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应急预案可分为哪三个层次

应急预案可分为哪三个层次
在现代社会,应急预案是组织和机构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的重要保障措施。
而应急预案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以应对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突发事件。
本文将就应急预案可分为哪三个层次进行深入探讨。
第一层次:基础级应急预案
基础级应急预案是机构和组织最基本的应急响应措施,旨在对常见、小规模事件进行应对。
这种级别的预案通常包括针对火灾、人伤、设施故障等日常事件的处理流程和联系人信息。
基础级应急预案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施的基本完整,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第二层次:专业级应急预案
专业级应急预案适用于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
这种级别的预案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包括应急救援、物资调配、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措施。
专业级应急预案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合作,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指挥系统来应对突发情况。
第三层次:战略级应急预案
战略级应急预案是最高级别的预案,针对国家、地区范围内的重大突发事件设计。
这种级别的预案通常由政府部门或专门机构负责编制和实施,涵盖了全面的危机管理和国家安全战略。
战略级应急预案需要考虑到国家整体的应急能力和资源调配,以确保在重大灾难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总之,应急预案可以根据事件规模和复杂度的不同分为基础级、专业级和战略级三个层次。
每个级别的预案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性,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工具。
机构和组织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合理制定和完善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挑战。
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的层次

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大事故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有效应对重大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建立了多层次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以下将详细介绍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一、综合预案综合预案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最高层次,它从总体上阐述应急管理的方针、政策,明确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并明确各应急组织在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和管理等规定。
1. 应急方针:明确应急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如“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等。
2. 应急组织结构: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责和运行机制,如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专家小组等。
3. 应急行动:阐述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包括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环节。
4. 应急资源:明确应急资源的配置、管理和调度,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
5. 应急演练:规定应急预案的演练内容、方式和频次,以提高应急组织应对事故的能力。
6. 管理与监督:明确应急预案的管理与监督机制,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二、专项预案专项预案是针对特定类型的重大事故或灾害制定的预案,它是综合预案的补充和细化。
专项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类型:明确预案适用的重大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泄漏、地震、洪水等。
2. 事故特点: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规律和影响,为应急响应提供依据。
3. 应急组织: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责和运行机制,针对特定事故特点进行调整。
4. 应急措施:针对事故特点,制定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5. 应急资源:明确应急资源的配置、管理和调度,针对特定事故特点进行调整。
6. 应急演练:规定专项预案的演练内容、方式和频次,以提高应急组织应对特定事故的能力。
三、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事故现场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它是专项预案的具体化。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现场情况:详细描述事故现场的环境、人员、设备、物资等情况。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

一、方针与原则方针与原则是应急预案的基石,它明确了应急工作的总体方向和指导原则。
这一部分通常包括: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组织原则;3.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应急响应原则;4. 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标。
二、应急策划应急策划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对应急资源、响应程序和救援力量的合理配置。
主要包括:1. 事故风险评估与预测;2. 应急资源调查与储备;3. 应急响应程序与流程设计;4. 应急队伍组建与培训。
三、应急准备应急准备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和准备活动。
主要包括:1. 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2. 应急演练与培训;3. 通信与信息保障;4. 应急避难场所设置与管理。
四、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是事故发生时,各级应急机构和救援队伍按照预案要求,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
主要包括:1. 事故报告与信息通报;2. 应急指挥机构的启动与指挥;3. 救援队伍的调度与救援行动;4. 应急物资的调拨与分配。
五、现场恢复现场恢复是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修复和重建的工作。
主要包括:1. 事故现场清理;2. 人员疏散与安置;3. 环境污染治理;4. 事故原因调查与责任追究。
六、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是确保应急预案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的环节。
主要包括:1. 预案的宣传与培训;2. 预案的修订与完善;3. 预案的评审与反馈;4. 应急管理的总结与评估。
总结来说,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六个核心要素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
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应根据企业、地区或行业的实际情况,对预案要素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事故应急救援模拟题

