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危人群与高危因素
社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社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2afa2efab069dc5122011d.png)
社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对某社区糖尿病患者群的一般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某区社区有效预防、诊治糖尿病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对本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92例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血压、家族史、吸烟等情况进行测定、记录、分析。
结果65岁患病率最高40例,46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共有80例,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达86.95%;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54例,占患病比例39.70%,多因素导致的糖尿病患者29例,占21.32%。
结论糖尿病患者中以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情况较普遍。
因此,早期健康教育和宣传,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标签:糖尿病;社区;危险因素糖尿病是一组以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累及人体多个器官,如心脏、肾脏、神经、血管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3位威胁国民健康的慢性疾病,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据WHO预测,至2015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10%,糖尿病患者将超过1亿。
为了解本区社区内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探索糖尿病危险因素,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笔者对社区居民糖尿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本社区服务站服务的患有糖尿病的92例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1]。
年龄20~70岁,平均(45.23±14.86)岁,男52例,女40例。
1.2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调查表,由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
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及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病史及家族史、吸烟史等[2],糖尿病史以患者自我报告为准。
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等基本参数测定。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进行健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d8e683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6c.png)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进行健康管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在饮食和饮食习惯方面经常会出现不规律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并且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糖尿病高危人群逐渐朝着扩大的趋势而不断的发展,所以在现代社会,糖尿病高危病人进行健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就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进行简单的论述,从而帮助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一、什么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高危人群在进行健康管理时,首先要进行有效的定位,认识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覆盖范围,从而更加有序的进行健康管理。
1.年龄方面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这主要是由于随着身体年龄的不断增加,人体中的代谢率在不断的下降,在此期间人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肥胖问题。
发胖会造成胰岛素抵抗能力的不断的增强。
年龄因素,属于糖尿病发展中的不可控因素,所以需要做好有效的自我管理。
2.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的遗传几率是比较高的,研究数据表明糖尿病遗传因素占整体发病率的55%左右,如果家里人有糖尿病患者的话,那么要进行提前性的预防。
如果并没有加强对预防措施的有效了解和认识的话,那么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虽然这一部分人群日常饮食保持良好,但是仍然有较大的几率会出现糖尿病,所以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3.肥胖上文已经提到过,肥胖是会造成胰岛素抵抗,当出现胰岛素抵抗的话,那么会诱发糖尿病,肥胖是导致糖尿病产生的重要性因素,但是同时也是可控制的因素。
胰岛素抵抗很容易会出现胰岛素过多分泌,胰岛素过多分泌不能维持很长的时间,胰岛细胞最终会不堪重负,而出现不同功能的衰竭,进一步诱发糖尿病。
4.其他的病症在我们常生活中,有很多患有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情况的人群,这些人糖尿病的发病率更高,因此需要作为预防糖尿病的重点人群来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二、糖尿病高危人群为什么要进行健康管理糖尿病所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并且还会伴随着其他的并发症,首先是急性并发症,比如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糖病的高危人群及预防策略
![糖病的高危人群及预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6122ca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9.png)
糖病的高危人群及预防策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对身体组织的利用不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全球约有4.56亿人患有糖尿病,而高血糖引发的并发症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因之一。
因此,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并提供预防策略,以帮助人们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一、糖尿病的高危人群1. 家族史患者:糖尿病在家族中的遗传倾向很常见。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近亲患有糖尿病,那么他本人也有较高的患病风险。
2. 超重或肥胖人群:肥胖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3.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会逐渐下降,使得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
4. 缺乏体力活动:长期缺乏体力活动会导致体重增加,并影响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进而增加患病风险。
5. 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压与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联,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群易发生心脏病、脑血管病等并发症。
