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品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9f0bf390740be1e640e9a28.png)
1.0目的
规范电镀产品的检验内容及检验方法。
2.0范围Scope
适用于公司来料检查、包装产品的外观检查(适用于产品逐批检查)。
3.0定义
3.1 A 面:指电镀件正面(在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3.2 B 面:指电镀件四侧边(需将电镀件偏转45°~90°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3.3 软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无手感);
3.4 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
3.5 发黄:因电镀时电流过高或电镀药水未清洗干净造成产品表面呈黄色现象;
3.6 水迹:由于水质不纯或药水未清洗干净残留于表面的痕迹;
3.7 起泡:指镀层表面有空心凸起的金属圆形泡;
3.8 露底:从电镀处理不当造成基材裸露于表面。
4.0程序
4. 1 检验条件
4.1.1 光源:40W 日光灯照射下距物件1.2 ~1.5 米
4.1.2 目视距离:35 ± 5cm
4.1.3 目视角度:检测面与人眼方向成45°~90°
4.1.4 目视时间:5 ~ 10S
4.2 检验仪器和工具:标准菲林、盐雾实验机、膜厚测试仪
5.0工作流程图Process Flow Chart
N/A
6.0记录Records
6.1来料检验报告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Inspection Report
6.2包装生产线质量检查报告Packing Line Quality Control Inspection Record
6.3盐雾实验报告Salt Spray Test Report
7.0附件Attachments
N/A。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2241b68d1f34693dbef3e89.png)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电镀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常用的检验项目为:1.膜厚;2.装配检查;3.镀层附着力;4.硬度测试;5. 耐磨测试;6.耐酒精测试;7.高温高湿测试;8.冷热冲击测试;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 一•膜厚:1 .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5pcs二.装配检查: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后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0「二.镀层附着力: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 T 1MM 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
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不可有起泡之现象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四•硬度测试: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其中: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真空镀:2H铅笔,500g力…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五.耐磨测试:1.头施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e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数量:n>2pcs ;六•耐酒精测试: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勺乙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 镀层不能有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七.高温高湿测试:1.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沧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6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八.冷热冲击测试:1.零下1度30分钟常温2分钟,70度30分钟为一个回合,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 5pcs;其中:UV镀测试: 5回合; 真空镀:2回合;水镀测试:1回合;九.盐雾测试:u1.温度35度,浓度5%勺盐水,喷雾8小时,共3 回;看镀层有无起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十•排汗测试:1.常温下5%Nacl, 10%^酸,85嘯镏水,浸泡24 小时,看镀层有无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4.排汗测试只限定人体与镀层经常接触之电镀零件适用;g A ? -十-一.外观检查:1 •检验条件:在40W-60W日光灯相当照明度条件下,距离30—50cm2. 表面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3..镀层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离致表面呈气泡现象;(2)脱皮:镀层与基体有剥离现象;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_ 一(3)烧焦: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它杂质/1 o " ““A(4)麻点:在电镀或腐蚀中,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5)粗糙: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 n(6)水印、色斑: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的不连续。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58814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a.png)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镀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表面的光亮和耐腐蚀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电镀产品的品质,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品质检验规范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规范化要求和常用的检验方法。
一、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对电镀产品的表面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估。
常用的外观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电镀产品的表面,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气泡、脱落、划痕、凹凸不平等问题。
2. 触摸检验:用手触摸电镀产品的表面,感受其光滑度和均匀性。
3. 显微镜检验:使用显微镜对电镀产品进行放大观察,以便更清晰地发现细微的缺陷。
4. X射线检验:通过对电镀产品进行X射线照射,观察其表面的边缘和交界处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二、厚度检验电镀产品的厚度是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薄或过厚的镀层都会对产品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常用的厚度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金属膜厚度计:使用专门的金属膜厚度计对电镀产品的镀层厚度进行测量。
2. 电子显微衡器法:通过电镀产品在电子显微衡器中的重量变化来推算镀层的厚度。
3. 色差法:根据电镀产品表面的颜色变化来间接判断镀层的厚度。
三、附着力检验电镀产品表面的附着力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镀层与基材附着力不牢固,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附着力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刮削法:使用特定刮削工具对电镀产品表面进行刮削,观察刮削后的镀层情况,判断附着力情况。
2. 弯曲试验:对电镀产品进行弯曲试验,观察镀层是否有明显的龟裂或脱落现象,以评估附着力。
3. 热剥离法:将电镀产品加热至一定温度,观察镀层是否发生剥离,以判断附着力情况。
四、耐腐蚀性检验电镀产品的耐腐蚀性能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品质。
常用的耐腐蚀性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盐雾试验:将电镀产品置于盐雾试验箱中,模拟腐蚀环境,观察其表面是否发生腐蚀。
电镀检验标准
![电镀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20a06212f60ddccda38a05b.png)
电镀检验标准常用的检验项目为:1.膜厚;2.装配检查;3.镀层附着力;4.硬度测试;5.耐磨测试;6.耐酒精测试;7.高温高湿测试;8.冷热冲击测试;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一.膜厚: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5pcs二.装配检查: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后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二.镀层附着力: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1MM)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
