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篇一课前谈话:1、组织学生整理学具。

2、老师喜欢同学们眼睛看着我。

很好,都看着我啦。

还记得我吗?记得我什么?来介绍一下自己?“五一小学”这个校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3、老师有个习惯,每堂课前都讲个小故事,叫做“小故事,大智慧”。

上课之前,讲个小故事。

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吗?本来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结果去称石头的重量,这是为什么呀?干嘛不直接称大象啊?大象的重量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称得出来,所以曹冲通过称同样重量的石头,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了。

……评:用小故事的形式,课前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思维基础。

如果说《圆的面积》一课,探索“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是课堂的一条明线,那么体验、反思、改进“转化”这一思想方法便是一条贯穿整课的暗线。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识圆面积。

1、出示圆形纸片,这是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

2、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请生上台指出来。

揭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洁清晰。

二、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一)起1、启发思考:怎么求圆的面积,在大脑中检索一下,咱以前要研究一种什么新的东西,都用的是哪些方法?(把它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以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为例说明)2、那么圆形能不能转变成其它图形?小组合作商量商量,试试看。

小组合作(估计每一小组发到的学具有:8开铅画纸一张、蓝色圆形纸片若干、剪刀一把、双面胶一个、直尺等)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方法:(1)组1: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个扇形。

这样,其中一个扇形的面积乘以4,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师:有什么问题?生1:扇形面积不会算。

生2:看成三角形。

师:行不行?为什么?但是还是比较接近的,对不对?评:这种方法在以往《圆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中很少出现,后面的环节中经过学生的探索,也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比较容易理解。

我们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种方法?据麻老师课后讲,设计这节课之前,曾做过前测,发现学生在面对解决圆的面积这个问题时,脑子里不是一片空白的,有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圆片进行对折(这是儿童生活经验作用下的原发思维),发现和三角形类似。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评三年级下《认识几分之一》一课评三年级下《认识几分之一》一课本周二听了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一课,学习了很多。

《认识几分之一》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开展。

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开展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开展。

杨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复习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在复习的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激活学生头脑中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形成思维定向,既温故而知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

二、强调比照,突破难点通过把1个桃平均分成2份和把2个桃平均分成2份比照,使学生认识到新课的知识,即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另外在练习局部还设计了四幅图比拟,通过教师的提问: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学生利用自己的认识和分析,知道都是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

认识到都是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三、教师注重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时,教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一直提问: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子表示什么意思?其实在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答复中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其分数表示的意义。

四、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评价学生的答复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能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交流中,杨老师在课堂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学生得到肯定,受到鼓励,更能鼓励学生的情感。

五、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表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杨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小环节,30人分成3组,每组是三分之一,改一人作业是全班的三十分之一,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范文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范文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范文一、听课基本信息。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时间]授课年级:[X]年级。

授课课题:[课题名称]二、教学过程记录。

# (一)导入部分。

1. 老师一进教室就笑眯眯地问同学们:“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同学们都大声回答:“喜欢!”老师接着说:“那咱们今天就来玩一个猜数字的小游戏。

我心里想了一个1到100之间的数,你们可以问我这个数比你们猜的数大还是小,看看谁能最快猜出这个数字哦。

”2. 一个小男生先举手说:“老师,这个数字是50吗?”老师回答:“这个数字比50小。

”然后又有一个女生说:“那这个数字是25吗?”老师说:“这个数字比25小。

”就这样,同学们积极地参与着这个游戏,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 (二)新授部分。

1. 在游戏玩了一会儿后,老师说:“同学们,像这样通过不断缩小范围来找到答案的方法,在数学里也经常用到呢。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知识——[课题相关概念]。

”2. 老师拿出了一些小棒,说:“同学们,我这里有12根小棒,要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呢?”然后老师请了一个同学上台来分一分。

这个同学很认真地把12根小棒分成了3份,每份4根。

老师说:“非常棒!那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这个分的过程,就是12÷3 = 4。