6. 妇女妊娠期和产后: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分娩后的糖尿病风险较高,这主要与激素变化以及妊娠期胎盘对胰岛素分泌与敏感性的影响有关。
二、糖尿病的预防策略1. 健康饮食习惯:均衡的饮食结构对于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应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的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2. 多进行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适度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控制体重、调节血糖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 控制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人群来说,减重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适当的减重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来减少糖尿病的风险。
4. 饮食控制:避免过量饮酒、戒烟,并限制咖啡因的摄入。
过量饮酒和吸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糖、胆固醇、血压等相关指标的检查,以及进行视力、肾功能等方面的筛查。
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89926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e.png)
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及高危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和相应高危因素。
方法:对2018.01-2021.12区间收集整理我县医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选取,筛查其200例一级亲属作为研究组,同时以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比组,分析一级亲属患病率和相应高危因素。
结果:研究组耐糖量降低、空腹血糖受损以及糖尿病发病率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
研究组腰围、BMI、DBP、SBP、FBG、2hPG、HbA1c、TC、TG、LDC-C均较对比组更高,HDL-C较对比组更低(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患病率明显较健康体检者更高,且腰围、BMI、DBP、SBP、FBG、2hPG、HbA1c、TC、TG、LDC-C等均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需加强环境、诱发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患病率;高危因素2型糖尿病也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主要分型之一,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1]。
目前,医学领域对2型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仍然认识不足,多项研究普遍认为和遗传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具有一定遗传倾向,若父母患有2型糖尿病时,会增加一级亲属2型糖尿病风险[2]。
为此,本研究对2018.01-2021.12区间收集整理我县医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选取,分析200例一级亲属2型糖尿病患病率和相应高危因素。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8.01-2021.12区间收集整理我县医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选收治的取,筛查其200例一级亲属作为研究组:男104例、女96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75岁,均值(54.26±10.38)岁;同时以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比组:男102例、女98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5岁,均值(53.96±10.1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可比性。
糖尿病高危人群与高危因素PPT课件
![糖尿病高危人群与高危因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0b39d49e31433239689399.png)
巨大儿生产史
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胃肠道功能紊乱 排尿无力及尿潴留 体位性低血压
餐前、酒后低血糖
视力减退
手足麻木
皮肤反复感染
类似肩周炎症状
性功能障碍 出汗异常 皮肤瘙痒
感谢观映
THANS FOR YOUR TIME
可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的药 物
致肥胖或糖尿病的社会环境
年龄: ≥ 4 5 岁
体重:超重、肥胖
运动原则
遗传: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高危种族 职业:家庭妇女、干部、服务人员、个体商业者 吸烟与饮酒:吸烟与饮酒大大提高糖尿病患病率
病史:Leabharlann 运动原则有一过性糖皮质激素 高血压 血脂异常 严重精神病和(或) 糖调节受损史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诱发糖尿病病史者 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 妊娠糖尿病史 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治疗的患者
——糖尿病高危人群与高危 因素
糖尿病专题
目录
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和高危人群 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糖尿病离你多远?
不可改变因素
年龄 家族史或遗传倾向 种群
可改变因素
糖耐量异常或合并空腹血糖 受损伤(极高危)
代谢综合征或合并空腹血糖 受损(高危人群)
超重肥胖与体力活动减少
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儿生产史 饮食因素与抑郁 多囊卵巢综合征 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
糖尿病
![糖尿病](https://img.taocdn.com/s3/m/88d2e346be1e650e52ea99d2.png)
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常见的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
疾病分型糖尿病(DM)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1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多数较急骤,几天内可突然表现明显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和尿可达几升、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
年幼者常见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
发病诱因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容易发病。
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2型糖尿病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
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
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继发性糖尿病由于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
...病员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注意鉴别,但较少见。
其他内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时可结合病情分析一般无困难。
