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一、试验目的
1、沥青、沥青混合料物理性能检测。
2、算出沥青混合料在热拌时的失重情况。
二、试验设备
1、汤式沥青将锅;
2、钢棒;
3、恒温恒湿箱;
4、斗型搅拌机;
5、动态力学收缩计;
6、沥青混合料热变实验机;
7、动态粘结试验机;
8、沥青韧性指数试验机等。
三、试验步骤
1、沥青组分汤式凝固点测定:将沥青放入汤式将锅内,使用钢棒搅拌,在25℃的恒温恒湿箱中蒸发至沥青凝固,记录组分的凝固点。
2、沥青混合料热变实验:在斗型搅拌机中,将沥青及矿粉加入,设定
加温升温的时间,在动态力学收缩计及沥青混合料热变实验机中检验
物料失重情况,求出沥青混合料在热拌时的失重量。
3、动态粘结试验:将沥青混合料放入动态粘结试验机内,检测符合标
准的粘结。
4、沥青韧性指数试验:使用沥青韧性指数试验机,测试沥青混合料具
有良好的韧性。
四、安全防护
1、穿戴安全帽和安全鞋。
2、由专业人员操作仪器设备。
3、使用时应排除火源、注意安全。
4、保持现场的清洁和整齐。
5、不得加热大于熔化点以上的沥青及混合料。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沥青是一种黑色的沥青质物质,它通常以天然沥青或石油沥青的形式存在。
它具有优异的隔水、隔气和耐腐蚀性能,常被用作路面材料和防水材料。
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和骨料混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在道路、空地和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材料。
一、沥青1.1 沥青的分类沥青可以分为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
天然沥青是一种由深层热力学变化的有机质形成的质地坚硬、富含沥青的矿物质。
石油沥青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一种黏性液体,它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混合物,可以分为原沥青和改性沥青两种。
1.2 沥青的性质沥青的主要物性参数包括黏度、密度、软化点、延伸性和抗拉强度等。
在光照、温度变化和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沥青会出现变化,例如退火、氧化、老化和龟裂等。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许多改性沥青的研究和开发,以提高其性能。
1.3 沥青的应用沥青被广泛用作路面材料和防水材料。
它的使用可以改善路面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并且可以防止水的渗透和损坏建筑物的结构。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生产航空器防冰材料、涂层材料、护板材料和柔性密封材料等。
二、沥青混合料2.1 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沥青混合料分为沥青混合料和沥青混凝土两种。
沥青混合料通常是由骨料和沥青混合而成的,它可以进一步分为石料骨料、干浆骨料和沥青混合骨料三种类型。
沥青混凝土是由矿渣、沙子、水泥和沥青等成分混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2.2 沥青混合料的性质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包括摩擦系数、粘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和抗剪强度等。
它的性能指标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耐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沥青混合料可以用于路面铺装、建筑物防水以及水坝的密封和堆场的防尘等。
其应用范围广泛,覆盖了许多行业和领域。
三、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前景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在各种行业应用广泛,其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不断提高其性能和可持续发展性,使其在路面材料、防水材料、耐磨材料和表面涂层等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一、总则
1、本规程规定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样品采集、检验方法、评定要求和报告规定,适用于道路工程中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试验。
2、本规程适用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各种施工的试验,包括沥青及其配料的分析、配合比的检查等。
二、试样采集与检验
(1)沥青混合料样品,应在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采集,包括在施工车间内,在施工现场离散地面及在施工悬挂中采取3个拼块试样。
(2)沥青样品应在施工现场采集,包括在施工过程中静止的沥青及施工后分布于施工混合料表面的沥青。
2、检验:
(1)沥青及混合料样品的检验应包括外观形态、水稠度测定、体积密度、粘度、波速、抗冻性、抗裂破能力、塑性指数以及熔点等。
(2)在火焰点温、点火温度及烟度指数等,应检验沥青样品的润度、熔融温度、熔融指数。
三、评定要求
1、沥青:沥青样品应符合GB/T5080-2002《公路工程沥青规范》要求。
四、报告
1、检验报告应包括检验参数概况、检验结果概况、详细检验结果与建议等。
2、检验报告要完整标明检验标准、检验日期以及批次、存放方式、施工情况及其它相关数据,并加盖检验机构的检验章。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等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抵抗老化变质的能力。
24
密封材料
定义:在土木工程中,常出现大量的建筑结构缝和 施工缝,为保证建筑物的水密性和气密性,需对 这些缝隙填充有一定弹性、粘结性及密封性的材 料。
25
17
7.2.1 防水涂料
施工方法:热施工、冷施工(常温)
一、沥青基防水涂料 1)冷底子油 用石油沥青直接溶于汽油、煤油、柴 油等有机溶剂中成为溶剂型沥青涂料 2)沥青胶
