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共3篇教学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2、选择身边值得佩服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做到内容具体,语言通顺。
3、学会评改习作,并在互评互改中感受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选择具体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具体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以及自己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习作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审题立意1、师:早就听说四(2)班的同学聪明能干,个顶个的棒,今天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是一段绕口令。
出示ppt:门口吊刀,刀倒吊着。
谁来试试?指名说,师说。
第一次就能说得这么流利,我由衷地敬佩这些同学,引出“敬佩”。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具有令人敬佩的地方。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练习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板书题目)。
2、ppt出示习作要求,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1、指名读2、学生汇报3、这个人可以是谁呢?4、出示ppt,教师小结:同学们很善于从习作要求中把握信息,这次作文要求写人,是我敬佩的一个人,他(她)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
重要的是要用具体的事例写清让人敬佩的原因,我们可以概括为:抓品质(特征),具体写(板书)二、确定对象,抓住品质1、“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敬佩的人是谁呢?请在纸上写出来。
2、他(她)长什么样子呢?真想见识一下呀,谁想介绍一下你最敬佩的人?在请大家介绍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朋友。
ppt出示文段1:小虎子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
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
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指名读,你从这段话读明白了什么吗?(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小虎子帅气可爱的形象,我们作文的时候只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也能突出表现物的形象。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7篇)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7篇)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7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
会写汇、欣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④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课前准备①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
②制作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
会写汇、欣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2、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①初步感知。
a.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b.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检查交流。
a.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
b.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c.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三、再读感悟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②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
四、写字写词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让学生认读,再组词。
②指导书写。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篇2【教学要求】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
会写“他、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促织》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促织》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促织》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1《促织》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促织》是一种以“促进”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它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人们的善良、勤俭和勇敢等美德。
作为中学语文教育的一部分,通过教学《促织》的内容,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意识。
在课堂实录中,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教学设计:第一步:导入在导入时,我们采用了一张图片来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我们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图片中的村庄,透过图片中的人物和事物找到故事的引子,之后,我们让学生整理自己对于图片和故事的感受,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这一步骤的导入,学生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情感细节,产生共鸣,积极参与讨论。
第二步:阅读在阅读时,我们首先让学生自由阅读,然后,再请他们阅读一遍,并注意其中细节描述。
接下来,我们根据故事情节将其分为五个部分,让学生分别朗读并解释每个部分的意义。
在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角色之间的关联和他们的情感变化,把握整个故事的主题。
第三步:分类讨论在分类讨论时,我们将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分类梳理,找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区别。
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发现故事内涵,学会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当然,在讨论中,要求学生的表述适合听众的理解,并合理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与解释。
第四步:合作创作在合作创作时,我们要求学生组成小组,根据自己所学内容,可以选择讲述故事情节的一个环节,并表现该环节描写的心情、情感。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和行动,可以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增强其互动性和表演能力。
第五步:评价反思在课程结束时,我们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看看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是否达到教师所预设的目标。