那这个除法算式里,12叫什么呢?3叫什么呢?4又是什么呢?”同学们开始积极思考,有的小声讨论着。

3. 老师接着在黑板上画了一些苹果,说:“假如这里有15个苹果,每5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3袋!”老师说:“那这个算式怎么列呀?”同学们齐声说:“15÷5 = 3。

”老师又详细地讲解了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还举了好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像分糖果、分本子之类的,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

# (三)练习部分。

1. 老师在黑板上出了几道除法算式的练习题,像20÷4、24÷6之类的,让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做,并且请了几个同学上台来板演。

听评课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听评课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15日活动地点:XX小学多媒体教室活动主题:听评课——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参与人员:数学组全体教师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周我们数学组开展了听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四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旨在通过听课、评课,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材,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二、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本次活动由四年级数学教师XXX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

课堂开始,XXX老师以“切蛋糕”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XXX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2. 评课环节听课结束后,全体数学教师集中进行评课。

首先,XXX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反思。

随后,其他教师依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大家认为,XXX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针对课堂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如课堂提问、学生互动等方面,老师们也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三、活动总结1. 优点(1)教学设计合理:XXX老师的教学设计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2)教学方法灵活:XXX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导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3)关注学生个体:XXX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2. 不足及改进建议(1)课堂提问不够深入:部分问题过于简单,未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改进建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问题层次性,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

(2)课堂互动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改进建议: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听评课记录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听评课记录

《圆的面积》听评课记录一.集体备课,好处多多。

1.复习旧知: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是在学习了已知半径求面积和已知直径求面积以及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以后学的,因为本节课主要是用已学的计算公式进行教学,所以我们在教研时,引入了两个复习题与已学知识进行一下链接,这样学生们学起来就不会太生硬,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引入新课:当拿起课本时,看着书的例题与练习题,不觉心生欢喜,这课不难!可是当我写教案的时候,觉得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已知半径求面积,已知直径求面积,怎样引入已知周长怎么求面积呢?我把问题带给了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的几个老师,经过认真分析,例题中为什么要已知蒙古包的周长呢?是因为它的半径和直径都不好测量,这样让学生想一想,测量周长求圆的面积,成了解决它的占地问题的第一需要,所以我就以这样的方式引入的新课的教学。

而后我们又进行联片教研,与联合校的各位老师一块研讨,又提起了这个话题,经过大家的研讨,得出的结论是:镜子就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周围,离学生最近,学生感受最深,如果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怎么求树干的横截面积?学生很快的就会想到:要测量镜子的半径和直径求面积,是最好的方法,这也是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新课就在这样的生活情景下就展开了。

这样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

然后利用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算出所求的面积就解决问题了。

实践证明:众人的智慧是无穷!2.解题方法:经历是数学学习过程性目标,强调通过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实际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和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的价值。

要解决已知周长求半径问题,学生们会运用已学过的周长公式计算半径或直径,但也由于学生对知识的联系性不是太好,所以有的同学不知从何下手去做,于是就进行了讨论学习,学生们经过讨论可以从同学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大家在一起研讨时,就想到,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讨论,去计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及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及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及评课记录听课记录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上课时间:日期/时间- 上课地点:地点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并引导学生了解该地的地貌特点和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地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1. 教师带领学生观看小兴安岭的图片和视频,介绍该地的地貌特点。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兴安岭有哪些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对我们有什么意义?3.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生动,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展示了积极的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的引导和点评也对学生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评课记录教学亮点- 多媒体展示:教师运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 问题引导: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 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了合作研究和思想交流。

- 综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学生得到肯定并知道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

改进建议- 增加实物展示:可以准备一些小兴安岭的相关实物,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貌特点和自然资源。

- 拓展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品创作、实地考察等拓展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兴安岭的认知和理解。

- 补充练:可以提供一些与小兴安岭相关的练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听课和评课,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很好的掌握,并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更好的研究效果。

听评课教研活动记录数学(3篇)

听评课教研活动记录数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听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领导、教研组长以及数学组的全体教师参加,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共同探讨数学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标1.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3. 探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活动内容1. 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我校优秀数学教师王老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王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1)教学过程王老师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概念。

