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6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老舍《济南的冬天》课内选段阅读(6篇)

(一)①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一句中“顶”字好在哪里?2.第②至⑤句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1.运用拟人手法,准确写出了雪的位置和形状,暗示下的是“小雪”,写出了矮松落雪的情态,给人以秀美的感觉,饱含作者的喜爱之情。
2.空间顺序,从方位词“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可以看出。
(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全段围绕一个字,突出一个小字,把小山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
2.“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这句话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全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和。
3.“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一句中“更美的山的肌肤”指什么?4.“那些小山太秀气!”“秀气”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5.“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微微”一词用得准确,请加以分析。
1.妙2.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拟人比喻3.春天来临后那满山的花草。
语文初中读书笔记(优秀6篇)

语文初中读书笔记(优秀6篇)语文初中读书笔记篇一幸福是什么?有时候,人们一定会抱怨自己太穷了,没有钱,没有幸福。
认为富贵才是幸福,有钱才是幸福,有权才是幸福。
我认为,幸福应该是朴素的、平淡的。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让我回味无穷的小说《红楼梦》。
让我对什么是幸福有了一定的理解。
故事中的荣国府,富有极了。
凤姐是头戴金银珠宝,身穿丝绸锦缎,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亭楼阁榭,还修起了大观园,亭台楼窗,金桥玉璧,也不比“圆明园”逊色多少。
府里的丫环也更着沾光,吃喝不愁。
可是,她们过的幸福吗?林黛玉反而更加悲伤了,富贵没有给她带来任何幸福,加上思念家乡,后来吐血而死。
故事的结局,曾经那么富有的荣国府,家破人亡,烟消云散。
我想,小说里的许多人,还不如生在清贫小家,吃粗茶淡饭,过安稳的日子幸福呢!现在有一些贪官,用公家的钱,买了多少幢洋房,多少辆豪华汽车,可是他们就幸福吗?他们不幸福,因为他们整天提心吊胆,害怕被别人发现。
有的逃跑了,像老鼠一样东躲西藏,不敢露面,没有了自由。
而农民工他们幸福吗?我想他们有他们的幸福,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辛苦的汗水,创造财富。
他们用的十分踏实,十分开心,因为是他们用劳动换来的报酬,所以他们感觉踏实与幸福。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创造财富和幸福,而不应该追求表面的浮华。
语文初中读书笔记篇二童年的时候曾经翻了翻这本书,那时总觉得这本书理论性太强,读起来有些晦涩难懂。
初三以后,学了物理、化学、生物,突然觉得这本书还是挺有意思的。
虽然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但书中提到的鹦鹉螺号上的有些科学技术领先于当时的社会科技发展,某些技术至今仍然尚未解决。
全书中除了描写阿龙纳斯先生及其助手康塞尔对海底生物的分类、研究,尼德。
兰狩猎生活以及时刻酝酿的逃离计划外,最具有神奇色彩的便是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
他究竟是什么人?无限的富有,自称能还清法国上百亿的国债。
他还是一个科学的天才,依靠大海解决了吃、穿、用、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必备100篇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必备100篇(一)丁立梅,笔名梅子,紫色梅子。
江苏东台人。
职业:教师。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有散文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等。
(《春风暖》被选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活页课文链接)作品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尘世里的初相见》、《诗经里的那些情事》、《爱,永远不会消失》等。
文章被选进《灵感与感动》等上百种文集。
多篇文章被设计成中考、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四川省凉山市2009年语文中考试题菊有黄花丁立梅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
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
一大丛一大丛的。
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
()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
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
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
菊不朽,他不朽。
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
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
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
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
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
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
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
与乡人各不相扰。
蓝天白云,天地绵亘。
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
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
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
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写人记事记叙文45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写人记事记叙文45篇目录1 绿茵场上的非主流 (2)2 没落下去的手掌 (4)3 大地的耳朵 (6)4 创造月亮 (8)5 大风 (10)6 成长的桥 (12)7 天职 (14)8 有本事,你也撕 (16)9 家里养着月亮 (18)10 但愿有个梦 (20)11 火车上的故事 (22)12 名人墙 (24)13 被放逐的皇后 (26)14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28)15 手掌里的清凉 (30)16 野马嘴里有清泉 (32)17 母亲养蜗牛 (34)18 老海棠树 (36)19 百合花开 (38)20 父爱就像那场雪 (40)21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 (42)22 中午的黄昏 (44)23 种春风 (46)24 温暖心窝的话语 (48)25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50)26 特殊的圣诞礼物 (52)27 冬天过去了 (54)28 集中营的课堂 (56)29 继父 (58)30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60)31 雕花烟斗 (62)32 老汪栗子 (64)33 回家去问妈妈 (66)34 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筝 (68)35 为一只小鸭子痛哭 (70)36 你的眼泪是一条河 (72)37 善良的种子 (74)38 1945年的母亲 (76)39 祖母的葵花 (78)40 十毫升母爱 (80)41 那盆水仙花 (82)42 青虫之爱 (84)43 干净 (87)44 风筝的心 (89)45 春天里种植自己 (91)参考答案 (93)1 绿茵场上的非主流①他出生在意大利的富豪家庭,父亲是钢铁大亨,其家族企业涉足50多个国家。