同时,让学生对课堂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也可以通过问题探讨来反思学习成果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这样一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得到了实现,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受益匪浅综上所述,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故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通过理解故事情节、角色之间的关联和情感变化,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范本(3篇)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范本一、主题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二、具体要求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必须是本人认真设计的真实成果。
在设计中要求做到《标准》、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符合学生及小学学科教学实际,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突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特色。
1.特色教学设计应以课堂活动事实为基础,贴近学生,具有可行性。
2.特色教学设计应对课堂活动作出具体叙述,能够体现出教学思想、教学观点、教学原则和有特色的教育技能。
___所有报送的课堂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稿件文责自负,严禁抄袭,一经举报或被发现抄袭者,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进行通报。
4.教学设计封面页请提供以下信息:课题、年级、作者姓名、工作单位、5.内容格式不作统一规定,但一般应包括(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教学准备(4)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等。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范本(2)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模板一、活动背景和目标1. 活动背景:简要介绍活动所在的背景信息,包括学校、教育阶段、学科等。
2. 活动目标:明确活动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二、活动内容1. 活动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该主题应与学科内容紧密相关,并符合学生的年级特点。
2. 活动内容概述:简要介绍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包括教师组织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的参与方式。
三、活动设计1. 教学步骤:明确活动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包括引入、知识点讲解、讨论、实践等环节。
2. 教学方法: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探究、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的结合使用。
3. 教学资源:列出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
4. 学习评价:设计适合活动目标的评价方式,包括观察记录、小组讨论、实践成果展示等。
四、活动实施1. 组织准备:明确实施活动所需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师的备课、教学资源的准备和学生的前期学习。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范本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优秀9篇)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范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优秀9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篇一《爷爷和小树》一、教材分析《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
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
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设计意图1、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
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39;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
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3、运用想象,延伸课外。
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
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
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
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1)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四、教学流程一、由图片引出课题1、贴“小树”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教学生字“爷”(1)比较爷——爸(2)教“父”字头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案例通用5篇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案例通用5篇第一篇:互动小组讨论课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课堂参与度。
教学内容: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结构与算法。
教学步骤:1. 老师引入主题,简要讲解数据结构与算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5人组成。
3. 老师布置一个问题或情景,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给出解答或解决办法。
4.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5.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6. 全班讨论,学生就各个小组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改进意见。
7. 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继续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第二篇:项目式学习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步骤:1. 老师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3-4人组成。
2. 老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酸碱中和反应的实例,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3.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
4.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规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5.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过程。
6. 全班讨论,学生针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
7. 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第三篇:综合素质课活动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设计一款创意产品。
教学步骤:1.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创意产品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兴趣。
2.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人组成。
3. 老师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款创意产品,并给出相应的功能和特点。
4.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头脑风暴,提出自己的创意和设计方案。
