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案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研究引言1.1 研究目的知识目标:系统地研究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深入思考有关人生是什么、人生意义是什么等基本问题,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力目标:能够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分析客观现状,策划自己的成功人生方案,并付诸于实践。

1.2 教学时间框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系统地了解和研究人生。

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正确的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任务: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活80年,写出之前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件事,同时写出今后最想做的三件事。

PPT课件、多媒体电教设备讲述法、案例法小组内部讨论并公布各自的答案,讨论法、归纳法教师随机提问学生,提问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师对学生出的答案进行讲评,强调重点知识点。

2.教学任务与教学活动实施2.1 任务表述2.1.1 学生自由分组,选出小组长。

2.1.2 各小组进行自由讨论。

2.1.3 各小组选取代表进行发言。

2.2 任务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活80年,写出之前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件事,同时写出今后最想做的三件事。

2.3 工作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

3.理论知识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人生观的科学内涵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正确认识人生价值5.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2.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三、实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以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为了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我们需要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和心理状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教师应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应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通过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三、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作业题目设计:除了基础知识的巩固,还应关注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例如:
(1)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的理解,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法治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
6.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
1.标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注意。
3.针对不同知识点,运用不同的语调,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有趣。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2.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互动环节,注意控制时间,避免拖延。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针对不同难度的提问,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
3.课堂互动环节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如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并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重要性•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内涵;•探讨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基本的法律知识•国家法律体系的层级和组成部分;•常见法律概念的解释;•个人权利和法律责任。

3. 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法律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法律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和保护;•法律对社会公正和公平的促进。

4.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讨论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何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应用于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解读和举例,向学生传授知识和信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促进思维和交流。

4.角色扮演法:以故事情境为基础,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法律情况,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重要性1.导入:引入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学生一起探讨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讲授:通过幻灯片和讲解,介绍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基本的法律知识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讲授:通过幻灯片和讲解,介绍国家法律体系的层级和组成部分。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常见法律概念的解释和个人权利与法律责任的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2 课程目标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本章主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意义和关系。

2.2 教学要点(1)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与内涵(2)法律基础的概念与内涵(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包括教材、案例、多媒体课件等。

3.2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案例,引发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思考。

(2)讲解概念:详细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内涵及其重要性。

(3)分析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间的内在联系。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解和看法。

(6)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3.3 教学反馈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4.2 评价内容(1)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的认识。

(3)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思考和分析能力。

5.2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解。

5.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法律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绪论)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两者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法律选择。

二、教学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2. 法律基础的概念与特征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4.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5.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观点,阐述关系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见解,提高其思辨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律的选择,增强其道德和法律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含义、意义等。

3. 分析关系:阐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讲的基本概念、理论观点。

2. 思考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在模拟实践中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以及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教案(六)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篇一」课文主题:《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过程: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

在此之前,通过对第三、第四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法律对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某些规定,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

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

因此本课承前启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习与能力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②能够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③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2)能力目标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

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必要性,隐私权的含义与内容。

我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主要有三点:(1)针对学生对个人隐私认识上的偏差:由于长期受封建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总是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错误地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

正确认识个人隐私,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对学生成长十分必要。

(2)针对学生隐私经常受到侵犯的事实: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老师私拆学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记的现象,尽管出于善意,但却严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

学习隐私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

(3)针对学生经常侵犯他人隐私的现实: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学生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较为普遍。

尊重他人的隐私,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法律素质和道德境界,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年教案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年教案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年教案5篇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年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年教案1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自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懂得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逐步培养自立能力,努力过独立的生活;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活动,初步了解中学生自立的含义,认识自立这种优秀品质,体会自立对生活的意义。

通过阅读短文《不自立,永远不能成为大自然的一员》,更深刻地领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性。

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从理性的层面理解自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要学会自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明白个体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体会自立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进一步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如何培养自立精神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活动法、讨论法、解析法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一些关于自立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本环节目的是结合学生的理解,引出本课的主题--自立,并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自立。

):(课前在黑板上写下一段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师:同学们,从上面这段话,那你想到了什么(在课堂上,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房间要自己整理,学习要靠自己,作业要自己做,有难题要自己思考,自己的抽屉要自己整理……其实,这些答案,就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所要面对的“自立”问题。

)教师归纳:自立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意味着我们要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的羽翼保护,独立生活;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力量。

