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制作HiFi靓声甲类功放

合集下载

制作晶体管靓声甲类功放电路图

制作晶体管靓声甲类功放电路图

制作晶体管靓声甲类功放电路图制作晶体管靓声甲类功放电路许多发烧友都乐于制作功放,但多局限于一些单片集成功放如LM1875、LM3886、LM4766、TDA7294等,用这些IC制作的功放其音质要好于市面上一些中、低档功放,但与一些高档Hi-Fi功放相比,音质仍有较大的差距。

这里推荐几款容易制作的靓声甲类功放电路以供参考。

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该电路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板块积木式组合,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适当增减。

2.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分开设计、布版,便于烧友采用高、低压两组电源分开供电,可选择众多特色的后级电路搭配,也便于安装固定散热片,为发烧友摩机提供方便。

3.采用无大环负反馈设计,可进一步改善扬声器负反馈电动势对音质的影响。

限于篇幅,这里简介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

以下均为双声道设计,仅给出一个声道的原理图,另一声道、电源与保护电路图略。

一、电压放大部分使用厂家提供的成品板。

该板双声道设计,采用双面镀金线路板制作,板上大量使用发烧器件,如五环金属膜电阻、ELNA发烧电容、音频专用高频管、低噪声恒流源专用场效应管等。

原理简图如图2所示。

使用孪生场效应管NPD5565输入,采用共源共基电路、有源负载及差分电路,与马兰士公司的HDAM模块电路及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的电压放大模块电路相比,本电路显得设计更趋于该电压放大板对电源适应范围较宽,±35V~±60V都可工作,建议电压放大部分供电采用并联式稳压电源,且比电流放大部分电压高出5V~10V。

完善,音质也更理想。

二、电流放大部分有多种电流放大板可与上述电压放大板配套,下表列出所用功率管的部分参数供发烧友参考。

1.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K1529/J200,原理图如图3所示。

2.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C5200/2SA1943,原理图略,可参考图3,装配时只需把K1529/J200换为C5200/A1943即可。

简洁至上靓声功放——打造A30小型发烧级甲类功放

简洁至上靓声功放——打造A30小型发烧级甲类功放

简洁至上靓声功放——打造A30小型发烧级甲类功放一直想打造一款简单的发烧功放,经过一番努力,这一心愿终于实现——一款A30的功放诞生了。

之所以叫 A30,是因为其设计的最大功率为30W,可以工作于纯甲类状态下,就是30W纯甲类功放的意思。

A30 是专门为高标准音乐重放而设计的高品质小功率功放,注重的是音响重放效果。

甲类功放没有交越失真,对电路的稳定性要求很高,本人对听音要求较高,要求声音平衡性要好,表现比较全面,因此,电路设计和元件选取就显得非常关键。

先考虑电路的形式,一般用对称的电路设计可以做得比较简单,性能也比较高。

对比各种电路,输入级采用场效应管做互补放大,只要两个管子,不用另加恒流源偏置电路。

电压放大级用简单的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级关键是功率管的选择,考虑到用双极型三极管要推动级,增加了元件,决定用场效应管做输出元件,这样省掉一级推动,电路就更简单一点,而且场效应管声音细腻甜美,也很讨人喜欢。

选取元件同样也很重要,先是输入级的场效应管,选用跨导大的场效应对管K366/J107,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线性和增益,还可以减轻电压放大级的负担。

这对管和大名鼎鼎的K170/J74同是东芝的产品,各项性能相差不多,而且跨导还比K170/J74大一点,只是功率稍小了一点,但是用在输入级,200mW的功率已足够了,价钱却便宜不少。

这两对管的主要参数对比见表1。

输出级的元件选取是难中之难,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般场效应管都有低频欠缺的特点,特别是听大动态的音乐时就脚软或低频下潜不够等。

对比双极三极管和场效应管,可以看到,场效应管的跨导明显小很多,电流越小,跨导越小,这就造成了场效应管低频不足的缺点。

一般音响用的场效应管都存在这个问题,最后只能放弃用一般音响用的场效应管,选用日立的超大电流场效应管K2586/J555,这对管的电流达到60A,跨导也比一般的场效应管大很多,表2所示的是这对管的主要参数。

这对管耐压只有60V,不过用来做功率不大的机器是足够了。

动手制作HiFi靓声甲类功放资料

动手制作HiFi靓声甲类功放资料

许多发烧友都乐于制作功放,但多局限于一些单片集成功放如LM1875、LM3885、LM4766、TDA7294等,用这些IC制作的功放其音质要好于市面上一些中、低档功放,但与一些高档Hi-Fi功放相比,音质仍有较大的差距。

这里推荐几款容易制作的靓声甲类功放电路以供参考。

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该电路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板块积木式组合,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适当增减。

2.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分开设计、布版,便于烧友采用高、低压两组电源分开供电,可选择众多特色的后级电路搭配,也便于安装固定散热片,为发烧友摩机提供方便。

3.采用无大环负反馈设计,可进一步改善扬声器负反馈电动势对音质的影响。

限于篇幅,这里简介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

以下均为双声道设计,仅给出一个声道的原理图,另一声道、电源与保护电路图略一、电压放大部分使用厂家提供的成品板。

该板双声道设计,采用双面镀金线路板制作,板上大量使用发烧器件,如五环金属膜电阻、ELNA发烧电容、音频专用高频管、低噪声恒流源专用场效应管等。

原理简图如图2所示。

使用孪生场效应管NPD5565输入,采用共源共基电路、有源负载及差分电路,与马兰士公司的HDAM模块电路及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的电压放大模块电路相比,本电路显得设计更趋于该电压放大板对电源适应范围较宽,±35V~±60V都可工作,建议电压放大部分供电采用并联式稳压电源,且比电流放大部分电压高出5V~10V。

