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十四五”智能配电网规划研究报告》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宁市“十四五”智能配电网规划研究报告》中为深入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助力强首府战略实施,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数字南宁建设,按照《数字广西发展“十四五”规划》《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要求,结合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作为规范和指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为2021至2025年。

一、现状分析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南宁市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强首府战略,积极推进数字南宁建设,推动南宁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初现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能力日益增强。一是“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光网南宁”“无线南宁”建设深入推进,宽带网络持续优化升级,普及提速成效显著,“千兆光纤进家庭”工程顺利进行,4G网络城乡覆盖深度及质量不断提升,5G基站累计开通数6985个,实现主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新建光缆3541公里,完成118个行政村光缆联网,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广电光缆全覆盖。二是推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壮美广西•南宁市云”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市政务云计算、存储、安防、

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0年底,政务云拥有虚拟机超过2500台,存储量近1400T,市政务云已部署全市政务信息系统超过200个。市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建成一张全市统一的纵向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电子政务外网,横向接入单位达3618个,其中,

市级接入单位211个,县级接入单位1212个。三是数据中心建设渐

成规模。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建、在建互联网数据中心20个,规划承载能力11.6万架标准机架,机架规模占全区总量的42.5%,南

宁市在全区数据中心布局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巩固。

2.政务数据互联互通稳步推进

全市政务数据“聚通用”名列前茅,在数字治理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一是政务数据加快汇聚。截至2020年底,完成全市87家单位的政务资源目录发布,形成政务资源目录11976条,完成4742条

数据资源目录挂载数据,库表数据量达10亿多条。全市统一政务数

据共享交换平台不断优化扩展,完成超过140万次数据接口服务调用。二是公共数据开放取得突破。全市梳理形成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目录743条,实现709条目录录入和925个数据资源挂载,在全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发布183条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目录和239个开放数据资源。建成涵盖南宁市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交通、住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单位的数据资源图谱,初步实现图谱服务、模型、映射、调度管理,与自治区共享交换平台数据资源图谱实现级联。三是政务数据创新应用取得突破。完成全市41621项政务服务事项及10个南宁市

自建专业业务办理系统梳理,完成市自建政务服务专业办理系统事项

1711项、自治区部门垂直业务办理系统事项7484项,与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实现完全对接,通过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达29751个。

3.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集聚倍增

南宁市抢抓强首府战略实施、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机遇,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数字产业化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20年底,南宁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9.47%,南宁市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87.6亿元,同比增长14.2%,南宁市数字经济企业6429家,占全区的58.4%,位居全区首位。二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南宁农业大数据基地投入运营,横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茉莉花生产数字化试点项目基本建成。三是跨境数字产业蓬勃发展。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数字经济高端项目带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五象新区、高新区、青秀区等集聚区,核心基地框架基本形成。南宁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稳步推进,南宁综试区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超过21.6亿元,在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中排名前列。

4.惠民服务应用创新持续深化

公共服务便捷化以及公共资源均等化不断推进,交通、人社、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惠民应用创新持续深化,城市级公共服务移动应用服务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底,“爱南宁APP”注册用户将近600万,“一码通城”刷码量超过2.7亿人次,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累计归集信息超过7.46亿条。智慧医疗持续推进,全

市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87%,实现市民病历资料、检查检验结果等信息在市属公立医院间互通互认,提供预约挂号、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健康咨询、移动支付服务。智慧人社成效显著,207项业务实现网上查询或办理,197项窗口业务全部纳入“一门式”服务,便民程度显著提升。

南宁市在数字化建设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数据融合利用水平较低。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尚不健全,挂载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不高、更新不及时、共享应用率不高,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对接范围不广、对接数据不足、对接应用不深等问题普遍存在。二是数字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全市数字产业基础仍较薄弱、数字创新能力不强、龙头企业缺乏,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较小,发展动力不足,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滞后,多数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展较慢。三是支撑保障体系有待加强。南宁数字化人才短缺严重,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及跨界复合型人才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同时,网络安全风险更加复杂,数据安全隐患严重。

(二)面临形势。

随着5G、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迅猛发展,万物互联化、数据泛在化的大趋势日益明显,数字能力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数字技术创新、最大程度释放数字红利,成为后疫情时代应对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普遍共识。

一是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数据已成为与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和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技术相类比的重要生产要素,全球数据海量聚集呈爆发式增长,数据流增速超过全球贸易流、商品流和资金流,数据对于生产的贡献明显提升,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成为我国“人口红利”“成本红利”转化为“数据红利”“创新红利”的核心动力。

二是技术创新应用进程加快。操作系统、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关键算法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与迭代应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技术创新与生命科学、能源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技术创新呈现深度融合态势。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难题,成为“十四五”时期促进产业创新的关键一环。

三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无人驾驶、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竞相涌现,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代驾员、职业主播等大量“新职业”应运而生。数字经济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为南宁构建“立足本市、带动全区、辐射东盟”新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四是全方位开放格局纵深推进。随着与东盟之间政治、外交、经贸、人文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南宁渠道”进一步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等国家级开放平台潜力无限,在打造南宁大都市区和都市圈、引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