创造生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教案主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和意义。

2. 掌握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

教学内容:一、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和意义:1. 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

2. 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意义。

3. 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二、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法律基础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2. 法律的种类和层级。

3. 法律原则的作用和意义。

三、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的方法:1. 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和途径。

2. 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培养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一、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和意义: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思想道德修养的话题。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和解释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意义。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4. 总结: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思考问题。

二、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导入:通过举例或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法律基础的话题。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和解释法律基础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3. 表示:组织学生分组表演不同法律种类的场景,加深对法律层级的理解。

4. 总结: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思考问题。

三、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的方法: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引入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的话题。

2. 讲解:向学生详细介绍和解释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方法。

3.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法律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法律意识的理解。

4. 总结: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思考问题。

教学评价与反馈:1. 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互动,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观点。

2. 布置相关的作业和习题,以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进行知识点的检测和巩固。

4. 根据学生表现和作业,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二章《道德与道德修养》,内容包括:道德的定义、功能与作用;道德修养的含义与要求;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道德的定义、功能与作用,认识到道德在个人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做到知行合一。

3. 使学生了解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如何做到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有机结合。

重点:道德的定义、功能与作用;道德修养的含义与要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道德实践案例,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道德的定义、功能与作用,道德修养的含义与要求,以及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道德两难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道德修养经历,讨论如何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六、板书设计1. 道德定义、功能与作用2. 道德修养的含义与要求3.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道德的定义、功能与作用。

(2)谈谈你对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关系的理解。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2)开展法治教育,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互动环节5. 作业设计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紧密结合教材的章节内容,突出道德与法律基础的核心知识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到它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内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

2. 第五章: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 第六章: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个人的修养途径。

4. 第七章: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宪法和法律制度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5. 第八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成绩,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辅助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辅导教程》。

3. 网络资源:相关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学术论文等。

4.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5. 教学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内涵思想道德修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具体案例。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

第二章: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常见法律问题的处理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法律案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角色扮演法:模拟法律场景,培养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第三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身义务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常见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案例分析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小组讨论法:讨论权利与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认识。

第四章:遵守社会公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024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篇)

2024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篇)

2024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篇)一、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1教学主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

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导入第二框题的教学:同学们,通过前边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

但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

因此,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一、教案概述1.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意义和目标2. 法律基础的概念、特征和作用3. 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4. 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5. 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明确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1. 导入: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意义。

2. 主讲:介绍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和任务。

3. 互动:讨论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法律基础的概念与特征1. 导入:讲解法律基础的概念和特征。

2. 主讲:介绍法律基础的作用和价值。

3. 互动:分析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1. 导入:讲解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2. 主讲:介绍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

3. 互动:讨论如何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第四节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方法和途径1. 导入:讲解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2. 主讲: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3. 互动:分享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实践经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案例,分析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电子教案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电子教案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电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课堂讲解(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a.思想道德修养: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法律基础:指人们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制度、法律规范和法律意识的了解和掌握。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a.提高个人素质,促进个人成长。

b.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法治。

c.增强公民法治意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a.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b.职业道德: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公平竞争。

c.家庭美德: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

d.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维护自身权益,履行公民责任。

3.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符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要求。

(2)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4.互动环节(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课堂小结(2)强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课后作业2.收集有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名言警句,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两者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帮助学生掌握绪论的基本内容,了解本课程的结构体系及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绪论的基本概念与内涵2. 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与方法3. 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4.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5.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与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绪论的基本概念、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与方法、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2. 难点: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绪论的基本概念、内涵,阐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绪论的基本内容,阐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与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绪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考察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报告:检查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评估其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

2. 案例库:收集各类法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导论1.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背景、意义和目标,使学生了解课程的重要性,明确学习任务。

1.2 教学内容1.2.1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1.2.2 法律基础的含义与意义1.2.3 课程目标与学习方法1.3 教学过程1.3.1 课堂讲解1.3.2 学生讨论1.3.3 案例分析1.4 作业与评估1.4.1 作业布置1.4.2 作业评估1.4.3 课堂表现评估第二章:道德修养2.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道德修养的含义、意义和目标,使学生了解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明确学习任务。

2.2 教学内容2.2.1 道德的含义与分类2.2.2 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2.2.3 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2.3 教学过程2.3.1 课堂讲解2.3.2 学生讨论2.3.3 案例分析2.4 作业与评估2.4.1 作业布置2.4.2 作业评估2.4.3 课堂表现评估第三章:道德修养的实践3.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道德修养的实践意义和途径,使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修养。

