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中西医结合临床发展的前景
中西医临床医学就业前景
中西医临床医学就业前景中西医临床医学是一门门槛较高的医学专业,培养具备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理论与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首先,中西医结合理念逐渐得到广泛认可。
传统中医的疗效和特点在西方国家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大。
西方国家的一些机构甚至专门设立了中医科和中医药研究中心,为中医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在国内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中医治疗,并对中西医结合疗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国内部分地区,政府还提供了一些鼓励政策,包括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再者,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培养要求较高,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这就使得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相对稀缺,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不仅在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有就业机会,还可以在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等领域发展,甚至可以自主创业。
然而,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就业市场也开始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中医药专业学科及临床医学知识的复杂性,对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人才的要求较高,培养难度大,这使得该专业的培养规模相对较小。
其次,由于中医药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医学机构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仍然有待提高,这也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同时,国内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会。
然而,该专业的培养难度大,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就业市场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因此,对于计划进入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领域的人来说,不仅需要积极学习专业知识,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医学领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中西医临床专业就业前景
中西医临床专业就业前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阔。
中西医临床专业是中西医结合的学科,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诊断和治疗方法来对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就业前景。
首先,中西医临床专业在国内的需求量很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模式逐渐得到认可和采用。
许多人选择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这就使得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医生和技术人员需求量大大增加。
据统计,截至201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数量达到了39285家,而这些医院当中中西医临床专业的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
其次,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就业范围广泛。
中西医临床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医疗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工作。
在医疗临床方面,中西医临床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中西医结合的医院和诊所从事医生、护士、药师、针灸师等工作。
在科研方面,他们可以参与中医和西医领域的科学研究,推动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
在教学方面,他们可以担任中西医专业的教师,培养更多的中西医临床专业人才。
在管理方面,他们可以在医疗机构和医疗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协助医疗机构的运营和管理。
最后,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受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中西医结合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国家在政策和经费上都给予了支持。
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模式也被写入了国家的健康政策文件中,这意味着相关的专业人员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此外,国家还鼓励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国外的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这为中西医临床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模式的流行和政府对中西医结合学科的支持,中西医临床专业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加。
此外,中西医临床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从事医疗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工作。
因此,选择中西医临床专业是一个具有很好就业前景的选择。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认识到医生职业的崇高性和神圣性,以服务患者为己任
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行业动态与职业规划
培养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学习实践经验
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医学领域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医疗保健行业持续增长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医学教育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医学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可从事医疗技术、科研、教学等工作
医学相关行业:可从事医疗器械销售、医疗咨询等工作
其他行业:可从事医药卫生、食品保健、环境保护等相关行业的工作
医学管理专业:可从事医院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等工作
未来行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医疗保健、健康管理、康复医学等多个领域,需要更加全面的医学人才。
未来行业发展将更加注重预防和健康管理,需要具备更加深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培养要求:掌握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中医临床技能和中医传承能力;熟悉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能运用中医临床诊疗技能和西医诊疗技术诊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
03
添加标题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中医学基础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西医临床医学
西医学基础
01
添加标题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中医临床技能和中医传承能力;能在各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西医结合的困境与希望
中西医结合的困境与希望中西医结合是指将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方式。