接着,通过多媒体展示分数的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在探究分数的加减法时,王老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亮点1. 教学设计合理,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善于运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气氛活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评课环节在观摩完王老师的课后,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

首先,由王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然后,其他教师针对王老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

(1)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 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

3.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不足1. 部分学生对分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巩固。

2. 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未能及时跟上教师的节奏,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3. 教研组讨论针对本次听评课活动,教研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总结出以下几点: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听课评课记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记录《射线、直线和角》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

这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而且比较抽象。

杨老师的这节课比较全面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三位目标:通过迁移,观察分析等认识直线、射线,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联系与区别,以及角的概念,角的符号;学会用直尺画直线、射线。

针对本节课的上课情况,我们分年级组进行了评议:蒋同英:本节课通过小组学习有效性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同学能融入到小组中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分工明确,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但有时教师时间安排的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足,这是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能力也得到的很好的提升。

李钊: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过程,这个阶段是学生应用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节课设计的三道练习由浅入深,有层次性,使每个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特别是练习题的第三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

方倩倩:在这节课中,教师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力促课堂的有效互动,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及参与者这样新的教学理念。

刘华:课堂提问能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迁移,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教师应努力优化课堂提问,有效发挥课堂提问的驱动作用。

所以,对本节课针对“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观察评价,本节课问题的指向性清晰,提问问题的层次大都在理解应用方面,整节课个别提问较多,整节课对重点问题的追问还不够。

谷开霞: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通过动眼看、动口说、动手画、动脑思让学生想象、体验建立了射线、直线、角的概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听课评课记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听课评课记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听课评课记录《小数的大小比较》听课感受4月24日下午,县教育局组织5名优秀教师来我校进行“送教下乡”活动。

在听了市级教学能手高艳梅教师的《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课后,感受颇深,收成颇丰,现浅谈如下:一、导课新颖、激发爱好前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育学习爱好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勤学习成效的重要条件。

高教师本节课就抓住了这一关键。

新颖的导课方式使学生从头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在上课前在黑板正中两排方格(),然后依次提问学生:(1)你看到了什么?(2)若是都在第二个格子上点上小数点的话,哪个数大?那个数小?(3)若是都在第二个格子上点上小数点的话,那个数大?学生在回答的进程中,我始终猜想教师到底要讲什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踊跃性,也引发了我极大的爱好。

高教师创设的这一新颖的求知情景,大大激发了学生乐学、爱学的内驱力,诱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二、练习设计独特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必然数量的练习,能够使学生牢固把握大纲教材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术、技术。

通过练习能够增进学生思维、品格、身心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进展。

通过练习还能够取得反馈信息,查验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评判教与学的水平。

高教师在新课中通过大量有效的练习,师德本节课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课堂中采纳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指名上台转转盘,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的方格里填写数字,与教师、同窗比输赢(也确实是谁最后填写出来的小数大谁就赢,反之那么输),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使每层练习富有挑战性和试探性,教学成效显著。

三、业务素养高高教师在教学中语言精炼、幽默、亲切,教学方式灵活,课堂驾驭能力较强,令我十分佩服。

总之,高教师的这节《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富有特色、成效显著。

归根究竟是高教师具有扎实的大体功和较高的创新力。

尔后,我必然要在这一方面苦下功夫,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争做一名优秀教师。

五上数学听课记录和评议

五上数学听课记录和评议

五上数学听课记录和评议
以下是一份五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和评议的举例,供你参考:
听课记录
课程主题:小数的乘法
一、复习导入
1.回顾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引入小数乘法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通过实例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练习。

三、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并指导。

四、课堂总结
1.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布置作业。

评议
1.教学目标明确:教师通过清晰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方法多样:通过讲解、实例练习、课堂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师生互动良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练习设计合理:课堂练习的设计具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应用。

需改进的地方:
1.可以增加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小数乘法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2.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及评析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及评析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及评析1. 引言本文将对一堂小学数学课进行听课记录及评析。

通过观察和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知识点的传授情况,旨在为数学教育提供实证研究,并为教育者提供参考和改进建议。