《事故应急救援》模拟题一、填空题1、编制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时,首先确定控制火势方法和步骤,明确采用的灭火方法.2、现场预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而编制的.3、san级文件指的是说明书 .4、检验应急救援预案有效性醉直观的方法是应急演练 .5、重大灾害事故的共性之一是具有继发性 .6、《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 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7、应急预案层次可划分为综合预案, 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8、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9、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
10、国家级应急救援预案主要以综合预案为主.二、单选题1.( A )是城市的整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城市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及响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思路.A.综合预案B.专项预案C.总体预案D.现场预案2.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响应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证等基本要求和程序,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称为( A ).A.综合应急预案B.专项应急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D.现场应急预案3.( B )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而制定的.A.综合预案B.专项预案C.现场预案D.应急预案4.预案编制小组获取信息渠道部门有( B ).A.合作公司领导B.上级领导C.企业支部人员D.保洁员5.应急准备中应予以改善的问题,不必一定要求予以纠正的称为:( D ).A.弥补项B.不足项C.整改项D.改进项6.按照各类可以预警的事故灾难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危害程度等因素,将其分为四级,其中醉高级别为( A )预警.A.红色B.黄色C.蓝色D.绿色7.应急预案核心要素正确的是( B ).A.设备建档B.培训与演练C.应急处置D.职业健康8.大型坍塌事故现场,在周围道路上要禁止( C )行使,避免二次坍塌.A.救护车B.救援挖掘机C.所有非救助车辆D.工程车9.对特定的潜在事件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所采取措施的计划安排,是应急响应的行动指南,称为( B ).A.应急指南B.应急预案C.应急措施D.应急计划10.对重大危险源现场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编制应由( B )负责.A.企业B.人大C.市应急救援机构D.委托机构11.二级文件指的是( B ).程序内容十分具体,是应急行动的指南.包括:预案概况,预防程序,准备程序,基本应急程序,专项应急程序,恢复程序.A.总预案B.程序C.说明书D.记录12.根据《安全生产法》第68条规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别( A ).A.县级,地区级,省部级,国家级B.乡镇级,县级,地区级,省级,国家级C.村级,乡镇级,县级,地区级,省级,国家级D.地区级,省部级,国家级13.关于“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B.应将综合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合并编写C.专项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可以合并编写D.应将综合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合并编写14.化工行业工厂选址时,应该如何协调厂区与居民区的位置关系.( B )A.位于居民区上风向B.位于居民区下风向C.位于居民区左侧D.位于居民区右侧15.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 D )应急能力.A.保护B.论证C.协调D.保持1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 B )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A.1B.2C.3D.417.事故应急演练类型有:( D ),功能演练,全面演练.A.情景演练B.多项演练C.专项演练D.桌面演练18.四级文件指的是( D ).A.总预案B.程序C.说明书D.记录19.通常在重大事故预案的( D )中可同时进行事故调查.A.应急策划B.应急准备C.应急响应D.现场恢复20.有效的应急系统较无应急系统,能将事故损失降低( C )A.百分之六B.百分之五十C.百分之九十四D.百分之百21.应急救援中心主要负责( C ).A.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人员B.对潜在重大危险的评估C.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D.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22.危化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 B ),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A.检查表B.应急救援预案C.隐患排查表D.预防规程23.危化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 A ).A.组织演练B.维护器材C.审查人员资质D.学习知识24.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 B )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A.市级安监局B.市级人民政府C.市级环保局D.市级危化品管理局25.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 C ).A.备份B.留底C.备案D.汇报26.现场预案是在( B )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而编制的.A.综合预案B.专项预案C.现场预案D.应急预案27.演练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的称为( B ).A.不足向B.整改项C.弥补项D.改进项28.演练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或应急救援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公众安全与健康的称为( C ).A.整改项B.弥补项C.不足项D.改进项29.一级文件主要指( B ).包含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等内容.A.记录B.总预案C.程序D.说明书30.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 C ),准备,响应,恢复.A.预估B.预谋C.预防D.预测三、多选题1.报警方式主要有( ABCD ).A.电话B.广播C.网络D.警报器2.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适用于( ABCD )等类型自然灾害.A.洪水B.暴雨C.台风D.大雾3.二级文件包括:( ACD ),基本应急程序,专项应急程序,恢复程序.A.预案概况B.法律法规C.预防程序D.准备程序4.发表任务申明意义有( ABCD ).A.明确预案的目的B.强调预案与整个企业密切相关C.确定应急救援系统结构D.确定小组成员职责5.根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ABCD )A.以人为本,减少危害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C.分级响应,协同应对D.依靠科技,提高素质6.恢复的内容包括( ABCD ).A.清理废墟B.损失评估C.失业评估D.预案复查7.记录与报告中需要包含的记录有:( ABD ).A.培训记录B.演练记录C.维修记录D.修改记录8.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的:( AB ).A.评审B.实施C.制订D.落实9.如果是遇湿易燃物品发生火灾,禁止使用( AB )灭火.A.水B.泡沫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沙土10.san级文件包括:( AB ).A.职责说明书B.设备使用说明书C.厂区路线图D.警示标牌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应符合的要求包括( ACD ).A.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B.