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融合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还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中西医结合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困境,同时也有着希望与发展的前景。
中西医结合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较低。
由于中医与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差异,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
在临床应用中,缺乏统一的操作标准和治疗模式,导致治疗效果参差不齐,使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中西医结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程度不高。
中医与西医在认识观念、治疗手段以及医学理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中西医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程度不高。
这使得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的医学认知和文化认知存在偏差。
由于中医与西医的医学认知和文化认知有着根本的差异,导致中西医结合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存在认知偏差。
这使得在选择治疗方案、开展医学研究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
中西医结合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中,中西医结合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医学教育中,中西医结合并未成为医学生必修的课程,医学生缺乏对中西医结合的系统、全面的认识。
在医疗体系中,中西医结合的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医保政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虽然中西医结合面临着诸多困境,但也有希望与发展的前景。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我国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通过多学科合作、跨学科研究等方式,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为中西医结合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西医结合的推广和应用正在加速进行。
在我国,中西医结合的推广和应用正在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通过建设中医西医结合的诊疗中心、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机构等方式,加速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应用和发展,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中西医临床就业前景
中西医临床就业前景中西医临床就业前景中西医临床是将中医学和西医学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中西医理论与技术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西医临床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因此,中西医临床就业前景广阔。
首先,中西医临床在医疗机构中的就业前景广阔。
传统的中医医院和西医医院都需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师来为患者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
随着中西医结合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招聘中西医临床医师。
中西医临床医师能够同时掌握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治疗技术,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疾病的本质和病因,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中西医临床医师在医疗机构中受到广泛的欢迎。
其次,中西医临床在科研机构中的就业前景广阔。
中西医结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中既包含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和治疗方法,又融入了现代西医学的先进理念和技术。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在科学界备受关注,许多科研机构都在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项目。
中西医临床医师不仅具备传统中医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具备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和科研能力,能够参与和推动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
因此,中西医临床医师在科研机构中也有很好的就业机会。
此外,中西医临床医师还可以选择自己创业,开设中西医结合诊所或者医疗中心。
随着人们对中西医结合疗法的认可和需求的增加,中西医结合诊所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中西医临床医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在中西医结合医疗领域中开展自己的事业。
创办中西医结合诊所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总之,中西医临床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中西医临床医师可以在传统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以及自创事业中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和推广,中西医临床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中西医临床医师的就业前景也将变得更加广阔。
中西医结合优势与发展思路
中西医结合优势与发展思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中医和西医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结合起来后可以互补优势,形成一种更加完善的医疗体系。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思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西医结合的优势1. 综合治疗效果更佳中西医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实现互补互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调理身体,而西医则注重病因病机。
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可以通过中药、针灸等手段调理身体,西医则可以通过手术、药物等手段直接治疗疾病。
中西医结合可以将两种医学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提高治疗效果。
2. 对慢性病的治疗效果更好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慢性病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慢性病的治疗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调理,中医的中药和针灸等手段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西医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段直接治疗疾病。
中西医结合可以将两种医学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提高治疗效果,延缓病情发展。
3. 疑难杂症的治疗效果更佳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疑难杂症往往需要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将中医的中药、针灸等手段和西医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段结合起来,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二、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状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 人才不足中西医结合需要具备中医和西医知识的医生,但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人才不足,这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一个瓶颈。
2. 医疗体系尚未完善中西医结合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包括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标准、医疗机构的建设等。
