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左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日期:2013 年07月17日08:30
参加手术人员:柯**、刘**、叶**。
手术名称:左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术前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
术后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
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麻醉者:张**
手术经过:
1.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2.取左侧腹股沟斜切口,长5cm,逐层切开。
显露疝囊,仔细分离,于疝囊颈部离断。
缝合疝囊及顶片以加强内环。
3.提起精索,将补片放置其后以加强腹股沟后壁,术野彻底止血。
精索血运良好,无异常。
4.清点器械无误,术毕。
术后情况: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清醒,病人安返病房。
标本送检情况:无。
记录者:柯**
2013年07月17日。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word精品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手术步骤】1.切口:皮下组织分离、腹外斜肌腱膜的切口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相同(图1)。
2.分离疝囊:将腹内斜肌向上拉开,于精索和腹壁下动脉的内侧,可见腹壁薄弱处的腹横筋膜向外膨出(图1)。
分离精索(图2),用纱布条将其拉开,可以发现自腹股沟管后壁膨出的灰白色、半球形疝囊(图2)。
若疝囊很小,仅为一膨出,不必切除疝囊,可用镊子将膨出的腹筋膜向腹内翻转(图3),用7 号线将腹横筋膜间断折叠缝合(图4)。
缝合时注意勿伤及膀胱、小肠和腹壁下动、静脉。
修补以后不应再有膨出。
3.底部较宽的直疝:如图5 所示,将疝囊提起,切开腹横筋膜和疝囊(图6),剥离疝囊。
于疝囊的内侧常可发现膀胱,外侧可见腹壁下动、静脉,将膀胱自疝囊上分离下来(图7)。
用左手示指伸入疝囊作导引,于疝囊颈部将疝囊切除(图8),用小止血钳将颈部边缘夹住,用 4 号线间断褥式或连续缝合颈部的腹横筋膜和腹膜(图9)。
4.有时腹股沟直疝形似一憩室,有一较窄的囊颈(图10)。
分离疝囊时需注意勿伤及膀胱和腹壁下动、静脉。
切断颈部,用 4 号线荷包缝合或贯穿缝合结扎颈部,并缝合腹横筋膜。
5.有时于腹壁下动静脉的内、外各有一疝囊突出,形似裤裆状(图11),直、斜疝同时存在。
将内侧的疝囊拉到腹壁下动静脉的外侧,成为单一的疝囊(图12),然后行疝补术。
6.修补直疝:直疝时腹沟管后壁一般缺损较大,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修补:⑴如图13、14所示,用以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Bassini法、Halsted法等同样适用于直疝的修补,具体方法请参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
(2)若腹股沟管后壁缺损很大,联合腱萎缩不能缝合时,可将腹直肌鞘前层作一半形切口,然后将其向外下翻转,在精索深面,用7 号线将腹直肌鞘前层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图15)。
也可取大腿阔筋膜修补腹股沟管后壁。
(3)Mcvay 修补法:适用于巨大型疝和复发性疝。
将联合腱向上内侧拉开,精索向下外牵开,分离腹横筋膜(图16),内到陷窝韧带,外至髂外动、静脉(图17)。
股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股疝修补术手术记录1. 患者信息•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X•住院号:XXX•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2. 手术指征患者因股疝出现腹股沟突出物,疝囊内容物不能复位,伴有腹股沟区域压痛、咳嗽或用力时增加的突出物。
经过临床检查和综合评估,患者被诊断为股疝,并决定进行股疝修补术。
3. 手术过程3.1 麻醉方法手术采用全身麻醉。
3.2 体位及手术准备患者取仰卧位,将下肢外展并固定于外展架上。
清洁手术部位,铺巾包裹。
3.3 切口与进路选择在腹股沟区域进行皮肤消毒后,进行水平切口。
切口长度约为5cm。
3.4 操作步骤步骤一:解剖腹壁组织首先,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逐层解剖至腹直肌外侧缘。
切开外骨骼肌膜后,显露出内环和外环。
步骤二:处理疝囊将疝囊分离,小心处理其中的内容物。
检查疝囊是否完整,如有损伤则进行修复。
步骤三:修补股疝首先,在腹直肌外侧缘注射局部麻醉药物。
然后,将疝囊置于腹直肌内环下,并用非吸收性缝线进行修补。
修补时应注意避免张力过大,以免影响术后恢复。
步骤四:关闭切口修补完成后,用可吸收缝线逐层闭合切口,并进行皮肤缝合。
3.5 引流放置与切口敷料为了减少术后渗液积聚的可能性,在手术区域放置引流管,并进行适当的引流。
最后,对手术切口进行敷料包扎。
4. 术中并发症及处理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5. 手术所用材料•手术刀•缝线•引流管•敷料6. 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6.1 术后护理患者转入恢复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并发症发生。
