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对宋诗革新发展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08-15

作者简介:陈柯(1968-),男,陕西吴旗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6卷2004年第5期(总第120期)

范仲淹对宋诗革新发展的贡献

陈 柯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人们往往注意的是范仲淹的政治、军事战略才能,而没有足够重视他的文学成就。从当时诗坛的总体形势分析入手,对范仲淹人格影响和其诗作进行全面分析认为:范仲淹激扬了宋代的士风,积极倡导诗文革新,力矫晚唐“三体”余风的不利影响,为宋诗革新拓宽了发展空间,同时,其诗作对抵制东州逸党诗人的狂狷诗风,推动宋代诗歌创作革新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范仲淹;理论倡导;诗歌创作;诗文革新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744(2004)05-0052-06

人们称颂范仲淹,往往在政治和人格方面提出

极高的评价。朱熹曾言“范文正杰出之才”[1]

,并称颂范仲淹人品是“天下第一流”[2]。元好问在《范文

正公真赞》中称颂范仲淹说:“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之间,盖不一、二见,非但为一代宗臣

而已。”[3]其实,范仲淹这位前贤不但在政治军事上

具有突出的贡献,而且在教育和文学上也具有卓越

的成就。他一生非常重视教育,掌过南京应天(今河南商丘)府学,在苏州(今苏州)、邓州(今河南邓县)等地兴办郡学,领导新政,改革科考,是北宋历史上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在文学上,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的先驱,著名的文学家。他激扬宋代的士风,积极倡导文学革新,并通过创作实践,力矫当时“三体”之弊,抵制狂狷放逸诗风,为北宋诗歌创作的革新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 激扬宋代士风 倡导诗文革新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对唐代古文运动的继承和发展,是围绕政治革新开展的一场儒学复兴的思想文化运动。范仲淹是变一代士风的人物,他在政治革新中处于领袖地位,这种地位在文学上的影响也是不小的。程杰先生曾说:“从天圣(1023—1032)年间至庆历(1041—1048)年间是北宋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政治革新和儒学复兴思潮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当时在范仲淹周围形成了庞大的士人集团,正是他们的群起呼应,奋发作为,造成了政治革新和儒学复兴的浩大声势,在宋代社会政治、思

想、文化史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范仲淹的周

围,在政治改革的大旗下,走到一起的新一代士人实

际上可以清晰地划分出两个不同的群体,……”[4]

程先生所说的士人群体的划分笔者未作深究,但他所言庆历年间是“关键阶段”和范仲淹的突出地位这两点甚为恰当。仁宗朝天圣至庆历初,是北宋士风高扬的时期,也是北宋诗风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宋史・忠义传》言:“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季,变化殆尽。……真仁之世,田锡、王禹 、范仲淹、欧阳修、唐介诸贤,以直言谠论倡于朝,于是中外 绅

知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矣。”[5]

特别是庆历前后,以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立朝秉政为标志,宋代的士风进一步激扬。范仲淹在除弊革新、兴复古道以追三代之治的政治实践中,“每感激论天下

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公倡之。”[6]范仲淹进一步把士人的精神品格提高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新高度,对宋代士人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扬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说,当时范仲淹三贬而三光。文莹《续湘山野录》:“范文正公以

言事凡三黜。初为校理,忤章献太后旨,贬 河中。僚

友饯于都门曰:‘此行极光’。后为司谏,因郭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阁争之不胜,贬睦州。僚友又饯于亭曰:‘此行愈光’。后为天章阁,知开封府,撰《百官图》进呈。丞相怒,奏曰:‘宰相者,所以器百官。今仲淹尽自抡擢,安用彼相,臣等乞罢。’仁宗怒,落职贬饶州。

时亲宾故人又饯于郊曰:‘此行尤光’。”[7]

此野史资料虽未可全信,但当时士人尚名节情形可见一斑。范仲淹在转变士风中的作用确实不小,这在正史记载

参考文献:

[1]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朱子语类(总第702

卷)[M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07.

[2]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朱子语类(总第702

卷)[M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08.

[3]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遗山集(总第1191卷)

[M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443.

[4]程杰.北宋京东文人群体及其诗文革新实践[J ].文学遗

产,1996,(3):45.

[5]脱脱.宋史・忠义传(卷446)[M ].北京:中华书局,1997.13149.

[6]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补编(总第

1089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816.

[7]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续湘山野录(总第

1037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276.

[8]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29)[M].北京:中华书局,

1977.232.

[9]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29)[M].北京:中华书局,

1977.232.

[10]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48.

[11]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25.

[12]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30.

[13]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25.

[14]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25.

[15]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48.

[16]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18.

[17]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789.

[18]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18.

[19]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18.

[20]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18.

[21]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25.

[22]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16.

[23]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18.

[24]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18.

[25]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18.

[26]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22.

[27]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18.

[28]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790.

[29]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桐江续集(总第1193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62.

[30]吴文治.宋诗话全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211.

[31]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18.

[32]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桐江续集(总第1193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62.

[33]厉鹗.宋诗纪事(卷十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305.

[34]吴文治.宋诗话全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2704-2705.

[35]吴文治.宋诗话全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266.

[36]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渑水燕谈灵(总第

1036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513.

[37]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景文笔记(总第

862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538.

[38]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664.

[39]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29)[M].北京:中华书局,

1977.241.

[40]余冠英.唐宋八大家全集・王安石集[M].北京:国际文

化出版公司,1997.2538.

[41]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

1984.

[42]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范文正集(总第1089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841.

[43]永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总第1113

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312.

【责任编校 岩 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