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解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讲解(一)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讲解(一)主讲老师:周春利本准则是新印发的准则,重点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含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考虑的特征;公允价值层次的概念,以及公允价值初始计量等内容。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二、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考虑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时考虑的特征,包括资产状况及所在位置、对资产出售或者使用的限制等。
【案例1】如果针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期末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在考虑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时,应当考虑该资产的状况(全新、二手)、位置(地段)以及是否涉及税金等因素考虑。
三、计量单元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单独或者组合方式进行计量的最小单位。
相关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应当由要求或者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规定,但本准则第十章规范的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除外。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可以是单项资产或负债(如一项金融工具、一项非金融资产等),也可以是资产组合、负债组合或者资产和负债的组合(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资产减值》规范的资产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范的业务等)。
企业是以单项还是以组合的方式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取决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
【案例2】甲上市公司由专利权X、设备Y以及设备Z组成的生产线,专门用于生产产品W。
产品W存在活跃市场。
生产线生产的产品W,经包装机H进行外包装后对外出售。
与产品W生产线及包装机H的有关资料如下:(1)专利权X、专用设备Y和Z是为生产产品W专门订制的,除生产产品W外,无其他用途。
(2)包装机H用于对公司生产的部分产品(包括产品W)进行外包装。
该包装机由独立核算的包装车间使用。
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 pdf
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pdf
公允价值计量是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以下简称《准则》),公允价值是指在交易参与者之间进行交易时可以获得的价格,即市场参照价格。
在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适用于以下情况:
1.可交易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如股票、债券等。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如不动产、无形资产等。
4.投资性物业。
5.长期股权投资等。
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确保财务报表反映特定时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权益的真实价值。
它有助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在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企业需要参考市场活跃性、可观察性以及相关市场数据等因素来确定公允价值。
如果市场上没有足够的参照交易,企业还可以使用估计方法来确定公允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公允价值计量并非适用于所有会计科目,对于一些特定的资产和负债,可能会使用其他计量方法。
此外,企业在确定公允价值时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并进行充分的披露和解释,以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是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重要概念,它能够
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解读全部讲义第⼀节准则概述⼀、制定背景⾃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以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我国上市公司以及部分⾮上市企业中已经连续5年得到平稳有效实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国内的⼴泛应⽤,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经济运⾏发展中所起的作⽤越来越重要。
此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分散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融⼯具确认和计量》等多项会计准则中。
为更加有效、统⼀地应⽤公允价值计量,实务界、监管部门等在企业会计准则执⾏过程中提出建议,认为有必要根据我国现有市场特征对公允价值计量制定相关的会计处理规定,并提供详尽的操作性指导。
2008年国际⾦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受到全世界关注。
为应对国际⾦融危机,⼆⼗国集团和⾦融稳定理事会提出建⽴⼀套全球统⼀的⾼质量会计准则。
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就是与国际⾦融危机密切相关的重要准则之⼀。
为响应⼆⼗国集团和⾦融稳定理事会提出的倡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加快了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项⽬的研究和制定⼯作,并于2011年5⽉12⽇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重新定义了公允价值,制定了统⼀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规范了公允价值的披露要求。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为其他国家或地区应⽤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有益参考。
为了进⼀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并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我国财政部会计司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中的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于2012年5⽉17⽇起草了《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简称ASBE 39,是指会计准则委员会(ASBJ)发布的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
该准则旨在规定企业在报告期间内对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费用等项目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和披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 什么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充分交易的条件下,买方和卖方之间可以达成的交易价格。
它反映了市场上对某个资产或负债的普遍看法,是市场参与者对其价值的共识。
2. 为什么需要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是提供更准确、可比较和有用的财务信息,使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避免传统成本计量方法可能存在的偏差和不准确性。
3. 如何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根据ASBE 39,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应基于可观察市场价格,如果市场上不存在可观察价格,则应使用其他合理可行的估计方法。
常用的估计方法包括市场相似性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市场相似性法通过比较市场上类似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价格来确定公允价值。
收益法基于资产或负债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来计算公允价值。
成本法则是以资产或负债的重建或替代成本为基础来计量公允价值。
4. 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范围有哪些ASBE 39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范围,包括金融工具、非金融资产和负债、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和商誉等。
对于这些项目,企业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原则进行计量和披露。
5. 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要求是什么根据ASBE 39,企业需要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原因、计量方法和关键假设。