完善,音质也更理想。

二、电流放大部分有多种电流放大板可与上述电压放大板配套,下表列出所用功率管的部分参数供发烧友参考。

1.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K1529/J200,原理图如图3所示。

2.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C5200/2SA1943,原理图略,可参考图3,装配时只需把K1529/J200换为C5200/A1943即可。

3.2SC5171/2SA1930推动6只2SK851,原理图如图4所示,超大电流MOS场效应管2SK851具有开关速度快、导通电阻小、失真率低等特点。

用分立元件制作甲类功放

用分立元件制作甲类功放

用分立元件制作甲类功放一、甲类功放概述甲类功放(A类功放)输出级两个(或两组)晶体管一直处于导通状态,也就是说无论有无输入信号,它们都保持有导通电流。

无输入信号时,上下半区功率功率管通过的电流相等(也就是静态电流);有输入信号时,上下半区功率功率管通过的电流不等,具体状况如表1。

表1 甲类功放晶体管工作电流1.概述本电路是参照美国名器MONARCHY(帝皇之声)SM-70之电路原理,稍作改动完成的一台线路简洁、易安装、易调试、易校声,工作稳定的甲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由于左右声道电路完全相同,所以这里只给出右声道的电路,如图1所示。

主功率电源±VCC直接提供给大功率场效应管,±VCC经穿芯磁阻(抑制高频干绕)送到可调三端稳压器LM317/337,变换成±22V对称电压供给前置电压放大器;前置电压放大器是基本的同相比例放大器;信号输入用小容量MKS电容与到大容量MKP电容并联,用于弥补大容量MKP电容对高频耦合的不足。

电路结构并不复杂,但元器件的、规格型号却是用心之选,体现了甲类功放造价昂贵的特点。

比如,变压器二次侧为两组独立的AC24V,输出功率可达200W;整流桥堆BR252输出电流可达25A;效应管采用2SK413/2SJ118(若用2SK1058/2SJ162或许更好);R20~R23采用5W无感电阻;集成运放选用美国BB(Burr-Brown)公司专为音频而设计的OPA2604,它音色醇厚、圆润,中性偏暖、胆味甚浓,声底较醇厚且略具刚性,特别适合音乐的表现,被誉为最有电子管音色的运算放大器。

此外,信号耦合、滤波电容多采用MKP、MKT和MKS型号,算是音响用电容的中高档水平了。

2.电路调试调试要点:元件准确无误按图焊好,先将VR2旋至最大值。

(1)接上两组交流电AC24V,旋动VR1,使IC1的④、⑧脚有±22V的直流电压,插入集成运放;(2)将万用表置于DC200mV挡,表笔夹在输出端(OUT)与地之间,旋动VR3,调至万用表读数约为几毫伏(理想值为零);(3)将数字万用表置于DC200mV挡,两只表笔夹在0.25Ω电阻(R20、R21、R22和R23)两端,旋转VR2,调节T1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差,当万用表读数为75mV时,每只功率管的静态电流为300mA(=75mV/0.25Ω)。

极品卡拉OK甲类前级的制作

极品卡拉OK甲类前级的制作

极品卡拉OK甲类前级的制作山阳电器维修网[整理]来源:互联网作者:山阳维修 2009-12-17音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茶余饭后欣赏一下音乐,唱一唱卡拉 OK ,可谓人生一大乐事。

在这里向广大音乐爱好者推介一款能与市面千多元级机子的前级相提并论的极品卡拉 OK 甲类前级。

该前级把卡拉 OK 与甲类前级组合在一起,而且不插咪头卡拉 OK 部分信号不会加到音乐前级部分,从而保证了本前级对音乐的高保真的放大!该前级的优点: 1 、设有断电直通功能(当本前级断电时,音乐只通过音量控制电位器后直接输出)。

2 、音乐放大部分采用了著名场效应管 K246 及音响名管 C945 ,A733, A970 等(共 20 多只)构成单端纯甲类分立元件电路,低噪对地放大,并精确设定负反馈量,音色取向柔和自然,音乐味丰富醇美。

为了发挥本前级的极限效果,电源采用分立件高精度的洼田式稳压电路,本前级可以搭配音质要求较高的发烧级纯后级功放使用。

3 、音乐部分设有由 NE5532 组成的音调电路,并设有直通开关,可将音调部分切断将本前级作纯 HI-FI 前级用。

4 、卡拉 OK 部分采用了日本三菱公司的顶级混响芯片 M65831AP ,为发挥 M65831AP 的极限混响效果,话筒放大电路采用防喊破式设计,话筒设有高低音调调节和高清晰补偿:对人耳反应较灵敏的频段予以提升,使演唱者充分返听到自己的声音,从而更好地把握演唱技巧,发挥演唱水平。

为了达到最佳混响效果,经过精确设定 M65831AP 的外围元件的取值,令到混响衰减速度与混响比例都达到了最佳的发挥。

同时,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桥式混合法进行直达声与回响声的混合,从而获得了最佳混响效果。

5 、设有话筒自动静音系统—由运放与 2 只三极管及电阻电容等组成:当该电路检测到话筒 10 秒左右无信号时即自动关闭话筒放大部分,即使话筒插头没有拔出也不会有话筒噪音干扰音乐部分。

