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word文档良心出品)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如何引导小学生承担个人和社会责任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如何引导小学生承担个人和社会责任责任感是人类重要的品质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正确的引导,小学生可以逐渐学会承担个人和社会责任,从而成为未来有用的社会成员。
一、培养个人责任感个人责任感是小学生发展成熟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引导小学生培养个人责任感:首先,家庭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基础。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决策的机会。
鼓励孩子独立完成日常任务,如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从而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其次,学校教育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小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此外,学校可以设置一些班级职务,让小学生担任值日生、文艺委员等,从而培养他们对自己的责任感。
最后,社区参与也是培养小学生个人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通过组织一些社区志愿者活动,小学生可以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如清洁环境、帮助老人等,从而让他们体验到对社会的责任。
二、引导小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感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引导小学生承担社会责任:首先,教育小学生尊重他人和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小学生应该被教育要爱护环境、保护植物和动物,并尊重他人的权益。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环保宣传活动,让小学生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其次,小学生需要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学校可以开展关爱活动,让小学生互相关心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教育课程引发小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如贫困儿童、残疾人等,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小学生应该被教育要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
学校可以通过法制教育,让小学生了解到法律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遵守规则并尊重法律。
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模拟法庭和辩论活动,让小学生了解到社会公正和法律的价值。
总结起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小学生可以逐渐学会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有责任心的成年人。
小学生的成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小学生的成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不仅对其个人发展有益,而且对社会的进步和和谐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以帮助小学生培养责任感。
1.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做出榜样。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展现出高尚的品德和责任感,让孩子感受到责任感对于人的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性。
(2) 建立规则和责任制。
制定家规、时间表和分工制,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培养他们主动承担责任的能力。
(3) 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通过给孩子合理的奖励和鼓励,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责任感。
2.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场所。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 课堂责任感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讨论、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承担责任,并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
(2) 课外活动的引导。
学校应该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担当社会责任。
(3) 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相互依赖和信任,培养他们的团队责任感。
3.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培养责任感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制定目标和计划。
教导孩子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从而培养他们的计划执行和责任感。
(2) 提醒和监督。
适时提醒孩子履行他们的责任,并给予必要的监督和反馈,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3) 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孩子主动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4. 培养孩子的公民责任感责任感不仅包括对自己的责任,也包括对社会的责任。
以下是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1) 引导孩子关注社会问题。
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五个途径

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五个途径责任感是一个人在行为中对自己和他人的义务和责任的认识和承担程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五个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途径,希望能给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
第一个途径是树立榜样。
小学生往往会模仿他们身边的人,因此身边的榜样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应该成为他们的榜样,展示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责任感。
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行,我们可以向他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让他们受到良好的影响。
第二个途径是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责任感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自律能力,才能更好地承担责任。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设立规则和制定计划来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例如,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和方式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可以逐渐形成自律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第三个途径是提供适当的责任。
小学生需要有一些适当的责任,这样他们才能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他们一些家务或班级职务,让他们负责一些小事情。
这样的责任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能力和独立性。
第四个途径是鼓励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
参与公益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责任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家长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带领孩子们参与其中。
例如,一起去帮助社区老人、清理环境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个途径是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责任感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责任,还包括对集体和团队的责任。
家长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承担责任。
