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平、采区设计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矿井水平、采区设计管理规定
为提高公司各矿井水平、采区设计质量,进一步完善采矿工程设计工作,依据煤炭行业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针对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对原《采矿设计管理方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具体如下:
一、设计编制依据
设计编制的依据:已经批复的矿井已有相关设计和地质报告或地质说明书、《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标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标准〔试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国家、省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等。

二、设计编制资质
1、生产矿井的水平设计〔含安全专篇、防突专项设计〕由矿区设计院设计。

矿区设计院不能满足资质要求的,经公司总工程师同意,可外委其他具备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

2、采区设计〔含防突专项设计〕由各矿自行编制,特殊情况需外委设计单位设计的,必须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3、工作面及其它小型设计必须由各矿自行编制。

三、水平设计、采区设计、工作面设计编制的内容
《防止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及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

公司所属各矿井在编制水平延深设计的同时,编制包括瓦斯治理内容在内的安全专篇,安全专篇对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要做详细说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必须编制水平防突专项设计。

各矿井所有采区必须编制采区设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必须同时编制防突专项设计。

放顶煤工作面必须编制工作面设计。

以上设计必须报公司批准,安全专篇由公司安监局组织审批,防突专项设计由公司一通三防部组织审批,其它设计由公司总工办组织审批。

设计编制的具体内容见附件〔安全专篇具体内容另行下发〕。

四、设计上报要求
公司各生产矿井的水平延深设计及安全专篇、防突专项设计,采区设计、采区防突专项设计、联合布置采区新煤层首采面设计和悬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设计须报公司审批后方可实施。

设计具体报批要求如下:
1、各矿所有上报的设计资料要依据充分,内容、图纸标准齐全,经矿总工程师组织研讨、会审后,以矿文形式上报公司。

2、报批的资料包括设计说明书〔含安全专篇、防突专项设计〕和相关设计图纸,报公司审查的设计资料一式两份。

同时将相关资料的电子版报公司总工办,由总工办转发相关职能部室审阅。

3、报送时间:采区以上大型设计在施工前〔或施工图设计前〕2个月、工作面设计在施工前1个月上报公司。

五、设计审批程序
1、各矿编制的所有设计〔含外委设计〕,必须先由矿组织会审,形成矿审查意见后再报公司审批。

2、公司职能管理部门收到报审的设计后,对设计进行初审,如初审不合要求,返回各矿,并责成矿重新设计。

3、初审合格后,按参与审查的范围,将设计资料从网上发到公司有关领导及职能部室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网上审查。

4、由公司总工程师〔或指定分管副总〕主持进行会审,提出审批意见,形成批复文件。

5、公司审查时间要求:水平设计,在收到初审合格的报审资料后45天内完成;采区设计,在收到初审合格的报审资料后30天内完成;工作面设计,在收到初审合格的报审资料后15天内完成。

5、已报公司批准的设计因现场条件等因素变化,在设计范围、巷道布置、生产系统上有较大调整或修改的,必须编制变更设计并报公司审批。

六、责任追究
1、各矿必须按规定要求及时完成有关设计,不得影响生产、施工。

否则,责任人按每天1000~2000元处罚。

2、严禁无设计施工。

否则比照无措施施工进行处理。

3、无设计施工或不按设计施工,造成安全事故,按安全管理的处理规定加重处理。

4、公司职能部门要按照规定要求及时审批各矿上报的设计。

否则按公司时效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5、凡因设计方面的问题而受到煤矿安全监察等国家行政机关处理的,由公司组织追查,对责任人的处理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七、其它
各矿总工程师是本矿设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各矿要配齐设计人员,明确职责。

在设计方案确定前要做好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及与公司职能部室的交底工作,以保证设计方案的超前性和科学性。

防治水专项设计的编制和报批工作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

此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XXXX公司矿井水平及采区设计管理规定》〔XXXX〔2010〕177号〕即行废止。