同时,还需要披露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提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的理解。
总结: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是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旨在提供更准确、可比较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可以达成的交易价格,反映了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普遍看法。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解析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解析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是国际上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财务会计准则,用于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当卖方和买方双方在理性的环境下进行交易时,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下,卖方愿意支付的金额以及买方愿意接受的金额。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则是根据这个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来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应用范围包括了金融资产(包括股权、债权和衍生品等)、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金融资产和负债等。
对于在交易市场上不存在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可以通过其他相关的数据来计量,如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好处是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更好地了解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此外,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还能提供更加透明和可比较的财务报告,促进了国际财务报告的一致性。
然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由于公允价值计量需要依赖于市场上的数据,对于一些非常规的资产或负债,如自有股份、不可交易债务等,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会面临数据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和风险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的作用。
另外,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应用上也需要注重问题的合理性和谨慎性,避免过度依赖市场价格导致财务报表失真。
因此,对于一些特定行业或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限制,以保证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合理应用。
总的来说,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是一种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和透明财务信息的财务会计准则。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但通过适当的应用和调整,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仍然能够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依据,促进国际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解析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解析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介绍在实务当中、执行其它会计准则的时候,会提到公允价值,比如说存货准则。
如果接受投资的存货,就需要在存货准则当中规定,可以以合同或者协议规定的价格作为投资的成本。
但是合同或者协议规定的价格是不公允的,就要按照公允价值来进行调整。
这在存货准则当中,体现了公允价值。
还有很多方面,比如说金融工具的计量和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等,这些准则中都会涉及到公允价值。
在2014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考量:1、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2011年5月12日国际会计准则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
而且现在中国的经济,是和国际充分地融合的,是市场化、全球化的,所以它需要会计处理的方法以及产生的信息,去符合国际的一些要求。
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在变动,国内的会计准则必然会跟着做一定的修订,来跟进国际会计准则。
2、国内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分散在各个具体会计准则中,比较分散并未单独就公允价值计量进行规定。
3、到底应该如何来确认公允价值,如何计量,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把它反映出来。
为了保持国际准则趋同,提高会计信息的通用性,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和全球化对财务信息的要求。
因此,为使国内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和国际的准则有相应的接轨,同时使国内的一些关于公允价值的论述集中,所以就需要出台这样一个准则。
1. 公允价值定义的变化首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解析》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做了明确的规定,在过去的准则或者在实务当中,财务人员认为就是在市场中可能购买商品的价格,就是公允价值。
这个论述是不完备,比如说在清算市场时,或者是某个企业已经清算了,已经以非正常的价格对外销售了,消费者购买的价格就不属于真正意义上公允价值。
所以过去可能企业更多地认为公允价值只是购买价格。
但这个价格,有一定的条件现在。
所以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做了一个准确的评判。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以下简称准则39号)是我国财会界推行的一项重要会计准则,于2024年生效。
准则39号对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和方法,对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将对准则39号的内容及其影响进行详细阐述。
准则39号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即根据市场交易价格或者市场参照价格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企业在制定财务报表时,将资产和负债的价值确定为其公允价值,并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及时调整。
准则39号还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市场活跃和不活跃市场的区分、公允价值层次的划分等。
准则39号的实施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通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避免了传统成本计量方法所存在的低估或高估的问题,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和比较性。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增强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透明度。
公允价值是市场上买方和卖方达成的价格,具有较高的市场参照性,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公允价值,可以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有关企业资产和负债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第三,公允价值计量提升了企业对市场风险的敏感度。
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企业不断关注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并及时调整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使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应对风险。
然而,准则39号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比性较差。
由于市场参与者的主观认知和市场交易的随机性,不同企业对同一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就导致了财务报表之间的比较困难,影响了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估和决策。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公允价值计量需要企业对市场价格的变动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及时对资产和负债的价值进行调整,这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一、总则(一)本准则规定了在计量和报告确定公允价值(fair value,以下简称“公允价值”)和公允价值原则(fair value principle,以下简称“公允价值原则”)的情况下,企业应确定交易物、债务和股权等重要财务权益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对它们报告公允价值的要求。