18
二、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再生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氯丁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聚氨酯防水涂料 硅橡胶防水涂料 丙烯酸酯防水涂料
13
树脂改性沥青 聚乙烯改性沥青 聚氯乙烯改性沥青 聚丙烯改性沥青 无规聚丙烯改性沥青
14
橡胶和树脂共混改性沥青
热塑性弹性体(SBS)改性沥青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15
7.2 沥青及改性沥青基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的分类 按形状和用途分为 防水涂料
防水卷材、片材 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的发展趋势
①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所处的结构部位确 定沥青混合料类型(表12-14); ②确定矿料最大粒径(D)及级配范围(表12-17), D与路面结构层最小厚度h有关:h/D≈2; ③根据粗骨料、细骨料、矿粉的筛分试验结果, 计算各种矿料的用量比例。
A、条件: a、混合料类型 b、各种矿料筛分结果
B、方法: a、图解法 b、电算法
46
结构 层次
上面层
高速公路、一级公 路
城市快速路、主干 路
三层式 沥
青混凝 土 路面
沥青路面与沥青混合料定义
05
沥青混合料在路面工程中的 重要性
提高路面质量
耐磨耐压
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 耐压性,能够抵抗车辆的磨损和 压实,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完整 性。
防滑性能
沥青混合料在雨天或潮湿路面上 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能够降低 车辆打滑和交通事故的风险。
降低噪音
沥青混合料路面具有较好的降噪 效果,能够减少车辆行驶噪音对 周围环境的影响。
减少污染
节能减排
推广使用环保型的沥青混合料和生产 工艺,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温室 气体排放,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目 标。
优质的沥青混合料能够减少车辆排放 的污染物的吸附,降低空气和噪音污 染。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压实与养护
通过压路机对摊铺好的沥青路面进行 压实,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以保 证沥青路面的质量。
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控制
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原材料 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搅拌均匀性控制
通过搅拌设备的控制,确保沥青混合料搅拌 均匀,无结块、离析等现象。
配料比例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配比, 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响其质量。
运输工具选择
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确保沥 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
离析、结块等现象。
04
沥青路面的性能与评价
耐久性
耐久性
沥青路面应具备足够的耐久性, 以抵抗自然环境因素(如阳光、 雨水和温度变化)和交通负载的 影响。
耐久性评价
可以通过实验室模拟和实地监测 来评估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包括 疲劳试验、老化试验和抗压强度 测试等。
摊铺与压实质量控制
对摊铺和压实过程中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质量 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完整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 术语2.1.1 沥青的密度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 针人度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计。
2.1.4 针人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 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 软化点(环球法)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
2.1.7 沥青的溶解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 蒸发损失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 闪点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
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1.10 弗拉斯脆点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 沥青的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
2.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
第六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指标:延度
(cm)。延度愈大,塑性愈好。
影响因素:温度;沥青膜层的厚度
(3)温度稳定性:沥青粘性和塑性不随温度升降
而变化的性能。
指标:软化点 (℃)。 影响因素:地沥青质的含量;含蜡量。
玻璃态
技术性质
Tg
高弹态
Tm 软化点
粘流态
T 温度
脆化点
Tg↓、Tm↑→温度敏感性↓
§ 6.1.1 石油沥青
(4)大气稳定性:在大气的长期作用下,抵抗老化的 性能.