在很多人眼里,他这辈子只要守住家业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奋斗。
然而,当他接触足球后,突然觉得,跟绿茵场相比,钢铁经营之类的事情简直索然无味。
从此,他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球员。
父亲骂他没出息,说:“我可以买下一家足球俱乐部给你经营。
”他却说:“如果我整天躺在你的钱上睡觉才是没出息。
初一语文阅读及答案25篇

熬住就是一切①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
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
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
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
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
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
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
林彪自己经过了“熬”,成了接班人,最后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
②“熬”住其实非常重要。
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
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
③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的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也笑到了最后。
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
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
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
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
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
郭退役后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
④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
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上,不过,天妒英才,一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
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寿。
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阅读 答谢中书书

全突破·归纳探究 句子翻译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答案】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采分点:入)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答案】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采分点:交辉)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案】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采分点:四时、俱)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答案】 清晨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采分点:歇)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6篇 答谢中书书
目录
知识 拓展
知识
细梳理·教材全解 考情速览 本篇目近10年未考查。
细梳理·教材全解 文学文化常识
第6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
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书信中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完整的书 信今已无存,流传下来的只有这一段描绘山水的锦绣文字。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1.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 3.夕日欲颓 4.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四时: 歇: 颓: 沉鳞: 欲界: 仙都: 与: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1.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 3.夕日欲颓 4.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语言鉴赏)
8.作者写景用词极为精妙,请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例进行分析。
【答案】 ①内容上:是作者针对眼前的美景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突出了山水之 景的奇绝,表达了作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②结构上:收 束全文,呼应前文,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6篇(精选)【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6篇(精选)送你一朵玫瑰花 (1)麦与镰的季节 (3)父亲的露珠 (6)飘逝的风筝 (10)鸥小姐 (14)关于桥的事 (17)送你一朵玫瑰花〔法〕阿纳托尔·法朗士①①我们住在一个堆满稀奇古怪的东西的大套间里。
墙上挂着缴获来的装饰着颅骨和头发的原始武器;装备着桨的独木舟悬吊在天花板上,同用稻草填塞的钝吻鳄的躯壳并排放着;陈列收藏品的玻璃橱里安放着鸟、鸟巢、珊瑚枝和许许多多似乎充满怨恨和恶意的骨架。
我不知道我父亲和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之间订了什么条约。
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收藏家的条约。
他是那样明智、无私,梦想把整个自然界装进一个大橱里。
他说,这是为了科学。
他这样说,也这样相信。
其实,这是出于收藏家的癖好。
②整整一套房间摆满了大自然中的稀奇古怪的东西。
只有一个小客厅没有被动物学、矿物学、人种志和畸胎学侵占。
这里没有蛇鳞,没有龟壳,没有骨头,没有燧石磨制的箭,没有印第安人的战斧,只有玫瑰花。
小客厅的糊墙纸上缀满玫瑰,这是含苞未放、端庄淡雅、完全相仿、朵朵美丽的玫瑰。
③我母亲非常讨厌比较动物学和颅骨测量,她在小客厅里打发日子。
我在地毯上,在她脚下同一头绵羊玩。
这头羊过去有四只脚,现在只剩下三只。
因此它不配同我父亲收集的畸胎两头兔并列在一起。
我也有个摆动臂膀的、有油漆味儿的鸡胸驼背木偶。
那时候,我准会有很多很多的幻想,因为这个鸡胸驼背木偶和这头绵羊使我想起千百出奇怪的戏中的各种各样的人物。
当绵羊和木偶发生了什么很有趣的事的时候,我就去告诉母亲,但总是白费力气。
应该说,大人永远也听不懂小孩子在解释什么。
母亲心不在焉,我说话她不大注意听,这是她的一大缺点。
但是,她习惯于睁大眼睛看着我,叫我“小傻瓜”,这就缓和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④一天,她在小客厅里撂下她的刺绣,用双臂把我举起,指着一朵纸花给我看,对我说:⑤“我给你朵玫瑰花。
”⑥为了能够认出这朵花,她用刺绣针在上面点了一个十字。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二十篇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与答案一、寂静除夕夜(1)每当___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会___地想起20年前的那个除夕夜。
