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大爱无声 唤醒沉睡千重岩——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翟明国院土
成绩 出 自勤奋来
勤能补拙是 良训 , 一分辛苦一分才。 阴转逝三十年 , 光 翟 明国已从一 名带有朝气的青春学者蛹化成资历雄厚 的博士生 导师 、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 并先后主持了国 家基金委 、 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的多个重大 、 重点和面上研究 课题, 在地质勘探领域拥有突出的研究成果 。
这类人懂 得去珍惜 。 9 3 , 1 7 年 翟明国受组织 的推荐参加 了迟 来的高考 , 他满怀激动而又憧憬 , 因为七年前的梦想似乎又
回来 了。 明国利用业余 时间 , 翟 补充知识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最终 , 翟明 国以新疆哈密地 区第一 名的身份考上 西北 大学地 质 系。
石 的 执 着 是 别 人 无 法 理 解 的 ; 他 满 怀 科 技 强 国 的 一 腔 热
充 满了神奇 , 天夜 以继 日地 学习 , 每 凭借着 自己的努力 , 终
于 以优 异 的成绩 完 成全 部学业 , 毕业 后 留校 ,当上 了一 一名
老师 。
血 , 论多 么枯 燥 ,困难 的工 作 都能 点燃 他 的科 研激 情 ; 无 他 已经年过 花 甲 , 0多年来一 直默默耕 耘在祖 国的科研 一 3 线 , 就是 我 国著 名的 中科 院地质 与地球 物理研 究所 翟明 他 国院士 。
以下 的院 士 。
的 内心还 是激 动的 , 虽 初涉地 质 , 对这 块新 鲜 的领域 他 却
4 祖 国 21 1 下 6 00 0
翟明国说, 解决前寒武纪的地质历史 , 对人们进一步地 了 解地球 、 利用地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地球大陆的 8%一 % 0 9 0 以上是在前寒武纪形成的, 因此 , 翟明国认为解 j前寒武纪的 卖 地质历史, 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地球 、 利用地球 、 保护地球有 着 很重要的影响。 翟明国在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领域的研 究主要集 中在 中国 的华北地 区。与其他地区相 比, 华北地 区有历 史久 远、 多期克拉 通化 、 中生代构造活化三大特 点 , 使其在前寒 武 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上有着突 出的意义 。
27152502_离子探针U-Pb体系研究识别阿波罗11号月壤及新发现
1000 0569/2022/038(06) 1804 10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6 17离子探针U Pb体系研究识别阿波罗11号月壤及新发现李秋立1,2 刘宇1 李金华3 陈意1,2 李献华1,2,2,LIUYu1,LIJinHua3,CHENYi1,2andLIXianHua1,2LIQiuLi1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1 StateKeyLaboratoryofLithosphericEvolution,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 College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3 KeyLaboratoryofEarthandPlanetaryPhysics,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022 05 14收稿,2022 06 16改回LiQL,LiuY,LiJH,ChenYandLiXH 2022 IdentificationandnewdiscoverytotheApollo11lunarsoilusingSIMSU Pbanalyses ActaPetrologicaSinica,38(6):1804-1810,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6 17Abstract ThispaperreportsthedatingofbasaltclastsfromanApollolunarsoilsample(E21)collectedintheGeologicalMuseum,the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Duetothesmallsizeoftheclasts,thepreviousmethodofconstructingconventionalPb PbisochronwithasinglerockchiptodeterminetheageofApollosamplescannotbeused WehaveadoptedthetechnicalmethodofdefiningtheageofbasaltclastswithasingleZr bearingmineral(baddeleyite,zirconoliteandtranquillityite) Firstly,therockclastswithZr bearingmineralsareselectedaccordingtotheX raypenetrationofμ XRF Secondly,theresinsampletargetismadeforfinepolishing TheZr bearingmineralsexposedtothesurfacearelocatedbymeansof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Zrsignalmapping Lastly,thePbisotopiccompositionsofZr bearingmineralswereobtainedbytheanalysistechnologyofionprobe~3μmbeamspotandamulti collectionmodeforPbsignaltocalculatetheage Fouragegroupsofrockswereidentified,namely3570±14Ma,3700±8Ma,3850±5Maand3900±12Ma ThefirstthreeagesareconsistentwiththeagedistributionofbasaltinApollo11lunarsoil,soitcanbedeterminedthatthissampleisfromApollo11lunarsoil