应急保障措施满足其他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C.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D.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12.准备的内容包括( ABCD )A.应急预案B.应急医疗系统C.应急培训与演练D.应急资源13.应急预防的具体形式:( BC ).A.通过管理和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B.事先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事件,采取控制措施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C.进行现场应急专项检查,安全检查,查找问题,通过动态监控,预防事故发生D.在出现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事故的发生14.事故应急救援基本任务:立即组织营救(),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 BC ).A.管理人员B.受害人员C.其他人员D.家属成员15.事故应急演练类型有三类:( ABD ).A.桌面演练B.功能演练C.专项演练D.全面演练16.突发事件分类类型包括:( ABCD ).A.自然灾害事件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D.社会安全17.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的保障措施:( ABCD ).A.通信与信息保障B.应急队伍保障C.物资装备保障D.其他保障18.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的管理措施:( ABCD ).A.应急预案培训B.应急预案演练C.应急预案修订D.应急预案备案19.危险物品的( BCD )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A.运输B.生产C.经营D.储存20.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 BD ),保证正常运转.A.使用B.维护C.查看D.保养21.现场处置方案中应急处置的内容主要包括:( ABC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C.报警电话D.现场自救和互救22.响应的内容包括:( ABCD )A.启动报警系统B.启动应急救援中心C.提供医疗救援D.疏散和避难23.信息上报过程中可上报的内容有:( ABD ).A.事故发生时间地点B.人员伤亡情况C.生产绩效D.事故原因初步判断24.选出以下和准备有关的措施:( BC ).A.风险评价B.应急培训C.应急演练D.常态恢复25.演练的实施过程按顺序排列为:( ABCD ).A.编写演练方案B.记录演练过程C.总结报告D.培训人员26.以下疏散程序正确的是:( AB ).A.注意警报B.撤离现场C.盲目逃跑D.大喊大叫27.以下与分析潜在紧急事件依据有关的选项有:( ABCD ).A.历史紧急事件B.技术原因紧急事件C.人为失误导致紧急事故D.规章制度问题导致紧急事件28.应急恢复的目的有哪些:(ABD).A.在事态得到控制后,尽快让生产,生活,工作和生态环境等恢复到正常状态B.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避免重新演化为事故状态C.接到事故预警信息后,采取相应措施,将事故遏制于萌芽状态D.通过迅速恢复到常态,减少事故损失,弱化不良影响29.应急计划区包括:( ABD ).A.危险区B.缓冲区C.应力区D.安全区30.应急救援体系的支持保障系统醉为关键的两个环节:( BD ).A.法律法规保障系统B.通讯系统C.技术与信息支持系统D.警报系统四、判断题1.教育和惩罚相结合,是现场管理中醉有效的放错方式.(错)2.功能演练是针对某些应急响应功能讨论应急行动的演练活动.(错)3.发现人员触电,应立即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对)4.发生火灾时,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适当的做法应当是大声呼喊.(错)5.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san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醉高级别(对)6.保护措施程序只包括:对特殊人群保护措施,对特殊设施的保护措施.(错)7.报警程序属于二级文件(对)8.编制预案过程中,通过建立预案组,鼓励参与是为了分担责任.(错)9.编制预案过程中,通过建立预案组是为了提高预案的人气度.(错)10.编制预案时,熟悉原有计划和政策,在原有基础上调整.(对)11.厂区基本情况包含原料,产品,工艺流程,技术参数,产量,产值,人数等资料.(对)12.厂区基本情况不需要对安全设施的分布进行记录.(错)13.厂区基本情况中包含对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的资料.(对)14.厂外应急指的是事故后果超出厂区边界外后,厂外应急预案启动.(错)15.当发现紧急事件时应该迅速打开门窗.(错)16.当身上衣物着火时,应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灭火焰.(对)17.当有异物进入眼中,用手揉眼,把异物揉出来.(错)18.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是指全面演练.(错)19.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是指桌面演练.(对)20.对于一个企业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一般都可以经过质量教育培训,通过弥补员工的质量知识和技能不足的方法来解决.(错)21.二级文件内容十分具体,是应急行动的指南.(对)22.发生火灾或b炸事故后,遇险人员在撤离有困难时,应在现场指挥带领下,可以迅速转入独头巷道,关闭局部通风机,或者切断风筒堵住入口.(对)23.恢复是指使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或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对)24.发生重大事故时,企业负责人应直接指挥.(对)25.交通管制程序只包括警戒和约定的交通管制.(错)26.发现人员烧伤时,以醉快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对)27.发现危险化学品火灾,应当马上拿灭火器前去扑救.(错)28.发展外部应急能力可以节省发展内部应急能力所需的过多的人员培训,人力资源补充和装备配置的费用.(对)29.分析所属地理位置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不仅考虑地形因素,还应考虑交通路线因素.(对)30.风险评价主要为事故后果和概率两个维度.(对)。
(应急预案)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上)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者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者方案。
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wei)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
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编制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在《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wei)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均有明确规定。
本指南可供城市或者地方政府在策划、编制和更新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使用,其目的是促进城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增强城市对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通常一个城市或者地区会存在多种潜在事故类型,例如,地震、火灾、水灾、飓风、泥石流、地表塌陷、海啸、火山爆发、暴风雪、空难、危(wei)险物质泄漏、长期停电、放射性物质泄漏等。
此外,城市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也可能会浮现重大紧急情况。
因此,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必须进行合理策划,做到重点突出,反映出本地区的主要重大事故风险,并合理地组织各类预案,避免预案之间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
预案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如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和企业预案,按时间特征,可划分为常备预案和暂时预案(如偶尔组织的大型集会等),按事故灾害或者紧急情况的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预案。