例如,组织一次班级运动会,让孩子们分工合作,承担各自的责任。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家长和老师需要通过树立榜样、培养自律能力、提供适当的责任、鼓励参与公益活动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途径来引导他们。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程速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责任感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本文将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讨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一、家庭培养责任感1.树立榜样。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必须自己身体力行地展示责任感。
他们应该按时完成家务、工作和其他义务,不迟到不早退,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是责任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责任观念。
2.给予适当的责任。
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给予他们一些合适的责任。
例如,让他们负责喂猫、整理房间、和同学一起完成小组作业等。
通过承担这些责任,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形成对责任的认识。
3.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父母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例如,让孩子自己决定参加哪些课外活动,对于选择的活动,他们需要承担参与的责任。
这样的经历有助于他们发展独立思考和责任感。
二、学校培养责任感1.制定明确的规则。
学校应该建立一套明确的规则和制度,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例如,规定学生按时到校、认真完成作业、遵守校规等。
这些规则的存在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违反规定会带来什么后果,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2.开展志愿者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责任感。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帮助贫困学生等活动,这样的经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3.设立班级职务。
学校可以设立一些班级职务,让学生担任班长、纪律委员等职位。
通过这些职务,学生需要负责完成一些与班级管理相关的任务,并帮助老师维护秩序。
这样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培养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是一个全社会的任务。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给予孩子适当的机会和资源,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发展责任感。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还能塑造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负责任的公民。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家长和教师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1. 为小学生树立榜样家长和教师是孩子们最重要的榜样和引导者。
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成为责任感强烈的角色模型。
他们应该展示出勤奋努力、认真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2. 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和决策权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需要让他们有机会承担一些适当的责任。
家长和教师可以从小事做起,给予孩子一些家务、班级管理或义工的任务。
这些责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律能力,让他们体验到责任的重要性和满足感。
3.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以帮助小学生树立责任感。
这些规则和期望应该涵盖行为、学习和社交方面,如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尊重他人等。
同时,需要与孩子们进行沟通,让他们理解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并与他们一起制定奖励和惩罚机制,以激励他们履行责任。
4. 培养积极的思维和态度责任感往往与积极的思维和态度密切相关。
家长和教师应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导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
他们应该理解到承担责任不仅仅是义务,而是一种机会和成长的方式。
鼓励他们主动承担责任,并相信他们能够克服困难。
5. 提供适当的奖励和认可当小学生展示出责任感时,应及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
这些可以是口头表扬、奖状、小礼物或其他适合的方式。
这些奖励和认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和鼓励,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并促使他们继续发展和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
6. 培养合作和团队意识责任感不仅仅是个人的品质,也与合作和团队意识密切相关。
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分工合作、互相依赖,从而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各种团队活动和合作项目,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为集体和他人承担责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行为和责任时所产生的一种压力感和使命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是十分重要的,既有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1.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基础。
家长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孩子的行为和责任给予适当的认可和鼓励。
同时,也要设立合理的家庭规则和家务分工,让孩子从小懂得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2. 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家长可以要求孩子负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完成作业、整理书包、清理房间等。
同时,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义务劳动等,让他们感受到责任与奉献的意义。
3. 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家长可以适度地给予孩子自主的机会,让他们有独立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让孩子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选择课外活动等。
这样,孩子将懂得自己的选择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责任。
4. 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有助于他们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责任。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如班级、社团等,让他们体验到在团队中共同努力、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同时,在团队中担任一定的职责和角色,也能让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
5. 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和责任感是密不可分的。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要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
通过故事、名人事迹等方式,向孩子传递正气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责任感是一种道德责任。
6. 鼓励孩子设立目标设立目标有助于激发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行动步骤。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孩子会体会到责任感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7. 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及时、积极的反馈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关键。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关键。
它不仅能帮助他们成为自律和独立的个体,还能促进他们在学业和社交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然而,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并非易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1. 给予适当的责任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我们首先需要给他们适当的责任。