(二)公允价值是指财务报表上面的财务权益可以在客观、非亲缘关系的市场交易中可收到的价值。
(三)公允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价值或最近的邻近市场价格来确定,如果市场价值和最近的邻近市场价格无法可行地估计,可通过财务报表的其他方法进行估计。
(四)公允价值遵循公允价值原则,意思是公允价值应该以实时可以收到的价值作为计量结果,并以市场价值和最近邻近市场价格最大限度地进行改进。
二、公允价值的确定(一)公允价值的确定本应基于市场交易,但如果现有的市场对象的市场价格未能给出合理有效的估价结果,或者,根据可以获得的有关市场信息,以及财务报表财务权益当前所反映的风险、回报及在市场交易中所收到的价格,可以以更有效的其他指标来进行估价,以保持公允价值原则。
(二)公允价值应反映特定公司采用市场价格或最近邻近市场价格的形势,并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特定所有者和投资者所具有的知识和专业能力及他们所假设的各种市场条件等情况的影响。
(三)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可以通过其它估价方法来估计,但必须根据公允价值原则,确保公允价值的正确性,不得依赖任何内部性或本公司特殊环境下特别有价值因素。
(一)根据公允价值原则,企业应对具有公允价值的财务权益在每期报告期报告其公允价值,同时,报告企业交易物实际收益(actual income)和不确定性(uncertainty),以反映相应投资价值,并给出相关补充报告信息,以便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公允价值的变化。
(二)公允价值应根据外部数据对比,对可能影响公允价值的关键假设,报告企业在每期报告期应进行调整和确认,并合理分类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主要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主要变化《企业会计准则39号,公允价值计量》是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一项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于2024年发布实施。
该准则对企业在财务报告中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提出了详细的规定。
本文将介绍《企业会计准则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主要变化。
1.定义和基本原则的明确: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和涵盖范围进行了明确定义,将公允价值定义为交易各方在充分市场条件下进行交易时可以达成的现价,包括资产、负债和权益等各项经济利益。
准则还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可观察性、市场参与者的假设和市场条件等。
2.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范围的拓宽: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应用范围从金融工具扩展到其他非金融工具,如不动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非流动资产等。
这样一来,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对这些非金融工具进行计量时可以采用更为准确的公允价值计算方法。
3.计量价值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调整:准则对计量价值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调整。
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公允价值层次的划分,将公允价值分为一级和二级,一级公允价值是指基于市场报价而确定的公允价值,能够直接观察到;而二级公允价值则是通过基于市场报价的模型来确定的,不能直接观察到的。
准则对标的物的特征、风险溢酬和市场准入成本等概念也进行了明确界定。
4.负债和权益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负债和权益的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了详细的规定。
其中,对于权益工具,如股票和债券等,企业应以市场报价为基础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对于非公开发行的权益工具,企业可按照合理和可观察的方式进行估值。
对于负债,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合适的利率模型对其进行公允价值计量。
5.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计量:准则对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计量进行了明确规定。
其中,利息收入应按照利息率和时间的价值来计量,而利息支出则根据合同条款和实际资金成本来计量。
6.金融资产分类和转移的规定: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转移进行了严格规定。
浅析《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浅析《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作者:王晶晶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7期王晶晶(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摘要:为适应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并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在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2014年1月29日我国财政部制定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即第39号准则。
该准则明确了公允价值的定义、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要求、规范了公允价值的披露。
下文就该准则的三个核心内容进行了浅略地剖析。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披露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150-02收稿日期:2015-06-15作者简介:王晶晶(1982-),女,汉族,四川遂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及审计理论与实务。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含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
在基本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并明确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之一,投资性房地产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等十多项具体准则都涉及公允价值应用。
自2007年以来,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平稳有效实施七年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公允价值在我国经济运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适应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并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在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财政部于2014年1月29日正式颁布了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该准则共有十三章,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公允价值的定义、计量及披露。
现从这三方面来对本准则进行浅略分析。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本准则明确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
要充分理解该定义,需要掌握以下5个要点:(1)公允价值是脱手价格,本质上区别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这两个会计计量属性。
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体现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能够获得的交易价格,是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的现价预期。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适用于许多金融工具和非金融工具,如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等。
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市场报价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市场报价法是指通过市场上已经存在的报价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收益法是指根据资产或负债未来的现金流量来计算其公允价值。
成本法是指根据资产或负债的成本和折旧等因素来确定其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需要依赖于可靠的市场数据和专业的估值技术。
对于市场可观察的金融工具,可以通过市场报价来确定其公允价值;对于市场不可观察的金融工具,需要运用估值模型和相关数据进行评估。