5.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善产品的设计和实施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
6.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设计的创意产品,并解释其功能和特点。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12篇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12篇课堂教学设计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本文将为您提供12篇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并能够正确运用相关词汇进行表达。
教学内容:四季变化特点、相关词汇。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外面的天气并谈论。
2) 学习: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四季的变化特点。
3) 练习: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相关词汇进行表述。
4)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四季变化的特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2.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直线和曲线的特点,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直线和曲线的特点、问题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直线和曲线的思考。
2) 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理解直线和曲线的特点。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直线和曲线的特点,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3.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能够进行相关计算和实验。
教学内容: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计算和实验。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电流和电压的思考。
2) 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了解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3) 实验: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进行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和计算。
4)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并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4.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口语水平。
教学内容:口语表达、口语练习。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游戏等活动,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 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学习并模仿口语表达。
3) 练习:设计口语练习活动,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三个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说出对春天的感受。
- 引出课题《春》。
2. 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字义。
- 学生借助工具书或同学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课文中有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4. 朗读课文-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
-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背诵课文- 学生跟读、自读、默读课文,然后背诵课文。
6. 词语运用- 教师出示词语,学生运用词语造句。
7. 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
8.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 用课文中的词语写一篇日记。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二:初中数学《勾股定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勾股定理的表述。
- 学生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共3篇 幼儿课堂教学设计10套教案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共3篇幼儿课堂教学设计10套教案下面是整理的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共3篇幼儿课堂教学设计10套教案,以供参考。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共1活动目标1、萌发热爱海洋的情感2、了解海洋污染对人类的影响3、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讨对策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海洋及水质污染的影响难点: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讨对策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对海洋及水污染有初略的了解物质准备:课件、磁带、有关水质污染的新闻剪报、各种美工材料及工具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神秘的海底世界1、幼儿自由议论,互相交流海洋里有些什么。
2、观看有关海洋的课件,知道奇妙的海底世界里,有着不同的海洋生物。
3、一起聆听录音带海洋里的声音,并尝试分辨鲸鱼、海豚和海狮所发出的声音。
二、基本部分海洋污染的原因1、通过新闻剪报,让幼儿了解海洋污染对生物以及我们人类的桅。
2、幼儿自由讨论、互相交流,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和商讨如何减少日常生活的污水。
3、到附近海门河边实地观察水源的生态环境,嗅嗅河水所发出的气味,观看垃圾船打捞河面垃圾的过程。
三、结束部分我们是环保小卫士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能为海洋做些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改善海洋水质污染活动。
2、设计保护海洋的宣传单、宣传口号。
延伸活动上街向行人派发宣传单,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海洋。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共2后面为你推荐更多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P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精选7篇)

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精选7篇)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篇1】活动目标1、探索颜料和牛奶之间发生的变化,感受彩色和白色的调和之美。
2、愿意根据色彩的形态变化进行大胆想象,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体会到自己牛奶的神秘之处,自己动手的乐趣。
活动准备1、食物颜料(色素),牛奶,洗洁精,抹布,每人一个操作盆。
2、音乐《牛奶歌》。
3、绘本《彩色牛奶》。
活动过程1、教师扮演奶牛场阿姨,随音乐《牛奶歌》和幼儿进入牛奶屋情境,一起品尝甜美的牛奶。
2、欣赏故事,遐想色彩味道。
(1)欣赏绘本彬色牛奶》。
(2)幼儿按故事内容遐想各种色彩牛奶的味道。
(3)白板演示如何将白色和彩色混合,引导幼儿感受颜色变化。
运用photoshop中的涂抹工具,将白色抹入彩色中,引导幼儿感受白色与彩色融合的动态美。
3、表演魔术《彩色牛奶》,遐想动态形象。
(1)将食物颜料叠加倒入装满牛奶的盆子中间,注意不要晃动。
(2)在颜料中间滴人洗洁精(浓缩),引导幼儿感受不同色彩在牛奶中翻滚运动的变化,观察和想象不同色彩构成的形态。
(如各种动物或者花草) 活动结束以牛奶歌进行幼儿的小律动,让幼儿在愉快的舞蹈中结束本次的活动。