(2)那是“文革”时期,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
(3)消息传来,母亲当即昏厥,待醒来已神志不清,语无伦次。
这____的打击个母亲不知所措,她疯了。
(4)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了。
(5)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品学兼优的姐姐含泪放弃了学业——很快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一天可挣得5分工。
尽管如此,家里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亲还时不时对这个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
她有个怪癖,平日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后来由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碗,直至声嘶力竭动弹不得。
(6)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7)春节临近了,按乡村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早放鞭炮敬拜祖先,而除夕夜吃年夜饭放鞭炮则是永年好运的预兆。
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姥姥心力交瘁,万般无奈中将我们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母亲接二连三的发作,我实在是怕了。
(8)于是,姐姐带着我们出发了。
(9)我们居住的院子前后约有九排七八十户人家。
我们从头一排开始,每到一户姐弟四人便一字儿排开,齐齐下跪,告诉她们母亲的病情,乞求他们少放一次鞭炮。
就这样我们不过走了十多户人家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再后来家家户户都陆续出来人了。
围拢来的乡亲说什么也不让我们下跪,一位年长的大妈抱起我,含泪道:(10)“苦命的孩子,我们都晓得,不用磕头了,我们不放鞭炮,一个也不放。
”(11)我牢记着姥姥的叮嘱,拼命忍住泪水,然而,我却分明看见,围拢来的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12)小年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13)三十那天,吃过晚饭后,姥姥便领着我们着手准备即将面临的灾难。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邻居阿麻①我与邻居阿麻结怨已经很久了,瞧他那副样子,够你烦心:脸麻,腿跛,背驼。
因为这副尊容,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
②单身汉有空闲,管闲事管到了我的头上。
我和我的伙伴们在玩的方面个都是天才。
下雪天,我们拆别人的篱笆学大人烧炭,他提起一桶水,“噗”的一声,将炭窑冲得稀烂:“烧了镇上的房屋,你们去坐牢?”秋天,我们有土炸药炸别人家菜园的南瓜,炸得“瓜肉横飞”,我们高兴得直翻跟斗。
正当得意忘形之时,阿麻的手钳住我:“看我不告诉你们爷娘!”回家后,我们都挨到一顿打,皮肉受苦,奇痛难忍。
我们奈何不了阿麻,只能编歌谣泄恨:“麻子麻叮当,骑马上洪江,听到锣鼓响,麻子脸上痒。
”这时,阿麻便要追击,我们“哗”的`一声跑散,望着他一跛一跛的样子,我们开心得像喝了“可口可乐”。
③我们不喜欢他,小镇上的大人们也不怎么喜欢他。
这中间有个缘故。
④小镇的西边有一条河,是学生上学和大人外出的必经之路,河上有座年久失修的桥,桥上桥板朽了,常常跌倒人;木桥墩烂了,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像荡秋千。
www.终于,一场大雨,猛然的山溪水将它冲走,还带走了我的一个好伙伴春山。
我庆幸那天贪玩旷课,拣得了一条小命。
阿麻请人做了个小木船,干起了摆渡的行当。
第一天过渡免费,镇里的人都说他在积德。
可是,第二天收费1角,后来竟然涨价到了4角。
阿麻“发”了,腰包胀鼓鼓,有人骂他“黑良心,赚昧心钱”,但他默默地忍受了。
⑤风里来,雨里去。
阿麻摆渡六年,操劳过度,脸色蜡黄,日渐消瘦。
人们担心,他总有一天会栽倒在小河里。
⑥后来,小河上砌起了一座石拱桥,小巧玲珑,像一把小金锁,锁住了放荡不羁的小河。
从此,小镇的人们过河如履平地,都说修桥人泽被后世。
⑦小桥落成的前两天,阿麻死了。
医生说他患的是癌症。
⑧小桥落成那天,正逢小镇赶集,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桥上没有彩灯,没有横幅,没有红绸。
一挂20xx响,响过以后,镇长讲话了:“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小桥落成典礼暨阿麻同志追悼会。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狼》对比阅读(6篇)

《狼》对比阅读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参考答案:1.B 2.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初中语文理解阅读10篇

初中语文理解阅读10篇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10篇精选的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材料,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技巧。
1. 阅读《背影》一文,理解作者朱自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爱的深深怀念。
文章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内心独白,使得父亲的形象生动而感人。
学生在阅读时,应关注文中的情感变化和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情。
2. 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朱自清以荷塘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
学生在阅读时,应学会欣赏文中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荷塘的美景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同时,注意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这些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比童年的百草园和后来的三味书屋,展现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教育的思考。
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文中的对比手法,以及作者对不同环境的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深度。
4. 《春》是朱自清的一篇描写春天的散文,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在阅读时,应关注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情感表达,体会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5. 《我的母亲》是老舍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回忆母亲的生活片段,展现了母亲的勤劳、善良和坚强。
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6. 《海燕》是高尔基的一篇散文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中勇敢飞翔的描写,象征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生在阅读时,应关注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海燕的形象,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深刻寓意。
7.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现代诗,通过对康桥的离别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学生在阅读时,应关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体会作者的离别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初中语文6篇小标题满分作文,超经典,每一篇都是素材!