老化过程:
低分子量物质
衡量指标:
光、氧、热、水等作用
高分子量物质
蒸发后质量损失_小 蒸发后针入度 _大
蒸发前针入度
→大气稳定性_好
以上四种性质是石油沥青材料的主要性质,前三 项是划分石油沥青牌号的依据。此外,为评定沥青的 品质和保证施工安全,还应了解石油沥青的溶解度、 闪点和燃点等性质。
具有结构致密、粘结力良好,不导电、不吸水,
耐酸、耐碱、耐腐蚀等性能。
概
分类
地沥青
沥青 焦油沥青
述
天然沥青 石油沥青 煤沥青 木沥青 泥炭沥青 页岩沥青
应用
主要作为防水、防潮、防腐蚀材料,用于屋面
或地下防水工程、防腐蚀工程、铺筑道路以及 贮水池、浴池及桥梁等防水防潮层。
返回
§6.1.1 石油沥青
矿物填充料改性沥青
矿物填充料的品种:
滑石粉、石灰石粉、硅藻土、云母粉、石棉绒、 粉煤灰、水泥等。 作用机理: 由于沥青对矿物填充料的润湿和吸附作用,沥 青分子可能成单分子装排列在矿物颗粒(或纤维) 表面,形成结合力牢固的沥青薄膜,因而又称为 “结构沥青”。 改性作用: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用于一般的道路路面
标号有:A-60甲,60乙,100甲,100乙,140,180,200
(3)沥青的掺配
一各牌号的沥青不符合工程要求时采用
掺配的两种沥青应表面张力相近、化学性质相似
掺配的两种沥青比例:
Q1=(T2-T)/(T2-T1) Q1—较软沥青所占的比例 T—掺配后的沥青软化低点,度
a.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区:
寒区:黑、吉、辽(营口以北)、内蒙古(包头以北)、冀(承德、张家 口以北)、晋(大同以北)、陕(榆林以北)、甘、新、青、宁、藏 等
温区:辽(营口以南)、内蒙古(包头以南)、冀(承德、张家口以南)、 晋(大同以南)、陕(榆林以南、西安以北)、甘(天水一带)、鲁、 豫(南阳以北)、京、津、苏(徐州、淮阴以北)、皖(宿县、毫县 以北)、川(成都西北)等
石油沥青和煤沥青的元素比较;
沥青名称 元素组成(%)
碳氢比(原子数比)
C
H
OS
N
石油沥青 86.7 9.7 1.0 2.0 0.6 0.8
煤沥青
93.0 4.5 1.0 0.6 0.9 1.7
根据道路标准粘度煤沥青分为9个标号:T-1,T-2,T-3,T-4,T5,T-6,T-7,T-8,T-9
(1)石油沥青的组分
石油沥青由许多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氧、硫、氮等衍生物 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成分简化为:
油分 油状液体→流动性
树脂 粘稠状物质(半固体) →粘结性、塑性、流动性
地沥青质 固体粉末→温度敏感性、粘度
(2)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
胶体结构:胶团+油分
油分
地沥青质
树脂
溶胶型胶体结构 溶凝型胶体结构 凝胶型胶体结构 2、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防水性(用作防水材料) 憎水材料 不溶于水 与矿物材料表面粘结力强 (2)粘滞性(粘性) 指阻碍相对流动的性质(流体)。 影响因素? 用相对粘度表示 测定指标: a.粘稠沥青用针入度(25度,100克标准针,5秒内贯入沥青
第6章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宜用 B石油沥青。建 筑沥青在使用制成的沥 青胶膜较厚,增大了对 温度的敏感性,同时沥 青表面又是较强的吸热 体,一般同一地区的沥 青屋面的表面温度比当 地最高气温高25~30℃。
为了避免夏季流淌,用于屋面的沥青材料的软化点应比本地区屋面最 高温度高出20~25℃,亦即比当地最高温度高出50℃左右。南方炎热 地区气温相当高,A沥青软化点较低,难以满足要求,夏季易流淌。 可选B,但B沥青延伸度较小,在严寒地区不宜使用,否则易出现脆裂 现象。
第6章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本章学习指导 工程应用 6.1 沥青材料 6.2 沥青混合料
创造性培养
本章学习指导
本章共两个知识点。本章的学习目的是: (1)掌握沥青材料的基本组成、工程性质及测定 方法;了解沥青的改性和掺配,了解主要沥青制品及其 用途。 (2)掌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包括矿质材料的配 合比的设计和配制;了解其于工程中的使用要点。
大部分优质道路沥青均配成溶~凝胶型结构。
(2)塑性(延性)
沥青的延性是指当其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 变形的总能力,通常是用延度作为条件指标来表征。沥青材料在 低温下,受到瞬时荷载时,常表现为脆性破坏。
受外力作用,变形但不破坏,外力除去,变形保持。 塑性小的沥青,低温下易开裂;塑性大的沥青,不易开裂,且具有 自愈性,防水性也好。 用延度表示。 ∞字形标准试件(中间最小截面面积为1cm2),用延度仪,在规定拉 伸速度和规定温度下拉断时的长度,单位:cm。
本章的难点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建议在弄 懂各步骤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通过实践来掌握 其设计。
工程应用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我国公路发展的现状与规划
