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区别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一、 有丝分裂1、 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分裂间期的特点: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主要变化为: 前期:(1)核仁解体、核膜消失(2)形成纺锤体(3)出现染色体。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断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1)纺锤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由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
3、动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区别: 植物有丝分裂动物有丝分裂前期 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 由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二、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
中期: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向两极移动 末期: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减少一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同有丝分裂 后期: 末期:三、精子、卵细胞形成比较精子形成 卵细胞形成 细胞质分裂方式 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 产生生殖细胞 四个精子 一个卵细胞 生殖细胞是否变形 变形不变形相同点都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减半四、请画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DNA 变化曲线图间 前 中 后 末 间 Ⅰ前 Ⅰ中 Ⅰ后 Ⅱ前 Ⅱ中 Ⅱ后 Ⅱ末间 前 中 后 末 间 Ⅰ前 Ⅰ中 Ⅰ后 Ⅱ前 Ⅱ中 Ⅱ后 Ⅱ末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分裂次数 一次 两次 子细胞性质 体细胞 生殖细胞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与体细胞相同 减少一半 产生子细胞数 两个 四个或一个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无联会、四分体彼此分离染色体含量染色体含量 2n 4n 2n 4n 2n 4n 2n 4nDNA 含量DNA含量时间 时间例1:图4-31中A与B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据图回答:(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_____开始到_____。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生物体中细胞分裂的两个基本过程。
它们在某些方面相似,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以下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相似点:
1. 都是细胞的分裂过程,旨在产生新的细胞。
2. 都包括一系列的细胞周期阶段,如G1期(生长期)、S期(复制DNA期)、G2期(前期)和M期(分裂期)。
3. 都需要细胞的准备工作,如DNA复制。
异点:
1.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而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配子)中。
2. 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完全一样的细胞,每个细胞都与原细胞有
相同数量和种类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细胞,每个细胞只有
原细胞的一半染色体数目。
3. 有丝分裂只进行一次细胞分裂,减数分裂包括两次细胞分裂。
4. 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长的过程,减数分裂是产生配子以
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
5. 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对应的染色体在形状、长度和位置等方
面基本相同,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对应的染色体在形状、长度和位
置等方面有所不同。
总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两个基本过程,它们
在目的、细胞类型、细胞次数和染色体排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一、真核细胞分裂类型有丝分裂(体细胞)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二、概念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针对体细胞)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DNA+蛋白质)染色体数目=着丝点的数目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通常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父方和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前)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后)=2条染色体=4条染色体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1个四分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图为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Ⅰ(有同源染色体)减Ⅱ(没有同源染色体)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每对染色体散乱在纺锤体中央,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交叉互换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同源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染色体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整齐排成两排),与减Ⅰ前期一起叫‘四分体时期’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向两极的染色体上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四、数量变化及其曲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为依据,某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2N,DNA=2N则有丝分裂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4N 4N--2N DNA分子2N--4N 4N 4N 4N 4N--2N染色单体0--4N 4N 4N 0 0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卵母)细胞)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2N 2N N N 2N 2N--NDNA 2N--4N 4N 4N 4N 4N--2N2N 2N 2N 2N--N染色单体0--4N4N 4N 4N 4N--2N2N 2N 0 0减数分裂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解判断方法:1. 判断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主要找到形状大小一般相同,颜色不同的)2. 有同源染色体的,看同源染色体是否发生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等)如果有行为变化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则为有丝分裂3、从图解式角度认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根据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三看”图形注:若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则只看细胞的一极。
有丝和减数分裂区别
有丝和减数分裂区别(1)细胞周期: 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有丝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
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分裂期(M期)和一个分裂间期,一个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G2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阶段,包括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过程)。
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包括两个过程:细胞核的分裂与细胞质的分裂(又称胞质分裂)。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即指分裂期)的过程、各时期分裂图: b有丝分裂一般分为4个时期,即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图示以动物细胞为例)前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细胞核内第 2 页第 3 页定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染色体数目为2N)分裂时期比较项目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4a4a 4a 4a 4a→2a 染色体数目2N 2N 2N 4N 4N→2N染色单体数目0→4N4N 4N 0 0(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及意义:b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同,但在其不同点见下表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有第 4 页丝分裂丝分裂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两极发出纺锤丝由两极的中心体发出纺锤丝胞质分裂方式不同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细胞在两极之间的“赤道”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染色体与遗传减数分裂1.正确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第 5 页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