在估值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因素,确保公允价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增强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促进市场的有效运作。
此外,公允价值计量还能够减少企业的风险暴露,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然而,公允价值计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需要准确的市场数据和专业的估值技术,但市场数据的不稳定性和估值模型的局限性可能导致公允价值的不准确性。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财务人员和审计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具备深厚的财务和估值知识。
最后,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受到市场操纵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引发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公平性。
公允价值计量是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原则,它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准则39号——公允价值计量
准则39号——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国际会计准则和许多国家会计准则的核心内容之一、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企业根据市场交易的价格或者市场定价模型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准确的财务信息,使用户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
在公允价值计量中,市场交易价格是最重要的依据,其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的评估。
如果市场上不存在交易价格,或者交易价格无法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那么就需要采用市场定价模型来确定公允价值。
市场定价模型是基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假设的数学模型,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和计算,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常见的市场定价模型包括收益法、市场比较法、成本法等。
在公允价值计量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是通过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来确定的,因此交易的时间和地点需要与会计报告期望保持一致。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应当考虑到交易中的相关成本,如交易费用、税费等。
此外,公允价值计量还需要考虑到市场中的非标准因素,如市场流动性、市场操纵等风险因素。
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几乎所有的金融工具都需要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此外,一些非金融工具,如不动产、无形资产等,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会计处理。
公允价值计量不仅适用于资产,也适用于负债。
企业应当根据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的要求,对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是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财务信息,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公允价值计量还能够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好地评估企业的价值和风险,有助于投资决策的制定。
此外,公允价值计量还能够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市场形象。
然而,公允价值计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需要依赖市场的交易数据或者市场定价模型,而市场交易并不总是充分、准确和有效的。
公允价值计算的三个标准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计算的三个标准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算的三个标准会计准则1. 概述公允价值是会计准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财务报表编制和资产负债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公允价值计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对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分析至关重要。
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算提出了一些明确的标准,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算的三个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具有价值的文章。
2. 三个标准公允价值计算的三个标准是存在性、离去成本和市场性。
这三个标准分别对应于公允价值计算过程中的不同方面,确保了公允价值计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 存在性存在性是指在公允价值计算过程中,所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确实存在。
在确定公允价值时,必须首先确认资产或负债是否真实存在且符合相关准则的要求。
只有在资产或负债真实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公允价值的计量。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性的标准要求会计人员通过充分的调查和核实,确保所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存在性。
4. 离去成本离去成本是指在公允价值计算时,必须以交易对手离去的市场价格为基础进行计量。
这一标准确保了公允价值计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避免了因为使用不合适的成本而导致公允价值计算结果失真的情况。
离去成本的标准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公允价值计算时,必须参照市场上可观察到的交易价格,确保所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基于真实的市场情况。
5. 市场性市场性是指在公允价值计算时,应当优先使用市场上可观察到的交易价格进行计量。
这一标准保证了公允价值计算的公正性和可靠性,避免了因为使用不合适的估值方法而导致公允价值计算结果失真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市场性的标准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公允价值计算时,应当优先考虑市场上可观察到的交易价格,确保所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反映了市场的现实情况。
6.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公允价值计算的三个标准在确保公允价值计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上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IFRS 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
IFRS 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讨论IFRS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原则、应用以及其对财务报表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一、概念: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买卖各方意愿自愿、知情和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价格,是资产或负债的估值标准。
它反映了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和参与者的预期。
二、原则:1.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公允价值计量考虑市场参与者对于特定资产或负债的各种因素及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
2.第三方市场观点:公允价值计量需基于第三方市场观点进行。
若市场没有足够参与者,可采用最大参与者市场价值作为估计。
3.信息的可获取性:公允价值计量应基于可观察到的市场数据,但如果无法获取,则需使用合适的替代数据进行估计。
三、应用:1.投资性房地产:IFRS要求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计量,以反映房地产市场的变动对投资者的潜在影响。
2.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如期权、期货等,以及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都要按公允价值计量。
3.商誉:商誉在初始确认后,按成本进行会计处理,但年终评估时,需要将其公允价值计量,以便判断是否存在减值风险。
四、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增强透明度:公允价值计量增强了财务报表信息的透明度,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能更好地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2.减少偏见:公允价值计量可减少传统会计成本法等方法的偏见,使企业评估资产和负债更加客观和准确。