而最适合城市组织预案文件体系的分类方法,是按预案的合用对象范围进行分类,可将城市的应急预案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见图1) ,以保证预案文件体系的层次清晰和开放性。
1.综合预案综合预案是城市的整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城市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
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事故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预先做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1) 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
(2) 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3) 事故应急预案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
通过编制基本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足够灵活,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
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
(4) 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的协调。
(5) 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二、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进行合理策划,做到重点突出,反映主要的重大事故风险,并避免预案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
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1) 重大危险普查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情况等。
(2) 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 (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 及其影响。
(3) 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
(4) 本地区以往灾难事故的发生情况。
(5) 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6) 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7) 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基于可能面临多种类型的突发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和层次,并实现共性与个性、通用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对应急预案合理地划分分层次,是将各种类型应急预案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有效方法。
应急预案可分为3 个层次。
(一)综合预案(二)专项预案(三)现场预案四、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不同的应急预案由于各自所处的层次和适用的范围不同,因而在内容的详略程度和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采用相似的基本结构。
重大事件应急预案

重大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
重大事件指的是可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重大事故等。
在面对这些事件时,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稳定。
二、目标。
重大事件应急预案的目标是在发生重大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组织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预案内容。
1. 应急组织。
建立应急指挥部,由政府相关部门、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组成,负责统一指挥、协调救援工作。
2. 预警系统。
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包括气象预警、地质灾害预警、恐怖袭击预警等,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到各级领导和群众手中。
3. 应急救援。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医疗救援队、抢险救援队等,确保能够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4. 疏散安置。
建立疏散安置点,对受灾群众进行疏散安置,提供食品、饮水、医疗等必需品,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5. 灾后重建。
建立灾后重建工作组,对受灾地区进行灾后评估,制定灾后重建方案,确保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四、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各级领导和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责任分工。
明确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分工,确保在重大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六、总结。
重大事件应急预案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案制定,才能在重大事件发生时,迅速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稳定。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1. 引言重大事故的发生对企业和社会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一套组织、协调和处理重大事故的指导方针和操作流程,旨在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响应、调动资源、减少损失、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
2. 层次包括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战略层、计划层、实施层和评估层。
2.1 战略层战略层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最高层次,负责制定和指导应急工作的总体方针和政策。
在这一层次上,需要考虑重大事故应急的目标、策略、组织结构、资源调度以及与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等。
战略层主要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参与,他们需要进行相关的决策和指导。
2.2 计划层计划层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中间层次,负责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方案。
在这一层次上,需要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类型和场景,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法。
同时,还需要对应急资源进行评估和预案的编制,制定应急训练和演练计划,以及制定信息发布和沟通机制等。
计划层主要由应急管理部门或者是应急小组负责。
2.3 实施层实施层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具体执行层次,负责根据预案和方案进行实施。
在这一层次上,需要将预案和方案中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付诸行动,并实施现场指挥、资源调度、人员疏散、施救等工作。
实施层需要有专业的应急救援人员参与,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紧急情况。