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四.硬度测试: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其中: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真空镀:2H铅笔,500g力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五.耐磨测试:1.头施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数量:n>2pcs ;六.耐酒精测试: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的乙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镀层不能有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七.高温高湿测试:1.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八.冷热冲击测试:1.零下1度30分钟常温2分钟,70度30分钟为一个回合,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其中:UV镀测试:5回合;真空镀:2回合;水镀测试:1回合;九.盐雾测试:1.温度35度,浓度5%的盐水,喷雾8小时,共3回;看镀层有无起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十.排汗测试:1. 常温下5%Nacl,10%乳酸,85%蒸镏水,浸泡24小时,看镀层有无反应;2. 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 测试数量:n>5pcs;4. 排汗测试只限定人体与镀层经常接触之电镀零件适用;十一.外观检查:1.检验条件:在40W-60W日光灯相当照明度条件下,距离30-50cm:2. 表面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3..镀层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离致表面呈气泡现象;(2)脱皮:镀层与基体有剥离现象;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3)烧焦: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它杂质。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4bcda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1.png)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概述电镀是一种将金属物体表面覆盖一层金属薄膜的过程,以改善物体的外观、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电镀产品检验的规范。
检验项目电镀产品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检查电镀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和色泽是否符合要求。
外观检验还包括检查表面是否有斑点、气泡、氧化物或其他缺陷。
2. 厚度检验:使用合适的仪器测量电镀层的厚度。
厚度检验对于确保电镀层的保护性能至关重要。
3. 粘附力检验:通过针对电镀层施加拉力或剪切力的测试,评估电镀层与基材的粘附力。
粘附力测试可以使用剥离试验或划痕试验。
4. 耐腐蚀性检验:将电镀产品暴露在不同的腐蚀介质中,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内的耐腐蚀性能。
耐腐蚀性测试通常使用盐雾试验或湿热试验。
5. 硬度检验:测量电镀产品的硬度,以评估其耐磨损性能。
硬度测试可以使用巴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
6. 环保检验:电镀工艺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电镀产品检验中,也需要进行环保检验,确保电镀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检验标准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参考一系列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电镀产品检验标准:1. GB/T 6465-2010《镀层和镀膜边界回流法测量镀层厚度》2. GB/T 10125-2012《环境试验防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 GB/T 13329-2014《镀膜硬度测定皮球法》4. GB/T 3189-2018《银电镀件质量》5. ASTM B456-19《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deposited Coatings of Nickel plus Chromium on Iron and Steel》根据具体的电镀产品及其用途,还可以参考其他相关的标准。
检验流程电镀产品检验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样:从生产批次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
电镀品检验标准
![电镀品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43a4ef776a20029bd642de5.png)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产品的表面分区、表面质量要求、降级接收标准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产品表面质量检验。
2表面的分区产品在安装之后,按照人们观看产品的习惯,是否容易观察到产品的表面来区分产品的主要外露面、次要外露面和不易看见的面。
(见表1)3表面质量分类(见表2)4产品质量要求合格的电镀产品按表3执行,降级接收的电镀产品表面按表4、表5执行。
表4 电镀镜光表面的麻点、斑点、小泡点、凸起颗粒点降级接收要求尺寸单位: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无论产品上存在的是麻点、斑点,还是小泡点、颗粒点,表中规定了产品允许存在的缺陷点总个数。
3、缺陷点为二个以上时,两缺陷点间距大于10-20毫米。
4、电镀拉丝表面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缺陷点。
表 5 不露出镀层底层的轻微擦花线条降级接收要求尺寸单位: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擦花条数为2条以上时,间距≥50毫米。
3、电镀拉丝表面降级接收标准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条擦花线条,沿拉丝纹路方向。
5检验方法5.1电镀层表面外观采用目力测试,视力达1.2以上,目测距离为45±5cm,在220V 50HZ 40W的日光灯下。
双手带作业手套握持电镀件,产品在长度方向先水平放置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用手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在水平方向目测完后,将产品以铅垂方向为轴,旋转90度,先用手上下倾斜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5.2螺杆、螺孔电镀后,相互配合件的配合性,试配组装检验其符合性。
5.3镀层结合力试验5.3.1.1百格刀:6个切割刃的多刃切割刀具,刀刃间隔为1mm。
5.3.1.2软毛刷5.3.1.3 3M胶带采用的胶带宽度为15mm左右。
5.3.1.4目视放大镜手把式的,放大倍数为2倍到3倍。
5.3.2操作方法5.3.2.1用刀口宽约10mm-12mm的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100个)的正方形小网格,以1mm为间隔,每一条划线应深及基材。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befd0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2.png)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一、目的
本标准旨在规范电镀件的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电镀件的检验。
三、检验项目及标准
1.外观检验
目视检查电镀件表面是否光滑、色泽均匀,无气泡、剥离、锈蚀等现象。
允许有轻微的电镀纹,但不影响整体美观。
2.尺寸检验
使用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测量电镀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参数,确保其符合图纸或客户要求。
3.附着力检验
采用划格试验法检验电镀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在电镀件表面划出纵横交错的网格,划痕间距为2mm,然后用胶带粘贴在划痕上,轻轻按压后迅速剥离,观察电镀层是否脱落。
若划格区域无脱落,则附着力合格。
4.盐雾试验
根据GB/T 6461-2002标准进行盐雾试验,检查电镀件耐腐蚀性能。
将电镀件置于盐雾试验箱中,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是否出现锈蚀、变色等现象。
若无明显变化,则盐雾试验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
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电镀层厚度,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四、检验流程
1.外观检验:目视检查,剔除不合格品。
2.尺寸检验: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判定是否合格。
3.附着力检验:进行划格试验,合格品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
报废。
4.盐雾试验: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变化并判定是否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并判定是否合格。
电镀产品检验参考标准.
