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芳《习惯》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1)查字典填空。
“惯”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它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纵容(子女等)养成不良习惯或作风;②习以为常,积久成性。
“惯”在“习惯”一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我能用它的另外一个意思组词:________。
(2)老师傅剃头时________让小沙吃尽苦头,小沙因为________而痛,又因________而痒。
小沙剃头时的感受我们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3)用画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答案】(1)G;guan;②;娇惯(2)推剪;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碎头发掉在脖子里;如坐针毡(3)小弟弟喜怒无常,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哈哈大笑。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
这样称呼他是因为老剃头师傅剃头时让小沙感到很痛苦,还收取双倍的钱。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惯,音节 guàn ,音序为G,应先查字母G,再查音节guan。
习惯的惯,应该是习以为常的意思。
可以用纵容这个义项,组词为惯坏、娇惯等。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小沙的头发被推剪夹住,所以剃头让他吃尽了苦头,碎发落进脖子里,又让他感觉很痒,根据头发像针一样刺,可以用“如坐针毡”来形容小沙的剃头感受。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郑振铎写《猫》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叙述清晰不蔓不枝有效地突出了猫的命运带给“我”和家人的情感冲击B. 《天上的街市》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诗歌散发出奇幻的光辉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C.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中“高尚”“纯粹”两个褒义词其前面都可以加上表示事物的单位的数量词“一个” 以此判断它们都是名词D. 如果仿写“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充实就舍弃了无聊_______________ ”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写成“拥有青春就舍弃了失败” 就不恰当因为“拥有”和“舍弃”的对象都应该是形容词而且应该是一对反义词【答案】C【解析】C项“高尚”“纯粹”修饰的是“人” 属于形容词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中“说”“铭”“序”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序”是临别赠言B.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在《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夏洛克C.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醉翁亭记》表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D. 《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也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答案】C【解析】C项《醉翁亭记》改为《岳阳楼记》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孙悟空本是一个来历不凡的石猴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率先发现瀑布后面别有洞天于是众猴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好去处一致推举他作为领袖称他“美猴王”B.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这是百草园冬天捕鸟的情景C. 祥子原本是一个憨厚老实、吃苦耐劳的车夫在买车的希望破灭后又经历了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自杀的打击最终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D. 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开始了文学创作 6个月后手稿丢了他灰心丧气后来又振作起来在母亲和妻子冬妮娅的帮助下他的《暴风雨中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答案】D【解析】D项保尔的妻子是达雅不是冬妮娅表述有误4.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先秦时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首到了汉代叫作《诗》或《诗三百》B.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C.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D. 老生传统戏曲行当之一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旦主要扮演年轻女子【答案】A【解析】A项选项表述有误《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被列为“五经”之一5.下面对《西游记》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行者闻得佛衣之言定以为是他宝贝他就忍不住怒气跳出石崖双手举起金箍棒高叫道“你偷了我的袈裟要做甚么‘佛衣会’ 趁早将来还我!”喝一声“休走!”抡起棒照头一下慌得那黑汉化风而逃道人驾云而走只把个白衣秀士一棒打死B. 唐僧法号玄奘号三藏本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玻璃盏而被贬下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修成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C.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五庄观八戒偷听到五庄观后园有人参果就请求孙悟空去偷道童发现他们偷了三个人参果就狠狠骂了悟空一顿悟空一气之下把人参树给推倒了道观主事镇元大仙回来后看到自己心爱的人参果和树都没了大发雷霆用计将逃出了道观的唐僧师徒抓了回来悟空没办法只好求助太白金星将人参树给救活了D. 白骨精又名白骨夫人本是白虎岭上一具化为白骨的女尸偶然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变幻成人形习得化尸大法白骨精发现了唐僧想吃他的肉长生不老于是经过三次变化迷惑唐僧第一次变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年轻女子第二次变成一个老公公第三次变成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最终被孙悟空识破并将其打死【答案】A【解析】B项“本是天宫的卷帘大将”有误唐僧本是如来佛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沙悟净“本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玻璃盏而被贬下凡”C项“悟空没办法只好求助太白金星将人参树给救活了”有误悟空求助的是观世音菩萨D项“第二次变成一个老公公第三次变成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有误白骨精先后变作了村姑、妇人、老父故选A6.《西游记》里师徒的前身名称有误的一项是()A. 猪八戒——天蓬元帅B. 唐僧——陈玄奘C. 沙僧——卷帘大将D. 白龙马——西海龙王三太子【答案】B【解析】B项唐僧的前身应是“金蝉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7.(1)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7.(2)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答案】(1)红军不怕远征难【解析】(1)根据“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可推知答案注意“征”的正确书写【答案】(2)万水千山只等闲【解析】(2)根据“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可推知答案注意“等”“闲”的正确书写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虽妇女亦勇为之虽 _______________②众逐而委之井委 _______________③妇素富家子素 _______________④艾默念若荡为丘墟念 _______________8.(2)请将“焉”“之”两个文言虚词分别填写到下列语句的括号内A.郡县村落之民望而畏() B.则往往得志()8.(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于是众举梃桩之而坠旋碎其脑②妇推其背失足于井中8.(4)请简要概括选文第四段的主要内容8.(5)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答案】(1)①即使, ②抛弃, ③一向, ④想到【解析】(1)①句意即使是妇女也勇敢地去奋力抗争虽即使②句意众人追上马弃到井中委抛弃③句意妇人一向是富家孩子素一向④句意艾公子心里想如果被烧成废墟念想到【答案】(2)A.之, B.焉【解析】(2)回答本题应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作答 A.句意各郡县村落的百姓们看见金军就害怕对照原句缺少宾语填“之” 做宾语代指金军 B.句意常常会成功填“焉” 助词用于句末【答案】(3)①于是众人举起棍棒攻击骑兵使他坠下马来随即打碎了他的脑袋②妇人推胡人的后背胡人失足摔落到了井里【解析】(3)①桩攻击坠跌落落下旋不久②其指胡人失足不小心跌落于到【答案】(4)艾公子带领孩子勇斗两个胡人保护了全家人【解析】(4)首先理解第四段意思余干百姓艾公子全家遭抢劫两个胡人点着火要焚烧他家的房屋艾公子心里想如果被烧成废墟万一逃脱将来回来都没有住所于是叫他的孩子一齐挥动棍棒猛烈攻击夺过胡人的腰刀砍下胡人头颅一家人得以保全然后依据“人物”加“做什么”的格式概括本段写艾公子带领孩子勇斗两个胡人保护了全家人【答案】(5)示例面对强敌我们既要勇敢还要善于抓住机会巧妙地反击敌人直到胜利【解析】(5)本文写普通人不怕危险勇敢作战杀了胡人保全自己的故事由此可以得到启示遇到危险不要害怕要勇敢作战还要善于抓住机会巧妙地反击敌人直到胜利由此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9.(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9.(3)请赏析“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答案】(1)傍晚, 西风【解析】(1)由第一首诗中的“落日”可知所写是傍晚时的景色由第二首诗中的“入暮”可知所写也是傍晚时分的景色两首诗中都有“西风”一词据此可作答【答案】(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 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解析】(2)第一首诗中的“相倚恨”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身的情感寄托于物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伤感不平之意凄凉哀怨第二诗中“低面深藏碧伞中”一句同样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荷花躲藏于荷叶之中呈现娇羞之态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答案】(3)以问语“多少”两字领起使诗句呈现与所写内容相表里的风神摇曳之美“相倚”两字写出了荷叶青盖亭亭、簇拥在水面上的形态“回首”前用了“一时”两字传神入妙地摄取了阵风吹来、满溪荷叶随风翻转这一刹那间的动态诗人寓情于景荷的恨实为作者之恨【解析】(3)该句意为“水面上荷叶亭亭、相簇相拥一阵西风吹过满溪荷叶随风翻转似含无限愁情” 诗人既在写景之时“随物以宛转” 刻画入微地曲尽风荷的形态、动态又在感物之际“与心而徘徊” 别有所会地写出风荷的神态、情态当然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目中呈现的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自我内情的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为一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10.