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歧视理论及思考

合集下载

价格歧视现象的分析与应对

价格歧视现象的分析与应对

价格歧视现象的分析与应对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同样的产品或服务在不同的市场中的售价不同。

价格歧视并非不当行为,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市场效率。

但是,价格歧视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消费者歧视、市场垄断等。

本文将以价格歧视现象为出发点,分析其特点、原因,探讨应对的方法。

一、价格歧视的特点1、不同市场的价格不同。

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买家群体或不同时间节点的消费者,所需支付的价格可能不同。

例如,同一种商品在高端商场的价格和在便利店的价格就会有明显差别。

2、歧视性定价存在于同一时间。

指同一张火车票或同一件商品,不同人可以买到不同的价格。

这种价格差异不是因为商品质量、服务态度等不同而造成的,而是销售企业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消费者做出不同的价格策略,以占取最大的利润。

3、不同的歧视性定价具有差异。

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差异、需求量、对商品情感认可等进行区分。

例如,航空公司参差不齐的票价,就从国籍、购票时间、机票数量等因素进行歧视性定价。

4、歧视性定价能够增加企业收益。

如果企业能够通过深入挖掘市场的差异,采取个性化定价,就能够获得额外的收入。

这也是许多企业借助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推荐和差异化定价的主要动力之一。

二、价格歧视的原因1、市场信号的不同。

消费者基于消费习惯、地域、心理信念等因素,对同一件商品的需求存在不同的水平。

这些差异从形式上说就是市场信号不同,推动了歧视性定价的出现。

2、企业市场竞争措施不同。

市场竞争意味着企业会采用不同的策略,包括定价策略、广告策略、产品特色等各个方面。

随着企业市场竞争措施的加强,企业具体执行的歧视性定价策略会更为细化。

3、市场垄断。

市场垄断通常意味着企业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完全控制市场,增加了实行歧视性定价的机会。

市场垄断还可能导致低效率、低产品质量或高价格存在,需要政府进行监管。

理论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

理论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

理论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理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市场中不同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所面临的不公平现象。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价格歧视的正当性和影响存在争议,但它在理论经济学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价格歧视是指在市场中,不同消费者都面临相同的产品或服务,但却被要求支付不同的价格。

这种歧视可以基于不同的因素,如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所在地区的收入水平、年龄、性别等。

它可以分为三种常见的形式: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第一度价格歧视是指在市场中,卖方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程度或购买力,对他们收取不同的价格。

这种歧视使卖方能够最大化其利润,因为他们可以将价格设置得高于成本,从富有购买力的消费者那里获得更高的收入。

然而,这种歧视可能会导致需求较弱的消费者支付较高的价格,从而使他们受到不公平待遇。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卖方对不同消费者根据其购买的数量进行歧视。

例如,大多数超市经常推出打包销售,给购买较大数量的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

这种歧视可以通过鼓励消费者购买更多产品而提高卖方的利润,但它也可能导致购买较少数量的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卖方对不同市场或消费群体设置不同的价格。

例如,一家航空公司可以根据旅行的具体日期、时间和购票渠道来确定不同的票价。

这种歧视通常基于市场分割和消费者调查,目的是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弹性和购买力来最大化收入。

尽管价格歧视在经济学中有一定的正当性,但它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从理论上讲,价格歧视可以提供激励,促使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价格歧视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公平问题的加剧,因为较弱势消费者或消费群体面临更高的价格。

此外,价格歧视还可能破坏市场机制的公平竞争,使一些企业能够将市场行为作为垄断者进行。

价格歧视的影响也取决于经济学家对市场的理解和观点。

一些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价格歧视在市场经济中是正常且必要的,因为它能够提供有益的刺激和效率改进。

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原理与实践

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原理与实践

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原理与实践价格歧视是一种经济学现象,指商家或服务提供者以不同的价格向不同的消费者提供相同的商品或服务。

它源于需求曲线的差异,以在市场上获取更高的利润为目的。

价格歧视在许多行业和市场中经常出现,如航空、电影院、学生票价、医院和汽车保险等。

虽然价格歧视对经济效率有利,但也存在潜在的消费者不公平问题。

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原理基于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衡量了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曲线呈现负向斜率,即随着价格的上升,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下降。

然而,在不同的市场中,消费者需求曲线可能不同。

例如,在航空公司中,商务旅客相对于休闲旅客对机票的需求更不敏感,因为商务旅客通常需要快速到达目的地,而不是通过价格获取方便;而休闲旅客通常可以通过价格来安排更灵活的旅行时间。

将价格歧视用于实践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差异定价。

差异定价涉及到将不同的价格分配给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根据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偏差。

例如,某电影院可能会提供学生票价和普通票价,因为学生通常比其他人更敏感于票价。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院可以收取其他消费者更高的价格,以此来覆盖施加在学生订购价格上的减免。