2.4 评估层评估层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最后层次,负责对应急工作的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估和总结。
在这一层次上,需要对应急预案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包括预案的实施情况、预案的可行性、预案的适应性等。
同时还需要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应急预案的能力和水平。
3. 总结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企业应对重大事故的重要手段,它的层次包括战略层、计划层、实施层和评估层。
这些层次相互衔接,各层次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重大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时的应急预案

重大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时的应急预案
(一)伤病员来院后,首先由急诊护士做好应急处理。
(二)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三)急诊护士人力不足时,由护理部或总值班调集相关科室人员参加急救工作。
(四)对重大抢救,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五)有医务科、护理部或总值班负责组织协调患者的急救、转科等工作。
(六)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突发意外情况时,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应就地进行抢救,并迅速通知急诊科室人员参加抢救或将患者转至急诊科室进一步急救,同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协助组织抢救。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重大事故的突发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制定和落实有效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一个完善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应该具备多个层次,以确保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高效协同和有效应对。
本文将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企业层面三个层次来论述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与要求。
一、国家层面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在国家层面,各级政府应根据不同类型的重大事故,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下达给各个地方和单位,以确保各级应急机构的协同合作。
首先是建立健全的应急指挥体系。
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实施应急指挥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确保各级政府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迅捷通讯和信息共享,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是明确责任与职责划分。
国家应急管理部门要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重大事故应急响应工作的责任制度,确保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协调、高效地开展重大事故应急工作。
此外,国家层面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还需要规定资源调配和应急救援的机制。
国家应根据各地区的需要,合理配置各类应急物资和装备,并组织开展相关的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二、地方层面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在地方层面,各地方政府应制定具体的灾害类型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以适应当地的现实情况和特点。
首先是要全面评估和分析本地区的重大事故的风险状况,科学确定应急响应的级别和阶段划分。
不同类型的重大事故需要采取不同的应急响应措施,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类事故进行分类,并相应地规划和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其次是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
地方政府应设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应急管理人员,组织开展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起草、审核和推广工作。
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加强对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是要与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地方政府应当与本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协商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并经常进行演练和评估,确保各单位的应急响应措施能够与地方政府的应急工作有机衔接,形成合力应对重大事故。
紧急事故应急预案

紧急事故应急预案一、紧急事故定义及等级划分紧急事故是指发生在工作及生产过程中,由设备故障、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引起的突发事件,可能给人员、财产以及环境造成严重伤害或破坏的事件。
依据事故的危害程度,紧急事故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二、紧急事故应急预案主体1.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预案工作的领导小组由公司高层领导担任,负责制定、评估和修订应急预案,并在事故发生时指挥协调。
2.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预案领导小组成员组成,负责实施应急预案,调动资源、组织处置和指挥协调。
3.事故报告人员:负责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及紧急状态的发生。
4.事故处置人员:负责对紧急事故进行现场处置,采取紧急救援和应急措施,保护人员安全和现场环境。
5.事故调查人员:负责对紧急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责任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紧急事故应急预案程序1.预案启动:当发生紧急事故时,事故报告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并启动应急预案。
2.事态评估:应急指挥部在了解事故情况后,对事态进行评估,确定事故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
3.资源调动:根据评估结果,指挥部调动必要的资源,包括救援队伍、设备、物资等,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4.危险区域划定:对事故现场进行划定危险区域,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入,确保人员安全。
5.人员疏散:指挥部组织疏散被困人员,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
6.现场处置:事故处置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包括紧急修复设备、扑灭火源、清除障碍等。
7.事故调查与报告:在事故结束后,指挥部安排事故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事故调查报告。
8.修订与改进:根据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指挥部组织修订和改进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注意事项1.预案的制定应具体、明确,包含应急组织机构、任务分工、工作程序、资源调配、处置措施等内容。
2.应急预案要与相关法规和标准相一致,确保合法合规。
3.应急预案需要进行定期演练和检查,以保证预案的实施性和有效性。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1.各级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处置能力。