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也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一个问题。
3. 知识面不够广泛中西医结合需要医生具备广泛的知识面,需要了解中医和西医的各种诊疗方法,但目前医生的知识面还不够广泛,这也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一个问题。
三、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思路1. 加强人才培养中西医结合需要具备中医和西医知识的医生,因此需要加强人才培养。
中西医结合发展前景的展望
中西医结合发展前景的展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不断地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主要从中西医学的特点、中西医结合的实践情况以及中西医结合在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成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一、中西医学的特点中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思维方式,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
中医药学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草药和针灸等疗法,有效地治疗了许多慢性疾病和难治性疾病。
而西医学则以分析病因和病变为主要特点,强调科学和客观证据。
西医药学利用现代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对急性疾病和外科手术有良好的效果。
二、中西医结合的实践情况中西医结合是一种以中西医学为基础,应用现代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性医疗模式。
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地处理复杂的疾病,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中西医结合不仅可以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还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在实践中,中西医结合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中医学方面,中药和针灸等传统疗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可。
在西医学方面,手术技术和药物治疗也不断地得到创新。
三、中西医结合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西医结合将成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一方面,由于中西医学的特点互补性强,中西医结合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高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中西医结合可以降低成本,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完善医学教育和医疗保障体系,在政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加强支持和管理。
同时,需要通过合适的科学评估方法,评价中西医结合的疗效和质量,确保患者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西医结合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医疗发展需要的一种医疗模式。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西医结合将成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我们需要加强中西医结合的推广和应用,完善医学体系,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确保人民的健康和医疗福利。
浅谈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
浅谈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结合,是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融合。
中西医结合旨在利用两种医学体系的优势,通过交叉、互补、融合等方式,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人类健康。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核心。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
例如,在肿瘤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中医学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与西医学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相结合,提高了肿瘤治疗的疗效。
此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二、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发展基础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例如,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者们已经发现了一些中药成分能够调节人体内一些生物分子的合成和代谢,从而改善人体内环境。
此外,在病理学、生理学等领域,也有不少研究者开展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对一些疾病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三、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发展教育是中西医结合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教育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许多医学院校已经开设了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了一批批具备中西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此外,一些医院也开展了中西医结合的培训和进修项目,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四、中西医结合科研的发展科研是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科研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入。
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设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专项基金,支持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开展。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中西医结合科研专项资金,支持本地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开展。
五、中西医结合国际化的发展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其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是一种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的医疗模式。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升级,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意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意义1.综合优势: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综合运用双方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医疗效果。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西医则以解剖、生理学为基础,研究疾病的病理机制和药物治疗。
两者结合可以互补不足,共同促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2.临床需求:许多疑难杂症难以用单一的中医或西医方法解决,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更有可能找到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对个性化治疗的需求,提高治疗成功率。
