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主题与主语
主语与主题英汉对比例子
![主语与主题英汉对比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632729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9.png)
主语与主题英汉对比例子1.引言主语和主题是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英语和汉语中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用法。
本文将通过一些例子来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主语与主题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作用和运用方法。
2.主语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表达主语是一句话中起到动作的主导作用的人或事物。
在英语中,主语通常位于句子开头,并且与动词保持一致。
例如:-I pl ay fo ot ba ll eve r yw ee ke nd.(我每个周末踢足球。
)-S he st ud ie sE ng lis h at un iv er si ty.(她在大学学习英语。
)而在汉语中,主语通常位于句子的主谓结构中,也可以位于句首。
例如:-我每个周末都踢足球。
[我]是主语。
-她在大学学习英语。
[她]是主语。
3.主题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表达主题是一句话中的核心内容,它可以通过句子结构和语气突出强调。
在英语中,主题通常位于句子的前半部分,被动语态特别常用以突出主题。
例如:-F oo tb al li sp la yed e ve ry we ek en d.(每个周末都会踢足球。
)-E ng li sh is st ud ied a tu ni ve rs it y.(大学里学习英语。
)在汉语中,主题通常位于主谓结构中的谓语动词前,通过语序和语气突出强调。
例如:-每个周末都会踢足球。
[踢足球]是主题。
-大学里学习英语。
[学习英语]是主题。
4.英汉对比例子4.1英文例子例子1:句子:T he bo ok wa sw r it te nb yM ar kT wai n.(这本书是马克·吐温写的。
)-主语:Th eb oo k(这本书)-主题:wr it te nb yM a rk Tw ai n(是马克·吐温写的)在这个例子中,英语中的主谓宾结构确立了主题,并通过被动语态强调了写作者马克·吐温。
例子2:句子:T om ha sb ee np r om ot ed to ma na ger.(汤姆已经晋升为经理。
论汉语和日语中的 “主语”和“话题”
![论汉语和日语中的 “主语”和“话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2055ddff00bed5b8f31dc7.png)
论汉语和日语中的“主语”和“话题”摘要本文概述了汉语和日语中有关主题和主语的研究史及其争议所在,归纳了主语主题化、宾语主题化和其它成分主题化。
最后,讨论了汉语和日语中主题和主语的问题。
关键词汉语日语主语话题一、汉语中的“主语”和“话题”主语(Subject)和话题(Topic)是普通语言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语法学界对这两种概念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广泛的争议。
主语是自古以来学校语法中经常使用的语法术语,是与谓语相对的句法成分,“最古由古希腊语法学家阿波罗•尼奥斯于公元二世纪提出,在以后的两千多年中,一直是传统语法分析句子结构的基本原则”。
话题是与说明(Comment)相对的概念,“最早由萨丕尔(Sapir)在1921 年出版的《语言论》中提出”。
在汉语中,是否可以或者需要区分出主语和话题这两种范畴,二者之间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它们是否存在于同等的语法层次中等等,都是语法学界中存在着争议的研究课题。
赵元任(1968)的《中国话的文法》是第一部把话题的概念运用于汉语研究中的著作。
在英语中,主语与谓语的关系多为施事和动作的关系,但由于汉语里表示“施事—动作”的结构并不多,赵元任提出汉语中的“主语和谓语间的语法关系与其说是施事和动作的关系不如说是话题和说明的关系。
”不少研究把这一主张看作为最初的汉语主语话题等同论,或者认为代表的是汉语语法中只存在话题没有主语的观点。
但也有学者指出赵元任把话题的概念纳入句子分析中主要是为了确定汉语主语的范畴,话题在他的理论中还没有独立的句法地位,其实暗指的是二者并非是同一个概念(李金满2006)。
70年代,西方学者Li & Thompson(1976)根据汉语主谓谓语句的特征,从语言类型学(Typology)的角度提出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
他们主张话题是句法成分,一个句子可以既有话题又有主语。
话题具有与主语相仿的句法功能,因此应该享有同等的句法地位。
主语主语(subject) 是一个句子的主题( theme)汇总
![主语主语(subject) 是一个句子的主题( theme)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663c9cc80eb6294dd886c95.png)
一.主语:主语(subject) 是一个句子的主题( theme),是句子所述说的主体。
它的位置一般在一句之首。
可用作主语的有单词、短语、从句乃至句子。
1.名词作主语。
如:A tree has fallen across the road. (一棵树倒下横在路上。
) Little streams feed big rivers. ( 小河流入大江。
)2.代词用作主语。
如:You’re not far wrong. (你差不多对了)。
He told a joke but it fell flat. (他说了个笑话,但没有引人发笑3.数词用作主语。
如:Three is enough. 三个就够了。
Four from seven leaves three. 7减4余3。
4.名词化的形容词用作主语。
The idle are forced to work. 懒汉被迫劳动。
Old and young marched side by side. 老少并肩而行。
5.副词用作主语。
如:Now is the time. 现在是时候了。
Carefully does it. 小心就行。
6.名词化的介词作主语。
如:The ups and downs of life must be taken as they come.我们必须承受人生之沉浮。
7.不定式用作主语。
如:To find your way can be a problem.你能否找到路可能是一个问题。
It would be nice to see him again.如能见到他,那将是一件愉快的事。
8.动名词用作主语。
如:Smoking is bad for you. 吸烟对你有害。
Watching a film is pleasure, making one is hard work.看电影是乐事,制作影片则是苦事。
9.名词化的过去分词用作主语。
如:The disabled are to receive more money.残疾人将得到更多的救济金。