Thelastoneisanewlydiscoveredcomponent Accordingtothecompositionoffeldspar(An=93)andpyroxene(Mg#~79),itisidentifiedasmagnesiansuiteoriginnorite Inaddition,accordingtothePbisotopeanalysisofthemainminerals,thevastmajorityofbasaltclassfallonthePb Pbisochronof~3570Ma,indicatingthatthisperiodofbasaltisthemainvolcanicactivityeventintheApollo11samplingarea,whichprovidesabasisfortheageselectiononthedatingcurveofthecrater countingchronologyKeywords Lunarsoil;Apollo11;Ionprobe;U Pbsystem;Magnesiansuite摘 要 本文报道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物馆珍藏的一件阿波罗月壤样品(E21)进行的玄武岩岩屑定年工作。
李金华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金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华,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79年6月出生于陕西安康。
李金华地质微生物学和生物地磁学专业。
200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生物学专业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微生物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0-2013年留在该所从事地质学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2016年任该所副研究员,2017年起任研究员。
曾于2012-2014年,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矿物学、材料物理与宇宙化学研究所(IMPMC,CNRS-UPMC)做访问学者研究。
长期从事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前沿交叉研究。
近年来,以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为基本研究内容,综合运用岩石磁学、微生物学、电子显微学和同步辐射等方法,重点研究了:(i)趋磁细菌生物矿化过程和机制,实验揭示了趋磁细菌磁铁矿合成及磁小体链组装的动态过程,发现了子弹头形磁小体独特的多阶段晶体生长模式,提出了子弹头形纳米磁铁矿是最可靠化石磁小体判据的新观点;(ii)磁小体链复杂磁性机制,实验模拟研究了磁小体链的微观磁结构及其磁各向异性和颗粒间静磁相互作用,厘定了单磁畴磁铁矿的晶型和空间排列对几个重要岩石磁学参数的系统影响,提出了化石磁小体识别的新参数δ图;(iii)微生物矿化与微化石形成和保存,实验模拟研究了微生物矿化和微化石的形成过程,发现微生物矿化能显著提升微化石的保存能力,提出了将实验埋藏学与地质样品相结合研究微化石的新思路。
上述研究为理解生物响应地磁场机制和利用化石磁小体记录开展古地磁与古环境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已经发表SCI文章40篇。
李金华其中第一作者12篇(其中包括EPSL文章2篇,G-cubed文章2篇,GJI文章1篇,ChemicalGeology邀请综述文章1篇等)。
文章共被SCI引用304次,他引172次。
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2篇,SCI他引86次。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碳硫同位素
氟化法
利用BrF5把Ag2S转变为SF6,特别用于测定δ33S和δ36S。
硫酸盐岩:
• • • 直接高温分解法
加入Cu2O或 V2O5与SiO2在1100 ºC分解硫酸盐,经Cu炉转变为SO2。
三酸还原法
用混合酸(HI+HCl+H3PO2)将硫酸盐还原为H2S,转化为Ag2S。
Kiba试剂还原法
用Kiba试剂(SnCl2+H3PO4)还原,获H2S,转化为Ag2S。提岩石全部硫。
辉钼矿 > 黄铁矿 > 闪锌矿 ≈ 磁黄铁矿 > H2S > 黄铜矿 > S ≈ HS- 铜蓝 > 方铅矿 > 辰砂 > 辉 铜矿 ≈ 辉锑矿 > 辉银矿 > S2-
• 蒸发岩(石膏)与海水SO42-之间和硫酸盐矿物 (如重晶石、石膏)之间分馏可以忽略不计。
沉积的石膏与溶液SO42-之间的同位素分馏在室温下仅 为1.65±0.12‰,相对现代海水+20‰值它们之间的差值是 可以不计的。
2)细菌厌氧发酵
细菌厌氧发酵过程产生CO2和CH4, 发酵造成的碳同位素分馏远比热解过程 大,其分馏系数 αCO2-CH4 = 1.025 ~ 1.060 温度增加分馏变小,高温时接近热解时 的分馏系数。
3)细菌还原硫酸盐(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厌氧条件下硫酸盐还原细菌的还原作用是造成全 球硫循环的最重要的分馏作用。实验表明各类硫酸盐还 原细菌产生的直接同位素分馏在0~46‰之间,即分馏 系数为: αSO4-H2S = 1.000x ~ 1.046 分馏系数的大小与硫酸盐的浓度有关(Canfield and Teske, 1996)。
13C/12C
= 0.0112372 (Craig, 1957)
深切怀念我尊敬的导师_我国最长寿的地质学家崔克信教授_潘云唐
深切怀念我尊敬的导师——我国最长寿的地质学家崔克信教授潘云唐(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今年2月14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崔克信先生在北京寓所无疾而终,享年104岁。
就目前所了解的资料来看,他应当算是中国地质学家中之最长寿者。
崔克信出身在河北省井陉县一个贫苦农家,生下不久,患“羊羔疯”症,日夜啼哭不止,时间久了,他母亲实在不忍母子都受煎熬,有一夜趁父亲不在家,凌晨前将他用棉袄裹住,扔到干河容里,幸亏住在同院的伯母心很细,天亮时没听到孩子的哭声,心生疑虑,立即到处去寻找,终于在干河谷听到哭声,将他找到抱回,批评了他的母亲,要他无论如何要把孩子留下带好。