6.2 饮食与活动术后患者需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活动方面,避免剧烈活动,尤其是腹股沟区域的过度用力。
6.3 定期复查和随访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并进行随访观察,以评估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
7. 结果与讨论通过股疝修补术,成功修补了患者的股疝。
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随访观察显示,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并且没有出现再次复发的情况。
手术记录: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患者,男性,年龄60岁,诊断为腹股沟斜疝。
此诊断基于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和CT)。
在术前,明确患者的诊断并评估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等。
手术方式:
该患者接受的是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
手术过程中,将患者的疝囊从其正常位置分离并移至高位,然后使用合成网片进行修补,以增强腹股沟管后壁的强度。
这种手术方式的选择是为了减小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麻醉方式:
患者被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因此选择了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减少手术风险。
手术经过:
手术历时约1小时,术中出血量少。
医生仔细分离了疝囊并进行了高位结扎,然后用合成网片修补了腹股沟管的薄弱区域。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还使用了先进的手术技术和设备,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平卧6小时,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以防止腹压升高导致疝修补处张力过
高。
2.术后禁食6小时,然后逐渐转为流质饮食和正常饮食。
3.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给予止痛药缓解疼痛。
4.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弄湿或污染。
5.术后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6.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至少一个月,然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活动。
7.如出现伤口红肿、疼痛、发热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8.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手术步骤】1.切口:皮下组织分离、腹外斜肌腱膜的切口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相同(图1)。
2.分离疝囊:将腹内斜肌向上拉开,于精索和腹壁下动脉的内侧,可见腹壁薄弱处的腹横筋膜向外膨出(图1)。
分离精索(图2),用纱布条将其拉开,可以发现自腹股沟管后壁膨出的灰白色、半球形疝囊(图2)。
若疝囊很小,仅为一膨出,不必切除疝囊,可用镊子将膨出的腹筋膜向腹内翻转(图3),用7号线将腹横筋膜间断折叠缝合(图4)。
缝合时注意勿伤及膀胱、小肠和腹壁下动、静脉。
修补以后不应再有膨出。
3.底部较宽的直疝:如图5 所示,将疝囊提起,切开腹横筋膜和疝囊(图6),剥离疝囊。
于疝囊的内侧常可发现膀胱,外侧可见腹壁下动、静脉,将膀胱自疝囊上分离下来(图7)。
用左手示指伸入疝囊作导引,于疝囊颈部将疝囊切除(图8),用小止血钳将颈部边缘夹住,用4号线间断褥式或连续缝合颈部的腹横筋膜和腹膜(图9)。
4.有时腹股沟直疝形似一憩室,有一较窄的囊颈(图10)。
分离疝囊时需注意勿伤及膀胱和腹壁下动、静脉。
切断颈部,用4 号线荷包缝合或贯穿缝合结扎颈部,并缝合腹横筋膜。
5.有时于腹壁下动静脉的内、外各有一疝囊突出,形似裤裆状(图11),直、斜疝同时存在。
将内侧的疝囊拉到腹壁下动静脉的外侧,成为单一的疝囊(图12),然后行疝补术。
6.修补直疝:直疝时腹沟管后壁一般缺损较大,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修补:(1)如图13、14 所示,用以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Bassini 法、Halsted 法等同样适用于直疝的修补,具体方法请参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2)若腹股沟管后壁缺损很大,联合腱萎缩不能缝合时,可将腹直肌鞘前层作一半形切口,然后将其向外下翻转,在精索深面,用7号线将腹直肌鞘前层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图15)。
也可取大腿阔筋膜修补腹股沟管后壁。
(3)Mcvay 修补法:适用于巨大型疝和复发性疝。
将联合腱向上内侧拉开,精索向下外牵开,分离腹横筋膜(图16),内到陷窝韧带,外至髂外动、静脉(图17)。
手术记录:疝修补术手术