(2)阅读全文品析下面的语句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的画线句②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⑦段母亲炸“香椿鱼儿”的表达效果10.(3)文章使用第一人称写作有何妙处?10.(4)谈谈你对标题“香椿的味道”的理解10.(5)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答案】(1)扒香椿, 炸香椿, 吃香椿【解析】(1)本文以“香椿”为线索展开叙述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第①段到第③段写春天来临“我”盼望着香椿芽的出现第二部分是文章第④段到第⑤段写香椿芽逐渐长大“我”用长杆将它们扒下来第三部分是文章第⑥段到第⑦段写母亲为“我”炸“香椿鱼儿”吃第四部分是文章第⑧段到第⑫段写“我”大口吃香椿鱼儿、香椿凉面以及母亲将香椿晒干了以便“我”可以在四季随意地吃据此分析使用与示例结构相同的短语概括作答即可【答案】(2)①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②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的特点【解析】(2)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首先要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所用修辞手法的作用可按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作者情感”的模式进行赏析画线句子中“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香椿芽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将香椿发芽时生机勃勃的情状展现在读者眼前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中将香椿树比作“老者” 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比作“蝴蝶结” 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情状描写得生动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②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首先要确定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所用描写方法的作用可按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事物的什么特点”的模式进行赏析文章⑦段详细描写了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母亲将香椿“择好”“洗净”“腌一下” 然后打鸡蛋、和面、搅匀再炸作者运用大量的动词进行了细致的动作描写这一系列井然有序的动作将母亲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的特点生动传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答案】(3)①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②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③使文章更具真实性④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⑤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解析】(3)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第一人称一般都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文章更生动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文章使用第一人称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扒香椿、炸香椿、吃香椿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读起来有亲切感拉近了“我”与读者距离易于让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现了“我”对母亲、对故乡的爱第一人称的运用有利于作者直抒胸臆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以“我”的口吻展开记叙使文章更具真实性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能够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引发读者的思考以“我”的口吻展开记叙语言自然亲切、朴实无华故事情节的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据此理解作答即可【答案】(4)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解析】(4)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大多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香椿的味道”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层含义即香椿本身的香味这层含义较浅显容易领悟另一层是深层含义这需要深入文字挖掘其中包含的情感含义本文主要写了母亲为自己做香椿自己童年时对香椿的痴迷而且现在还是爱吃故乡的香椿在作者看来“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由此可以看出“香椿的味道”还包括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答案】(5)示例一红烧肉的味道红烧肉是爸爸的拿手好菜但他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每次回家都给我做香喷喷的红烧肉那里面有父亲的味道示例二眼泪的味道眼泪中不只有苦涩与悲伤它是经历风雨与挫折的见证让我更加自信坚强【解析】(5)读完本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印象最深最能体现某种情感的味道即可要注意表述简洁、生动、富有情感如父母做的拿手菜的味道、成功或失败后留下的眼泪的味道等言之有理即可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经典咏流传》作为中央电视台新时代文化节目的创新之作一播出就得到大家的好评你也很想看但爸爸妈妈认为你作业多没有时间没有同意请从传承古典诗歌的价值与意义的角度写一段话来说服他们(100-120字)【答案】示例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艺术形式观看《经典咏流传》这样的文化节目其实就是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吸收关于传统诗词文化的知识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体验古典的美学和韵味更是在生活中对古典诗歌进行传承和发扬在诗词文化中学习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解析】示例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艺术形式观看《经典咏流传》这样的文化节目其实就是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吸收关于传统诗词文化的知识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体验古典的美学和韵味更是在生活中对古典诗歌进行传承和发扬在诗词文化中学习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1)简述【甲】【乙】两文的主要内容12.(2)联系原文分析【甲】文中《无常》塑造的“无常”形象为什么受到民众的喜爱?12.(3)结合原文相关情节列出孙悟空被如来收服之前还闹出哪三件“乱子”(选文除外)?表现了孙悟空怎样的性格?12.(4)试比较【甲】【乙】两文中阎罗老子和十代冥王形象的不同【答案】(1)【甲】文无常去勾魂时看到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心放儿子“还阳半刻” 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乙】文孙悟空喝酒后被小鬼勾去魂魄带到地府酒醒后大闹地府把生死簿上他的名字及所有猴子的名字都勾掉了【解析】(1)解答此题需结合文段内容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阅读两文可知【甲】文出自《朝花夕拾》中的《无常》主要讲了文中白无常因看到为去世儿子而痛苦的母亲便放其去世的儿子还阳半刻结果却被其上司“捆打四十” 【乙】文出自《西游记》孙悟空因醉酒在无知无觉时被牛头马面勾走了魂魄酒醒后发现自己身处地府一番纠缠后将生死簿上他的名字及所有猴子的名字都勾掉了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2)①白无常活泼而诙谐②浑身雪白在红红绿绿中有“鹤立鸡群”之感十分扎眼③白无常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具有人情味【解析】(2)分析其人物形象需结合文中相关情节及描写进行解答由“雪白的一条莽汉粉面朱唇眉黑如漆”可以看出白无常外形十分惹眼由“他一出台就须打一百零八个嚏同时也放一百零八个屁这才自述他的履历”可以看出白无常十分诙谐活泼文中母亲为去世的儿子痛苦白无常便放其儿子还阳半刻体现了白无常的通情达理有人情味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3)①闯龙宫强借定海神针做兵器②偷蟠桃、偷肴、偷酒、盗仙丹搅乱瑶池蟠桃会③逃出八卦炉大闹天宫天兵天将拿他没办法性格桀骜不驯、热爱自由、勇于斗争、敢作敢当、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解析】(3)根据对名著的内容理解写出孙悟空在被如来收服前的三个相关情节即可注意需得体现“乱子”这一特点如孙悟空被菩提祖师收为弟子习得了高强本领后闯到东海龙宫强夺了“如意金箍棒”作为自己的兵器之后他手持金箍棒自封为“齐天大圣” 大闹天宫将十万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虽被太上老君收入炼丹炉但最终其逃出八卦炉大闹天宫由此可以看出孙悟空具有桀骜不驯、热爱自由、勇于斗争、敢作敢当及强烈的反抗精神【答案】(4)阎罗老子昏庸不明事理十代冥王胆小怕事惟命是从【解析】(4)阅读两文【甲】文中无常去勾魂时看到为母亲死去的儿那么悲伤决心放儿子“还阳半刻” 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由此可看出阎罗老子昏庸不明事理【乙】文中由“慌得那十代冥王急整衣来看见他相貌凶恶即排下班次应声高叫道‘上仙留名上仙留名!’”“那十王不敢相近都去翠云宫同拜地藏王菩萨商量启表奏闻上天”可看出十代冥王胆小怕事惟命是从。
习惯的力量阅读练习及答案
20XX年习惯的力量阅读练习及答案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你想开创一番事业,务必要改掉你身上的坏习惯,努力养成好习惯。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习惯的力量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习惯的力量》阅读材料习惯的力量周礼有一位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一只跳蚤放进一个容器里,容器的高度刚好为跳蚤能够达到的位置。
为了防止跳蚤从容器里跳出,教授特地在上面放了一块玻璃隔着。
第一天,跳蚤表现得十分活跃,它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玻璃,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
可是,它的力量实在太单薄了,无论怎么努力,始终无法冲破玻璃的阻隔。
尽管如此,跳蚤还是没有放弃,每隔一段时间,它又会发起一阵猛烈的攻击。
过了几天,教授再去观察,发现跳蚤上跳的频率明显减少了,它没了先前的冲劲和锐气,变得有些懒惰和绝望了。
又过了几天,教授再去观察,发现跳蚤几乎丧失了斗志,只是在容器底部跳来跳去……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教授惊奇地发现跳蚤已不再作任何努力,它终日得过且过地待在容器底部。