就是这样一位“弃儿”,后来上学成绩一直很好,1929年20岁时,考上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31年转入地质系本科,1935年毕业,他同班同学很多都成了著名地质学家,包括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孙殿卿,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总干事的阮维周,以及曾任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教授的王嘉荫,曾任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总工程师的李悦言等。
崔克信后来历尽坎坷,但是却活到了104岁高龄,成为中国地质界创记录的老寿星,真是一大奇迹,也可说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好人一生平安”。
崔克信从北大毕业后,进入实业部(后为经济部)地质调查所工作。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随该所由南京迁至长沙,又迁至重庆北培,1938年在四川盆地工作了一段时间,1939年4月进入刚成立的西康省从事金矿地质等工作。
1941年调到西康省地质调查所,历任技师、代所长、所长,在西康省藏族地区工作了11年。
新中国时期,他初在重庆西南地质调查所、西南地质局工作,任工程师、队长。
1955年调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57年因工作安排问题与领导有分岐而被错划为右派。
1960年摘掉右派帽子。
1966年,“文革”期间又遭到冲击。
改革开放时期,他恢复了科研工作。
1979年,“右派”的冤假错案彻底改正,他恢复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职称,以及相应的学术地位,担任了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地质科学》编委等职。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070802空间物理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指导
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简介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只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从事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综合性国家学术机构。
以固体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作为主攻方向。
研究所现建有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空间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及地球与行星物理、页岩气与地质工程、矿产资源研究、油气资源研究和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等5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并成立了深部资源探测先导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雄厚的师资力量、强大的科研支撑以及安定的生活条件,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大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根据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年推免生拟录取情况,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的03矿床学方向、070904构造地质学专业、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2019年不招收全国统考硕士生。
2019年面向全国计划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2人(以最终下达指标为准),包括将接收各高校学习成绩优异的推免生45人左右,统考硕士生37人左右。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070802 空间物理学计划7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1高等数学(甲)④806普通物理(乙)或808电动力学三、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601高等数学(甲):《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806普通物理(乙):全国重点大学工科类普通物理教材808电动力学:郭硕鸿著,《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8年第三版。
四、中国科学院大学近三年空间物理学专业考研分数线2018年:五、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初试1.网上打印准考证: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报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翟明国:厚重地学承载家国深情
翟明国栉风沐雨三十载,作为地质科研的领军人物,他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勇于创新,先后参加、主持过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基金委的多个重大、重点研究课题;主持和参加过中国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多个国际合作项目,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钻研攻坚 震铄古今