主题和主语
![主题和主语](https://img.taocdn.com/s3/m/3d0e67d549649b6648d74794.png)
主题和主语1. 绪论汉语比起其他语言来说,最明显的特征是汉语词语结构很简单,典型的汉语词语不是由几个词素组成,而是由单独意义的词素组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
汉语句子结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主题”这一概念。
主题明显的句子结构是汉语形态上的很重要的一个特色。
2. 简单陈述句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具有一定语调或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具体分析如下:简单句的构成,包括了主题,主语,名词片语以及动词片语,几个要素。
2.1 主题的特征✧主题指的是句子讨论的对象,句子所涉及的内容,另一种解释是说主题是提供句子主要谓语的时间或空间构架。
✧主题一定指听者已经知道的事---作主题的名词一定是定指或泛指。
不定指名词不能当主题用。
✧主题一定出现在句首。
✧主题可以借助停顿或停顿助词来和句子分离。
✧口语会话中,常常不省略。
例:狗我已经看过了。
----泛指,句首那只狗我已经看过了。
----定指,句首那只狗呢/嘛/啊,我已经看过了。
----停顿助词,定指一只狗我已经看过了。
(X)----不定指2.2. 主语的特征✧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
✧后面紧跟动作动词或状态动词。
✧与主题的有别,可以不放在句首。
✧口语会话中,主语常常可以省略,从前后语境中推出。
主语是说明是谁或什么。
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主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名词化了的动词(动名词)、名词、分词、副词或数词等。
例:我写字。
花死了。
他打了我。
那所房子好贵。
昨天买了一瓶饮料。
2.3 主语和主题的比较2.3.1. 主题和主语共存的句子例:那个人我见过了。
这棵树叶子很大。
2.3.2 主语和主题为同一者的句子例:我喜欢吃苹果。
那场雨下得很大。
2.3.3.没有主语只有主题的句子很多句子可以没有主语,但不能没有主题。
例:那本书出版了。
房子造好了。
这个题目最好不要提出来。
2.3.4. 没有主题只有主语的句子✧主语可以从由上下文意思的背景推断出,从而从中略去。
浅谈对主位、主语和话题的理解
![浅谈对主位、主语和话题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f3d8d108bd63186bdebbccb.png)
浅谈对主位、主语和话题的理解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句型的不同,主位、主语和话题的理解定位一直是困扰国内语言学家尤其是系统功能语法学习者的一个问题。
本文试图对这三个概念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并分析英汉句型的不同对主位、主语和主题的影响。
标签:主位主语话题句型一、引言自从Halliday的功能语法进入中国之后,不少学者开始尝试着用Halliday的系统理论来分析汉语句式,并提出不少分析方案。
然而,对于Halliday的主位(theme)和汉语中的主语(subject)以及话题(topic)这几个术语的自定义,国内的语言学家对其定义却一直众说纷纭,因此这些对于汉语句式的分析实际上是建立在各自所认定的不同概念基础之上的,从而也就形成了不能统一概念范畴的局面。
因此,主位、主语和话题的定义范畴就成了国内语言学家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也是将来语言学家把系统功能语法应用于汉语研究的必经之路。
定义的混乱不仅会使研究无法系统地进行,而且对今后的教学也造成了诸多困难。
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功能语法的初学者来说,接受一种全新的语法理论系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如果对基本概念无法正确地理解接受,那么深入地学习也就无从谈起。
作为一个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专业研究生,笔者在接受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时总是难免会受到汉语的思维角度及原有的传统英语语法视角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试图来理解功能语法的深层系统理论时,总是不可避免地走进概念混淆不清导致思维混乱的境地。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中国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初学者,搞清楚Halliday的主位(theme)和汉语中的主语(subject)以及话题(topic)这些基本概念的不同,并联系它们同汉语分析模式及英语传统语法的区别,对于深入学习系统功能语法是至关重要的。
二、“主位”“主语”和“话题”(一)“主位”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主位”的说法最早是由Mathesius于1939年提出的。
汉英翻译3--汉语话题与英语主语比较
![汉英翻译3--汉语话题与英语主语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a9e0164caaedd3383c4d31a.png)
汉语话题与英语主语比较第一讲已经讲了汉英句子结构差异,指出英语的句子结构是三分即SVO,汉语的句子结构为二分即TC,英译汉就是把英语的三分变为汉语的二分,汉译英就是把汉语的二分变为英语的三分。
第二讲论述了英汉句子结构的特点,结构上的转换方法,并着重指出句子结构与语义结构是两回事,句子结构对应了,语义不一定对应,学习英汉翻译不但要知道句子结构的对应问题,更要知道语义的对应问题。
第三讲进一步论述汉语句子的话题和说明两部分各自的特点,话题与主语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汉语的话题有多少个类别,怎么样才能把汉语转换为英语,进一步寻找汉译英的理论与技巧。
一、汉语话题与英语主语的差异汉语语法研究从马建忠以来已有一百多年了,所用的理论是西方语文的语法理论,这期间人们常常有削足适履之感。
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试图从汉语本身探索自身的规律,建立自己的语法体系,英汉对比研究方兴未艾,英汉差异之本质已初步显示出来。
英语的SVO结构与汉语的TC结构有很多差别,如1、话题重序,主语重形话题重序,是说话题总是在前,说明总是在后,所以汉语没有倒装句。
英语主语重形,必须是名词或名词词组,别的词要作主语,必须变为名词,句子成分可以倒装。
2、主语宜短,话题不限英语主谓要靠近,英语主语后边不能停顿,所以英语主语长了,一般是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或从句作主语,一般都后移。
如果名词后带有从句也要后移。