例如,可以给他们分担一些家务,如整理书包、洗碗、打扫房间等。
这些简单的责任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能让他们体验到责任的重要性。
2. 设定明确的目标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责任感,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设定明确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是在学习上的,比如完成作业、提高成绩等;也可以是在生活上的,比如每天按时完成早起、做家务等。
通过追求这些目标,小学生将学会承担责任并愿意为之努力。
3. 培养自律习惯自律是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自律习惯,家长和老师可以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起床、按时就寝、定期运动等。
同时,要引导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帮助他们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时间,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4. 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责任感不仅表现在个人的事务上,还体现在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上。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小学生懂得照顾他人、关心周围的人,并乐于帮助他人。
可以鼓励小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捐赠物品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重要性。
5.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激励小学生在努力培养责任感的道路上需要得到支持和鼓励。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激励,表扬他们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同时,也要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帮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6.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家庭和学校是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重要场所,需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家长和老师要保持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小学生的责任培养。
他们可以分享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表现出的责任感,商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和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对于小学生的培养尤为关键。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一、家庭的责任培养责任感的培养从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开始。
家庭成员应该给予小学生积极的榜样。
家长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不仅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权利,还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家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1. 给予孩子适当的家务任务:适当安排一些家务任务给小学生,如整理房间、洗碗等。
这样可以让他们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2.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约定:家庭中的规则和约定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基础。
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商讨并制定家规家训,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
3. 倡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家庭环境应该给孩子传递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和困难,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二、学校的责任培养学校是小学生第二个重要的成长环境,对于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1. 树立班级荣誉感:班级是小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和竞赛,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到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2.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一些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开展礼仪培训等,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3. 增加社会实践机会: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责任,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三、社会的责任培养社会是小学生成长的最终目标,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也有一定的作用。
社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1. 提供实践机会:社会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如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参观企业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责任,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品质的重要体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责任感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关键环节。
责任感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成绩。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家长和教师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1. 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我们要给他们适当的责任。
这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开始,例如让他们负责整理自己的书包、收拾玩具,帮忙做简单的家务等。
适当的责任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对家庭和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责任感。
2.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奖惩制度与责任感的培养密切相关的是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奖惩制度。
通过规则的设定,孩子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被期望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同时,明确的奖惩制度可以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反馈,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制定规则和奖惩制度时,需要与孩子充分沟通,让他们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责任感。
3. 培养小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是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重要一环。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家长和教师可以给予他们一些时间规划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安排适量的户外活动时间等。
同时,也要让孩子们明白时间的宝贵性,如提醒他们及时完成作业、准时参加活动等,逐渐让他们养成高效利用时间的习惯和责任感。
4. 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样重要。
通过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分工合作、互相依赖,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同时,教育孩子们珍惜集体荣誉,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他们培养责任感。
5. 倡导积极阳光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在家中创造积极阳光的氛围对于培养孩子责任感至关重要。