3.交流合作: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需要医学界对中医和西医的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促使不同医学体系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这种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对于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现状1.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强调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201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推动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推动中医药走向全球。
政策的支持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2.学术研究:在学术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许多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都开始关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
通过临床试验和数据分析,研究人员逐渐探索出一些中西医结合治疗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
3.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得到了临床实践的验证。
很多医院和诊所已经开始推行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些临床实践的成果进一步提高了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知名度和可信度。
三、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1.优化研究方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和方法,提高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发展前景巨大的中西医结合专业
发展前景巨大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门将中医和西医知识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学科,旨在整合两种医学体系的智慧和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前景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西医结合专业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中西医结合专业拥有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的知识和技术,能够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方法,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中西医结合专业在临床实践中常常能够找到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共同点和互补性,通过药物疗法、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加上西医的先进诊疗技术,达到治疗效果。
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
其次,中西医结合专业能够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医疗的需求。
中西医结合专业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还注重疾病的预防和调理。
中西医结合专业注重治疗方法的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与传统的西医疗法相比,中西医结合专业更加注重调理人体整体健康,能够有效预防病症的发生和复发。
这种个性化的医疗模式符合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具有更广阔的市场需求。
第三,中西医结合专业有利于推动医学科研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专业在研究中医经典和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工作。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改善传统中医的疗效、促进医学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研究工作,可以加深人们对人体疾病的认识,探索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新途径,为医学科研的进步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最后,中西医结合专业有望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方向。
中西医结合专业既需要学习西医基础知识,又需要研究中医理论和技术。
这种专业的学习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深入的学问积累,培养出的人才具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能力。
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培养将有助于培养具备更全面医疗知识和技能的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专业在面临人们对个性化医疗需求不断增长和医学科研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门专业能够提高医疗质量,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医疗的需求,推动医学科研的发展,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方向。
中西医发展调研报告总结
中西医发展调研报告总结
根据中西医发展调研报告,总结如下:
1. 中西医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是未来中医发展的重点方向,中西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将更加密切结合,以提高疗效和治疗效果。
2. 中西医融合的优势: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症和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西医在急性疾病和现代医疗技术方面具备优势。
两者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3. 中西医教育和科研:中西医教育要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培养具备中西医知识和技能的医学人才。
科研方面,要鼓励中西医结合的研究项目,推动中西医融合的科学研究。
4. 中西医制度和政策:政府应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中西医融合发展。
建立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标准和规范,推广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
5. 中西医医疗服务:中医药服务要更加注重疾病的预防与康复,西医要重视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加强中西医医院和医生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加综合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中西医融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加强教育、科研、制度和政策的支持,以及提供综合化的医疗服务,可以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的优势,提高医疗水平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医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中医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近年来,中医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关注和认可。
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体系,中医蕴含着丰富的医疗智慧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医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前景展望。
一、中医行业的发展趋势1. 中医药国际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医药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中医药的研究与应用,积极开展合作交流。
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医药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在国际社会的认可度。
在海外,中医药在个别国家已被纳入医疗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 中西医结合发展中西医结合是当前中医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对于某些疑难杂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更有效地帮助患者。
