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日程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___第二学期学术交流会议日程表
___第二学期学术交流会议日程表日期:2023年4月1日至4月5日地点:学校大会堂4月1日(星期一)9:00 - 9:30.注册与签到9:30 - 10:00 开幕式10:00 - 11:00 主题演讲:探索新兴技术的潜力11:00 - 11:30 茶歇11:30 - 12:30 分组研讨会1: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创新12:30 - 14:00 午餐14:00 - 15:30 分组研讨会2:跨文化沟通与交流15:30 - 16:00 茶歇16:00 - 17:00 学生研究项目展示17:00 - 18:00 自由交流时间4月2日(星期二)9:00 - 10:30 分组研讨会3: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10:30 - 11:00 茶歇11:00 - 12:00 主题演讲: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12:00 - 13:30 午餐13:30 - 15:00 分组研讨会4:法律伦理和社会责任15:00 - 15:30 茶歇15:30 - 16:30 研究生论文展示16:30 - 17:30 自由交流时间4月3日(星期三)9:00 - 10:00 主题演讲: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10:00 - 11:30 分组研讨会5:数据隐私与网络安全11:30 - 12:00 茶歇12:00 - 13:30 午餐13:30 - 15:00 分组研讨会6:人权与社会正义15:00 - 15:30 茶歇15:30 - 16:30 大学生科研成果展示16:30 - 17:30 自由交流时间4月4日(星期四)9:00 - 10:30 分组研讨会7:金融科技的发展与挑战10:30 - 11:00 茶歇11:00 - 12:00 主题演讲:面向未来的职业发展12:00 - 13:30 午餐13:30 - 15:00 分组研讨会8:社交媒体与信息传播15:00 - 15:30 茶歇15:30 - 16:30 大学生创新设计展示16:30 - 17:30 自由交流时间4月5日(星期五)9:00 - 10:00 主题演讲: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10:00 - 11:30 分组研讨会9:人工智能与道德问题11:30 - 12:00 茶歇12:00 - 13:30 午餐13:30 - 15:00 分组研讨会10:人类健康与福祉15:00 - 15:30 茶歇15:30 - 16:00 闭幕式该会议日程表仅供参考,请留意会议现场的最新通知和变更。
2014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七.《年刊》编委会 (按拼音排序) 主 任:黄清华
-2-
副 主 任:侯增谦 刘俊来 倪四道 王 强 王 涛 杨进辉 张进江 委 员: 蔡永恩 常 旭 陈华勇 陈立辉 陈小宏 底青云 丁孝忠 董树文 符力耘 高 锐 葛洪魁 何丽娟 侯增谦 黄 方 黄宝春 黄清华 金双根 琚宜文 雷建设 李惠民 李三忠 李永祥 厉子龙 林 伟 刘 静 刘 焰 刘 洋 刘俊来 刘伊克 吕庆田 倪怀玮 倪四道 聂凤军 屈春燕 任收麦 沈 萍 石耀霖 史建魁 宋海斌 孙新蕾 汤 吉 陶士振 田 钢 周仕勇 汪汉胜 汪毓明 王 强 王 涛 王岳军 王宗起 肖文交 谢树成 徐 备 徐锡伟 薛国强 杨 进 杨进辉 杨经绥 于常青 翟庆国 张 波 张进江 张兆峰 张志刚 赵国春 赵子福 郑 勇 周 红 周永章 朱弟成
王 强 王 涛 杨进辉
五.学术委员会(按拼音排序) 主 任:陈 颙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副 主 任:李廷栋 张培震 郑永飞 朱日祥 成 员: 曹代勇 曹晋滨 柴育成 常 旭 陈 骏 陈 颙 陈福坤 陈海弟 陈树民 陈小宏 陈晓非 陈运泰 邓 军 邓启东 底青云 丁 林 丁志峰 丁仲礼 董树文 董云鹏 范蔚茗 方 慧 方小敏 冯 宏 冯学尚 冯佐海 高 俊 高 锐 高 山 耿建华 龚健雅 郭 建 郭进义 何继善 侯泉林 侯增谦 胡见义 胡瑞忠 黄大年 黄清华 贾承造 江博明 蒋少涌 金翔龙 金振民 金之钧 康国发 李 斐 李 貅 李德仁 李建成 李锦轶 李庆忠 李三忠 李曙光 李廷栋 李献华 林 伟 凌 云 刘 静 刘 良 刘池阳 刘丛强 刘代志 刘敦一 刘福来 刘光鼎 刘怀山 刘嘉麒 刘俊来 刘少峰 刘永江 刘振兴 柳建新 龙 凡 罗 俊 罗清华 吕庆田 马昌前 马永生 毛景文 孟小红 莫宣学 倪四道 牛耀龄 欧阳自远 庞忠和 彭平安 彭苏萍 漆家福 秦大河 曲寿利 任纪舜 石耀霖 舒良树 孙 敏 孙 枢 孙卫东 孙文科 汤良杰 唐晓明 滕吉文 田 钢 涂传诒 万卫星 汪集旸 汪品先 王 强 王 水 王 涛 王成善 王椿镛 王二七 王国灿 王良书 王清晨 王汝成 王绪本 王有学 王岳军 王宗起 魏春景 魏奉思 魏久传 吴福元 吴秋云 夏江海 肖文交 熊 熊 熊盛青 熊小林 徐 备 徐文耀 徐夕生 徐义刚 许厚泽 许绍燮 许文良 许志琴 严良俊 杨顶辉 杨进辉 杨经绥 杨树锋 杨文采 杨元喜 杨振宇 姚玉鹏 姚振兴 叶大年 于 晟 翟光明 翟明国 翟裕生 张国伟 张宏飞 张宏福 张进江 张立飞 张培震 张岳桥 张泽明 赵 越 赵 伟 赵邦六 赵殿栋 赵国春 赵国泽 赵文津 郑建平 郑永飞 钟大赉 锺孫霖 周美夫 周泽兵 朱 光 朱日祥 朱祥坤 秘 书 长:黄清华 副秘书长:侯增谦 刘俊来 倪四道 王 强 王 涛 杨进辉 张进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于1999年由原地质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两所整合而成。
整合前的两个研究所都有长达50余年的历史和丰厚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著名地质学家侯德封先生曾任原地质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先生曾任原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从事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综合性学术机构。
研究所以固体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作为主攻方向。
1999年以来,研究所在科研布局上基本形成了地球动力学研究、环境与灾害研究、矿产资源研究的三足鼎立式研究格局。
研究所共设以下九个研究室: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岩石圈构造演化研究室、青藏高原研究室、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空间电磁环境研究室、工程地质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室、油气资源研究室、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水资源与地壳流体研究室;研究所同时有岩石圈构造演化、矿产资源、工程地质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另外在地球磁场与地球外核动力学、干旱区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俯冲碰撞造山的岩石学过程等研究方向上建成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研究群体。
近年来,研究所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的科研工作,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代表性的奖项是著名第四季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获得的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研究所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共有17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60人。
另外,研究所共有支撑系统固定人员26人,固定管理人员19人。
研究所是国家最早确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现有在读博士生292人,硕士生95人,在站博士后50人。
研究所拥有开展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大型观测和测试分析仪器,主要包括:地球物质成分与物质性质分析系统、地球深部结构观测系统、地质年代学测定系统、地磁与电离层观测台链、古环境数据分析系统、数据处理计算系统,为地球科学测试、观测和实验提供了必要条件。
李四光科学精神初探——中国地质学会事略
李四光科学精神初探——中国地质学会事略
邹宗平;赵曼
【期刊名称】《地质学报》
【年(卷),期】2022(96)1
【摘要】百年前的中国,百业凋敝、风雨如磐,地质工作在夹缝中艰难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6位中外地质学家齐聚北京地质调查所,共同发起创立了中国地质学会,使我国地质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
在地质先驱们的共同努力下,学会以促成地质学及其关系科学之进步为宗旨,发挥了凝聚地质科学人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大会上,李四光被任命为副会长,这一年也是李四光学成回国开展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二年.
