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模拟题电化学专题
2021届高考化学临考押题训练:电化学及其应用 (解析版)

电化学及其应用【原卷】1.羟基自由基(·OH)是自然界中氧化性仅次于氟的氧化剂。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能将苯酚氧化为CO2、H2O的原电池-电解池组合装置(如图),该装置能实现发电、环保二位一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极为正极,c极为阴极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5OH-28e-+11H2O=6CO2↑+28H+C.d极区苯酚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H+28·OH=6CO2↑+17H2OD.右侧装置中,每转移0.7mole-,c、d两极共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2.一种新型镁硫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碱性电解质水溶液B.放电时,正极反应包括3Mg2++MgS8 - 6e- =4MgS2C.使用的隔膜是阳离子交换膜D.充电时,电子从Mg电极流出3.我国科学家发明了制取H2O2的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已知:H2O2H++HO2 ,Y-选择性交换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膜为HO2A.X膜为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B.电池工作时,a极室的pH不变-+OH-C.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H2O+2e-=HO2D.理论上,每生成1molH2O2,电路中转移4mol电子4.下图是电化学膜法脱硫过程示意图,电化学膜的主要材料是碳和熔融的碳酸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阴极反应式为H2S+2e- =S2-+H2↑C.净化气中CO2含量明显增加,是电化学膜中的碳被氧化D.工作一段时间后,生成H2和S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5.海泥细菌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池是一种新型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
海泥细菌电池可以作为电源在海底原位长期驱动检测仪器进行,在海底仪器电源自供给技术及其长期运行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来可望服务于“透明海洋”研究等海洋开发的诸多方面。
下列有关海泥细菌电池的原理不正确的是()A.电子在外电路中由B极流向A极B.正极发生的反应O2+4H++4e﹣═2H2OC.每当有1mol质子穿过海底沉积层/海水交界面时,A极消耗5.6L O2D.海水和海泥作为电极电解质一部分富含盐分,导电性高,内阻小,有利于电池电能输出6.一种钾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石墨电极移动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KC6-e-=K++6C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K0.5−x MnO2+xK++xe-=K0.5MnO2D.若仅把钾离子换成锂离子,当负极减少的质量相同时,钾离子电池转移的电子数比锂离子电池的多7.纳米Fe2O3在常压电化学法合成氨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精)(精)2021届全国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之(电化学--2)(word含答案版)

2021届名校高三化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电化-2)【河南内乡高中21届高三电化强化突破(二)】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以避免青铜器表面有铜绿生成B.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更易被腐蚀D.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的负极相连,使它不受腐蚀2.工业上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制得盐酸,流程复杂且造成能量浪费有人设想利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备盐酸的同时,获取电能,假设这种想法可行,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A.两极材料都用石墨,用稀盐酸做电解质溶液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阴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通氯气的电极移动D.通氯气的电极反应为l2+2e—=2l—3 右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如下:a极:u2++2e-=u,b极:Fe-2e-=Fe2+,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Ba极上一定发生还原反应a、b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D该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一定是化能转化为电能4 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Fe(OH)2,通电后溶液中产生的白色沉淀能保持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电极材料只能用铁B.甲电极上有氢气逸出.烧碱溶液注入容器前,需先煮沸D.不可用食盐水代替烧碱溶液5 将炭粉和铁粉均匀混合,撒入内壁分别用氯化钠溶液和稀醋酸溶液润湿过的具支试管中,并按下图装置好仪器,观察下图,示意正确的是()A B D6.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l氢氧化铜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04l B.03 l .02l D.01 l7 生物燃料电池(BF)是以有机物为燃料,直接或间接利用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类特殊的燃料电池,其能量转化率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1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H5OH+3H2O-12e-=2O2+1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极为电池负极,2极为电池正极B.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该生物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5OH+3O2=2O2+3H2OD.电子由2极经外电路导线流向1极8家P.Tatapudi等人首先使用在空气中电解水(酸性条件下)的方法,阳极制得臭氧,阴极制得过氧化氢电解总方程式为:3H2O+3O2电解3H2O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反应:3O2+6H2O+6e—=3H2O2+6OH—B.阳极反应:3H2O—6e—= O3+6H+.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O3转移电子数为3 LD.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pH不变9.