2.各级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实战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本预案旨在为各级单位提供应对重大事故的指导,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事故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级单位应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完善预案,提高应对重大事故的能力。
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的条款: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一、预案概述
为有效应对各类重大事故,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应对措施,将应急预案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二、预案层次及响应措施
1. Ⅰ级预案
(1)适用范围:重大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4.问题:公众恐慌和信息混乱。
解决办法:建立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透明,同时开展公众应急知识教育和心理疏导。
注意事项:
-预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各类风险因素,确保全面覆盖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
-预案的执行过程中,应注重信息的及时更新和传递,确保各级单位了解最新情况。
-各级单位在执行预案时,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特殊应用场合:公共卫生事件
增加条款:
-疫情报告与信息共享:建立快速、高效的疫情信息上报和共享机制,确保各级单位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防疫物资的调配与使用:明确防疫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流程,确保应急时的供应充足和合理分配。
-群众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制定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群众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计划,减轻公众恐增加条款:
-化学品泄漏事故的识别与评估:明确不同类别化学品的泄漏处理流程,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一、前言。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应对重大危险源事故,特制定本预案,以便在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泄漏、矿井透水、油罐车爆炸等重大危险源事故。
三、应急响应级别。
1. 一级响应,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启动一级响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2. 二级响应,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启动二级响应,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 三级响应,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可能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启动三级响应,协调有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四、应急预案流程。
1. 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相应响应级别的应急预案;2. 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前往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工作;3. 启动应急通讯系统,与相关部门、单位进行及时沟通和协调;4. 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制定救援方案,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救援人员安全;5. 组织事故现场的人员疏散和伤员救治工作;6. 对事故影响范围内的环境进行监测和处置;7. 做好事故后续处理工作,包括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
五、应急救援措施。
1. 人员疏散,组织事故现场人员有序疏散,确保人员安全;2. 伤员救治,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将重伤员送往医院救治;3. 环境监测,对事故影响范围内的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4. 资源调配,调配救援人员、设备和物资,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5.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重大危险源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作能力,确保在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
七、其他事项。
1. 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本预案的要求,做好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准备工作;2.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应对重大危险源事故。
重大事件应急预案

重大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
重大事件指的是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等。
针对这些重大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地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责任部门。
1.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指挥应急处置行动。
2. 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消防部门,负责扑灭火灾、救援被困人员。
4. 医疗卫生部门,负责医疗救治伤员,防止疫情传播。
5. 民政部门,负责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
6. 通信部门,负责保障通信畅通,传递应急信息。
7. 新闻媒体,负责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引导群众做好自我保护。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划分为不同的应急响应级别,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2. 应急预案流程,包括事件发生初期的信息收集、评估和报告,指挥部的成立和工作机制,救援和救治措施的实施,灾后重建等环节。
3. 应急资源保障,包括人员、物资、设备等各种资源的储备和调配,确保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救援和救治工作。
4. 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各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5. 应急信息发布,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机制,确保应急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给公众,引导群众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
四、应急预案执行。
一旦发生重大事件,各责任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快速行动,全力展开救援和处置工作。
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总结。