多年来,翟明国针对早期陆壳的形成与增长、结构与成分、前寒武纪与显生宙变质作用的异同等前沿核心科学问题,集中研究华北陆块以及相邻地区,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组团前往蒙古国进行了考察访问,并与蒙古科学院地质与矿产资源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他们还对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进行访问并进行了野外考察,同时与地球化学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下一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春风化雨 硕果累累
在研究之外,翟明国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他常常鼓励学生们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他把地球科学与人类的关系作为授课重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明白这一领域的深刻内涵。此外,他还主张与其他学科交叉促进,让后来者可以学习更为广博的知识。几十年来,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让科研的精髓薪火相传。
关于早期陆壳的形成与增长方面的研究,翟明国在华北克拉通发现了早前寒武纪形成的高压高温麻粒岩-退变榴辉岩地体,改变和修正了由于一般认为早前寒武纪地壳的地温梯度比显生宙高,因此不存在高压变质带,也不存在与显生宙可以对比的构造机制的传统看法。这些高压岩石的变质历史,指示了和显生宙碰撞造山带类似的成因,同时它们很高的温度又明显与显生宙碰撞造山的机制有差别。
通过对显生宙造山带的研究,翟明国提出了前寒武纪与显生宙变质机制具有本质性差异,其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壳的地热梯度在早期与现代有很大不同,并且在地质历史上不具重复,这也指示了早前寒武纪与显生宙大陆动力学机理是存在差异性的。
中科院地质所2014年硕士研究生通过复试(拟录取)名单公示
(第一批)专业名称编号考生姓名考生编号总成绩备注固体地球物理学1 黄卫航800014075000085 88.22 姜博午800014075000065 87.33 张元萍800014075000069 87.34 付博烨800014075000008 86.55 杜亚楠800014075000079 84.46 何熹800014075000111 83.47 林羿800014075000042 82.98 刘建光800014075000041 82.79 姜重昕800014075000052 82.410 何国丽800014075000043 81.411 聂仕潭800014075000033 81.112 侯东洋800014075000077 80.713 高一帆800014075000110 80.7矿产普查与勘探14 翟媛媛800014075000011 82.2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5 黄柯800014075000103 80.516 李昌昊800014075000022 78.617 陈晨800014075000116 78.418 卢杰河800014075000058 77.719 谢梦雨800014075000029 76.120 孙宝璐800014075000068 75.4第四纪地质学21 杨帆800014075000089 82.922 张仲彦800014075000054 8023 江奇达800014075000121 79.2地球化学24 张婷800014075000066 75.925 廖鑫800014075000014 73.526 刘子恒800014075000010 72构造地质学27 宋帅华800014075000086 83.328 李睿800014075000102 80.329 王裔800014075000051 73.130 张超800014075000025 69.2海洋地质学31 李咏晨800014075000053 77.2地质工程32 郭艺800014075000091 86.333 程雅星800014075000090 79.834 余冲800014075000017 76.2 少数民族骨干35 古丽波斯坦·吐逊江800014075000019 72.1 少数民族骨干(第二批)专业名称编号考生姓名考生编号总成绩空间物理学1 李巧玲800014075000044 81.82 周舸800014075000097 79.33 覃鹏飞800014058000052 76.94 丁源800014058000065 76.25 韩倩倩800014075000040 76.0地球动力学6 沈中山101834160113843 74.97 张慧慧800014075000087 73.6地质工程8 刘港800014075000114 82.29 惠鑫800014075000117 76.5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10 杨燕800014075000070 80.211 李盛荣800014075000057 80.112 李翠红800014159000070 77.813 司玺800014075000060 75.5第四纪地质学14 李佩800014075000112 71.5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5 张月婷800014075000031 69.8(第三批)经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学复试小组对考生的资格审核和复试,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综合考虑初试、复试成绩确定拟录取李思远(考生编号:114154*********;总成绩:74.8)为我所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现予以公示。
单位代码:80075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 号 邮政编码
白登海
①英语②地球物理基础③
电磁学
郝天珧
①英语②地球物理基础③
构造地质学
02 油储地球物理
张剑锋
①英语②地球物理基础③
第1页
2011年10月24日15时3分48秒
单位代码:80075 联系部门:教育处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 邮政编码:100029
号
电话:010-82083062
联系人:石 瑛
尚彦军