前级由著名的场效应管 K246 及音响名管 C945 , A970 , A733 等分立元件组成(图中仅画出一个声道,另一个声道是一样的)。

精简甲类功放

精简甲类功放

精简甲类功放声的提取----FAy 1附电路图和实物图:上图为原理图上图为面包板自搭实物图上图为所拖动的2个1W喇叭2, 之所以做这个精简甲类功放,是因为我来考察一下自己对三极管基础知识的了解和随机应用。

同时把此电路奉献给大家,希望通过我的仔细讲解,能给电子初学者有一些帮助。

纵观原理图,可看出此电路非常简单,算上喇叭共有11个元件组成,我想精简就是此电路的特点吧! 说到精简,音效也不可忽略。

不要一致追求精简而放弃音质效果。

经过我的实物测试此电路在单声道上的音质还算不错的。

仔细看原理图,此电路可分三部份。

第一部份是拾音电路,它是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它是由MIC,R1,R2,C1组成。

第二部份是甲类前级放大,它是整个电路的核心,它的主要作用是把拾音电路采集的信号进行电压放大。

它是由R3,R4,Q1(8050)组成。

第三部份是后级功率放大,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前级送过来的电压信号进行电流放大。

它是由R5,R6,Q2(J13009),SPK组成。

前级放大电压,后级放大电流,所以电压乘电流才是功率,才会把两个一瓦的喇叭给拖动起来。

再看原理图,如何正确的分配电阻阻值,调节三极管的工作点,使电路很好的拾音放大,拖动喇叭呢?这将是我所讲的重点。

(以下皆为VCC=10v时算出的参数)首先第一部份拾音电路,MIC串联电阻R1,要想让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首先要测得MIC非地端要接近5v。

经过我的替换最终选择5.1K(5.8V时)最为合适。

再者R2串联C1,R2可在前级电路中算得,先放下,考虑C1。

C1工作在音频即低频信号下,为了让C1更好的滤掉直流信号并且使交流信号无损耗的传到下一级,所以其值可很大,这样才会使交流信号经过C1时不产生容抗。

经过此公式Xc=1/2*3.14fC的计算我选择了10UF。

然后就是第二部份了甲类前级放大,运用三极管做放大最重要的是设置静态工作点也就是Q点。

Q点要设置合理,过大高会出现饱和失真过小会出现截止失真。

简洁20W单端纯甲类功放的制作电路图

简洁20W单端纯甲类功放的制作电路图

简洁20W单端纯甲类功放的制作电路图这款20W单端纯甲类功放电路图,电路十分简单,所用元件很少。

符合“简洁至上”的原则,用料普通,易于仿制。

看到好多的发烧友对单端纯甲类功放感兴趣,不敢独享,与广大的音响发烧友交流。

原理图如下所示:电路原理和设计思路,整机电路可以分为四部分:输入级:核心电路是由两只BC559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22K对地电阻为三极管的偏置电阻,它的大小同时决定了整个功放的输入电阻。

8.2K电阻是差分对管的公共发射极电阻,决定了差分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和本级的静态工作电流。

经过输入级放大的电流在流经1K可调电阻时产生的电压信号,直接输送到下一级。

1UF电容是整机的输入电容,其容量的大小和制造材料对音质的影响很大。

根据理论计算,1UF的电容与输入电阻22K组成了一个高通滤波电路,它的低端转折频率可以用下式计算:f=1000/(2*3.14*22*1)=7.2HZ。

(在过去将放大器的低端频响定位在20HZ时,还是可接受以的。

现在数码音源大行其道的今天,看来还是高了一些,低端转折频率定在1HZ以下还是可以接受的。

)由于该电容的重要性,一定要选择品质优良的进口音频专用耦合电容,在国产的电容中,新德克的品牌还是值得信任的,经过笔者和朋友的试用,效果令人满意,只是体积稍大了些,在设计电路板时要考虑是否能安装得下。

8.2K电阻决定了输入级的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可以由下式进行估算(两管值):VCC/8.2K=20/8.2=2.4MA。

由于输入级的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对音质有较大的影响,可以调整该电阻的大小来满足自己的要求。

(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小,信噪比高,但是音质发干,低音单薄。

如果电流大一些,音质温暖,低音厚实,但是晶体管特有的高频噪声和反映在音频内的电流声也会增加,使信噪比下降。

本机取2.4MA还是比较合适的。

电压放大级:为了简化电路,本机使用一只三极管BD139,采用共射放大电路,还采用了自举电路。

功放制作文档

功放制作文档

功放制作一、简介功放(Power Amplifier)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将低功率音频信号放大为高功率信号,以驱动扬声器等设备,使其能够发出高质量音频。

本文将介绍功放的制作过程,包括所需材料、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所需材料1.功放芯片 - 选择合适的功放芯片,比如TDA2030、LM1875等。