【总页数】3页(P1-3)
【作者】邹宗平;赵曼
【作者单位】不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李四光纪念馆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
【相关文献】
1.中国地质科学院侯增谦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
2.中国地质科学院侯增谦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
3.国土资源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地质学会的工作--在"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面向21世纪地质科学讨论会"上的致词
4.中国地质学会历任会长(理事长)及书记(秘书长)事略
5.中国地质科学院杨经绥荣获第十一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7次全国青年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7次全国青年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综述李长冬;于淼【摘要】The Badong International Geohazards Symposium(BIGS 2017)and the 7thChina Youth Symposium on Engineering Geology(CYSEG)were successfully held in Badong county,Hubei province on 25thto 28thof August 2017.The theme of the CYSEG is"Stability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landslide",which is jointly organiz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and Youth Committee of Engineering Geology.There are almost 200 participants from domestic and overseasuniversities,research institutes and the industry.The CYSEG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academic seminar and field geological survey.Amongthem,academic seminar includes keynote speeches and discuss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comments from invited senior experts.In the atmosphere of free and active, participants discussed and interacted in-depth on the hot and difficult issues of landslid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control.CYSEG has achieved the goal of sharing new ideas,spreading new thinking and refining new views.In addition,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secretariat has established a WeChat service group,which provides real-time onlin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participants.%2017年8月25—28日,第1届巴东国际地质灾害学术论坛暨第7次青年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巴东县顺利召开.第7次青年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滑坡稳定性评价与防治",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共有来自国内外71家单位(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工程行业单位等)的近200位代表参会.研讨会由学术研讨和会后野外地质考察两部分组成.其中,学术研讨包括特邀报告、交流讨论和特邀专家点评3个环节.会上各位学者在自由、活跃的氛围下,围绕滑坡稳定性评价与防治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讨交流与互动,达到了共享新思想、发散新思维和提炼新观点的目的.同时,组委会秘书处建立了本次研讨会微信交流群,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实时的线上交流平台.【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年(卷),期】2018(026)001【总页数】5页(P259-263)【关键词】青年工程地质;滑坡灾害;稳定性评价;灾变机制;滑坡防治【作者】李长冬;于淼【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20 引言2017年8月25~28日,第1届巴东国际地质灾害学术论坛暨第7次全国青年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巴东县召开。
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3号通知-日程安排
分析
——刘 瑾,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自助午餐
10 月 18 日下午
会场
会议内容
主持人
采空区储水——干旱区保水采煤新途径
——李文平,中国矿业大学
黄土湿剪特性与结构性研究
——员康锋,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含水系统”概念与“保水采煤”思路探讨—以神南
晋贤楼 矿区为例
二楼(矿 ——常金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7:45-
根据参数反演结果分析非饱和黄土边坡破坏机理
18:00
——张亚卿,长安大学
15:55
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型试验测量系统
-16:15
——范 文,长安大学
16:15
岩石拉剪破裂试验研究
-16:30
——李守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6:30
泥石流起动特征的十字板剪 切流变实验研究
-16:45
17:00
地震灾区汶川县福堂沟泥石流成因及防治建议—
-17:15
—赵玉林,四川九 0 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7:15
动水压力型滑坡对库水位升降作用的响应
-17:30
——向 玲,三峡大学
17:3017:45
济南市区泉域地下水时空分布规律及污染物运移 特性研究 ——何 奔,山东大学
17:45
高位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董建辉,成都理工大学
-7-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
17:00
黄土完全软化强度与残余强度的对比试验研究
-17:15
——强 菲,长安大学
17:15
云南大关上坝村滑坡基本特征与成因分析
-17:30
பைடு நூலகம்
27295389_西昆仑509_道班西锂铍稀有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探讨
1000 0569/2022/038(07) 1967 80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7 10西昆仑509道班西锂铍稀有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探讨王威1,2 杜晓飞1,2 刘伟3 李永3 陈正乐4 马华东1,2 邱林1,2 肖飞5,2,DUXiaoFei1,2,LIUWei3,LIYong3,CHENZhengLe4,MAHuaDong1,2,QIULing1,2andXIAOFei5WANGWei11 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乌鲁木齐 830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305项目办公室,乌鲁木齐 83000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乌鲁木齐 830000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5 新疆昆仑蓝钻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田 8480121 TheResearchCenterResourceandEnvironmentofXinjiang,Urumqi830000,China2 TheNational305ProjectOfficeofXinjiang,Urumqi830000,China3 GeologicalandMineralProspectingResearchInstituteofNonferrousGeologicalProspectingBureauofXinjiang,Urumqi830000,China4 InstituteofGeomechanic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5 XinjiangKunlunBlueDiamondMiningDevelopmentCo ,Ltd ,Hetian848012,China2022 02 26收稿,2022 04 25改回WangW,DuXF,LiuW,LiY,ChenZL,MaHD,QiuLandXiaoF 2022 GeologicalcharacteristicanddiscussiononmetallogenicageoftheWest509 DaobanLi BeraremetaldepositintheWestKunlunOrogenicBelt ActaPetrologicaSinica,38(7):1967-1980,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7 10Abstract TheDahongliutanraremetalorefieldintheWestKunlunOrogenicBeltwasfoundintherecentyears TheWest509 DaobanLi Beraremetaldepositinthisorefieldhasdrawngeologist attentionforitshighgradeandsuper largeorereserves However,thegeologicalandmetallogenicageofthisdepositremaincontroversial Fieldobservationshaverevealedthattheore bearingpegmatitesintheWest509 DaobandepositiscloselyrelatedtotheTriassicmagmaticrocks,andtheyarebothemplacedintotheTriassicflysch likemeta sedimentarysequences Detailedmappingandexplorationresultsshowthatthepegmatiteveinsinthedeposithaveobviousore