还有一种类型的差异定价称为时间差异定价,即将不同的价值分配给不同的时间段。

例如,在消费者较少的工作日和非节假日上午时,航空公司通常会降低机票价格,因为这段时间内许多人不会飞行。

相反,在一些需要比平时更多消费者的时间段,如节假日和周末,航空公司通常会提高机票价格。

尽管价格歧视带来了经济效率上的好处,但也存在潜在的消费者不公平问题。

最为严重的歧视形式是基于种族,性别,年龄和财产状况。

例如,某些航空公司被指控通过价格差异定价来歧视某些地区的人口群体,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

这种做法会导致消费者基于不公平的原因与商家失去信任和支持。

总的来说,价格歧视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议题。

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商家可以利用差异定价来优化他们的利益,但他们也必须小心地避免基于不公平原因的歧视。

市场力量与价格歧视的理论分析

市场力量与价格歧视的理论分析

市场力量与价格歧视的理论分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力量是推动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角,价格在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和竞争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价格歧视的现象。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对市场力量与价格歧视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市场力量是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

供求关系的调节使得市场价格能够形成,并最终反映商品或服务的价值。

市场力量在价格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以平衡市场;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降以增加需求。

而价格歧视则是指在市场上针对不同的购买者或消费者群体设定不同价格的行为。

市场力量的运作机制使得价格歧视成为可能。

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弹性和支付能力,购买者群体的差异性异质性也使得价格差异化成为可能。

供应商会根据市场需求条件和竞争状况进行价格策略制定,以追求最大化的利润。

价格歧视正是基于供应商对市场特征的深入了解,并巧妙地利用了消费者的差异性。

常见的价格歧视形式包括一度价格歧视、二度价格歧视和三度价格歧视。

一度价格歧视是指供应商根据每位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将价格设定为不同的水平。

这种价格歧视形式的经济效果取决于需求的弹性差异。

当需求较为弹性时,也就是消费者对价格变动较为敏感时,供应商会降低价格以增加销量;当需求不太弹性时,供应商会提高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无论是降低价格还是提高价格,供应商都可以通过调整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二度价格歧视是指供应商将消费者分为几个市场细分,并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这种形式的价格歧视通常出现在具有不同支付能力和消费特点的消费者群体中。

供应商可以通过向支付能力较强的消费者提供高价商品,而向支付能力较弱的消费者提供低价商品,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例如,在机票、酒店预订等领域中,供应商常常会根据购买者的购买能力和时间灵活性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三度价格歧视是指供应商根据消费者的品种、地理位置、时间等因素,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价格歧视理论及思考

价格歧视理论及思考

价格歧视理论及思考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收入水平、购买能力、地理位置、购买习惯等因素而制定不同价格的一种市场行为。

价格歧视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价格歧视的原理和效果,并为企业制定差异化价格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价格歧视的理论是基于供需关系、边际成本和消费者剩余的基本概念。

根据供给需求关系,当市场需求曲线下方的需求不同于上方需求时,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需求的弹性程度进行价格歧视。

根据边际成本原理,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来制定差异化价格。

消费者剩余理论则说明了消费者愿意以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购买物品,从而为企业利用价格歧视提供了机会。

第一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针对每个消费者制定不同价格,以获取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这种价格歧视通常发生在个性化定价的情况下,例如艺术品、奢侈品和个性化定制产品等。

企业通过了解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能力,将价格设定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水平上,从而最大化了利润。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数量来制定差异化价格。

这种价格歧视通常发生在批发和零售市场中,商家会根据不同的购买数量来给予不同的折扣或优惠,从而激励消费者增加购买量。

这种价格歧视能够增加销售量,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特征来制定不同价格。

这种价格歧视通常发生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购买习惯的消费者之间。

企业会根据消费者群体的特征来设定价格,以最大化利润。

例如,航空公司根据不同航班时间、不同座舱等级和不同发售时间来制定不同价格,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价格歧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价格歧视可能导致市场不公平,使得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无法购买高价产品或服务。

其次,价格歧视可能增加市场不稳定性,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抵制行为。

最后,价格歧视可能会引发消费者的反应,如购买商品的数量减少或转向竞争对手。

价格歧视探讨价格歧视现象和其对市场的影响

价格歧视探讨价格歧视现象和其对市场的影响

价格歧视探讨价格歧视现象和其对市场的影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价格歧视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价格歧视指的是根据个体的特征或行为差异,对不同消费者或群体实施不同价格策略的行为。

价格歧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十分复杂,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价格歧视的现象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一、价格歧视的类型价格歧视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指的是企业通过根据个体的需求曲线设定个性化的价格,实现因人设价,例如高峰时段的航班价格与非高峰时段的航班价格不同。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个体的属性或消费习惯来设定不同价格,例如学生票、儿童票和成人票的价格差异。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群体,通过销售不同的产品来实现不同的价格策略,例如基础版、高级版和豪华版的产品不同价格。

二、价格歧视的原因价格歧视行为的产生主要源于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关系。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原因:1. 市场需求差异: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最大化利润。

2. 消费者属性差异:根据个人属性、偏好、收入差异等因素,企业利用价格歧视策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例如,高收入群体更可能购买高价位的奢侈品。

3. 供给成本不同:企业在不同地区、时间段或渠道的供给成本可能存在差异,通过价格歧视来调整价格,保证利润最大化。

三、价格歧视对市场的影响价格歧视在市场中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消费者福利:价格歧视可以使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和付出的代价选择购买,提高了消费者福利。