随后,教授将容器上方的玻璃抽掉了,他满以为跳蚤会一下子跳出来。
但出乎意料的1/ 4是,跳蚤丝毫没有这样的举动,它已经完全习惯了现在的生活。
紧接着,教授又将另一只跳蚤放进一个容器里,容器的高度略微超过跳蚤上跳的极限,上面没有再加盖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教授发现,跳蚤每天都会习惯性地往上跳,虽然每次它都无法超越容器的高度,但它仍然乐此不疲,把这当作每天的必修课。
半年后的一天,奇迹发生了,跳蚤逃离了容器,重新获得了自由。
见此,教授不禁发出一声感叹:“习惯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呀!”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身上总会养成这样或那样的习惯,有的习惯是好的,比如勤奋、守时、认真、勇敢、谦虚等;有的习惯是不好的,比如懒惰、拖拉、抱怨、傲慢、吸烟等。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习惯,都具有强大的力量,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只是一个好的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而一个坏的习惯则会毁掉一个人。
张飞和赵云同属于三国时期的名将,而两个人的命运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习惯所致。
中考语文常见的句式变换常见的句式变换含答案
中考语文常见的句式变换常见的句式变换含答案一、初中语文试卷句式变换1.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不相同的一项是()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是,一双鞋也许不能走遍天下,但频繁换鞋子,走几步换一双,且不说付出的成本太大,光换鞋子这种折腾就势必影响赶路。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不会频繁瞎折腾;一个脚踏实地的国家,不会动辄改弦易辙。
国家越自信,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就越有底气;认定方向,戮力同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中国梦便不遥远。
A.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啊,请不要频繁瞎折腾了!B.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怎么不会频繁瞎折腾?C.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难道可以频繁瞎折腾?D.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一定不要频繁瞎折腾!2.下面是摘自网络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杜甫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诗圣,近日来却有两百余幅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
在这些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再创作”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________不过,恶搞应该是有底线的。
印度人不会不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不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
“杜甫很忙”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反省。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划线的文字:________。
(2)横线上应加上的标点是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修改划线的句子,使之符合文意。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想起去年的紫薇花,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到底是什么让她们如此衰()败,仿佛气数已尽,难道她们的存在也只是为了那一场花事?花事已过,她们就自觉完成了“使命”,不再重复昨日的风华决代。
紫薇花呀紫薇花,倘()若如此,你岂不是我的知己,可是我又怎么忍心看你如此zāo蹋自己,是天灾,还是人为,你倒是给我一点启示呀!花开无语,花落有期,花开花落皆有时。
花开了,理应感激,花落的时候,也无需惋惜。
花事如此,人事又何尝不是如此?(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衰(________)败倘(________)若zāo(________)蹋(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划线的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称号使用不当,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养成好习惯阅读练习及答案
养成好习惯阅读练习及答案《养成好习惯》阅读材料养成好习惯梁实秋人的天性大致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习惯方面却各不相同,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在幼小的时候最容易养成,一旦养成之后,要想改变过来却还很不容易。
例如说:清晨早起是一个好习惯,这也要从小时候养成。
很多人从小就贪睡懒觉,一遇假日便要睡到日上三竿还高卧不起,平时也是不肯早起,往往蓬首垢面的就往学校跑,结果还是迟到,这样的人长大了之后也常是不知振作,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
(祖逖闻鸡起舞,刘琨枕戈待旦,那才是志士奋励的榜样。
) 我们中国人最重礼,因为礼是行为的规范。
礼要从家庭里做起,姑举一例:为子弟者“出必告,返必面”,这一点点对长辈的起码的礼,我们是否已经每日做到了呢?我看见有些个孩子们早晨起来对父母视若无睹,晚上回到家来如入无人之境,遇到长辈常常横眉冷目,不屑搭讪。
这样的跋扈乖戾之气如果不早早的纠正过来,将来长大到社会服务,必将处处引起摩擦不受欢迎。
我们不仅仅对长辈要恭敬有礼,对任何人都应该维持相当的礼貌。
大声说话,扰及他人的宁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我们试自检讨一番,在别人读书工作的时候是否有过喧哗的行为?我们要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维持公共的秩序,顾虑他人的利益,不可放纵自己,在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要知道依次排队,不可争先恐后的去乱挤。
时间即是生命。
我们的生命是一分一秒地在消耗着,我们平常不大觉得,细想起来实在值得警惕。
我们每天有许多的零碎时间于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
我们若能养成一种利用闲暇的习惯,一遇空闲,无论其为多么短暂,都利用之做一点有益身心之事,则积少成多终必有成。
常听人讲起“消遣”二字,最是要不得,好像是时间太多无法打发的样子,其实人生短促极了,哪里会有多余的时间待人“消遣”?陆放翁有句云:“待饭未来还读书”。
我知道有人就经常利用这“待饭未来”的时间读了不少的大书。
古人所谓“三上之功”,枕上、马上、厕上,虽不足为训,其用意是在劝人不要浪费光阴。
吃苦耐劳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标识。
刘国芳《声音》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声音刘国芳有一天,我来到一条河边。
这儿是荒郊野外,一条河便让人觉得很空旷。
河边没人,不管是河的上游、下游,还是河对岸,都没有人。
但是,我忽然听到声音了。
不是一个人的声音,是很多人的声音,一片嘈杂。
但我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也看不到说话的人。
旋即,声音没有了,一切归于沉寂,好像刚才的声音不是真实的,而是一种幻觉。
是个好天,已经落了好多天的雨了,但现在,太阳出来了。
太阳在河里是悬不住的,低一下头,太阳就落在了水里了。
太阳落在水里,便碎了,碎成满河的粼粼波光。
不过,把头抬起来,太阳还在天上。
有雾霭腾腾升起,它们随着流水缓缓而去。
去远了,一条河便虚无缥缈起来。
忽然又有声音了,从那虚无缥缈的地方传来。
我侧耳倾听,终于听清了一句:“香竺真可怜呀,老公被官府捉了,一家人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全落在她身上了。
”接下来,又听不清了。
我想看清说话的人,往那虚无缥缈的地方望去。
但我看不到,我没有看见说话的人。
忽然声音又传了过来:“谁叫他乱砍,这山上的树都被他砍光了。
” “又不是他一个人砍,怎么就捉他一个人?”“他倒霉,你没听说,人一倒霉,喝水也塞牙。
”声音又断了。
这回,我听清了,是两个女人的声音。
我的眼睛又四处张望,想看清这两个说话的女人,但我还是没看到。
现在,声音又没有了,说话的人也看不见,于是,我又觉得刚才的声音是一种幻觉。
或许,那不是幻觉,那声音是真实的,但却不是现代人的声音。
是时光隧道使他们的声音重现。
刚才我不是听到他们说官府么,现在的人,哪有说官府的?两个说话的人,也许是几十年前的人,或者几百年前的人,甚至几千年前的人。
她们说过话后,声音储藏在天空里。
有一天,周围的环境和那天完全相同,于是,她们的声音又被重现了出来。
也有可能,说话的人离这儿很远,是时空错位把她们的声音传了过来。
两个说话的人,离这儿有几十里,几百里,甚至几千里。
但再远,时空一错位,她们和我便会近在咫尺。
在空旷的河边,到处虚无缥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 (有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有答案)一、快乐阅读。
(15分)从小做时间的主人“时间”是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词。
一天等于24小时,1440分,86400秒。
流行的一句名言是“时间就是生命”。
怎样做时间的主人,而不浪费生命呢?这是一个既.有趣又.发人深省的问题。
我的父亲是一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
他常常教育我们要“今日事,今日毕”。
在他的[严厉严格严密」教育下,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养成了今天能完成的事绝不拖到明天的习惯。
这种习惯“使我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任务。
从小学时代到如今,我总是不断地给自己规定进取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指标。
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我自订的计划已达到2000个了。
记得小学五年级时的一个假.(jiǎjià)期里,我对《数学——1000个难题》[依依不舍了如指掌爱不释手],后三天时,还有200道题没解完。
于是我关起门来加倍努力,睡.( shuìsuì)眠时间减少到最低的程度,终于按计划完成了运算。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现在觉得,一个人如果不能不断地给自己压力,往往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大好年华也会白白流逝。
人们常说好习惯是童年养成的。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我工作和学习时,高度集中精力的好习惯,就是从小养成的。
曾记得读小学时,有一次我正在解数学题,邻居家发生了一起未成灾的火灾,当时人声喧哗:而我却丝毫没有觉察,直到被父亲拖出室外才知道。
过去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弥补。
愿我们珍爱今天,从今天开始,争做时间的主人,把一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
1.用“/”划去文中加点字的不正确读音。
(2分)2.联系上下文,用“√”在[ ]选择合适的词语。
(2分)3.用句中带点词造句。
(3分)这是一个既.有趣又.发人深省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怎样才能做“时间的主人”?请你结合短文,在正确的答案的括号里打“√”。
刘国芳《习惯》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习惯刘国芳老人挑一担莴笋上街去卖,老人早上四点出门,天蒙蒙亮的时候,老人到街上了。
路上落了雨,老人身上淋湿了,天还凉,老人在风中冷得发抖。
有人上街买菜,看见老人在发抖,就说:“落雨就不要出来呀。
”老人说:“不要紧。
”买菜的又问:“莴笋几多钱一斤?”老人说:“五角。