bearingzonation,whichcanbedividedintonon orepegmatiteandore bearingpegmatite The40Ar/39Ardatingdataofmuscoviteinspodumen bearingpegmatiteveinsshowthattheircrystallizationageis188Ma,indicatingthatregionaltemperatureforthisareakeptas350℃for30Myr,andthisthermalenvironmentisconducivetotheevolutionandcrystallizationofgranite pegmatitesystem Incombinationoftheregionalorogeny(ca 210~200Ma)ofthePaleo Tethys,thegeologicalfeaturesaswellastheore formingagesdemonstratethatthetectonicenvironmentofWestKunlunandKarakunlunwaspost collisionextensionat188Ma,whichisafavorableconditionfortheelementenrichmentandmineralizationinDahongliutanraremetalorefield ThisunderstandinghaspracticalsignificanceforregionalmetallogenicpotentialevaluationandprospectingKeywords 40Ar/39Arages;Metallogenicdynamics;Dahongliutanraremetalorefield;WestKunlun摘 要 西昆仑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田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稀有金属矿田,其中509道班西锂铍稀有金属矿床以其高品位、超大型而引人关注,但其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研究较少。
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_范文模板及概述
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中国地质学会作为我国地质科研领域的重要组织机构,一直致力于促进地质学的发展和学术交流。
为了推动中国地质事业的持续发展并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中国地质学会定于2024年举办一次规模宏大的学术会议。
本文将对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进行详细梳理与阐述。
首先,将对中国地质学会及其重要性进行背景介绍;然后,将着重介绍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概述,包括会议主题、规模、议题安排以及主要演讲嘉宾和邀请对象等内容;接下来,将详细描述细节实施计划及筹备工作分工,包括经费筹备与分配方案、场地、设备、人员及物资准备以及各项细节计划执行流程等;最后,对预期成果与展望进行阐述,探讨这次学术会议的意义、重要性以及对于中国地质事业的推动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作为开篇,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背景介绍部分将对中国地质学会的历史沿革、重要性以及目前现状进行介绍;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概述部分将详细概括这次学术会议的主题、规模、议题安排和主要演讲嘉宾等内容;细节实施计划及筹备工作分工部分将具体描述各项细节计划的执行流程,并展示经费筹备与分配方案以及场地、设备、人员及物资准备等内容;最后一部分是预期成果与展望,旨在探讨这次学术会议的意义和影响力,并展望未来的发展与可持续性。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而清晰地撰写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以便组织者和参与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次盛会。
通过详细介绍背景信息、计划概述、实施计划及工作分工,以及预期成果与展望,旨在为顺利举办此次学术会议提供有力支持,并为推进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2. 背景介绍:2.1 中国地质学会历史沿革中国地质学会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的全国性学术组织。
成立于1949年,起初称为中国地球科学学会,2004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物理学会2024年活动计划表
中国物理学会2024年活动计划表一、学术研讨会1. 时间:2024年x月x日至x月x日2. 地点:xxx3. 主题:xxx4. 参会人员:物理学家、学者、研究生等5. 内容:研讨会的议题将涵盖物理学领域的多个方向,包括量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等。
会议将设有专题报告、分组讨论、学术交流等环节。
二、青年物理学者论坛1. 时间:2024年x月xx日2. 地点:xxx3. 主题:xxx4. 参会人员:青年物理学者、研究生等5. 内容:论坛将邀请业内专家就青年物理学者的研究课题进行指导,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同时设有学术交流、分组讨论等环节。
三、科普讲座1. 时间:2024年全年,每周x晚x点-x点2. 地点:物理学会官方网站线上讲座3. 主题:物理学与生活、科技前沿等4. 参与人员:公众5. 内容:讲座将邀请物理学家、科普作家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物理学知识,介绍科技前沿动态,激发公众对物理学的兴趣。
四、线上学术交流活动1. 时间:不定期,根据实际情况安排2. 地点:物理学会官方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 3. 内容:线上学术交流活动将邀请物理学家、学者等,就物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前沿动态等进行讨论和交流,为公众提供更多学术信息。
五、物理书籍推荐活动1. 时间:不定期,根据读者需求安排2. 地点:物理学会实体书店或线上平台 3. 内容:推荐优秀的物理学书籍,包括理论物理、实验物理、科普读物等,为读者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六、物理学知识竞赛1. 时间:2024年x月xx日2. 地点:xxx3. 内容:竞赛将围绕物理学知识进行,包括基础理论、前沿动态等,旨在提高公众对物理学的认识和兴趣。
七、物理学研究生培养研讨会1. 时间:待定(根据研究生培养计划安排)2. 地点:xxx3. 内容:研讨会将邀请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等就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挑战等进行交流和讨论,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以上为中国物理学会2024年的活动计划表,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安排,欢迎广大物理学家、学者和公众积极参与和关注。
反倾岩质边坡的时效变形破坏研究
反倾岩质边坡的时效变形破坏研究张泽林;吴树仁;唐辉明;刘高;李高勇【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年(卷),期】2014(33)5【摘要】为研究反倾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规律性与形成机制,以黄河上游茨哈峡水电站库区反倾岩质边坡变形破坏为例,基于系统的工程地质方法并结合离散元模拟边坡的变形演化进程,对其倾倒变形的时效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其形成演化机制。
结果表明:1该倾倒边坡的时效变形规律表现为倾倒变形在不同方向上具有差异性,其时空演化特征表现为斜坡顶部的拉裂和中部的弯曲变形,目前倾倒体内未形成贯通性失稳界面,倾倒拉裂和弯曲变形同时存在,表现为倾倒机制的长期性、积累性和阶段性;2该类斜坡的变形破坏是岩层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做悬臂梁弯曲,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导致坡体后缘开裂、根部折断、前缘剪切蠕变,当坡体折断带内的剪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时,坡体逐渐错动下滑形成倾倒塌滑体;3该倾倒变形体的破坏模式为弯曲—拉裂变形、弯曲—折断破裂、蠕滑—拉裂变形、表层滑塌和深部滑坡形成。
【总页数】7页(P181-187)【关键词】倾倒体;时效性;形成机制;离散元模拟【作者】张泽林;吴树仁;唐辉明;刘高;李高勇【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兰州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相关文献】1.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颗粒流模拟研究 [J], 张志飞;贾洪彪;苟青松;李鸿博2.强震作用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及破坏模式研究 [J], 刘汉东; 耿正; 王忠福; 牛林峰; 王四巍; 徐峰3.地震荷载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 [J], 马文礼;刘赟;魏占玺;董顺德4.反倾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J], 黄达;马昊;孟秋杰;宋宜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品】转中国地质单位一览表