①英语②工程地质学③构
造地质学(工程类)或岩
石力学
伍法权
①英语②工程地质学③构
造地质学(工程类)
02 水文地质
李国敏
①英语②水文地质学③地
下水动力学
庞忠和
①英语②水文地质学③同
位素水文学
03 水环境地质
徐志芳
①英语②水文地质学③地
球化学
刘丛强
同上
备 注
第5页
2011年10月24日15时3分48秒
单位网址:www.igg.cas.cn 咨询e-mail: zhaosheng@mail.iggcas.ac.cn
研究生院招生网:http://admission.gucas.ac.cn
单位代码:80075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 邮政编码:100029
联系部门:教育处
号 电话:010-82083062
自然地理学
吴海斌
同上
070920地球生物学
2
第4页
2011年10月24日15时3分48秒
单位代码:80075 联系部门:教育处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 邮政编码:100029
号
电话:010-82083062
姓名朱日祥性别男
拟推荐人选基本情况推荐人选姓名朱日祥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国籍中国政治面貌党员最高学历博士最高学位博士行政级别无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院士工作单位及职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学科领域固体地球物理学学习经历起止年月校(院)及系名称专业学位75/01-78/12 山西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学士82/02-84/12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固体地球物理硕士85/02-89/06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层古生物博士主要工作经历起止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1993/04-至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5/07-至今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06-17/0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内外重要社会任(兼)职起止年月名称职务/职称2012/01-至今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2013/08-至今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拟推荐人选主要成绩和突出贡献朱日祥研究员/院士是我国固体地球科学领域杰出科学家之一。
他一直坚持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和教学第一线。
近5年中,他在华北克拉通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地下深部资源勘探装备研发及其在生产实践应用等领域都做出创新性贡献。
一、提出了克拉通破坏新理论,提升了我国固体地球科学国际影响力克拉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陆块,缺乏明显的火山活动和构造变形,因此传统地学认为克拉通是稳定的。
但是,华北克拉通从晚古生代开始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和构造变形,即丧失了稳定性。
早在上世纪初,我国科学家已注意到这一重大地质现象,并相继提出“燕山运动”、“地台活化”和“岩石圈减薄”等概念。
但克拉通为什么会失去稳定性这一根本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成为困扰地球科学家近百年的难题。
朱日祥从地球科学发展趋势出发,领导建设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震台阵探测系统,通过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实验和地质综合研究,认识到岩石圈减薄、大规模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只是华北克拉通演化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其实质是由于华北之下岩石圈地幔物质组成与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导致克拉通固有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据此提出了“克拉通破坏”新理论。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20年各专业招生导师(排名不分先
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01.海洋地球物理
徐亚
070704 海洋地质
02.海洋生物地质过程 李金华
与环境演化
03. 大洋岩石圈形成 刘传周
与演化
01.综合地球物理
陈赟、黄松、王彦飞、张丽莉
02.油储地球物理
陈景波
安志国、陈卫营、底青云、付长民、何兰芳、
李丰江、徐德克、张健平
敖松坚、褚杨、林伟、卫巍、肖文交、张继 恩
02.地热学
何丽娟、张志勇
郭正堂、段武辉、刘文景、孙会国、孙继敏、 01.第四纪地质与环境
唐自华、许冰、许晨曦、于严严、张春霞
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
02.古气候学
安文玲、陈祚伶、储国强、郝青振、史锋、 旺罗、吴海斌、肖举乐、熊尚发
05.行星内部物理学 潘永信、孙伟家、张金海
01.空间物理
李国主、刘立波、单立灿
070802 空间物理学
02.电离层物理 03.地磁与磁层物理
万卫星、陈一定、丁锋、乐会军、任志鹏、 乐新安、赵必强 黄灿、葛亚松、罗浩、张辉
04.行星空间物理学
万卫星、何飞、何宏青、戎昭金、魏勇、张 辉、钟俊
0708Z1 地球动力学
02.岩土工程 03.工程地质力学
李志清 崔振东、赫建明、李守定、祁生文、杨继进
04.水文地质学
董艳辉、黄天明、孔彦龙、李义曼、秦大军、 徐志方
03.勘探地球物理
霍守东、高红伟、雷达、李志远、梁光河、 刘礼农、田飞、王光杰、王一博、薛国强、