手术记录:疝修补术手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1.术前诊断:腹股沟疝
2.术后诊断:腹股沟疝修补术
手术方式:
腹股沟疝修补术。
麻醉方式:
在腹股沟区作常规的局部麻醉。
手术经过:
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腹股沟斜切口,长约6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确认疝囊。
在游离疝囊过程中,发现疝囊外组织轻度粘连,小心分离并探查后确认无副损伤。
将疝囊完全游离至腹膜外脂肪处,充分暴露腹股沟管后壁。
选择合适的补片材料,将其裁剪并放置于腹股沟管后壁处,间断缝合固定于腹股沟管后壁的组织上。
再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术野内无出血,操作轻柔细致,避免损伤精索及周围组织。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平卧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补片移位。
2.术后第一天开始下床活动,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3.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咳嗽,防止腹压增加。
4.术后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防止感染。
5.术后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以上为本次疝修补术的详细手术记录,包括术前及术后诊断、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经过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五个章节。
希望这份记录能对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腹股沟股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股疝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患者:张XX,男性,52岁
手术团队:主刀医生XXX,助手医生XXX,护士XXX
手术过程记录:
1.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
2. 麻醉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3. 主刀医生切开患者腹股沟韧带附近的皮肤和脂肪组织,暴露出腹股沟管。
4. 医生观察到患者的股疝囊从腹股沟管突出,呈椭圆形,大小约3cm x 4cm。
5. 使用止血钳夹住疝囊的基底部,防止其继续突出。
6. 医生小心地将股疝囊从腹股沟管中分离出来,并检查其完整性。
7. 医生将一块适当大小的补片缝合在腹股沟管的后壁,以增强腹股沟管的强度。
8. 然后将疝囊重新推回腹腔内,并将补片固定在腹股沟管的前壁。
9. 医生仔细止血,并逐层缝合伤口。
10. 手术完成,共耗时1小时30分钟。
手术后注意事项:
1. 患者需卧床休息2-3天,避免剧烈运动。
2.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3. 定期回医院复查。
4. 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
手术团队签名:
主刀医生XXX
助手医生XXX
护士XXX。
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1.术前诊断:左腹股沟斜疝
2.术后诊断:左腹股沟斜疝
手术方式:
1.手术名称: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2.手术方法: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疝修补术(TAPP)
麻醉方式:
1.麻醉类型:全身麻醉
2.麻醉方法:气管插管
手术经过:
1.患者平卧,脐下作一弧形切口,长约5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
膜;
2.在腹外斜肌腱膜下方充分分离腹膜外脂肪及腹膜,显露耻骨上窝;
3.在耻骨上窝后方约1cm处作一小切口,穿过腹壁下血管;
4.牵拉两侧腹壁,形成腹膜前空间,并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维持腹内压在8-10mmHg;
5.在脐部及左右侧腹壁各作一小切口,通过脐部切口插入腹腔镜,并在左右侧腹壁切
口插入操作钳;
6.在耻骨上窝处将腹膜打开一小口,显露疝囊口;
7.用操作钳提起疝囊,沿疝囊颈上部分离并游离疝囊至根部;
8.将疝囊完全游离后,将腹膜前间隙关闭,将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内,覆盖整个耻骨
上窝及疝环口;
9.放置牵拉器并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关闭腹腔及各小切口。
术后注意事项:
1.手术完毕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
2.常规心电监测和氧气吸入;
3.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等异常情况;
4.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术后第一天可进流食,第二天可逐渐增加半流食及软食等易消化食物;