越来越多的医院与专家开始尝试将中西医相结合,通过西医的先进技术配合中医的调理方法,达到疾病的综合治疗效果。
3. 中医科技创新与信息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医行业也开始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推动中医的发展。
通过中医诊疗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提高中医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中医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加强,通过建立中医药数据库、推广中医药App等方式,方便民众获取中医药知识和就医信息。
二、中医行业的前景展望1. 健康产业的崛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
中医作为一种健康维护和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式,在健康产业中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医养生、中医美容、中医康复等领域将成为未来中医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2. 大数据与中医研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医行业也将受益于数据科学的发展。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深入研究中医经典文献,挖掘出更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提高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水平。
此外,大数据还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病案数据,实现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国家政策支持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并大力推广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医现代医学融合之道及临床应用前景展望及中西医结合的实践经验总结
中医现代医学融合之道及临床应用前景展望及中西医结合的实践经验总结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的发展,中医现代医学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在千百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而现代医学作为科学的代表,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对疾病的诊疗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医现代医学的融合,不仅有望拓展疾病治疗的路径和手段,更有可能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改进。
一、中医现代医学融合的意义与必要性中医现代医学融合不仅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更能够借用现代医学的技术和知识,提升诊断、治疗和康复效果,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同时,中医现代医学融合也能够弥补中医药在一些现代疾病治疗上的不足,使其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中医现代医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二、中医现代医学融合的途径与方式中医现代医学融合的途径与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 理论融合:中医的传统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的理论相结合,形成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融合不仅可以使中医理论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还可以为现代医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技术融合: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与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相结合,提升疾病治疗的效果。
例如,中医的针灸疗法可以与现代的神经调控技术相结合,发挥更好的效果。
3. 药物融合:中药和现代药物的结合,可以提高药效,减少副作用。
现代技术可以帮助提取和纯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实现药物的精准用药。
三、中医现代医学融合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展望中医现代医学融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1. 临床诊断:中医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可以辅助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诊断结果。
2. 疾病治疗:中药疗法和现代药物相结合,可以提高疾病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3. 康复治疗:中医的康复方法如中医按摩、运动疗法等与现代医学的康复技术相结合,可以帮助病患更好地康复和恢复功能。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引言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和了解前景,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进行详细的分析。
1. 就业方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方向:a) 临床医疗机构毕业生可以选择就职于各级医院或诊所等临床医疗机构。
在这些机构中,毕业生可以通过临床实践积累经验,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
临床医疗机构的就业方向对于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但是也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最常选择的就业方向之一。
b) 科研机构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就职于科研机构,从事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
在科研机构中,毕业生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开展临床试验,甚至参与新药的研发工作。
选择科研机构的优势在于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术研究,拓宽自己的学术领域。
c) 教育机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就职于各类医学院校或培训机构,从事医学教学和培训工作。
在教育机构中,毕业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培养年轻的医学人才,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2. 就业前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长期以来都非常好。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对于中西医结合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a) 国家政策支持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和鼓励医生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发展。
这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b) 行业需求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已经逐渐被接受和认可,临床医疗机构纷纷推出中西医结合的诊疗项目,对于能够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知识和技术的医生需求量也在增加。
毕业生有机会从事一些新兴领域的工作,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疾病、中医药的临床应用等。
c) 发展空间对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而言,有着很多发展空间。
他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在临床医学领域发展成为知名的专家。
中西医临床的历史发展趋势
中西医临床的历史发展趋势
中西医临床的历史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经验与科学相结合:在过去,中医主要依靠临床经验来治疗疾病,而西医主要依靠科学理论和医学技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中西医医生开始相互交流并结合两种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2. 个性化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中西医临床趋势逐渐发展为个性化治疗。