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严红勇、于彩霞、张江杰、张美根、周楠楠
青藏高原锂资源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进展:前言
2024/040(02):0339 0346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18654/1000 0569/2024.02.01赵俊兴,刘小驰.2024.青藏高原锂资源成岩 成矿作用研究进展:前言.岩石学报,40(02):339-346,doi:10.18654/1000-0569/2024.02.01青藏高原锂资源成岩 成矿作用研究进展:前言赵俊兴1 刘小驰2ZHAOJunXing1andLIUXiaoChi2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1 KeyLaboratoryofMineralResources,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 StateKeyLaboratoryofLithosphericEvolution,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024 01 11收稿,2024 01 17改回ZhaoJXandLiuXC 2024 Researchprogressofpetrogenesis mineralizationinthelithiumresourcesontheTibetanPlateau:Preface.ActaPetrologicaSinica,40(2):339-346,doi:10.18654/1000 0569/2024.02.01 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及邻区锂矿找矿与勘查取得系列重要突破和发现。
除传统的盐湖锂资源外,川西、喀喇昆仑、阿尔金、柴北缘、喜马拉雅等地花岗岩 伟晶岩型锂资源成为了新的研究与勘查热点。
单位代码:80075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 号 邮政编码
联系人:石 瑛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预计招 生人数
070704海洋地质
2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1 海洋环境
刘青松
①英语②地球物理基础③
海洋地质学
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
23
01 综合地球物理
王彦飞
①英语②地球物理基础③
反演计算方法
刘光鼎
①英语②地球物理基础③ 只招硕博连读生
构造地质学
单位代码:80075 联系部门:教育处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 邮政编码:100029
号
电话:010-82083062
联系人:石 瑛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预计招 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02 比较行星学
林杨挺
同上
备 注
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2
01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吴乃琴
地热学③构造地质学
070905第四纪地质学
7
01 第四纪地质
汉景泰
①英语②第四纪地质学③
地球化学或自然地理学
肖举乐
同上
熊尚发
同上
杨石岭
同上
孙继敏
①英语②第四纪地质学③
自然地理学
吕厚远
同上
郭正府
①英语②第四纪地质学③
地球化学或自然地理学
郭正堂
同上
02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杨小平
①英语②第四纪地质学③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预计招 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油储地球物理
郝天珧
同上
陈景波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瞄准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的国际研究前沿,针对我国油气资源形成于多期构造活动背景下、 保存于构造复杂深层中的特殊性,主攻制约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的基础理论、地球物理重大装备与关键技术,发展 和完善油气成盆-成烃、成岩-成藏理论,认识盆地深层和海相层系油气富集机理与分布规律,形成适于我国复 杂地质条件下油气勘探的关键技术系列,为我国‘油气工业二、竞争”的方针,聘请多位国内外客座人员来室工作,经常性地邀请高访学 者在实验室交流、讲学,举办多种形式不同规格的学术研讨会,鼓励室内研究人员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2004年以来,实验室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韩国、老挝、尼日利亚、菲律宾 等20多个国家同行专家建立了较为固定的学术交流关系,并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实验室利用各种机会邀 请外籍科学家来实验室参观访问、报告讲学、实验测试、合作研究,每年都有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名国 外研究人员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实验和研究工作,并开展了海外地球物理联合观测(如韩国等)。对于 参与合作研究和测试的境外客座研究人员,除保证研究条件外,还提供工资、住房及其它生活设施。与国际和国 内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2006年,油气资源研究团队获得了人事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颁发的“优秀团队”奖;2006年,柴达木课题组 获甘肃省“五·一”奖,2009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的光荣称号。构成了一支团结、具有创新能力 的科研和技术队伍,能够承担国家和企业不同层次的重大科研及技术研发任务。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实验室坚持系统专业知识学习和科研工作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掌握科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自2004年以来,实 验室已毕业博士生90名,硕士生67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21名。在读博士生82名,硕士生71名,在站博士后研 究人员20名。