初中语文6篇小标题满分作文,超经典,每一篇都是素材!01校园几何数学老师说:“点组成了线,线构成了面,面构成了体,体是一个最高境界。
”这令我想到了校园中的几何人际关系,层层递进,层层完美。
点周围的一切是那么地陌生,陌生的教室,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身影。
刚进校门的我被陌生包围,恐惧在心底膨胀。
当一个几何图形以点的形式存在的时候,它是孤立和无助的。
线“你叫什么名字?”前排的女生转过身,向我投来友好的目光。
这时,我分明看见,两个点在延长,终于搭在了一起,成为了线。
从此,我的孤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走廊上一群嬉戏打闹的笑声。
当点变为线的时候,它是快乐的。
面“3 班获胜!”运动会上,主持人刚刚宣布完成绩,54个激动的人同54颗“奔腾”的心一起跳了起来,同学们三两个抱在了一起,就像几根线被揉作了一团,大伙之间不分“敌我”,不分男女,不分成绩,一同大叫欢呼。
当线合成面的时候,它正在成长。
体伴随着运动会胜利的喜悦,我们又接到了一项艰难而又光荣的任务:代表全校参加区赛。
从那一天开始,同学们就开始了认真的练习,别班的同学也为我们做起了后勤工作,放音乐、整理场地、购买服装,辛苦的、麻烦的事,他们都往身上扛,为的是让我们能更好地参加训练。
这时,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使命感和荣誉感。
当面构成体的时候,它已经成熟,已达到了最高境界!数学老师说:“点组成线,成功与否,在于点的排列;线合成面,大小在于线的比例;面构成体,完美与否,在于面与面的结合。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校校都有本幸福的书——《几何人际说》。
02读《唐诗宋词选》,我真痴迷看着“春风又绿江南岸”,赏着“漠漠水田飞白鹭”,听着“无边落木萧萧下”,吟着“燕山雪花大如席”。
我手捧一本《唐宋诗词选》,嗅着茗品的馨香,吟着这些或清新隽永、或语意明快、或感人肺腑的诗章,心也随着一起陶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了,我的喜怒哀乐也一起随它们荡漾了。
喜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字字如珍珠般跳入我眼帘时,我脑中立即展现出一幅苏轼畅游西湖的图画。
初中语文中考满分作文:《见证美好》(范文6篇+解读)

考场真题:我们阅读李汉荣的散文《燕子筑窝》后,一定无法忘怀文中那对燕子忙碌的身影,万物有情,彼此见证,“吹拂着庄稼的夜风,旷野繁密的露珠和满天的星星,都见证了它们那清贫的生活、高贵的美德……”2020年7月6日,深圳荣登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从此,深圳又增加了一张新的闪亮“名片”。
美好生活,需要创造者,也需要见证者。
见证美好,有感动,有成长,也有幸福……请以“见证美好”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作文。
文题解读:2020年深圳中考的作文题,仍是“材料引导+标题+要求”的题目,而材料部分的引入,一部分源于整张试卷的文学类阅读部分,另一部分取材于2020年7月6日的一则与深圳相关的“美好生活城市”的新闻。
整体来看,这道作文题出得既宽阔又精妙,非常值得在多个维度中咂味。
多重维度。
从题材的角度去分析,材料的第一段描述了自然世界中的美好,第二段聚焦在城市生活里的美好。
从生活的二元论角度去体会,材料的第一段的侧重点在高贵美德、珍贵感情等精神生活的发展,第二段中的“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名片则是被物质生活的进步支撑的。
从“见证者”的主客观去探讨,第一段把客观世界中的风、露珠、星星拟人成了“见证者”,第二段中把“见证者”的身份归还给了活在主观视角中的你我他。
从这三个维度示例去思考,考生思维可以尽可能地发散——作文既可以用自身的视角去见证,还可以化身成一棵树、一块石头、一朵云去见证;既可以见证客观世界、物质生活中的美好,也可以见证主观世界、精神生活中的美好;既可以见证鸟兽草木之美,又可以见证通都大邑之好……彼此见证。
材料中还有四个字应当引起注意:彼此见证。
这意味着“见证者”和“被见证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样融通互动的关系才完成了最高意义上的美好,这样的见证才能称得上是“彼此见证”。
一番美好的景致需要一位出色的摄影师的“见证”,同样的,一位出色的摄影师也需要一番美好的景致来“见证”。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八篇精选阅读(带答案)

(一)手(16分)⑴已经客满的大巴车打了个饱嗝儿,停了一下,又上来两个青年男人,一个甩着手,一个夹着公文包。
“公文包”的脚后跟还在车门外边,客车就又开动了。
⑵甩手青年坐在门口的马扎上,“公文包”顺手将公文包放在行李架上就直奔车后座去了,那样子好像他买了对号入座的票,最后一排正有一个空位子热情地等着他的屁股呢。
事实上他奔的不是座位,而是座位上的人,最后排靠左的那个胖男人正在熟睡中,“公文包”的手灵巧地伸进胖男人的上衣衣兜里,夹出一把单据名片之类的东西,显然这类东西不是“公文包”想要的,就又放回原处,然后揪住了胖男人的衣领,甩给他左右两个嘴巴。
⑶胖男人抹了一把脸,把拳头捏得咯咯响,只一下就反剪了“公文包”鸡爪子一样的手,然后拨打110,将贼人绳之以法。
⑷事实上没有,胖男人只是活动活动肩膀,整理一下衣服,继续睡去了,发生了什么全当梦一场。
⑸“公文包”又瞄准了一个打瞌睡的小伙子,小伙子的手机在牛仔裤的裤兜里,清楚地凸现着它的形状,“公文包”细长的手指在这个形状外游弋了一阵子,牛仔裤绷得太紧,硬拽怕是要惊醒梦中人了。
⑹原来这个小伙子在假寐,他一把就抓住“公文包”的手,像扔抹布一样地将他扔出车外。
⑺事实上没有,小伙子的确在假装睡觉,他也抓住了“公文包”那只游弋的手,不过他悄悄地给放了。
“公文包”感觉到这只手的力量,小伙子真跟自己斗等于缚鸡。
对这样的主儿还是离远一点。
⑻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一个女式皮包上,皮包被抱在女孩的怀里,由于女孩也在打瞌睡,抱包的胳膊有些松弛,但拉链的开端在女孩的胳膊下压着。
“公文包”变戏法儿似的手里多出一个贼亮亮的刀片!他用食指和中指夹着,修长而白皙的手指看上去那么优美。
⑼“叔叔,你的手真好。
”⑽女孩旁边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打破了车里黑夜一般的寂静。
自从这两个人上车,大胡子司机和女售票员的说笑就戛然而止,女售票员将马扎腾给甩手青年,自己坐在大胡子身后一个袋子上,将肥硕的屁股伸给所有的乘客,然后一丝不苟盯着前方,天塌地陷与她无关了。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精选7篇