医生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体质和疾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综合医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推行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医疗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中西医医生可以共同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并共同参与患者的诊疗过程,以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
4.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教育:在医学教育和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
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开始开设中西医结合的课程和进行相关研究,以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西医临床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朝着相互融合、个性化治疗、综合医疗和研究教育的方向发展的。
这种发展趋势有望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更
全面的医疗服务。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之我见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之我见医学领域自古以来就有中西医之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中西医结合医学逐渐成为一种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的医疗模式。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现状,并提出我对其未来发展的看法。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现状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技术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医学体系。
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实践中,中医的经典理论和调理方法与西医的现代诊断和治疗技术相辅相成,以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方案。
目前,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国以及一些其他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许多大医院设立了中西医结合的诊疗科室。
许多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原因是他们相信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并减少副作用。
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治疗效果好:中医和西医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上各自有其优势。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调理方法,西医则重视精确的诊断和现代化的治疗手段。
中西医结合医学将两者有机结合,可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促进病人整体健康:中医强调疾病的预防和调理,注重调整人体整体的平衡,而西医则更专注于疾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医学可以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优势,从预防和治疗两方面促进病人的整体健康。
3. 个性化诊疗:中西医结合医学注重从个体差异的角度出发,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有助于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治疗。
三、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未来发展尽管中西医结合医学在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1. 提高医学教育水平:为了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需要强化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人才。
此外,还应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认识和了解。
中西医临床专业前景
中西医临床专业前景中西医临床专业前景中医与西医作为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各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治疗手段。
中西医临床专业作为结合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将从市场需求、国家政策以及学科发展等方面分析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前景。
首先,中西医临床专业具有独特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而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和治疗手段,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治疗疾病,满足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一些慢性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能够发挥独特的优势,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因此,中西医临床专业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就业优势。
其次,国家政策对于中西医临床专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要推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
从政策上对于中西医临床专业的鼓励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例如,在医院中,中西医并行的诊疗模式正在逐渐得到普及和推广。
此外,国家近年来相继出台一系列与中医中药相关的政策,推动传统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中西医临床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后,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学科发展也愈发完善。
随着中西医结合理念的不断推广,医学院校对于中西医临床专业的专业设置也越发重视。
在很多医学院校中,中西医临床专业已经成为独立的学科专业。
很多医学院校还与中医药大学开展合作,共同培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专业人才。
这也为中西医临床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中西医临床专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和学科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因素,都为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与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为中西医临床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因此,选择中西医临床专业是非常有前景和潜力的选择。
2018-2019-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精选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层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专科层次人才,那么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就业前景近些年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剧增,而与之相矛盾的是每年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数量却增速有限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使各大医院、医疗单位用人自主权增加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用人单位“门槛”增高主要以急需的专业人才为主;另一方面卫生改革使一些医疗机构受区域卫生规划的影响将被撤并受市场竞争的影响使一些医疗机构在竞争中遭到淘汰从而影响了吸纳毕业生的能力,给医学类的毕业生增加了就业压力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就业方向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不仅具体专业之间存在差别,而且地区性的差别也比较大,这与经济的发达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对毕业生的需求反而越小,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事业起步早,发展比较成熟稳定,特别是这城市的公立医院,基本上都是人才饱和。