2. 课堂概况•学校:XX小学•年级:三年级•教师:李老师•课程内容:加减法运算3. 听课记录3.1 教师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李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示范引导、问答互动和小组合作等。

首先,李老师通过示范给出了一道典型的加法题目,并引导学生一起解答。

其次,她设置了问答环节,帮助学生思考解题的策略和步骤。

最后,李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一道加法题,鼓励学生们彼此交流和合作。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积极主动,他们积极参与问题解答和小组合作,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然而,也有少部分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较为passivity,并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这可能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人特点的不同所致。

3.3 知识点传授情况在本节课中,李老师重点讲解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她通过具体例子和图示向学生解释了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然而,在课堂中有个别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帮助和解释。

4. 课堂评析通过对这堂小学数学课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点的传授情况。

4.1 教师的教学方法李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示范引导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

然而,问答互动的环节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安排,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建议教师在设计问答问题时,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引导。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他们表现出积极与主动的态度,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问题解答和合作学习。

然而,少部分学生表现出较为passivity,在课堂中缺乏积极参与和互动。

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策略,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扶持。

一年级听课评课记录数学

一年级听课评课记录数学

一年级听课评课记录数学本节课的亮点:一、教材处理得比较好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从复习到新授到练习都过渡得自然,在新授部分,教师通过观察挂图、现场人数、自己的双手等活动进行教学10的认识,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切身认识10;在练习部分,教师也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有分铅笔,有玩游戏等练习,练习的多样性,能使学生从不同方面,理解、认识新学的内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评价处理得好。

评价有自评、互评、教师评。

在这节课的评价中,教师发挥了评价的功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不断上升,学生参与度较高。

如在学生答对题时,给予掌声鼓励;在学生表现得不错的时,教师很自然地竖起拇指给予表扬鼓励或是奖励小红花;在一些地方,如学生书写10时,写得不是很好,教师不是一口否认,而是挑个好看点给予表扬,再要求学生回去要认真练习写“10”。

我认为这些评价是非常恰当、合理的。

不像一些课堂整节课的评价很少,或是只要学生答对一个问题,就全班同学鼓掌齐说:你真棒或你真厉害。

这样浪费时间不说,还会弄得物极必反。

三、数字故事导入,促使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利用小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在两部分使用了编故事进行教学或练习,我认为,这样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同时教师还通过故事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9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大很大,看不起别人这种骄傲自满的不良习惯。

四、教师的自身素质较好,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素质包括:语言、板书、演示、智慧、评价等。

我认为在这节课中,教师的良好素质在于他的语言、智慧、评价等这几个方面。

整节课教师的语言生动,富有激情,可谓跌宕起伏,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评价做得也很到位。

教师的组织能力也较高,从整节课的开始到结束,教师都能自然应对,不管是学生答对还是答错,教师都能做出恰当的处理,在分组齐读10的组成时,教师不断地竖起拇指,表扬这组好点,那组好点,形成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最后齐读10可以分成5和5,教师的一个手势,更是把课堂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充分体现出了教师具有较高素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教师听课评课活动记录第二学期10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教师听课评课活动记录第二学期10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教师听课评课活动记录(第二学期10次)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导入出示两堆苹果一、两堆苹果:第一堆一一对应排列,第二堆杂乱排列,红苹果多仍是绿苹果多?哪一堆能让你清楚地看出来?二、同意第一堆的举手。

3、第二堆什么缘故不能?乱4、怎么样排才能像第一堆?先分开,再对齐。

【评:温习前面学过得比一比的知识,引导学生体会统计的方便性,帮忙学生尽快融入其中。

还可进一步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红苹果比青苹果少1个,反过来青苹果比红苹果多1个。

】二.教授新课1.大象过生日图大象伯伯过生日,小动物们都来祝贺他,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呢?中午,给小动物们预备午饭,每种小动物吃多少?不明白该给小动物们预备多少份食物,咱们来帮帮它,好吗?先把小动物分下来(学生分)同时3个人进行操作。