6.术后第一天可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7.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
8.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身体情况评估,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基本疾病史、用药史等。
2.正确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以及术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尽可能排除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如肺炎、血压异常等基础疾病。
4.术前准备必要的器材和药品,如手术刀具、缝合线、手套、抗生素等。
二、手术过程
1.麻醉:使用患者选择的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方式。
2.清洁:将手术部位和周围皮肤清洁干净,使用消毒剂彻底消除细菌。
3.切口:在腹股沟正常位置进行1 ~ 2 cm 的穿刺切口。
4.处理:处理腹股沟疝和疝囊,通常包括将其切除或还原。
5.修补:使用生物材料或人工网片修补疝孔。
6.止血:使用止血钳和电凝器等器械,彻底止血。
7.缝合:使用无轮缝合法或皮下抽吸缝合器,缝合患者伤口。
8.敷料:使用纱布和胶布等打包敷料,防止伤口感染。
三、术后护理
1.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2.密切监测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时洗涤和更换敷料。
3.术后用药,包括镇痛剂、抗生素和促进愈合药物等。
4.术后适当的康复训练和饮食调整,包括避免激烈运动、保持营养均衡等。
四、术后注意事项
1.注意术后的身体卫生,保持切口干燥洁净。
2.避免伤口上的压力,如顶、摩擦等。
3.避免盆腔內有压迫,避免举重或做力度比较大的运动。
4.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现,如发热、伤口红肿等,请及时就医。
腹股沟斜疝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一般资料】男性,65岁【主诉】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3年【现病史】患者诉诉缘于入院前3年无意中发现右腹般沟区有一肿物,约“杏核失小,未坠入阴囊平卧时可消失,无红肿,无来痛,当时未予处理肿物逐渐増大,现约拳头大小,且己降入阴囊。
为进一步诊疗而来我院,门诊以“右侧腹股沟斜疝入我科。
【既往史】:既住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溃疡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及输血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药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T:36.8℃,P:82次/分,R:20次/分,BP:120/65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语利,自动体位。
全身皮肤膜无黄染及出血点、京斑及皮疹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融及肿大。
头颅无崎形,五官端正,双側瞳孔正大等园,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口无异常,颈对称,无动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胸部对称,、两例呼吸动度一,心肺无异常。
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腰软,全度无压痛、反跳席、肌紧张右例腹股沟区有一肿物约10*6cm大小、边界欠清,活动度差,己降入阴,肝牌未触及,載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初步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鉴别诊断】1.右侧隐睾:左侧阴襄内触不到睾丸,B超可鉴别。
2.右侧交通性鞘膜积液:每日起床或站立活动时肿块缓慢地出现并増大,平卧后肿块缩小,透光试验阳性。
【诊治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在手术室全麻下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感染等药物治疗。
【临床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分析总结】依据病史结合查体及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经手术治疗,预后可。
腹腔镜腹膜外(TEP)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腹膜外(TEP)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记录1. 气管插管全麻后,脐下切开1.5cm皮肤,分离中线及两侧约1cm范围腹直肌前鞘,并横行切开0.6cm,建立气腹形成压力为15mmHg,放置10mm套管,置入腹腔镜,探查戳口无出血及腹腔脏器无损伤等,可见右侧内环口缺损,范围约2.0cm,证实术前诊断,决定行TEP。
2. 回纳疝内容物,放尽气体,拔出套管。
3. 血管钳抓起患侧腹直肌前鞘切口下瓣,把腹直肌束拨向外侧,显露后鞘,将10mm套管由此插入,进入腹直肌与后鞘之间约3~5cm,接气腹管,压力维持在12~14 mmHg之间,30°腹腔镜放入套管内。