![电镀产品检验参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9613a2d5a8102d276a22f20.png)
一、所有的电镀产品都按此验收标准进行全检
二、单一平面的电镀产品
1、除有配件能折盖住的地方以外, 每 5平方厘米允许有 0.01MM 长度为 10毫米的轻微划伤一条、 5个 0.1MM 的麻点和小斑点, 不允许有因电镀造成的黑色印斑。
2、产品的边缘一定要平滑 , 不得有拉丝、碰伤、锐边等,手触摸时不能有挂手现象。
3、产品颜色不得和色板偏离太大至少要非常接近, 在产品距眼睛 300MM 时不得看出有明显色差, 500MM 不得看出色差。
如特殊情况可以和公司色板偏离,但同一产品所用配件不得有色差。
4、产品的整体、角位、孔位在距眼睛 300MM 不可有看出变形现象。
所有的镙丝孔需沉孔加工的、不允因加工造成孔的周边有毛边现象。
5、不允许有磨光验收标准以外的和以内的磨光不良现象,比如有磨光没有磨好造成表面粗糙、纹路过粗等。
6、可根据业务订单要求适当的加严和放松此验收标准。
三、多平面的电镀产品
1、多平面产品的平面要求同单一平面的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同等。
2、在两平面的死角位、三平面的夹角位因磨光无法磨到允许有轻微的线性冲压造成的肌皮现象,但不允许有电铬发黄现象。
四、配件电镀品
1、这些产品要求没有单一平面和多平面要求的高但也不能有起咆、严重色差、电镀拉丝和其它的一些电镀不良现象。
2、车加工配件不得有麻粗刀纹和砂孔。
电镀品标准
![电镀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94fd3f5941ea76e58fa04c6.png)
2.2.1、镀层试验;
2.2.1.1、试验方法:根据标准JISH8501:1999的电解式试验方法测定有效面。
2.2.1.2、评定标准:
镀层
试验条件
镀层标准(单位:μm)
备注
塑料件
锌合金
铜或铜合金
铜(Cu)
SC 2
≥15
≥5
不要求
所有塑料镀件的铜层要求应不超过30μm。
镍(Ni)
SC 2
3、当镀层厚度合格,但盐雾不合格时,盐雾实验的结果,不合格的部分盐雾等级需达7级时,作为整批产品特采盐雾判定的依据。
电镀品检验标准受控类型受控文件副本号编号02005版本10生效日期2008612实施日期页码对应条款编制审核批准电镀品检验标准文件编号02005页码13版本10生效日期20080612一外观标准
编制
审核
/
批准
电镀品检验标准
受控类型
受控文件
副本号
编号
***-***-02-005
版本
1.0
生效日期
2008.6.12
1.2.2.6、流痕、水痕;A面不允许有这些不良现象;B、C面依照限度样品为准;D面允许有这些不良现象;具体范围大小依照限度样品为准。
电镀品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02-005
页码
2/3
版本
1.0
生效日期
2008.06.12
1.2.2.7、镀红、发白;A、B面不允许有这些不良现象;C、D面允许有这些不良现象,具体范围
发白:电镀表面因电流过大导致的烧焦状态,像层雾覆盖在电镀品上一样。一般出现在边角或加电极的部位。
针孔:电镀表面因基体的密实度较差原因,在抛光时未发现,继而在电镀后发生的表面有孔状的缺陷。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63e7df5022aaea998f0fd3.png)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的检验验标准
电镀产品的检验是电镀完成后回厂不可缺少的工作,只有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交给下一工序使用。
通常检验项目为:膜厚,附着力,外观,包装.对于图纸有特别要求的产品,要注重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和数量. 1. 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检验用又眼去判断,鉴别产品镀层厚度及成分是否合格.