制定和执行重大事件应急预案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在重大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工作。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1. 概述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组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预先安排的措施和步骤的集合。
该预案的层次结构是为了确保在处理紧急情况时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对和行动。
以下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的内容。
2. 第一层:预案总则预案总则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基础,它包括针对突发事件情况的定义、预警和判断标准、应急调度指挥部的组织架构、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责与权限、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依据等内容。
预案总则的目的是为了确立应急响应的原则和基本框架,为下一层次的应急预案提供指导。
3. 第二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在预案总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所制定的具体应急预案。
这些突发事件可以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等)或人为事故(如爆炸、泄露、火灾等)等。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情况评估与预警、应急响应措施、人员疏散与救援、资源调配与支持、媒体与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内容。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可以制定多个具体的预案。
4. 第三层: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响应预案。
每个部门的应急预案包括部门内具体的责任人员、应急设备和资源、应急组织架构、危险环境的识别和应对、人员疏散和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部门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组织应急行动,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5. 第四层:岗位应急操作手册岗位应急操作手册是针对每个具体岗位所制定的应急指导手册。
该手册包括岗位的工作职责、应急工作流程、应急操作要点、使用应急设备和工具的指导等内容。
岗位应急操作手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岗位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根据预先制定的操作流程,迅速、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岗位工作的顺利进行。
6. 第五层:应急培训与演练应急培训和演练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环节,它包括针对不同层次的应急预案进行的培训和演练计划。
应急预案等级分类

事故迅速恶化,需要立 即采取行动以控制局势 。
PART 03
应急预案等级实施流程
REPORTING
启动应急预案
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和紧急 程度,确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启动预案程序
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启动相应的应急 预案。
通知相关人员
及时通知相关应急人员、救援队伍和志愿者 ,确保他们能够迅速响应。
资源调配
调配物资资源
根据应急需求,迅速调配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和器 材等资源。
调配人力资源
组织相关人员、救援队伍和志愿者,确保他们能够及 时到达现场并开展救援工作。
调配交通运输资源
协调交通运输资源,确保救援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到 达现场。
现场指挥与协调
建立现场指挥部
在现场设立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的救援工作。
特点
三级应急预案优先级一般,需要调动部分资源进 行紧急处理,以确保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3
措施
三级应急预案通常包括控制事故扩大、抢修、救 援等措施,以及启动相关应急指挥中心和协调各 部门、单位进行协同作战。
四级应急预案
定义
四级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造成较小事故或紧急情况,需要进行一定的应急响应措施。
中等危害
事故可能对人员、环境或设施造成一定损害,但 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
重大危害
事故可能对人员、环境或设施造成严重损害,甚 至威胁生命安全。
影响范围
01
02
03
局部影响
事故仅对特定区域或设施 造成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区域影响事故可能对一定区域内的 多个设施或人员造成影响 。
行政事故应急预案划分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行政事务日益增多,各类行政活动频繁,事故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有效应对行政事故,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制定行政事故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行政事故应急预案的划分进行探讨。
二、行政事故应急预案划分原则1. 分类原则:根据行政事故的性质、原因、影响范围等因素,将行政事故应急预案划分为不同类别。
2. 等级原则:根据行政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预案划分为不同等级。
3. 层次原则:按照行政层级,将应急预案划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县(市、区)等不同层次。
4. 预防为主原则:在应急预案制定过程中,注重预防措施,提高事故防范能力。
5. 综合性原则:应急预案应涵盖事故预防、应急响应、恢复重建等多个方面,形成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
三、行政事故应急预案划分1. 按事故性质划分(1)自然灾害类:如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
(2)事故灾难类:如火灾、爆炸、交通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
(3)社会安全事件类:如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4)其他事故:如工程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事故。
2. 按事故等级划分(1)特别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2)重大事故: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对部分地区或行业造成较大冲击。
(3)较大事故:造成一定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对部分地区或行业造成一定冲击。
(4)一般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对部分地区或行业造成轻微冲击。
3. 按行政层级划分(1)中央级应急预案:针对全国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2)省级应急预案:针对全省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由省人民政府或省有关部门制定。
(3)市级应急预案:针对全市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由市人民政府或市有关部门制定。
简述应急预案分类

一、按突发公共事件类型分类1.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针对地震、洪水、台风、干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
2. 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针对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环境污染、矿山事故等事故灾难的应急预案。