附件:1.水平延深方案设计的编制内容
2.采区方案设计编制内容
3.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编制内容
4.水平〔采区〕防突专项设计编制内容
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
附件1
水平延深方案设计的编制内容
前言
简要说明本设计的依据、矿井初步设计及改扩建设计等对延深水平的相关设计情况、矿井生产接续对本水平的要求、设计思路及设计主要内容。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矿井概况
说明矿井位置、境界、交通,地面主要建筑、铁路〔公路〕、河流分布情况,矿井储量、可采、开采煤层数目,矿井开采范围、深度及周边开采关系等。

矿井现开拓方式、井筒装备、开拓巷道布置、用途、装备等。

矿井现有提升、井下运输、通风、压风、供电、排水、瓦斯抽采、防灭火等主要生产系统能力说明。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基本情况
矿井现有开采范围、采煤方法、目前的生产能力、其它开采技术条件,有无冲击地压危险情况发生,周边开采情况等。

第二节区域地质特征
一、煤系地层
煤系地层层序、厚度及产状变化情况等。

二、煤层和煤质
1.煤层
区域内各可采煤层的厚度、结构、可采范围、倾角等。

2.煤质
煤的牌号、煤的灰分、含硫、发热量、水分及主要用途等。

三、煤层顶底板
各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结构、及有关物理力学性质等;各煤层之间的间距和岩性变化规律等。

四、地质构造
区域内断层、褶曲、陷落柱、冲刷带、岩浆岩浸入体等地质构造情况,对开采的影响。

五、储量
按照有关规定分层、分块段计算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

六、瓦斯地质条件
瓦斯等级、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情况等。

七、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煤的自燃性、煤尘爆炸指数、顶底板分类、地温、地压情况、有无冲击地压危险等。

第三节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隔水层分布发育情况及变化规律
二、含水层的富水情况,补给水源及与地表水的联系
三、断层导水及邻近区域涌水情况
四、开采区域涌水情况
预测区域的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积水情况,有无突水的危险性。

五、其他情况
钻孔封孔质量、陷落柱发育情况等。

第二章水平延深方案
根据煤层赋存、地压、开采技术发展及现有巷道情况,确定水平划分及主要开拓巷道布置方式、运输方式、通风方式、煤层开采顺序〔有突出危险的煤层要优先开采保护层〕等,并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

第一节水平开拓方案
1.水平开拓巷道布置方案
简述巷道布置形式〔包括暗立井、暗斜井或井筒〕,主要开拓巷道位置、层位、断面、倾角、长度、装备等。

2.巷道工程量
选定方案的巷道名称、总工程量,投产工程量,岩巷、煤巷工程量、工程费用、投产工期等〔列表说明〕。

3.大巷运输及设备
运输方式的选择,皮带机和矿车选型,其它运输设备选型。

4.主要生产系统
简述运煤、运料、排矸、通风、瓦斯抽采、供电、排水等系统。

5.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第二节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及选择
1.技术比较
从主要生产系统的合理性、安全可靠性、技术先进性、井巷工程量、施工技术条件、生产能力、资源回收率、开拓准备工期等进行比较。

2.经济比较
井巷工程及设备费用、生产系统行运费用等。

3.方案选择
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经综合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第三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在优选水平方案基础上,根据煤层赋存、地质构造及开采技术现状确定合理的采区布置方案。

第一节采区布置
初期采区数目,位置选择,移交采区巷道布置,采区特征和采区煤炭、矸石和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选型。

第二节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根据地质构造、煤层稳定性和开采条件分析比较选择采煤方法,选择工作面采煤、装煤、运煤方式和设备选型,确定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选择计算支架设备。

第三节移交采区工作面布置
移交时采煤工作面布置、数量、工作面长度、推进度、产量。

第四节水平及采区生产能力
第五节巷道掘进
移交生产和到达设计生产能力时掘进工作面数量、组数,掘进机械设备配备,巷道断面和支护方式,移交时井巷总工程量。

第四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第一节概况
概述临近矿井及本矿井瓦斯、煤尘、矿井及煤层自然发火等级、煤与瓦斯突出、煤尘爆炸指数、突水及地温等情况。