2. 胶带法:用3M胶带紧牢地粘贴在欲试验样品表面,垂直90度,迅速撕开胶带,观察胶带上有载剥落金属皮膜。
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
3. 结果判定:
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C)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D) 不可有裸露出下层金属之现象。
4. 检验判定方法:
1. 色泽均匀,不可有深浅色,异色(如变黑,发红,发黄),镀金不可有严重色差。
2.不可粘有任何异物(毛屑,灰尘,油污,结晶物)
3.必须干燥,不可沾有水分
4. 平滑性良好,不可有凹洞,颗粒物
5.不可有压伤,刮伤,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之现象
6.镀层不可有起泡,剥落等附着力不良现象
7. 电镀位置依照图纸规定执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由技术部和质量部决定适当放宽标准.
8. 对于有疑异的外观不良现象,应由技术部和质量部定极限样版和外观辅助标准
五,包装
包装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对包装应足够重视包装要求包装方向正确,包装气垫膜干净整洁,无破损:标签填写完整,正确,内外标签数量一致。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1304f0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0.png)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目的为所有电镀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外观检验提供依据;范围适用于提供给客户的所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返修物料;定义A级面:物料的外观面对最终产品的外观、功能、客户使用有重大影响或客户有要求;B级面: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产品的外观要求、客户使用无影响或此面对功能调试没有影响;C级面: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参数调试无影响,纯属设计需要或此面有喷漆要求,或非喷漆面不外漏面;起泡:指因电镀工艺原因产品表面出现的气泡;过薄:指表面电镀层的平均厚度小于5um;脱落:指电镀产品表面镀层掉;漏镀:指电镀产品要求电镀面实际未电镀;花斑:指电镀前因基体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或者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黑点:指电镀产品表面存在的黑色圆点;发黄:指电镀产品表面的颜色显示黄色状态;色差:指偏离标准色度的量;凸起: 指因材料本体或外来物出现高于平面的现象;水印:指电镀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印迹;砂眼:指表面的疏松针孔;挂具印:指电镀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现象;修补:指因膜层损伤而用涂料所作的局部遮盖;颗粒:指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异物:指由材料、模具、环境或机器设备中的灰尘、夹杂物、污物等影响而形成的与表面不同色的斑点;打磨:指为了更好的达到表面要求而使用的砂纸抛光的处理方式;镀前划痕:指电镀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或局部磨擦痕迹,一般呈细线型;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至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它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深划痕:表面膜层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出来;对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责任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本标准的制定与更新;说明5.1.1 目视检测条件为: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 300-6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如40W 日光灯、距离500mm 处,相距为 600-650 mm,观测时间为 10秒,且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 45-90°进行正常检验;要求检验者的校正视力不低于 ;各部位表面按其在产品中所处位置和质量要求划分为三个等级,即:A级、B级、C级表面;有签样或图纸上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其对应的缺陷优先按其样板或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判断;其它结构件表面缺陷的程度不能超出表1的要求,否则为不合格;表1中未包括的缺陷均属于不允许范围但符合零件状态标准的除外;注:表1中所列的缺陷个数当在每一表面上超过2个时,每2个缺陷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0 mm,否则视为同一缺陷,面积以其总和计;对于颜色、光泽和纹理,按零件生产要求或样板进行控制;特殊装饰表面应在相应的零件图纸中或以签样的形式规定表面缺陷要求;检验依据:产品外观缺陷的可接受范围见下表1:外观缺陷类型表面大小合格范围A 级表面B 级表面C 级表面起泡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200<最大尺寸≤300 mm300<最大尺寸<∞ mm过薄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200<最大尺寸≤300 mm300<最大尺寸<∞ mm脱落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200<最大尺寸≤300 mm300<最大尺寸<∞ mm漏镀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200<最大尺寸≤300 mm300<最大尺寸<∞ mm花斑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 S缺陷面积的总和≤被测面积的5%不限制200<最大尺寸≤300 mm 不允许300<最大尺寸<∞ mm 不允许黑点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S ≤且N ≤2 S ≤,且N ≤5200<最大尺寸≤300 mm 不允许S ≤且N ≤3 S ≤,且N ≤5300<最大尺寸<∞ mm 不允许S ≤且N ≤3 S ≤,且N ≤5发黄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 S缺陷面积的总和≤被测面积的5% S缺陷面积的总和≤被测面积的10%200<最大尺寸≤300 mm 不允许300<最大尺寸<∞ mm 不允许色差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 S缺陷面积的总和≤被测面积的10%不限制200<最大尺寸≤300 mm 不允许300<最大尺寸<∞ mm 不允许凸起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S≤且N≤3 不限制200<最大尺寸≤300 mm 不允许S≤且N≤5300<最大尺寸<∞ mm 不允许S≤且N≤8水印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S≤且N ≤2 不限制200<最大尺寸≤300 mm 不允许300<最大尺寸<∞ mm 不允许砂眼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不允许S≤ 且N≤2 200<最大尺寸≤300 mm 不允许不允许S≤ 且N≤3 300<最大尺寸<∞ mm 不允许不允许S≤ 且N≤5挂具印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S ≤,且N≤4 不限制200<最大尺寸≤300 mm 不允许S ≤,且N≤4300<最大尺寸<∞ mm 不允许S ≤,且N≤4修补最大尺寸≤200 mm 颜色、光泽与原膜层目视无明显差异,S≤且N≤3 颜色、光泽与原涂层目视允许有轻微差异,S≤20且P≤3 不限制200<最大尺寸≤300 mm300<最大尺寸<∞ mm异物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不允许不限制200<最大尺寸≤300 mm S≤且N≤2 S≤且N≤2300<最大尺寸<∞ mm S≤且N≤4 S≤且N≤4颗粒最大尺寸≤200 mm S≤且N≤1 S≤ 且N≤3以及S≤ 且N≤2 S≤ 且N≤5200<最大尺寸≤300 mm S≤且N≤1300<最大尺寸<∞ mm S≤且N≤3或S≤且N≤2 或S≤且N≤1打磨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 S缺陷面积的总和≤被测面积的10%不限制200<最大尺寸≤300 mm 不允许300<最大尺寸<∞ mm 不允许镀前划痕手感无凹入或极轻微凹入最大尺寸≤200 mm L≤15 且N ≤2 不限制不限制200<最大尺寸≤300 mm L≤15 且N ≤2300<最大尺寸<∞ mm L≤20 且N ≤3;或L≤40 且N ≤1镀前划痕手感有明显凹入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不限制不限制200<最大尺寸≤300 mm 不允许300<最大尺寸<∞ mm L≤20,N ≤3或L≤40 N≤1浅划痕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不限制不限制200<最大尺寸≤300 mm L≤7 且N≤1300<最大尺寸<∞ mm L≤7 且N≤1深划痕最大尺寸≤200 mm 不允许不限制不限制200<最大尺寸≤300 m m300<最大尺寸<∞ mm注①:表中的L表示单个缺陷长度,单位为mm;S表示单个缺陷面积,单位“mm2”;N表示缺陷的数量,单位“个”;相关文件无记录模版无。
电镀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电镀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f946a32b160b4e777fcf90.png)
电镀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此检验标准及方法适用范围:电镀钢壳产品类和盖帽产品类一、镀层空隙率(致密度):1、检验方法:蓝色贴纸法:2、检验标准:钢壳底部:≤40蓝点/12cm2。
5分钟,壳身不严格要求,仅供参考;盖帽上盖:≤1蓝点/cm2.5分钟,底盘部严格要求,仅供参考;3、操作程序:3-1:将试样的受试部位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棉球擦拭油和杂物,若镀覆后立即进行试验时,可不进行除油;3—2:将浸透与试样相对应试液的滤纸紧紧贴敷在试样的受试部位上,滤纸与试样表面不应有气泡,为保证滤纸的湿润,可随时补加试液;3—3:到规定的时间后,揭下滤纸,用蒸馏水冲洗,然后平放与洁净的玻璃上;3—4:记录干后的滤纸上的有色斑点数。
4、蓝点贴纸法试液配制:4—1:取分析纯铁青化钾10±0.02克;4—2:取分析纯氯化钠20±0。
02克;4—3:在上述药物中加蒸馏水至1升,搅拌均匀,使铁青化钾和氯化钠药物全部溶解,待澄清过滤去固体杂质后方可使用;5、抽样样品数:5—10粒/20000粒二、耐碱性检验:1、操作程序:1-1:试样产品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棉球擦拭油和杂质,若镀覆后立即进行试验时,可不进行除油;1-2:将试样产品平置于器皿之内,产品之间不得连接或重叠;1—3:再将1.3g/cm2.(405g/L)的KOH配成的溶液缓缓地注入器皿,使其试样产品完全浸泡;2、检验标准:常温下浸泡24小时后观其镀层无起泡或脱落等不良现象为合格.3、抽样样品数:5-10粒/20000粒三、防腐性能测试(又名人造海水):1、试液配制:①取分析纯NaCL:25g ②取分析纯Na2SO4:4g③取分析纯CaCL2:2g ④取分析纯MgCL2。
6H2O:11g⑤加加蒸馏水至1升使其上述试剂全部溶解待澄清过滤去固体杂质后方可使用;2、操作程序:①试样产品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棉球擦拭油和杂质,若镀覆后立即进行试验时,可不进行除油;②将试样产品平置于器皿之内,产品之间不得连接或重叠;③再将配成溶液缓缓地注入器皿,④抽样样品数:9—15粒/1缸。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判定标准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f06dff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6.png)