1)形式主语Itit虽也用作人称代词,但主要是用作先行词,作形式主语。
当主语较长时,就用it作形式主语,以便先交待清楚句子结构,给人一个整体概念。
长主语有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语,从句等。
英语语言习惯,主语要尽量短,谓语要尽量长。
为此,各种短语或从句做主语时常常要把它们后移,在主语的位置上放一个it 作形式主语,汉语里没有这种语言现象,所以往往成为中国学生学英语的一个难点。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It is a great pleasure to meet friends from afar.原文:这个都市圈设想五个层次展开。
【浅议汉英主语的差异】英汉主语的差异
![【浅议汉英主语的差异】英汉主语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c8ecaa2c850ad02df80411d.png)
【浅议汉英主语的差异】英汉主语的差异一汉语主语(一)汉语中主语的类型汉语是象形文字,没有形态变化,它不具有词形上的虚化手段,语法关系只能通过语序的变化和虚词的运用来表现。
汉语主语词性非常灵活,几乎可用各种词汇和语言单位来担当,例如:名词、代词、数词、动词、“的”字结构、主谓词组、动宾词、空间方位词和时间名词,都可以充当主语;这是由于汉语没有形态变化的缘故。
从语法意义上讲,主语和谓语之间不存在一致关系,主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略。
虽不乏“主谓两分”的“施事句”,但多数情况下,汉语的主语只是起话题作用,接受评论或说明,并且要求语意完整。
汉语的主语从语义上很丰富。
如:(1)施事主语:我昨天买了一本书。
(2)受事主语:小偷被抓住了。
(3)零位主语:下雨了,刮风了。
(4)主题主语:老虎是一种动物。
(5)时间主语:昨天下雨了。
(6)地点主语:北京是个好地方。
(7)工具主语:一把刀闹革命。
(8)方式主语:这么快就好了。
(9)存现主语:处处一片繁荣景象。
(10)关系主语:这事请保密。
(二)汉语中主语的特点1 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主题显著是指由“主题+述题”构成的句式。
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相当于“话题”,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通常是“新的信息”。
根据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中的统计,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话题―述题”句占了近百分之五十的比重。
由此可见,汉语虽然也大量使用“主语―谓语”句,但相比英语而言,有很浓的“话题―述题”特征。
汉语的主题结构有如下几种类型:(1)动作承受者做话题①那件事我已经做好了。
I’ve handled the matter.②这个人我见过。
I’ve seen the person somewhere.(2)双话题①我头疼。
I have a headache.②这位教授道德高,学问好。
This professor has high morality and broad knowledge.(3)动词或动词短语做话题①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
“主语突出”与“主题突出”思维模式对比——脱离语言外壳的英汉翻译
![“主语突出”与“主题突出”思维模式对比——脱离语言外壳的英汉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bf3e15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f.png)
“主语突出”与“主题突出”思维模式对比——脱离语言外壳的英汉翻译郭雯【摘要】English-Chinese comparative stud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ilingual transferring,involving not only grammar but also thought patterns,whose major difference lies in that English is 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 and Chinese is topic-prominent language.Therefore,the difference may result in great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 and topic,the core issue in bilingual transferring,attempting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transferring by deverbalization,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ure of the two thought patterns,thus making the translating text coherent and fluent.%英汉对比研究与翻译转换问题紧密相连,不仅涉及到语法,还有思维模式差异。
其主要差异在于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
这两种倾向在表达方式上相去甚远,给翻译造成的困难尤其明显。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对比中"主语"与"主题"两个影响双语转换的核心参数,试图找出符合两种语言思维特征的译法,脱离语言外壳,正确处理好两种结构的转换,使译文语篇连贯流畅。
Unit2中英语言差异之主语与主题-精选文档
![Unit2中英语言差异之主语与主题-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a70cee958f5f61fb73666cd.png)
• 中译英时,将汉语“话题+评论”结构转为英语的“主语+谓 语”的结构。 • 1)发现无主语句,要根据语境增补主语。 • 例:出太阳了! • The sun is rising. • 2)发现多主语句,那就要确定一个能够发出谓语动作,统领 全句的主语。 • 例:近二十年的时间已经充分证明,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的方 向是正确的,信念是坚定的,步骤是稳妥的,方式是渐进的 ,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 (红色的都是主语) • The practice in the past 20 years has proved that we are right in direction, firm in conviction, steady in steps… (确定 “我们”作为整个句子的主语) • 3)发现不是名词或者名词短语作主语,那么就要转换成名 词或名词短语。 • 例:能吃能睡不一定就健康。(“能吃能睡”是动词,必须 转换成名词) • Great eaters and sleepers are not always healthy.
