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分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因为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情感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幸福感。
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教师心理素质不足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但是,很多教师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导致无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具体表现在:1. 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清,认为它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教育内容,从而不能真正重视。
2. 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开展课程教学和心理咨询等工作。
对策:1.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
同时,应该制定相关的教师考核和评价标准,以确保教师能够切实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心理教育人员,为教师提供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并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二、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是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当前,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家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很多学生会因此感到压力过大,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具体表现在:1. 学生在学习、考试等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技能。
2. 学生多数时间花费在学习和上课等学业方面,缺乏充分的休闲时间和运动空间,从而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1. 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效的情感管理和压力缓解课程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考试等问题。
2. 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拓展训练和户外活动等,提供更多的体验式和情景式学习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韧性。
三、家庭教育不足家庭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家庭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和挑战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和挑战2023年,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在教师职业中,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严重的隐患,损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
本文将分析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1. 压力大中小学教育的竞争压力较大,教师往往面临着各种重大决策,如考试、招生、奖惩等。
经济上,教师工资相对较低,晋升主管的机会较少,个人发展困难,经常面临家庭和教育工作之间的矛盾和抉择。
2. 意外伤害教育活动是一项比较危险的工作,很容易遇到状况,如交通事故、爆炸、火灾、食品中毒等。
如此恶性的工作环境容易影响到教师的心理,给教师心理造成巨大压力。
3. 职称和评价标准的刻板化当前评价标准的刻板化,导致教师的评价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教学情况,极大的削弱了教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而职称制度的单一、死板,使得教师的精神激励比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的不爱岗、不敬业。
4. 家庭和职业的矛盾教师的家庭时间相对较少,常常加班甚至夜班,与家人在时间上产生矛盾,最终导致教师面临失调问题。
5. 社会舆论风险以往,对于本职工作的评价主要是教育局或上级机关决定的。
但现在,社会舆论的非常性和不确定性都会影响学校对教师的任用和评价。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挑战1. 调适心态的能力教师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调节自己的心态才能适应工作。
主要在于教师在面对问题时要明白,问题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而应该从中找到一些可操作性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因素。
2. 自我定位的能力教师在职场上除了要实现职业理想,还要对自己有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
只有教师明白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并避免在职业生涯中出现迷失的情况。
3. 交流与沟通能力教师的职业要求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在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极其重要,它不仅能影响到教学效果,也能影响到教师的学科和职业发展。
(完整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最近几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惹起了老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宽泛关注。
中小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要仔细研究解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确实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领导重视不够,基础设备投入不到位从全省当前状况看,大多半学校正心理健康教育还缺少重视,从事心理教育有关的基础设备的投入还不到位。
部分学校心理丈量设备、心理咨询室、心理集体活动室、集体训练室等还不可以知足展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需要。
2.心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专业心理咨询师缺少从我省中小学校心理教师队伍现状来看,整体水平还不高,专业修养和技术不强。
大多半教师只是可以达故意理健康课程任务,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处于较低层次,以致学生心理问题不可以实时有效解决。
3.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不够多样,心理健康教育见效不明显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调,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课程化的偏向。
有的学校采纳简单僵硬的说教,生搬硬套心理学观点,心理教育课以教授心理学知识为主;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混杂,没有发挥出心理教育特点和优势。
4.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不健全,全员抓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没有形成有些学校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完整部是心理教师的事情,过分依靠心理老师,不着重发挥班主任、科任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建立起全员、全方向、多层次、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系统。
二、解决问题主要对策1.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培育合格人材学校领导干部必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确实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确实把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详细来说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到位。
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拟订、宏观指导。
下设办公室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协调,推动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实行。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教育主体不够重视许多学校和教育部门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个附加项,而非核心课程,缺少相应的资源和关注。
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赖学校的意愿,而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鸡肋”,因此对于这种教育缺少重视和支持,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二、教育内容和方式不够合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需要与学生的年龄和特点相适应,但实际上,现在的大多数教育会出现缺陷。
例如,一些教育者可能过于强调内容的传递,而忽略了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可能感到无法接受和理解课程的内在意义,因此效果不显著。
三、学生的心理素质差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例如焦虑、抑郁、易怒等问题越来越普遍。
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此外,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使这些问题不断加剧。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教育主体的管理和落实教育主体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富有信心,并支持班级或校本课程。
此外,建议学校追求教育多样性,创造多项革新措施,吸引业内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产业前景。