第二节通风
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选择及其依据,矿井风量计算及依据,矿井风压和等积孔计算。

附矿井通风系统图及矿井通风网络图〔分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

第三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第四节水平瓦斯综合治理专项设计
1、主要论述预计瓦斯涌出量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2、需实施瓦斯抽采的矿井,要论述抽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抽采方式及系统的选择、设备选型、预计抽采效果。

第五节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突出煤层〕
1、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情况
2、水平开拓方式
3、煤层开采顺序
4、采区巷道布置
5、采煤方法
6、通风系统
7、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8、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9、防突装备配置计划
10、防突工程计划及明细
第六节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
1.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
采用灌浆防火时,说明系统及设备选择、灌浆系数、灌浆材料选择和来源,浆液制备的要求,灌浆范围和耗水量。

采用注氮防火时,说明注氮防火系统的选择,注氮强度计算及设备选择,注氮工艺和效果监测预防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措施。

2.预防井下水灾的措施
3.矿井降温措施及设备选型
采用机械降温时,说明地质报告中有关地热及原岩热的情况,论述采取机械降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机械降温系统选择和设备选型,并预测降温技术经济效果。

防治矿井冲击地压的措施。

井下安全监控系统和设备选型。

第五章提升、压缩空气、通风和排水设备第一节提升设备
提升方式的方案比选,主提升容器、钢丝绳、绞车电动机、电控的选型计算、并验算提升能力,采用摩擦轮提升时,要作防滑验算;当采用胶带输送机提升时,要选择和计算胶带机的型号、长度、宽度、提升速度、能力、电动机功率、驱动装置等;副提升设计同主提升设备,还需做出最大班作业提升时间平衡表,附速度图、力图和提升系统图〔或胶带输送机提升系统图〕。

第二节压缩空气设备
压缩空气供应方案选择,压缩空气需要量计算,压缩机选型方案比选,附属设备选型,压缩空气管道系统及管材的选择。

第三节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方案比选,通风机、电动机、电控设备的选型计算,对大型电动机要作启动验算。

附通风系统特性曲线图。

第四节排水设施
排水系统确实定和方案比选,水泵台数和型号选择,电动机和电控设备选型并对大型电动机启动验算,排水管路趟数和管材、规格选型。

附主排水泵工作状况曲线图、排水系统图。

第六章供电
第一节供电电源
第二节水平电力负荷
第三节井下供电
第七章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第一节监测监控系统
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
第三节紧急避险系统
第四节压风自救系统
第五节供水施救系统
第六节通信联络系统
第八章职业安全卫生
第一节概况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规程、标准和其它依据,概述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危害。

第二节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对井下造成施工危害严重的瓦斯、粉尘、自燃发火、顶板冒落、地压、地温、水灾、运输事故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可靠的预防措施,选择有效的设备,设置相应机构,配备管理人员,投入专项资金。

第九章环境保护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防治
第三节地表塌陷与治理
第十章水平延深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施工现状
第二节施工组织、劳动定员
第三节达产计划
第十一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井巷工程投资估算
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表达新水平的煤层情况、储量、采区个数、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总工程量、投产工程量、开拓准备工期、原煤生产成本,预计投产和结束时间等〔可列表说明〕
设计图纸
1.井上下对照图〔1:5000〕。

2.现有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或1:2000〕。

3.分层底板等高线图〔1:5000或1:2000〕。

4.勘探线剖面图〔1:5000或1:2000〕。

5.综合柱状图。

6.新水平开采方案图〔标明“三下”压煤线〕〔1:5000或1:2000〕。

7.巷道布置平面图、立面图〔急倾斜〕〔1:5000或1:2000〕。

8.巷道布置剖面图〔1:1000或1:2000〕。

9.水平切面图〔1:5000或1:2000〕。

10.生产系统及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图〔1:5000〕,包括运输、通风、供电、排水、压风及压风自救、供水防尘及供水施救、注氮、灌浆、瓦斯抽排、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设施、通信联络系统、主要设备布置等〔各系统用箭头、符号或图形在选定方案的平面图上表示,可多系统共用一张图〕,图中附文字说明,说明各系统流程、系统能力。