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一、真核细胞分裂类型有丝分裂(体细胞)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二、概念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针对体细胞)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DNA+蛋白质)染色体数目=着丝点的数目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通常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父方和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前)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后)=2条染色体=4条染色体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1个四分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图为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三、各分裂期特点及分裂图象比较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Ⅰ(有同源染色体)减Ⅱ(没有同源染色体)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每对染色体散乱在纺锤体中央,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交叉互换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同源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染色体整齐排成两排),与减Ⅰ前期一起叫‘四分体时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向两极的染色体上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四、数量变化及其曲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为依据,某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2N,DNA=2N则有丝分裂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4N 4N--2N DNA分子2N--4N 4N 4N 4N 4N--2N染色单体0--4N 4N 4N 0 0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卵母)细胞)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2N 2N N N 2N 2N--NDNA 2N--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 2N--N 染色单体0--4N 4N 4N 4N 4N--2N 2N 2N 0 0减数分裂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解判断方法:1.判断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主要找到形状大小一般相同,颜色不同的)2.有同源染色体的,看同源染色体是否发生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等)如果有行为变化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则为有丝分裂3、从图解式角度认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根据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三看”图形注:若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则只看细胞的一极。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两种基本方式。
它们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将就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进行详细阐述。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指细胞的核分裂过程。
它主要发生在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体中的体细胞。
有丝分裂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1.前期有丝分裂的前期是准备期,包括有丝复合体的形成和染色质的凝缩。
在前期,染色质变得可见,并且开始缠绕成染色体。
2.中期有丝分裂的中期是分离期,包括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分离。
纺锤体由纺锤纤维和中心体组成,纺锤纤维起到引导染色体分离的作用。
3.后期有丝分裂的后期是染色体分离完成的期间,包括细胞质的分裂和核膜的重组。
在后期,染色体逐渐恢复到染色质的状态,同时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也称为减数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细胞的核分裂过程。
它主要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如生殖腺细胞。
减数分裂可以分为减数分裂一和减数分裂二两个阶段。
1.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一是准备期,包括染色体对的形成和染色体交叉互换。
在这一阶段,染色体对在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配对,并进行交叉互换。
2.减数分裂二减数分裂二是分离期,包括染色体分离和细胞质分裂。
在这一阶段,染色体对分离,细胞质分裂形成四个新的细胞。
每个新的细胞都具有一半遗传信息。
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目的上存在显著的区别。
1.细胞类型不同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体细胞中,而减数分裂则主要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2.染色体数目不同有丝分裂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即为二倍体。
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即为单倍体。
3.遗传物质分配不同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两个新细胞都具有与原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与原细胞相同。
而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产生四个新细胞,每个新细胞具有一半遗传信息,形成异细交配。
4.功能目的不同有丝分裂是为了维持和增殖细胞数量,以便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发生在所有正在生长着的组织中从合子阶段开始,继续到个体的整个生活周期无联会,无交叉和互换使姊妹染色体分离的均等分裂每个周期产生两个子细胞,产物的遗传成分相同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只发生在有性繁殖组织中高等生物限于成熟个体;许多藻类和真菌发生在合子阶段有联会,可以有交叉和互换后期Ⅰ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减数分裂;后期Ⅱ是姊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均等分裂产生四个细胞产物(配子或孢子)产物的遗传成分不同,是父本和母本染色体的不同组合为母细胞的一半。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
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意义: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此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
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Ⅰ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
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它有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这两种细胞分裂方式在过程和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比较,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两种重要的细胞分裂方式。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核期、纺锤体形成期、纺锤体形成期和有丝分裂期四个阶段。
有丝分裂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包括动物、植物以及真菌等生物。
有丝分裂的主要功能是分裂细胞,产生两个具有完整染色体组的子细胞。
1. 有丝核期有丝核期是有丝分裂的第一个阶段,包括有丝核形成和染色体准备两个过程。
在有丝核形成过程中,原核细胞核膜解体,形成两个原丝核。
染色体准备则是指染色体以复制形式存在,即每个染色体由两个相同的姐妹染色单体组成。
2. 纺锤体形成期纺锤体形成期是有丝分裂的第二个阶段,主要特点是纺锤体的形成。
纺锤体是由纺锤丝、星结和纺锤体极等结构组成,起到引导染色体运动的作用。
3. 纺锤体形成期纺锤体形成期是有丝分裂的第三个阶段,纺锤体将染色体从细胞核的中央分离,运送到细胞极点。
这一过程称为分裂。
4. 有丝分裂期有丝分裂期是有丝分裂的最后一个阶段,染色体在纺锤体的引导下分开,每个子细胞获得一套完整的染色体。
随后,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每个细胞具有和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
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仅在生殖细胞中进行。
它包括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两个阶段,目的是形成配子细胞,即性细胞。
通过减数分裂,配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并重新组合基因。
1. 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Ⅰ是减数分裂的第一个阶段,包括交叉互换、染色体分离和细胞分裂三个过程。
交叉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间的染色体片段交换,这样可以使得基因在配子细胞中重新组合。
染色体分离则是将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开,每个子细胞获得一套含有减半的染色体。