此外,相关机关应根据学生需求和成长阶段不断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实现从基础到高级的无缝链接。
教育者应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实用和易于理解。
建议教育者改变传递信息的方式,可以使用更具趣味性的动画、故事、音乐等形式,让学生感到兴趣和好奇,主动学习和分享经验和想法。
此外,有必要加强集体助推,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社区、并在同伴中建立等方面的信任和合作精神。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应该启动积极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艺术素质释放、沉思冥想、提高自我意识等,让学生得以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自我掌控能力的相关工具。
此外,要在学校特别是班级内部开展团队、互动训练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合作能力。
另外,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心理治疗人员,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和贴心的帮助。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1-1、2摘要: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使教师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适应当前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全面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分析了教师角色对于心理健康的特殊要求以及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提升策略□黄国英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教师是学校实施教育行为的关键所在,教师自身的心理特点对学生所产生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为重要。
目前教育界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研究偏重于学生。
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关心。
研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对于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职业对心理健康的要求1.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学者曾作过这样的实验,让性格各异的教师各带一组学生,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发现实验前基本一致的学生性格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其中,在性格良好、心理健康的教师影响下的学生性格稳定,待人态度友好,学习积极进取;而在性格冷漠、心理不够健康的教师影响下的学生容易情绪紧张,感情冷淡,行动往往带有攻击性,人际关系紧张,学习上不思进取。
实验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将来人格的发展。
而事实上,这一问题,早已为许多卓有远见的教育家、思想家们意识到,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过:“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
”他们把施教的行为与目的说得十分清楚,明确指出了教师在对学生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更说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师职业的角色责任对心理健康的特殊要求过去,教师以追求物质利益为耻,以“园丁”或“蜡烛”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追求的理想,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意识的渗透,教师固有的观念开始动摇、解体。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摘要】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重视。
本文从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入手,分析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了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和预防措施,同时给出了应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结论部分强调了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并总结了本文提出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措施,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并为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支持。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对策、预防措施、建议、重视重要性、社会关注、呼吁、总结、教师心理健康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教师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育下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在逐渐增加,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不仅会影响教师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许多教师存在着焦虑、抑郁、压力大等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教师本人造成了困扰,也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深入了解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探讨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预防和应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教师的工作质量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1.2 问题提出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社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教师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教师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如何有效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 正文2.1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教育环境的变化,教师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
教师工作压力大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状及对策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状及对策一、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状况仍然较为严峻。
1. 教师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大多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或硕士学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并没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培训。
因此,这些教师在掌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相对较低。
2. 缺乏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临着缺乏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困境。
除了教材和辅导书籍外,他们缺乏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诊断工具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经验。
同时,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施、专业设备、心理咨询室等也不尽相同,这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3. 缺乏专业的教育培训目前,我国还存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专业的教育培训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水平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因此,缺少专业的教育培训也是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质量的一大因素。
二、对策1. 加强教师的培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2. 配置必要的教学资源为了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学校应该配备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资料、设施和设备等资源,帮助教师开展更加有效的教学活动。
3. 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因此建立专业的教育团队是必要的。
团队可以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讲师、心理咨询师、班主任等,共同合作,进行学科交流、心理咨询、课程研究和资源共享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提出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教育资源不足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都相对不足。
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导致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够全面和深入。
2. 教育内容单一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自我认识和情感管理的能力,甚至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应对的情况。