例如,学生票的价格相对较低,适应了学生出行的需求。

2. 促进产品创新:价格歧视可以为企业提供额外的利润,这使得企业更有动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创新中。

通过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可以开发更多的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3. 扭曲市场竞争:价格歧视可能导致市场竞争扭曲,使得一些小型竞争对手难以与大型企业竞争。

这可能会导致市场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形成,限制了市场经济有效的运行。

某行业的价格歧视问题与解决方案

某行业的价格歧视问题与解决方案

某行业的价格歧视问题与解决方案一、某行业的价格歧视问题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是指根据市场需求、消费者购买能力或者其他特征的不同,将相同产品或服务销售给不同的消费者,而对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这种差别定价方式在市场经济中比较常见,在某些行业中尤为突出。

本文将讨论某一行业存在的价格歧视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1.1 价格歧视背景与原因价格歧视在某些行业中出现较为频繁,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需求差异性。

由于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有不同的需求程度和购买能力,供应商可根据需求弹性来设定不同的价格。

其次,信息不对称。

若处于势单力薄之势,供应商可通过定价策略获取更大利润;如果消费者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则难以知晓被歧视待遇。

再次,垄断地位。

在具备市场垄断地位或高度集中度下的行业,供应商可以自由定价且消费者难以选择替代品。

1.2 某行业存在的典型案例以航空业为例,价格歧视是该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航空公司通常根据旅客的需求和购买能力制定票价,并通过采取不同的票价策略实施价格歧视。

特定时间段(如节假日)或热门航线会出现高峰期套票价,而非高峰期则可能存在低价折扣;此外,在特殊旅客群体中如学生、老年人等也存在不同水平的优惠政策。

这种差别定价方式对于经济运行和市场秩序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引发了公平性和合理性方面的争议。

1.3 价格歧视带来的问题虽然价格歧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但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价格歧视增加了消费者的不确定性。

由于同样产品或服务出现多个价格,并且消费者很难掌握定价规律,消费者难以评估购买价格是否合理。

其次,歧视可能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不均衡。

较弱势群体面临更高的商品供应价格,导致财富再分配不公平。

最后,价格歧视也可能引发竞争失调和市场扭曲,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二、解决价格歧视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某行业中存在的价格歧视问题,下面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2.1 加强监管与立法政府应加强对价格歧视行为的监管,并在合适的时机出台相关立法。

价格歧视:经济学现象

价格歧视:经济学现象

价格歧视:经济学现象价格歧视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指的是在市场上针对不同消费者或消费群体制定不同价格的策略。

这种现象在各个行业都有体现,包括航空、酒店、保险、医疗等领域。

价格歧视背后的逻辑是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需求弹性或其他特征来制定不同的价格,从而最大化利润。

本文将从价格歧视的定义、类型、优缺点以及实例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第一度价格歧视是指根据每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来制定不同的价格,即每个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不同。

这种价格歧视通常出现在个性化定价的情境下,比如二手车市场或者房地产市场。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数量或频率来制定不同的价格,即消费者购买的数量越多,单位价格越低。

这种价格歧视常见于批发市场或者会员制度中。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根据消费者所属的群体或市场特征来制定不同的价格,即不同市场或群体支付的价格不同。

这种价格歧视常见于国际市场或者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

其次,价格歧视的优点在于可以最大化利润,提高市场效率。

通过差异化定价,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价格和价值的匹配,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利润。

此外,价格歧视还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激励创新和竞争,推动市场的发展。

然而,价格歧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可能引发公平和道德争议,损害消费者利益,导致市场不公平和垄断。

因此,政府和监管部门需要对价格歧视进行监管和规范,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最后,举个实例来说明价格歧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航空公司常常采用不同的价格策略来吸引不同类型的乘客。

比如,头等舱和商务舱的机票价格通常较高,适合商务旅客或者追求舒适度的乘客;而经济舱的机票价格相对较低,适合一般旅客或者预算有限的乘客。

此外,航空公司还会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旅行季节和提前预订情况来制定不同的价格,以实现收益最大化。

这种差异化定价策略既能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又能提高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价格歧视在实践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价格歧视背后的微观经济学原理

价格歧视背后的微观经济学原理

价格歧视背后的微观经济学原理在市场经济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价格策略。

其中,价格歧视是一种常见但又颇具神秘色彩的现象。

它看似不公平,却在微观经济学的框架下有着其独特的原理和逻辑。

要理解价格歧视,首先得明确它的定义。

价格歧视简单来说,就是对同一种商品或服务,向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这种价格差异并非基于成本的不同,而是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弹性、消费能力等因素。

为什么企业会采取价格歧视策略呢?从根本上讲,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假设一家企业拥有固定的生产成本和一定的市场需求,如果它能够对不同支付意愿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那么它就能比统一价格时获得更多的利润。

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价格歧视是如何运作的。

比如一家电影院,对工作日白天观影的观众收取较低的票价,而对周末晚上观影的观众收取较高的票价。

这是因为工作日白天有时间观影的人往往对价格比较敏感,他们的需求弹性较大。

稍微提高一点价格,他们可能就会选择不去观影。

而周末晚上,很多人都想要休闲娱乐,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需求弹性较小,即使票价较高,他们也愿意支付。