”买菜的没讨价还价,称了三棵,把钱給老人时,买菜的又说:“你这是何苦呢,五角钱一斤的莴笋,你这一担总共也卖不了几个钱,淋病了划不来。
”老人说:“劳惯了,不要紧。
”买菜的不再说了,走了。
天完全亮了,街上人也多了。
一个孩子跟着大人过来买菜,孩子也看见老人在寒风中冷得发抖,孩子于是跟大人说:“我们买莴笋吧?”大人说“你不是不喜欢吃莴笋吗?”孩子说,“你看那老奶奶,一身都湿了,我们买了她的莴笋让地早点回家。
”大人听从了孩子,过去问着老人说:“莴笋几多钱一斤?”老人说:“五角。
"大人和孩子也没还价,拿了几棵给老人称,老人称着时,孩子问着老人说:“奶奶,你冷吗?”老人说:“不冷。
”孩子说:“下雨就不要出来呀?”老人说:“不要紧。
”孩子和大人走开后,孩子跟大人说:“我觉得这奶奶好可怜。
”孩子说着时,到处看,忽然,孩子发现街两边除了一些菜贩子外,卖菜的全是一些老人。
孩子惊讶于自己的发现,孩子说:“妈妈,街两边卖菜的怎么全是老人呀?”大人说:“现在乡下年轻人都不愿作田,只有老人作田。
”孩子说:“为什么只有老人作田?”大人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孩子说:“所以,这上街卖菜的都是老人。
”大人点头。
卖菜的老人还在那儿,一个人过来买莴笋,又一个人过来买莴笋,他们都看见老人淋得一身,看见老人冷得发料,瑟瑟发抖,如同一头孤独地站在寒风中的老牛。
他们就很同情老人了,他们说:“落雨就不要出来呀,一担莴笋又卖不了几个钱。
”老人说:“习惯了,不出来倒不晓得做什么?"买菜的就不作声,买了莴笋走人。
很快,老人挑来的莴笋卖完了,老人挑了空担子往回走。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句式变换训练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不相同的一项是()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是,一双鞋也许不能走遍天下,但频繁换鞋子,走几步换一双,且不说付出的成本太大,光换鞋子这种折腾就势必影响赶路。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不会频繁瞎折腾;一个脚踏实地的国家,不会动辄改弦易辙。
国家越自信,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就越有底气;认定方向,戮力同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中国梦便不遥远。
A.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啊,请不要频繁瞎折腾了!B.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怎么不会频繁瞎折腾?C.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难道可以频繁瞎折腾?D. 一个求真务实的人,一定不要频繁瞎折腾!【答案】 B【解析】【分析】B项,“ 怎么不会频繁瞎折腾?”一句,否定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一个求真务实的人,一定会频繁瞎折腾。
和例句意思不一致,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句式变换后意义的区别。
答题时应注意,仔细本文每个句子意思、语气、词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表意的区别,选出正确答案。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有“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美名的合肥市,素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其环城公园便修建在合肥古城墙的基础之上,沿着起伏的岗丘地形,加之原有的绿林带及护城河,精筑而成。
环城公园总长约9公里,分为六个景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茂林修竹、夏河朝露的银河景区;湖峦相映、水碧枫赤的西山景区;林木葱茏,芳草常青的环北景区。
这样的环城公园无城墙之隔hé,面水而立,一派迷人旖旎的江南风光。
倘佯其间,吊古论今,让人流连忘返。
(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襟喉________ 湖峦相映________ 隔hé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旖旎”的意思是________(4)将文中画线句改成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迷路刘国芳阅读练习及答案
迷路刘国芳阅读练习及答案刘国芳《迷路》阅读材料①我小时候迷过一次路。
②那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玩。
我走了很远,来到了一条河堤上。
但再远,我也认识回家的路,因为这地方我来过,大人带我来过几次,我知道回家的路: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走到我住的新大街。
③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
④在河堤上我没再走,就在河堤上玩。
差不多是夏天了,美丽的蝴蝶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又飞往很美的地方,也有的蝴蝶不再飞往远处了,停下来。
蝴蝶停下来的地方更美——那是美丽的花丛。
与蝴蝶一起飞来的还有蜻蜓,它们飞在很高的天空,把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
这是一个很美的夏天,花红草绿,蝴蝶起舞,蜻蜓翩跹。
⑤一个老人,在我玩着时走了来。
近了,老人说:“你知道新大街怎么走吗?”⑥我看着老人,点点头,说:“知道,往这边走,过了一座桥后往……”我应该告诉老人往左拐,但话要说出口时,我忽然想骗骗老人——我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往人水缸里撒过尿,塞过人家的烟囱——这次,我骗起老人来,说:“过了一座桥后往右拐。
”老人丝毫没有怀疑,老人谢过我,蹒跚着走去。
⑦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老人按我指点的方向走,一定会迷路。
我在堤上玩了一阵,也要回家了。
回家的路我认得: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回到家里。
⑧我按上面的想法往回走。
⑨很快我走到桥边了,又很快,我过了桥。
桥那边两条路,往左拐就是回家的路,很快,我走上了这条路。
但在这条路上走了一阵,我居然看见了老人,她慢慢吞吞地走在我的前面。
见到老人,我立刻明白我走错了,我告诉过老人让她过了桥往右拐,这是骗她的,现在,我看见了老人,说明我跟老人走在同一个方向。
⑩我不能跟着老人走。
我转身往回走,走回到桥边时,我拐进了另一条路。
但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也没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而且越走越陌生,我不知道我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新大街在哪里。
我迷路了。
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我要回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
一个大人,过来问我哭什么,我告诉大人,我迷路了。
第二单元达标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达标练习第一部分(1~3题)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乙】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rén cí)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丙】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丁】6 月17 日9 点22 分,长征二号F 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guǐ dào)。
(1)根据【乙】【丁】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rén cí) ②(guǐ dào)(2)给【甲】【丙】两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畸形 ( ) ②黝黑( )2.(河北名师原创)鲁迅先生是修改文章的典范,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题号原稿改定稿出处(1)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学上的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
《藤野先生》(2)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藤野先生》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河北一家卤味店采用自助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
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
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请你从“诚信”的重要性的角度,对材料中没有自觉付款的顾客进行劝说。
第二部分(4~10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父亲给的日月星辰那年,我和妹妹同时参加高考,父亲早两天便从家里宰了一只鸡带到县城的出租屋,自告奋勇地说要做饭给我们吃。
《习惯的力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习惯的力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①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习惯能载着你走向成功,也能驮着你滑向失败。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一位远房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
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大增,成了百万富翁。
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②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多大的影响,它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在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
即使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最终也可以演变成为习惯性的创新。
③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继而形成稳定的习惯。
④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
因此。
追求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所以,在实现成功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成功欲望,要有信心、有热情、有意志、有毅力等之外,还应该搭上习惯这一成功的快车,实现自己的目标。
⑤我国南宋诗人陆游笔耕不辍,一生写下了近万首诗篇,其中他晚年所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成为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
前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夫用“时间统计法”来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在50余年间取得了数百项科研成果。
由此可见,习惯决定着你的活动空间的大小,也决定着你的成败。
养成好习惯对于你的成功非常重要。
14.本文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你如何理解第④自然段中亚里士多德话的含义?(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6.第⑤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参考答案:14、(2分)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成功(或养成好习惯对于你的成功非常重要)。
《良好习惯的养成》阅读答案