3. 教育手段陈旧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与时俱进的互动式教育方式。
这样就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健康需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评估方式不够科学当前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还是依靠一些常规的问卷调查和简单的检查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无法准确的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干预。
二、对策1. 完善师资培训学校应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和补充力度,增加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数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2. 拓展教育内容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并且,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科实际运用能力。
3. 多元化教育手段应该多方面尝试使用新的教育手段,如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4. 科学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引入心理学专业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全面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
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问题一:教育主体的认识不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包括教师、家长和学校。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较强,许多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并不了解,导致其在实践中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
对策一:加强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教师和家长的培训课程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授课,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二: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在许多中小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投入并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设施不完善等方面。
对策二: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投入学校可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投入,包括招聘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等方面。
学校还可以积极争取政府、社会和企业的支持,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问题三:学生心理压力大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都在不断增加,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学校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到如何正确应对各种压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问题四:缺乏有效的心理咨询机制在许多中小学校中,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机制,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时无人可依。
对策四: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制学校可以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制,专门聘请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师资力量不足,学校中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提升。
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方式不够科学和完善。
家长参与度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责任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也是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2. 正文2.1 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在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往往只注重传授一些基础知识,如心理健康的定义和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等,而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全面关注和综合研究。
这种片面性的教育方式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无法应对日益增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导致学生在解决心理问题时缺乏系统性的思维和方法,无法有效地应对自己的心理困扰。
而且,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学生们也往往只是形式上听了课,却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这样一来,学生们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也无法建立起自己的心理健康观念和方法。
我们需要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学校应该重新审视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增加相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素养。
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教师们能够有效地传授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愈加重要。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教育资源不足: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材资源严重不足。
很多学校缺乏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无法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关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也缺乏统一和系统。
对策一:培养专业师资力量:学校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学术支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鼓励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养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
对策二:完善教材和教辅材料:政府和教育部门可以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教材,确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提供,丰富教育资源。
问题二:教育内容单一: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应对学业压力和心理调适方面。
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需求,如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自尊和人生规划等。
对策一:综合发展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
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制定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方针,明确各年级的教育内容和重点,确保中小学生能够受到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策二: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使学生能够在互动中学习和实践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可以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问题三: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相对较弱,主要以学业成绩和学生行为为主要评判指标,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全面评价。
对策一: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和体系,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应对能力、个人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评判。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群体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其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在肩负着培养学生、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使命的也面临着来自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压力。
当前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和重视,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帮助教师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1. 压力大: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强度大。
不仅需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需要处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各种事务。
加上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工作压力更是空前增加。