通过这种价格歧视策略,电影院能够更好地利用座位资源,增加总体收入。

价格歧视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是最理想但也是最难实现的一种。

它要求企业能够精确地了解每一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并据此收取不同的价格。

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获取每个消费者的详细信息并进行精准定价的成本极高。

二级价格歧视则是根据消费者购买的数量来定价。

买得越多,单价越低。

比如超市里常见的“买二送一”“大包装更优惠”等促销活动。

这种策略的目的是鼓励消费者增加购买量,从而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

三级价格歧视是最常见的形式,根据消费者的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群体,并对每个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比如航空公司会对商务旅客和旅游旅客收取不同的票价。

商务旅客通常对价格不敏感,行程安排比较紧急,而旅游旅客则更注重价格,出行时间相对灵活。

价格歧视理论及思考完整版

价格歧视理论及思考完整版

价格歧视理论及思考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当经济学名词“价格歧视”出现时,人们马上会联想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

价格歧视如同前面提到的两种歧视一样也指的一种不公平对待吗下文就什么是价格歧视,是否对消费者不利,是否应该出炉法律对其进行限制进行探讨。

一、价格歧视的含义及分类1、含义传统定义:同一商品以不同价格出售给不同消费者为价格歧视。

首先,我们来看关键条件不同售价。

这里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a.相同产品价格不同,可能是由于一些类似运输成本所致。

如上海生产的某牌子空调在上海的售价为1980元,但在湖南售价为2300元,这是因为湖南卖的空调售价中加了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等。

显然这种情况下虽然同一产品售价不同也不能视为价格歧视。

b.有时消费者对同一产品支付相同价格也存在价格歧视。

前面提到的空调例子,如果厂商实行全国统一价,远距离商品的运输和存储成本一部分由近距离消费者承担,这也是一种价格歧视。

故《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价格歧视定义为:“任何时候,一个商品的两个品种(由同一卖者)以不同净价格卖给两个买者,就存在着价格歧视”。

“净价格就是纠正了一个品种不同于另一品种所产生的成本差异的(向买者索取的)价格。

”这种提法可以解决传统定义中的不同售价所隐含的两个问题。

接着我们来看另一个条件不同消费者。

我们先看一实例,如去某酒楼吃饭,第一次消费完一定数目酒楼会有赠券。

为了简单化,就假定消费者第二次去吃了同样的饭菜,但在结账时就可以在付款中剔除赠券额,实际上消费者两次消费的商品的价格是不同的。

因此价格歧视实际上可以对同一消费者实施,很显然泰勒尔注意到了,他在其所着《产业组织理论》一书中对价格歧视的表述为:当两个单位的同种商品对同一消费者和不同消费者售价不同,我们就可以说生产者实行了价格歧视”。

最后来看同一商品这个条件,我们发现有时非常相近的产品价格相差甚远。

如一本书分精装和平装,书的内容完全一致,只是包装不同,但精装的价格远远高于平装。

价格歧视的分析范文

价格歧视的分析范文

价格歧视的分析范文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在面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时,对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的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最大化企业的利润或者市场份额。

本文将通过价格歧视的定义、种类、原因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第一度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即企业能够准确了解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和付费意愿,然后分别给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最大化利润。

二、第二度价格歧视(差别定价):企业针对消费者的不同付费意愿或者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比如,家电商在特定时间段内推出折扣活动,吸引那些愿意等待的消费者。

三、第三度价格歧视(市场细分):企业通过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对每个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

比如,家餐厅设立不同的菜单,提供不同档次的菜品,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者。

价格歧视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需求差异:不同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不同,付费意愿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价格歧视,企业能够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程度和付费意愿进行差别化定价,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二、成本差异:不同消费者所面临的成本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价格歧视,企业能够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成本差异进行差别化定价,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三、市场份额扩大:通过价格歧视,企业可以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更全面的市场覆盖,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一、提高企业利润:通过对不同消费者的差别定价,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高付费意愿的消费者愿意为产品或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价格歧视,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付费意愿进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浪费。

三、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价格歧视,企业可以差异化定价,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这有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然而,价格歧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三度价格歧视理论及福利效应分析