家长要做好表率,注意言行举止,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并与孩子共同解决困难。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理解也是重要的,这将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提供良好的环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及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责任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积极性、自控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在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1. 设立明确的责任和期望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学校和家庭应该为他们设立明确的责任和期望。
例如,在学校里可以给予学生们一些得到认可的任务,如班级小队的值日、课堂上的组织者或是学校活动的志愿者。
而在家庭中,父母可以要求孩子们承担一些家务事,如整理房间、帮助洗碗等。
明确的责任和期望将让小学生明白自己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2.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责任感与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
小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合理规划时间、安排任务,并按照计划去完成。
学校可以做到的是通过课程安排、作业布置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而家庭则可以鼓励孩子们自主制定作息时间表,并在其中包含一些固定的个人责任,如完成作业、整理书包等。
3. 提供合适的角色模型小学生往往会通过模仿身边的人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准则。
因此,学校和家庭中的教师、父母以及其他成年人,应该积极地展示出责任感和自律的品质。
例如,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展现出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父母可以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家庭中的事务并对自己的责任负责。
通过提供合适的角色模型,小学生将更容易理解责任感的重要性,并主动去模仿和学习。
4. 鼓励小学生参与集体活动集体活动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同时也是培养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游戏、班级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承担一定的责任。
例如,组织学生们一起策划并执行一项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团队的重要性和责任的重要性。
同时,家庭中的亲子活动也是培养责任感的好机会,家长可以与孩子们一同制定活动计划,并让他们负责一部分的组织和执行工作。
5. 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培养责任感的基础。
小学生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愿意并自觉地承担起责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责任感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教会他们如何对待他人和社会。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家长和老师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1. 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规律的生活习惯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非常重要。
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他们建立每天规律的作息时间,例如定时起床、吃饭和睡觉。
通过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小学生能够自觉地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增强责任感。
2. 设置合理的任务和目标为小学生设置合理的任务和目标是培养责任感的重要方法。
可以根据他们的年龄和能力,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在每个阶段的任务完成后,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激励他们更好地完成下一个任务,培养责任感。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非常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小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分工合作和承担责任。
通过团队活动,他们会明白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并且懂得与他人协作以达到共同目标。
4.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他们一定的自主决策权,让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做自己的决策,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通过这样的经验,小学生将学会负责任地面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
5. 培养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培养小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也能够促进他们的责任感。
可以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或参观社区等方式,让他们了解到社会的需要和他们可以为他人做些什么。
通过这些体验,小学生会逐渐培养起责任感,懂得主动关心他人和社会。
6. 给予适当的责任适当地给予小学生责任,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可以让他们负责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如整理书桌、打扫房间等。
同时,在学校里,老师可以安排一些班级职务,让学生担任课堂的小助手、班级的小干部,激励他们主动承担责任。
7. 倾听和引导重要的是要倾听小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引导。
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问题,并提供恰当的帮助和指导。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感不仅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一、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责任感。
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分担家务劳动,父母按时送孩子上学等,这些都能被孩子所观察和模仿。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它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在家庭中,父母要与孩子保持有效的沟通,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
可以分配一些简单的家务事给孩子,如整理书包、摆放玩具等,帮助他们建立责任感。
三、制定目标和规划给孩子制定一些简单的目标和规划是培养责任感的有效方法。
例如,帮助孩子制定一个每天坚持阅读的目标,要求他们按时完成作业等。
在孩子完成目标的过程中,父母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要适度地给予他们自主权和自由度,鼓励他们学会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日常事务。
例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洗漱等,这样能让他们不断培养责任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关注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需要注重他们的社交能力。
与同龄人相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会在互动中学习如何尊重他人、承担责任。
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主动与他人交流,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俱乐部、社团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责任感。
六、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要以匡正的行为和言语引导孩子,教育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尊重他人、关心社会。
例如,告诉孩子捡起自己扔在地上的垃圾、帮助别人等,让他们明白责任感与正确价值观的关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品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做事的态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责任感的培养尤为重要,下面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家长和老师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一、树立正确的榜样小学生常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对于成人的行为举止有强烈的模仿欲望。