钢构的故乡一个从哺乳时期就远离故乡的人,正如最白的那朵云与天空离散了。
因此,漂泊是我的生活中,最纠结的神经,最生涩的血液,最无解的思绪,最沉静的呼唤。
说到底,就是任凭长风吹旷野,短雨洗芭蕉,空有万分想念,千般记惦,百倍牵肠挂肚,依然无根可寻和无情可系。
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总是记得母乳的温暖。
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又总是记得不母乳的模样。
因为故乡的孕冇,记忆中就有一个忽隐忽现的名为团风的地方。
书上说,团风是1949年春天那场叫渡江战役的最上游的曲击地。
书上又说,团风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两支本该同仇敌代的军队,却同室操戈时常火并,必争之地。
书上更说,团风是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赤色政党中两位创党元老的深情故土、痴情故地。
著书卷,立学说,想来至少不使后来者多费猜度。
就像宋时苏轼,诗意地说一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竟然变成多少年后惹是生非的源头。
苏轼当然不知后来世上会有团风之地,却断断不会不知鸟林之所在。
苏轼时期的鸟林,任后苏轼时期,改名换姓成为团风。
作为赤壁大战关键所在,如果此鸟林一直成为鸟林,上溯长江几百公里,那个也叫鸟林的去处,就没有机会将自己想象成孔明先生借来东风,助周公瑾大战曹盂徳的英雄际会场所了。
书上那些文字,在我心里是惶惑的。
童年的我,无法认识童年的自己。
认识的只有从承载这些文字的上地上,上向他乡的长辈。
比如父亲, 那位在一个叫刘下垸的小地方,学会操纵最原始的织布机的男人:比如爷爷,那位在一个叫林家大垸的小地方,替一户后来声划显赫的林姓人家织了8年上布和洋布的男人。
从他们身上,我看得到一些小命运和小小命运,无论如何,都不能将这位早早为了生计而少能认字的壮年男人,和另一位对生计艰难有着更深体会而累得脊背畸形的老年男人,同那些辉煌于历史的大事伟人,作某种关联。
比文字更让人难以巻信的是亲人的故事。
首先是母亲。
在母亲第九十九次讲述她的故事时,我曾经有机会在她所说的团风街上徘徊很久,也问过不少人,既没有找到,也没有听到,在那条街的某个地方,有过某座祠堂。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说明文20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说明文20篇目录1 天桥 (1)2 安全的空中旅行 (2)3让地球人烦心的“太空杀手” (3)4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5)5谁染枫林醉 (6)6位次的讲究 (7)7 抗生素滥用:一个沉重的话题 (9)8 开发小行星漫想 (10)9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11)10 成语里的歌声 (12)11 “高铁时代”已到来 (14)12 动物的弄虚作假 (15)13 会呼吸的建筑 (16)14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17)15 小满 (19)16 猴年说猴 (20)17 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21)18 “阿尔法狗”凭什么打败世界冠军 (23)19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24)20 调好你的“食物钟” (26)参考答案 (27)1 天桥天桥,是对各类天桥的统称。
其实,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可划分为“人行天桥”,“车行天桥”,人车混行的立交桥和构成城市高架路系统的“立体交叉高架桥”等等。
天桥的结构,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现已有梁式结构天桥,钢架结构天桥,悬索结构天桥,斜拉结构天桥等等多种。
它们有的结构简单,便于建造;有的富于变化,形式多样;有的凌空飞架,雄浑壮观……构成了城市现代交通的一幅彩虹竞渡的立体画卷。
天桥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风格各异。
人行天桥一般有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S型、Y型、U型等多种,皆无定型,根据地形地貌灵活设计。
车行天桥基本类型有菱型、苜蓿型、环型、喇叭型等。
总之,只要把使用功能、结构和外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取得良好的艺术和技术效果。
城市里的天桥,不仅是城市繁荣兴旺的标志,更主要的是它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诸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以上海延安东路人行天桥为例,在天桥启用后,天桥附近100米内的机动车速度较前提高了28%,而交通事故下降了80%,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我国自1964年广州建造第一座立交桥以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目前所建各类立交桥已达数千座,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诸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必备100篇一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必备100篇(一)丁立梅,笔名梅子,紫色梅子。
江苏东台人。
职业:教师。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有散文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等。
(《春风暖》被选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活页课文链接)作品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尘世里的初相见》、《诗经里的那些情事》、《爱,永远不会消失》等。
文章被选进《灵感与感动》等上百种文集。
多篇文章被设计成中考、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四川省凉山市2009年语文中考试题菊有黄花丁立梅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