三度价格歧视理论及福利效应分析

4、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意识,使广大消费者能够更加理性地参与市场活动,并对价格歧视等不正当行为 进行积极抵制。
5、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应加强反垄断法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 国价格歧视行为,促进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与可持续发展。
感谢观看
因此,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来看,价格歧视行为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损害 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四、建议与展望
为了有效遏制价格歧视行为,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与展望:
1、完善监管政策。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力度,通过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明确界定价格歧视行为的内涵和外延,并加大对违法 行为的处罚力度。
在电力行业的三度价格歧视中,高需求用户往往需要承担更高的用电费用, 从而为电力公司提供更多的利润。然而,由于高需求用户通常具有更高的用电需 求和用电量,因此通过三度价格歧视制定的不同电价策略并不会对他们的用电行 为产生过大的影响。相反,对于低需求用户而言,他们往往可以通过更低的电价 策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
一、价格歧视行为的定义与原因
价格歧视行为是指在同一商品或服务中,对不同的消费者或用户采取不同的 价格策略,从而获取更多利润的行为。这种现象在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主要原 因包括市场结构、信息不对称和规模经济等。
市场结构是影响价格歧视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市场垄断的情况下,企业具有 较高的市场势力,可以采取价格歧视行为来获取更多的利润。此外,信息不对称 也会促使价格歧视行为的发生。由于不同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了解程度不同, 企业可以通过价格歧视将消费者进行分类,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此外,规模经 济也是影响价格歧视行为的重要因素。
2、引导市场竞争。政府部门应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等方 式来获取竞争优势,而非采取价格歧视等不正当手段。同时,加强对相关行业的 监管力度,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关于三级价格歧视理论及福利效应的思考_李丰乾

关于三级价格歧视理论及福利效应的思考_李丰乾
价格歧视原理简析价格歧视通常指商品包括服务的提供者向不同客户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时使同等交易条件的接受者在价格上处于不平等交易待遇即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价格从而损害一部分客户经济利益的行为
36 Enterprise Vitality 企业 力 - 营 销 管 理
关 于 三 级 价 格 歧 视 理
根据歧视程度的大小, 著名经济 学家庇古将价格歧视区分为三种不 同 类 型 : 一 级 价 格 歧 视 、二 级 价 格 歧 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三级价格
歧视是指厂商在销售同一种商品时, 把消费者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 类型, 分别收取不同的价格, 不同类 型的消费群体构成不同的市场。三 级价格歧视要求在需求价格弹性小 的市场上提高价格, 在需求价格弹性 大的市场上降低价格。即对价格变 化反应不敏感的消费群体制定较高 的价格, 而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的消 费群体制定较低的价格, 以此获取更 大的利润。如一些高档酒吧、饭店、 娱乐场所出售的酒水等饮料价格要 比一般市场上的同样商品价格高好 多倍。
4.需 求 弹 性 不 同 的 要 求 , 要 求 不 同消费者群体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不 同。如果消费者群体对价格的敏感程 度相同, 显然没有必要实施三级价格 歧视。
三、论证三级价格歧视的 定价特征
三级价格歧视有这样的定价特 征, 即要求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 上提高价格, 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 场上降低价格。
二 、实 施 三 级 价 格 歧 视 的 条件分析
一般来说, 成功地实施三级价格 歧视至少应该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具有一 定 的 市 场 力 量 , 即 厂 商 有能力将价格定在边际 成 本 以 上(不 完全竞争), 也就是 说 企 业 面 对 的 是 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厂商提价 时并不丧失所有的消费者。具有市 场力量并不等于市场必须完全垄断, 而是有垄断力量即可。许多教材如 《现 代 产 业 组 织 》(丹 尼 森·卡 尔 顿 著) 要求这一条必须是完全垄断, 似乎没 有必要。当产品具有特色时就有垄 断力量, 如公园之间差异非常大, 相 互之间就不能完全替代。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理论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对同一商品或服务收取不同的价格。

在西方经济学中,价格歧视理论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以解释市场中存在的价格差异和不公平现象。

本文将从价格歧视的定义、类型、原因及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价格歧视的定义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弹性、个体属性或市场不完全竞争等因素,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这种差异定价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利润和市场效率。

二、价格歧视的类型1.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一度价格歧视又称为个体定价,指企业针对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弹性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

个体定价要求企业了解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弹性情况,即一旦某个消费者的需求增长,其价格就会上涨,反之则价格下降。

2.第二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又称为群体定价,指企业将不同消费者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体,然后为每个群体制定相同的价格。

群体定价适用于消费者具有共同需求特征的情况,企业通过不同的定价策略捕捉到了消费者之间的差异。

三、价格歧视的原因1.需求弹性差异需求弹性是指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而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

企业通过差异定价,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弹性制定差异化的价格,从而实现市场的最大收益。

2.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无法进行价格歧视。

但在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支配地位,可以通过价格歧视来提高自身的利润。

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都是价格歧视常见的市场形式。

四、价格歧视的效果1.企业利润最大化差异定价能够根据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弹性制定价格,使得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收益。

低需求弹性的消费者可以被高价吸引,而高需求弹性的消费者则可以通过低价得到服务,从而促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2.消费者福利分配不均价格歧视可能导致不同消费者支付不同的价格,进而产生福利分配不均的情况。

对于需求弹性低的消费者来说,他们需要支付相对较高的价格,而高需求弹性的消费者则可以享受较低的价格。

垄断市场中的价格歧视理论

垄断市场中的价格歧视理论

垄断市场中的价格歧视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垄断是一种常见的市场结构。

与竞争市场相比,垄断市场通常只有一个或几个主导性的厂商,它们掌握了市场的供给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垄断企业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力,可以通过控制产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来获得更大的利润。

在垄断市场中,价格歧视是一种常见的策略。

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市场条件制定不同的价格。

尽管价格歧视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原则,但从垄断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有效的利润最大化策略。