中英语言差异 之 主语Vs主题
L/O/G/O
先请阅读这些中文句子,问问自己 这些句子的主语是什么?尝试自己 翻译成英语?
中文 主语 英语译文
只要用功读书,就能提高 成绩。
国庆节七天我们第一天全 家到北京路购物。
游泳非常消耗体力 刮风了,下雨了。
中文
主语
英语译文
只要用功读书 ,就能提高成 绩。
国庆节七天我 们第一天全家 到北京路购物 。
隐含主语(我们? 你们?他们?)由 语境而定
多主语(国庆节、 七天、我们、全家 ),翻译时要确定1 个主语哦。
If one studies hard enough, one will …
主语和主题什么关系
![主语和主题什么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34586432b160b4e767fcf2d.png)
主语和主题什么关系主语和主题属于不同的语法范畴与主语相对的是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与主题相对的是述题焦点等语用概念因此同一个成分如雨は止んだ中的雨根据不同的分析角度既可以看做主语也可以看做主题而誰が来たか中的谁是主语也是陈述的焦点但不是主题同样ご飯はもう食べた中的ご飯可以看做主题也可以看做宾语但不能看做主语主语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根据不同的语法立场可以指心理主语语法主语和逻辑主语其心理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即所谓的主题语法主语是句法结构中的主语而逻辑主语是施事及行为或状态的主题日语中的态是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的在日语中由于态所反映的语义关系既可以通过语法形式也可以通过词汇方式来实现因此部分语法书将词汇形式也归入态的范畴但多数人仍认为态属于语法范畴应将那些伴随有主宾格变换动词词尾规则性变化等形态特征的语法形式视为态的范畴已建立起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可比性从多数语言的情况来看这一范畴主要指主动态被动态和使役态他们在施事受事使役着的格形式以及动词词尾的变化上表现出整齐的对应关系不过从分析日语的角度看除了上述以外可能态自发态使役动词以及授受动词或对偶自他动词等也都反映类似的语义关系因此将这部分也作为态的范畴来分析有利于研究日语自身的特征目前对日语中的态范畴虽然还不能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在分析时i 明确区分语法形式和词汇形式还是有必要的分析富士山は昨日太郎に登られた这个句子为什么不成立日语中的被动形态通常以有生物为主语如果暗示有某个生物间接地受到影响时以无生物为主语的被动句也能成立如私の財布が盗まれた等但这个有生物不能是是施动者自身因此如私のご飯に食べられた这种被动句在日语里不能成立从语义上看被动态主要反映了某一对象受到外力影响出现变化时有时也能以无生物为主语如ロープropeが彼に切られた等近代以来日语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单纯被动句等以无生物为主语的被动句虽然已将在频繁的使用但主要出现在书面语言中而且较少涉及某个具体的施动者上述句中如果对富士山和太郎之间的关系进行陈述时日语习惯以有生物为视点展开陈述特别是在有生物为具体对象太郎而富士山本身缺少间接影响的领属者这种情况下很少使用被动句式此外从语义角度角度看登る这一行为很难使富士山造成任何变化一次这类被动句一般不能成立从统计数字上看以无生物为主语的被动句中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比例特别是在日常用语上很少出现这一点同日语中很少使用以无生物做主语的的主动句如この鍵がドアを開けた等具有类似的语义倾向反映了日语思维的一个特征日语的使役态具有什么特点与汉语或英语的表达形式有什么不同日语的使役态主要是通过语法形式来实现的这类句式将使役着置于主语位置将动作着置于补语或宾语的位置并伴随有规则的动词词尾变化而汉语和英语的使役主要是通过使役动词等词汇来实现的因此在汉语和英语语法的范畴里通常不包括使役关系在英语和汉语中使役这一语义关系主要靠make have 或使让等使役动词构成特定句式来表述但这些使役动词和其他表示类似语义的动词如order hope 或命令希望等很难在语法或语义功能上严格区分因此也就无法建立一个独立的句法范畴时和体在时间的把握上有什么不同体反映了在说话人所设的时间轴上某个动作或变化处于开始持续和完成的某一阶段属于动词的语法范畴而时和以某一时点为基准来反映某个某个动作或状态属于过去现在或将来属于动词形容词以及名词+だ的公有范畴在日语里时和体处于一个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关系离开时无法谈体离开体也无法全面的说明时这也反映在日语的る和た既是时也是体的标记这一点上时和体相互关联的原因跟时和体通常都使用一个时间轴来观察事物有关对某个事物来说反映他的发生在这个时间轴上处于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是时的范畴而反映该事物在这个时间轴上处于开始持续或完成的某个阶段则是体的范畴日语的体除了使用语法手段来表示之外也可以使用部分词汇手段同样时除了使用语法手段来表示之外也可以使用一些时间副词来表示比较一下日语和汉语在词类划分上有什么不同多数语言的词类划分通常考虑形态语义和语法功能这三个因素由于汉语缺少明确的形态标志因此汉语的词类主要根据词义和语法功能来划分这一点同日与有明显的区别汉语的词类分成实词(相当于日语的独立语)和虚词(相当于日语的附属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副词。
日本语 :主题と主语
![日本语 :主题と主语](https://img.taocdn.com/s3/m/5e6617640b1c59eef8c7b456.png)
は:提示助词,可以提示句子的各种成分。
提示主题,主题是已知的信息。
も:也是提示助词,提示主题(已知的信息)。
私は学生です。
彼も学生です。
提示宾语:替换了宾格助词を肉まんじゅうはよく食べます。
うどんはあまり食べません。
日曜日は新聞は読みますが、勉強はしません。
は提示的宾语往往表示对比,も提示宾语往往表示类推,表示也怎么怎么。
日本語の雑誌も時々読みます。
閲覧室にも本がたくさんあります。
当提示以格助词に、へ、から、まで、で等构成的句子成分时,は放在这些助词后面重叠使用,不能替换。
一階にはトイレがあります。
学校から謂駅まではバスで行きました。
上海ではこの建物が一番高いです。
は提示否定:教室に花はありません。
昨日は寒く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が提示的是主语:主语是未知的信息。
用が表示主语的句子重点在主语。
也就是强调主语。
例:何月が一番暑いですか。
八月が一番暑いです。
どこがあなたの教室ですか。
ここが私の教室です。
人が多いですね。
大勢の人がお寺や神社に参拝します。
花がきれいですね。
定语句中的主语が、の。
そこは陳さんの知っているおいしいお店です。
それは家族の人たちが一緒に上野公園で花見をしている写真でした。
主题是日语独有的概念。
主题是说话人主观说明的话题,是谈话双方共通的话题,是已知的旧信息。
主题用提示助词来提示。
主题可以是主语,亦可以是宾语、状语、补语。
主语是句法的概念,为句子的主要成分。
在句子里,作为陈述的对象,问答“什么”或者“谁”等问题。
主语在日语中用主格助词が、の,提示助词和某些副助词来表示。
英语中句子主要成分知识
![英语中句子主要成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5cbdf1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5.png)
英语中句子主要成分知识英语句子成分分析对于英语学习很重要。
英语句子成分教学一直是一线的英语教师和教育专家忽视的教学内容。