2.散热器 - 用于散热,确保功放芯片工作稳定。

3.电容 - 选取适当容量的电容,以提供稳定的电源。

4.电阻 - 用于限制电流和调整音频信号。

5.电感 - 阻抗匹配和滤波。

6.连接线 - 用于连接各个元件。

7.PCB板 - 进行焊接和组合。

8.电源 - 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

三、制作步骤1.准备工作:收集所需材料,确保所有元件齐全,工具也准备好。

同时,阅读功放芯片的相关规格说明书,熟悉芯片引脚和功能。

2.连接元件:将功放芯片插入PCB板,并根据规格说明将电容、电阻、电感等元件连接到正确的引脚上。

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3.焊接:使用焊接工具将元件焊接到PCB板上。

注意控制焊接温度和时间,以免损坏元件。

4.安装散热器:在功放芯片上安装散热器,确保散热器与功放芯片紧密接触,可以通过散热胶或散热硅脂固定。

5.连接电源:将电源连接到PCB板上的适当引脚上。

确保电源电压稳定并符合功放芯片的要求。

6.测试:将功放连接到音频源和扬声器,打开电源,通过音频源发送信号,确保功放正常工作并输出预期音响效果。

四、注意事项1.仔细阅读功放芯片的规格说明书,并按照要求进行连接和安装。

2.注意安全:在进行焊接和连接电源时,确保安全操作,避免电击和短路。

3.散热:功放芯片工作时会产生热量,确保散热器的大小和设计能够有效散热,避免过热损坏芯片。

4.电源电压:严格按照功放芯片的要求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的电压会影响功放的工作效果和寿命。

5.过载保护:一些功放芯片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当输入信号过大时自动断开输出,以保护扬声器和功放芯片。

五、总结本文介绍了功放的制作过程,包括所需材料、步骤和注意事项。

适合发烧友自制的的甲类OTL功放

适合发烧友自制的的甲类OTL功放

适合发烧友⾃制的的甲类OTL功放
这是⼀款适合初烧友制作的甲类OTL功放,⽤此机
与公认失真最⼩的威廉逊放⼤器、普通胆机和甲⼄
类⽯机进⾏听⾳对⽐,结果是胆机胜于⽯机,此机⼜
胜于胆机,与威廉逊放⼤器难分⾼下。

因没有原机管,T1⽤的是2SA1015,T2是
2SC495,T3、T4先⽤的是2SD1913中功率管。

开机
后声⾳确实甜美流畅,韵味别具⼀格,但管⼦功率⼩
发热较⾼,换上国产管3DD102C后⾳质有些平涩。

2
个多⼩时后可能是煲机作⽤,听起来也⽐较顺畅。


换上2N5885感觉⼈声有所收敛,但动态⼒度加⼤。

Tl
换上不明国籍的5610后⾳质上⼜有所提⾼。

听感上⽐
美产集成功放1876还要略胜⼀筹。

如能淘到原机管⾳
质可能会更好⼀些。

这样简单的线路能发出如此好
声,可能与⼯作在甲类状态和末级使同类型管有关。

此机原件少,管⼦容易配对,制作简单。

敷铜板⽤⼑
刻出线路,元件不必钻孔直接焊在铜箔⾯,甚⾄还可
以搭棚焊接组装。

在EC27V时,输出功率不⼩于
10W。

因⼯作在甲类状态,末级功率管的散热⽚应尽
量⼤些。

854227
组装完毕检查⽆误后接通电源,⼿指触摸功放管C极,如仅微热可进⾏调试,先调R1使输出点电压为EC的⼀半,⽿调R6使末级静态电流为600mA左右。

因相互牵制影响需多调⼏次。

在试听和调试过程中需随时注意功放管和散热⽚温度,过热烫⼿时可增加散热⽚体积或减少末级电流,该电流在400mA⾄600mA变化时对⾳质没影响,电路见附图。

胆色迷人,石破天惊!胆前石后HiFi功放DIY

胆色迷人,石破天惊!胆前石后HiFi功放DIY

胆色迷人,石破天惊!胆前石后HiFi 功放DIY自从开始玩电子管音响,真的很难不被她的声音迷住,她带来的多样风貌,真不是晶体管机可以比拟的,晶体管机要搞出溫暖圆润的胆味可就沒这么容易。

用电子管制作的音响其音色圆润、人声甜美、音乐味浓,相信广大的音乐发烧友都知道!广大家庭使用的中低档音响,长时间聆听会觉得音质不耐听,甚至会觉得刺耳令人烦躁,其实这都是数码声及晶体管功放其金属声在作怪。

针对这一缺点,有一定音响理论和动手能力的发烧友都会动手制作电子管前级去推动后级晶体管功放,以求得圆润优美的音色。

我们知道胆柔石刚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笔者设计了这款取胆石两者之长,来了个胆石联姻,取长补短,妙韵天成,其音色极为纯净,圆润优美。

电子管长于电压放大,而晶体管适合于电流放大,因此笔者采用了胆前石后这种结构,其音色极为优美、自然,笔者现将该功放介绍给大家分享。

配置如下:音源→音量控制电位器→电子管前级→晶体管后级功放→左右音箱电路的组成和特点电子管前级放大器的原理图见 SP-27电子管前级制作文章:采用胆味浓的电子管6N3(5670)作两级放大,放大倍数为10倍,立体声设计,电源与放大级设计在同一块线路板上,为了减少交流噪音干扰,灯丝电压采用直流供电,同时为了保护6N3(5670))的寿命,灯丝供电电路采用了软启动电路:因为电子管的灯丝在冷却(室温)状态时的阻抗很低,红热时则呈较高阻抗,这种特性令在灯丝电源接通的瞬间流过灯丝的电流十分大,数秒钟后才回复正常,所以常见一些管子在开机的刹那间灯丝突然大亮,然后才慢慢转暗。

日子一长,当然对灯丝的耐用没有好处,一般灯丝烧断多与此情形有关,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采用了延时软启动供电电路,原理是开机时由0V、1V、2V…、数秒钟后才恢复正常电压,这样便可以避开开机时的大电流脉冲,保护了电子管。