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质量的某浓度的Nal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此时若加入100g365%的浓盐酸,所得溶液正好与原溶液完全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过程中,两极所得到的气体,在相同的条件下体积相等B.电解过程中,在相同的条件下,阳极所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阴极的大.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8lD.原某浓度的Nal溶液中溶有117gNal10一种碳纳米管(氢气)二次电池原理如右图,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l/L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储存H2的碳纳米管作电池负极B.放电时负极附近pH减小.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NiO(OH)+H 2O+e -=Ni(OH)2 +OH -D .放电时,电池反应为2H 2+O 2=2H 2O11 2021年,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玻璃槽中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左边为该电池的负极B .该电池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该电池负极反应为:H 2—2e -=2H +D .该电池正极反应为O 2+4e -=2O 2-1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以固体氧化物(能传导O 2-)作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固体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极b 为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 2+4e -=2O 2-B .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通过.若H 2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H 2+2OH --4e -=2H ++H 2OD .若2H 4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2H 4+6O 2--12e -=2O 2+2H 2O13.某同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没有H 2产生B .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u +H 2SO 4uSO 4+H 2↑ .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D .整个电解过程中,H +的浓度不断增大14北京大著名的化家和教育家徐光宪教授,是我国理论化和稀土化的奠基人之一,2021年获得“国家最高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稀土铈(e )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并产生气体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且e 4++Fe 2+=e 3++Fe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Pt 作阴极,Fe 作阳极,电解熔融eO 2,可在阳极获得铈B .将少量碘化亚铁溶液滴加到e (SO 4)2溶液中,其离子方程式为:e 4++Fe 2+=e 3++Fe 3+.金属铈着火,可采用普通的泡沫灭火器灭火 稀 H 2SO 4Cu 石墨D .金属铈可浸于煤油中保存,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要远离火种和热15.用铅蓄电池电解苦卤水(含1-、Br -、Na +、Mg 2+)的装置如图所示(a 、b 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铅蓄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Pb -2e - = Pb 2+B .铅蓄电池放电时,B 极质量减轻,A 极质量增加.铅蓄电池充电时,A 极应与外电负极相连D .电解苦卤水时,a 电极首先放电的是Br -16.右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简易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一段时间后,往蛋壳中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呈红色B .蛋壳表面缠绕铁丝发生氧化反应.铁丝表面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 .蛋壳可阻止生成的氯气与氢气、氢氧化钠溶液接触17某同按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 、B 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闭合时,SO 42-从右向左通过交换膜移向A 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溶液中c (A 2+)减小B .B 的电极反应:B →B 2++2e -.y 电极上有H 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D .反应初期,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18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镁电池放电时电压高且平稳,因而越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电池所关注的重点有一种镁二次电池的反应为:Mg +MO 3S 4 MgMO 3S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Mg 2+ 向正极迁移B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MO 3S 4 + 2e — == MO 3S 42—、放电时MO 3S 4发生氧化反应D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Mg 2+ + 2e — == Mg19.三氧化二镍(Ni 2O 3)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用NaOH 调Nil 2溶液pH 至75,加放适量硫酸钠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的l 2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lO -,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用铁作阳极材料B .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阳极反应方程式为:2l --2e -=l 2放电 充电D .1 l 二价镍全部转化为三价镍时,外电路中通过了1 l 电子20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22442222Pb PbO H SO PbSO H O ++=+研读下图,判断不正确的是A . 闭合时,d 电极反应式:24224224PbSO H O e PbO H SO -+-+-=++B .当电路中转移0.2l 电子时,I 中消耗的24H SO 为0.2 l.闭合时,II 中24SO -向c 电极迁移D .