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 一般于应激消失后 2周可以恢复,...或于分娩后随访中判明。
....临床表现糖尿病环境因素三多一少: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
糖尿病健康管理精品课件
![糖尿病健康管理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18e2bc9b89680203d825d9.png)
编辑版ppt
10
糖尿病管理模式的评估体系
1、糖尿病基本认知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量
表测量
2、糖尿病患者心理量表测量
3、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测量
4、糖尿病患者经济支出数据
5、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指标
定期监测;并发症危险因素评估
6、糖尿病患者各阶段观测终点数据
7、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模版
编辑版ppt
11
目前糖尿病管理的手段存在问题
饮食处方过于复杂繁琐,医生、病人较 难掌握,具体较难实施。
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方式、强度、时间、 频律的选择和确定,能坚持的病人<5%。
心理干预包括心理咨询、松弛疗法、运 动疗法,患者存在问题较多但较少引起重视。
编辑版ppt
12
自我治疗教育(DSME)
一种充分发挥糖尿病患者及家属主观能动性的管
预防对象 一级 一般人群
高危人群
预防目的 降低危险因素
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措施 健教、体力活动、合理膳食 、戒烟酒盐。 筛查,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
二级
病人
预防延缓并发症
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 重、尿酸,监测,筛-复查 并发症。
三级
病人 减少残废率死亡率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阿司匹林
编辑版ppt
4
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干预目标
每天4~7次。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血糖监测
作相应往前调整。
3、自我尿糖监测。 编辑版ppt
14
运动管理
---运动带来的好处 1.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2.改善各脏器的血液循环 3.增强身体机能 4.增强对生活的自信心
编辑版ppt
15
运动可能带来的危险
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bdbee3f111f18583d05add.png)
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将石河子市550例糖尿病高危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该人群患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550例研究对象中,高血压患病比率为71.64%。
体重指数(BMI)、脑血管意外、甘油三酯、主食摄入过多均为危险因素;学历为保护因素。
摄入主食与摄入蔬菜为拮抗作用,摄入蔬菜与高密度脂蛋白为协同作用;学历与冠心病为协同作用。
结论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应控制体重、适当减少主食摄入、增加蔬菜摄入,鼓励患者加强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定期监测血脂及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关键之举。
标签: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分风险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上升为9.7%[1]。
与此同时,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已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将会再增加80%,前景不容乐观[2]。
而糖尿病和高血压均可对心、脑、肾和眼底等靶器官损害,并且两者合并存在时对靶器官的损害并非简单叠加。
因此了解高血压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发病情况,研究此人群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对于积极预防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是首次探讨我国西北偏远地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高血压患病比率并分析其相关风险因素,为预防该人群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进一步为糖尿病高危人群防治高血压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将新疆石河子市社区550名糖尿病高危者作为研究对象,即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者:①糖尿病家族史(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超重或肥胖(BMI≥24kg/m2);②既往确诊高血压病史;③既往确诊脂代谢紊乱病史;④既往有大血管病变史(冠心病或脑卒中);⑤女性有巨大儿生育史。
与此同时除外以下情况:①既往明确诊断糖尿病者;②正在使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③患有对糖代谢有影响的疾病,如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等;④伴有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如呼衰、肾衰等;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⑥有精神疾病史,不能合作者。
邹城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选结果分析
![邹城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选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eff304844769eae009ed40.png)
(4 / 2 ) 有 2个 危 险 因 素 4 .3 16 7 8 , 2 0 % ( 0 / 2 ) 有 3个 危 险 因 素 2 .7 36 7 8 , 5 2 % ( 8/ 2 , 4 个 及 以 卜危 险 因 素 14 78) 有 1. 7 ( 27 8 。高危组 中糖代谢异常 26 % 9 / 2 ) 和糖 尿病 的检 出率随T和 ( )F F) G 或 IG统称为
糖 调 节 受 损 , 尿 病 和 I R 统 称 为 糖 代 糖 G 谢异常 。 统 计 学 处 理 : 用 S S I. 运 P S7 0统 计 学 软件分析 , 量资料用 ( 计 X±S 表 示 , 行 ) 进 t 验 ; 数 资 料 用 检 验 , <00 检 计 P . 5表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摘
要 目的 : 讨 2型 糖 尿 病 社 区居 民 探
方法 : 问卷调 查 : ① 调查 人员 经 培训 合格后对招募者进行询 问, 并填写统一设 计 的调查表 。②查体项 目: 身高、 体重 、 腰
围和 臀 围 。臀 围 : 者 在 排 空 膀 胱 后 , 患 并
中 高危 人 群 的 相 关 的 高 危 因素 。 方 法 : 招
型 糖 尿 病 高 危 患 者 7 8例 ( 危 组 ) 非 2 高 , 高危 患 者 17例 ( 高 危 组 ) 高 危 组 患 5 非 。
求平 均值 ) 。③生化 检测 : 入围患 者在 空
腹 1 时 以上 抽 取 静 脉 廊 测 定 血 糖 、 0小 总
者 的 中糖 代 谢 异 常 、 诊 断糖 尿 病 、 调 新 糖 节 受损 、 纯 空 腹 血 糖 受损 (F ) 单 纯 单 IG 、 糖 耐 量 异 常 (G ) IG 合 并 I T明 显 高 I T 、F G 于 费 高危 组 ( <0 0 ) 结 论 : 龄 、 P .5 。 增 超
糖尿病高危人群检测和干预:专家共识解读
![糖尿病高危人群检测和干预:专家共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eb80f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2.png)
糖尿病高危人群检测和干预:专家共识解读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提前识别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并采取干预措施,专家们就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检测和干预达成了一致意见。