活动延伸坐上老师的小火车到科学区里探索更多的关于牛奶的秘密。
活动反思神奇牛奶画的原理:食物颜料的密度比牛奶低,所以它们就悬浮在牛奶的脂肪分子中。
洗洁精把脂肪分子打散,使得它们在牛奶表面扩散。
这一过程的不断推进,使牛奶动了起来,带着颜料到处跑。
对于本阶段的幼儿来说,这是一个充满神秘的色彩变化过程,注意不要随意移动操作盘,这样效果才会好。
科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风的存在,探究制造风的方法。
2、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
【活动准备】风车、气球、毛巾、帽子、纸、笔记本【活动过程】一、导入:1、抛出问题,出示气球、风车,引出风。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对,气球和风车,老师能利用气球让风车动起来,你们信吗?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们知道气球里面有什么吗?(空气)空气从气球里面流了出来,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所以呀,是风,让风车动了起来!你们现在再看,风车动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没有风)二、利用身体、和提供材料制造风,再次巩固空气流动形成风。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共7篇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共7篇在现代教育领域,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从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的教学模式。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本文将提供七篇教学设计示例,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
以下是七篇教学设计:篇一:《社会实践活动:探索社会的奥秘》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社会的不同方面,拓宽视野,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社会参与能力。
课堂活动包括学生自主选择实践主题、调研社会问题、参与社区服务等。
篇二:《文学作品解读:探索内涵的奥秘》此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解读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等方式,学生将深入探索文学作品的内在含义和艺术表达。
篇三:《实验探究:科学知识的创造和发现》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科学现象,理解科学原理。
在课堂上,学生将根据课题进行实验探究,并分析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篇四:《攀登高峰:体育运动的挑战与突破》此教学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学生将克服自身困难,挑战自我,并在团队合作中取得突破。
篇五:《创意设计:艺术的无限可能》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设计。
通过学习艺术元素和设计原理,学生将进行创意作品的制作,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篇六:《语言交际:沟通的艺术与技巧》此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沟通技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将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提高语言交流的效果。
篇七:《信息素养:数字时代的生存与发展》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在数字时代的应用能力。
通过信息搜索、数据分析和信息创作等活动,学生将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设计活动方案7篇

教学设计活动方案7篇通过活动方案的制定,可以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段,避免活动期间的重要节日或假期,实用的活动方案可以提供丰富的互动和合作机会,增加参与者之间的乐趣和互动性,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学设计活动方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活动方案篇1蚂蚁蚂蚁排队走一、活动目标:1.练习排队齐步走。
2.经过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游戏二、活动准备: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三、活动过程: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
(第一个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第二、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2.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设置必须的距离,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
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回到,比赛搬豆,看谁搬得快。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两人结冰一、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不怕冷地,勇敢的参加体育活动。
2.听信号进行走、跑、跳的动作练习,发展幼儿灵活的反应本事。
二、活动准备:检查幼儿的穿戴三、活动过程: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练习动作,并听教师数1~10,当数到10的时候教师喊:“结冰”,全体幼儿就不动了。
2.教师说:“冰化了”幼儿散开继续自由做动作,如此重复游戏。
3.幼儿熟悉游戏后,教师可改变口令,如“两人结冰”“三人结冰”等,幼儿必须两人或三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接触,表示冻结在一齐了。
规则:教师说结冰时,幼儿必须停止各种动作,原地不动,谁动了,暂停游戏一次。
教学设计活动方案篇21232木头人一、教学背景学习对学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给学生产生一种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学生会厌学、怕学。
对于这种情景,我们觉得把游戏带入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受教育,同时也能够放松心境,这样学生或许更能吸收知识。
所以,我们从众多的游戏中选出了“123木头人”的游戏。
经过这个游戏,我们主要传达的是让学生们懂得令行禁止的道理,这是此刻学生们所欠缺的。
课堂教学设计精选四篇

课堂教学设计精选四篇课堂教学是教化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手段,它是老师给学生传授学问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老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全部教具。
以下是我整理的课堂教学设计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堂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了解煤气的作用和危急性,知道人在煤气中毒时,会产生的一些生理反应。
2、知道在发生危急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活动打算:1、因漏气而造成的事故事例。
2、煤气灶一个。
3、关于一些煤气发生的事故录象。
活动过程:一、相识煤气灶、煤气包,了解煤气的用处1、出示煤气灶和煤气包,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家运用煤气吗?你们家的煤气是从哪里来的?煤气有什么用?2、老师进行简洁的小结:我们家用的煤气有两种,一种是管道煤气,一种是煤气包。
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能烧水、烧饭、烧菜……二、观看录象,了解煤气的危急性。
1、老师:煤气的用处许多,可是假如不正确的运用煤气,煤气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危害。
2、展示有关图片或相关的报道,使幼儿初步了解在哪些状况下,会发生漏气或爆炸事故。
3、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阅历谈谈煤气造成的危急性有哪些?老师小结。
三、组织幼儿探讨,知道平安运用煤气的方法以及发生以外后的自救方法1、怎样平安运用煤气。