而中小城市因为医疗事业正处于不断进步发展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量则相对较大。
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科研院所从事西医、中医结合或中医专业医疗、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
就业去向:县医院、城镇社区中、小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各级各类卫生服务机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相关资料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
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
中医与西医中西结合的现代医学发展趋势
中医与西医中西结合的现代医学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医与西医中西结合的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中医和西医作为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各自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以期望能够更好地综合利用两种医学的优势,提供更全面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一方面,中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平衡和调理人体的阴阳五行,以治疗疾病并促进健康。
其经络学说和中药治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中医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整体的健康管理,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自愈能力。
另一方面,西医以其科学严谨的方法和高效的医疗技术而闻名。
西医侧重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和药物,可以准确地检测和定位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或药物治疗。
西医讲究证据和实证,重视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的研究,能够迅速有效地缓解病情。
然而,中医和西医各自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也导致了中西医结合这一发展趋势的形成。
中医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缺乏明确的科学依据和规范的治疗方法,而西医相对缺乏整体观念,并容易出现过度治疗的现象。
中西医结合可以弥补两种医学体系之间的不足,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医与西医中西结合的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促进了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可以通过联合会诊、共享病例和经验,将中医药的特点与西医技术相结合,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科研领域,中西医结合可以促进中医和西医的交流,推动两种医学体系的互相借鉴和创新。
在教育领域,中医和西医的综合课程设置可以培养更全面的医学人才,使其具备更广阔的医学视野和综合治疗能力。
此外,中西医结合还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个体差异和多病因的特点使得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中西医的优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某些难治性疾病或慢性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一、内科中医、西医是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宝贵经验。
在其历史发展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影响,形成了两个不同理论体系各自进行发展。
第一阶段(1949至六十年代中期):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形成和逐渐发展阶段。
发展和组织队伍,逐渐开展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诊治内科疾病,是这个时期的基本特点。
1949年以前,中医饱经风霜,倍受压抑,几乎濒于灭亡的边缘。
新中国建立伊始,首要任务就是继承,尔后方能谈发展。
因此,毛泽东同志在195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大会上号召:“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195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明确规定:“中医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中西医合作,对中医中药知识和中医临床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同时负责搜集和整理中医中药书籍(包括民间单方秘方,并为医学院培养讲授中医课程的师资和编纂教材。
”同时组织了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
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批示卫生部“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总结报告时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随后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办了西医学习中医班,“西学中”逐渐形成了高潮;中医学习西医也蔚然成风。
至1958年第一批“西学中”班结业,第一批中西医结合高级医生诞生,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工作的广泛开展,在人员及其素质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临床主要是在西医诊断明确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找出辨证和治疗的规律,提高临床疗效。
如1954年河北石家庄根据乙脑发于夏暑,以热为主要症状之一等特点,中医辨之为“暑热”,用白虎汤加茵为主治疗,取得了100%的有效率。
此后北京、南京、沈阳、天津、上海等均有大量的报导,病死率控制在10%左右。
包头治疗肺脓疡16例,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而用加味阴理荣汤,肺疡汤、紫苑合剂及桔梗白散,结果13例治愈,1例好转、1例无效。
根据脾肾辨证用药规律,用健脾温肾法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5例,有效率达68%。
钩端螺旋体病中医辨为湿热和寒湿证而用甘露消毒丹或三仁汤为主治疗,观察115例,治愈率达92.2%,死亡率为1.8%。
其它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上消化道出血、痢疾、疟疾以及流感等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疗效。
在广泛收集单方验方(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1958年冬至1960年的全国“采风”运动)和整理有价值的病案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有关理论方面研究的报导这期间相对较少,集中表现在对中医理论的验证和对八纲的初步认识上。
上海医科大学在五十年代后期发现:现代医学认为全然不同的6种疫病(如支气管哮喘、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冠心病等),可以同样用补肾的方法提高疗效,从而验证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科学性。
有人通过实验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提出:八纲是机体对致病因素典型反应的概括,其中阴阳分别是机体机能或热量不足或过剩的表现;寒热分别以热量不足或过剩为其发病学原因的反应状态;虚实分别以机能不足或亢进为其发病学原因的反应状态;表里分别是不伴有或伴有机能或能量代谢深刻障碍的反应状态。
寒证可见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基础代谢率低下;热证可见高级神经过度兴奋,交感神经紧张度上升,基础代谢率升高;虚证可见神经功能低落或抑制,副交感神经紧张度上升(非保护性),基础代谢率降低;实证可见一般神经功能较好或过度兴奋,交感神经紧张异常上升,基础代谢值增高。