我国公路建设迅速发展,2003年全国高速公 路里程已达2.97万公里,居世界第二。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 39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达到7.4万公里(美国10万公里,居世界第 一)
到2020年,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0万公里以上, 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
39
2)变形性能(延性或塑性)
沥青具有良好的塑性。 沥青的塑性大小受内部组成及外界
温度的影响,树脂含量越多的沥青, 塑性越好;外界温度升高,沥青的 塑性增大。 表征沥青塑性的指标是延度。
40
沥青的延伸性试验(延度)
一 定 温 度 ( 25oC) 下 , 以 5cm/min 的速度对沥青试件进行拉伸直至断裂 时所伸长的长度(cm)。
46
软 化 点 试 验 仪
47
4) Ageing & Durability 大气稳定性——耐久性
石油沥青在温度、湿度、阳光、 氧气等大气因素作用下,抵抗老 化变质的能力称为大气稳定性。
沥青老化:在大气因素作用下, 沥青材料塑性逐渐减小、脆性增 加的现象。
48
沥青老化的原因
分子量较小的油分、树脂发生氧 化、挥发、缩合、聚合等作用, 沥青组丛中油分、树脂含量相对 减少,地沥青质含量相对增加。
5) 安全性
➢闪点(也称闪火点):沥青加热挥发出可 燃气体与空气混合,与火焰接触闪火时的最 低温度。 ➢燃点(也称着火点):与火焰接触能持续 燃烧5s以上时的最低温度。 ➢二者高低表明沥青引起火灾或爆炸的可能 性的大小,它关系到运输、储存和加热使用 等方面的安全。一般燃点比闪点高10 ℃. ➢例如,建筑石油沥青闪点约230℃.在熬制 时—般温度为185-200℃,为安全起见,沥 青还应与火焰隔离。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 术语2.1.1 沥青的密度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
1.3 针人度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
1mm计。
2。
1。
4 针人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
1.5 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 软化点(环球法)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2。
1。
7 沥青的溶解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
1。
8 蒸发损失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 闪点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
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
1。
10 弗拉斯脆点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
2.1。
11沥青的组分分析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2。
1。
12 沥青的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2.1。
13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2。
1。
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
1。
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ppt课件
60~80,80~100,100~ 120
2-3 20~30 -21.5~-9.0
70号,90号
60~80,80~100
2-4 20~30
>-9.0
70号
60~80
3-2
<20 -37.0~-21.5
110号
100~120
(2)沥青等级的选择
沥青等 级
适用范围
A级沥青 各个等级的公路,适用于任何场合和层次。
特粗式沥青混合料ATB-40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AC25\ATB30
中粒式沥青混合料AC16-20 细粒式沥青混合料AC10-13
砂粒式沥青混合料AC-5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
混合料类型
密级配
连续级配
间断级配
沥青混 沥青稳 沥青玛蹄 凝土 定碎石 脂碎石
开级配
半开级配
间断级配
排水式沥 排水式沥青 青磨耗层 碎石基层
增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要 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12的技术要求。 B、当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 2%。 粉煤灰作为填料使用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50%,粉煤 灰的烧失量应小于12%,与矿粉混合后的塑性指数应小于4%,其余质 量要求与矿粉相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 灰作填料。拌和站的一级除尘回收的粉尘可以用着填料,但二级粉 尘一般不用。 C、为了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可以采用干燥的磨细生石灰粉、消 石灰粉或水泥作为填料,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1%~2%。