2、怎样知道漏气了?如何辨别呢?3、我们人体吸进了这些有毒的会有哪些反映呢?四、老师结合幼儿的详细状况,重点讲解几个问题。
1、当成人在厨房运用煤气烹饪时,小挚友尽量不要到厨房。
2、小挚友在家中,不要自己随意动煤气灶的开关。
3、假如闻到异味,要刚好提示爸爸妈妈。
课堂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驾驭“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岷山”等词语的音形义。
(2)让学生驾驭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驾驭诗词的朗读节奏。
(3)了解诗的语言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1)品评作品中的诗句,激发学生阅读的爱好。
(2)培育学生鉴赏诗词的实力。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及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及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案及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1注:本文章由生成,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1)了解职业选择的重要性。
2)了解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
3)掌握正确的职业选择方法。
1.2能力目标:1)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优势。
2)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
3)提高职业决策和规划的能力。
1.3情感目标:1)增强对职业的认识和重视。
2)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3)增强形成正确的职业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1.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和方法。
2.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
3.职业规划的思路。
三、教学难点1.如何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优势。
2.如何正确的制定职业目标。
四、教学策略1.前置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或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和探究欲。
2.重点学习:1.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ppt讲解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职业选择对自己和社会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选择方法和技巧。
2.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各种因素是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3.职业规划的思路。
通过讲解职业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梳理具体的实现路径和行动计划。
3.后置活动:通过情景练习、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职业选择的认识和理解。
五、课堂实录1.引入环节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否有同学已经想好了未来的职业方向呢?学生:……教师:那么,你们对职业选择的重要性有没有了解呢?学生:……教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和方法。
2.重点学习环节2.1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和方法教师:同学们,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你们是否有仔细考虑过自己的兴趣、优势、价值观等个人因素呢?是否有了解过市场需求、未来发展趋势、工作环境等外部因素呢?学生:……教师:那么,让我们看一下下面的内容,了解一下正确的职业选择方法。
《春》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春》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春》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春》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春》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春》的基本词汇和句式。
2.学会欣赏《春》这首诗。
3.了解杜甫的生平及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1.对《春》这首诗进行读、背、诵等。
2.欣赏诗歌,理解内涵,领会思想,感受情感。
3.学习文化知识,了解杜甫的生平及诗歌创作。
教学难点:1.理解《春》这首诗歌的含义和情感。
2.了解和认识杜甫的生平及诗歌创作。
教学准备:1.课本《春》2.多媒体教学设备3.活动材料:书法用纸、毛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重温童年”情境,让学生回忆童年时关于春天的记忆,例如:春天草长莺飞,天气渐暖,到处可见小动物们忙碌的身影等。
2. 播放杜甫《春》的视频,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并领会情感、韵律。
二、展开教学1.针对《春》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和学习:如“草木知春不久归”、“渭城朝雨”、“红旗不倒,军魂永在”,并让学生背诵。
2.欣赏杜甫的诗歌,让学生享受诗歌的韵律和表现力,鼓励他们用诗意的眼光欣赏这首诗。
3.教师向学生展示杜甫书法作品《春》原稿,并让学生用毛笔书写《春》中的一句话。
4.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了解西安事变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杜甫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学价值。
三、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
2.检查学生诵读和书写的效果和成果。
教学反思:笔者认为,《春》这首诗是杜甫生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不仅有着悲壮的语言,更有着模糊的抒情,弥漫在黑暗中的光明精神让人感受到它的巨大传奇价值。
于此相互作用之下,可以将这首诗带给学生深深的震撼和启迪,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杜甫的仁爱之道和追求真理之旅通过对杜甫《春》的深入研读和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杜甫深邃的文化底蕴和感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更可以增强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共3篇)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共3篇〕第1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西洋店二中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上课进入教室课堂前准备:1、老师整理衣冠,树立老师形象;2、稳定教室秩序,保持室内安静;3、准备好上课用的教案,教具等;4、上课铃声响后,老师示意“上课”,班级文体委员喊“起立”,待老师回敬学生后文体委员喊“坐下”。
☆课堂教学的一般操作流程:一、导入课题揭〔3分钟〕二、出示教学目的〔2分钟〕三、指导学生自学〔2分钟〕四、学生自学,老师巡视〔6分钟〕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6分钟〕六、老师解疑,归纳总结〔20分钟〕七、当堂训练、布置作业〔6分钟〕一、导入课题【操作】通过提早制作好的教具让学生回忆与本节相关的知识。
【时间】3分钟左右。
【目的】让学生回忆复习与本节有关的知识后导入课题。
【意义】1、复习与本节有关的知识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的探究、追求。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看教具,明确学习目的。
【老师的主导地位】准确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注意点】导入要快节奏,语言简洁且有吸引力,富有启发、新颖有趣。
二、提醒教学目的【操作】让学生看课前制作好教具。
【时间】2分钟左右。
【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意义】1、使学生在上课开场就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