3.挑战和难度:公允价值计量对估值技术和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它需要基于市场数据进行估计,而市场数据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五、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1.增加投资决策的依据: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更准确的资产和负债估值信息,帮助投资者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价值和风险。
2.风险警示和监管要求:公允价值计量揭示了金融工具和其他资产负债的潜在风险,使监管机构能更好地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风险状况。
综上所述,IFRS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报表和投资者决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解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解析首先,该准则明确了公允价值的定义与计量方法。
公允价值是指买方与卖方在市场上自愿交易的行为中可以获得的价格。
公允价值计量可以采取市场准则、市场交易、市场参数等多种方式。
该准则还明确了当市场无法提供公允价值计量时,可以采用估计值进行计量,但要保证估计值具有可信度和可比性。
其次,该准则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范围和原则。
公允价值计量适用于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包括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生物资产等。
原则上,企业应当根据公允价值计量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报告计量。
再次,该准则详细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方法。
对于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当使用市场价格来计量公允价值。
对于非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可以使用其他估计方法。
对于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可以通过市场比较、收益折现、收益模型等方法来计量公允价值。
最后,该准则还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要求。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信息,包括计量依据、计量方法和主要假设条件等。
同时,企业还应当披露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并提供充分的解释说明。
总的来说,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为企业在财务报表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规定。
它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定义与计量方法,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范围和原则,具体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方法,并强调了财务报表中的披露要求。
这些规定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计量公允价值,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要求。
会计准则实践中的公允价值计量
会计准则实践中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重要的计量方法,它适用于实施某些金融工具和非金融工具的估值。
公允价值是市场上独立、公正的买方和卖方在充分市场条件下进行交易时能够达成的价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会计准则实践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方法和应用。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是基于市场价格和市场参与者之间用于进行交易的合意价格。
它要求会计人员在财务报表中使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依据,以反映资产、负债和权益工具的真实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公允价值的客观性:公允价值应基于客观的市场价格或可观察的市场数据。
这意味着会计人员在计算公允价值时必须依赖于可靠的市场信息,而非主观的估计。
2. 公允价值的权威性:公允价值应由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或独立评估师进行评估。
这些评估师应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公允价值测量。
3. 公允价值的一致性:公允价值应在整个报告期内保持一致性,避免频繁变更计量基础。
这有助于用户比较不同期间的财务信息,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会计准则规定了不同类型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1. 市场报价法:该方法基于市场上已公开的报价,适用于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期货等的计量。
2. 比较市场法:该方法通过比较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交易价格,进行公允价值的估算。
这适用于固定资产等无明确市场报价的计量。
3. 收益贴现法:该方法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折现,得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4. 期权定价模型:该方法适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如期权、期货合约等,以期权定价模型为依据计算公允价值。
5. 基金净资产法:该方法根据基金的净资产价值计算公允价值。
这适用于对投资基金等的计量。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报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践应用情况:1. 金融工具的计量:金融工具如证券、债券、贷款等通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深入思考
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深入思考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不断趋同,在IASB发布了IFRS13之后,我国在2014年1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首次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单独列为一章归入企业的会计准则中。
本文在研究《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指出了准则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准则的发行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标签: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估值技术一、绪论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国际化的不断加强,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在国际竞争中如何使得我国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正体现了我国正致力于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2014年的1月至3月,财政部陆续新增或者修订了七项企业会计准则,对原准则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是我国第一次将公允价值计量单独列为一项准则归入企业会计准则中,这体现了企业在国际交流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以2014年新增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探讨新增准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增准则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财政部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足够的重视,甚至将其单列为一章归入企业会计准则中,但是在该准则中仍然有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
首先在准则的第一章第二条中给出了公允价值的定义,我认为这个定义缺乏严谨,因为如果不存在第一层次输入值时,或者说只有第三层次的输入值时,在计量日可能不会存在有序交易。
在准则的第一章总论中给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但是准则只说明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可用于某一些准则,并未具体说明在哪一些情况时适用,这样就给管理层的盈余管理留有了余地。
准则第二章中提出了“计量单元”的概念,这一概念和资产减值测试中的“资产组”概念极为相似。
虽然提出这一概念,但是并没有明确给出资产负债如果要确认为“计量单元”应该满足的条件,这样在会计实务的操作中随意性比较大。
2024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讲解