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
一大丛一大丛的。
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
()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
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
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
菊不朽,他不朽。
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
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
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
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
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
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
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
与乡人各不相扰。
蓝天白云,天地绵亘。
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
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
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
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
答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必备100篇(一)

答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必备100篇(一)一、我梳着仕女发型,顶着满头菊花跑出家,惹得村人围观。
我周日买回一盆黄色的菊花,勾起了我对孩提时的美好回忆和对美的追求,驱散了秋天的寒意,让心灵一片温暖。
我喜爱和赞美菊花的情感已不言而喻。
二、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展翅飞翔。
但因为名字的缘故,我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儿,感到孤独。
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为自己终于可以脱离父亲的管制,实现不想见到他的梦想而哭。
对父亲大办酒席时的高兴劲儿,我不屑一顾。
在冲出家门的时候,我也不顾及父亲的黯然神伤。
前两年在省城念书,我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认真给父亲写过一封信。
三、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野菊花开放的姿态,表现它“随意又随性”,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和赞美,同时表现了父亲对“我”就要离开家乡时恋恋不舍的心理活动,以及对“我”独立生活担心的心理活动。
四、一开始我对父亲的迷信举动嗤之以鼻,甚至愤然。
但当父亲竟然能够写出我的名字时,我的灵魂被深深地灼痛了,苏醒了。
我从父亲的这个举动中感受到了他沉重的爱,并开始忏悔自己。
最后,黄色的菊花勾起了我对美好回忆和对美的追求,让心灵一片温暖。
我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已不言而喻。
五、神山赶庙会时,我先是只顾脱模子,后在看摔跤时一直挎着一篮脱好的模子未放下。
东古城捕鸟时,我偶然发现上好的黄土后独自秘密挖黄土,如获至宝。
2.本段文字展现了祖母对“我”的偏爱,同时也表现了“我”对脱模子、捏泥塑等手工艺的热爱和珍视。
此外,本段与文章第一段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文章的主题,使文章的结构更加连贯自然。
注:本段分数标准为内容和结构各1分,祖母的偏爱和手工艺的表现分别为0.5分。
3.答案示例:这句话将泥土比作“花瓣”,生动地描绘了泥土片状微卷的形态。
同时,“快活”和“绽”这些词不仅赋予了泥土生命的活力,还表达了“我”得到这块好土时的喜悦之情。
注:赏析句子应从字词、修辞和主旨三个方面入手,语言通顺流畅即可。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6篇(精选)【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6篇(精选)送你一朵玫瑰花 (1)麦与镰的季节 (3)父亲的露珠 (6)飘逝的风筝 (10)鸥小姐 (14)关于桥的事 (17)送你一朵玫瑰花〔法〕阿纳托尔·法朗士①①我们住在一个堆满稀奇古怪的东西的大套间里。
墙上挂着缴获来的装饰着颅骨和头发的原始武器;装备着桨的独木舟悬吊在天花板上,同用稻草填塞的钝吻鳄的躯壳并排放着;陈列收藏品的玻璃橱里安放着鸟、鸟巢、珊瑚枝和许许多多似乎充满怨恨和恶意的骨架。
我不知道我父亲和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之间订了什么条约。
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收藏家的条约。
他是那样明智、无私,梦想把整个自然界装进一个大橱里。
他说,这是为了科学。
他这样说,也这样相信。
其实,这是出于收藏家的癖好。
②整整一套房间摆满了大自然中的稀奇古怪的东西。
只有一个小客厅没有被动物学、矿物学、人种志和畸胎学侵占。
这里没有蛇鳞,没有龟壳,没有骨头,没有燧石磨制的箭,没有印第安人的战斧,只有玫瑰花。
小客厅的糊墙纸上缀满玫瑰,这是含苞未放、端庄淡雅、完全相仿、朵朵美丽的玫瑰。
③我母亲非常讨厌比较动物学和颅骨测量,她在小客厅里打发日子。
我在地毯上,在她脚下同一头绵羊玩。
这头羊过去有四只脚,现在只剩下三只。
因此它不配同我父亲收集的畸胎两头兔并列在一起。
我也有个摆动臂膀的、有油漆味儿的鸡胸驼背木偶。
那时候,我准会有很多很多的幻想,因为这个鸡胸驼背木偶和这头绵羊使我想起千百出奇怪的戏中的各种各样的人物。
当绵羊和木偶发生了什么很有趣的事的时候,我就去告诉母亲,但总是白费力气。
应该说,大人永远也听不懂小孩子在解释什么。
母亲心不在焉,我说话她不大注意听,这是她的一大缺点。