4. 腹腔镜穿过膜状结缔组织腹横筋膜,进入蜘蛛网样疏松结缔组织,即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的Retzius(耻骨后或膀胱前)间隙。
5.腹腔镜接触到耻骨联合后,轻轻向两侧用镜身推拉扩大分离Retzius(耻骨后或膀胱前)间隙,显露耻骨联合和亮白的Cooper韧带(操作轻柔避免刺破腹膜、控制分离范围,不宜深入耻骨联合后方及其外侧5cm以远,防止损伤耻骨联合后静脉、Corona Mortis血管《闭孔动静脉》、髂外血管和腹壁下血管)。
6.直视下在脐水平两侧腹直肌外缘各放置1个5mm套管,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三等分点上放置1个5mm套管(或放置在患侧髂前上棘内方)。
7.钝锐性结合继续彻底分离Retzius(耻骨后或膀胱前)间隙,暴露耻骨联合、耻骨结节、患侧Cooper韧带,沿着Cooper韧带向外侧分离距耻骨联合约5cm处显露Corona Mortis血管(闭孔动静脉),以及位于其前上的股环,证实无股疝,在腹壁下血管与髂外血管之间找到疝囊。
8.分离钳紧贴腹壁下血管后面在血管与斜疝疝囊之间轻柔分离,逐渐进入Bogrus间隙。
9.用分离钳抓住疝囊向头侧牵拉,另一把将腹壁下血管和疝囊周围腹横筋膜向足侧分离,暴露疝囊,并将输精管及睾丸血管钝性剥离,内环口疝囊游离一周后,结扎切断疝囊,远端旷置,仔细止血。
腹股沟股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修复腹股沟疝,这是一种组织(通常是肠部)通过腹壁内的弱点突出的情况。
在手术记录中,医生会详细记录手术的每一个步骤、所使用的技术和任何重要的临床观察。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腹股沟股疝手术记录的例子。
请注意,以下内容是模拟的,实际的手术记录将会更加详细,并且会包括特定于患者和手术的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姓名:[患者姓名]病历号:[病历号]诊断:右侧腹股沟间接疝手术日期:[手术日期]手术医生:[手术医生姓名]麻醉师:[麻醉师姓名]手术类型:腹股沟疝修补术(可能是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手术记录:前言:患者经过全面评估,诊断为右侧腹股沟间接疝。
已与患者讨论手术利弊,并取得其同意。
麻醉:患者接受了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麻醉无并发症,患者稳定。
手术过程:1. 进行常规消毒和铺巾。
2. 在腹股沟区域进行切口,长度约为几厘米。
3. 分离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腹股沟管。
4. 识别并保护精索(男性)或圆韧带(女性)。
5. 确定疝囊位置并将其从腹股沟管中小心分离。
6. 检查疝囊内容物,如果有肠管则还原进腹腔。
7. 高位结扎并切除疝囊。
8. 使用无张力修补技术(如使用网片)来加固腹壁。
9. 网片固定在位,并确保不会压迫邻近结构。
10. 层次性关闭伤口,包括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11. 应用无菌敷料。
手术后:患者在恢复室中逐渐苏醒,监测生命体征直至稳定。
术后疼痛和恶心得到相应管理。
手术区域没有出现过量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患者在术后几小时内开始活动,并在医生评估后获准出院。
指导和跟进:患者接受了术后指导,包括伤口护理、活动限制、疼痛管理和追踪访问安排。
安排了术后1-2周的复查。
总结:手术顺利,未见并发症。
预期患者将全面恢复。
以上就是一个基本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的示例。
真实的手术记录会根据手术的实际流程和患者的个体状况有所不同,并且会包含更多的细节。
此外,所有的医学术语和手术技术都会依据医院的标准操作程序和当地医疗法规来记录。
腹股沟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疝手术记录
腹股沟疝是指腹股沟区域的肌肉、筋膜和腹膜走脱或向内膜反褥而
挤出的现象,临床上多表现为腹股沟区域的鼓起。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
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20XX年X月X日
手术方式:腹壁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
1. 患者清醒,局部消毒后横躺于手术床上。
使用无菌巾覆盖隆起的疝囊,局部进行麻醉。
2. 在摄像机监控下,切开脐部2cm长的切口,将腹壁镜插入到切口内,观察疝囊的大小、位置和血供情况。
3. 发现患者为单侧腹股沟疝,右侧鼓起的疝囊大小约为3cm,流出液体,切断疝囊壁后将其复位归位到腹腔内。
4. 在疝口周围清除腹腔内的脂肪组织,使得腹肌及腹壁赘皮达到紧密
贴合的状态。
5. 选择10mm的人工腹腔网覆盖于闭合的疝口处,在将网插入体内时,
通过腹壁镜可观察到网的位置和覆盖面积,以确保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6. 将人工腹腔网定位于腹壁内侧,用缝线固定网格与腹肌壁。
7. 停止动态监测,敷上压力绷带后,将患者转到恢复室继续观察。
手术结束,患者恢复顺利,无明显并发症。
术后3天评估,患者不再出现疝囊鼓出的现象,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结果良好,未发现复发情况。
以上就是我为您撰写的腹股沟疝手术记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通过腹腔镜技术修补腹股沟疝口的微创手术。