《良好习惯的养成》阅读答案《良好习惯的养成》阅读答案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
《良好习惯的养成》原文胡适良好习惯的养成,即普通所谓的人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
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告诉我们说:人品性格是习惯的养成,好的品格是好的习惯养成。
中学阶段是定型的阶段,中学生时期与其注重治学的方法,毋宁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
个人的坏习惯在中学还可纠正,假使在中学里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人的前途便差不多算完了,在大学里可能不会是个好学生,在社会里可能不会是个有用的人才。
我们的国家以前专注重文字教育,读书人的指甲蓄得很长,手脸都是白白的,行动是文绉绉的,读书可以从"学而时习之"背诵起,写文章摇摇摆摆地会写出许多好听的词句来,可是他们不能动手,也不能动脚,连桌凳有一点坏了,也不能拿起斧头钉子来修理。
这种只能背书写文章的读书人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动手动脚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怎样养成呢?我在台湾大学讲《治学方法》时,讲到一个故事:宋时有一新进士请教老前辈做官的秘诀,老前辈告诉他四个字:勤谨和缓。
这四个字,大家称为做官的秘诀,我把它看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
④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地去做。
要用眼睛的用眼睛,用手的用手,用脚的用脚。
先生叫你找材料,你就到应该到的地方去找;叫你找标本,你就到田野,到树林里去找。
无论在实验室里,在自然界里,都不要偷懒,一点一滴地去做。
⑤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
写汉字,一点、一横也不放过;写外国字, "i " 的点、"t "的横,也一样不放过;做数学,一个圈、一个小数点都不苟且。
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情,做小事关系天下的大事,做学问关系成败,所以细心谨慎,是必须养成的习惯。
⑥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要虚心,要和和平平。
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习惯成自然阅读理解答案(9篇)
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习惯成自然阅读理解答案(9篇)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较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这篇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这里是人美心善的小编有缘人帮大家找到的9篇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习惯成自然阅读答题目篇一9.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分)答:10.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4分)答:11.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4分)答:12.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答:1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4分)答:习惯成自然篇二习惯成自然1、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2、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3、一般人都是依据爱好去想,依据学识及吸收的见解去说,但通常都依据习俗去做。
4、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
5、大事使我们惊讶,小事使我们沮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二者都会习以为常。
6、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7、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
8、较为贤明的。
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
9、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就是被征服的,10、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11、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12、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
13、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
14、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
15、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下列对课文的文学常识梳理及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塑造了牧羊人的形象诠释了别样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宣扬了环境保护的主题B. 《秋天的怀念》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集《我与地坛》文章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C.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D. 《狼》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这则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论怎样狡诈终归都要失败【答案】D【解析】D.“明代”“童话”错误蒲松龄是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狼》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故选D.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木兰诗》作者是郭茂倩选自《乐府诗集》《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B.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当”是介词“时候”是副词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D. 中国古代称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答案】D【解析】A项“《木兰诗》作者是郭茂倩”错误《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B项“‘时候’是副词”错误“时候”是名词C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故选D3.对《〈孟子〉三章》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C. 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答案】C【解析】C项“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说法错误司马迁、欧阳修、张海迪都是历经磨难然后获得成功的这三个人的事例能够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达雅陪同患伤寒病症痊愈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思考生命的意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那段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B. 红军攻下了小城谢佩托夫卡保尔的好朋友瓦莉亚参加了革命当了团区委书记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D. “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当上了委员或委员一类的首长呢”这段话是丽达对保尔说的【答案】C【解析】A项没有达雅的陪同B项是谢廖沙当了团区委书记不是瓦莉亚D项这段话是冬妮娅对保尔说的故选C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棵小桃树》选自《平凹散文》作者贾平凹文章状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B. 《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铭” 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C. “箫鼓追随春社近”中“春社”指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D.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肺部炎症”是偏正短语【答案】C【解析】C项“庆祝丰收”错误应是“祈求丰收”6.下列语法分析\underset\cdot不\underset\cdot正\underset\cdot确的一项是()A.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句话中的“白杨树”“平凡”“赞美”三个词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B.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这句话中划横线的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C. “我们学习党史不仅要感悟思想伟力更要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这是一个选择复句D. “吴孟超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书写了济世苍生的传奇”这句话的主干是“吴孟超书写传奇”【答案】C【解析】C项“不仅……更………”引领的是递进复句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7.(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________ (《诗经·蒹葭》)7.(2)__________ 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7.(3)李白在《行路难》中体现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7.(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7.(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①野草属于乡间大地②在城市里被水泥从林挤得难有栖身之地的野草即便得到了点滴瘠薄的土地也生长得_ _甲___(虚与委蛇萎靡不振)茎叶上积满了灰尘一副____乙____(失魂落魄惊心动魄)的样子③而那些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则qiè意地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④这些欢畅的野草是大地翠绿的衣裳年年岁岁将大地母亲装扮得秀丽、多姿乡间才是野草快乐的家园(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underset\cdot栖()身②qiè()意(2)第②句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3)语段中甲、乙两处横线上应选择的恰当的词语是()A.虚与委蛇失魂落魄 B.萎靡不振失魂落魄C.虚与委蛇惊心动魄 D.萎靡不振惊心动魄(4)“瘠薄”中“薄”的意思是()A.轻薄少 B.不厚道不庄重C.(土地)不肥沃 D.