其中高压电源也设计为软启动电路:这样便可以避开开机时的高电压的冲击,这样一来电子管的阴极就没那么容易中毒。

一款靓音的2×25W电子管功放的制作

一款靓音的2×25W电子管功放的制作

一款靓音的2×25W电子管功放的制作 2003-3-6 动网先锋电源猫推荐时下“胆机”这个字眼,恐怕发烧友没有不知道的,然而对胆机的认识却是褒贬不一。

有的爱之若狂,无胆不欢。

有的则认为胆机指标远远达不到高保真的要求,不能算Hi-Fi音响。

的确,胆机的音色甜美,柔顺自然,高频细腻,低频柔和,很符合人耳的听音需要,尤其是中高频很丰满,很耐听------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失真,与Hi-Fi背道而驰,但却被音响发烧友所接受。

世界上越是发达的国家,胆机则越流行。

日本是胆机“苏醒”最早、最流行的国家。

那么无法以Hi-Fi标准来衡量的胆机为何受宠呢?港台朋友很幽默的这样说:“因为晶粒(晶体管)是‘半’导体,而电子管是‘全’导体”?!“胆管放大信号是靠空间来传输电子流的,而晶体管则是靠“半导体”来传导的,胆管的传输特性更接近与我们自然界的声音传播规律------人耳听到的声音是靠空间传播的”?!这些话虽然很荒谬,但胆机的流行却是“爱你没商量”。

音响用电子管的分类我国在世界上可以讲是“产胆”大国,起初大多数电子管都是仿制前苏联的,比如早期的常用胆还都使用前苏联的型号,6H8C、6H3n、6H13C、6H1n等。

后来才使用了统一的国标型号,6H8C改用了6N8P。

音响用电子管的管脚,一般有小七脚(如6J1等)、小九脚(如6N3等)、大八脚(如6P3P等)、平板四脚(如2A3、300B等)、平板五脚(如807)等,211、845等则为专用四脚管座。

近来一些发射胆也常见于音响电路,其声音的表现也相当不错,但管脚一般都很特殊,如FU-50、FU-46(6146)、FU-33、FU-29等。

电子管如下几个参数我们需要了解:跨导(S)、放大系数(μ)、内阻(Ri)。

跨导(S):即电子管栅偏压对屏极电流的控制能力,S=⊿Ia/⊿Ug;三极管的S与直流工作点有关,工作点处的电流大则S也大,反之S也小;放大系数(μ):即放大量,μ=S·Ri;三极管的μ值基本上不随工作点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μ主要取决于电子管的结构;内阻(Ri):它是这样定义的,即让栅极电压固定不变,屏极电压的变化量⊿Ua与屏极电流的变化量⊿Ia之比,即Ri=⊿Ua/⊿Ia。

一款靓声的场效应纯甲类功放(图)

一款靓声的场效应纯甲类功放(图)

一款靓声的场效应纯甲类功放(图)
一款靓声的场效应纯甲类功放(图)
本电路相当简洁,采用AD827作推动级,末级输出每声道用二对2SK413/2SJ118(100V10A100w),充分利用场效应管输入阻抗高、结电容小、驱动力强的优点。

本电路取消了传统的大环路负反馈,有效地消除了由负反馈带来的相位失真和开关失真,使音质得到提升。

制作要点:L2上用φ0.8mm或φ1.2mm漆包线绕在φ10mm骨架上12圈,脱胎为空心线圈。

末级偏流管Q1用电视视放管2SC2611或2SD669均可。

末级场效应管工作在甲类状态,发热量较大,最好使用大型的翼形散热器。

电源部分的变压器用300W的环牛,整流用12A金封全桥,稳压用一般的7815和7915。

元件全部安装无误后可通电试机,首先调VR3使输出中点电压为0V,然后再调VR2使输出管的射极电阻即R21两端电压为300mV。

这时每管的静态电流约有300mA左右。

通电十分钟后再复测一遍,同时电阻和功放管应无冒烟、管于无明显的烫手,达到要求后可接入负载。

本电路的电源电压为正负30V时,在8Ω负载上的功率为80W,足可以满足一般听音要求。

(整理)动手制作HiFi靓声甲类功放

(整理)动手制作HiFi靓声甲类功放

许多发烧友都乐丁制作功放,但多局限丁一些单片集成功放如LM3885、LM4766、TDA7294等,用这些IC 制作的功放其首质要好丁市面上些中、低档功放,但与一些高档 Hi-Fi 功放相比,音质仍有较大的差距。

这里推 荐几款容易制作的靓声甲类功放电路以供参考。

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该电路具有如下特点:1 .采用板块积木式组合,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适当增减。

2 .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分开设计、布版,便丁烧友采用高、低压两组 电源分开供电,可选择众多特色的后级电路搭配, 也便丁安装固定散热片,为发 烧友摩机提供方便。

3 .采用无大环负反馈设计,可进一步改善扬声器负反馈电 动势对音质的影响LM1875、[Vr|BJ%眼泗IA2SO171/2SAI W2A 2SO2SA1W3 230\ * 2SKI529/2SJ 2® : 酬 IQ A 2SDIO3730A 湖 洲 :ii\ “pis 、-\mt\ [NA 15A限丁篇幅,这里简介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

以下均为双声道设计,仅给出一个声道的原理图,另一声道、电源与保护电路图略、电压放大部分使用厂家提供的成品板。

该板双声道设计,采用双面镀金线路板制作,板上大量使用发烧器件,如五环金届膜电阻、ELNA发烧电容、音频专用高频管、低噪声包流源专用场效应管等。

原理简图如图2所示。

使用孚生场效应管NPD5565输入,采用共源共基电路、有源负载及差分电路,与马兰士公司的HDAM模块电路及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的电压放大模块电路相比,本电路显得设计更趋丁该电压放大板对电源适应范围较宽,±3 5 V〜±6 0 V都可工作,建议电压放大部分供电采用并联式稳压电源,且比电流放大部分电压高出5 V〜1 0 V。