留3%~6%空隙,以备夏季沥青材料膨胀。 2.沥青含量:沥青用量不能过少(过少,松散)
四、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抗滑性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重点总结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重点总结1四组分分析法(sara法)饱和酚芳香酚胶质沥青质饱和酚(s):无色粘稠液体,赋予沥青流动性芳香酚(na):茶色粘稠液体,赋予沥青流动性胶质(pa):红褐色至黑褐色粘稠液,胶体稳定性,提高吸附性及可塑性沥青质(at):深褐色固体沫状微粒,提高热稳定性和粘滞性2蜡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高温时融化降低沥青粘度温度敏感性增大低温低温时易析出分散在沥青中减少沥青分子间的紧密联系降低沥青延展性粘附性使沥青与石料表面亲和力变小影响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抗滑性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降低。
重交通道路沥青要求:蜡含量<2.2%3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1)溶胶型结构:针入度指数pi2)溶―凝胶型结构:pi-2~+2高温时具备较低的感温性低温时具备较好的变形能力大多数优质道路沥青都就是这类胶体结构3)凝胶型结构:pi>+2较低的温度感应性较好粘弹特性低温变形能力差4沥青的粘滞性: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分成:绝对粘度、运动粘度,表观粘度5沥青的三大指标针入度:(黏稠性)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内,额外一定质量的标准针横向倒入式样的深度软化点:(冷稳性)沥青条件切割点至凝结点的温度间隔的87.21%为软化点延度:(塑性)当其受外力的弯曲促进作用时,所能够忍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6我国石油沥青的标号和等级就是根据沥青采用的气候分区按针入度分割的。
7沥青的感温性辨别方法:针入度指数法(pi)、针入度-粘度指数(pvn)8石料的酸碱性按化学组分中sio2和ca0的含量去分割酸性材料(>65%)→花岗岩石英岩中性材料(52%~65%)→辉绿岩闪长岩碱性材料(<52%)→石灰岩玄武岩优选:碱性石料(碱性石料与沥青的吸附粘结性更好)9毛体积密度:石料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毛体积(包含矿质实质和孔隙的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静水秤法”“封蜡法”量积法10吸水性石料在规定条件下吸水的能力。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第一节沥青材料试验检测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3)中道路用石油沥青技术要求(M0671-93),对于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需检验针人度。
延度、软化点、溶解度、闪点以及蒸发损失试验后的质量损失和针人度比;对于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需检验针人度、延度、软化点、闪点、溶解度、含腊量、密度以及薄膜加热试验后的质量损失、针人度比、延度。
现将各指标的检测方法分别叙述。
一、沥青针入度试验方法针人度试验是国际上经常用来测定粘稠(固体、半固体)沥青稠度的一种方法,通常稠度高的沥青,针人度值愈小,表示沥青愈硬;相反稠度低的沥青,针人度值愈大,表示沥青愈软。
我国现行标准是以针人度为等级未划分沥青的标号。
1.目的和适用范围(1)沥青的针人度是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人试样的深度。
以0.1mm表示。
(2)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法码的总质量为100g±0.05g,试验温度为25℃,针人度贯人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如采用其他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3)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2.仪具与材料:(1)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人深度准确至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
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50g±0.05g砖码一只,以供试验时适合总质量1oog±0.05g的需要。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仪器设有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