中科院地质所2013年硕士研究生通过复试(拟录取)名单公示
(第一批)经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各复试小组对上线考生的资格审核和复试,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综合考虑初试、复试成绩确定招收3月27日第一批参加我所复试的2013年硕士研究生通过复试(拟录取)名单,现予公布:王冲、葛晓梅、许阳、赵勇、郭伟(地球化学)、王银之、陈知、曹辉辉、龙奕洁、张明明、李兴波、李昊、程国华、董磊磊、王一珅、杨鹏、陈安平、马珊、赵平平、高堋、梁鹏、黄晓芳、李超、张丹(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谭玉芳、李宝学、顾鸿宇、尹剑辉、薛清峰、汪晟、舒国旭、刘建欢、龙鑫、魏芝、周超、蔡宁骁、钟华森、李晨晶、刘伟、周贝贝、欧阳涛、杨思朋(海洋地质学)、刘海涛(空间物理学)、刘勇(空间物理学)、孙靖鹏(地球动力学)、王欣欣(地球动力学)、张平野(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赵昊(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筹)挂靠我所招生:杨文盟(海洋地质学)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周利(第二批)经复试小组对我所部分专业院内、外调剂考生的资格审核和复试,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综合考虑初试、复试成绩确定以下五位考生通过我所复试(拟录取),现予公布:李琼、熊兴崟、张兵芳、张瑞龙、周惟琦硕士推免生、直博生根据教育部、中科院研究生院相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全面衡量、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经过我所各面试小组对考生的资格审核、体检以及面试等综合考核,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结果进行审议,最终确定以下31名同学获得我所2013年硕士推免生拟录取资格、14名同学获得我所2013年直博生拟录取资格(直博生占用博士招生指标),名单公示如下(排名不分先后,公示期一周):2013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序号姓名专业序号姓名专业1 吕尧固体地球物理学17 王乐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 谭萍固体地球物理学18 江鹏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3 南方舟固体地球物理学19 李洪梁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4 朱高华固体地球物理学20 张雨林地球化学5 李雪垒固体地球物理学21 张明明地球化学6 王武固体地球物理学22 杨刚大地构造学7 李冰非固体地球物理学23 张林友地热学8 武绍江固体地球物理学24 祝淑雅第四纪地质学9 杨蕾固体地球物理学25 吴佳斌第四纪地质学10 郭广瑞固体地球物理学26 韩振华地质工程11 王旭固体地球物理学27 陈卫昌地质工程12 芦永明固体地球物理学28 林冲地质工程13 尹健行地球动力学29 杨朋地质工程14 陈果空间物理学30 马天鸣地质工程15 丁磊磊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31 童少青地质工程16 高一杰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013年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序号姓名专业导师1 陈瑛固体地球物理艾印双2 张振东固体地球物理刘伊克3 胡俊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姜能4 梅清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杨进辉5 赵超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秦克章6 黎乐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高俊7 刘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范宏瑞8 高帅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刘建明9 司翠芹地球化学刘伟10 陈振宇大地构造学肖文交11 于海飞地热学胡圣标12 林亚婷第四纪地质学吴海斌13 陈竑然地质工程秦四清14 王迎春地质工程庞忠和。
27152505_月壤样品(E21)磁学性质及古强度研究
1000 0569/2022/038(06) 1832 42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6 20月壤样品(E21)磁学性质及古强度研究蔡书慧1,2 秦华峰1,2 邓成龙1,2 刘双迟1,2 陈意1,2 贺怀宇1,2 潘永信2,3CAIShuHui1,2,QINHuaFeng1,2,DENGChengLong1,2,LIUShuangChi1,2,CHENYi1,2,HEHuaiYu1,2andPANYongXin2,3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1 StateKeyLaboratoryofLithosphericEvolution,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 College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3 