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相关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地理教材的整体分析方法
(一)背景分析
在进行教材的整体分析之前,一定要通读一遍教科书,了解地理教科书涉及的主要内容,再开始进行教材的整体分析。
一部教材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在教材分析中了解教材的时代背景必然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对教材的进一步分析和评价。
教材的时代背景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如国家现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政策和文件,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形势和动态,地理学和教育科学的最新观点和理论等等。由于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进行编写的,教学大纲又是根据国家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地理学与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制定的,所以说,地理教学大纲是教材时代背景的浓缩。例如,“义务大纲”中确定教学内容的几条原则即反映了教材的时代背景。“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需要出发”,反映了国家对义务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素质的要求;“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则表明目前世界乃至中国出现了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甚至是危机,迫切需要年轻一代去了解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危机,懂得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人口观。这是中学地理教学重要的使命。“有利于启迪智能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表明社会对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要求,也表明了中学地理教学不能单纯传授知识的现代教育观念,显示教材内容不再是知识内容的简单罗列,而是为了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教师还要随时了解国家政策和形势的变化,明确社会对地理学科的新的要求,随时补充和修正地理教材在新时期的功能。同时,要学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并在这种正确思想指导下,更全面、准确地分析、评价和处理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材知识结构分析
教材的知识结构指教材(主要指教科书)各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和组织形式。这种排列顺序和组织形式反映了教材内容间的逻辑联系。对教材知识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把握知识的脉络,了解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认清教材的整体功能,为正确处理教材提供依据。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初一地理教材知识体系和结构(人教版)如图4-4(教科书与大纲不同之处是将“西亚”、“北非”并为一章)。通过这张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初一地理教学内容的知识脉络,并可分析出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确定每部分教材在整体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初一地理知识分为三部分内容:地球和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通论(简称“通论”)、世界区域地理和主要国家地理(简称“区域”)。它们在整体教材中的主要作用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1.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和技能是学习“通论”和“区域”内容的基础,由于人教版教材将中国地理安排在初二,因此,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和技能是整个初中地理内容的基础。另外,“通论”和“区域”中有一些地球和地图部分中没有出现或没有展开的内容,如地形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等,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要大量运用地图去获得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力,运用地图的技能也不断熟练和提高。因此,“通论”和“区域”内容是地球和地图内容的扩展和深化。
2.“通论”既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也是“区域”的概述。
3.“通论”到“区域”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过程,“通论”是对“区域”的归纳和概括。这一由整体→局部的编排顺序,既表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基础性,也展示了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线索。同时,为学生在“区域”中运用地球、地图知识和“通论”知识提供了方法和指导。有了这几点的基本分析,教师就会明确:在教材的具体分析中要不断扩展学生的地图知识;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作为基础,以地图知识和技能为工具,使学生学会区
域地理的分析方法,包括从概括到具体的演绎、从具体到概括的归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人地关系的分析等等。
(三)教材整体教育功能分析
在教材知识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初中地理教学目的和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确定整体教材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智能培养、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教育功能。
例如图4-7,通过教材整体教育功能的分析,地球和地图及世界地理部分的基本技能训练要完成如下要求:
1.初步学会阅读和使用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形状和运动状况示意图,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2.初步学会阅读、使用和填绘政区图、地形图,会画简单的轮廓图。
3.初步学会阅读和使用气候要素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4.初步学会阅读和使用自然资源分布图。
5.初步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人种和语言分布图。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又如,地球和地图部分的能力要求可重点放在以下两点:
1.正确观察有关地图、图片并参考有关数据,想象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状况。
2.正确观察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准确记忆地图上的方向和常用图例,想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基本形象。正确观察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想象地势起伏和地形变化状况。
再如,初高中地理德育的主要内容具体应有以下几方面:
1.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包括正确认识我国地理国情的教育、各民族团结平等的教育、热爱祖国和振兴中华的教育。
2.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包括社会主义祖国伟大成就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教育。
3.科学世界观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科学的人地观、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的教育。对于人地关系、资源问题、人口问题、国家种族问题的分析,如图4-7。
4.道德规范教育包括法纪教育、文明行为教育。
5.个性心理素质教育。
中学地理课标
一、课程理念
1、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
2、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
3、关注实践与应用的地理
4、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
2、体验地理学习的过程,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地理思维,了解研究(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手段
3、树立环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积累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