2. 心理疲劳:长期面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方方面面,教师在工作中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尤其是在面对学习成绩、学生情绪、家长沟通等方面的问题时,教师的心理负担更加沉重。
3. 职业满意度低:教师群体的职业满意度整体较低,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社会认可度不高,导致教师们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和不满意。
4. 工作环境恶化:教育环境的恶化,学生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学校管理的复杂化都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教师工作中的种种不良现象,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心理健康。
二、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1.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让教师了解并掌握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 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学校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教师提供心理疏导和辅导服务,帮助教师排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3.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可以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档案,由专业人员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和跟踪,提前发现和干预教师的心理问题。
4.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各种健康促进活动,如培训课程、心理健康讲座等,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水平。
6.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学校要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让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支持和合作的关系,减轻单个教师的工作压力。
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频繁、心理疾病发病率较高等。
主要原因包括教育体制问题、教师自身素质不足、工作环境不利等方面。
为改善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建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工作环境、提供心理咨询支持等。
可以通过定期心理调适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心理素质。
希望未来中小学教师能够更加关注和重视自身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质量。
愿景是建立一个有着健康心理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共同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为实现这一愿景,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持续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推动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以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分析,原因,对策,心理素质,提升,总结,展望,愿景,目标,行动计划。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教育体制的变革,中小学教师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他们要面对学生家长的期望,要应对各种家庭背景下学生的表现,还要适应不断更新的教育教学要求,这些都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心理负担。
教师心理现状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对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进行分析,有利于调整教育管理策略,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健康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可以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变化,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1.2 研究目的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中小学教师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困惑,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奠定基础。
探索提升教师心理素质的途径与方法,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工作质量提升。
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和复杂,对教师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责任,但由于工作压力大、社会环境复杂等原因,许多教师的心理状态出现了各种问题,急需得到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对中小学教师心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工作压力大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家长的期望以及学校的考核压力等方面。
通常情况下,教师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批改作业、参加教研活动等,导致他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
2.精神疲惫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和心力。
长期以来,教师们的精神状态处于高度紧张和疲劳之中,导致身心健康状况下降,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
3.职业危机感教育行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使得许多教师感到自己的职业前景不太明朗,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危机感。
由于教育政策的变化、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家长意见的多元化等因素,教师们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担忧和焦虑。
4.情感疲惫由于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教育环境之中,需要不断地以温和、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家长和同事,导致他们的情感也面临着疲惫的状态。
常常感到自己的情感得不到尊重和理解,产生了心理上的隔阂和孤独感。
二、对策建议1. 科学调整教学任务学校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和合理的教学任务,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对教师的教学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引入一些辅助教学工具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从根本上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2. 提供心理健康帮助学校和社会应该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或者心理健康工作室,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素质。
3. 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心理素质。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
随之而来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对教师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1. 工作压力大。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参与者,长期面临着教学工作的压力,包括教学质量、学生成绩、学校评比等方面的压力,加之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不断提高,教师工作压力愈发加大。
2. 情绪波动大。
教师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家长和同事,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矛盾,从而引起教师情绪的波动,有时会出现疲惫、烦躁等情绪问题。
3.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由于长期处于教学工作中,教师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忽视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管理和调整。
4. 职业发展不确定性。
教师的职业发展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有的教师面临着工作调动、晋升机会的不确定,这些不确定因素也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二、当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1. 建立健康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从而增强身体对压力的抵抗能力。
2.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教师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时要学会寻求同事、家人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及时宣泄情感,减轻心理压力。
3.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宣传与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制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与辅导,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4. 推行心理健康干预与辅导。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通过心理辅导,缓解教师心理压力,帮助教师解决心理问题。