单PIN 红点超5个
功能区红点目视明显
功能区红点平均超2个
功能区单PIN红点超5个
功能区平均红点2个或以内
次要缺点
11
老化
镀层目视发黄明显
镀层腐蚀穿孔
镀层轻度发黄
镀层发黄目视明显
镀层腐蚀穿孔
镀层轻度发黄
12
硝酸
功能区穿孔腐蚀超过2个
功能区穿孔、腐蚀不超过2个
金区变色
非功能区起泡穿孔
功能区穿孔、腐蚀超过2个
金区变色
非功能区腐蚀起泡
功能区穿孔腐蚀不超过2个
13
DMG
功能区目视红点明显
功能区平均红点2个或以内
1.膜厚测试所设5%为仪器误差;外观检验时若为原素材之缺点则不列为主要缺点及次要缺点
2.主要缺点:不良缺点使制品失去主要功能或严重外观缺点或完全无法出货为客户拒收者,须重整、挑选、报废
3.次要缺点:不良制品足使制品失去部分功能、偏差或明显外观缺点为客户难以接受者,须特采
***************有限公司
料带边缘处剥落
4
焊锡
5%以上焊锡不良、爬锡不良、吃锡不饱满
5%以上焊锡不良,爬锡不良
吃锡不饱满
5
膜厚
低于规定值5%以上、
厚金不可高于规定值10%(刷镀品除外)
镍、锡类不可高于规定值20% (镀镍品须做折弯者例外)
低于规定值5%以上、须做折弯之产品超出规定值范围
厚金高于规定值10%(刷镀品除外)
镍及锡铅高于规定值50%
锡铅盖金、选镀不良、异物粘附、水斑、干燥不良、裸铜、霉菌、发黄、发黑、发红、白雾、色差、烧焦、重熔、熔融、变形、歪针、掉PIN、上下PIN、异物沾附
电镀件质量检验标准
![电镀件质量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afbbe3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3.png)
合格的镀层结晶应是均匀、细致、光滑。
2.3镀层允许以下缺陷存在:
2.3.1轻微的水印(非主视表面);
2.3.2钝化膜有轻微的局部擦伤和点状损伤;
2.3.3在复杂或大型零件的边、棱角处有轻微的粗糙,但不能影响外观及镀层的结合力;
2.3.4不可避免的轻微夹具印;
2.3.5焊缝处镀层有轻微的发暗、发黑。
2.5检验方法:
表面处理(镀锌)层外观质量检验采用目测方法。
3.0镀层厚度:
零件表面的平均镀层厚度应在8-12um之间,低电位区域(如槽内)的最小平均厚度应在5um以上。
4.0结合强度(附着力)
检验方法:采用划格法,即在样件上划出1mm间隔100小格,深达基材,然后用标准胶纸贴紧在45度角拉扯,应没有钝化膜或镀层脱落的现象。
5.0高温测试
(针对需高温喷涂或丝印的产品)将需检验样件放置烤箱内,用180℃±10℃的高温烘烤3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检查无起泡、爆皮的现象。
6.0耐蚀性
彩锌或黑锌:要求96小时的中性盐雾实验,实验后,试样的边缘以外表面不出现白色、黑色或棕色的腐蚀点。
白锌:应进行48小时的中性盐雾实验,实验后,试样的边缘以外表面不出现白色、黑色或棕色的腐蚀点。
或对供应商检验报告做确认。
2.4镀层有以下缺陷存在即为不合格:
2.4.1镀层粗糙、烧焦、麻点、黑点、疙瘩、起泡、脱落;
2.4.2树枝状,海绵状和条纹状镀层;
2.4.3局部无镀层;
2.4.4可擦去的疏松钝化膜或呈深黄色、棕色和褐色的钝化膜;
2.4.5成片的淡白色钝化膜层;
2.4.6未洗净的盐类痕迹;
2.4.7电镀后严重的划伤,碰伤及主视表面严重的打磨痕迹。
电镀件质量检验标准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ef8e6d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0.png)
电镀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常用的检验项目为:1.膜厚;2.装配检查;3.镀层附着力;4.硬度测试;5.耐磨测试;6.耐酒精测试;7.高温高湿测试;8.冷热冲击测试;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一.膜厚: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 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5pcs二.装配检查: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后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二.镀层附着力: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1MM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 n>2pcs ;四.硬度测试: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其中: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真空镀:2H铅笔,500g力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五.耐磨测试:1.头施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数量:n>2pcs ;六.耐酒精测试: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的乙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镀层不能有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七.高温高湿测试: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八.冷热冲击测试:1.零下1度30分钟常温2分钟,70度30分钟为一个回合,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其中:UV镀测试:5回合;真空镀:2回合;水镀测试:1回合;九.盐雾测试:1.温度35度,浓度5%的盐水,喷雾8小时,共3回;看镀层有无起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十.排汗测试:1. 常温下5%Nacl,10%乳酸,85%蒸镏水,浸泡24小时,看镀层有无反应;2. 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 测试数量:n>5pcs;4. 排汗测试只限定人体与镀层经常接触之电镀零件适用;十一.外观检查:1.