2. 减数分裂Ⅱ减数分裂Ⅱ是减数分裂的第二个阶段,与有丝分裂相似,但没有染色体复制过程。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直观全面)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有丝分裂(英语:mitosis)是真核细胞将其细胞核中染色体分配到两个子核之中的过程。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
M期一般约占整个细胞周期的10%。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有关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注: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期又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减一),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减二)。
在高中知识范围内,减一的末期和减二的前期可以看作同一个时期,我们一般将其称为减一的末期。
(减一末期与减二前期间有间期但很短可以忽略)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或“二联体”),出现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
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端。
(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致相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为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4.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5.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6.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
7.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8.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9.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概念:染色质是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
细胞是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组成,在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
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其在细胞的有丝分裂期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一、真核细胞分裂类型有丝分裂(体细胞)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二、概念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针对体细胞)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DNA+蛋白质)染色体数目=着丝点的数目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通常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父方和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前)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后)=2条染色体=4条染色体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1个四分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图为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三、各分裂期特点及分裂图象比较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Ⅰ(有同源染色体)减Ⅱ(没有同源染色体)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每对染色体散乱在纺锤体中央,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交叉互换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同源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染色体整齐排成两排),与减Ⅰ前期一起叫‘四分体时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向两极的染色体上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四、数量变化及其曲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为依据,某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2N,DNA=2N则有丝分裂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4N 4N--2N DNA分子2N--4N 4N 4N 4N 4N--2N染色单体0--4N 4N 4N 0 0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卵母)细胞)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2N 2N N N 2N 2N--N DNA 2N--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 2N--N 染色单体0--4N 4N 4N 4N 4N--2N 2N 2N 0 0减数分裂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解判断方法:1. 判断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主要找到形状大小一般相同,颜色不同的)2. 有同源染色体的,看同源染色体是否发生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等)如果有行为变化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则为有丝分裂3、从图解式角度认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根据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三看”图形注:若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则只看细胞的一极。
生物_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_区别和联系
会考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区别及联系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是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
真核原核细胞为二分裂。
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而且可以将遗传物质均等分配到子细胞中。
无丝分裂消耗体内较少的能量,但缺点遗传物质不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但大多不影响子细胞的活性。
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
教材中的减数分裂针对动物而言,植物个体减数分裂过程有所区别,但本质相同。
一、染色体和同源染色体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着丝点分裂,双线期变单线期。
染色体数看着丝点。
双线期:染色体数:DNA:单体=1:2:2。
单线期无单体。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一般大小相同(除XY),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标志☆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有丝分裂各时期一直都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只是没有行为(联会,分离,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1中同源染色体会联会,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2就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二、联系各分裂时期特点,记住细胞分裂图像。
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2、柱形图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先判断:代表_________。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一、细胞分裂图形的比较一般来讲,鉴别某一细胞图像属于哪种细胞分裂,最关键的是看染色体的行为。
可按如下原则判定。
(1)前期:看有无同源染色体及联会、四分体现象。
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四分体现象为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有联会、四分体现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2)中期:着丝点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
(3)后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若均等分裂,则为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若不均等分裂,则为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着丝点分裂,每一极内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一极内有同源染色体,则为有丝分裂后期。
(4)末期:一般来讲,末期图像不容易进行单独鉴别,需与其他时期相比较。
若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且每条染色体都有姐妹染色单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半,且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半,但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则为有丝分裂末期。
注:若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则只看细胞的一极。
判断图3中4个细胞分裂图中,哪些属有丝分裂,哪些属减数分裂的图像。
分析图A:一看染色体数目是3,为奇数,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图像。
图B:一看染色体数目是4,为偶数;二看形态大小两两相同;三看有联会四分体。
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图像。