下面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垄断市场中的价格歧视。

理论上,价格歧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来实施,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垄断者通过差异化定价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差异。

具体而言,价格歧视通常分为三种形式: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第一度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针对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

例如,在航空业中,价格歧视常常表现为针对旅行者的不同身份(学生、退休人员、商务人士等)制定不同的票价。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的核心在于垄断者能够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弹性,根据需求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量来制定价格。

该策略鼓励消费者消费更多数量的产品,以便降低其平均成本。

举个例子,手机电信运营商通常采取不同结算套餐,以更低的价格鼓励用户增加使用时间和流量,这样可以降低网络基础设施的成本。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根据市场的属性和消费者的个体属性来制定价格。

这种歧视方式更为复杂,常见于电力、通信、能源等特许经营行业。

例如,电力公司在制定价格时会考虑用户的用电时间、行业属性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给予不同的价格。

在实践中,价格歧视由于其强调对不同消费者群体进行差异化定价,因此往往受到道德、公平和法律等方面的争议。

然而,无论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还是企业的角度来看,价格歧视都有其合理性。

首先,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价格歧视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价格歧视分析

价格歧视分析

价格歧视分析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市场条件和消费者特征,将同一产品或服务以不同价格出售的行为。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歧视是一种常见的市场策略。

本文旨在分析价格歧视的原因、类型以及其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

一、价格歧视的原因1. 市场需求差异:消费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企业会根据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成本差异: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可能具有不同的成本承受能力,企业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利润最大化。

3. 市场竞争:企业可能通过价格歧视来应对市场竞争。

不同定价的产品或服务可以在不同的市场细分中提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而增加竞争力。

二、价格歧视的类型1. 第一度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指企业能够准确了解每个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因此可以为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较为理想,但在实践中很难实现。

2. 第二度价格歧视:也称为不完全价格歧视,指企业将消费者根据其购买数量、地理位置等特征进行分组,并为不同的分组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在市场中较为常见。

3. 第三度价格歧视:也称为群体价格歧视,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特征,如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等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常用于航空、酒店等行业。

三、价格歧视的影响1. 刺激经济效益:价格歧视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从而促进更多的投资和创新。

同时,价格歧视还可以提供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 降低消费者福利:对于同样的产品或服务,价格歧视可能导致不同的消费者支付不同的价格,从而降低了一部分消费者的福利。

例如,高收入消费者可能会支付更高的价格,而低收入消费者则可能支付相对较低的价格。

3. 扭曲市场竞争:价格歧视可能导致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现象。

一些消费者相对于其他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这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甚至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

价格歧视与市场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价格歧视与市场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价格歧视与市场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价格歧视是指在相同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市场条件,在定价上存在差异化的行为。

这种差异化的定价可能基于消费者的特征(如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等),也可能基于市场的特殊因素(如地理位置、季节性需求等)。

价格歧视既是商家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或消费者差异来最大化利润的一种策略,同时也涉及到市场效率的问题。

在理论层面,价格歧视的研究主要以经济学为基础,特别是以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为核心。

根据经济学理论,价格歧视可以帮助企业从不同群体的消费者那里获得更大的利润。

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弹性和支付意愿,企业可以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差异化,实施差别定价策略。

通过给予某些消费者更低的价格,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并增加销售额和利润。

从这个角度来看,价格歧视可以被视为一种市场效率的手段,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发展。

然而,实证研究在探究价格歧视与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时,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

一些研究指出,价格歧视能够促进市场发展,提高市场效率。

例如,根据《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项研究,电影票价格的差异化定价有助于提高票房收入,吸引更多的观众前往电影院,同时也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观影的机会。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价格歧视可以加速科技进步和创新,因为高价购买者的支付意愿更高,能够激励企业更多地投入研发和生产。

然而,也有研究发现价格歧视可能导致市场效率的下降。

一方面,价格歧视可能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和社会福利的减少。

例如,一些消费者可能因为被定价高而无法享受某种产品或服务,进而影响到其个人福祉。

另一方面,价格歧视也可能减少市场的竞争力,阻碍新进入企业的发展。

在某些情况下,价格歧视甚至可能成为市场垄断的一种表现形式,削弱市场效率。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航空公司根据不同的购票时间和需求弹性定价的策略,这种定价策略可能削弱竞争、限制市场选择,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在实践层面,政府和监管机构对价格歧视的态度和干预措施也与市场效率密切相关。

价格歧视分析范文

价格歧视分析范文

价格歧视分析范文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买方的不同特征(如购买能力、消费偏好等),向不同的买家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它是一种常见的市场现象,经济学领域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从价格歧视的定义、分类、原因以及其对市场效率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第一度价格歧视是指卖方根据每个买方的个别需求和消费能力制定价格,实现每个买方的最高支付意愿。

例如,房地产开发商可根据购房者的收入水平制定不同的房价,实现最大的收益。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卖方通过购买数量来实施价格歧视,例如,批发商向零售商提供批发价,但要求一次购买的数量较大。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卖方将买方分为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设定不同的价格,例如,电影院对学生和老年人提供折扣票价。