该手术可以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和并发症的风险,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这种手术方式来治疗腹股沟疝。
下面是一份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记录。
手术时间:2021年9月30日上午9:00-12:00
手术医生:某某某
手术助手:某某某
手术前准备:
1. 将患者清空肠内内容物
2. 将患者作快速全身麻醉
3. 患者取俯卧位,双髋屈曲,并固定腿部。
4. 用碘酒消毒腹部
5. 插入低流量CO2气体,建立腹腔镜手术空间
手术程序:
1. 通过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外科器械,进行腹腔检查。
2. 检查疝区并清除可能存在的粘连组织。
3. 确认疝囊大小及位置。
4. 在腹股沟区域插入修补网,仔细将其放置在疝口区域。
5. 将修补网进行细微调整,确保其正确地覆盖疝囊,并稳定拟合在腹壁上。
6. 清除可能存在的气体,关闭手术口。
7. 腹壁小切口缝合。
手术后处理:
1. 为患者注射止痛剂和抗生素。
2.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追踪病情变化。
3. 接受医护人员的护理和监测。
4. 随访患者,指导其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
结论:
通过腹腔镜技术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它能够减少手术难度、减轻病人疼痛程度,同时通过微创手术缩短术后恢复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医生们在手术中注意细节,确保患者安全。
最后,我们希望患者能够快速恢复,并回归健康的生活。
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嵌顿复位+无张力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左腹股沟斜疝嵌顿复位+无张力疝修补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术前诊断:左腹股沟斜疝嵌顿
术后诊断:左腹股沟斜疝嵌顿(疝内容物为肠管)
手术方式
本次手术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1.左腹股沟斜疝嵌顿复位术:通过打开腹股沟管,将嵌顿的肠管复位,恢复腹腔内的
正常解剖结构。
2.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一种特殊的人工合成材料对腹股沟管后壁进行加强修补,以
增强腹壁的强度,降低疝气的复发率。
麻醉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术中的疼痛感,并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状态。
手术经过
1.手术开始前,患者被摆成平卧位,并进行常规消毒和铺巾。
2.手术切开:在患者左腹股沟区做一个斜切口,并打开腹股沟管,将嵌顿的肠管进行
复位。
3.无张力疝修补术:将人工合成材料裁剪后放置在腹股沟管后壁,然后进行缝合固定。
4.关闭切口:将切口进行逐层缝合,并包扎伤口。
5.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
术后注意事项
1.手术后应继续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2.患者在手术后需要继续禁食禁饮,直到肠胃功能完全恢复。
3.在伤口愈合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4.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增强患者的身体素质,减少复发的风险。
腹股沟斜疝手术记录
英山县中医医院手术记录单
姓名:肖仕元性别:男年龄:58岁科别:外床号:01 住院号:1312129
手术日期及时间:2013-12-23 10:30
术前诊断:左斜疝
术中诊断:左斜疝
手术名称:左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法)巴西尼式
手术医师:张小军助手医师:许敏
麻醉方法:连硬麻醉
手术经过:
1、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选左腹股沟区斜切口,切口长约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腹外斜肌腱膜外环口,分离腹外斜肌腱膜向上至联合肌腱,向下至腹股沟韧带返折部。
3、游离精索,于精索的前内侧方找到病提取疝囊,切开,横断疝囊,探查疝囊见疝囊颈仅一个通道通向腹腔,高位结扎疝囊颈,修补内环满意。
4、于精索后平铺赫美疝补片,疝补片中下1/3处剪一缺口,各精索通过无嵌顿。
重建外环口满意,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及皮下皮肤。
5、结束手术,术中经过平顺,出血少,安返病房。
手术者/第一助手医师签名:
年月日时分注:如第一助手医师书写手术记录要有手术者签名。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可编辑范本】
腹股沟直疝手术记录【手术步骤】1.切口:皮下组织分离、腹外斜肌腱膜的切口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相同(图1)。
2.分离疝囊:将腹内斜肌向上拉开,于精索和腹壁下动脉的内侧,可见腹壁薄弱处的腹横筋膜向外膨出(图1)。