闭合一段时间后,II 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 电极为正极21 电解原理在化工业中有着的广泛应用,其中氯碱厂就是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 、H 2、l 2等化工原料(1)下图1是实验室中电解Nal 溶液装置图,极为铁棒、Y 极为石墨,电极通过导线与直流电相连①Y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②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 会增大,请简述原因③某生在接入电时,将电极连接反了,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现象(2)上图2是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用的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①由处加入的是( )A 饱和Nal 溶液B 纯水含有少量NaOH 的水 D 含有少量Nal 的水②电解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从液体出口 (填写“A”或“B”)导出22 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 g 500%的NaOH 溶液、足量的uSO 4溶液和100 g 1000%的2SO 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接通电,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2SO 4浓度为1047%,乙中c 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①电的N 端为______极;。
2021年高考化学 专题专项训练(三)电化学组合装置题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专项训练(三)电化学组合装置题1.(xx·天津高考)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 x C+Li1-x CoO2放电充电C+LiCoO2,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S放电充电Li2S。
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D.右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2.烧杯A中盛放0.1 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的pH增大3.(xx·扬州调研)如图所示,将两烧杯中电极用导线相连,四个电极分别为Mg、Al、Pt、C。
当闭合开关S后,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B.Al、Pt两极有H2产生C.甲池pH减小,乙池pH不变D.Mg、C两极生成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恰好完全反应4.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
研读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SO2-4B. 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C. K闭合时,Ⅱ中SO2-4向c电极迁移D. K闭合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5.(xx·海南高考)下图所示的电解池Ⅰ和Ⅱ中,a、b、c和d均为Pt电极。
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
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选项X YA MgSO4CuSO4B AgNO3Pb(NO3)2C FeSO4Al2(SO4)3D CuSO4AgNO36.用铅蓄电池电解AgNO3、Na2SO3的溶液,a、b、c、d电极材料均为石墨。
2021-2022学年新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专题10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原卷版)

专题10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1.(2021·山东泰安市高三模拟)锌-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低能耗电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充电时,a 与电源正极相连B .放电过程中,KOH 溶液浓度不变C .充电时,N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O+2H ++2e -=Zn+H 2OD .放电时,M 极每消耗16gO 2,理论上N 极质量增加16g2.(2021·广东珠海市高三二模)2020年7月10日正式上市的比亚迪“汉”汽车,让电动汽车安全达到一个新高度,其配置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6144Li C Li FePO 6C LiFePO +⋅+=x x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铝箔作负极B .放电时,Li +通过隔膜移向负极C .用充电桩给汽车电池充电的过程中,阴极质量减小D .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414LiFePO e Li FePO Li x x x -+-=+3.(2021·山东淄博市高三三模)以Na 3Ti 2(PO 4)3为负极材料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Fe[Fe(CN)6]+2Na ++2e -=Na 2Fe[Fe(CN)6]B .充电时,a 端接电源正极C .充电时,每生成1molFe[Fe(CN)6]消耗2molNaTi 2(PO 4)3D .充电时,Na +通过离子交换膜从左室移向右室4.(2021·辽宁高三三模)如图是电化学膜法脱硫过程示意图,电化学膜的主要材料是碳和熔融的碳酸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工作一段时间后,生成H 2和S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 .净化气中CO 2含量明显增加,是电化学膜中的碳被氧化C .阴极反应式为H 2S+2e -=S 2-+H 2↑D .b 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5.(2021·山东潍坊市高三三模)将电化学法和生物还原法有机结合,利用微生物电化学方法生产甲烷,装置如图所示。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0电化学含解析

专题10 电化学2021年化学高考题一、单选题1.(2021·山东高考真题)以KOH溶液为离子导体,分别组成CH3OH—O2、N2H4—O2、(CH3)2NNH2—O2清洁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过程中,K+均向负极移动B.放电过程中,KOH物质的量均减小C.消耗等质量燃料,(CH3)2NNH2—O2燃料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最大D.消耗1molO2时,理论上N2H4—O2燃料电池气体产物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KS5U答案】C【分析】碱性环境下,甲醇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N2H4-O2清洁燃料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偏二甲肼[(CH3)2NNH2]中C和N的化合价均为-2价,H元素化合价为+1价,所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推知其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CH3)2NNH2+4O2+4KOH=2K2CO3+N2+6H2O,据此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KS5U解析】A.放电过程为原电池工作原理,所以钾离子均向正极移动,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N2H4-O2清洁燃料电池的产物为氮气和水,其总反应中未消耗KOH,所以KOH的物质的量不变,其他两种燃料电池根据总反应可知,KOH的物质的量减小,B错误;C.理论放电量与燃料的物质的量和转移电子数有关,设消耗燃料的质量均为mg,则甲醇、N2H4和(CH3)2NNH2放电量(物质的量表达式)分别是:mg632g/mol ⨯、mg432g/mol⨯、mg1660g/mol⨯,通过比较可知(CH3)2NNH2理论放电量最大,C正确;D.根据转移电子数守恒和总反应式可知,消耗1molO2生成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D错误;故选C。