英语中句子成分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英语中句子成分的资料,仅供参考。
英语中句子成分首先声明句子的成分主要在帮助分析句子和理解句子,帮助造成合理的句子,而并非英语学习的全部,也并非非学不可的东西。
句子的成分可以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
细分可以分为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成分等。
主语,顾名思义,主题、主体,也就是一个句子中主要述说的主体,一般位于句首。
比如,小明和小花都很热爱学习英语,讲述的就是小明和小花,也就是主语。
这个不难理解。
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通常由我们的动词来充当着一成分,也成为谓语动词,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由简单动词或动词短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主要动词)构成。
比如小明喜欢小花,这里的喜欢就是谓语。
这个也不难理解,英语中的时态变化通常在此体现。
表语,表即表明,表明主语的特征、身份以及状态。
通常被认为是主语补语,说明主语是如何的,通常放在连系动词之后。
最有名的连系动词就是be动词了。
比如,小明很生气。
这里的生气就是表语,换成英文就是Xiaoming is angry。
Angry就在这个句子里做表语。
又如,小花是个好学生,这里的好学生就是表语。
Xiaohua is a good student. A good student就是补充说明小花的身份的。
宾语,动作的承受者。
比如,小明不会伤害小花的,英文是Xiaoming won’t hurt Xiaohua.小明很显然是动作的.发起者,也是句子的主体,是主语,那么伤害的对象是谁呢?小花,也就是这个动作的承受者,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宾语。
打岔一下,很多人会分不清表语和宾语,在于他们都是尾随着谓语动词的,但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在于,表语的特点是描述主语的特征、状态和身份,而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举例论述话题、主语、施事之间的关系。
![举例论述话题、主语、施事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e1c59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b.png)
举例论述话题、主语、施事之间的关系。
1. 引言1.1 概述在语言学和修辞学中,话题、主语和施事是三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和分析文本的含义和效果至关重要。
话题指的是文章或讨论所涉及的主题或内容,主语则是句子或段落中执行动作或具体描述某种状态的实体,而施事则表示执行动作的实体。
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并对文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话题、主语和施事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将介绍话题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它如何与主语和施事相关联。
接着,我们将探讨主语在话题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其影响力。
最后,我们将研究施事对于主题和主语之间关系的影响,并提供相关实例加以说明。
1.3 目的通过深入研究话题、主语和施事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加深我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并揭示它们在文章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举例分析,我们将探讨它们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对文章内容的影响。
最终,本文希望提供一些启示,并对于话题、主语和施事关系的研究提供展望和深入思考。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旨在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结构,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2. 论述话题、主语、施事之间的关系2.1 话题的定义和重要性在一篇文章中,话题是指文章所讨论或描述的主要内容或主题。
它可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也可以是具体的事件、事物或观点。
话题选择对于文章的整体质量和读者理解的深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话题不仅仅是写作过程中需要明确的焦点,同时也需要与读者产生共鸣和兴趣。
只有通过准确定义并清晰阐述话题,读者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并从中获取价值。
2.2 主语在话题中的角色和作用主语指出谁或者是什么在句子中进行动作或被动作。
它在文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且基础性的角色,决定了句子表达意义以及整个段落和文章所传达的信息。
主语在话题中起到两方面作用:首先,它帮助明确表达故事、观点或现象发生时参与其中的人、物或对象。
浅析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如何认识日语中的主语和主题
![浅析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如何认识日语中的主语和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b70c7a55270722182ef725.png)
浅析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如何认识日语中的主语和主题作者:许文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8期摘要:对于非日本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如何认识日语中的“主语”和“主题”是一大难题。
首先,必须要明确的是,主语和主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主语是一个语法概念,而主题是一个语用概念。
本文将从翻译文法论的角度举出简单范例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如何认识日语中的主语和主题展开对比研究。
关键词:中国日语学习者;主语;主题;概念;对比研究一、从概念的角度对比“主语”和“主题”(一)主语的概念主语是表示句中主体的,它是句子的成分之一,在说明“谁是什么”、“谁怎么样”、“谁干什么”的句子中,表示“谁”的部分就是该句的主语。
如「私は卒業してからずっと大連で働いています。
」这里的“我”就是该句的主语。
(二)主题的概念主题是句子或信息的中心事项和范围,是后面谓语部分着重说明的对象。
也就是说,句子所有部分都是围绕主题这一事项或者范围展开的。
因此,主题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如「これは私の一番好きなものです。