图C:一看染色体数目为4,是偶数;二看形态,两两相同;三看无联会四分体,染色体散乱在细胞核中。
故为有丝分裂前期。
图D:一看染色体数目为4;二看形态两两相同;三看无联会四分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故为有丝分裂中期图像。
二、列表比较1.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减数分裂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特点。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 特点是姐妹染色单体分 离,形成四个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半
的染色体。
过程:减数分裂包括两 个连续的细胞分裂过程, 分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 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 子细胞都含有一半的染
色体。
结果:经过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目减半,保证了后 代的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四 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与母细胞一半的染色体数。
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稳定,不会出现染色体交换或丢 失。
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不稳定,会出现染色体交换或丢 失,导致基因重组。
子细胞性质
01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具 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02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生殖细胞, 具有不同的遗传物质
04 细胞分裂检查点:有丝分裂 和减数分裂都受到细胞分裂 检查点的调控,包括G1/S检 查点、G2/M检查点等。
生物发育和繁殖的保障
1
2
3
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都是生物体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都涉及到DNA的
复制和分配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都是生物体适应
环境的重要机制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都保证了生物体
有丝分裂:细胞周期 中,染色体数目不变, DNA数目加倍。
有丝分裂:细胞周期 中,DNA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两次,形成 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细胞周期 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DNA数目不变。
染色体行为
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 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2.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 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 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 妹染色单体
.
3.中期
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 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 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 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 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
细 有丝分裂: 与体细胞的形成有关
胞
增 无丝分裂: 不出现纺缍体,没有染色体
殖
等变化。如蛙的红细胞。
方 式 减数分裂: 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
一、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 方式。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这种 周期性称“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 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 裂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①变化:完 ①出现染 ①所有染 ①着丝点分 ①染色体变
特
成DNA的复制 色体, ② 色体的着 裂,姐妹染 成染色质, 和有关蛋白 核膜、核 丝点都排 色单体分开,②核膜、核
质的合成② 仁消失, 列在赤道 成为两个子 仁重现,③
结果:每个 ③出现纺 板上。
染色体都形 锤体
染色体。并 纺锤体消失, 分别向两极 ④在赤道板
举例;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1.下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据图回答: (1)此细胞有 8 条染色体、 0 条染色单体、 8 个DNA分子。 (2)它在进入分裂期之前的间期细胞中有 4 条染
色体、 8 条染色单体、 8 个DNA分子。 (3)在其刚形成的子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 0 、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第一种思路:从大往小,即先判别属于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然后再区分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一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而且细胞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如果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可能是减数分裂也可能是有丝分裂,再进行第二看。
二看细胞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则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如果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则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是有丝分裂,可继续进行第三看。
三看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若出现联会、四分体、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若无上述特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
第二种思路:先区分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然后再根据三看识别法区分属于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可按如下原则判定:间期:细胞中看不到染色体的存在,而呈现为细长的染色质,看上去是乱麻一团。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无法区分。
前期:染色体或四分体在细胞中散乱排布,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
接下来看有无同源染色体及联会、四分体现象。
若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联会、四分体现象,则为有丝分裂,若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具有联会及四分体现象,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或者赤道板的两侧,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接下来看同源染色体。
若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若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及每一对(每一个四分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若有同源染色体,但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是着丝点,则为有丝分裂。
后期:染色体均分为两组,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
接下来可先看着丝点的分裂情况。
若移向两极的每一条染色体均含有染色单体,即着丝点没有分裂,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若着丝点已经分裂,即移向两极的染色体都不含有染色单体,则继续看同源染色体情况。
细胞分裂的类型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细胞分裂是细胞在生物体内繁殖和增殖的基本过程之一,它通过复制染色体来确保遗传信息的传递。
细胞分裂有两种主要类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虽然它们都涉及染色体复制和核分裂,但两者在染色体数量、细胞周期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复杂生物体中的细胞分裂类型。
它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丝分裂分为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1. 染色体数量和形态有丝分裂中,细胞经历一次染色体复制过程,从而形成相同数量的染色体对。
这些染色体对在有丝分裂的早期被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每个染色体对由两条相同的染色单体组成,它们通过着丝粒(纺锤体)与细胞的两个极端相连。
2. 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一般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G1期(Gap1期)、S期(DNA复制期)、G2期(Gap2期)和有丝分裂期。
在G1期,细胞进行正常的生长和代谢,为DNA复制做准备。
在S期,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在G2期,细胞继续生长并做好准备,以进行有丝分裂。
3. 细胞分裂在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的核被分裂成两个子核,这个过程称为核分裂。
随后,细胞质也被分裂为两个细胞,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质分裂。
最终,原来的细胞变成两个具有相同染色体数量和基因组成的细胞,这些新形成的细胞被称为子细胞。