排一排(注意对齐)(教师示范)从那个图上明白什么?每种食物的数量。

是大伙儿最想明白的,因为要预备午饭。

小猪最少,小猴最多。

2.统计的概念想一想适才是如何分水果的,又是如何帮忙大象伯伯的?学生总结,教师板书:分,排,数,那个进程叫统计。

3.统计表大象伯伯要到超市去采购食物了,可是他的记性不行,小动物的数量他老是记不清,咱们怎么帮他记住呢?图中有五、4、3,如何明白小猴几只,小猪几只?教师这儿有张表,会可不能填?介绍统计表的作用,引出统计表的需要。

【评:设计故事是为了创设感爱好的童话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那个故事是学生所熟悉的,便于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踊跃性。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统计的需要,感受统计的价值。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育学生数学学习意识和统计意识。

】三.巩固运用1.统计鲜花帮大象伯伯第二个忙,把小动物送的鲜花分一分。

如何来分?把花拿出来。

按颜色、形状。

分好后如何?排一排,排在格子里。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2.依照分得情形,完成统计表。

(展现学生作业)看着表你明白了什么?每种花的数量,哪一种最多,哪一种最少。

小学数学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评课记录时间:2022年6月15日上午8:30-10:00地点:XX小学三年级普通班评课人:- 主评人:XXX- 辅评人:XXX、XXX评课内容:数学《分数加减》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评价一、教学目标评价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与课题《分数加减》紧密结合。

教师旨在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概念,理解分数的加减法则,能够熟练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评价1.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师合理选择了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并采用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和资源。

通过引入具体的生活实例,教师使学生能够将分数的加减运算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分数加减的理解和注意力。

2. 知识讲解和示范:教师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了详细的知识讲解和示范。

特别是在分数的加减运算过程中,教师通过图示和具体的数字示例进行了清晰的解说。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则和运算步骤。

三、教学方法评价1.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师在本堂课中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等。

这种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认知风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参与度: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提问、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尽管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羞怯心理,但整体上学生的积极参与度较高。

四、教学手段评价1. 教学教具的运用: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了多样的教学教具,包括计算器、分数模型等。

特别值得称赞的是教师使用了实物模型来展示分数的加减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形象化理解。

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投影仪展示图表和计算过程,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分数的加减运算。

然而,在多媒体方面,教师的操作还需要进一步熟练,避免出现技术故障。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本堂课的教学评价基本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

小学数学走进科学《三角函数》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走进科学《三角函数》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走进科学《三角函数》听课评课记录背景介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三角函数是一个相对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概念。

为了提高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邀请了一位科学家作为特邀讲师,给学生讲解三角函数的应用案例,并进行听课评课。

听课内容讲师首先介绍了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表,讲师向学生展示了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电视信号的接收、建筑物的测量等。

接着,讲师针对三角函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

他通过具体的计算步骤和简单的几何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运算规则和图形意义。

最后,讲师与学生进行了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这种互动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对三角函数知识的兴趣和记忆。

听课评价本次听课活动收到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反馈。

以下是一些评价和反馈意见:- 学生们对三角函数的应用案例很感兴趣,能够理解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

- 讲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图表,简单而详细地讲解了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帮助学生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 互动讨论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让他们更主动地研究和思考。

- 讲师能够很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解答和建议。

改进建议尽管本次听课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还有一些改进空间:-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的练题和例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可以邀请更多的科学家或专业人士来给学生进行讲座,拓宽他们对数学的认识。

结论小学数学走进科学《三角函数》听课评课活动,通过邀请科学家作为特邀讲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研究机会。

学生们通过实际案例和生动的讲解,对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学研究机会,推动数学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后记此文档为对小学数学走进科学《三角函数》听课评课记录的简要回顾和总结。

详细的内容请参考实际的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评课记录(共3篇)

小学数学评课记录(共3篇)

小学数学评课稿上课语言生动精练,课堂组织很好,教学上紧密围绕着教学目标组织教学,通过课件让学生形象的体验到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并与生活相联系,用了许多生活中的照片,让学生去进行判断,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学效果很好。