(味道)不浓淡(5)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改变原意)【答案】在水一方【解析】(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答案】(2)满面尘灰烟火色【解析】(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答案】(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解析】(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答案】(5)-(1)①qī, ②惬, (2)从林, 丛林, (3)B, (4)C, (5)乡间不才是野草快乐的家园吗?【解析】略8.(1)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8.(2)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答案】(1)红军不怕远征难【解析】(1)根据“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可推知答案注意“征”的正确书写【答案】(2)万水千山只等闲【解析】(2)根据“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可推知答案注意“等”“闲”的正确书写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9.(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9.(3)根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B.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C. 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D.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家一样)【答案】D【解析】(1)D项句意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做理想社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答案】(2)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解析】(2)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第二个“亲”指父母第一个“子”用作动词以……为子第二个“子”指子女【答案】(3)古代时的理想社会就是要求所有人无私心杂念做事出于公心讲求诚信与人为善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所有人都能得到照顾社会安定无犯罪现象做到“外户而不闭” 作为跨世纪的中学生应从自身做起从小树立“天下为公”的理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争做有文化、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解析】(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可以结合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阐述出大同社会的特征并明确自己对这种社会的看法表述实现这种理想社会应如何做如我们应以这样的理想社会为奋斗目标努力学习以大同社会人民所具有的素质要求自己早日实现“中国梦”等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随着诗人的行踪、所见的不同其情感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0.(2)题目中的“道士”在诗中并没有出场但处处可见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道士形象?是怎样塑造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1.(1)根据本文的行文思路对本文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11.(2)结合全文说说文章以“枯萎的蒲公英”为题的好处11.(3)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 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1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①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②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11.(5)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答案】A【解析】(1)阅读文章可知①②段描写了眼前的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③④⑤⑥⑦段写由蒲公英联想到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⑧⑨段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故结构划分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故选A【答案】(2)①富于象征性“枯萎的蒲公英”象征了去世的母亲②交代行文线索全文描写枯萎的蒲公英旨在歌颂母亲③题目新颖生动富有吸引力提高读者阅读兴趣④感情的出发点开头借“枯萎的蒲公英”引入回忆结尾借与“蒲公英”对话直接抒发对母亲的感激、思念之情【解析】(2)分析文章的标题要注意抓住文章的主旨分析其深层内涵阅读文章可知文中写“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的蒲公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这使作者想到了八十岁仍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的老母亲“枯萎的蒲公英”就象征了那为儿女操劳一生的母亲作者由自然界的枯萎的蒲公英想到了像蒲公英一样坚强刚毅的老母亲继而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结尾部分再次写到这棵冬日里的蒲公英“枯萎的蒲公英”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是抒情对象借此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思念和赞颂的主题同时以此为题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案】(3)第一次看到冬日里的蒲公英联想到母亲一生所付出的艰辛而心疼第二次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却已逝而伤感心疼【解析】(3)阅读文本可知文章第一次提到“我”的心“疼”是在文章第③段是因为“我”看到“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的蒲公英仍“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 只为“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由此“我”想到坚强刚毅的母亲一生为儿女奔波劳碌心疼母亲第二次提到“我”的心“疼”则是在文章第⑧段这棵蒲公英叶片虽已泛黄但它仍能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 而此时母亲已去世了她再也不能与“我”面对这使“我”无比伤心感到心疼【答案】(4)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了出来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白发之多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解析】(4)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格式为运用的修辞手法+该修辞手法的特点+内容+表达的情感①句由句中“努力”“力量”“手脚”等词可以看出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冬日里蒲公英不畏严寒、奋力生长的状态赞美了蒲公英顽强的生命力②句把“母亲的白发”比作“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白发的数量之多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付出之多、所受的苦难之多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5)①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②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③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解析】(5)解答此题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从结构上看文章从“我”看到的一棵蒲公英开始写起并由此引出“我”对母亲的回忆最后两段则由回忆回到现实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从内容上看文章的最后两段总结全文并通过写蒲公英在冬日里所表现出的刚毅来突出母亲同样具有的品质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与思念之情1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少年书架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地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⑭小小的书架成了!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书架伴“我”成长【答案】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 父亲为“我”制作书架【解析】解答此题需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根据已给出的事件找到相对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本文以“书架”为线索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④)写“我”到老师家看到他的宽大的自制书架无比震惊第二部分(⑤~⑧)写“我”回来后在书桌上用字典搭了个“小书架” 并向父母炫耀第三部分(⑨~⑯)写父亲到包装厂捡来木料为“我”制作了一个书架第四部分(⑰~⑲)写“我”对这个书架的喜爱它陪伴着“我”成长题目中缺少的两件事分别可概括为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父亲为“我”制作书架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下面是关于对联的调查统计表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从表格中得出的结论13.(2)一游客游览北京颐和园月波楼看到门楼左边写着“一径竹阴云满地” 右边被花遮挡了下面能与上联相配成一幅对联的是()13.(3)下面是某同学拟写的倡议书片段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A)________ 春节有春联丧事有挽联书斋有励志联风景胜地有名胜联章回小说有标题联生日吉庆有寿联对名人评价有名人联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掌握对联的创作方法(B)对于熏陶学生的优秀、培育学生的素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①(A)处画线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B)处画线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答案】(1)大多数人关注对联认为对联能够增加节日气氛弘扬传统文化但对联知识还不够了解【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比较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通过表格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注意表中所示项目(文字)仔细观察各项数字比较彼此的变化从学生是否关注过对联、对联能否增加节日气氛、贴对联是弘扬传统文化吗、是否知道上下联怎么贴四个方面概括信息点通过观察图表我们会发现这些信息大多数人关注对联认为对联能够增加节日气氛弘扬传统文化但对联知识还不够了解【答案】A【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做此类题时要注意上下句字数相等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依据对对联的原则及内容可知能与上联相配成一幅对联的是“半帘花影月笼纱” 故选A【答案】(3)①将“不是……而是……”改为“不但……而且……”或“不仅……还(也)……”②将“优秀”改为“品格(品质)”【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①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不是……而是……”改为“不但……而且……”或“不仅……还(也)……”②搭配不当应将“优秀”改为“品格(品质)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4.