2.(2021·浙江)某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截面结构如图所示,电极A为非晶硅薄膜,充电时+Li得电子成为Li嵌入该薄膜材料中;电极B为2LiCoO薄膜;集流体起导电作用。
(精)(精)2021届全国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之(电化学--3)(word含答案版)

2021届名校高三化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电化-3)1 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 .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 .浓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属铜2 用铜片、银片、u(NO 3)2溶液、AgNO 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NO 3的U 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如右图)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子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 e 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④将铜片浸入AgNO 3溶液中发生的化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 .①②B .①②④ .②③ D .①③④3 化用语是习化的重要工具,下列用表示物质变化的化用语中,正确..的是( ) A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 - -2e -==l 2 ↑B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 2 + 2H 2O + 4e - == 4OH -.粗铜精炼时,与电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u -2e - == u 2+D .钢铁发生电化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2e - == Fe 2+4 用惰性电极电解100L 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在阴极得到112L H 2(标准状况),此时电解质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的pH 为 ( )A 13B 12 8 D 1 5 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L AgNO 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 从60变为30时(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放出,且电解液在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析出的质量大约是( )A 27gB 54 g 12021 g D 216 g6 对外加电流的保护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被保护的金属与电的正极相连B 被保护的金属与电的负极相连在被保护的金属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D 被保护的金属表面上不发生氧化反应,也不发生还原反应7 在1L2SO4和uSO4的混合溶液中,c(SO42-)=20 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20 l·L-1B 15 l·L-1 10 l·L-1 D 05 l·L-18 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OH为电解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也是可能循环的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自于水.水电解系统中的阳极反应:4OH-2H2O+O2↑+4e-D.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H2+2OH-2H2O+2e -9 镍镉(Ni-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d + 2NiOOH + 2H2O 放电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 OH- ==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10 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11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a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 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每转移01 l电子,消耗112 L的H2D 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B .原电池中盐桥的存在可以保持电解质溶液的电中性,从而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 .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 .相同条件下,溶液中3+Fe 、2+Cu 、2+Zn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13 某新型可充电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该电池的总反应为: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n-2e –+2OH –=n(OH)2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4FeO +4H 2O+3e –=Fe(OH)3+5OH – .放电时每转移3 l 电子,正极有1 l 2FeO 4被氧化D .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14下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 .装置Y 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2O +2H O+4e 4OH --=.装置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 .装置、Y 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零排放,并能实现化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15有人设计将两根铂丝做电极插入到OH 溶液中,然后在两极上分别通过甲烷和氧气而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中反应的化方程式为:H 4+2O 2+2OH====2O 3+3H 2O ,则关于此燃料电池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A 通过甲烷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通过氧气的电极为正极B 在标准状况下,每消耗56 L O 2,可向外提供24×12021 的电量通过甲烷电极的电极反应为:H 4+10OH --8e -==O 32-+7H 2OD 放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降低16铅蓄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电极材料是Pb 和PbO 2,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现用铅蓄电池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蓄电池放电时,每消耗01lPb ,共生成01l PbSO 4B .