本文将解读这些专家共识。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检测专家们认为,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检测应基于以下几个因素:1. 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因此应重点关注这个年龄段的人群。
2. 家族史:糖尿病在家族中的遗传性很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应进行定期检测。
3. 肥胖: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BMI指数超过25的人群应进行检测。
4. 不良生活惯:长期不运动、高糖高脂饮食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惯都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根据以上因素,专家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以及定期监测血糖和其他相关指标。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预专家们一致认为,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应基于以下原则:1. 生活方式干预:通过改善生活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2. 药物干预: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有时需要采用药物干预来控制血糖水平。
专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以确保安全有效。
3. 定期随访:糖尿病高危人群需要定期复查血糖和其他相关指标,以监测疾病的进展和调整干预措施。
结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检测和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专家共识指出,通过定期检测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然而,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仍需考虑,因此建议在实施前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参考文献:1. 专家共识A2. 专家共识B3. 专家共识C。
糖尿病
![糖尿病](https://img.taocdn.com/s3/m/cd2d3b6658fafab069dc023e.png)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疾病分类糖尿病(Diabetes)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Type I diabetes)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pancreatic beta cells)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人体胰腺中的胰岛素合成细胞(b细胞)被破坏就会引发型糖尿病。
尽管此类糖尿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但是它可以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并且此类糖尿病的患病率约占总糖尿病病例的10%。
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多数较急骤,几天内可突然表现明显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和尿可达几升、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
年幼者常见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
发病诱因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容易发病。
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天津市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要点
![天津市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afa7372af90242a895e5b9.png)
negatively related to regular exercise
2-%B(HOMA2-%B)index(r=一0,344,一0.424,all P<0.05).The index(OR=1.754,95%C/:1.399-2.199),waist inhibitor-1(OR=
・166・
国匿由坌塑垡进苤查垫!鱼生i旦筮堑鲞筮!翅!匹』垦!i竺互!!!丛!!尘:丛!Y垫!!:y!!:堑:盟!:!
・短篇论著・
天津市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 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李依依韩颖
【摘要】
田秀标
刘艳
于珉
目的探讨天津市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天津
地区采用随机数字法选取1 364名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健康查体者作为筛查对象。采用芬兰糖尿病 风险积分表(FINDRSC)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将纳入的445名糖尿病高危人群按是否合并血脂异常 分为血脂异常组(n=316)和血脂正常组(n=129)。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和 胰岛B细胞功能状态,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一1(PAI.1)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分 析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天津地区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总患 病率为71.01%(316/445),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47.86%(213/445)、21.57%(96/445)、19.55%(87/445)、 39.33%(175/445)。其中单纯型血脂异常患者占28.76%(128/445),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占42.25% (188/445)。血脂异常的程度与吸烟、FINDRSC评分、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 酶、血尿酸、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ey)、IMT、PAI一1及稳态模型评估一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2.IR)呈正相关(r=0.145—0.786,P均<0.05),与规律运动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B细胞功 能状态(HOMA2一%B)呈负相关(r=一0.344,一0.424,P均<0.05)。二分类h,gistic叵l归分析提示,血 脂异常的发生与体重指数(OR=1.754,95%CI:1.399—2.199),腰围(OR=1.091,95%C/:1.004~1. 186),收缩压(OR=1.201,95%c,:1.13l~1.276),血尿酸(OR=1.008,95%C/:1.002—1.014), PAI一1(OR=1.233,95%C/:1.150~1.323),HOMA2一IR(OR=4.094,95%C/:1.352—12.397)及 HOMA2一%B(OR=0.921,95%CI:0.888~0.954)独立相关(P均<0.05)。结论血脂异常尤其混 合型血脂异常在天津地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患病率很高;高体重指数、高腰围、高收缩压、高尿酸、 高PAl.1、高胰岛素抵抗程度及胰岛B细胞功能减低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你是高危人群吗?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你是高危人群吗?](https://img.taocdn.com/s3/m/92a2de5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0.png)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你是高危人群吗?