(1)《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有一种原因是官逼民反请用一句话列举一例14.(2)仿照画线句子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施耐庵在设计《水浒传》中英雄们的出场时可谓别具匠心鲁智深出场三拳打死镇关西凸显他行侠仗义林冲出场不敢打调戏自己妻子的高衙内凸显他忍辱负重武松出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林冲被高俅害得家破人亡在风雪夜杀死了陆虞侯等人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解析】(1)从《水浒传》塑造的人物形象中选择“官逼民反”的典型来作答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他们造反的原因即可如林冲、阮氏兄弟等【答案】(2)示例赤手空拳打死景阳冈的老虎, 凸显他刚强勇敢【解析】(2)根据武松的事例作答武松的出场是在第二十二回他回家看兄长路过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为害一方的老虎体现出其勇猛刚强的特点注意格式事件+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据此进行拟写即可。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读课文《周亚夫军细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选自《史记》的《绛侯周勃世家》B. 全文记叙了文帝劳军的经过主要表现的人物即为文帝C. 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语言简练而极富有表现力D. 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答案】B【解析】B项文章主要表现的人物是周亚夫2.《唐雎不辱使命》里“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之”字和下面哪句的“之”字用法相同()A. 甚矣汝underset·之不惠B. 由此观underset·之王之蔽甚矣C. 凡所宜有underset·之书D. 徐公不若君underset·之美也【答案】C【解析】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3.(1)海内存知己 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2)________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3)万籁此都寂 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4)_______________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3.(5)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6)________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3.(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涯若比邻【解析】(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此题要注意“涯”“蒸”“磬”“贱”等字词的书写【答案】(2)气蒸云梦泽【解析】略【答案】(3)但余钟磬音【解析】略【答案】(4)黄发垂髫【解析】略【答案】(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略【答案】(6)浮云游子意【解析】略【答案】(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析】略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4.(1)默写①天接云涛连晓雾 ________________②一曲新词酒一杯 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绿水逶迤④________________ 沉醉不知归路⑤________________ 倚清秋⑥委而去之 ________________4.(2)①今夜鄜州月 ________________②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答案】(1)①星河欲转千帆舞, ②去年天气旧亭台, ③轻舟短棹西湖好, ④常记溪亭日暮, ⑤金陵城上西楼, ⑥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解析】(1)注意“棹”“暮”的正确书写【答案】(2)①闺中只独看, ②瓢虫【解析】(2)①注意“闺”的正确书写②根据文中提示的“瓢虫”及对它们的外貌描写可知本段的描写对象是瓢虫5.(1)昔我往矣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雨雪霏霏5.(2)何当金络脑 _______________5.(3)_______________ 润物细无声5.(4)今夜偏知春气暖 _______________5.(5)根据诗句的意思和你积累的课外知识正确选填花名(只填序号)A.桃花 B.梨花 C.葵花 D.梅花 E.荷花 F.杏花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_______开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________村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_______________别样红④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_______________向日倾⑤竹外________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_______________扑鼻香【答案】(1)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解析】(1)注意“依”的正确书写【答案】(2)快走踏清秋【解析】(2)注意“踏”的正确书写【答案】(3)随风潜入夜【解析】(3)注意“潜”的正确书写【答案】(4)虫声新透绿窗纱【解析】(4)注意“透”的正确书写【答案】(5)①B, ②F, ③E, ④C, ⑤A, ⑥D【解析】(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注意不要有错别字6.(1)富贵不能淫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6.(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6.(3)《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听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6.(4)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在古代通讯不发达所以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家书的珍贵【答案】(1)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解析】(1)注意“武”的书写【答案】(2)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解析】(2)根据“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可推知答案注意“利”的书写【答案】(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解析】(3)根据“从视觉、听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可推知答案注意“燕、脂”的书写【答案】(4)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解析】(4)根据“表现家书的珍贵”可推知答案注意“烽”的书写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化用前人诗文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如《渔家》一诗中“好作寒江钓雪图”就是化用了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再如王安石的《桂枝香》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化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两句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谓自古人入又古人出翻出新意从而不断有新境界既然渔夫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伴随渔夫的“渔歌”也就常常为文人所青睐比如《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此乐何极” 表达了面对明丽之境的欢乐而《滕王阁序》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传递出身临其境一般的深切感受又仿佛状写出一种难以用文字刻画的情境虚实结合妙不可言【答案】①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②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③渔舟唱晚, 声断衡阳之浦【解析】①由“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可推知答案注意“庭”的正确书写②注意“璧”的正确书写③注意“衡”“浦”的正确书写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请说说首句“何人半夜\underset\cdot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中加点字“推”的表达效果8.(2)联系词的上下片请理解尾句老僧之喜的作用【答案】(1)运用拟人将浮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浮云笼罩青山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遗憾和忧虑【解析】【答案】(2)衬托通过老僧之喜映衬了词人重睹青山的喜悦体现了词人落职闲居期间积极乐观的坚定信念【解析】9.(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9.(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9.(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9.(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后主弃邺东遁劢恒后殿为周军所得武帝见之因问齐亡所由②下车大崇威惠民夷悦附其山谷间羌卜相率诣府称谒A. 高祖为丞相/谓劢曰/齐所以亡者由/任邪佞/公父子忠良闻/于邻境宜善自爱/劢再拜/谢曰/劢/亡齐末属/恩幸已多/B. 高祖为丞相/谓劢曰/齐所以亡者/由任邪佞/公父子忠良闻于邻境/宜善自爱/劢再拜谢曰/劢/亡齐末属/恩幸已多/C. 高祖为丞相/谓劢曰/齐所以亡者由/任邪佞/公父子忠良闻于邻境/宜善自爱/劢再拜谢曰/劢/亡齐末属/恩幸已多/D. 高祖为丞相/谓劢曰/齐所以亡者/由任邪佞/公父子忠良闻/于邻境宜善自爱/劢再拜/谢曰/劢/亡齐末属/恩幸已多【答案】B【解析】(1)“由”是“由于”的意思应位于句首其后不能断开排除A、C项“于邻境”为介词结构后置修饰“闻” 其前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B【答案】D【解析】(2)D项“臣也是古代官员面对上级时的自称”错误应是“官吏面对君主时的自称”【答案】A【解析】(3)A项“也因此被当时人看重”错原文为“有才干甚为时人所重” 是因为有才干被时人看重而不是因为“容貌风度出众仁义孝顺”【答案】(4)①后主弃离邺城向东逃跑高劢常常殿后被北周军队俘获周武帝见到他就问他北齐灭亡的原因②(高劢)到任后振扬威严广行仁惠百姓夷人悦服归顺那些山谷中的羌人相随到州府称颂拜见【解析】(4)①遁逃跑为……所表被动所由……的原因②下车到任诣到往谒拜见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_(人名)10.