」在这个句子中“これ”就是该话题的中心。
主题可以是主语,亦可以是宾语、状语、补语。
二、从提示关系对比“主语”和“主题”在日语句子中,“は”这一提示助词可以提示句子中的各种成分。
“は”可以提示句子的主语,也可以提示句子的主题。
然而,“は”所提示的是句子的主题而不是句子的主语这一现象也是非常常见的。
“は”提示主题时,主题是已知信息。
而题述就是围绕“は”所提示的这一主题展开的。
那么,到底如何区分主语和主题呢?下文将以简单的范例对主语和主题进行区分。
例如,在句子「彼は日本人だ。
」中,“は”所提示的即是句子的主语于是句子的主题。
而在句子「そのケーキは私が食べたことがありません。
」(笔者汉译:我没吃过那种蛋糕。
)中,“は”所提示的并非句子的主语。
在该句中,“そのケーキ”只是句子的主题,而“私”才是该句的主语。
以上的例子证明,主语可以是主题,但主语不等于主题。
主语主语(subject) 是一个句子的主题( theme)汇总
![主语主语(subject) 是一个句子的主题( theme)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663c9cc80eb6294dd886c95.png)
一.主语:主语(subject) 是一个句子的主题( theme),是句子所述说的主体。
它的位置一般在一句之首。
可用作主语的有单词、短语、从句乃至句子。
1.名词作主语。
如:A tree has fallen across the road. (一棵树倒下横在路上。
) Little streams feed big rivers. ( 小河流入大江。
)2.代词用作主语。
如:You’re not far wrong. (你差不多对了)。
He told a joke but it fell flat. (他说了个笑话,但没有引人发笑3.数词用作主语。
如:Three is enough. 三个就够了。
Four from seven leaves three. 7减4余3。
4.名词化的形容词用作主语。
The idle are forced to work. 懒汉被迫劳动。
Old and young marched side by side. 老少并肩而行。
5.副词用作主语。
如:Now is the time. 现在是时候了。
Carefully does it. 小心就行。
6.名词化的介词作主语。
如:The ups and downs of life must be taken as they come.我们必须承受人生之沉浮。
7.不定式用作主语。
如:To find your way can be a problem.你能否找到路可能是一个问题。
It would be nice to see him again.如能见到他,那将是一件愉快的事。
8.动名词用作主语。
如:Smoking is bad for you. 吸烟对你有害。
Watching a film is pleasure, making one is hard work.看电影是乐事,制作影片则是苦事。
9.名词化的过去分词用作主语。
如:The disabled are to receive more money.残疾人将得到更多的救济金。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819b8a187cd184254b3535a6.png)
汉语句子结构呈竹节状,逐节(短语或小句
)展开。汉语的句子可以在同一施事或主题 语之下按逻辑顺序铺陈,虽然小句间有逗号 隔开,但语句的联系仍是紧密的。这样,汉 译时经常由英语的树状转化为汉语的竹节状 。
例如:The boy, 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said, when I spoke to him, that he was very hungry because 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译文] 男孩哭得心都快碎了,当我问及他时,他 说饿极了,有两天没吃了。 从上例可看出,英语十分注重句子的形式和 结构的完整,上面英语句子主干为The boy said ,有5个从句,who, as if, when, that, because等多 个连接成分,形成一个空间构架,犹如“枝叶繁 茂的参天大树”,呈树状。而相应的汉语节节展 开,言简意赅,语意连贯,结构紧凑,呈竹状。
汉:意合 无形态语词的内蕴体现语法和语义信息; 句法结构不完备汉语以名词为中心,只要 表达语义,不管句子是否完备; 无须使用过多连接词等衔接手段,只要达意 即可。
比较以下英汉句子
1. Even if the monk can run away, his temple cannot run with him.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2. Even if I were to be beaten to death, I will not tell. 打死我也不说。 3. Modesty helps one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5. 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主题和主语——精选推荐
![主题和主语——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b6a76e7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5.png)
主题和主语主题和主语1. 绪论汉语⽐起其他语⾔来说,最明显的特征是汉语词语结构很简单,典型的汉语词语不是由⼏个词素组成,⽽是由单独意义的词素组成。
句⼦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
汉语句⼦结构最显著的特征之⼀就是具有“主题”这⼀概念。
主题明显的句⼦结构是汉语形态上的很重要的⼀个特⾊。
2. 简单陈述句句⼦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具有⼀定语调或表达⼀个完整意思的语⾔运⽤单位。
具体分析如下:简单句的构成,包括了主题,主语,名词⽚语以及动词⽚语,⼏个要素。
2.1 主题的特征主题指的是句⼦讨论的对象,句⼦所涉及的内容,另⼀种解释是说主题是提供句⼦主要谓语的时间或空间构架。
主题⼀定指听者已经知道的事---作主题的名词⼀定是定指或泛指。
不定指名词不能当主题⽤。
主题⼀定出现在句⾸。
主题可以借助停顿或停顿助词来和句⼦分离。
⼝语会话中,常常不省略。
例:狗我已经看过了。
----泛指,句⾸那只狗我已经看过了。
----定指,句⾸那只狗呢/嘛/啊,我已经看过了。
----停顿助词,定指⼀只狗我已经看过了。
(X)----不定指2.2. 主语的特征主语是句⼦陈述的对象。
后⾯紧跟动作动词或状态动词。
与主题的有别,可以不放在句⾸。
⼝语会话中,主语常常可以省略,从前后语境中推出。
主语是说明是谁或什么。
表⽰句⼦说的是"什么⼈"或“什么事”。
主语是执⾏句⼦的⾏为或动作的主体,主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名词化了的动词(动名词)、名词、分词、副词或数词等。
例:我写字。
花死了。
他打了我。
那所房⼦好贵。
昨天买了⼀瓶饮料。
2.3 主语和主题的⽐较2.3.1. 主题和主语共存的句⼦例:那个⼈我见过了。
这棵树叶⼦很⼤。
2.3.2 主语和主题为同⼀者的句⼦例:我喜欢吃苹果。
那场⾬下得很⼤。
2.3.3.没有主语只有主题的句⼦很多句⼦可以没有主语,但不能没有主题。
例:那本书出版了。
房⼦造好了。
这个题⽬最好不要提出来。
2.3.4. 没有主题只有主语的句⼦主语可以从由上下⽂意思的背景推断出,从⽽从中略去。
主语突出语言与主题突出语言的比较
![主语突出语言与主题突出语言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96d4b3e33d4b14e842468d4.png)