完善,音质也更理想二、电流放大部分有多种电流放大板可与上述电压放大板配套,下表列出所用功率管的部分参数供发烧友参考。

1 .2SK2013/ 2SJ313 推动3对2SK1529/ J200,原理图如图3所示2 . 2SK2013/2SJ313推动3 对2SC520X2SA1943,原理图略,可参考图3 ,装配时只需把K1529/J200换为C5200/A1943即可3. 2SC5171/2SA1930推动6只2SK851,原理图如图4所示,超大电流MOS场效应管2SK851具有开关速度快、导通电阻小、失真率低等特点。

KSA50甲类功放详细制作流程

KSA50甲类功放详细制作流程

这里是事先声明:(1)我是第一次装机子而且是甲类机---别人会问:第一次就装甲,你厉害啊----不是甲我有必要装么?我以前用的国产乙类,甲乙类厂机。

(2)买了四块KSA50---烧毁了一块,另外一块电源接反烧了俩二极管以及电源输入线路上的铜箔,重新弄好,正式上机是后来的两块,板子是惠州老刘的KSA50(3)我的目的是听音乐,不是焊机为娱乐滴人----我不折腾,可能的话一块线路调到我要的声音,如果可能的话。

(4)老鸟可以无视我的经验,以下的只对菜鸟起作用,因为我连电路图差不多都看不懂,我是个吃现成的人---老鸟可以鄙视下(5)发帖的目的是为了别人少走弯路,以下经验所诉只针对KSA50,以前开过贴不全面问题没有表述清楚,这次汇总下,终于挂上双声道了----这说明声音接近自己调试目的了,这点很重要。

目的是个人准备给滤波电容最后拍定,测试声场定位,高中音表现很理想了已经。

(个人意见)以下是正文:(1)选择之前很困惑,到底什么线路好?论坛上放水得多,冒充大侠的不少,真理只在少部分人手里---我相信这句话,但是群总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也相信这句话。

既然卖了那么多,买了那么多,存在即是道理,所以我选择了KSA50(也是因为群里的朋友在推荐),想装PASS但是很多人对低音有微词,所以暂不考虑,(2)备料----KSA50整个淘宝就那么几款板子,直刻原厂的还是算了吧,我自问没那水平,我要的是KSA50基本框架,有些卖家适当的改进未必不见得是坏事,适合国情。

滤波电容的选择因为之前只对ELNA有所耳闻所以找了几个库存全新的JVC定制品(这是第一次买料),机箱找遍淘宝只能是这个小甲箱(散热面积最大),那些个动辄几十斤散热的大侠你还是别忽悠了,除非你想让你的散热片工作在50度以下!经过推算,淘宝上卖的最多的大甲箱A1000A998之类的绝对可以对付50W甲类!但是由于是多块拼接所以紫铜均热板是必需的!!越大越好!(当然这样搞成本很高)以之前对于音响系统的了解,双单声道无疑是最好的,干扰最低,而且这样搞散热也很大---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变压器是定制的,基本不叫—开机一瞬间微哼,后面听不到了,初级和次级大电流线径很重要,国内的牛和外国的还是有差距,因为做的是甲类,线径不到大电流输出不能保证,我定制的是800W36V四线线径不过1.5mm而已,勉强达标。

纯甲类高保真功放制作

纯甲类高保真功放制作

15W纯甲类功放制作纵观目前市场上的Hi-Fi功放,输出功率在100W以上的以甲乙类放大产品占多数,50~100W的功放中甲类放大产品占有相当的比例。

从高保真的角度来看,功率储蓄大些固然是好,但假设从节省能源的角度来看,就值得考虑了。

由于纯甲类功放的效率很低,因此在您欣赏美好音乐的同时,约有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电能变成热量散发掉了。

一台每声道输出功率为50W的纯甲类功放,假设以30%计其效率,那么静态功耗就有 330W之大,说句玩笑话,简直是“守着火炉吃西瓜”。

笔者在帮人选购功放时就常常碰到如此的情形:很多人尽管为纯甲类功放的音色所倾倒,但也往往因其“发高烧”的工作状态而忍痛割爱。

功耗大也是电子管功放的致命弱点。

市场经济是无情的。

国内几家出名的生产胆机的厂家,如斯巴克、欧博、大极典也前后推出了自己的晶体管功放,就证明了这一点。

依照我国国情,一样工薪阶级的居室面积多在二十平方米以下,而且通常以客厅或卧室兼作听音室。

假设音箱的灵敏度在89dB以上,那么10~20W的纯甲类功放就可知足一样欣赏要求。

若是在歌舞厅里那样的环境中让咱们的耳朵长期经受大音量,听力就会慢慢消退。

再说,吵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也不适合。

因此说,若是生产一些功率在15W左右的音质音色较好的功放,静态功耗在100W以下,确信会有市场。

可惜这种功放是个空白。

日本金嗓子有一款A20,每声道纯甲类功放20W,音质有口皆碑,但价钱却令人望而却步。

此刻,国内生产功放的厂家似乎在攀比,功率越做越大,重量越做越重,但销路却不见得专门好。

何不制作一些“好吃不贵”的功放来投放市场呢?本着那个思想,咱们设计了这台15W纯甲类功放,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电路原理一、功放电路由VT一、 VT2组成差动放大电路,每管静态电流约为0.5mA。