检验条件:在40W-60W日光灯相当照明度条件下,距离30-50cm:2.表面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3..镀层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离致表面呈气泡现象;2脱皮:镀层与基体有剥离现象;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3烧焦: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它杂质;4麻点:在电镀或腐蚀中,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5粗糙: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6水印、色斑: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的不连续;7颜色暗淡: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8不可粘有任何异物毛屑,灰尘,油污,结晶物9必须干燥,不可沾有水分10不可有压伤,刮伤,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之现象11不可有裸露出下层之现象,12电镀位置依照图纸规定执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由QE工程师决定适当放宽标准13对于有疑异的外观不良现象,应由QE工程师定极限样版和外观辅助标准2.检查周期:每批;3.数量:依MIL-STD-105E抽样计划水准十二.包装:1.包装要求包装方向正确,包装盘,箱干净整齐,无破损:标签填写完整,正确,内外标签数量一致;镀银后部分发黑,多为电镀方式不当:可以采用振动电镀方式,或采用细小孔眼滚桶来电镀厚度:装饰性镀铬-0.003mm耐磨性镀铬-0.1mm恢复尺寸镀铬要根据磨损程度来确定厚度,到一定厚度后要加以研磨对供货商的寻找和管控的几点建议供货商引入竞争﹐促使供货商改良品质﹐降低加工价格;寻找到合适供货商对NWE 产品的表面处理至关重要﹐是现阶段所有表面处理工作重心和核心;2 购进常用仪器进行品质管控如膜厚测试仪;3定期到厂家制程管控现场观察和了解厂家的制程﹐对不完善或不规范的地方提出建议﹐并同厂家一起商讨改善对策;7. 镀层缺陷的补救或重工.不良现象补救措施备注脏浯溶剂搽试﹐如酒精﹐丙酮等易挥发而不残留的溶剂因脏浯而变质重工桔皮﹐发花﹐发雾﹐条纹﹐漏镀﹐起泡﹐起皮﹐结合力不良等重工较大面积的划伤或搽伤返电或重工部分镀种如镀铜﹐镀铬可打磨后返电补镀﹐但是大部分镀种需彻底重工﹐即先剥掉镀层﹐然后再从第一道工序开始进行处理;镍的抗腐蚀性比较好,镀在其它金属上可以防止生锈;而且它能够高度磨光;最厚可电厚度至10微米以上铜片:31.要求:先镀铜,后镀镍NI,铜层厚度3um,镍层厚度3um-5um.2.外观:镀膜光泽度为半光.3.条件:温度0度-40度,相对应湿度95%-85%.4.弯曲试验:小于180度弯曲,镀层不允脱落.5.盐水试验,不允许有锈渍现象产生折弯法:先用与所需检测端子相同厚度的铜片垫于需折弯处,用平口钳将样品弯曲至180度,用显微镜观察弯曲面是否有镀层起皮,剥落等现象;2.胶带法:用3M胶带紧牢地粘贴在欲试验样品表面,垂直90度,迅速撕开胶带,观察胶带上有载剥落金属皮膜;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3.结果判定: 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c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折弯%%%后不可有严重龟裂及起皮之现象;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e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不可有裸露出下层金属之现象;玛 4.对于附着力发生不良时应学会区分剥落的层的位置,可用显微镜及X-RAY测试已剥落的镀层厚度来判断,借些找出出问题的工站; 1.可焊性为镀锡铅和镀锡的基本功能与目的,如果有焊接后工序要求的,焊接不良是绝对不可接受的;2.焊锡试验的基本方法:1 直接浸锡法:根据图纸规定,直接将焊锡的部分浸上求求的助焊剂,浸入235度的锡炉中,5秒钟后应缓缓以约25MM/S速度取出;取出后,冷却至常温时用10倍显微镜观察判定:吃锡面积应大于95%以上,吃锡部位应平滑光洁,无拒焊,脱焊,针孔等现象即判合格; 2 先老化后焊接,对于部分力面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样品在作焊接试验前应使用蒸汽老化试验机对样品进行8或者16个小时的老化,以判断产品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的焊接性能;四.外观:1.外观检测为电镀检测的基本功能,从外观上可以看出电镀工艺条件的适合性及电镀药水可能产生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客户对外观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电镀端子应一律用至少10倍以上的显微镜观察;对于已发生的不良,放大倍数越大越有助于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2.检验步骤:1.取样品放在10倍显微镜下,用标准白色光源垂直照射:2.通过目镜观察产品表面状况;3.判定方法:1.色泽均匀,不可有深浅色,异色如变黑,发红,发黄,镀金不可有严重色差; 2.不可粘有任何异物毛屑,灰尘,油污,结晶物3.必须干燥,不可沾有水分4.平滑性良好,不可有凹洞,颗粒物5.不可有压伤,刮伤,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之现象6.不可有裸露出下层之现象,关于锡铅外观,在不影响可焊性的情况下允许有少许不超过5%麻点,麻坑;7.镀层不可有起泡,剥落等附着力不良现象。
电镀件检验标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a52ad5240c844769eaeec3.png)
在10 c㎡内,利用尖刀刻成1mm×1mm的小方格,使用胶纸粘贴,呈45°角撕扯,无镀层脱落
划伤
物体表面镀层无明显的刮花、擦花、划伤现象。
碰伤
物体表面碰伤其凹凸痕面积>5m㎡,深度(高)>0.5mm不允许接收。
生锈
盐雾测试必须满足96小时无红锈、48小时无白锈。
水渍水印
表面不允许有明显水渍、水印等缺陷。
漏镀
电镀件表面不允许有镀层漏镀、未镀上的等缺陷
三、检验方法:按GB2828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组别
试验项目
抽样水平
AQL
1
外观