2024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是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权益的计量提出了一系列规定。
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市场导向的计量方法,旨在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在市场上能够获得的利益。
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原理是按照市场价格或市场价格的合理估计来计量资产、负债和权益。
这种计量方法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方法相比,更加关注资产和负债的当前价值,并更好地反映市场的变化。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金融负债、非金融负债和权益等。
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公允价值的参考市场:选择合适的市场和市场参考点来确定公允价值。
一般来说,市场参考点是交易活跃、充分的市场。
如果没有足够可靠的市场参考点,可以使用估算方法来确定公允价值。
2.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型:根据不同资产、负债和权益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
常见的计量模型包括市场报价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
3.确定公允价值的具体计算方法:根据所选的计量模型,确定具体的计算方法。
例如,市场报价法可以根据市场上可获得的报价来确定公允价值;收益法可以根据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来计算公允价值。
4.确认计量结果:将计算得到的公允价值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中,应该明确报道计量方法和假设。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挑战:1.市场参考点的选择: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基于市场,因此市场参考点的选择对计量结果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市场参考点时,需要考虑市场的活跃度、流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2.计量模型的选择:由于不同的资产、负债和权益具有不同的性质,需要选择合适的计量模型。
选择计量模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情况、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等因素。
3.计量方法的确定:确定公允价值的具体计算方法需要考虑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获得性。
在确定计量方法时,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和验证。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解析及应用建议
摘要: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日臻完善。
本文在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解析的基础上,对其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建议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会计规范。
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在当时激发了各界的强烈关注。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资产的虚拟化等因素催生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因为公允价值计量不但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而且更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
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这标志着公允价值会计在实践中将会跃上崭新的舞台。
1《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解析1.1公允价值的含义对于公允价值的含义其实一直都没有一个定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曾经在2006年9月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中对其进行了规定,认为它是“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
但是2011年5月,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相关文件中,认为他是“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按有序交易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所能得到的可能价格”。
我国的不同文件也对公允价值的含义有着不同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它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但是《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规定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1.2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应用范围该准则适用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或披露的情形,但该准则第四条和第五条所列情形除外,如职工薪酬、存货、企业年金基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解析【导读】2014年春节前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标准体系迎来了新成员———《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以下简称《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这项全新的准则由财政部正式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事实上,在2014年1月间,财政部相继发布了一批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新规定。
记者以为,从某种程度上说,2014年1月是名符其实的“会计准则制度发布月”。
最大亮点:公允价值准则掀开面纱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于2007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规范我国企业会计行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完善、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财政部一直致力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标准体系的建设,并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持续趋同,随之进行修订与完善。
可以说,在2014年1月这一轮的会计准则发布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全新的《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掀开了神秘面纱,惊艳亮相。
从2012年5月公开征求意见算起,《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国内的问世至少经过了18个月的准备工作。
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国外在两年半之前已经专门针对公允价值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准则,而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要保持与国际持续趋同,公允价值计量肯定也会跟进国际准则。
记者注意到,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与国际金融危机密切相关的重要准则之一,公允价值日益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11年5月,国际两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更是同步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新规范。
事实上,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已经在存货、资产减值、股份支付、租赁、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等内容中涉及到了公允价值的方法和原则,但之前并没有对公允价值计量单独进行规定。
目前,公允价值计量已经在会计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随着《39号公允价值准则》的发布,在原先的一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的基础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标准体系达到了39项具体准则,实现了进一步的扩展与完善。
《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共分为13章、53条,从相关资产或负债、有序交易和市场、市场参与者、公允价值初始计量、估值技术、公允价值层次、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消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披露等方面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进行了规定。