5. 建立关爱机制。
学校和社会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教师的关怀和支持,建立健全的关爱机制,通过各种方式关心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1.压力大教师是承担着教育任务的人,当他们无法达到自己或他人的期望时,他们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往往是由于工作量过大、学生表现差、社会舆论等原因导致的。
2.情绪不稳定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情感密集的工作,教师需要和学生、家长交流,处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使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且要承受各种挑战和困难,这些都会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长期以往,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
3.身体不适长期过度的工作会对教师的身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身心疲惫、精神压力、失眠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4.职业满意度低自我肯定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教师找不到自我价值和肯定,会出现职业满意度低的现象,进而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1.积极采取缓解压力的方法教师在面对工作压力时,可以尝试通过健身、听音乐、做瑜伽等方式适当缓解身心压力,而非仅仅是靠饮酒、吸烟等有害健康的方式来解压。
2.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教师需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饮食清淡,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睡眠等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3.提高自我认知和管理能力教师需要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并学会调整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
4.寻求社会和职业支持教师应该积极申请各种培训进修,增强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教师协会等组织,从同事中得到支持和鼓励,增强自信,提高职业满意度。
总之,教师心理健康是现今教育行业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该注重其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扩大社会和职业支持,提高自我认知和管理能力等,从而保持良好心态和身体,更好地为学生和社会做出贡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它关系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育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
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心理健康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中,缺乏针对自身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学校中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较少,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强大。
这就需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建设,培养更多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评估和监测的机制,导致教育效果难以评估。
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科学评估和监测机制,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以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不仅要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学生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实际技能培养。
还应该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人际关系处理、压力应对等。
学校还应该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家长也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校密切合作,共同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要注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营造。
学校应该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心理问题,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
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学校应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专业师资力量,加强与家长的合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单小燕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心理服务的核心是心理健康服务、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心理服务的基础,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1.1 国家从政策上对中小学健康教育给予高度重视2012 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明确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指导纲要》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里程碑。
2016年,国家卫计委等 22 个部门颁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要全面加强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心理健康服务的路径和方法,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撑。
1.2 中小学校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与《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颁发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表现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任、兼职教师人数逐渐增多;心理健康教育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家长和学生也表现较为积极的态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通过对山西省某地级市、河南省某地级市两地学校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得到大多数中小学校的重视。
在参加专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新探索调研的学校中,90% 以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比较大成效,大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能感受到学校领导对他们工作的支持。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2.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落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的不可替代性。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而逐渐开展和完善的,所以当前学校心理健康康教育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心理问题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分析21世纪,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当然需要具备很多条件,但是最起码的应当具备身心健康这一条;更何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那么当前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心理素质的水平如何呢笔者通过一些调查数据及其案例分析结合切身的体会,从如下几方面作简单的分析;一、现状分析在社会急速变革的今天,在面对社会职业本身、人际群体以及家庭等多重压力的情况下,教师在身心等方面产生捆扰的不可预见的事明显的增加;一些与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师源于各种环境压力的影响,由于缺乏或没能得到社会的支持,自身又没有及时而有效的调节,导致相当多的教师表现出身心不适的症状:疲劳感明显、神经症增多、食欲不振、急躁、抑郁、强迫症及注意力困难等;前不久,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的教师属于轻度的心理障碍,而%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从分布态势上看,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其次是初中、高中;城市教师的心理障碍率高于乡村;小学女教师的心理障碍高于男教师;总的来说,相当多的教师身心健康令人担忧;二、原因分析为何教师的身心健康如此严重笔者通过对部分教师的调查问卷及对一些教师心理健康的学术论文的研究及自身的体会,认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有很多,而其核心原因在于:职业、角色等多方面的压力较大与其自身有限的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来自工作方面的教师面对教育、教学的双重压力,工作量大,工作琐碎,如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太累,42%的教师的工作时间已远远超过了8个小时,最长的达15小时;而在国外,一般的班级只有15至25名,而我们的却有60至70名,最多的达百人以上,基础薄弱校的教师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任务就更重主要由于基础薄弱校的生源质量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生的问题行为很多,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