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
家长和老师应该言行一致,讲究诚实、守时、守信等基本的道德准则,通过自身的示范来引导孩子。
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的习惯习惯的培养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关键。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制定规则、制定计划和安排孩子的责任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比如,制定家规,要求孩子定时收拾自己的书包、整理房间、按时完成作业等。
同时,也要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
三、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社区志愿者活动,比如参观养老院、帮助清理环境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并从中学会责任与奉献。
四、给予适当的责任给予适当的责任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手段。
家长和老师可以将一些重要的家务或班级工作交给孩子,比如帮助做家务、组织班级活动等。
通过完成这些责任,孩子会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责任感的提升。
五、鼓励孩子承担错误的后果错误和失败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部分。
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勇于承担错误的后果,从中吸取教训。
当孩子犯错时,不要过分保护他们或为他们找借口,而是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赞扬和奖励及时赞扬和奖励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手段。
当孩子完成自己的责任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这不仅可以激励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责任态度,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结起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他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制定规则和计划,引导孩子参与公益活动,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鼓励他们承担错误的后果,并及时给予赞扬和奖励。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在行为和决策中对自己和他人负有的责任意识。
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养成积极主动的态度,并培养他们成为成熟负责任的人。
本文将提供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帮助家长和教师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一、树立榜样和引导正确行为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我们自己要积极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对待工作和生活都要有责任感。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
比如,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要好好完成自己的作业,按时参加课堂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等等。
通过我们的行为和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明白责任感的重要性。
二、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规则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规则。
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每日的学习计划,确定目标并设立奖惩机制。
同时,还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具体行动上的规则,比如保持教室的整洁,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上学等等。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规则,孩子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且有明确的行动方向。
三、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是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让孩子们互相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活动中,我们可以设立不同的角色和责任,让孩子们明白每个人的责任和重要性。
同时,引导孩子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四、以自我评估为核心让孩子们学会自我评估也是培养责任感的重要一环。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在完成任务后,自己反思和评估自己的表现。
通过提出问题并自我回答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找到改进的方法。
这种自我评估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主动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意识到自己的成长。
五、奖励表扬和建立积极反馈机制在培养责任感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及时发现和表扬孩子们的积极行为。
通过奖励和表扬,我们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动力,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责任感。
同时,建立积极反馈机制,及时纠正和指导孩子们的错误行为,帮助他们不断成长和进步。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五个有效策略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五个有效策略责任感是培养孩子成为独立、自律和有担当的人的重要素质之一。
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五个有效的策略,可用于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策略一:积极引导,激发责任感引导是培养责任感的基础。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
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责任的重要性和好处。
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小任务,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
策略二: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我们可以制定一套明确的学校规章制度,并与学生们一起制定相应的班规。
同时,我们还要建立起明确的奖励和处罚机制,对于遵守规则和承担责任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于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且明白负责任是值得赞赏和获得好处的。
策略三:培养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责任感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小学生中,开展团队合作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团队中承担不同的责任角色,明确自己的任务和义务,并协同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们将察觉到自己的责任对整个团队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起责任感。
策略四: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培养责任感的一种有趣和有效的策略。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体验责任感。
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家里的父母或老师,让他们体验照顾小伙伴、关心他人和负责任的重要性。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以在游戏中学到责任感,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策略五: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是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重要场所。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共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与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同时,学校可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责任培养计划。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养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一、家庭教育中的责任感培养家庭是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重要基础。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