针连杆易于装卸,以便检查其质量。
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
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基本要求与此项相同,但应附有对计时装置的校正检验方法,以经常校验。
第五章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沥青的结构与沥青路面开裂
华北某沥青路面所采用的沥青的沥青质含量高达
33%,并有相当数量芳香度高的胶质形成的胶团。 使用两年后,路面出现较多裂缝,且冬天裂缝产 生越发明显。请分析原因。 该工程所用沥青属凝胶型结构,其沥青质含量高, 沥青质未能被胶质很好地胶溶分散,则胶团就会 连结,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此类沥青的特点是弹 性和粘性较好,温度敏感性小,但流动性,塑性 较差,开裂后自行愈合的能力较差,低温变形能 力差。故特别易于冬天形成较多裂缝。
标准粘度计法 我国现行试验方法规定:测定液体沥青等材料流
动状态的粘度时,应采用标准粘度计法,该试验 方法是:在标准粘度计中,液体状态的沥青,在 规定的温度条件下,通过规定的流孔直径,流出 50ml体积,所需的时间秒数(s)被称为沥青的粘 度,并以CT,d表示[T为试验温度(℃),d为流孔 直径mm)]。在温度和流孔直径相同的条件下,流 出50ml所需时间愈长,表明沥青的粘度愈大。
温度也是影响石油沥青结构性能的因素之一,因
为沥青的某些成分,特别是树脂中的某些成分以 及石蜡等温度敏感性较强。 当温度升高时,这些成分会转变为流动性更好的 液体,使其胶体结构向溶胶结构方向发展; 当温度较低时,这些成分会转变为更为粘稠的固 体或半固体,其胶体结构向凝胶结构方向发展。 因此,在描述石油沥青的结构特征时应当指明相 应的温度。
2、低温脆性 沥青温度降低时会表现出明显的塑性下降,在较
低温度下甚至表现为脆性。特别是在冬季低温下, 用于防水层或路面中的沥青由于温度降低时产生 的体积收缩,很容易导致沥青材料的开裂。显然, 低温脆性反映了沥青抗低温的能力。 不同沥青对抵抗这种低温变形时脆性开裂的能力 有所差别。通常采用弗拉斯(Frass)脆点作为衡 量沥青抗低温能力的条件脆性指标。沥青脆性指 标是在持定条件下,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试样薄 膜,因被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 表示。 低温脆性主要取决于沥青的组分,当树脂含量较 多、树脂成分的低温柔性较好时,其抗低温能力 就较强;当沥青中含有较多石蜡时,其抗低温能 力就较差。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一、普通沥青1、技术性质:(1)物理常数:密度——在规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对密度——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水质量之比。
(2)粘滞性: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沥青粒子产生相对流动的能力,简称粘性,以绝对粘度表示。
工程中通常采用条件粘度反映沥青的粘性。
条件粘度:针入度(适应粘稠石油沥青);粘度(适应液体石油沥青)(3)延性:沥青材料当受到外力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以延度作为条件延性的表征指标。
(4)温度敏感性:高温性能指标(软化点、针入度指数);低温性能指标(脆点)(5)抗老化性(耐久性):评价方法采用蒸发损失试验、薄膜加热试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评价指标;蒸发损失百分率、针入度比、蒸发后沥青延度。
(6)安全性:评价指标闪点、燃点。
(7)其他性质:如溶解度、含蜡量、粘附性等。
2、组分:三组分(油分、树脂和沥青质);四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3、胶体结构:溶胶型结构、溶-凝胶型结构、凝胶型结构(按沥青质含量少、适中、多)4、三大指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分别表征粘滞性、延性和温度敏感性。
(1)针入度:在规定温度(25℃)条件下,以规定质量(100g)的标准针经过规定的时(5s)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单位:0.1mm。
表示方法:P(25℃,100g,5s)表征意义:针入度值愈大,表示沥青的粘度愈小,是目前我国粘稠石油沥青的分级指标。
(2)延度:将沥青试样制成∞字形标准试件,采用延度仪,在规定温度和规定拉伸速度下拉断时的长度,单位:cm。
表示方法:D(T,v)T为试验温度(0℃、15℃、25℃),v为拉伸速度(1cm/min、5cm/min )表征意义:沥青延度越大,其塑性变形越大,有利于低温变形。
(3)软化点:将沥青试样注于规定内径的铜环中,环上置一钢球,在规定加热速度下,沥青逐渐软化,直至在钢球荷重作用下滴落到下层金属板时的温度,单位:℃。
表示方法:T R&B表征意义:沥青软化点越高,沥青的温度稳定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