但是,她习惯于睁大眼睛看着我,叫我“小傻瓜”,这就缓和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④一天,她在小客厅里撂下她的刺绣,用双臂把我举起,指着一朵纸花给我看,对我说:⑤“我给你朵玫瑰花。
”⑥为了能够认出这朵花,她用刺绣针在上面点了一个十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阅读风雨荷塘①凡到过济南的人,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这座垂柳含烟的北方古城,处处留有荷花的印记。
唐宋时,大明湖就曾被称之为“莲子湖”,其因就是当年城北十里荷塘的自然风貌。
每当看到荷花,尤其是在异乡,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清代诗人刘凤诰赞誉济南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由此,我的眼前也就会慢慢浮现出那一方弥漫着荷香的池塘。
②那是一个夏季的黎明,雨丝很密,很细,很匀,很柔,轻轻地吻着我的脸,我的手,脆生生的,甜润润的,凉爽爽的。
③我踏着寂静弯曲的石径,不知不觉来到雨幕笼罩的荷塘。
远远望去,绿柳丛中躲藏着一栋新房,白墙、红瓦、尖顶,犹如安徒生童话里的风景。
白屋,绿浪,粉荷,黄篱,组合得格外协调,自然而柔和。
近处,一片片圆圆的荷叶,撑起或深蓝或草绿或嫩黄的伞盖,细雨落上去,如蚕食桑叶,若石击深潭。
每一柄荷叶都像一把神奇的乐器,弹奏悠远清脆而让人深醉的音响。
滴翠的荷叶,落上雨丝后若打了蜡一般,油光闪亮的,迎光处撤明,背光处微暗,错错落落地遮住了整个池塘。
一滴滴雨丝刚栖落荷叶尖,瞬间又收缩为小水珠,潺潺滑下叶中央,密密匝匝的,一会儿凝成晶莹的大水珠,滚动着,磨蹭着,嬉闹着。
调皮的风把叶子弄翻,水珠或跳上另一片叶子,或一个跟头跌进荷塘里。
④荷花更是光亮亮、鲜嫰嫩的,高高矮矮,肥肥瘦瘦,浓浓淡淡,或停或动,或尖或圆,或半开或怒放。
有的牙雕般晶莹,有的白玉般剔透,有的玛瑙般绯红。
雨中的神态更是各异,如成群的仙女在洗浴,或抿嘴羞涩,或笑脸半藏,或聚首细语。
恰似一幅幅巧夺天工的水粉画,一首首意境朦胧的抒情诗。
一阵阵微风吹过,田田的荷叶推推搡搡,把清香一缕缕送到对岸。
绿茸茸的空气飘飘逸逸,空空灵灵。
⑤雨与风,光与影,声与色,互相交错,彼此交融,在细密的波纹上流溢,流溢……⑥我的脚步惊飞了一只被雨淋湿了翅膀的小鸟,几滴水珠溅在了我的衣衫上。
树丛中,荷叶间,几只不知名的鸟虫在轻轻地叫着,不知在觅友交谈,还是在寻找食物。
一切生命在这神秘的荷塘,在这绵绵的雨雾里,萌发出一种难以言尽的渴求或是期冀。
⑦我心净如镜,任雨丝洗濯我的衣衫和我的视野,任荷风吹拂我的记忆和我的思绪。
不知不觉,我敬仰起荷来了。
雨中的荷你遮我、我护你,你搀我、我抚你,吐叶展蕾,展露令人销魂的形体;虽然屡遭风雨,仍相亲相爱,交臂挽手,盘根结节,紧紧抓住脚下这深深的淤泥,编织盛大的生命景象。
是啊,在那些风雨飘摇的历史时刻,我们不也是手挽心连?⑧望着,望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
⑨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神奇而浪漫的荷塘之上溅起一片云,一片烟,一片雾,一片梦。
⑩黎明的荷塘气象万千,朦朦胧胧,虚虚实实,奇奇幻幻。
11在我的眼里,这就是济南——因了荷塘,雅得别致;也因了荷塘,不惧风······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4分)文章由远及近,多感官描绘了风雨中的荷塘:远望绿柳新房,自然柔和;近听雨落荷叶,();轻嗅缕缕荷香,()。
雨与风,光与影,声与色,互相交错,彼此交融,表达了()的感情。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6分)(1)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第③段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3分)远远望去,绿柳丛中躲藏着一栋新房,白墙、红瓦、尖顶,犹如安徒生童话里的风景。
(2)从修辞方法和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3分)雨中的神态更是各异,如成群的仙女在洗浴,或抿嘴羞涩,或笑脸半藏,或聚首细语。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8段划线句的理解。
(4分)望着,望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
二.阅读胡记面馆马苏玥1胡记面馆,是小城东头最有名的面馆,胡家世代经营着小城老街偏东头的面馆子,靠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古法做面发家,子孙代代相传。
用古法精心配制出来的面细润筋道、清新爽口,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2老街人看到这代胡记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馋面喽。
”老胡也笑:“三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规矩俺可不敢改了!饿饿吧,明天再来。
3胡记面做起来可不容易!一年里下麦子的时候,挑熟好的麦捆回家,人推着石磨细细地磨,这样面粉老到细膩。
面是在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纯度,不能太杂。
面要醒到苦里发甜,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时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
4老胡有个独子——胡良,娃娃脑子灵光,什么东西都一学即会,老胡很早就让儿子学手艺。
5胡良学着老爹磨面,和面,拉面。
揪起一拳头面,搓成匀粗的长条,再压平扁,用快刀划上几条长口,一手抓起一头面,双臂翼张于胸,“啪”的一声合起面,上下一抖,再拉。
统共拉八次。
完后用手托着面条,削去面头,左右ー甩,身子一仰,面顺着就到了灶上的沸水里。
然后伸双长筷,搅几下捞到一边盛高汤的瓷碗里。
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条条羊脂玉浸在汤里。
胡良的手艺比他爹还要强一分。
6胡家面做起来又费时又费力,祖上说,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日卖两顿,一顿36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记不衰。
胡家祖宗规定的数量不光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一个人不急不忙,一天顶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来。