电解硫酸钠溶液时的阳极反应式为:4OH - ― 4e - = 2H 2O + O 2↑.电解后,硫酸钠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但c(Na 2SO 4)会不变D .蓄电池放电一段时间后其电解液中H 2SO 4的浓度、密度都变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17.右下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 )涂覆在2TiO 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2TiO /S TiO /S h ν*−−→(激发态)+-22TiO /S TiO /S +e *−−→3I +2e 3I ---−−→222TiO /S 3I 2TiO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 .电池工作时,I -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I 3-的浓度不会减少18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a .NH 3b .O 2c .NaOHd .HNO 3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 2SO 4 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3)利用右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防护若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应置于处若为锌,开关置于M处,该电化防护法称为19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回收利用锂货成为重要课题:某研究性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1)第②步反应得到的沉淀的化式为(2)第③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第④步反应后,过滤Li2O3所需的玻璃仪器有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4)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含LiMn2O4的质量为181 g第③步反应中加入200L30l·L-1的H2SO4溶液假定正极材料中的锂经反应③和④完全为Li2O3,则至少有 Na2O3参加了反应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B B A A B B A B A。
2021届高考(一轮)化学:电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2021届高考(一轮)化学:电化学练习题含答案专题:电化学一、选择题1、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6H+-18e-===C3H8O+4H2O【答案】B2、近年来,尿素电氧化法处理富含尿素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得到了广泛关注,该法具有操作简易、处理量大、运行周期长等优点,且该过程在碱性条件下产生无毒的CO2、N2。
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CO(NH2)2+6OH--6e-===N2↑+CO2↑+5H2OB.正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C.隔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D.处理掉废水中尿素1.0 g时消耗O2 0.56 L(标准状况)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通尿素的一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O(NH2)2+6OH --6e-===N2↑+CO2↑+5H2O;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以此解答该题。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CO(NH2)2+6OH--6e-===N2↑+CO2↑+5H2O,A正确;B.正极附近发生电极反应O2+4e-+2H2O===4OH-,产生OH-,使溶液的pH增大,B正确;C.为维持溶液的电中性,正极附近产生的OH-通过隔膜进入负极被消耗,隔膜允许阴离子通过,C错误;D.根据电极反应可知负极每消耗尿素1.0 g时转移的电子为0.1 mol,根据正极反应可得消耗的O2为0.1 mol×14×22.4 L/mol=0.56 L,D正确。
3、某化学小组构想将汽车尾气(NO、N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NO3,其原理如右图所示,其中A、B为多孔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电子的流向:外电路由B到AB.电极B附近的HNO3浓度增大C.A电极的反应为:NO2-e-+H2O=NO3-+2H+,NO-3e-+2H2O= NO3-+4H+D.该电池工作时,除去含1molNO和NO2的混合尾气,需消耗11.2LO2(标准状况下)【答案】C4、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人教版)高考化学:电化学一轮练习题附答案

2021届(人教版)高考化学:电化学一轮练习题附答案专题:电化学一、选择题1、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Hgo脂液含金属优化制的*41电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答案】B2、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TiO2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Na2s4转化为Na2S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 A------- (3----- h点:一交棣膜M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B.放电时,a 极为负极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I 3 — 2e ===3ID. M 可以使用阴离子交换膜==I 3, C 错误;M 是阳离子交换膜,防止阴离子相 互反应,D 错误。
3、锌-空气电池(原理如下图)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