11.避灾路线图。

附件2
采区方案设计编制内容
前言
一、简要说明本设计的依据〔含已有批复设计对本设计的主要要求论述〕、矿井生产现状、生产接续对本采区的要求。

二、简要说明设计思路及设计主要内容。

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采区概况
说明采区位置,开采范围及邻近采区的关系;四周小煤窑和采区开采情况;采区上下限及走向和倾向长度;地面主要建筑、铁路〔公路〕、河流分布情况与开采的关系;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煤层的赋存情况及煤质
1.煤层与煤质
采区内各可采煤层的厚度、结构、可采范围、倾角等。

煤的牌号、煤的灰分、含硫、发热量、水分及主要用途等。

2.煤层瓦斯情况
瓦斯等级、煤层瓦斯涌出情况及其赋存规律,突出煤层及突出区域划分情况等。

二、煤层顶底板
各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结构及有关物理力学性质等。

各煤层之间的间距和岩性变化关系等。

三、水文地质
井上、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发育情况变化规律,矿井突水情况、静止水位和含水层水位变化,断层导水性,现生产区域最大及正常涌水量,临近采区涌水和积水情况等。

1.含水层、隔水层分布发育情况及变化规律,含水层富水情况,补给水源及与地表水的联系。

2.断层导水及邻近区域涌水情况。

3.采区涌水情况。

采区的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积水情况,有无突水的危险性。

4.与水有关的其他情况。

钻孔封孔质量、陷落柱发育情况等。

四、地质构造
采区内断层、褶曲、陷落柱、冲刷带、岩浆岩浸入体等地质构造情况,对开采的影响。

五、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煤尘爆炸指数、煤的自然倾向性、地温、地压情况,有无冲击地压危险等。

第三节储量
采区地质储量、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高级储量占比。

各种
煤柱的留设情况。

第二章采区布置方案选择
第一节矿井现有开拓开采系统
简述矿井现有开拓系统,采区运煤、运料、掘进出矸等系统巷道情况。

第二节、方案简述
根据煤层赋存、地质构造情况、矿压、开采技术发展及现有巷道情况,确定采区主要巷道布置方式、运输方式、通风方式、煤层开采顺序〔有严重冲击地压、突出危险性的煤层要优先开采保护层〕等,并提出两个或更多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符合国家政策,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的最优方案。

分方案一、方案二、……论述清楚
一、方案一
1.采区方案
简述采区主要巷道布置形式、数量、位置、层位、长度、装备;采区主要采煤方法等。

2.采掘安排及准备工期
方案的巷道名称、总工程量,投产工程量,岩巷,煤巷工程量等〔列表说明〕。

区段和工作面划分、煤层和工作面开采顺序、采掘工作面安排及头面比、准备工期〔包括施工队伍安排、巷道名称、支护形式、工程量、施工时间、进度等〕等。

3.主要生产系统
简述运煤、运料、通风、瓦斯抽采、供电、排水、行人、压风、通信、供水等主要系统。

二、方案二
……
第二节、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与选择
1.技术比较
〔1〕安全可靠性。

〔2〕井巷〔开拓、准备〕工程量。

〔3〕采区主要生产系统合理性及优缺点。

〔4〕采区准备工期。

〔5〕资源回收率。

〔6〕万吨掘进率。

2.经济比较
〔1〕主要开拓和准备巷道的费用。

〔2〕采区内提升、运输、供电等主要设备的费用。

〔3〕生产系统的运行费用。

3.结论
根据技术、经济方面的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第三章采煤方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第一节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根据地质构造、煤层稳定性和开采条件分析比较选择采煤方法,选择工作面采煤、装煤、运煤方式和设备选型,确定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选择计算支架设备,回采工艺、作业方式及劳动组织。

第二节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根据选定的方案,确定采区同时生产的工作面个数,年平均推进度,计算工作面和采区生产能力。