主语突出语言与主题突出语言的比较主语突出语言:英语主题突出语言:汉语1差异:1)语言形式:英语中的典型句型结构:S+VP,如I study English .汉语中基本的句型结构也是S+VP,但是从主题方面来说的话,汉语的结构则是:主题+述题,如饭吃了三碗。
2)理论角度:主语——句法学——词与词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
主题——语用学——表达的角度。
3)主谓关系:主语与动词直接联系,有选择关系,限制较大。
(主语优先语言最主要的特征)。
如He studies English.主题与动词没有必要的选择限制,如那回大火,幸亏消防队到得早。
4)位置:主语不限于句首位置,但是汉语中主语通常都在句首,如英语中的形式主语在前,真正的主语在句中。
主题通常在句首。
5)意义与功能: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或是参与者,或是发生动作时的状态,是一种无标记的话题。
主题具有限定性(主体优先语言最主要的特征)与延续性,主题表达的信息有定、已知且具有语篇性。
*主语大多是话题,但话题不一定都是主语。
2对汉语学习者的影响:母语的负迁移3中介语中的体现:多出现在翻译问题上,如逐字翻译导致语义表达不够简练、明确。
4教学启示:在进行翻译时,可先翻译句意,再组织语言,用更适合母语的方式表达。
Don’t buy it if you can’t afford it.买不起就别买。
英语中的主语出现在句中,逐字翻译为别买,如果你买不起。
汉语中“如果你买不起”,既是主题,又包含了主语,因此“如果你买不起,就别买”。
若更突出语气,可直接翻译为“买不起就别买”。
小组成员:王梓欣、敬晶、赵光沛、陈文英、李玲玲。
语法主语 逻辑主语 主题主语
![语法主语 逻辑主语 主题主语](https://img.taocdn.com/s3/m/f93aa2f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a.png)
语法主语逻辑主语主题主语
近年来,获取逼真的自然语言语法正成为研究人员和开发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其中语法主语、逻辑主语和主题主语是构建一种完善的自然语言方法最重要的基础。
首先,语法主语是一种能够表达主谓关系和清晰的句法结构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帮助读者或听众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并加强理解文章的能力。
此外,语法主语也可以帮助读者避免歧义,使文章表达更清晰、准确,更容易接受。
其次,逻辑主语是文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组成,它有助于读者或听众完整连贯地理解文章,有助于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
此外,逻辑主语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分析文章,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最后,主题主语也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和可懂性。
主题主语可以加深读者对文章的了解,能够准确掌握文章的重点和重要论点,帮助读者更好地识别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以上三个主体都是构建一种完备的自然语言语法方法不可或缺
的组成部分,用来评价一篇文章的写作质量和可读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书面表达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这三方面的关系,以求能够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也能让文章表达更加清晰,具有更强的可读性。
以上就是关于语法主语、逻辑主语和主题主语的重要性的介绍,
它们的关系密不可分,是构建一种完善的自然语言方法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牢记这一点,努力使自身的表达能力变得更加完善,以求能更好地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让表达更有效率,更加有力,赢得别人的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fficulties with Chinese Subjects (SVO?):
1)宾踞句首 2)宾踞动前 3)主状不分 ∴可以没有主语,也可以有多个主语, 除名词以外,可以由动词,形容词,副 词,介词短语,主谓结构担当主语。
Subject-prominent vs. Topicprominent
Examples Analysis
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关 各民族之间 系。 We have established a new type of relationship characterized by equality, solidarity and mutual assistance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 new type of relationship of equality, solidarity and mutual assistance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has blish: Theme-Rheme主位:述位 (Mathesius)
Theme is the primary element of a sentence; it is the subject being talked about and is known. Rheme is the core element of a sentence; it is something the speaker wants to say about the theme, or something related to the theme.
Examples Analysis
如果仅以此作为一个标准,来说中国就是一个 发达国家,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公平的。 But if you consider this the only standard and say China is a developed country, I think this is unfair. But I think it is unfair to use this as the single standard to conclude that China is a developed country.
Examples Analysis
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 中国历史上 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 China produced in its history many outstanding philosophers, thinkers, statesmen, strategists, scientists, writers and artists. Many outstanding philosophers, thinkers, statesmen, strategists, scientists, writers and artists were produced/emerged in China’s history. The Chinese history has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of many eminent philosophers, thinkers, statesmen, strategists, scientists, writers and artists.