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存在于配子(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类型。
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数量是有丝分裂的一半,并且细胞经历两次分裂来形成四个较小的细胞。
1. 染色体数量和形态减数分裂中,细胞也会进行一次染色体复制,但随后细胞经历两次分裂。
在第一次分裂之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分开,形成两个有一半染色体数量的细胞对。
这两个细胞之后会再次参与第二次分裂,并最终形成四个染色体非复制的细胞。
2. 细胞周期减数分裂也经历了G1期、S期和G2期,这与有丝分裂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2、柱形图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3、曲线图(1)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例4、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
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___过程。
(3)细胞内含有四分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9—12时期为__________条。
(5)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横坐标数字的_________处进行。
(2)每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例5、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请据图回答:⑴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_____期。
图1中C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⑵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⑶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该细胞处于____分裂的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综合练习题1.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B.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2.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l∶1。
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3.下图示某一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图解与图像。
根据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是()A.乙图中细胞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B.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C.由图乙中细胞分裂方式可判断该生物是雌性动物D.丙图细胞的分裂时期与图1的DE段相吻合4.人的同源染色体有23对。
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子细胞和异常精子细胞的比例,同时精巢中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A.1:1,有丝分裂B.1:2,有丝分裂C.1:3,减数分裂D.1:1,减数分裂5. 某雌性动物体细胞中DNA含量为2个单位(m),下图表示该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和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细胞A是细胞,与之对应的曲线段是 (以横轴上的数字段表示)(2)细胞B是,与之相应的曲线段是。
(3)细胞C是与之相应的曲线段是,C细胞最终能形成个成熟生殖细胞。
(4)曲线段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的结果,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含量变化是由于的结果,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成为两条染色体。
6.图5-4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变化曲线图,分析后回答:A图表示分裂过程中的变化:B图表示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C图表示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D图表示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7.下图为精子形成过程中核内DNA含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A表示细胞;B表示细胞;C表示细胞;D表示细胞。
(2)A→B表示过程;B→C表示过程;C→D表示过程。
(3)B→C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4)C→D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8.右图四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时间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l)在A、B、C、D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2)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3)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4)如上述所示的细胞分裂发生在同一部位,则该部位可能是;如果其分裂有连续性的话,则分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9.(6分)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
根据此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l)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2)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
(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和。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l-4时期为条。
(5)着丝点分裂分别11下图中B、C、D、E四个细胞均由A细胞分裂而成、请回答问题:(1)B细胞是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__期;(2)E细胞正在进行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期;(3)图中含有成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
高考真题训练1.(2013新课标卷Ⅰ,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2.(2013浙江卷,1)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G2其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3.(2013江苏卷,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裂间期有DNA 和中心体的复制B. 分裂间期DNA 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 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 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4.(2013海南卷,5)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5.(2013上海卷,4)下列细胞属于G0细胞的是()A.神经细胞B.肝细胞C.肌肉细胞D.骨髓细胞6.(2013上海卷,二)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某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对,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15小时,其中G1期、S期、G2期、M期所占比例如图12。
35.该植物根尖细胞分裂间期的总时长约为_____小时。
36.G1期细胞内完成的主要活动是__________(多选)。
A.染色质丝螺旋缠绕B.合成一定数量的RNAC.合成DNA复制需要的酶D.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37.如果细胞内存在DNA解旋的现象,则此时细胞可能处于__________(多选)。
A.S期B.G2期C.分裂期中期D.分裂期后期38.假设该植物根尖细胞的所有胸腺嘧啶都已被3H标记,挑选一个正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放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15小时后,培养液中单个细胞内能检出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__条。
39.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面上会出现一些囊泡,囊泡将彼此融合,囊泡内的物质被用来形成新的细胞壁,囊泡韵膜将在新的细胞壁两侧形成新的_____。
40.可用于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试剂是_____(多选)。
A.苏木精B.苏丹III C.龙胆紫D.醋酸洋红1.(2013江苏卷,8)右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 各表示一条染色体。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B. 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 倍C. 染色体1 与2 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D. 染色体1 与3 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2.(2013江苏卷,9)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A. 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B. 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D. 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 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 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