1. 树立榜样:家长要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表现出责任感和积极的态度。
孩子往往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家长要注重自身以身作则。
2. 分担家务:适当地分担家务事务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家务任务,让他们负责清洁、整理自己的房间或帮助做饭等活动。
3. 建立奖惩制度:在孩子完成任务或者遵守规定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表扬、奖品等。
同时,对于责任感不强的行为,家长也要适当惩罚,以引导孩子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
二、学校教育中的责任感培养学校是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的重要场所。
老师和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
1. 学习任务的规划: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求他们按时完成。
培养学生的计划性和自律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具备责任感。
2. 小组合作项目:通过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们学会合作、分工和承担责任。
这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3. 社会实践活动:邀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社会机构、参与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责任感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三、个人行为中的责任感培养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小学生在个人行为中也可以培养责任感。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
1. 自我管理: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例如,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培养整洁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2. 公民意识:教育小学生要尊重他人、尊重环境,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例如,教育他们在公共场所保持秩序、注意环境卫生等。
3. 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感受到责任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在承担任务或行动时所持有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以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一、树立榜样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我们需要树立榜样。
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大人都应该以身作则,展示出自己的责任意识和行动。
他们应该在言行和行动中体现出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认真负责,让孩子们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责任感。
二、赋予责任其次,给予小学生适当的责任是培养责任心的重要一环。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组织和规划中,例如让他们负责课堂布置和管理,或者担任班级助理等。
这样一来,学生将会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重要性,逐渐培养起对任务的责任心。
三、激发兴趣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是培养责任心的有效方法之一。
当学生对某个事物或任务感到有趣时,他们更容易投入、认真,也更有动力去承担责任。
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并鼓励他们参加相关的课外活动。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更主动地承担责任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四、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只有有信心的人才敢于承担责任和面对挑战。
教师和家长在对待学生时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通过积极的沟通和支持,学生们将更容易克服困难,勇于承担责任。
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与团队合作精神是紧密相关的。
学校和家庭应该创造出团队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承担责任。
例如,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在团队中,小学生将体验到相互依赖和彼此承担责任的重要性,进而培养起责任感。
六、建立规则和奖惩机制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是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重要手段。
学校和家长应该制定一些明确的行为规范和责任要求,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从小事做起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从小事做起责任感是一个人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关键。
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尤为重要,因为这个阶段是他们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以下是一些从小事做起,帮助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方法。
1. 培养日常习惯小学生负责完成自己的日常习惯是培养责任感的基础。
他们可以学会每天按时起床、刷牙、洗脸和穿衣服。
家长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个任务清单,让他们按照清单一步一步地完成日常任务。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更加懂得责任。
2. 分担家务让小学生参与家务是培养责任感的重要方式。
给他们一些适合年龄的家务任务,如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
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将家务看作是家庭责任的一部分,让孩子明白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分工是家庭和谐的基础。
3. 关心他人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也包括教会他们关心他人。
鼓励他们主动帮助同学和朋友解决问题,如分享笔记、帮助同学整理教室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责任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承诺,也包括对别人的关怀和支持。
4. 学会完成作业完成作业是小学生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方面。
鼓励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并且要教他们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
如果他们遇到困难,家长可以给予适度的帮助和指导,但不要代替他们完成任务。
通过完成作业,小学生可以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5. 参与社会活动小学生可以参与一些社区活动或志愿者活动。
这样的经历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社会的需要,并且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参与社会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教会他们负责任地履行自己的角色。
6. 鼓励孩子承担错误后果当小学生犯错误时,家长应该引导他们承担错误的后果。
这不是要惩罚他们,而是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有影响,并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通过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他们会逐渐理解责任的重要性。
7. 激发兴趣爱好鼓励小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培养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当孩子对某项活动充满热情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责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和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责任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责任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一、树立正确的榜样小学生的责任感往往受到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榜样,以身作则。