在《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根据该定义,衡量公允价值的关键在于以市场为基础的计量,而不是特定主体的计量。
因此,在计量公允价值时,企业应当采用当前市场条件下,市场参与者在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时可能采用的最优假设。
对于某些资产和负债而言,存在可供利用的市场交易或市场信息,但也有一些资产和负债,则没有可以利用的市场交易或市场信息。
《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计量公允价值时应当采用其他估价技术,并尽可能多地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尽可能少地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发布准则修订及解释:会计准则体系进一步完善除了《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外,此轮准则发布涉及的内容还包括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9号职工薪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
同时,《企业合并准则补充规定———同一控制下处置子公司的相关会计处理(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补充规定———债务工具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征求意见稿)》这两份会计准则补充规定也于1月发布,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至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进一步完善。
30号准则引入会计实践中的“综合收益”财政部此次修订发布《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旨在适应会计准则国际持续趋同,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
随着《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印发,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同时废止。
《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将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有网友认为,修订后的《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使得企业会计报表回归反映企业完整真实经营状况的本质,加强了报表在风险观测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第二章基本要求中以及最后引入“综合收益”这一概念上。
对此,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表示,“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早就在上市公司列报里有披露了,可算作旧闻,算是将会计实践引入准则之中。
该财务人员进一步介绍称,对上市公司而言,《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变动不大,主要是细化和强化了对持续经营能力、重要性方面的内容;同时类似“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这样的内容,其实就是实质重于形式的一种表现。
也有网友表示,2014年7月1日开支施行,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在2014年的半年报中就要使用修订后的《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报送财务报表,这对那些使用会计软件的企业而言,反应时间太短了。
新版《9号职工薪酬准则》职工薪酬范围进一步扩大财政部此次修订发布了《9号职工薪酬准则》,旨在保持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进一步规范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
新《9号职工薪酬准则》将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
修订后的《9号职工薪酬准则》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职工薪酬披露等内容,共计8章32条,在内容上进一步细化。
在新版的《9号职工薪酬准则》中,职工薪酬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了离职后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内容,并将企业给予受益人的福利也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内。
同时,全职、兼职与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的福利都被纳入到职工薪酬之中。
此外,《9号职工薪酬准则》还明确了职工薪酬会计处理的衔接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关注企业合并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中,本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企业因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确认的预计负债发生变动时的会计处理;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在被合并方是最终控制方以前年度从第三方收购来的情况下,合并方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的确认。
事实上,自2007年1月1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财政部总共发布了5次解释。
紧随国际趋势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敲定财政部近日发布正式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自2012年5月公开就该准则公开征求意见以来,经过18个月的酝酿终于出炉。
“国内的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趋同是大方向,公允价值计量现在在会计实践中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国外在两年半前就该问题提出了专门的准则,我们肯定要跟进。
”一位国内大型事务所的审计合伙人告诉上证报记者。
“这个准则是在现有38条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增加的全新准则,现有的会计准则虽然在存货、资产减值、股份支付等内容多有涉及公允价值方法和原则,但是并未就公允价值计量单独进行规定,有必要跟进。
”资深审计人士如此表示。
从具体内容来看,39号准则共分为13章,从相关资产或负债、有序交易和市场、市场参与者、公允价值初始计量、估值技术、公允价值层次、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消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披露等多个角度全方位的就公允价值准则进行了规定。
相比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正式版的准则除了在框架上更为细致外,在内容上没有实质性的改动。
根据39号准则,公允价值被定义为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根据该定义,衡量公允价值的关键在于以市场为基础的计量,而不是特定主体的计量。
因此,在计量公允价值时,企业应当采用当前市场条件下,市场参与者在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时可能采用的假设。
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的计量,不过,对于某些资产和负债而言,存在可供利用的市场交易或市场信息,但也有一些资产和负债,则没有可以利用的市场交易或市场信息。
在此情况下,企业计量公允价值应当采用其他估价技术,并尽可能多地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尽可能少地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在39号准则中,就估值技术等问题均有详细表述。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各类资产市场交易条件的日趋完善,公允价值已经越来越容易获得与确定,在此背景下,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成熟。
我国早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已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作为与国际金融危机密切相关的重要准则之一,受到高度关注。
2011年5月,美欧两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FASB与IASB同步发布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新规范,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更新朝着全球会计准则趋同目标又迈进了坚实一步。
而我国财政部则在2012年5月发布了公允价值准则征求意见稿,如今得以正式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发布亮点此次发布规范了公允价值的定义,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级次,提出了计量单元的概念,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做出具体要求。
公允价值方法和原则在存货、资产减值、股份支付等多项准则中均有涉及,随着各类资产市场交易条件的日趋完善,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成熟,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发布使相关的会计处理有了指导性的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