R3为VT1的集电极负载电阻,VT1与推动级VT4之间为直接耦合。

输出级由两只型号相同的 NPN型大功率晶体管VT五、VT6组成,而没有采纳互补对称推挽电路。

FU50单端甲类功放的DIY方法

FU50单端甲类功放的DIY方法

FU50单端甲类功放的DIY方法作为一个电子管的生产大国,我国生产出了许多优秀的电子管,其中就有很多适合做音频放大的电子管。

有一款电子管无论从价格还是效果上来说,都是值得推荐的,该管就是我国生产的FU50,它也曾广泛地运用于广播和通信中,当FU50接成三极管时,其特性曲线比较接近名管300B,接成三极管时的工作状态,其播放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再加上价格并不贵,因此还是值得推荐给各位音响爱好者的。

一.原理简介电子管甲类功放的放大工作点一般来说都是工作在电子管特性曲线的中心点,并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是双向对称的.工作点基本上是选择在特性曲线的直线段内,所以甲类的失真相对来说比其他的类型的电路要低些,再加上电子管单端甲类的偶次谐波含量较高,因此使得甲类单端功放播放出来的音乐特别润泽、特别甜美动听。

本文介绍的功放主要遵循以上的路线,并且考虑到使用成本不高的元器件来做出好效果的基本原则来制作本机。

相对高驱动电压的电子管来说FU50的驱动电压要求并不是太高,但为了保证有足够的驱动力和较低的失真,本机电压驱动部分还是使用了两级放大来驱动FU50,前级输入放大管Ql(6N8P)为双三极管,Q1的一半作为信号放大,另一半管充当末级管的电压激励放大,即使用了两级共阴电压放大电路,该组合仍具有较强的电压放大能力I有着较好的频向和较好的相位特性。

由于6N8P属于低“管,因此我们采用了两级共阴作为电压放大,使它能够产生足够的增益来达到驱动后级的目的。

FU50是一个五极管,将它接成三极管的工作形式,它所需要的驱动电压虽然不算低,但该共阴组合完全能够满足该管驱动所需要的电压。

由于6N8P的“值较低,用该管做电压放大时也较容易获取低失真的电压放大信号,并能有效地降低整机的失真度。

由于共阴组合较适合用于音频放大电路中,因此也被国内外许多音响厂家广泛地运用。

6N8P的电气参数和性能均较适合为本机电压放大级的放大管,6N8P电气参数见表1,其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用6N9P和6N7PDIY靓声胆机

用6N9P和6N7PDIY靓声胆机

用6N9P和6N7PDIY靓声胆机
用6N9P和6N7P制作了一台立体声小功放,效果很满意。

这两种管不受发烧友青睐,价格便宜,容易找到。

6N7P是一种B类专用管,常用于热工仪表,若用于单端甲类放大,将两个三极管并联,功率也不到1W。

本机用6N9P的一半作前级放大,另一半用来倒相,6N7P的两个三极管用来推挽放大,工作在AB,类,电压较高,电流较小。

功率虽小了点,但噪声很低,音质甜美,特别适合在卧室做MP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MP3和调频广播的扩音。

电路见图.元件都是普通元件,采取搭棚焊接。

输出变压器采用旧10W线间变压器.按图接成推挽使用。

栅负压采用固定栅负压方式,利用灯丝绕组半波整流取得。

由于只用电压而没有栅流,所以得到的8.4V左右十分稳定,阴极直接接地,省去了比较难找的阴极电阻。

高压滤波采用老式铝电解电容,耐压450V,前后各用80μF,电源波纹已很小,听不到一点噪音,工作很可靠。

电源变压器是一台次级有2×317V绕组的旧变压器。

级间耦合电容用0.047μF即可,因为喇叭较小,低频不必过于苛求。

音箱是自制的一对4英寸小音箱,喇叭是从旧电视机上拆下的全频喇叭。

该机体积小巧,电路简单,声音美妙,有兴趣的话不防一试。

自制高保真发烧Hi

自制高保真发烧Hi

自制高保真发烧HiHi—Fi是英文High—Fidelity的缩写,即高保真的意思,是指逼真地还原音源信息,即原汁原味。

本文向读者介绍一款高保真发烧Hi—Fi功放组合,全部制作成本仅需几百元,制作调试极易,非常适合广大工薪阶层的音乐爱好者制作,该组合音质极其纯真通透、纤细和清晰。

有兴趣的朋友可自制一套与市面上千多元的机子比试一下!该Hi—Fi组合原理图如图1所示:音源(CD、VCD、LD、DVD 等)由该Hi—Fi组合的信号选择开关进入音量、音调、平衡、等响、展宽电路LM1036N,为使音乐信号表现力更自然、更逼真,更接近于原汁原味,由LM1036N输出的音乐信号输入BBE2150AD音效增强清晰处理器进行智能化地还原出逼真的原音信号(即原汁原味),经BBE输出的信号由高速低噪音双运放“皇上皇”NE5535N(美国SignetICs公司生产,比NE5532N还好,发烧友也称之美国大S集成)将信号放大推动功率放大级TDA1514A×2,功率放大后的信号由左右音箱进行音乐的Hi—Fi重放。

图2是信号输入切换开关TDA1029的典型应用电路,TDA1029是飞利浦公司推出的一片用于音频领域的立体声四路高保真音源切换集成电路,其工作电压6—23V,典型值12V,总谐波失真仅为0.005%,信噪比优良(S/N=120dB)是信号切换集成的精品。