其次,价格歧视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市场需求的差异和信息不对称。

市场需求的差异是指不同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或支付意愿不同,卖方通过价格歧视可以更好地满足这种差异,从而实现最大收益。

信息不对称是指买方和卖方在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上存在差异,卖方通过价格歧视来获取更多信息并提高市场效率。

价格歧视对市场效率和消费者福利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价格歧视可以提高市场效率。

卖方在实施价格歧视时,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避免资源的浪费。

同时,价格歧视可以刺激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市场的发展。

另一方面,价格歧视也可能导致消费者福利的降低。

价格歧视将不同消费者之间的福利差距放大,对于支付能力较弱的消费者来说,可能无法享受到优惠的价格,导致福利减少。

为了减缓价格歧视对消费者福利的不利影响,政府和相关组织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加强对价格歧视的监管,控制卖方的定价权,防止其滥用市场垄断地位。

其次,通过提高消费者的信息获取能力,减小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选择和比较价格,增加市场竞争。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社会福利的补贴和优惠政策,减少收入较低的消费者因价格歧视而产生的福利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经济学名词“价格歧视”出现时,人们马上会联想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

价格歧视如同前面提到的两种歧视一样也指的一种不公平对待吗?下文就什么是价格歧视,是否对消费者不利,是否应该出炉法律对其进行限制进行探讨。

一、价格歧视的含义及分类1、含义传统定义:同一商品以不同价格出售给不同消费者为价格歧视。

首先,我们来看关键条件?? 不同售价。

这里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a. 相同产品价格不同,可能是由于一些类似运输成本所致。

如上海生产的某牌子空调在上海的售价为1980 元,但在湖南售价为2300 元,这是因为湖南卖的空调售价中加了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等。

显然这种情况下虽然同一产品售价不同也不能视为价格歧视。

b. 有时消费者对同一产品支付相同价格也存在价格歧视。

前面提到的空调例子,如果厂商实行全国统一价,远距离商品的运输和存储成本一部分由近距离消费者承担,这也是一种价格歧视。

故《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价格歧视定义为: “任何时候, 一个商品的两个品种(由同一卖者)以不同净价格卖给两个买者,就存在着价格歧视”。

“净价格就是纠正了一个品种不同于另一品种所产生的成本差异的(向买者索取的)价格。

”这种提法可以解决传统定义中的不同售价所隐含的两个问题。

接着我们来看另一个条件?? 不同消费者。

我们先看一实例,如去某酒楼吃饭,第一次消费完一定数目酒楼会有赠券。

为了简单化,就假定消费者第二次去吃了同样的饭菜,但在结账时就可以在付款中剔除赠券额,实际上消费者两次消费的商品的价格是不同的。

因此价格歧视实际上可以对同一消费者实施,很显然泰勒尔注意到了,他在其所著《产业组织理论》一书中对价格歧视的表述为:当两个单位的同种商品对同一消费者和不同消费者售价不同, 我们就可以说生产者实行了价格歧视”。

最后来看同一商品这个条件,我们发现有时非常相近的产品价格相差甚远。

如一本书分精装和平装,书的内容完全一致,只是包装不同,但精装的价格远远高于平装。

经济学家将这种情况也归为价格歧视,这从斯蒂格勒对价格歧视的定义可看出:当两种或更多种相近商品在与边际成本有不同比率的价格水平上()出售就是价格歧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教科书所给的定义都不是很精准。

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对价格歧视有个基本的认识。

接下来将对价格歧视的分类、使用的方法等进行描述,让我们对价格歧视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可以自己来判断现实世界里的价格歧视现象。

2、价格歧视的分类受庇古(pigou,1920 )的影响,价格歧视通常分为三类:(1)一级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歧视,指的是厂商根据每个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销售价格。

在一级价格歧视下,每个买者能够买到他们愿意购买的产品,并通过他们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显示产品的价值,而厂商成功地获取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产量达到社会最优水平。

一级价格歧视实际上很难实现的。

(2)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为非线性价格定价,因为每单位产品的价格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买者购买数量的多少。

厂商把产品分成几组,按组制定差别价格。

在二级价格歧视下,消费者随着购买量的不同,其所支付的价格也不同,一般购买量越大,支付的价格越低。

(3)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是最普遍的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自己面临的市场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分市场,同一产品在不同分市场上的价格不一样,但在同一分市场的价格则只有一个。

这是根据各个分市场的边际收入等于总市场的边际收入的原则,把总销售量分配到各个分市场,然后根据各个分市场的价格需求弹性,分别制定差别价格。

、价格歧视的条件实行价格歧视给厂商带来更多利润,但不是所有厂商对商品都实行价格歧视,这是因为实施价格歧视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厂商要具有一定市场力量一些学者研究出具有市场力量并不等于市场必须完全垄断, 而只要有垄断力量即可,也就是说厂商只要有能力将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以上(不完全竞争)。

这就意味着企业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时, 厂商提价时并不丧失所有的消费者,即就有了实施价格歧视的可能。

2、厂商要能区分消费者厂商对所有消费者降低价格,利润可能并不会增加。

但是单独对边际消费者降价,同时又保持高消费群显然是有利可图的。

这就要求厂商能区分消费者。

3、厂商可以防止套利行为这要求商品在各分市场转移是不可能或者成本极高的,即低价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没有可能再以高价卖出。