3.2 教学内容3.2.1 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的应用3.2.2 道德修养的社会实践3.2.3 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3.3 教学过程3.3.1 课堂讲解3.3.2 学生讨论3.3.3 案例分析3.4 作业与评估3.4.1 作业布置3.4.2 作业评估3.4.3 课堂表现评估第四章:法律基础4.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法律基础的含义、意义和目标,使学生了解法律基础的重要性,明确学习任务。

4.2 教学内容4.2.1 法律的含义与分类4.2.2 法律基础的含义与意义4.2.3 法律基础的学习方法与途径4.3 教学过程4.3.1 课堂讲解4.3.2 学生讨论4.3.3 案例分析4.4 作业与评估4.4.1 作业布置4.4.2 作业评估4.4.3 课堂表现评估第五章:法律的应用5.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第三章节,重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具体包括: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2. 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3. 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2.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社会公正、公平的认识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2.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社会新闻,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讲解道德和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道德和法律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其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法律建设1. 基本原则 1. 基本原理2. 主要内容 2. 主要内容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2. 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找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相关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第三章节,重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具体包括: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与个人品质等方面的内容;2. 法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包括法律的定义、性质、功能和我国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内容;3. 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包括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和区别、道德与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协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第一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意义。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意义,分析存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法:讨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发言情况。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和反思。

第二章:法律基础与法治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2 教学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法治观念的内涵和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介绍我国法律体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法治观念的重要性和实践。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法治观念的理解和实践。

法律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意义。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和平衡。

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意义,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和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政治快乐课堂,中学阶段政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政治的自信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1《友谊使青春更灿烂》【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与朋友交往的感受;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学会主动交友。

2.能力目标:区分“损友”和“益友”,学会辨别和分析交友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有选择地交朋友。

3.知识目标:体会真挚的友情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重点难点】1.重点: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难点:友情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需要;正确区分“损友”和“益友”。

【学情分析】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接触面逐渐拓宽,中学生普遍有强烈的交往需要,迫切需要找到知心朋友,以倾诉内心的困惑,交流对生活的感受和看法,希望自己能被别人接受;得到理解和支持。

但是,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时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友情,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友谊”,“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的人受人欢迎”等问题。

因此,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积极地交往,让他们正确地理解友谊,善待友谊,学会寻找好朋友,对青少年友谊观的形成以及青春期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一、感悟友情,珍爱友情(一)轻松一刻(说说、唱唱)——营造友好、轻松的氛围,感悟友情引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不能少了和朋友的交往。

友谊可以成为鼓舞一个人前进的力量,可以使人欣慰,使人奋发,使人向前。

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标】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课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从而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分析大学生活特点及其变化,提高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大学生解决好成才与历史使命的关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人生新阶段,塑造大学生形象。

【教学重点】大学阶段对于人生有何重要意义;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当学生的所学专业与专业理想不一致时,如何解决专业思想问题;针对新生种种“不适应”现象,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四、培养优良学风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

莘莘学子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

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新”的重要表现就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在这个转折时期,能否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将关系到我们在大学三年的顺利成长。

不能适应环境,其它的学习、成才就无从谈起。

面对改变了的新环境,大学生应当主动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这种环境,而不是抱怨,也不是逃避。

要适应大学生活,我们首先要了解它。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

对大学新生来说,大学不仅拥有大师、大楼和大气,而且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中学生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学习要求的变化。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重要任务。

相对中学而言,每个同学的学习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例如,课程的选择,课外的讲座、学术报告的选择;阅读内容的选择;在学习方式上,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自觉学习,在这里没有老师无所不在的监督,没有家长每时每刻的检查,也不会有密集的考试。

正因为这样,才更需要我们自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求大学生要有主动性、创造性、能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资源,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2.生活环境的变化。

现在,同学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住同一个房间,共同起居,生活习惯难免会有一些不同,会有步调不一致的时候。

大学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呵护,每个同学的日常生活要自己照顾。

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要认识更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朋友,这样的生活对于在父母身边生活了十几年的他们来说,有一些新鲜,有一些好奇,更有一些迷茫。