不好,教师在教育方面常要付出比一般教师多得多的努力;众所周知,中国教师所面临的学生考试及升学压力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教师的教学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可人们又往往以学生的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尽管近几年,高校扩招、高考学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情况有所改观,但高考、中考依然是指挥棒,考试成绩、升学率仍然是衡量教师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就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另外教师出于职业责任感,心中总是挂念学生的成长,这也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来源之一;重压之下,很多教师都处于满负荷状态,与此同时,也难免造成了教师之间相互嫉妒、攀比,使人际关系紧张;其二,来自社会方面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除了面对诸如家庭结构、学生群体等的变化所带来的教育上的新问题,还要应付经济改革带来的更高要求;经济的开放使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蜂拥而至”;“现代化教育媒体”作为改革的“宠儿”迅速占领传统的学校教育阵地,一时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教师也就成为必须掌握前沿“技术”的生力军,他们为信息、为网络忙的得不可开交,无形之中心头又多了一块“病”;同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而这又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前提,那么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就在情理之中;在提倡“终身教育”的大气候,大环境下,教师无论是为了自身生存的考虑,还是为了符合国家对教师的要求,都必须对自己的学历提高而不断地努力奋斗,现在的小学教师都要求本科学历,甚至研究生学历;其三,来自自身方面的教师承担着众多的角色,管理者、授课者、教育者、学习者等,需要不断转换,这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还有非常重要但常被人忽略的情绪调控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该能力比发展其他能力更为迫切、元认知能力等,发展能力的要求与原有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也是重要的压力源;此外,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工作对象又是人,因此工作投入比较大,职业竞争压力也在逐步增强,而对教师的社会报偿、待遇相对较低,这种矛盾也容易使教师产生不平衡心理,造成怠惰、自卑、失望等心理;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三、解决策略为了教师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笔者认为,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主观方面即教师自身上寻求解决的途径和客观方面即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一、从主观方面即教师自身上寻求解决的途径主要有:1、建立逻辑的思考法:逻辑思考法即要求一个人学会给自己讲道理,能够辨证的看待“压力”问题;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一旦改变了已经变化的认知作法,就可以减轻“压力”;例如,当一名教师认为,“自己就应该是很出色的教师”,而在现实中出现压力时,你不妨对自己说,“教师也是人,也会有失误”,所以,“我应该尽可能做一名出色的教师”;这样就可以缓解一个人原有的认知压力;2、正确认识自我:教师对自己要有一个充分而全面的认识,对自身人格要有一个恰当的评价,这是恢复自我、接纳自我的汇总要前提条件,也是有效解决自身压力的基础;如果自我理解不充分,就可能造成自我判断上失误或不恰当;教师在自我实现中的障碍较多,除了勇于接受和面对现实之外,还要充分地与他人交流,争取获得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社会实践证明,有效的人际交往可以减轻人的紧张情绪;3、提高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个体完成所设置目标的积极动力,是一个人在处理某种问题时能做得多好的一种自我判断;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最强烈地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最能产生对目标的承诺,也最能最终解决问题;教师要想实现自我心理健康,必须首先提高“自我效能”,然后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实现预期目标;二、从客观方面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部门及社会等方面入手;为了使教师的主观努力收到成效,在客观上还必须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及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理解,尤其是学生和家长的支持、理解和配合;社会支持可以改变人的焦虑、偏执以及精神病等心理状况;具体的做法是:1、教育行政部门作为上级部门,一方面,应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教育法规,保护教师的权利,减轻教师的负担;如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方案,不能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来决定教师的晋升、评优等考核;另一方面,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和自我保健的知识的普及教育;2、学校作为具体的管理职能部门,除了对每位教师采取公平和公正的态度之外还要采取多种指导方法,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增加教师交际的机会,定期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减少其孤独倾向,借此排解教师的压力;3、建立专门为教师服务的医疗机构、心理门诊、保健中心等,为教师提供及时咨询与合理宣泄的渠道,为广大教师的身心健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促进教师队伍健康水平的提高;总之,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教师难免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问题也是正常的,无可厚非,现代社会人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但由于教师影响的是千百万学生的成长,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此,我认为,只要全社会都来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我相信教师的身心健康肯定能有所改观;我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我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关键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原因对策在十几年的校长管理工作中,我越来越发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师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让人心痛,令人深思;做为教育管理者,尤其是小学教育管理者,我们要在抓学校教育教学,抓教师师德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中,抽出时间认真思考是什么原因致使我们的教师职业倦怠,经常出现违反师德的现象;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我们的管理工作才会深入人心,产生实效;我个人认为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过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健康,关注学校的发展,在管理中忽略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我们知道教师中绝大多数体罚并不是由于教师的师德差而造成的,而是由于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焦虑过度,致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造成的,换言之,是由于教师心理问题所带来的;造成教师心理问题有诸多原因,我想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思考教师的心理问题,因此,把“我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定为自己的课题研究;一、我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2008年我校教师参加了哈市城乡8所中小学校的教师约500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1哈市中小学教师SCL-90测试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各因子分都显着高于全国常模;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差异上的比较;中小学教师中%的男教师出现心理问题; %的女教师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3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比较;测试结果表明,%的小学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初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高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显着高于初中或高中教师;4小学教师与初中、高中教师的差异比较;统计结果表明,小学教师与初、高中教师在强迫症状和偏执两项差异不显着;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三项存在显着性差异;在焦虑项中小学教师高显着于初、高中教师;小学教师在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其它几项及其显着高于初、高中教师;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显着低于初、高中教师;5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年龄差异上的比较;统计结果表明,21岁-30岁的教师有%出现不同症状的心理健康问题;31-40岁的教师出现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占%;41-50岁的教师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有%,最高;而51-60岁的教师只有%的教师出现问题;这次问卷调查我校有117人参加,约占问卷调查人数的23%;其中女教师100人;教师平均年龄37岁;20—30岁教师有8人,31—40岁教师有70人,41—50岁教