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的进展探究。
2、由于学习目的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表达,因此长期坚持提醒目的,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才能。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看教具,明确学习目的。
【老师的主导地位】准确提醒目的,引导学生追求目的。
【注意点】 1.要认真钻研教材和标准,准确制定学习目的,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随意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2.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能太长。
三、指导学生自学【操作】课前制作好投影,课上通过投影让学生看。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共3篇)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共3篇)第1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一次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标】1.以读促悟,以读激情。
学会运用边读边要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体验和获取的资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雷利失去亲人的悲愤、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和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2.感悟雷利和爸爸诀别时的悲哀心情和制止战争的决心。
体会他从心底里爆发出的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美好情感。
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确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着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难点:体会作者表白的真挚情感,确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1.自学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情感迁移。
1、播放课件:边观看一组相关战争的图片,边学生聆听配乐诗朗诵《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2、师导: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3、谈话导入课题。
二、以疑导引,初读课文。
1、据题质疑:读了课题,你要知道什么?2、学生质疑。
(1)、层递性扩大训练:爸爸在战争中牺牲了,那他是次怎样的父亲?抓住着重词:卓越精通出色导:这些句子展示了雷利怎样的感情?指导学生读读这些句子。
2、情境创设:1)雷利多么热切地盼望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
爸爸回来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干什么?2)飞机已经在机场的上空盘旋,近了,更近了……雷利仿佛看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四、潜心会文,体味丧父之痛。
1、多媒体播放哀乐,相机出示:语段一:“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语段二:“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和平!和平!和平!” 播放课件:灵柩回来了,凄楚、哀婉的背景音乐响起…… 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前面的文字我们照着读,后面的文字我们背。
师:(深情的叙述)孩子们,蓝盔回来了,爸爸回来了,可爸爸是躺在灵柩里回来的。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教授有关人民英雄的知识点,介绍有关同志们的英勇事迹,使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有关人民英雄的精神和业绩,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民英雄的含义和概念。
2.掌握有关人民英雄的代表人物和事迹。
3.了解人民英雄精神和业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能力目标:1.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感慨。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意识。
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人民英雄的伟大意义。
2.唤醒学生的爱国之心,从而提高爱国主义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1.人民英雄的概念2.有关人民英雄的代表人物和事迹教学重难点分析:人民英雄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只有把握了人民英雄的定义,才能更好地理解人民英雄事迹的含义和重要性。
同时,有关人民英雄的代表人物和事迹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需要在听讲和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内容,对比分析这些人物的事迹,理解其涵义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展示法2.听讲法3.问答法4.课堂互动法五、教学流程Step1 自然铃声课堂上播放自然铃声,减轻学生上课前的疲劳,帮助学生进入专注的学习状态。
Step2 创设情境通过介绍有关人民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人民英雄的价值。
使学生的思想情感高度融入其中。
Step3 教师讲解和学生对话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人民英雄的概念和内涵,然后根据教材内容,讲解有关人民英雄的代表人物和事迹。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人民英雄的精神,了解与爱国有关的知识。
Step4 课堂互动教师安排学生课堂互动,设计情境问题,让学生思考答案,体验在群体中学习的乐趣和感受,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Step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归纳整理人民英雄的概念、内涵和代表人物及事迹,激发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语文课堂活动设计方案五篇

语文课堂活动设计方案五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
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变成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语文学习环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课堂活动设计方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课堂活动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或图片、小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郊游。
出示课件(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两旁都是美丽鲜花和绿树)。
你们看这个地方怎么样?(指名说)美丽的小路上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第11课,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板书课题:11美丽的小路。
(初读感知,增强读书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互相检查字音,交流读不好的句子,实在有困难请教师帮忙。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把会读和不会读的分类摆放。
3.认读生字竞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生字,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
4.课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指名读,同桌读,挑战同学读。