【关键字】精品转中国地质单位一览表地质调查单位名称一览表单位名称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一、省、区、市原地矿部系统(各省市自治区国土环境资源厅、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北京市地质调查院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4号100050天津市地质调查所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20号300191河北省地质调查院石家庄市工农西路76号050081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太原市并洲北路63号030001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市大学路10号010020辽宁省地质地质矿产调查院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29号110032吉林省地质调查院长春市南昌路2号130061黑龙江省地质调查院哈尔滨市香坊区新乡里街5号150036 0 1上海市地质调查院上海市闸北区灵石路930号200072江苏省地质调查院南京市珠江路700号210018 025-******* 025-*******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杭州市萧山区萧金路508号311203 4 1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合肥市宁国路19号230001福建省地质调查院福州市五四北路285号350001江西省地质调查院南昌市向塘赣东北路20号330201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济南市历下区建筑新村南路35号250013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郑州市互助路25号450007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342号430030 027-85831 880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长沙市人民中路119号410011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510080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南宁市建政路1号530023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口市南沙路88号570206 0 1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号610081重庆市地质调查院重庆市高新区科园一路210号渝高D座9楼400039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阳市北京路203号550004云南省地质调查院昆明市白塔路33号(或131号)650011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拉萨市北京中路21号850000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市雁塔路北段100号710054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兰州市城关区红星巷206号730000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西宁市南川西路107号810012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494号750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西路2号830000二、地调局直属单位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八号路4号300170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市北陵大街25号110032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市中山东路534号210016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市港窑路37号44 3003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新82号610082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市友谊东路166号710054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市福州路62号266071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100083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市环市东路477号510075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100037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河北省三河市燕郊(562队)10160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市阜外百万庄26号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市阜外百万庄26号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11号100081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市阜外百万庄26号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省正定市中山东路92号050803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保定分部(方法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中路135号07105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号54100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5号610041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河南省郑州市陇海西路328号450006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77号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北二段1号610081 中国地质科学院本部北京市阜外百万庄26号100037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100081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100083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市西四羊肉胡同15号100034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本部北京市黄寺大街24号院22号楼100011三、各工业部门地勘单位有色地勘系统(各有色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好和各地质大队)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市复兴路乙12号100814新疆鑫汇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市贵州路科技街59号830011 有色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市安外北苑100012以下为有色属地化单位天津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天津市河东区友爱东道平房6号300181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乌兰察布东路010010 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沈阳市和平区柳洲街17号110002吉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长春市同志街49号130021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哈尔滨市大庆路20号150046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市大光路26号210007 025-******* 025-*******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浙江省邵兴市人民中路160号312000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南昌市井冈山大道361号330001 0791-844502 广西有色地质勘查院南宁市建政路34号530023海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海口市金牛岭金坡路570006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贵阳市油炸街东新区路7号550005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昆明市人民东路74号650051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安市雁塔路中段24号710054 029-******* 029-*******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兰州市东岗西路427号730000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宁市建国路5号810007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乌鲁木齐市友好北路4号830000冶金地勘系统(各冶金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东里甲16号100028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一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101601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二局福建省福州市东街115号350001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三局山西省太原市上三桥街50号030002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南局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1250号430081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山东局山东省济南市山师东路14号250014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西北局陕西西安市长安南路95号710061 029-******* 029-*******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省保定市韩村北路38号071051 转2227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昆明地质勘查院云南省昆明市茨坝路12号650203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二区11楼100029以下为冶金属地化单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25号610081 028-******* 028-*******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五一路60号114002冶金华东地质勘查局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254号230022煤田地勘系统(各煤炭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市丰台区靛厂299号10003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江苏煤炭地质局江苏省常州市武青路146号213003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浙江煤炭地质局浙江省杭州市新塘路198号310004 