我们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对待工作和生活认真负责,让孩子们从我们身上学到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
二、培养自律能力自律是责任感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1. 制定规则和目标: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和目标,让他们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规则和目标要具体、可行,并逐步提高难度。
2. 培养良好的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起床、刷牙洗脸、整理书包等。
通过坚持这些习惯,他们能够逐渐培养出自律的能力。
3. 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对孩子的自律行为进行奖励,对不自律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
奖惩要公平、合理,并及时给予反馈。
三、培养合作意识责任感不仅包括对自己的责任,还包括对他人的责任。
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培养他们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1. 团队活动: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会分工合作、互相帮助。
通过团队活动,他们能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培养出对团队的责任感。
2. 分享与关心: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东西和知识,关心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通过分享和关心,他们能够培养出对他人的责任感。
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还需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 提问引导: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孩子们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2. 鼓励表达: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在行事中主动承担责任、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能力。
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责任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有责任感的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主动承担个人和集体的责任,并且有理解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呢?本文将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家庭的培养方式1. 做家务分工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可以根据小学生们的年龄和能力,合理地安排一些家务活动。
例如,让小学生清理自己的房间、整理书籍、洗碗等,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 建立日常规章制度家长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制定一些日常规章制度,明确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例如,规定每个周末小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制定家庭作息时间等。
通过这样的规定,小学生能够养成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和遵守规定的习惯,从而培养责任感。
3. 倡导公益活动家长可以带领小学生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或社区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责任。
例如,可以一起去附近的养老院做义工,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校的培养方式1. 培养学习责任感学校是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重要场所。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一些学习任务和班级管理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例如,老师可以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鼓励学生按时完成并及时批改,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和责任感。
2. 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是小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集体,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很重要。
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一些班级规章制度,并监督学生遵守。
例如,规定学生在班级里要维护秩序、保持卫生、爱护公物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责任感。
例如,开展小组项目,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责任感。
三、综合方式1. 激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指人在道德活动中,对自己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个性心理的主要品质,是指一个人对其所属全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
一个社会不仅需要大批的专门人才,更需要兼具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兼具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才能的人,才是民族的真正精英。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那么如今的小学生的责任感究竟如何呢?我们不妨来看几个镜头。
镜头一: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忘带家庭作业,老师问他原因,他理气直壮地回答:“奶奶帮我整理书包时,没将作业本放进去,这不能怪我。
”镜头二: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鸡毛掸子掉在地上,问了几遍,没有一个人承认是自己碰掉的,也没人跑去捡起来。
镜头三:学校有一个“失物招领处” ,里面堆满了学生的衣物和学习用品,却没人去认领。
而有一学生家长告诉我他孩子一学期丢了6 根红领巾。
为什么现在的小学生这样缺乏责任感呢?究其原因,是父母、老师从小就剥夺了孩子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比如一学生打碎了教室的玻璃,最常见的,就是把孩子的父母叫来掏钱赔偿了事,而该学生却没受到任何惩罚。
再如:学校搞少先队活动,辅导员老师精心策划组织写演讲词。
在家里,一些父母只让孩子尽情享受他们的权利,却没让他们了解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使得老师们再也不敢批评学生。
殊不知,就在这过分的溺爱,没有惩罚的教育中,孩子的责任心慢慢地淡化和消失了。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具体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责任心。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责任感如何似乎已经成为评价其是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标准之一。
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清晰地明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个班级里,教师需要面对的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和生活环境不同、性格爱好各异的学生。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敏感、自信、爱思考、见多识广,但又普遍存在独生子女易有的惟我独尊、责任心缺乏、感情冷漠、自私娇气等毛病。
所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尤其重要。
(一)、躬亲示范,感染学生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
”经验证明,身教胜于言传。
因为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生动的榜样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因此,教师自身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时做到对已、对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强烈的责任感。
经得全班学生认同,我负责教室讲台前的卫生,我坚持一天一打扫,且随时见到有纸屑、泥土等垃圾,随时捡起,清扫干净,我认为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能在学生中产生共鸣。
(二)舆论导向,强化认识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
他们认识客观世界主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思维。