从教学目标来看体现出了认知,技能,情感的多元教育视角;从学习内容看,重点突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符合二期课改的教学新理念;从设计的环节来看,整个活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用生动形象的分类,取名等教学手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没有制作华丽的课件,但是她的每一个知识,每一个练习的呈现都很体,自然,而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就是在数学中所要求的实在的课堂教学。

本堂课从对角的认识引发并过渡到新授三角形的分类,既复习巩固旧知,又引出了新知识。

而且始终遵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已知到无知,从简单到复杂。

在课堂上时刻体现出学生是真正学习的主人,每一个知识点的引出都是由学生或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来引出,同时还很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动手实践,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发展数学能力;鼓励猜想,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合作学习,让交流擦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发展的共同体中共同发展;这些都是这堂课中的闪光点。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节好课,值得我们学习!优点:1、整体感觉是学习过程逻辑清晰,小组分工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充分,学生配合好,课堂气氛活跃;2、学生充分小老师角色非常到位,有讲有问,学生回答积极配合;3、教师穿插点评、补充、总结、讲解,少好精;4、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基本知识、知识应用、扩展部分、总结部分。

前后紧密相连,由易而难,步步推进;5、充分体现了杜郎口模式的10+35原则、学生为主体原则、分作协作原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课。

小学下学期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下学期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下学期数学听课评课记录讲课教师XXX班别三年级(1)班记录者XXX讲课题目四边形时间2004-10-13第二节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本的图)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图形了吗?”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2、点明主题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

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2)、四边形的特点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举例进一步深化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点评: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让学生通过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原文地址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教师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学生答:①“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师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2、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旋转与角听课评课记录

旋转与角听课评课记录

旋转与角听课评课记录《旋转与角》听课评课记录今天我们一起听了一堂超级有趣的数学课——《旋转与角》!这堂课就像一场奇妙的探险,让我这个小学生的脑袋里充满了好多新奇的想法!一上课,老师就像个神奇的魔术师,拿出了一个大大的摩天轮模型。

哇塞!同学们的眼睛都看直了,这不就是我们在游乐园里最喜欢的东西吗?老师笑着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看这个摩天轮在转动的时候,是不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角呀?”大家都拼命点头,就像小鸡啄米一样。

老师接着说:“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角都有什么特点。

”然后,她慢慢地转动着摩天轮,一边转一边给我们讲解。

“你们看,这个角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大啦?”老师的声音充满了好奇,就好像她自己也是第一次发现一样。

我们都瞪大眼睛瞧着,心里也在想:“可不是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和同桌还有前后桌的小伙伴们都争得面红耳赤。

我大声说:“我觉得这个角就像我们张开的嘴巴,张得越大,角就越大!”同桌马上反驳我:“不对不对,我觉得更像是扇子打开的过程,打开得越多,角就越大。

”这时候,前面的同学也转过头来加入讨论:“哎呀,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像跷跷板,跷得越高,角就越大。

”老师听到我们的讨论,走过来笑着说:“你们说得都很棒,都用生活中的东西来类比这个角的变化,这说明你们都在认真思考呢!”听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后来,老师又给我们展示了好多图片,有钟表的指针转动,有风车呼呼地转,还有运动员在做体操时身体的转动。

每一个例子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了旋转与角的关系。

这堂课下来,我感觉自己就像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了一番,收获满满!我不禁在心里问自己:“数学怎么这么有趣呀?”我觉得这堂课真的太棒啦!老师用生动有趣的例子,让我们轻松地理解了那些原本很抽象的知识。

而且让我们自己讨论、自己思考,就像在玩游戏一样。

这样的数学课,我真想天天都有!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这样有趣地学习数学,以后什么难题都难不倒我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本的图)
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图形了吗?”
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
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
2、点明主题
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

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
(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
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
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2)、四边形的特点
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举例进一步深化
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
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
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
(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
(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
点评:
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
教师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
学生答:①“长方形”或“正方形”
教师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
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
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2、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
“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四、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如果有不明的地方提出,教师解答,并总结整节课。

五、板书:
四边形
但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分法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

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程度
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
总评
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

通过多种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