师32人,51—60岁教师7人;教师的教龄情况如下:5年以下教龄的5人,6—10年教龄的34人,11—15年教龄的29人,16—20年教龄的14人,21—29年教龄的11人,30年以下教龄的11人,教师平均教龄16年;由此看出我校教师女教师比例大,占教师总数的85%,教师年龄结构31—50岁的教师102人,占教师年龄比例的87%;从性别、年龄结构、教龄看,我校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处在调查问卷中教师心理问题比较高或最高区域,因此,研究他们心理健康问题,已是校长管理工作中刻不容缓的任务;二、我校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学校原因:我校是省一类小学,是五常小学教育的窗口单位,承担着五常小学教育的教研中心、教改中心、科研中心、师资培训中心的重任;每学期学校都要承担省、市、五常各级各类现场会,接待各级领导检查,这些给本来工作就繁忙的教师增加了工作负担;因为学校的占位,决定了学校的管理、学校的要求、学校的活动都要优于其他学校,这样我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大,长时间超负荷;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教师的繁重性和复杂性日益显着;教师除了工作日忙碌紧张外,下班时间还要备课、查阅资料,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辅导等;而且,为了适应知识更新加速以及持续不断地教育改革的需要,老师还必须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学习;造成教师必须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使不少教师在心理上和情绪上处于极度疲劳和衰竭的状态;二、社会、原因: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高,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社会、家长所有的期盼都压在了教师的身上,现在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教师来自于学生家庭及其学生本身的压力远远大于教学任务本身;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自我管理的意识,行为和心理方面都缺乏自主性,加上来自于学生家长的压力所有的老师都必须随时提高警惕,精神状态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中,持续性的得不到放松,长此以往,教师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尤其是现在小学生,他们的独立意识较差,依赖性很强,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离异家庭、问题家庭的越来越多,家长偏爱孩子,缺少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学生克服;教师在面对学生不团结,打仗、打闹、撒谎现象,经常不完成作业情况……感到无可奈何;教师与家长在很多问题上看法不同,一旦学生有什么问题发生,家长找校长告状,写信给行政部门,一味地将责任置于教师身上,不可避免地引起教师情绪的紧张和内心烦躁;三、教师个人原因:学校教师自尊好强,工作中宁可身体受累,不愿脸上抹黑;做什么事都想要个好;由于教师的思维方式不同,因而在工作中出现了尽管很努力很勤奋,却少有成就感;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觉得难以适应;教师付出与收获之间不均衡;总担心学生成绩不理想;工作上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不一致;对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工作头绪太多;教育观念落后,不能适应,常有否定自己过去的痛苦感;身体不适,难以适应紧张而快节奏的工作……从而产生了职业倦怠,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个人的性格也影响其人际关系紧张;比如,有些教师比较自私,从来不顾及别人;某些教师看事物只看表面,产生误解;某些教师讲话不注意场合、分寸,有意无意地伤害到别人;某些教师孤芳自赏,看不惯周围的人和事;有些教师遇事斤斤计较,不能宽以待人;某些教师老是得理不饶人……教师个性特点无形中影响了自己与同事、家长、学生的沟通交往,造成人际敏感等心理上的问题,影响自己的工作、生活质量;三、学校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一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环境是教师最经常、最重要、最直接的工作与生活场所,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学校环境不佳最容易引起教师行为受挫;校长要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应与对教师的要求及对他们的理解、关怀密切结合,从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提供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每个教师不仅需要政治上、物质上的关心,而且需要情感上的关怀、心理上的支持;校长的管理要真正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特点,致力于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融洽、和谐的心理氛围;加强与广大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建立良好的领导和教师的关系,接受教师的合理要求,在制度上,引进合理的、公平的竞争机制,对教师关注的评优、晋职等敏感的事要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使教师置身其间能有一种感,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在管理体制的改革中,校长应建立一种成功的激励机制,以多种激励方式让教师能享受到成功感、自我价值感和积极的归宿感;在教师的个人成长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和胜任工作,给教师提供表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尊重教师渴望了解新知识,出去学习交流的愿望,使教师都有出去交流、学习、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校长在在职权范围内要竭尽全力解决教师超负荷工作问题;如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控制大班额,减轻班主任工作任务;给所有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教学自主权;减少学校内部名目繁多的检查和活动等;尤其要减少教师的文案工作,校长应根据工作实际考虑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对于无价值的或价值不高的文字材料应坚决去除;争取让教师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做更有效的工作;鼓励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要大力提倡引导、鼓励教师合理交流,设计及的材料,让教师在交流中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从而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轻松工作的目标;校长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生活水平福利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学校要有计划地拿出资金,购置健身娱乐设备、器材,重视教师的体育锻炼,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同时要关注教师的实际困难,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教师提供后勤服务保障,提高教师生活质量;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定期组织保健、心理健康讲座;使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管理,专人负责教师心理问题,了解教师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对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教师,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工作上也要给与照顾;对有心理需求的教师开展咨询,直接帮助教师排解压力,帮助教师坦然面对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疏通心结;帮助教师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校长要鼓励教师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学校应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教育的管理者,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任何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必须考虑到“教师心理”这一层面,把大部分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底线;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联合社会机构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邀请专家讲课,并有针对性地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措施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三校长在工作中要用心呵护教师的心灵成长;教师的心理健康校长要关注,教师的心灵成长校长要呵护;在学校工作中校长要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学问、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尊重教师的差异,尊重教师的情感,尊重教师在校园内的权利、义务、地位、价值、利益;公平地对待每位教师,从生活微小处关心教师,让尊重走进教师的心里;在学校工作中校长要善用暗示;对不同性格、不同表现的教师要用恰当的方式,合适的语言进行意在言外的暗示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这样就容易使人接受,更有利于沟通感情;暗示,使教育的力量能够触及人的灵魂深处;能切实地保护人的自尊;在学校工作中校长要多用赏识;校长要善于发现教师身上的优点甚至会挖掘出老师身上潜在的能力,借此激励教师更好地教学,获取教育的更大成功;所以校长在工作中要经常鼓励、赞扬老师,“好老师是赏识出来的”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赞赏;在学校工作中校长要巧用批评;我认为一个好校长会很好地把握批评的分寸;教师的自尊心非常强,使用批评时一定要慎重地进行全方位调查,掌握确凿的事实依据再进行批评,同时,还要考虑批评对象的年龄、性格以及批评的场合,使批评更有效;总之,小学教师在面对职业压力、社会、家长高期望的今天,我们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真正为教师排忧解难,从工作中、生活里、思想上真正帮助、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在教育的这片净土上快乐地工作,愉快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