如果存在中间套利者,那么利润会被套利者抽走,厂商价格歧视策略便会失灵。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厂商的价格歧视政策才能成功。

在具备以上条件下,厂商是怎样实施价格歧视的?三、价格歧视的方法1、讨价还价在交易不频繁,产品价格又不标明的情况下,厂商通过讨价还价,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估价、摸底、试探,判断出消费者的最高支付意愿,从而成功地索取该消费者愿意为购买该商品而支付的最高价格。

2、设计一种消费者自我选择机制厂商要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之一就是要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厂商如果去逐个了解会带来巨大的成本,为了节省信息成本,很多厂商就会设计一些机制,让消费者自我选择显示偏好达到实施价格歧视的目的。

如使用数量折扣来区分偏爱者和非偏爱者;用优惠券来区分不同收入者;用差异包装来区分一般消费者和特殊爱好者;用区时定价来区分时间成本不同者;用会员制区分固定消费者和非固定消费者。

3、根据消费者特征定价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消费者的这些特征很易区分并且很难替换,厂商不必花太多信息成本即可获得,如年龄、性别等。

4 、地区定价厂商常常根据地区不同给产品制定不同价格。

如一本经济学原著在中国的卖价为80 元,但在美国售价为60 美元,大约相当于人民币480 元。

这种方法一般建立在运输成本很高,或有关税、税收障碍,商品不易流动等基础上。

四、价格歧视的可行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格歧视的形式肯定会越来越多样化,有人认为价格歧视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应设立专门的反价格歧视法来阻止这一行为的出现。

我们对这种做法应该是赞成还是反对呢?1、从厂商的角度看价格歧视企业想要获得可观利润,产品的定价非常关键。

很多人认为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价格的关键,其实它只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真正影响产品定价的是市场需求。

如某歌星唱一首歌,获得的收入可能达几十万,你肯定不会同意这是根据他唱歌的成本来定价的。

很多人喜欢这位歌星,聚沙成塔,这些人一起构成对这位歌星表演的庞大需求,从而决定了付给他一个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

厂商正是注意到这一点从而成功运用价格歧视以获得最多利润。

从需求定律可知,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就越大。

由于每个人的偏好不同使得消费者对不同的产品价格,具有不同的敏感程度。

有时候,价格稍微下降,需求量就显著上升;另外一些时候,价格即使出现较大的变动,需求量却停滞不动。

厂商想获得市场和最大利润当然希望销量越高越好,但在某一价格下,需求数量会达到一个饱和。

根据需求定理厂商必须降低价格以增加销量,但是价格如果定得过低,虽然能卖出大量的产品,由于每件产品所赚取的利润小,总的利润还是低,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的不符。

厂商发现如果增加的销量不需要降低边际内的价格,那么增大销量是可取的。

因此厂商就使用价格歧视,这样既可以保住那些愿意支付高价格的消费者,又可以吸引只愿意付低价的消费者,在保有原有消费群的基础扩大市场,从而使销量增加,利润增加。

2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在一级价格歧视下,厂商因掌握信息以每个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把商品卖出,侵占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 ,看起来有似乎不公平。

但是,既然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这就说明消费者对该商品效用的评价高,在他看来,出这样的价格来购买该商品是“物有所值”,们的效用是得到了满足的,这是符合消费者选择原理的。

在二级价格歧视下,多买商品,价格越低,一般愿意多买的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是有偏好的,本来就比其他的消费者消费多,能够以低价格买到自己喜爱的商品,这部分消费者肯定满意。

而买得少的消费者对这种商品不偏好只愿意消耗这么多,虽然价格稍贵点,但也在他们支付意愿之内,他们的的效用还是得到了满足。

在三级价格歧视下,需求弹性低的消费者付高价,需求弹性高的付低价,这两类消费者都以自己愿意支付的价格得到产品。

如果厂商不实施“价格歧视”策略而按照统一的固定价格销售商品,那么,原本支付意愿高于这个固定价格的消费者满意,他不但买到了自己中意的商品还获得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而支付意愿低于固定价格的消费者就无法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如果这部分消费者中有人因为某种特殊原因而必须购买,那么他就只能接受他本来不愿意接受的价格,两种情况下他们的效应都得不到满足。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价格歧视对于厂商和消费者来说,应该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厂商获得想要的利润,消费者买到想要的商品。

照市场供给与需求定理,如果厂商价格歧视不合理,与消费者意愿不符,供给与需求达不到均衡,如不作调整,最终会在市场运行中被市场机制踢出竞争激烈的市场。

如果制定所谓的反价格歧视法,来消除价格歧视现象,等于我们人为制定一种制度来代替原本由市场执行的功能,就会干扰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

结果是否如制定者当初所想的那样对消费者有利就很难说。

四、结束语价格歧视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作为产品的定价方法它必定会以更多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

我们不应该制定什么反价格歧视法来强行干预它,而应该去研究怎样的价格歧视对厂商和消费者最有利,从而使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消费者得到最大满足,从而社会福利达到最优。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