胡记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减不得啊!7祖宗的规矩,老胡从没坏过。
一天72碗上等面,不多不少。
8这天晚上,胡良正和面,皱眉跟老胡说:“爸,咱家一天多做几碗,用厂里出的面粉,雇个人和面,改改老法子,就快了。
我试过,那面模样一点儿不差,味道也不差太多。
”9“什么混话,那样的面还叫胡记吗?”老胡一听,气得拍了下桌子。
10“什么年代了,有胡氏这块招牌,老法子稍变有什么嘛!”胡良不服气。
11“这哪是变法子,这是砸牌子,招牌砸了,往后拿什么做生意?”12胡良没听,在城中央偏东的地方开了家分店。
13往后老街人从城里回来,看着老胡:“小胡开了家分店哩,生意红红火火,一天卖几百碗,儿子赶上老子。
”14老胡不再笑了,只是愤愤抚手,频频叹气。
15有个城里谋生计的老街人有回点了碗胡记分店面,才吃了一ロ,就搁筷了,咂咂嘴:“不比老街的胡记呦,少了点儿筋道味儿。
”周围正大快朵颐的食客皆惊奇。
16有好面的食客闻讯赶往老街。
17老街这边,胡良一走,店就留了老胡一人,老胡依然按规矩,一天72碗上等精面,不多不少。
食客大呼:“极妙!”陶然于老街胡记。
新渐消息传开,胡良的生意淡了。
大凡吃了城中胡记的,都来了老街,而吃了老街的,却再没回到城中胡记。
胡良开始入不敷出了。
18胡良回了老街。
19老胡看见儿子,也不说话,只管做面。
胡良吃了口老胡的面,想了想城中面馆的面,矮了头。
20胡良又开始做面了,一天72碗,跟他爹一样。
胡记名声越传越远,一碗面是别家三四倍价钱,但小面馆生意仍然红火,有本地、外地,甚至还有别国的人。
老街东头,胡记门外经常排长龙队。
21那年老胡病了,胡良在跟前,老胡说:“别说迂腐,不懂变通,爸咋不知道赚钱?爸守的不是老规矩,不是这胡记招牌,而是这面的品质味道。
做生意不用好货,待时间久了,谁买你的账?做面和做人、做事一样,得守好底线,脚踏实地,才能摘到星星揽到月亮。
”胡良泪汪汪地听。
22“再去给老子做碗面吧!”23胡良端着面回来,老胡捧在手里,对着光瞧了瞧,面条细若发丝,色泽细亮,挑起一筷子,吸上一口,面质轻柔,鲜香可口。
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
随即倒在了一边,手中那碗却端端正正,滴汤不酒。
1.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4分)2.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3.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分析。
(4分)4.分析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4分)三.阅读为什么蜂蜜能干年不腐①2014年,考古学家在格鲁吉亚发现了一座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坟墓,出土文物中最特别的是一罐保存完好的野果子。
当研究人员将这些至少有4000年历史的野果子切开时,果子散发出了新鲜水果的香气。
这些果子为何会保存如此完好呢?答案就在于它们保存在蜂蜜中。
蜂蜜非常特别,它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唯一过了几千年仍然可直接食用的食物。
②为什么蜂蜜可以千年不腐呢?③食物的变质通常和微生物有关,细菌分解食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然后产生一些低分子的物质如氨、硫化氢、酮等,使食品变质变味。
蜂蜜是一种饱和的高渗高糖溶液,具有吸湿性。
细菌和其他生物身体体液是低渗的,在高渗透压的蜂蜜中,微生物会被吸走体内的水分,最后脱水而死。
④同时,蜂蜜也非常酸。
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PH值在7.2~7.4之间,而蜂蜜的PH值大约..介于3~4.5之间,蜂蜜这种酸度将杀死任何想要在蜂蜜内部生长的细菌。
⑤此外,蜂蜜的酿造者——蜜蜂,还有特殊的“炼金术”。
⑥在蜜蜂酿蜜前,需要采集植物的花蜜,花蜜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与水,水分非常多,大概占到60%~80%。
但是通过酿蜜,蜜蜂可以去除花蜜大部分的水分。
当采集蜂采蜜时,会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然后返回蜂巢,吐给内勤蜂继续加工。
内勤蜂先把蜜汁吸到自己的胃里和转化酶进行混合,然后再吐出去,再吸进来,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多次,同时其他蜜蜂还会用翅膀不断扇风,排出巢内湿气。
这时,花蜜会不断蒸发水分这也就使得蜂蜜的水分非常少。
⑦另ー方面,蜜蜂胃中还有一种叫作葡萄糖氧化酶的酶,酿蜜过程中,它会和花蜜发生化学反应,把花蜜分解成两种副产品: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是种氢的氧化物,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说到它的水溶液——双氧水,可能大家都会非常熟悉。
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杀死可能在蜂蜜中生长的所有细菌。
⑧在古代,人们就发现蜂蜜是细菌“绝缘体”,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
闪米特人的黏土板最早记录了蜂的医疗用途,上面详细记载了蜂蜜是如何治疗烫伤和割伤的。
古埃及人还经常使用药用蜂蜜,制成药膏治疗皮肤和眼晴疾病。
而在中国,迄今蜜丸仍然是制药业最常用的制剂之一。
现在,世界各地的医院还在使用一种涂满蜂蜜的绷带,用于防止病人伤口感染。
④当然了,虽然蜂蜜堪称不朽,但如果没有密封好,在潮湿的环境下还是会变质的,而如果密封良好,蜂蜜真的能做到千年不腐。
1.密封好的蜂蜜能够千年不腐的原因有哪些?(4分)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3.从第④段中任选一个加点词语,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
(3分)4.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分)四.阅读记六一语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注】①六ー:与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此公”都指欧阳修。
②顷岁:近年。
③指擿(ti):批评指正。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