3.社会活动的变化。

课余生活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因为大学更注重能力的培养锻炼。

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所以,上课是学习,下课也一样是学习。

这也是众多的社团组织参加人数很多的原因。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办被住集体宿舍、吃饭上食堂排队、衣服要自己洗、日用品自己买的生活方式所代替,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面对新环境、新问题,要求大学生要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多向学哥学姐及老师请教学习。

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

在班级里、社团中,多观察周围的同学,特别是那些你觉得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强的同学,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

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悉到熟练的过程。

人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大学生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练,不断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经验及勇气。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

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而且要在综合素质上不断提高。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大学学习方式由依赖老师转为学生自己主动安排学习。

它要求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大学阶段,大量的自学时间、自由的学习空间,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浓厚氛围,也对自主学习理念的培养提出了必然要求。

同学们要学会根据教学计划和自身所学专业的特点,合理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在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其它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识。

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探索求知的热情,学会如何收集、处理、选择和管理信息,学会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

不仅是掌握课堂知识,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本领,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协作,学会按照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做人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处事。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首先要脚踏实地,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又要善于思考,勇于开拓,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努力从事探索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学习型社会需要学习型人才,活到老,学到老将成为一种时尚。

大学生要珍惜大学美好时光,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为自己充电。

即使毕业了,也只是告别母校,而不是告别学习。

四、培养优良学风1.勤奋。

勤奋,永恒的学习秘诀,是走向成功的法宝。

失败的原因五花八门,成功却无一不是勤奋的结晶。

学习是有思想的劳动,要想学到东西,就要下一番功夫。

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

爱迪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因斯坦:成功等于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许多伟人在学习上的勤奋是令人敬佩不已的。

马克思18岁那年进入柏林大学读法律、哲学。

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除了学习必修课和选修课外,还阅读了大部头法这著作24部,浏览了黑格尔的全部著作及其部分学生的著作,完成了3部法学和哲学著作的初稿,创作诗歌108首,写中篇小说和剧本各1部,翻译法学和文学著作3部,并开始自学英语和意大利语。

由于成绩优秀,论文水平高,23岁获哲学博士学位。

天才出自勤奋。

2.严谨。

严谨就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严谨为学,诚信做人,是一个人走向胜利治之本,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在粗枝大叶,马马虎虎中得到真理。

人是在严谨的治学和认真地为学中积累一点一滴知识,海纳百川,然后再仔细推敲,融会贯通,将技能再自身的实践中得以体现,慢慢地将知识融入到自身当中,用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从而实现之大飞跃。

学问是当代大学生的本职工作,也是走向社会的基础。

你们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现在为学之时的严谨之风将直接影响到将来你们在终极工作当中的工作态度和科研成就。

因此,同学们严格要求自己,提倡严谨为学。

如果没有了严谨,工作将会纰漏百出,弱不禁风。

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最终一事无成。

3.求实。

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培养扎实打基础、老实做学问的学风,也驰于空想,唯以求真的态度作忠实的功夫。

4.创新。

就是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人才,作为今后几十年社会各条战线的骨干,更需要自学培养勇于创新的品质和才干。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相对于先辈,我们是后继者,相对于未来人,我们又是先行者。

处在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接点上,大学生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就是继往开来。

所谓继往,就是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使这一事业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壮大。

继往的前提是要对往事有所了解,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当欧洲人仍然在野蛮的黑暗时代中昏睡时,中国已是世界上最进步的国家了。

但自清朝中期起,我们的国力开始急剧衰落,而这段时期恰好是西方各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

近代中国虽然有许多仁人志士为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舍身捐躯,但都没有能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奴役状态中解救出来。

只有中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才使国家获得了新生。

然而,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对社会主义理想化、模式化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教条化、抽象化认识,我们党犯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错误,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拨乱反正,才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经过近四十年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不断探索,我们党终于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们国家终于有了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懂得,什么才是我们应该继承的成果,什么才是我们应该承接的历史重任。

从大的方面来看,继往就是要求我们在政治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继续改革开放,把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

在经济上,就是要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在思想道德上,则要继续弘扬集体主义原则,绝不能让极端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流。

对大学生而言,继往则体现在能够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履践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与社会的主旋律保持一致。

所谓开来,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建设现代化的重任,并为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这一宏伟目标,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中华民族要腾飞于世界的雄心壮志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景。

由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好处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时期,处在高涨着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就为我国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已经看见了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于我们将是一个看得见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