(2)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_______②援疑质理_______________③皆被绮绣_______________④缀公卿之后_______________10.(3)作者“家贫”却能“遍观群书” 请分析这一矛盾转化的条件10.(4)太学生的求学条件与作者相比有哪些优势?请简要回答10.(5)请在文中找出一处细节描写并赏析【答案】(1)明代, 宋濂【解析】(1)《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写给他的同乡晚生马君则的一篇赠序【答案】(2)①借, ②询问, ③同“披”, ④跟随【解析】(2)①句子译为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假借借②句子译为提出疑难询问道理质询问③句子译为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被同“披”④句子译为跟随在公卿之后缀跟随【答案】(3)①借书并守时归还他人愿意借书给我②勤奋抄写借书来阅读【解析】(3)解答本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中的相关内容分析作答从“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可看出作者虽“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但是他能向“藏书之家”借读并能按时归还因而他人愿意借书给我再加上他“手自笔录”地勤奋抄书阅读所以“因得遍观群书”【答案】(4)①太学生学习有物质保障②太学生有现成的老师老师乐教、学问渊博③太学生有书书籍丰富【解析】(4)文章写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与作者青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形成鲜明的对照强调了勤苦学习的必要性找出文章中对比的内容分析作答“日有廪稍之供”与上文生活条件之苦对比“有司业、博士为之师”与上文“求师之难”对比“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上文“借书之难”对比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太学生在读书、求师、生活等几个方面都比作者当年的求学条件优越得多据此理解作答【答案】(5)细节描写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这句话是说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用热水为我擦洗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生动地描写出了严寒的冬天、风雪之中前去求学的艰苦表达了自己求学的坚定决心【解析】(5)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中作者运用“手指不可屈伸”这一细节描写写出了自己的抄书的艰难即使是手指冻僵也不敢稍有懈怠表达了作者的求学的坚定决心答案不唯一找出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读课文《周亚夫军细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选自《史记》的《绛侯周勃世家》。
B. 全文记叙了文帝劳军的经过,主要表现的人物即为文帝。
C. 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语言简练而极富有表现力。
D. 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答案】B【解析】B项,文章主要表现的人物是周亚夫。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理想、高兴、他们、愿意”分别是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
B. “鱼塘”“地球”是单义词;“包袱”“负担”是多义词。
C. “狭隘、卑鄙、凶狠、损人利己”都是贬义词。
D. “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运用了比喻修辞。
【答案】A【解析】A.有误,“愿意”是一个表示意愿的能愿动词。
BCD.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3.(1)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2)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3)万籁此都寂,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4)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3.(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6)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3.(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涯若比邻【解析】(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初中语文《习惯》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习惯》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中语文《习惯》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
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这是我国作家巴金所言。
可见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在人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班主任对孩子习惯引导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学校在抓学生行为习惯方面,上学期除了借助于教师引导、学生自律、执勤人员监督等措施之外,还借助于听课抓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任课教师、班主任反馈,每周评出学习习惯示范班级,并且发流动红旗,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这真是:好习惯决定好人生。
法国的一句谚语说得好: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世界有多少名人的成功都是从养成好习惯开始的。
孔子不耻下问的习惯。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
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
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
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
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
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是孔子学习的好习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
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
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顾炎认为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
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习惯
刘国芳
老人挑一担莴笋上街去卖,老人早上四点出门,天蒙蒙亮的时候,老人到街上了。
路上落了雨,老人身上淋湿了,天还凉,老人在风中冷得发抖。
有人上街买菜,看见老人在发抖,就说:“落雨就不要出来呀。
”
老人说:“不要紧。
”
买菜的又问:“莴笋几多钱一斤?”
老人说:“五角。
”
买菜的没讨价还价,称了三棵,把钱給老人时,买菜的又说:“你这是何苦呢,五角钱一斤的莴笋,你这一担总共也卖不了几个钱,淋病了划不来。
”
老人说:“劳惯了,不要紧。
”
买菜的不再说了,走了。
天完全亮了,街上人也多了。
一个孩子跟着大人过来买菜,孩子也看见老人在寒风中冷得发抖,孩子于是跟大人说:“我们买莴笋吧?”
大人说“你不是不喜欢吃莴笋吗?”
孩子说,“你看那老奶奶,一身都湿了,我们买了她的莴笋让地早点回家。
”
大人听从了孩子,过去问着老人说:“莴笋几多钱一斤?”
老人说:“五角。
"
大人和孩子也没还价,拿了几棵给老人称,老人称着时,孩子问着老人说:“奶奶,你冷吗?”
老人说:“不冷。
”
孩子说:“下雨就不要出来呀?”
老人说:“不要紧。
”
孩子和大人走开后,孩子跟大人说:“我觉得这奶奶好可怜。
”
孩子说着时,到处看,忽然,孩子发现街两边除了一些菜贩子外,卖菜的全是一些老人。
孩子惊讶于自己的发现,孩子说:“妈妈,街两边卖菜的怎么全是老人呀?”
大人说:“现在乡下年轻人都不愿作田,只有老人作田。
”
孩子说:“为什么只有老人作田?”
大人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
孩子说:“所以,这上街卖菜的都是老人。
”
大人点头。
卖菜的老人还在那儿,一个人过来买莴笋,又一个人过来买莴笋,他们都看见老人淋得一身,看见老人冷得发料,瑟瑟发抖,如同一头孤独地站在寒风中的老牛。
他们就很同情老人了,他们说:“落雨就不要出来呀,一担莴笋又卖不了几个钱。
”
老人说:“习惯了,不出来倒不晓得做什么?"
买菜的就不作声,买了莴笋走人。
很快,老人挑来的莴笋卖完了,老人挑了空担子往回走。
街边有
人卖包子,老人摸摸索索掏出一块钱买了两个包子,然后边吃边往回走。
半路上又落起雨来,老人到屋檐下躲雨,躲着时,一辆汽车停在老人跟前。
随后,车上走下来一个人,这人跟老人说:“娘呀,你怎么又出来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别出来卖菜,你怎么不听?”
明显,这人是老人的儿子,老人回答儿子说:“不出来卖菜,你叫我做什么?”
老人的儿子说:“淋病了怎么办?”
老人说:“哪那么容易生病。
”
老人的儿子让老人上车,老人不上,老人说:“过一会就不下了,你走吧,我不习惯坐车,我喜欢走,我还是走回去。
”
老人的儿子抬头看看天,雨小了,老人的儿子便摇摇头,开车走了。
几子把车开走后不久,老人也往家里去。
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后,老人到家了。
一到家,老人便放下担子,然后往地里去。
落了雨,地里的菜青翠碧绿,面对一地的青青翠翠,老人笑靥如花……
(本文有删改)17.概括本篇小说的语言特点。
18.本篇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19.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20.小说以“习惯”为题在文中有什么意蕴?请你谈谈对此的理解与思考。
【答案】
17.①叙述语言简洁,口语化,符合人物的身份。
②人物语言具有反复性.能更好地凸显人物朴实吃苦耐劳的特点。
18.①多用对话形式.使叙事更加集中。
②类似情节的反复运用,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
③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尾方式,使小说的意蕴更加丰富。
19.①场景描写,简单勾勒了故事发展的环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②神态、细节描写,刻画了老人在等待卖菜时湿冷的样子。
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老人坚韧、隐忍和勤劳的特点。
④语言描写,体现了买菜人对老人的同情。
⑤“一个”“又一个”等词语的运用,突出了人们关注、同情老人的普遍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体现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的人文关怀。
20.意蕴的理解:①老人每天卖菜,对人说“不要紧”,拒绝儿子的好意.坚持走路回家是习惯,体现了老人坚韧、隐忍和勤劳的特点。
②周围的人对老人产生同情心,买菜时不还价是习惯,体现了人们的善良,具有同情心。
③如今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在家干活这种情形也成了习惯,引起我们对空巢老人现象的关注。
①儿子要老人坐车,不让老人卖菜是习惯,体现了儿子对老人的关心,孝顺老人。
意蕴的思考:①在如今的时代变革中,空巢老人这样的普通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值得我们关注,对普通人也需要有人文关怀。
②人们的善良、勤劳,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这些美好的习惯,值得在当今社会继续发
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