能力,才能控制制造过程的符合性质量。

如果工序能力不能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那么质量控制就无从谈起,所以说工序能力调查、测试分析是现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第二,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是提高工序能力的有效手段。

因为工序能力是有各种因素造成的,所以通过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可以找到影响工序能力的主导性因素。

从而通过改进工艺,改进设备,提高操作水平,改善环境条件,制定有效的工艺方法和操作规程,严格工艺纪律等来提高工序能力。

第三,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为质量改进找出方向。

因为工序能力加工的实际质量状态,它是产品质量保证的客观依据,通过工序能力的测试,为设计人员和工艺提供关键的工序能力数据,可以为产品设计签定合同的参考。

同时通过工序能力的主要问题,为提高加工能力改进产品质量找到改进方向。

4判定
当工序能力指数求出后,就可以对工序能力是否充分作出分析和判定。

即判断Cp值在多少,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1.根据工序能力的计算公式,如果质量特性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重合,这时K=0,则标准界限范围是±3б(即6б)时,这时工序能力指数Cp=1,可能出现的不良率为0.27%,工序能力基本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2.如果标准界限范围是±4б(即8б)时,K=0,则工序能力指数Cp=1.33。

这时工序能力不仅能满足设计质量要求,而且有一定的富裕能力,这种能力状态是理想的状态。

3.如果标准界限范围是±5б(即10б)时,K=0,则工序能力指数Cp=1.67。

这时工序能力有更多的富裕,也即是说工序能力非常充分。

4.当工序能力指数Cp<1时,我们就认为工序能力不足应采去措施提高工序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对工序能力指数Cp值(或CpK)的判断标准。

5提高工序能力的对策
1. Cp≥1.33 。

当Cp>1.33时表明工序能力充分,这时就需要控制工序的稳定性,以保持工序能力不发生显著变化。

如果认为工序能力过大时,应对标准
要求和工艺条件加以分析,一方面可以降低要求,以避免设备精度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修订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2. 0≤Cp≤1.33。

当工序能力处于1.0~1.33之间时,表明工序能力满足要求,但不充分。

当Cp值很接近1时,则有产生超差的危险,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工序的控制。

3. Cp<1.0。

当工序能力小于1时,表明工序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标准的需要,应采取改进措施,改变工艺条件,修订标准或严格进行全数检查等。

6提高工序能力指数的途径
在工序能力调查中,工序能力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完全重合的情况是少的,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一定量的偏差,所以工序能力分析时,计算的工序能力指数一般都是修正工序能力指数。

从修正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
Cpk=(T-2ε)/ 6б
中看出,式中有三个影响工序能力指数的变量,即质量标准T,偏移量ε和工序质量特性分布的标准差б。

那么要提高工序能力指数就有三个途径:即
减小偏移量,降低标准差和扩大精度范围。

7调查
工序能力调查的目的
工序能力的调查首先要丛收集数据开始,并丛频数分布表、直方图以及工序能力图、控制图等作为依据来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如果处于稳定状态,则可由其分布的统计量 X S等来计算工序能力指数,从而达到工序进行科学调
查的目的。

一般来说有以下目的:
1. 为改善生产过程各道工序的能力提供依据,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2. 为设计工作中确定产品标准提供重要资料,使产品设计减少盲目性。

3. 为工艺规程设计和修订、工艺装配的设计和修改、设备的选用以及对环境的要求等提供可靠资料,从而为更经济地使产品符合标准规格的要求打下基础。

4.为制定产品检验方法、编制产品说明书等检验和供销工作提供情报资料;为确定质量管理点提供依据。

工序能力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工序能力调查的基本方法是直方图。

根据所收集来的数据画出直方图后,把工序质量标准的要求。

还可以直观地分析质量分布中心μ和标准中心M 是否重合,若发生较大的偏移,就是说明工序生产中有较大的系统误差,这时应调查原因,消除由于系统误差而引起的中心偏差。

8工序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指数是表示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标准(产品规格、公差)的程度,以Cp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Cp=T/6♭
其中,T为公差幅度,♭为总体标准差。

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1)双侧偏差:(Tu、Tl)a,公差中心与分布中心重合:Cp b 不重合Cpk
(2)单侧偏差:(Tu或Tl)a,只有上侧偏差:CpTu=(Tu-x)/3q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级Cpk≥2。

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 2。

0 > Cpk ≥ 1。

67 优应当保持之
A 级 1。

67 > Cpk ≥ 1。

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 1。

33 > Cpk ≥ 1。

0 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 A级
C 级 1。

0 > Cpk ≥ 0。

67 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 0。

67 > Cpk 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一般来说,我们采取的判定基准值为Cpk ≥ 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