KeyLaboratoryofEarthandPlanetaryPhysics,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022 05 14收稿,2022 05 27改回CaiSH,QinHF,DengCL,LiuSC,ChenY,HeHYandPanYX 2022 Magneticpropertyandpaleointenstiystudyofthelunarregolith(E21) ActaPetrologicaSinica,38(6):1832-1842,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6 20Abstract Wecarriedoutmagneticpropertyandpaleointenstiystudyonfivemillimeter scalelunarregolithclastsofthelunarregolith(E21)storedintheGeologicalMuseum,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Amongtheseclasts,twoofthemareagglutinates,oneisbrecciaandtheothertwoarebasalts The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resultshowsthedominantmineralsintheseclastsareilmenite,pyroxene,plagioclaseandtroilite,etc ,whilethemainremanencecarriersareFe Nialloys,mostlykamacites Rockmagneticresultsindicatethatagglutinate/brecciaandbasaltclastspossessdifferentmagneticbehaviors,withtheformershowingstrongermagneticcarryingcapacitythanthelatter Paleointensityexperimentbynon heatingmethodsyieldsvaluesoftensmicrotesla BothmagneticpropertyandpaleointensitiesrecordedbythefivelunarregolithclastsarecomparablewiththatoftheApolloreturnedlunarsamples Thisdemonstratesthefeasibilityofrecoveringpaleointensityofthemagneticfieldfromlunarregolith ThisstudyonlunarregolithwillprovideimportantreferencefrommethodtotechniqueforthemagneticresearchontheChang E 5lunarregolithsamplesKeywords Apollosample;Lunarregolithclast;Magneticproperty;Paleointenstiy摘 要 本文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馆藏月壤样品(E21)中的5颗毫米级月壤岩屑(2颗胶结物、1颗角砾岩、2颗玄武岩)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岩石磁学和古强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下称“地科所”)是中国科学院
下属的一所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
地科所是
中国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科的重要研究机构,致力于推动地球科学领域的研
究与发展。
地科所的研究范围涵盖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系统
科学等多个领域。
其重点研究方向包括深地动力学、大地构造与演化、地
球与环境变化、资源与环境地球化学等。
地科所以其在深地动力学领域的
研究成果而闻名,是中国最早从事深地动力学研究的机构之一、同时,地
科所还承担着许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任务,如中国陆地重力场项目、中
国活断层调查项目等,并拥有庞大的科研人员队伍和优质的科研设施。
地科所的研究成果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其
科研人员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其中不乏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
发表的成果。
地科所还承办了多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为地球科学领域的
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平台。
此外,地科所还与国内外许多科研机构和大学建
立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地科所在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该所设有博士、硕士、博士后等学科教育与培养机构,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许多地质和
地球物理学领域的重要科学家和学者都曾在地科所工作或学习过,并在科
研和教育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此外,地科所还承担了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科的普及和推广任务。
该所
定期举办公众科普活动,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公众传播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中国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
多年来,地科所致力于深地动力学等研究方向的研究,在科研、人才培养和科普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对推动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