第二阶段(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期):可以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发展的停滞阶段。
由于历史的原因,就整个中西医结合内科来说进展缓慢,但并不排除某些局部取的了一定的成就。
这期间研究的较多的疾病主要有呼吸系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疾病、血液病、泌尿系疾病等。
以某些病种的大量临床实践,重视单方、复方的研究,产生了一些有效方药以及理论研究逐步得以开展为其基本特点。
呼吸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慢性支气管炎最活跃,其中又以天津、北京、福建等九省市慢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标本诊断分型研究协作组的工作最有代表性。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多学科、多指标方法、根据数理统计原理,评选国内最有代表性的若干方案,认为中西医结合标本诊断分型方案较为合理,实现了慢性支气管炎的计量诊断。
(2)用标实和本虚的相互作用——恶性病理循环导致迁延不愈,解释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规律,由肺气虚→脾阳虚→肾阳虚,是一个肺气肿逐渐加重的过程;是一个从不累及到逐步及以及明显累及心血管及全身各系统的过程;是一个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性腺、甲状腺等内分泌功能逐渐低下的过程。
(3)临床疗效不断提高:急则治标,热痰治以清热化痰、佐以治血;寒痰治以温化寒痰,佐以活血,现察1481例,总有效率为95.48%,临床控制率62.73%;缓则治本,肺气虚治以补肺益气,佐以活血;脾阳虚治以健脾燥湿,理气活血;肾阳虚治以温阳补肾,纳气活血。
临床治疗470例,治愈率为21.06%,巩固为17.23%,稳定为29.15%,显著高于未固本治疗组。
(4)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探讨标证和本证和病理实质及其相互关系。
热痰主要是细菌性炎症,也有变态反应和病毒感染、植物神功能失调,以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或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同时亢进为多见;寒痰特征为分泌亢进,且常掩盖了炎症的变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类型多以副交感神经偏亢为主。
(5)从“证”的研究入手,先探讨了诊断学的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结合诊断分型的指导下,研究论治规律,提高了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治疗学上的中西医结合。
总之,这段时期对某些内科疾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提高了疗效,研究了一批疗效较好的单方单药;理论研究也有了一定进展。
但病种研究较局限,理论研究既不深入也不广泛。
第三阶段(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可以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内科的繁荣昌盛时期。
研究病种广泛,诊断和疗效评定逐步规范化,医药并重和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也是临床和实验研究相结合,是本段时期的基本特点。
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研究病种日益广泛,几乎涉及到了内科的各种疾病。
全国范围内相继成立了研究协作,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制订了统一的辨证分型和疗效评定标准,使诊断规范化、疗效客观化,同时总结出了不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
根据1979年广州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上制定的辨证分型标准,通过1487例分型治疗近期疗效的观察,认为此方案较为实用,总有效率为95.48%,明显高于不分型对照组。
按全国分型标准治疗急性发作期心脏病909例,总有效率80%以上,病死率在8%左右,比单纯西药14%的病死率低。
1980年我国学者讨论制订了冠心病辨证诊断参考标准,现已广泛在全国采用。
冠心病的治法除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温通宣痹继续受到重视外,根据其本虚标实的特点,一些单位提出了益气活血、扶正固本等法则。
1983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学组制订了关于胃脘痛的诊断、辨证标准,经全国20个省市45个医疗单位和科研单位3000多例胃脘痛的临床观察,一致认为符合临床实际。
1986年又制订了胃脘痛的疗效评定标准。
由北京中医医院牵头,组织全国13个省市的有关专家成立了急症胃痛协作组,1985年制订急症胃痛的分型和疗效评定标准,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制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方药为气滞胃痛冲剂、虚寒胃痛冲剂、温中止痛口服液、理气止痛口服液等,现已广泛用于临床。
慢性胃炎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了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分型和疗效标准。
有人用复方参芪健中冲剂治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94例,用参梅养胃冲剂治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81例,临床有效率91%,显效45%以上,病理有效率60%以上。
1986年全国第二次中医肾病学术会议上,讨论制订了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辨证分型试行方案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简称肾衰)中医辨证分型参考意见。
中医药治疗肾病的效果不断提高;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完全缓解率为28.8-45.4%,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显效率约10.9-13.2%,急性肾小球肾炎近期治疗率为67.3-74.5%。
上海曙光医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复发性及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35例,近期疗效为:复发组完全缓解在肾病为88.5%,在肾炎肾病为50%;难治组完全缓解在肾病为75.4%,在肾炎肾病为39.7%。
此外,灌肠疗法治肾衰受到重视,丰富了治疗学内容。
用中药结肠灌液Ⅰ号(大黄、红花,治疗急性肾衰97例,治愈87例,病死率为9.3%,与人工肾随机对照,两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所需天数均无明显差异。
中风病的研究,这段时期成绩显著,1983年中医内科学会中风学组召开的首届中风病学术研讨会上制订了中风病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同年卫生部中医司成立了中风协作组,从1983年7月到1986年12月采用清热化痰、活血开窍法,选择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病134例,另设烟酸对照组,结果清开灵治疗脑血栓形成111例、显效率48.6%,总有效率81.1%,所显高于烟酸组。
用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158例,总有效率83.3%。
中西药合用治疗中风病显示了优势,在用西药(低右)同时使用中药辨证处方,治疗缺血性中风77例,显效53例(68.5%),单纯中药治疗43例,显效16例(37.2%),二者差异明显。
1984年卫生部组成了血证急症协作组,制订了统一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
吐血、黑便相当于西医的上消化道出血等,这段时期研制的针对性较强的专方主要有血宁冲剂、柴地合剂等单味药的研究则以大黄和明矾的研究最为深入。
1984年卫生部中医司又成立了热病协作组(包括南、北方协作组),南方协作组制订了中西医结合诊断高热和疗效评定标准,研制了九个系列单剂量微型口服剂即清热灵、降热宝、解毒通淋、清气解毒、解毒通腑、利胆解毒、抗病毒、清瘟解毒、毒必除。
试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成人肺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均有明显疗效;北方协作组在制订了风温病的辨证和疗效标准后也研制了一条列有效方药。
其它如厥脱证、痹证等在这段时期都有了统一的诊断分型标准,临床效果令人瞩目。
值的一提的是:有些疾病如慢性肝炎、血液病、出血热等病,辨证分型虽未统一,但总的来看都向着简单完用的分型方向发展,随证用方,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例如有人认为再障系肾虚所致,临床宜补肾为主。
补肾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3000例,有效率85.4%,缓解治愈率为40-50%。
医药并重方面,继续重视单方单药的研究,发现了一批活性较强的新结构成份;为适应临床需要,对古方今方进行剂型改变是本段时期的基本特点。
中医药的传统制剂主要是汤、丸、散、膏、丹、酒、露、胶、曲、茶、烟等,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临床的需要,剂型的改进和新剂型的研制有了很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