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湖北煤炭地质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付家坡430070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东煤炭地质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新市镇加禾510440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西煤炭地质局广西区柳洲市柳石路298号545005 772-3833393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青海煤炭地质局西宁市商业街5号810001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大街154号056004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大街137号056004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陕西省西安市建西街37号710054 029-*******以下为煤田属地化单位东北煤田地质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盛京路24号110011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哈尔滨市南岗区吉林街5号150001吉林省煤田地质局长春市延安大路11号130012山西省煤田地质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师范街030006 1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河北省邢台市中兴路108号054022内蒙古区煤田地质局呼和浩特市东门外构件街2号010010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271000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安徽省蚌埠市长征路525号233010福建省煤田地质局福州市南门加洋路153号350005江西煤田地质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三店西路198号330001 0791-511620河南省煤田地质局郑州市嵩山路202号450052湖南省煤田地质局湖南省株洲市纺织路18号412000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成都市青华路39号610072 028-*******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贵州省安顺市郊西王山561000云南省煤田地质局昆明市大石坝650218陕西省煤田地质局西安市建东街710054 029-*******甘肃省煤田地质局兰州市天水路219号730000宁夏煤田地质局宁夏区银川市新城区铁东北街12号750011新疆煤田地质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830000核工业系统(各核工业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北京762信箱100013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南昌市北京西路134号330046化工地勘系统(各化工矿产地质开发局及其下属的地质调查院和各地质大队)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一区1号100011武警黄金地质勘探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金兴路2号100102建材系统中国建材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北京市西直门内北顺城街11号100035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甲88号100011四、石油工业系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成立于1974年徐水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后总部迁涿州,2004年更现名。
渗流力学大会 会议日程
渗流力学大会会议日程
渗流力学大会通常包括多个环节和议程安排,以促进学术交流和讨论。
一般来说,会议日程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开幕式,会议开幕式通常由主办方或相关领导人主持,包括致辞和欢迎词,介绍大会主题和宗旨。
2. 主题演讲,会议可能安排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就渗流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前沿技术或发展趋势进行主题演讲,为与会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3. 分会场,通常会议会安排多个分会场,针对不同的专题进行分组讨论和交流,涵盖渗流力学的各个方面,如地下水流动、油气田开发、环境地质等。
4. 学术报告,会议可能安排参会者提交论文并进行学术报告,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成果,与会者可以参与讨论和交流。
5. 海报展示,除了学术报告,会议还可能设置海报展示环节,让参会者通过海报展示的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与他人进行深
入交流。
6. 圆桌讨论,会议可能组织一些圆桌讨论或专题讨论会,就特
定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促进学术思想碰撞。
7. 合作交流,会议期间也会安排一些社交活动和合作交流环节,为与会者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促进学术合作和交流。
总的来说,渗流力学大会的会议日程安排旨在为与会者提供一
个全面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合作与发展。
具体的会
议日程安排可能因会议规模、地点和主办方而有所不同。
全国主要地勘单位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质院校:1、中国地质大学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
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
中国地质学会
-9-
序 号
会议名称
预计 参会 人数
拟办 时间
会期 (天)
拟办 地点
经费 预算
主要 经费 来源
会议主要内容及目的
承办单位
合办单位
主办单位
6
旅游地学与 地质公园研 究分会第 30 届年会
300
待定
3天
待定
40 万
自筹
1.总结过去一年旅游地学研究成果,交流为地质 公园服务的经验。重点总结旅游地学学科发展现 状,总结如何把旅游地学学科可持续发展下去, 如何突出在地质公园领域中的学科支撑作用。 2.总结交流专业机构为地质公园服务的经验,更 好地发挥学术团体当好地方政府参谋和联系社会 的桥梁作用。 3.旅游地学 30 周年大庆表彰活动。
承办单位
合办单位
主办单位
4
第 40 届国际 地质科学史 学术研讨会
展,共同研讨地质科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与
150
6月
3天
北京
30 万
自筹
未来,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决定 2015 年 6 月在中国 北京召开“第 40 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研讨会”。会 议主题:地质科学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分主题:1、 地质科学与技术发展史研究;2、矿业发展史研究;3、 地质遗迹保护;4、地学人物研究
200
10 月
2 天
石家 庄
8万
自筹
会议主要安排开幕式、大会报告、学术研讨、闭 幕式等内容。通过召开此次学术论坛,交流探讨 地下水方面研究的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增进兄弟 单位之间的合作,加强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凝 聚力。
中国地质科学 院水文地质 环境地质研究 所
水文地质专业 委员会
9
学术会议英文议程
Mariana Trench Initiative Science PlanningWorkshopWORKSHOP TIME/PLACE:Nov. 5, 2021, Wednesday,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SCSIO),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ChinaORGANIZATION:1. Workshop Convenors: LIN Jian <jlin@>, SUN Zhen <zhensun@>2. Workshop Contact Person: ZHANG Yunfan<geozyf@163 >, Cell: (Please provide)WORKSHOP GOALS:1. To discuss the key scientific objectives of the 5-year "Mariana Trench Initiative", starting late 2021 .2. To discuss the logistics of the scientific experiment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a) Specific science surveys and experiments to be conducted;(b) Instruments to be used and the providers of instruments;(c) Participating institutions i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ly;(d) List of potential shipboard science party and shore-based scientists;(e) Timelines for three expeditions, the 1st being late 2021 /2021(f) Timelines for preparing instruments;(g) Other logistic issues.TENTATIVE LIST OF INVITED PARTICIPANTS:This workshop is by invitation only (limited to about 30 people). The potential participant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From SISCO:Relevant SCSIO group leaders, including those from key labs of marginal sea geology, physical oceanography, and marine biology.1. Marine Geology and Deep Ocean Geophysics Group: LIN Jian, SUN Zhen, etc.2. OBS Group: QIU Xuelin, ZHAO Minhui, XIA Shaohong, etc.3. MCS Group: YAN Ping, etc.4. Heatflow Group: SHI Xiaobin, XU Hehua, YANG Xiaoqiu, etc.5. Mantle Tomography Group: WANG Zhi, etc.6. Sedimentation Group: YAN Wen, etc.7. Physical Oceanography Group: WANG Dongxiao, etc.8. Marine Biology and Microbiology: To be determinedFrom other institutions:Priorities will be given to those who can provide instruments critical to the Mariana Trench Initiative. Potential participating institutions include the following:1.