(例:鸭先生推来一辆小车,拿来一把扫帚,认真地清扫小路上的垃圾。
)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分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三、朗读感悟1.让学生边看多媒体动画边听教师范读,初步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自由读,先读准字音,学习读好轻声音节;再边读边想:这篇课文里有几个角色?你最喜欢哪个?(指名读)3.教师范读“我会读”中的句子,学生比较带问号、句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表达的不同语气,然后练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共3篇教学课堂活动设计下面是我整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共3篇教学课堂活动设计,供大家参阅。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共1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现代教育教学设计方案首页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编、电话(e-mail)及地址****课题、名称(所用版本及课题所在的章节)一、教学目标记时计(认知、能力、情感)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特点及相应对策)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特点及相应对策、学法研究)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记时计(什么策略或方法、如何运用,达到什么目的)五、教学媒体设计(什么媒体、何时作用)六、教学过程设计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七、版面设计八、练习设计九、教学过程流程图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学在语法教学与评价方面,存在这样两种现象一是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年纪偏大的老师仍抱着旧的观念和经验不放,一味地强调语法知识的教学,遇到某个新问题、小问题纠缠不1 / 15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放;新教师或年轻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不要教语法或淡化语法教学,更不研究语法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只是将教科书上的语法练习轻描淡写地过一遍。
二是体现在测试性评价中,无论形成性的评价还是终结性的评价,近几年从上至下的考试命题,语法知识和客观题所占比例明显降低。
因为考试这个指挥棒,近几年的学生在口、笔头英语表达方面,其准确性也明显滑坡。
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小组于对试验搞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程晓堂教授(北师大教授,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小组主要成员)就“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做了说明,其中有这样几段话:将“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修改“现代外语教育理念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提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等各种强调学习过程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
主要是对有关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表述做了一些调整。
实验稿明确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并要求教师“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修订稿则是“倡导注重过程的语言教学途径”,建议“要积极尝试和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等注重语言学习过程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修订稿鼓励教师积极尝试和使用其他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外语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
2 / 15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任务型教学把握不好,以及过于强调用某一种方法,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同时我们应该领悟到:语法肯定是要教的,也是测试评估的一个内容。
因为“语法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它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组合规则的总和。
没有语法,语言就是一盘杂乱而毫无章法的散沙。
”英语教学在我国是外语教学,我们要快捷、准确的学好这门语言,一定要学好语法。
因此,我想我们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调整教学策略: 1、重视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但不能轻视语言知识教学; 2、在情境中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语法,使语法教学将形式与意义、结构与功能、学习与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3、将语法知识的学习与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结合起来。
4、测试评价中适当增加客观题的比例。
选择以下几种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中学语法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1、单元常规教学模式“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3 / 15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应每遇到一个新的语法项目都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和操练,而应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每单元花费一定时问,采用“观察——发现——归纳”的方法,专项突破该单元的重点语法项目。
2、语法专项复习模式“集中呈现——对比分析——专项梳理——巩固运用”进行期中或期末或一学段复习时,教师可以集中所涉及的语法内容,通过对比和归纳,引导学生梳理语法规则,并加以巩固和运用。
同时,注意设计语法练习时,应尽可能让学生在语篇中完成,避免学生死扣语法规则、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
总之,语法教学不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是一种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手段。
所以,我们应该始终倡导学生探究--发现式和自主式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坚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适当的语境中感受语言规则的存在,再通过对语法规则的观察、发现、了解、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学会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完成一些具体事情,最终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素描》教学设计方案以课堂写生为主,辅以速写和临摹等。
1、在方法上注重基本功训练,注重写生练习。
在时间安排上,中、短期作业与速写练习相结合。
4 / 15课堂教学设计方案2、教材编排、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应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
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
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
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写生与构图相结合,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以及画面板、腻的缺点。