该电池放电时Zn 转化为ZnOo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A.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Zn-2e+2OH -=Zn(OH)2B.该电池放电时电子经氢氧化钾溶液向石墨电极移动C.该电池的锌电极是负极D.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解析:选B 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A 错误;放电时,a 极为负极,Na 2s 失电子被氧化为Na 2s 4,B 正确;充电时,阳极失电子被氧化,电极反应式 为 3I -2e-=【解析】A.电池放电时负报失去电子,A £骋小凤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S正极上,B错误j需*解电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J为负极,C正确j)石置电极为正极F氧气在正极姓还原反应,D与制电故选捺C,息晴:电池放电时,员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中4、如图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NO、SO2分别转化为NH4+和SO42- O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电源___________audiSQi板8梅以1 口r ■一,■Itl[NIL%皿不港僵A. SO2通入阳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物质A为硫酸C.阴极的电极反应为:NO-5e+6H+=NH 4++H2OD. (NH4)2SO4可作为肥料【答案】C1解析】电解装置可将霆霾申的N6 虹分别转化为何和@6祜氧化生成2E检通入二氧化—4底的一根为阳抵A项正脸则电解方程式为5S0^2NOEH20 = (NH^zSO^tfcSa;物质A为蕨酸田项正箍邓建物顺槌圃@为晒上总电幄随成为丽场了由翎皿%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电解法制备MnO 2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离子交换膜可选用质子交换膜B. 阳极反应式为Mn 2++2H 2O −2e −=MnO 2+4H +C. 阴极区溶液的pH 增大D. 导线中通过1mole −时,理论上阳极区溶液的质量减少44.5g2. 双隔膜电解池的结构示意简图如图所示,利用该装置可电解硫酸钠溶液以制取硫酸和氢氧化钠,并得到氢气和氧气。
对该装置及其原理判断正确的是()A. a 气体为氢气,b 气体为氧气B. A 溶液为氢氧化钠,B 溶液为硫酸C. C 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d 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D. 该电解反应的总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Na 2SO 4+6H 2O =电解2H 2SO 4+4NaOH +O 2↑+2H 2↑3. 如图装置(Ⅰ)为一种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其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K +通过,该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K 2S 4+3KI ⇌放电充电 2K 2S 2+KI 3 ,装置(Ⅱ)为电解池的示意图当闭合开关K 时,X 附近溶液先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闭合K 时,K 十从左到右通过离子交换膜B. 闭合K 时,A 的电极反应式为:3I −−2e −=I 2− C. 闭合K 时,X 的电极反应式为:2CI −−2e −=Cl 2↑D. 闭合K 时,当有0.1mo1K +通过离子交换膜,X 电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 4. 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 为阳离子交换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一段时间后,乙装置中在铁电极区生成氢氧化钠B. 乙装置中铁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 e 2+C.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 2-4e -+2H 2O =4OH -D. 反应一段时间后,丙装置中硫酸铜溶液浓度保持不变5. 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
用镍 (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 溶液制备高铁酸钠(Na 2FeO 4)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Fe −2e −+2OH −=Fe(OH)2↓B. 电解一段时间后,镍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减小C. 每制得1molNa 2FeO 4,理论上可以产生67.2L 气体D. 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电解结束后左侧溶液中含有FeO 42−6.实验室采用电解法将CuCl转化为Cu和CuCl2,实验装置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电解过程中,隔膜两侧盐酸的物质的量基本不变(忽略盐酸的挥发)B. M极可能为石墨,N极可能为铜C. 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Cl−e−=Cu2++Cl−D. 每处理1 mol CuCl,理论上消耗N2H4的质量为8 g7.某热再生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放电后,可利用废热进行充电。
已知电池总反应:Cu²++4NH3⇌[Cu(NH3)4]2+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能量转化形式主要为电能→化学能B.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NH3−8e−+9OH−=no3−+6H2OC. a为阳离子交换膜D. 放电时,左池Cu电极减少6.4g时,右池溶液质量减少18.8g8.乙醛酸(HOOC-CH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在乙二酸( HOOC-COOH)电还原法合成乙醛酸的基础上化学工作者创新性地提出双极室成对电解法装置模型及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该离子交换膜应选择阳离子交换膜B. HCl是制取乙醛酸反应的催化剂,并起导电作用C. 该方法的总反应为OHC−CHO+HOOC−COOH=通电2HOOC−CHOD. 乙二醛、乙二酸分别在阴、阳电极表面放电,故称为双极室成对电解法9.国内某科技研究小组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Li+电池体系,该体系征集采用含有I-、Li+的水溶液,负极采用固体有机聚合物,电解质溶液采用LiNO3溶液,聚合物离子交换膜作为隔膜将液态正极和固态负极分隔开(原理示意图如图)。
已知:I-+I2=I3-,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图甲是原电池工作原理图,图乙是电池充电原理图B. 放电时,正极液态电解质溶液的颜色变浅C. 充电时,Li+从右向左通过聚合物离子交换膜D.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0.铬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工业上常用双膜电解法制备铬,其电解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石墨电极为阳极,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B. 为了使电解反应持续进行,一段时间后,阳极室需要补充H2OC. 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Cr3++3e−=CrD. CrO3与CH3OH反应,每转移3N A e−,生成标况下11.2LCO211.Kolbe法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极a上的产物为乙烯和碳酸根离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图中为阳离子交换膜C. 阴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减小D. 每生成1mol乙烯,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12.实验室采用电解法将CuCl转化为Cu和CuCl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电解过程中,隔膜两侧盐酸的物质的量基本不变(忽略盐酸的挥发)B. M极可能为石墨,N极可能为铜C. 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Cl−e−=Cu2++Cl−D. 每处理1molCuCl,理论上消耗N2H4的质量为8g13.装置(Ⅰ)为铁镍(Fe-Ni)可充电电池:Fe+NiO2+2H2O⇌放电Fe(OH)2+Ni(OH)2;装置(Ⅱ)充电为电解示意图。