计算采区可采储量,计算采区服务年限。

第四章采区巷道及采面布置
第一节采区巷道
确定采区准备方式,采区准备巷道数目、层位的选择,轨道、胶带运输、回风、行人等准备巷道的位置关系;
采区回采巷道的名称、数量、层位的选择;
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的选择;
第二节区段和工作面
区段和工作面划分、长度、个数,区段煤柱的留设及尺寸,采面开采顺序,采掘工作安排等。

第五章采区主要系统及主要设备能力计算简述所选方案的运输、通风、供电、排水、压风、防尘、防灭火、瓦斯抽采、监测监控、信号、通讯与照明等系统,并进行
相应的能力计算和设备选型等。

第一节采区运煤系统
简述采区运煤系统流程,运煤系统能力,设备选型及其依据。

第二节辅助运输系统
简述采区辅助运输系统流程,系统设备生产能力,设备选型及其计算依据。

第三节通风系统
概述本矿井、采区瓦斯、煤尘、自然倾向性、煤与瓦斯突出及地温等情况。

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选择及其依据,采区配风量计算,矿井风压和等积孔计算。

第四节采区瓦斯综合治理专项设计
1、主要论述预计瓦斯涌出量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2、需实施瓦斯抽采的矿井,要论述抽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抽采方式及系统的选择、设备选型、预计抽采效果。

第五节防灭火注氮、灌浆系统
防灭火注氮系统流程,注氮方法,注氮系统能力说明。

灌浆系统流程,灌浆方法,灌浆系统能力说明。

第六节监测监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现状,采区监测监控主要内容/分站布置,各类传感器布置方法等。

第七节排水系统
矿井已有排水系统能力,排水系统流程,涌水量情况,采区
排水设备选型及其依据,采区排水能力,其它防治水设施。

第八节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流程,供电电源,采区负荷容量,供电方案,电缆选型,采区供电验算〔断路电流、高压电缆截面验算〕。

井下继电保护,井下接地。

第九节压风及压风自救系统
矿井压风系统能力,采区压风系统流程,管路选型及其依据。

第十节供水防尘及供水施救系统
供水防尘系统流程,采区供水系统管路选型及其依据,系统供水能力。

第十一节降温系统
降温方法、系统设备选型及降温系统。

第十二节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现有系统情况,概述采区新设系统的主要内容、系统设备选型及数量等。

第十三节紧急避险系统
矿井现有系统情况,概述采区新设系统的主要内容、系统设备选型及数量等。

第十四节通信联络系统
矿井现有系统情况,概述采区新设系统的主要内容、系统设备选型及数量等。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对防治水害、火、瓦斯、粉尘、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编写专项设计〕、穿过较大断层等地质复杂地区以及工程施工、顶板管理机电运输等方面提出原则意见和防范措施。

第一节工程施工主要措施
第二节顶板管理措施
第三节瓦斯综合治理措施〔或区域防突措施〕
第四节防灭火措施
第五节机电运输措施
第六节防治水措施
第七节防尘措施
第八节井下安全避险措施
第九节避灾措施
第七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采区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区段数目、可采煤层数目及煤层总厚度、煤层倾角、煤的容量、采煤方法,主采煤层顶板管理方法、采区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机械化程度、采区生产能力、采区服务年限、采区回采率和掘进率、巷道总工程量、投产前的工程量等。

设计图纸
1.采区综合柱状图〔比例1:200〕。

2.采区井上下对照图、底板等高线图〔1:2000〕。

3.勘探线剖面图〔比例1:2000或1:1000〕。

4.采区方案平面图〔比例1:2000或1:1000〕。

〔要包含全部系统范围或另附包含此范围的采掘工程平面图〕。

5.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及剖面图〔比例1:2000或1:1000〕急倾斜附立面图。

6.生产系统及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图:包括轨道运输、通风、瓦斯抽采、供电、排水、压风及压风自救、供水防尘及供水施救、注氮、灌浆、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设施、通信联络系统等〔各系统用箭头、符号或图形在选定方案的平面图上表示,可多系统共用一张图〕;系统图上说明系统流程和系统能力。

7.避灾路线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