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Beijing, CAS: YOU Qingyu (OBS instruments), etc.2. Peking University: CHEN Yongshun (OBS instruments), etc.3. Tongji University: XU Huiping (geophysics, observatory, visualization), YANG Ting (OBS instruments), etc.4. Academia Sinica, Taiwan: KUO Banyuan(OBS instruments), etc.5. Ocean Technology Center, SOA, Tianjin: LIU Songtang (heat flow instruments, water sampling instruments), etc.6. Second Inst. of Oceanography, SOA, Hangzhou: CHEN Dake (physical oceanography), etc.7.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AN Peiyuan (microbiology), etc.8.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Qingdao, CAS: GAO Xiang (geophysics, heat flow), etc.9. Hong Kong Chinee University: Yang Hongfeng (seismology), etc.10. Zhejiang University: JIANG Zong-Pei (ocean chemistry sampling and analysis), etc.11.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AS: YANG Yang (geochemistry), etc.12. Sanya Institute of Deep S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To be determined13. China Ocean University: To be determined14. Xiamen University: To be determined直译如下:马里亚纳海沟科学方案吹风会会议时间:2021年11月5日。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23 会议手册
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23 会议手册一、引言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专业学术组织,致力于推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的研究与应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行业内人士的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将于 2023 年举办一次重要的会议,本手册旨在为参会者提供会议信息及相关资料。
二、会议概况1. 会议名称: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23 年年会2. 会议时间:2023 年 8 月 15 日至 18 日3. 会议地点:北京国际会议中心4. 会议主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的最新进展与应用三、会议议程1. 开幕式- 会议主题演讲- 领导讲话2. 学术报告- 主题报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前沿技术及应用- 分论坛:岩石力学与工程学在地下建筑与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分会议:岩石力学与工程学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3. 学术交流- 学术论文展示与讨论- 学术海报展览- 学术交流座谈会4. 实地考察- 北京地铁工程实地考察- 北京市岩石隧道工程实地考察5. 闭幕式及颁奖- 优秀论文颁奖- 会议总结四、参会信息1. 注册方式- 网上注册:请登录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全球信息湾进行在线注册- 现场注册:会议当天到达会场后办理现场注册手续2. 注册费用- 会员:800 元/人- 非会员:1000 元/人- 学生:500 元/人3. 住宿安排- 会议组委会已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参会者可享受优惠住宿价格- 详细住宿信息请查阅会议全球信息湾五、交流展示1. 学术论文征集- 本次会议将征集优秀学术论文若干篇,欢迎广大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研究者积极投稿- 投稿截止日期:2023 年 6 月 30 日- 投稿方式:请将论文投至会议官方电流信箱,并备注“年会投稿”2. 学术海报展览- 欢迎参会者提交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学术海报- 海报展览时间:会议期间- 展览地点:会议场馆六、注意事项1. 会议期间,所有参会者必须佩戴有效的参会证件,方可进入会场2. 会议官方全球信息湾将不定期发布会议最新消息,请及时关注3. 参会者需自行保管贵重物品,会议组委会概不负责七、结语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23 年年会将是一次汇聚行业精英、学术交流与展示的重要评台。
国土资源部系统科研平台
46
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
47
放射性与稀有稀散矿产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
48
城市土地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49
页岩气资源勘查重点实验室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50
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附件2
部系统科研平台
一、部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究试验基地(5家)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建设单位
1
国家大陆构造与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国际岩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4
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地质调查局
59
地震震中区地质灾害-四川汶川野外基地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60
地质灾害-四川都江堰野外基地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61
地裂缝与地面沉降-陕西西安野外基地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地质调查局
62
地质灾害-陕西宝鸡野外基地
中国地质调查局、陕西省国土资源厅
63
地下水与生态-陕西榆林野外基地
中国地质调查局、陕西省国土资源厅
64
黄土崩滑灾害-陕西延安野外基地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地质调查局
65
滑坡灾害-浙江新昌野外基地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66
矿山地质环境-重庆南桐野外基地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
日程表
内容
日期
时间
活动内容
参加人员
地点
主持人
10月
17日
全天
报到
全体代表
枫林宾馆
晚上
20:00
预备会
各专题负责人、
地方学会负责人、年会组委会
见酒店大厅
公告栏
倪四道
臧绍先
10月
18日
上午
一、大会开幕式
二、学术报告
全体代表
见酒店大厅
公告栏
王小牧
石耀霖
下午
学术报告会
(内容另行通知)
茶歇
16:30-16:40
2011年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报告
敖红
16:40-17:00
5:00-5:05(讨论)
华北泥河湾盆地环境磁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彦飞
17:05-17:25
17:25-17:30(讨论)
地球物理数值反演问题的最优化和正则化理论与方法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球重力场变化
与在地学中应用
(7)
电磁方法
研究与应用
(15)
信息技术
与地球物理
(24)
地磁与高空物理
负责人
朱家玲胡圣标
杨小强潘永信
李惠民张忠杰
张怀
周红
陈小斌翁爱华
胡祥云吴小平
单新建
廖明生张景发
汪毓明张绍东
20日上午
(6)
地热资源
及其开发利用
(5)
古地磁学
与全球变化
(9)
岩石圈结构
及大陆动力学
SEGSPG深圳国际地球物理研讨会会议日程安排表