可作组装或更换功放机信号选择开关用。

本Hi—Fi组合的音量、音调、平衡控制电路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S)的高品质音调电路LM1036N,LM1036N是采用直流电平控制音调(高、低音)、音量、平衡的双声道集成电路,采用直流电平控制的优点是高低音调节量互不影响,音量电位器采用国产普通品也无噪音,控制非常平滑,LM1036N具有频响补偿,宽范围单电源(9—18V,典型值12V),信噪比高(输入0.3rns,90dB)等特点,是发烧级集成电路。

LM1036N音调控制范围>15dB,音量控制范围>80dB,失真小于0.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多发烧友都乐于制作功放,但多局限于一些单片集成功放如LM1875、LM3885、LM4766、TDA7294等,用这些IC制作的功放其音质要好于市面上一些中、低档功放,但与一些高档Hi-Fi功放相比,音质仍有较大的差距。

这里推荐几款容易制作的靓声甲类功放电路以供参考。

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该电路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板块积木式组合,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适当增减。

2.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分开设计、布版,便于烧友采用高、低压两组电源分开供电,可选择众多特色的后级电路搭配,也便于安装固定散热片,为发烧友摩机提供方便。

3.采用无大环负反馈设计,可进一步改善扬声器负反馈电动势对音质的影响。

限于篇幅,这里简介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

以下均为双声道设计,仅给出一个声道的原理图,另一声道、电源与保护电路图略
一、电压放大部分
使用厂家提供的成品板。

该板双声道设计,采用双面镀金线路板制作,板上
大量使用发烧器件,如五环金属膜电阻、ELNA发烧电容、音频专用高频管、低噪声恒流源专用场效应管等。

原理简图如图2所示。

使用孪生场效应管NPD5565输入,采用共源共基电路、有源负载及差分电路,与马兰士公司的HDAM模块电路及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的电压放大模块电路相比,本电路显得设计更趋于该电压放大板对电源适应范围较宽,±35V~±60V都可工作,建议电压放大部分供电采用并联式稳压电源,且比电流放大部分电压高出5V~10V。

完善,音质也更理想。

二、电流放大部分
有多种电流放大板可与上
述电压放大板配套,下表列出
所用功率管的部分参数供发
烧友参考。

1.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K1529/J200,原理图如图3所示。

2.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C5200/2SA1943,原理图略,可参考图3,装配时只需把K1529/J200换为C5200/A1943即可。

3.2SC5171/2SA1930推动6只2SK851,原理图如图4所示,超大电流MOS场效应管2SK851具有开关速度快、导通电阻小、失真率低等特点。

目前仍无场效应管与之配对,该电路采用准互补输出的形式,2SK851曾在天龙PWA-2000N功放中使用过。

4.2SC5171/2SA1930推动6只2SD1037,原理图略,可参考图4,装配时,
只需把K851换为D1037即可。

该电路采用准互补输出,只要设计得当,准互补输出电路同样可出靓声。

比如深受好评的LM3886、LM4766内部就采用准互补输出电路。

5.采用3对三肯复合管SAP15N、SAP15P,原理图如图5所示。

6.2SK2013/2SJ313推动8对大功率场效应管或三极管(图略),方便发烧友制作100W×2纯甲类。

三、调试
以上6种后级电路可根据P甲=2I02RLL计算其所需甲类功率或末级静态电流,从而根据需要调试末级静态电流。

如一台在8Ω负载下输出功率为80W的纯甲类机,末级静态电流为IO=2.236,则流过每管的静态电流为
IO=IO/n=2.236/3A=0.745A,即0.25Ω/5W电阻上直流压降为V=Io′?R=745×0.25≈186(Mv)。

虽然纯甲类功放声音柔
和、甜美,但是它对变压器、
滤波电容、功率管及散热片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

听一个月下来,电费负担重。

在这种情况下,烧友不妨把功放制作成高偏置甲乙类功放,比如20W以下为甲类输出,20W~100W为甲乙类输出。

此时功放总静态电路为Io=1.118A,其实一般居室环境,20W左右的纯甲类输出,可满足大多数烧友的听音要求。

由于电压放大部分已被厂家调试好,只需装配好末级电流放大部分及相关接口。

微调电压放大部分的W1使输出为0mV,再调节电流放大部分的多圈电位
器W2,测量0.25Ω/5W电阻两端的直流电压,使其符合自己的要求,对图3、图4可直接测量0.25Ω/5W两端的电压,对图5应测量SAP15N④、⑤脚或SAP15P
①、②脚两端的电压。

若测试一切正常,即可煲
机1~2小时,重复检查各项参数,若无误,即可放音试听。

若想装配纯甲类功放,可把整机先调成高偏置甲乙类功放,试听正常,再逐步加大静态电流至所需值,使该机成为纯甲类功放。

以上五种电流放大板,所配散热器尺寸均为360mm×120mm×50mm,成品板均调试成高偏置甲乙类功放(甲类20W+20W),若要装配80W+80W纯甲类功放,只需换掉散热片,把功放板装入两边外露散热器式专业功放机箱
(480mm×430mm×150mm)调试好即可。

以上线路,发烧友稍作调整
(如改变变压器功率及供电电
压、功率管对数及静态电流)
即可有多种用途使用。

如:制
作大功率功放(250W/4Ω);
制作电子分频功放;制作高品
质耳机放大器(用本电压放大板推动K214/J77或K2013/J313);用电压放大部分对一些分立元件中、低档功放进行摩机;制作顶级8声道纯后级功放(如用4
块电压放大板,共用电源每声道一对三肯2SC3858、2SA1494等)。

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来论坛跟大家共同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