3、坚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独特的艺术感受,引导学生研究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注重构成结构、线结构、明暗结构等反面的研究。
4、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的掌握,运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式,引导学生研究把握形体、结构、空间、体积、色调、质量感等的表现。
在基础未打好之时,对于那种专门追求风格、流派的做法,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纠正。
要让学生认识到:没有浑厚的基本功作基础,单纯地去追求某些风格、流派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
因为学生不仅要具备照着物象摹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5 / 15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自己的理解、记忆和想象能力。
这样,才能真正具备全面的造型能力。
5、课堂作业以写生训练为主,速写、默写相结合,以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和想象创造能力。
6、该课程的任务是在规定学期内完成石膏几何体、静物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造型的眼睛,使学生既获得实际知识与技能,又获得艺术思维的深化,以适应电脑艺术设计的要求。
利用各类资料和电化教学手段,观摩和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素描作品,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中级财务会计实训》系(部):经济与管理系教研室:会计物流教研室日期:年月日《中级财务会计实训》教学设计方案一、中级财务会计实训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财务会计》属于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实训是对《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和必要的补充。
《中级财务会计实训》是为了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培养会计操作能力,是验证熟悉掌握会计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样也是检验会计核算知识是否掌握的最佳方式。
通过本6 / 15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实训,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会计各项技能,并运用这些技能熟练地处理各种业务。
它对于完成《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任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实训对象是会计专业学生。
?财务会计实训是为了巩固、应用《财务会计》的理论知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对经济业务进行记账、算账、报账等账务处理,特别是围绕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等企业会计事项进行核算,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模拟实训,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会计政策的理解水平,从而也缩短了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的“适应期”。
?《中级财务会计实训》的前置课程是《基础会计》,后续课为《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
财务会计实训是配合《财务会计》课程所开设的一门后续实践课程,本实训为以后学习财会专业知识,奠定了良好的账务处理基础。
二、财务会计实训的内容与要求(一)财务会计实训的内容:财务会计实训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校内模拟实训,包括单项模拟实训和流程模拟实训;第二部分为校外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和社会7 / 15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调查。
单项实训可以与《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同步进行,包括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实训、材料采购与付款核算实训、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实训、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实训、固定资产增减核算实训、销售与收款核算实训、财务成果的核算实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实训、利润表的编制实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实训等十项;流程实训和社会实践可在《财务会计》课程学完之后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安排在每个假期进行。
(二)总体要求:?1.熟悉会计的相关法规及制度:会计的相关法规与制度是进行会计核算行为的依据,也是约束会计核算行为的准绳。
会计的相关法规及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
?2.会计模拟实训的账务处理要符合会计核算原理、《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三)单项模拟实训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实训目的] 通过各单项模拟实训,了解各项经济业务仿真的原始凭证,掌握相关业务记账凭证的编制,总账与明细账的登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加强对各种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能力。
实训财务成果的核算一、实训目的8 / 15课堂教学设计方案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利润的形成过程,掌握财务成果的核算。
二、实训要求(一)设置“本年利润”、“利润分配”账户的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
(二)根据实训资料,编制有关记账凭证。
(三)根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设置的有关账簿,并结出各账簿的期末余额。
实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一、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程序,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二、实训要求(一)根据实训资料2,逐笔编制会计分录,登记丁字账,结出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二)根据实训资料1、2、3,编制资产负债表;(三)根据实训资料2,填列资产负债表补充资料;实训利润表编制一、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利润表的编制方法,明确年度利润表中“所得税”项目的计算步骤。
9 / 15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二、实训要求:根据实训资料1、2,编制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实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现金流量表的各种编制方法,明确报表中各行次之间的勾稽关系,会编制会计调整分录。
二、实训要求根据实训八和实训九的有关资料,以及已编制好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运用t型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或结合有关科目的记录直接分析计算填列主表。
运用间接法填列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实训成绩评定]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填制的凭证、登记的账簿和编制的报表进行评分,实训成绩的评分标准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定,记入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