SEG/SPG深圳国际地球物理研讨会会议日程安排表日期时间会议内容备注2000.12.3报到、注册 Registration星期日2000.12.4技术论文报告星期一Monday 上午8:30------8:45SPG主任致欢迎词 (程金箴 ) Welcome from SPG(凌云/ 8:50------9:10SEG主席致欢迎词 (Sally Zinke) Welcome from SEG王之敬) Morning Reservoir Geophysics in general主持会议9:15------10:00Keynote: Geophysics and the Reservoir - APerspectiveBrian H. Russell Vice-PresidentHampson-Russell Software Services Ltd.Calgary, Alberta, Canada休息 15 分钟 Break10:15------10:45地震资料综合深化分析技术------ 油气田开发初期开发地震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游俊,(帕拉代姆地球物理公司)Advanced Seismic Data Analysis------A Complete Workflow of Production SeismicTechnology for Primary Development Phase10:50------11:20高频电磁勘探技术在吉林油田的应用何展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物探局地调五处Prediction of Taobao Oil Field Boundary with HighFrequency EMHe Zhanxiang, The Fifth Geological SurveyDivision,BGP,CNPC11:25------11:55开发地震技术在陆相储层描述中的应用研究师永民, 西北地质勘探研究所The Applied Research of D&P Geophysics in ContinentalFacies Reservoir DescriptionShi Yongmin*, Northwest Geology Institute, Chin午餐(12:00------13:00) LunchMonday Afternoon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Lateral prediction and description主持人待定下午14:00------14:30地震储层预测研究及应用杨迪生,王贵新,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Application Of Seismic Reservoir Prediction14:35------15:05复杂岩性油藏开发中的高分辨率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牛彦良, 姜岩,周再林,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Seismic Technique of Reservoir Description applied in theDevelopment of Complex Lithology Reservoirs in daqingperipheral oilfieldNiu Yanliang, Jiang Yan, Zhou ZailinRresearch Institute,Daqing Petroleum Administrative Bureau;Tongji University15:10------15:40地震技术在D2N薄层岩性油藏开发中的应用丁正青、吴向阳、杨军,江苏石油勘探局物探技术研究院Application of the Seismic Technology to Oil Developmentin D2N Sheet Lithologic Oil ReservoirDing Zhengqing, Wu Xiangyang, Yang Jun休息15分钟 Break15:55------16:25孔隙度平面分布预测方法综合评价王永刚, 乐友喜, 张军华,石油大学(华东)石油资源科学系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orosity Plane DistributionPredictionWang Yonggang, Yue Youxi, Zhang JunhuaPetroleum Resources Science Department, PetroleumUniversity (Hua Dong)16:30------17:00SEQUENCE STRATIGRAPHIC INTERPRETATIONUSING WELL LOG STACKINGBy: Anil Kumar Tyagi, Ram Avtar and Kharak SinghNPP, ONGC, 707, Vasudhara Bhavan, Mumbai 17:05------17:35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直接拟合技术胡天跃, 北京大学, 中国北京R.White, 伦墩大学, 英国伦墩 WC1Matching seismic and well log dataTianyue Hu,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R.White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 WC1, UK晚餐(18:00------19:00)晚上19:30------21:30软件演示 Software Demo展厅: paradigm 地球物理公司软件展示2000.12.5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Processing and Description 星期二Tuesday上午Morning 8:00------8:45Keynote: North Sea 4D examples and Time-LapseAVO AnalysisMartin LandroDept.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and Geosciences,NTNU, 7491 Trondheim, Norway主持人待定8:50------9:20New Tools for Reservoir Delineation: PrestackAttributesKe Shan Zou, R & D, Western Geophysical9:25------9:55泥岩裂缝油气藏成藏机理及地震识别描述刘传虎, 苏朝光,胜利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The description of forming mechanism and Seismicidentifying of the shale fracture reservoirsLiu Chuanhu Su Chaoguang Guo LiangchuanGeophysical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ofShengli Petroleum Administrative Bureau.休息15分钟 Break10:20------10:50基于动态规划和遗传算法的油藏骨架预测陆文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穆龙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Petroleum Reservoir Framework Prediction by dynamicprogramming and genetic algorithmWenkai L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pt. ofAutom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Longxin Mu*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and Development, CNPC. China10:55------11:253-D, 3-C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of the Drinkardformation in VaccumfieldRujie Zhang, BGP of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CorporationThomas Davis,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11:30------12:00随机建模技术在秦皇岛32-6油田随钻调整中的应用沈章洪,梁雪梅, 田立新,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渤海研究院Application of Stochastic Simulation in the Geological ModelAdjustment while drilling for QHD32-6 Oil FieldShen Zhanghong, Liang Xuemei, Tian LixinBohai Institute of CNOOC Research Center午餐(12:00------13:00) LunchAfternoon Cross-well & Borehole geophysics Tuesday主持人待定下午14:00------14:30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Using Cross-well SeismicSenren Liu, Yu-taik Chon, Tawassul Khan, BeatrizGomez, Bill Lindsay, JamesJackson, Downhole Seismic Services, Baker Atlas,Houston, Texas, USA14:35------15:05∏方法井间地震试验与效果分析张立新, 宋常瑜, 刘兵,辽河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Effect Analysis and Cross-borehole Seismic Test with “∏method”Zhanglixin ,Songchangyu, Liubing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mpany of Liaohe PetroleumExploration Bureau15:10------15:40Real-time hydraulic fracture diagnostic imaging using amulti-level, multi-component, large aperture seismicreceiverL. A. Walter*-Geospace Engineering Resources, Inc.,R.J. Zinno- AcousticMapping Consultants, T.I. Urbancic-EngineeringSeismology Group, Canada休息15分钟 Break15:55------16:25Imaging Complex Structures with Crosswell SeismologyQicheng Dong, Rick Workman, Brad Bryans, ArthurCheng, TomoSeis16:30------17:00Downhole orbital vibrator source and single wellimagingGang Yu*, Larry A. Walter, Geospace EngineeringResources, Inc., Stafford, TX77477, USA17:05------17:35Utilization of Multi-azimuth Offset VSP Surveys forReservoir Mapping : ACase StudyA.G.PRAMANIK, V.SINGH, P.K.PAINULY,A.K.SRIVASTAVA and D.P.SINHAOil and Natural Gas Corporation Limited, India晚餐(18:00------19:00)晚上19:30------21:30软件演示 Software Demo展厅1: 中油集团石油物探局专家办采集系统软件展示2000.12.6Time-lapse Seismic/multicomponent星期三Wednesday上午Morning 8:00------8:45Keynote: 4D seismology: th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and challengesZhijing (Zee) Wang and Ronald BehrensChevron Petroleum Technology Co.