分离精索(图2),用纱布条将其拉开,可以发现自腹股沟管后壁膨出的灰白色、半球形疝囊(图2)。
若疝囊很小,仅为一膨出,不必切除疝囊,可用镊子将膨出的腹筋膜向腹内翻转(图3),用7号线将腹横筋膜间断折叠缝合(图4).缝合时注意勿伤及膀胱、小肠和腹壁下动、静脉。
修补以后不应再有膨出。
3.底部较宽的直疝:如图5所示,将疝囊提起,切开腹横筋膜和疝囊(图6),剥离疝囊。
于疝囊的内侧常可发现膀胱,外侧可见腹壁下动、静脉,将膀胱自疝囊上分离下来(图7)。
用左手示指伸入疝囊作导引,于疝囊颈部将疝囊切除(图8),用小止血钳将颈部边缘夹住,用4号线间断褥式或连续缝合颈部的腹横筋膜和腹膜(图9)。
4.有时腹股沟直疝形似一憩室,有一较窄的囊颈(图10).分离疝囊时需注意勿伤及膀胱和腹壁下动、静脉。
切断颈部,用4号线荷包缝合或贯穿缝合结扎颈部,并缝合腹横筋膜。
5.有时于腹壁下动静脉的内、外各有一疝囊突出,形似裤裆状(图11),直、斜疝同时存在。
将内侧的疝囊拉到腹壁下动静脉的外侧,成为单一的疝囊(图12),然后行疝补术。
6.修补直疝:直疝时腹沟管后壁一般缺损较大,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修补:(1)如图13、14所示,用以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Bassini法、Halsted法等同样适用于直疝的修补,具体方法请参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2)若腹股沟管后壁缺损很大,联合腱萎缩不能缝合时,可将腹直肌鞘前层作一半形切口,然后将其向外下翻转,在精索深面,用7号线将腹直肌鞘前层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图15)。
也可取大腿阔筋膜修补腹股沟管后壁.(3)Mcvay修补法:适用于巨大型疝和复发性疝。
将联合腱向上内侧拉开,精索向下外牵开,分离腹横筋膜(图16),内到陷窝韧带,外至髂外动、静脉(图17)。
最新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手术记录
姓名:性别:年龄:
入院时间:
入院诊断:
手术时间:
手术名称:
术后诊断:
手术者:助手:器械护士:巡回护士:
麻醉方式:麻醉者:
手术步骤:
1.麻醉成功后,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单。
2..取右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二横指处平行于该韧带作一斜行切口长约6cm,逐步切开皮肤、脂肪,显露腹外斜肌腱膜,逐一结扎出血点。
顺纤维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腱膜,保护好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分离腱膜内外侧暴露联合肌腱和腹股沟韧带及反转韧带,彻底止血。
打开提睾肌,显露精索,见精索内前方找到疝囊,见疝囊约15cm×5cm,深入阴囊,囊壁纤维化增厚。
3.游离并切开疝囊,将内容物小肠悉数回纳入腹。
疝桥部横断疝囊,远端暂时外翻旷置。
近端游离至疝囊颈部,证实为腹股沟斜疝,内环口φ>3cm。
近端疝囊关闭重建为一缩小疝囊,经内环口内翻入腹。
置入充填物,至外瓣完全进入内环口,嘱患者咳嗽,未见充填物脱出。
遂将充填物外瓣缝合固定于腹横筋膜水平6针。
剥离远端疝囊,术区彻底止血,在精索后方置入补片,铺平后将其与周围组织固定。
上缘超过弓状下缘约2.5cm,下缘在精索下方超过耻骨结节约1.5cm 。
周围分别予以3-0微乔线间断缝合固定。
4.检查术野无活动性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切口。
外敷纱布后术毕。
病人安返。
5.术毕,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失血5ml。
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侧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记录手术日期:
手术开始时间:
手术结束时间:
手术前诊断:左侧腹股沟直疝
手术后诊断:左侧腹股沟直疝
病理诊断:无
手术名称:左侧腹股沟直疝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者:
助手:
护士:
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
麻醉者:
手术经过: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及手术单,作左侧腹股沟斜行切口约4厘米,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打开外环,于精索内上方寻找疝囊游离至高位,距高位1厘米处缝扎疝囊,单扎加强.游离腹膜前间隙,将25号网塞置入内环处,边缘分别于腹内斜肌、弓状肌缝合、耻骨结节固定,于精索下方平铺平片,边缘分别于腹股沟韧带、联合肌腱、耻骨结节缝合固定。
将精索游离至皮下。
检查术野无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依次缝合切口,皮内缝合皮肤,结束手术.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后行止血、对症治疗。
手术所见: 左侧疝囊约3.0x3.0厘米大小,与周围少许粘连,疝囊内液体清亮,无血性液体,未见疝内容物。
内环口约直径2.5厘米大小,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
引流或填塞物种类及数目:网片及网塞各1张
纱布类及器械数目是否清点:
记录者:
记录时间:2014-04—01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