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绝对地位--对《爱玛》中哈丽埃特的拉康式解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者的绝对地位--对《爱玛》中哈丽埃特的拉康式解读

曾魁

【摘要】By applying Lacanˊs theory of the mirror stage,other and desire,this article presents a psychoanalytic reading of the character Harriet in Emma.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of Harrietˊs proneness to Emmaˊs overwhelming influence is that the ego is fundamentally an〝other 〝 in the sense that it is constructed with the necessary intervention of 〝other〝 and is dependent on 〝other〝. Emma is actually the ideal-ego of Harriet,and the latter is eager to identify with and to gain recognition by the former. Harrietˊs desire,in essence,is Emmaˊs desire inasmuch as her desire is the desire of being recognized by Emma and is to desire the object of Emmaˊs desire.%从精神分析视角出发,运用拉康关于镜像阶段、他者和欲望的相关理论,分析《爱玛》中的哈丽埃特,她之所以深受爱玛的影响,是因为自我从根本上说是个他者,自我借助于他者而被建构、依赖于他者而存在,爱玛是哈丽埃特的理想自我,她迫切地同爱玛进行认同,渴望得到爱玛的承认。哈丽埃特的欲望也是爱玛这个他者的欲望,是希望得到爱玛认可的欲望,也是欲望爱玛欲望的对象的欲望。

【期刊名称】《枣庄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4

【总页数】5页(P24-28)

【关键词】拉康;精神分析;镜像阶段;他者;欲望

【作者】曾魁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在《爱玛》这部小说中,哈丽埃特·史密斯虽然是个小人物,一个社会低下、遭受社会歧视的私生女,但是她在小说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很多评论家认为这个人物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是女主人公爱玛成长的催化剂,“因为爱玛必须认识到自己试图做哈丽埃特的保护人这种自我主义的错误行为才能正确地理解自身及周围世界”。[1](P148)关于哈丽埃特,令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她的几次爱恋对象的转移,从最初的罗伯特·马丁到埃尔顿牧师再到奈特利最后转而又回到了罗伯特·马丁。按照当时英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哈丽埃特嫁给马丁是最好的选择,正如奈特利所说,“让她嫁给罗伯特·马丁,那么她就会安然无事,受人尊重,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2](P48)但是自从与爱玛建立深厚的友谊后,受爱玛的影响,哈丽埃特可以说是一错再错。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爱玛对哈丽埃特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以致她竟然拒绝所爱之人马丁的求婚?难道仅仅是因为她头脑空空、愚昧无知?难道任何人都能对她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吗?哈丽埃特真正的欲望到底是什么?由于小说的第三人称叙述者时常采用爱玛的视角,文中的自由间接引语呈现的只是爱玛的内心世界,对其他人物没有任何心理描写,读者无法从叙述者处直接获得哈丽埃特内心的真实想法。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以及他者和欲望等关键术语,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对哈丽埃特这个人物进行解读,我们可以很好地揭示哈丽埃特的内心世界,挖掘其行为的心理动因,解答上述疑惑。

镜像阶段(theMirrorStage)是指婴儿出生后的六到十八个月,此时,我们发现婴儿

会经常对着镜子里自己的像发笑,这标志着婴儿已经从之前被动接受外界对他的影响转为主动应对外部情况的阶段。从出生到六个月这个“前镜像阶段”的婴儿没有统一性和整体性观念,无法区分自己和周围世界,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其力比多不是朝向整个人,而是朝向身体的单独部分,而镜像阶段的婴儿通过成像作用看到了镜子里自身完整的、统一的像,通过对镜像的想象或自恋认同获得了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想象控制,虽然这种对镜像的想象控制只是一种虚幻的控制,并不能替代主体后来由于身体成熟而获得的实际控制,但是其影响是深远的。镜像是自我的开端,但是镜像始终是虚幻的、始终是个他者(other),这就决定了自我的统一性也是种

虚幻的统一,自我从一开始便是个他者。拉康的一个“重要的内里逻辑是以形象—意向—想象为基座的小他者伪先行性论”,[3](P126)这里的先行性指的就是他者占据了自我的位置,使自我无意识地与之认同,并把这个他者当作真实的自我。如此一来,自我从根本上说是个他者,自我只能是与他人关系中的自我,不能独立自主地自我确立,没有他者的介入,自我便不能成为自我。镜像阶段是主体成长路上的里程碑,这个阶段的经历不只在婴儿时期发挥作用,他者对自我的塑造贯穿人生的始终。由于人的自我是在一种想象的、虚幻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它需要不断地向外部的他者寻求认同。可以说,自我借助于他者而被建构、依赖他者而存在。拉康有个著名的“埃梅”病例[4](P25),埃梅对与自己素不相识的著名女演员Z 夫人痛下杀手的真实原因便是对方是她的理想自我,对方的生活是她极度渴望却又无法达到的。为了把自己确认为自己,使自己作为真正的自己生存下去,她强烈要求向外部寻求确定自己形象的基础,因此,她先后与自己的母亲、姐姐、C小姐和Z夫人进行认同,以确定自己的形象。

《爱玛》中的哈丽埃特也是在迫切寻求理想的认同对象。她是某位不知名人士的私生女,从小就被送到高达德太太的寄宿学校生活和学习,在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阶级意识、门第观念依旧特别强烈,私生女饱受歧视,在社交生活和婚配上处于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