主持人待定8:50------9:20大庆油田注水时移地震监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应用易维启, 宋吉杰,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分公司;陈小宏,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Time-lapse Seismic Monitoring ForReservoir Injection In Daqing oil fieldYi Weiqi (Exploration Company of Daqing PetroleumAdmistration Bureau)Yun Meihou, Chen Xiaohong,Song Jijie9:25------9:55Schiehallion: From 3D Time-Lapse Repeatability Studyto Reservoir MonitoringSuat Altan, Xianhuai Zhu*, Gary Dillon, Jo McArdle,Chris Walker, PGS;Ronald S. Parr, Peter Westwater, BP休息15分钟 Break10:20------10:50Interpret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4-D Results intoReservoir Management,Schiehallion Field, UKCSRonald S. Parr*, Marcus Marsh and Tim Griffin,BPAmoco10:55------11:25随时间推移地震勘探处理方法研究凌云,高军,张汝杰, 中油集团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The Processing Technique Study of Time-lapse SeismicSurveyBy Ling Yun, Gao Jun and Zhang RujieBureau of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CNPC11:30------12:00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time-lapse seismic data: frompoststack toPrestackXuri Huang, Subhashis Mallick, Diana Pattberg,Western Geophysical午餐(12:00------13:00) LunchAfternoon Imaging & Modeling Wed.下午14:00------14:30螺旋坐标系下的三维叠后偏移主持人待定张关泉, 单建国, 张文生,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3-D Post-stack depth migration in helical coordinatesystemGuanquan Zhang, Guojian San, Wensheng ZhangState Key Lab. of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Computing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ndScientific/Engineering Computing Academy of Mathematicaland System Sciences, Beijing, China14:35------15:05基于不叠加的海上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及效果温书亮, 何汉漪,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High Resolution Marine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Based onNon-Stacking Technique and Its EffectsWen Shuliang, He Hanyi, Liu Yongjiang, Lu Wenkai, HuTianyue15:10------15:40Subsalt imaging in an area with complex multiples: Acase study fromoffshore EgypyDavid Tsay, GeoSeis Services Inc. Houston, Texas休息15分钟 Break15:55------16:25基于储层模型的高分辨率方法杜世通,宋建国, 孙夕平, 石油大学(华东)资源系High resolution method based on reservoir modelDu Shi-tong, Song Jian-guo, Sun Xi-ping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16:30------17:00基于储层模型的高分辨率方法杜世通, 宋建国, 孙夕平, 石油大学(华东)资源系High resolution method based on reservoir modelDu Shi-tong, Song Jian-guo, Sun Xi-ping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17:05------17:35基于储层模型的高分辨率方法杜世通,宋建国,孙夕平,石油大学(华东)资源系High resolution method based on reservoir modelDu Shi-tong, Song Jian-guo, Sun Xi-ping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晚餐(18:00------19:00)晚上19:30------21:30软件演示 Software Demo展厅:paradigm 地球物理公司软件展示2000.12.7Inversion & Processing星期四Thurs.上午Morning 8:00------8:45地震反演技术在储层孔隙度预测中的应用朱明,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南海东部研究院,中国广州The application of seismic inversion on porosity predictionZhu Ming, Nanhai East Institute of CNOOCRC, Gaungzhou, China主持人待定8:50------9:20地震约束反演中的约束问题:误区、对策及实例(摘要)李剑峰,董宁,查忠圻,中国石化新星公司北京计算中心Constrained Seismic Inversion: Misleading, Solution andCase HistoryLi Jianfeng , Dong Ning, Zha ZhongqiBeijing Computing Center of Sinopec9:25------9:55Resolving 2D anisotropic resistivity formation usingarray andmulti-component induction logging dataZhiyi Zhang, Baker Atlas, Houston, Texas, USA休息15分钟 Break10:20------10:50运用基于等时原理的判别函数建立宏观速度模型张叔伦, 孙沛勇, 宾文,大连理工大学Migration velocity analysis by using criterion function basedon the principle of equal traveltimeShulun Zhang , Peiyong Sun, Wen BinDalian Technology University10:55------11:25储层地球物理技术在渤海BX油田东高点水平井钻探中的应用刘春成,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渤海研究院Application of Reservoir Geophysical Technology in theDrilling of Horizontal Well on the East High of BX Oil Field,Bohai GulfLiu Chuncheng Lu Hongzhi Wang GuodongBohai Institute of CNOOC会议闭幕(11:30------12:00) Ajourn午餐(12:00------13:00)下午14:00------18:00待定 TBA主持人待定晚餐(18:00------19:00)19:30------21:30软件演示 Software Demo展厅:中油集团石油物探局专家办采集系统软件展示2000.12.8参观考察(全天) City Tour, All day星期五19:45------21:45软件演示展厅: paradigm 地球物理公司软件展示 Software Demo2000.12.9参观考察(全天) City Tour, All day星期六19:30------21:30软件演示 Software Demo展厅:中油集团石油物探局专家办采集系统软件展示2000.12.10返程星期日早餐:7:00---7:30中餐:12:00---13:00午餐:18:00---19: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力学研究所2015年度地调科研进展学术交流会日程安排时间:2016年1月28~29日地质力学所北楼5层大会议室
时间内容报告人主持人
28日
8:30-8:45 领导讲话
侯春堂8:45-9:15 国际极地年东南极深部探测(地调局地科院十大进展专题报告)安美建
9:15-9:40 应力作用下岩石的电磁性变化黄启文
9:40-10:05 天山山前中新生代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控制作用陈正乐
10:05-10:30 燕辽基性大火成岩省与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矿床张拴宏
张岳桥10:30-10:55 南方页岩气调查工作进展王宗秀
10:55-11:20 海峡地区活动断层调查彭华
11:20-11:45 帕米尔高原东北部新构造活动对塔什库尔干盆地的地热控制作用刘健
12:00-14:00 午餐休息
14:00-14:20 青海五龙沟金矿两套控矿系统的厘定及其找矿意义陈柏林
胡健民14:20-14:40 柴达木盆地及周缘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李宗星
14:40-15:00 大型地质灾害致灾动力学特征研究李滨
15:00-15:20 中国与西伯利亚二叠纪大火成岩省对比研究刘建民
15:20-15:40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湖泊沉积记录调查进展邵兆刚
15:40-16:00 岩石物性研究进展与展望王红才
张永双16:00-16:20 青藏高原西构造结主要活动断裂与重大地质灾害初探姚鑫
16:20-16:40 滇西北剑川盆地晚新生代地层时代的重新认识王书兵
16:40-17:00 南方页岩气重点地区地应力测量与分析孙东生
29日
8:00-8:20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柳区砾岩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韦利杰
马寅生8:20-8:40 川滇地块东北缘中-新生代的演化及其构造意义探讨李海龙
8:40-9:00 青藏高原隆升的两种模式-数值模拟结果孙玉军
9:00-9:20 川藏铁路活动断裂与地质灾害效应调查研究进展郭长宝
9:20-9:40 盐津县地震活动特征与构造应力场初步分析孙炜锋
9:40-10:00 桂西北丹池成矿带五圩锑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研究肖昌浩
10:00-10:20 理塘活动断裂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周春景
郭涛10:20-10:40 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特征评价杨元元
10:40-11:00 华夏地块东部的A型花岗岩的成因高万里
11:00-11:20 华北克拉通北缘大青山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动力学机制公王斌
11:20-11:40 汶川地震断裂科学钻探2号孔岩心磁化率对断裂作用的响应张蕾
11:40-12:00 大会总结侯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