当闭合开关K时,Y附近溶液先变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闭合K时,X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B. 闭合K时,A电极反应式为:NiO2+2e−+2H+=Ni(OH)2C. 给装置(Ⅰ)充电时,B极参与反应的物质被氧化D. 给装置(Ⅰ)充电时,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向A电极14.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硫酸工业中,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使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B. 合成氨中通过及时分离液态氨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 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D.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l2进入阳极室15.通过电解法分离NaHSO3与Na2SO3混合物,其装置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 −−4e −=2H2O+O2↑B. 阳极区c(H+)增大,H+由a室经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室C. 外电路每转移0.2mol电子,有0.2molNa+从b室进入c室D. c室得到Na2SO3的原因是OH−+HSO3−=H2O+SO32−16.实验室采用电解法将CuCl转化为Cu和CuCl2,实验装置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电解过程中,隔膜两侧盐酸的物质的量基本不变(忽略盐酸的挥发)B. M极可能为石墨,N极可能为铜C. 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Cl−e−=Cu2++Cl−D. 每处理1mol CuCl,理论上消耗N2H4的质量为8g17.通过电解法分离NaHSO3与Na2SO3混合物,其装置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B. 阳极区c(H+)增大,H+由a室经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室C. 外电路每转移0.2mol电子,有0.2molNa+从b室进入c室D. c室得到Na2SO3的原因是OH−+HSO 3−=H2O+SO 32−18.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B. 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浓度增大,使平衡2CrO42−+2H+Cr2O72−+H2O向右移动C. 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4H2O2K2Cr2O7+4KOH+2H2↑+O2↑D.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是H+离子19.下图中装置Ⅰ是原电池,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离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
装置Ⅱ为电解池,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先变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B. 电解池中,b电极为阳极C. 当有0.01molH+通过离子交换膜时,a电极上析出气体112mLD. 闭合K后,电流方向为A→a→b→B→A20.以铬酸钾为原料,用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所示,其原理为2CrO42−+2H+C r2O7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解槽中的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B. 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C. 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 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2−d)21.下图装置(Ⅰ)为一种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其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K+通过,该电放电K2S4+3KI;装置(Ⅱ)为电解池的示意图,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K2S2+KI3⇌充电当闭合开关K时,X附近溶液先变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闭合K时,K+从左到右通过离子交换膜B. 闭合K时,电极A的反应式为3I−−2e−=I 3−C. 闭合K时,X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D. 闭合K时,当有0.1molK+通过离子交换膜,X电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22.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
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M+nO2+2nH2O=4M(OH) n。
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
下列不正确的是A. 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面积,且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B. 在M–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C. 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4Mn++nO2+2nH2O+4ne–=4M(OH)nD. 比较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答案和解析1.【答案】C由题中给的信息可知,锰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结合水生成二氧化锰,同时产生氢离子,反应式为:Mn2++2H2O-2e-=MnO2+4H+;阴极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的原则,阳极产生的氢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故A不符合题意;B.阳极反应式为:Mn2++2H2O-2e-=MnO2+4H+,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的原则,阳极产生的氢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故阴极溶液PH不变,故C符合题意;D.根据Mn2++2H2O-2e-=MnO2+4H+,通过1mol电子,产生0.5mol二氧化锰,和进入阴极的2mol氢离子的质量之和为44.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