近年来,国内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渐攀升的趋势,且逐渐年轻化,那么,什么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你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吗?该如何筛查呢?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为:糖尿病高危人群指的是成年人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高危因素者:
(1)有糖尿病前期史;(2)年龄≥40 岁;(3)体重指数(BMI)≥24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5)缺乏体力活动者;(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8)有黑棘皮病者;(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 mmol/L 和(或)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史;(12)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14)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总分≥25 分。
筛查方法为两点法,即空腹血糖+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 血糖。
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 3 年筛查一次;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专家视角: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解读
![专家视角: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5776e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a.png)
专家视角: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解读一、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逐年上升。
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解读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干预策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糖尿病。
二、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1. 高危人群定义糖尿病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家族史、肥胖、年龄、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
这些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应进行定期筛查。
2. 筛查方法糖尿病筛查主要包括空腹血糖检测、餐后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三年进行一次筛查。
3. 筛查时机建议高危人群从40岁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筛查频率。
三、糖尿病干预策略1. 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增加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
这些措施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2.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发生糖尿病的患者,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常用药物包括双胍类、磺脲类、胰岛素等。
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3. 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监测,以评估病情控制情况。
4. 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了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总结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关键措施。
通过早期筛查、健康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糖尿病高危人群确定标准
![糖尿病高危人群确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b6967a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d.png)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确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血脂异常:血清总胆固醇≥5.2mmol/L或甘油三酯≥1.7mmol/L。
二、血压异常: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三、家族史:有2代以上家庭成员患有2型糖尿病者。
四、妊娠后发生的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3个以上的妊娠并发症者)。
五、体重指数(BMI) ≥24kg/m² 或体重超过正常体重20%以上者。
六、具备其他危险因子: 如中心性肥胖, 胰岛β- 细胞功能障碍, 高尿钾, 高尿氯, 血浆C-反应蛋白>3mg/dl , 尿微量白
蛋白>30mg/24h , 血浆γ-球蛋白水平升高, 夜间血流动力学不适应性 (NODS), 早泄, 后天性甲独立乙亢(CAH) , 未分化内分泌原发性甲独立乙亢(PAIHA) , 海洛因使用者 ,
长期大剂量雌二醇使用者 .。
糖尿病属于高危人群吗
![糖尿病属于高危人群吗](https://img.taocdn.com/s3/m/32920c5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7.png)
糖尿病属于高危人群吗笔者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的内心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吗?”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对糖尿病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它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始终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这种危害在患病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旦控制失当,可能会出现诸多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到生命。
因此,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需要及时地发现病症,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手段,加强对病情的控制,树立长期抗争的信心,最终实现增寿延年的治疗效果。
1、糖尿病基本概述1.1定义糖尿病是临床活动中较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病症,主要因胰岛素作用缺陷或者分泌缺陷所引发的持续性高血糖现象,是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主流观点认为,糖尿病的致病因素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造成的,且两者的影响程度不相上下。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无法发挥自身作用,导致了患者的血糖增高。
1.2病症表现在糖尿的诸多病症中,有半数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体现出了“三多一少”。
其他典型症状还包括,因口渴而造成的大量饮水、小便次数增加、虽然饭量增加但体重却不断下降等。
此外,糖尿病早期的非典型症状还包括,视力障碍、伤口难愈合、手脚有麻木感或刺痛感等。
1.3患病人数增加的原因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遗传因素。
尤其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群体较多,遗传因素就显得十分明显。
其次,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物的摄入从传统的植物转向了动物,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是导致糖尿病的饮食习惯。
再次,人口结构老龄化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现阶段,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了总人口的10%,医疗条件的改善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周期,提高了糖尿病的检出率,进而造成糖尿病人口的不断上升。
最后,不科学的生活习惯。
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较少,不良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以及肥胖等因素,造成了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升高。
2、糖尿病属于高危人群吗?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而不合理的治疗方式,或者治疗周期较短,都可能造成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多种多样的并发症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 胃肠道功能紊乱 ➢ 排尿无力及尿潴留 ➢ 体位性低血压 ➢ 餐前、酒后低血糖 ➢ 视力减退
➢ 手足麻木 ➢ 皮肤反复感染 ➢ 类似肩周炎症状 ➢ 性功能障碍 ➢ 出汗异常 ➢ 皮肤瘙痒
感谢观映
THANS FOR YOUR TIME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可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的药 物
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
致肥胖或糖尿病的社会环境
1
年龄: ≥ 4 5 岁
2
体重:超重、肥胖
运动原则
3
遗传: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高危种族
4
职业:家庭妇女、干部、服务人员、个体商业者
Hale Waihona Puke 5吸烟与饮酒:吸烟与饮酒大大提高糖尿病患病率
6 病史:
运动原则
严长治正有 诱妊巨重 期 疗在多娠一 发大正 心糖血精 接 的接糖囊儿过 糖在 脑调脂神 受 患尿生受卵性 尿高接 血节异病产病 抗 者调巢糖 病血受 管受史常史和 抑脂综皮 病压降 疾损( 郁治合质史压病史或症疗征激者治患)药患素疗者物者
糖尿病专题
——糖尿病高危人群与高危因素
目录
➢ 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和高危人群
➢ 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糖尿病离你多远?
不可改变因素
可改变因素
年龄 家族史或遗传倾向
糖耐量异常或合并空腹血糖 受损伤(极高危)
代谢综合征或合并空腹血糖 受损(高危人群)
种群
超重肥胖与体力活动减少
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儿生产史 饮食因素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