3.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针对传染病、食品安全、职业健康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4. 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针对恐怖袭击、暴力犯罪、网络攻击等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
二、按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分类1. 国家级应急预案:针对全国范围内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国家层面制定的应急预案。
2. 地方级应急预案:针对本地区范围内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
3. 行业级应急预案:针对特定行业领域的突发公共事件,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
4. 单位级应急预案:针对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单位内部制定的应急预案。
三、按应急预案的层次分类1. 总体应急预案:针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内的突发公共事件,从全局角度出发,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的应急预案。
2. 分级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和影响范围,将应急预案分为不同等级,如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等。
3. 专项应急预案:针对某一特定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如地震、火灾等,制定的具体应急救援方案。
4. 应急响应预案: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如何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行动方案。
四、按应急预案的内容分类1. 预警与监测预案: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如何进行预警、监测和评估的预案。
2. 应急处置预案: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组织救援力量、实施救援行动的预案。
3. 后期处置预案: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如何进行善后处理、恢复重建的预案。
4. 应急保障预案: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如何保障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的预案。
总之,应急预案的分类有助于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应急预案类型,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应急预案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吗

应急预案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吗在现代社会,各种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如自然灾害、事故、疫情等,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公众安全,应急预案成为至关重要的工具。
那么,应急预案是否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呢?首先,应急预案可以根据事件的不同规模和影响程度进行划分。
一级应急预案通常适用于局部或小范围的突发事件,受灾范围相对较小,仅需一定的资源投入即可有效处理。
二级应急预案则适用于具有中等规模和影响范围的事件,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专业团队介入才能有效处理。
而三级应急预案则适用于灾难性事件,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重大影响,需要全方位、全程参与各相关方的合作和努力。
其次,应急预案也可以根据事件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划分。
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和预案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针对火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将偏重于疏散、抢救、恢复等方面;针对恐怖袭击、公共卫生事件等人为制造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则可能包括更多的安全检查、情报收集等举措。
最后,应急预案也可以根据不同部门和层级进行划分。
在现代社会,应对突发事件已不再是某一部门或个人的责任,而是需要整个社会资源的协同合作。
因此,应急预案可能涉及政府部门、企业、公众等各个方面,需要有明确的分工和协作机制。
一级预案可能由各部门自行负责,而二级或三级预案则需跨部门、跨层级的合作和沟通。
总的来说,应急预案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包括事件规模、种类、部门与层级等。
不同层次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互相配合,构成了完整的灾害应对体系,为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各方应及时制定和执行相应层次的应急预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91838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基于可能面临多种类型的突发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和层次,并实现共性与个性、通用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对应急预案合理地划分分层次,是将各种类型应急预案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有效方法。
应急预案可分为3个层次,如图7—4所示。
(一)综合预案
综合预案相当于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
通过综合预案,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应急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及预案的文件体系。
更重要的是,综合预案可以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底线”,对那些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能起到一般的应急指导作用。
(二)专项预案
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
煤矿瓦斯爆炸、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
专项预案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某种特定危险的特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三)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而编制的。
它是针对具体装置、场所、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如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下编制的某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等。
现场处置方案的特点是针对某一具体场所的该类特殊危险及周边环境情况,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中的各个方面作出具体、周密而细致的安排,因而现场处置方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对现场具体救援活动的指导性。
现场处置方案的另一特殊形式为单项预案。
单项预案可以是针对一大型公众聚集活动(如经济、文化、体育、民俗、娱乐、集会等活动)或高风险的建设施工或维修活动(如人口高密度区建筑物的定向爆破、生命线施工维护等活动)而制定的临时性应急行动方案。
随着这些活动的结束,预案的有效性也随之终结。
单项预案主要是针对临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预先对相关应急机构的职责、任务和预防性措施作出的安排。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