Ⅱ
2.5
2
耐腐蚀性能
每种检测方法抽检3pcs,Ac=0,Re=1
3
附着力
每种检测方法抽检3pcs,Ac=0,Re=1
4
镀层厚度
从2、3组测试后的样品各抽1pcs进行检验,Ac=0,Re=1
镀层毛刺
镀层表面尖锐的小突起,往往能将柔软抹布中的纤维挂出。通常由杂质引起。毛刺被折断后,容易在该位置形成腐蚀点。
宏观缺陷
能在3英尺范围以外很容易地看见,其可能导致工件被腐蚀,或者可能影响产品的性能,或者有损本公司产品的形象
外伤
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如:划痕、碰伤、压凹、擦痕等
漏镀
部分表面没有镀上镀层
镀锌外观检验标准
一
缺陷名称
现象描述
附着力
涂层剥落或被擦去。
气泡
泡状或浮起的区域,在用铅笔尖挤压时能变形
电镀烧伤
电镀过程中局部电流过大引起的镀层发白、发暗,有粗糙感。通常在零件边缘出现
云雾
镀层呈现乳白色
毛面
表面不象镜子般平滑、光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品检验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产品的表面分区、表面质量要求、降级接收标准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产品表面质量检验。
2表面的分区
产品在安装之后,按照人们观看产品的习惯,是否容易观察到产品的表面来区分产品的主要外露面、次要外露面和不易看见的面。
(见表1)
表1 电镀产品表面的分区
3表面质量分类(见表2)
表2 电镀产品表面质量分类
4产品质量要求
合格的电镀产品按表3执行,降级接收的电镀产品表面按表4、表5执行。
表3 电镀合格品标准
表4 电镀镜光表面的麻点、斑点、小泡点、凸起颗粒点降级接收要求尺寸单位:mm
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无论产品上存在的是麻点、斑点,还是小泡点、颗粒点,表中规定了产品允许存在的缺陷
点总个数。
3、缺陷点为二个以上时,两缺陷点间距大于10-20毫米。
4、电镀拉丝表面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缺陷点。
表5 不露出镀层底层的轻微擦花线条降级接收要求尺寸单位:mm
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擦花条数为2条以上时,间距≥50毫米。
3、电镀拉丝表面降级接收标准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条擦花线条,沿拉丝纹路方向。
5检验方法
电镀层表面外观采用目力测试,视力达以上,目测距离为45±5cm,在220V 50HZ 40W的日光灯下。
双手带作业手套握持电镀件,产品在长度方向先水平放置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用手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在水平方向目测完后,将产品以铅垂方向为轴,旋转90度,先用手上下倾斜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螺杆、螺孔电镀后,相互配合件的配合性,试配组装检验其符合性。
镀层结合力试验
5.3.1试验仪器
5.3.1.1百格刀:6个切割刃的多刃切割刀具,刀刃间隔为1mm。
5.3.1.2软毛刷
5.3.1.3 3M胶带
采用的胶带宽度为15mm左右。
5.3.1.4目视放大镜
手把式的,放大倍数为2倍到3倍。
5.3.2操作方法
5.3.2.1用刀口宽约10mm-12mm的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100个)的正方形
小网格,以1mm为间隔,每一条划线应深及基材。
5.3.2.2用软毛刷向格阵图形的两对角线轻轻地向后5次,向前5次的刷测试样本表面。
5.3.2.3用3M胶带或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的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
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
5.3.2.4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用放大镜观察表面。
5.3.3 实验面分等级按表6
表6 实验结果分级
分级说明发生脱落的十字交叉切割区的表面外观
0 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_________
1 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镀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
2 在切口交叉处或沿切口边缘有镀层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5%,但不能明显大于15%
3 镀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脱落,或在格子不同部位上部分或全部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15%,但不能明显大于35%
4 镀层沿切割边缘大碎片剥落,或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35%,但不能明显大于65%
5 剥落的程度超过4级
表1中给出了六个级别的分级,对于一般的用途,采用前三级进行评估。
电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测试
5.4.1试验仪器
盐雾测试机。
5.4.2操作方法
根据WIQCB13 盐雾测试机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5.4.3试验判定标准按表7
表7 盐雾测试判定标准
类别素材材料电镀颜色测试时间合格等级
挂镀
铁铬6H ≥6铜
铬72H ≥6
青古铜72H ≥6
红古铜72H ≥6
拉丝铬72H ≥6
金24H ≥6
拉丝金48H ≥6
PVD金72H ≥6锌合金
铬72H ≥6
拉丝铬72H ≥6
金24H ≥6
拉丝金48H ≥6
青古铜72H ≥6
红古铜72H ≥6
盐雾测试判定依据:GB/T 6461-2002标准说明进行判定。
电镀层的厚度测试
5.5.1测试仪器
CT-A电脑智能测厚仪。
5.5.2操作方法
依据CT-A电脑智能测厚仪说明书进行操作。
5.5.3 电镀层及电镀厚度对应表按表8
表8 电镀层及电镀厚度标准对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