对学生进行自我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光靠口号或抽象的结论,应该为他们树立起形象、生动的榜样,宣传他们的积极面、闪光点,特别是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舞;激发他们的自我责任感,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乃至推销自己的巨大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
通过活生生的实例和通俗易懂的说理营造健康的舆论,使学生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例如给学生讲述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故事和北京乘务员李素丽等的事迹,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同时讲内蒙古一中学发生的楼梯事故及身边的交通事故等典型事例让学生受到启示。
再如:教育学生时刻想到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和班级荣誉负责,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人生观和高度责任感。
从正反面的对比中,深刻领会责任心的重要,使学生明白尽心尽责做好一件事是主人翁精神的体现,马虎随便做不好事,玩忽职守回带来严惩的损失,自己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后,让学生交流从报纸、电台中了解到的尽心尽责完成工作的事迹和不负责任酿成的重大事故,通过学生的亲自调查,既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又为他们敲起了警钟。
我再让学生列举班中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事例,为他们在班中树立了榜样,指导他们的行为。
这样同学们不仅明白里责任心的重要,还知道了自己在社会、在集体、在家庭中应尽的责任二、在“小小的惩罚”中,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这里所说的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
并不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孩子自尊与自信,惩罚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不要让对方难堪。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不能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要惩罚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
比如,对他说你确实很优秀,但是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一)让学生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
孩子是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
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有一位母亲,孩子去夏令营,妈妈问,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说都好了,你就别管了。
妈妈一看,衣服带得不够,手电没带,就问孩子,那边的气候你知道吗?衣服够不够?晚上活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答,没问题。
这位妈妈就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孩子背着包走了。
一星期后,孩子回来,妈妈问,玩得开心不开心?开心。
有没有什么麻烦?哎呀,冻死了,没想到山里这么冷。
还有呢?晚上活动没有手电很不方便,那怎么办呢?以后得像爸爸一样,出差之前列个单子,好好咨询一下。
这个妈妈的方法就是自然惩罚法,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
因为孩子冻一点,晚上麻烦一点,没有危险,但经过这一次,他就记住了。
(二)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
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化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
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
有一个12 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
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 美元买的,你赔。
这是在1920 年,12.5 美元可以买125 只鸡。
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
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
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
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
在接下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 美元还给父亲。
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就是里根。
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三、在实际的锻炼中,强化学生的责任心。
培养责任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由知到行的渐进过程。
既不是单纯的向学生讲述道理所能奏效的,也不是几次具体的情境感染就会成功的。
它需要意志的支持和实际锻炼。
我国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最大限度激活了农民生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责任感。
受土地承包的启示,在班级工作中有的老师师采取了“班务承包”的管理形式。
发挥班集体优势,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加强班队工作的管理,发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完成任务与执行任务的矛盾,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行动服从集体行动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心、任劳任怨、情绪稳定等性格品质。
1、根据班内人数将班务工作分成若干“承包岗” ,达到一人一岗,仅卫生区便可划分出出十个承包岗。
2、将所划分各岗张榜公布,并附岗位职责。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乐为的事情必然会导致潜能的充分开发,因此在“承包”时采取自愿的原则并与竞争相结合将岗位落实到人。
3、上岗前让每位责任人进行一次就岗演说,以起到职责内化的作用,再将承包岗、责任人职责汇制成表张贴在教室醒目的地方,以达到时时警醒、相互监督的目的。
4、平时鼓励学生负起个人责任,结合开展各种集体竞赛活动,并辅以制度约束。
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及时表扬先进,不断树立先进榜样,定期开展“承包岗”评优活动,并把责任感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师要严格地要求每个学生。
鼓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
做事一定要先想,再做。
对那些能力强的队干部,教师应要求他们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能图轻松。
由于有了准则和严格要求,学生的责任心大大增强了。
总之,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教师有责任也很有必要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从而使学生确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集体观念有多重要上个周末,文文的两个表哥从农村来他家串门,可妈妈发现,他并没有和表哥们一起玩。
当妈妈问文文为什么不和表哥们一起玩时,他轻蔑地一撇嘴:“他们?又土又笨,还想借我的漫画书看,我才不愿意和他们玩呢!”文文今年读小学三年级,“老师也曾批评过他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懂得和同学相处。
”文文妈妈的言语中透着无奈。
在今天的小学生中,像文文一样“骄傲”地生活着的孩子并非少数。
他们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学校和周围小朋友组织的集体活动嗤之以鼻,不喜欢和人交往,但是又喜欢依赖长辈。
为什么强调了几十年的集体观念到今天反而不稳固了呢?小学生强化集体观念教育是否势在必行?个性时代的迷失教小学五年级的李老师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周一,李老师正在上课,班级一名女同学身体不舒服,吐了一地。
这时,李老师发现那名女同学周围的同学急忙捂住鼻子,躲得老远。
李老师与那名女同学的家长取得联系后,回到教室发现同学们“无动于衷”,没有人主动清理吐在地上的东西。
李老师没想到,从幼儿园时期,老师就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集体主义观念,为什么眼前这些读六年级的小学生会如此“冷漠”?李老师为此给全班同学上了一堂教育课,告诉他们“凡事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树立集体观念。
”“现在很多孩子希望自己有’个性’,渴望出众的心理是应该被理解的,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抗拒集体生活、排斥他人需求的理由。
”福民小学大队辅导员张淑艳认为,小学生思想单纯,不具备分析能力,往往无法将个性发展和集体观念相融合,自然而然地将“个性”理解为“我和别人都不一样,我不要和你们一起玩游戏”。
这种思想表现在生活中,就是“不合群”、“冷漠古怪”、“特立独行”,不仅像运动会、学校竞赛之类大型集体活动会引发他们的反感,就连学校生活中是否打开窗户、该不该分派值日之类的小事也成为他们衡量自己利益有没有受到侵犯的标志。
虽说小学生的集体观念一般是在学校教育、集体活动中形成的,但家庭教育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