A 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 (eg. English) is a language in which the grammatical units of subject and predicate (SV) are basic to the structure of sentences and in which sentences usually have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A topic-prominent language (eg. Chinese) is one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units of topic and comment are basic to the structure of sentence.
Examples Analysis
中美两国贸易中时常出现摩擦和纠纷, 中美两国贸易中 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在摩擦中前进。 Frictions and disputes frequently come forth in Sino-US trade, but progress is made in frictions. There are frequent frictions and disputes in Sino-US trade, but progress is made in frictions.
Examples Analysis
1)主语的增补(汉语无主语)
出太阳了! The sun is rising! 冷死我啦! I am dead cold. 累得我走不动了。 It exhausted me so much that I couldn’t walk. I was too tired to walk.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You can fight a hundred battles without defeat if you know the enemy as well as yourself.
Chinese vs. English
Chinese: Topic-prominent language (话题占突显地位的语言) English: 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 (主语占突显地位的语言) -- C. N. Li & S. A. Thompson in 1970s
Modern English sentences 83% -- 97% SVO (Jesperson) Theme = Psychological Subject Theme ≈ Subject
Features of the Subject in English
1. There must always be a subject; 2. The subject is the theme of the sentence that the verb structure describes; 3. The subject has grammatical control; 4. The subject must be a noun or a noun structure.
Examples Analysis
2)主语的选择(汉语有多个主语)
近二十年的时间已经充分证明,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的 方向是正确的,信念 信念是坚定的,步骤 步骤是稳妥的,方式 方向 信念 步骤 方式 是渐进的,取得的成就 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取得的成就 The practice in the past 20 years has eloquently proved that the direction of our reform and openingup is right, our conviction is firm, our steps are steady, our approach is gradual and our achievements are huge. The practice in the past 20 years has eloquently proved that we are right in direction, firm in conviction, steady in our steps and gradual in our approach when carrying out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have achieved tremendous success.
Session 3 主题与主语
Chinese vs. English
只要用功读书,就能提高成绩。(隐含主语) If one studies hard enough, one will … 国庆节七天我们第一天全家人北京路购物。 (多主语)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seven-day National Day holiday, our whole family … 游泳非常消耗体力。(主语非名词) Swimming is quite exhausting. It is quite exhausting to swim. 刮风了,下雨了。(零位主语) It is windy and rainy.
Examples Analysis
要和平、不要对抗;要合作,不要强权;要发展,不 要贫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是世人的共同呼声。 We want peace instead of confrontation. We want cooperation instead of power politics. We want development instead of poverty. This is the main trend of the time and 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world people. We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want peace, not confrontation; cooperation, not power politics; development, not poverty. This represents the main trend of the times and our common aspiration. Peace rather than confrontation, cooperation rather than power politics,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poverty constitute the mainstream of the world development and represent 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world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