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福建专升本考试新闻专业传播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传播学教程知识点,推荐文档
第一章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第二章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息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人类传播活动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是依次叠加)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第三章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符号的基本功能:1、表述和理解功能;2、传达功能;3、思考功能第四章传播过程构成要素(完整):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5W模式(英国麦奎尔作图)单向直线模式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述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这个模式没有解释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香农—韦弗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传播的直线模式有两种: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数学模式)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传播过程有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第五章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也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内省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活动,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它以完善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为目的,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
新闻传播学知识点解析
新闻传播学知识点解析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影响着我们获取和理解信息的方式,还在塑造社会舆论、推动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解析一些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传播的定义与类型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它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书籍的出版发行、电视节目的播放等等。
从类型上划分,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1、人际传播:这是最直接、最常见的传播形式,比如朋友之间的聊天、家庭内部的交流。
2、群体传播:指在特定群体内的信息传播,例如工作小组的讨论、社团的活动交流。
3、组织传播:发生在正式的组织机构内,像企业内部的文件传达、会议沟通。
4、大众传播:通过大众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
不同类型的传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人际传播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情感交流;大众传播则能够迅速、广泛地传递信息,但反馈相对较弱。
二、传播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传播过程,学者们提出了多种传播模式。
其中,比较经典的有拉斯韦尔的“5W”模式。
它包括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对谁(Whom)、取得什么效果(What Effect)。
这个模式清晰地勾勒出了传播的基本要素和过程,为研究传播活动提供了一个简洁而有效的框架。
另一个重要的模式是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
它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干扰,提醒我们在传播中要注意克服各种影响信息准确传递的因素。
三、新闻的定义与价值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它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等特点。
新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信息:帮助人们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化,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2、引导舆论: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影响公众的看法和态度。
3、监督社会:揭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4、传承文化:记录和传承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然而,在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坚守职业道德,保证新闻的质量和公信力。
新闻专业传播学万能考试复习资料[只要这些会了一切OK]
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考试内容测试学生对传播学基本知识、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认识、分析各种传播现象与传播实务的能力。
(二)必须掌握知识要点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1、传播概念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符号学传播与社会学传统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传播的三个要素P32、传播与信息信息科学的主要贡献是把信息概念引入了传播学。
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3、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5、传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6、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7、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1、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2、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3、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4、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5、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6、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7、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8、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9、信息社会的概念P3510、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传播新闻知识点总结
传播新闻知识点总结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从生产到传播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新闻的报道、编辑、组织、传播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闻媒体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将新闻内容传递给受众,从而影响社会舆论、引导公众意见、传递信息和知识,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闻传播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在新闻传播的研究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一些重要的新闻传播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希望能够为大家对新闻传播的认识提供一些帮助。
一、新闻传播的定义和特点新闻传播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仅包括新闻内容的传播,还包括新闻从产生到传播的整个过程。
新闻传播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 及时性。
新闻要求及时传播,不能拖延。
这是因为新闻与时效性紧密相关,只有及时传播才能使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
2. 公共性。
新闻传播是面向公众的,它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引导公众意见、推动社会发展。
3. 多样性。
新闻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字报道、图片、视频等形式。
不同的传播方式可以适应不同的受众需求。
4. 传播力。
新闻传播具有很强的传播力,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可以影响社会舆论、引导公众意见。
5. 受众导向。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受众的需求和反馈在新闻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新闻传播的影响因素新闻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新闻内容、传播渠道、传播环境、受众需求等。
其中,新闻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是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1. 新闻内容。
新闻内容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不同的新闻内容对受众的影响也不同。
因此,新闻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是决定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2. 传播渠道。
不同的传播渠道对新闻传播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报纸、电视、网络等传播渠道各自具有特定的传播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3. 传播环境。
传播环境也会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新闻专业相关知识点汇总
新闻专业相关知识点汇总一、新闻理论部分。
1. 新闻的定义。
-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强调了新闻的两个核心要素,一是事实,二是报道。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报道是新闻的传播方式。
- 新闻具有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等基本特征。
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如实反映客观事实,不能虚构、歪曲;新鲜性包括内容新(新事件、新情况、新问题等)和时间新(及时报道);公开性则意味着新闻是面向大众公开传播的信息。
2. 新闻价值。
- 要素:- 时新性:事件是新近发生的,并且包含新的信息。
- 重要性:与社会生活、国家利益、人类发展等密切相关的事件,如重大政治决策、自然灾害等。
- 显著性:涉及知名人物、著名地点或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的事件,例如名人的动态、著名古迹的保护情况等。
- 接近性:包括地理接近(本地发生的事件更容易引起当地受众关注)和心理接近(与受众在情感、利益、文化等方面相近的事件更受关注,如关于本行业、本群体的新闻)。
- 趣味性:具有娱乐性、奇特性、人情味的事件,像趣闻轶事、感人故事等。
3.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 性质:-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在阶级社会中,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它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一定阶级服务。
- 同时,新闻事业也是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大众性,面向广大社会公众传播信息。
- 功能:- 传播信息:这是新闻事业最基本的功能,通过新闻报道将各种信息传递给受众,使受众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 引导舆论:通过对新闻事件的选择、报道角度的确定和评论等方式,影响社会舆论的走向,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 监督社会: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监督,揭露不良现象、腐败行为等,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健康发展,被称为“社会的瞭望者”。
- 提供娱乐:传播娱乐性新闻、文化作品等,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如报道影视明星动态、介绍文化艺术活动等。
4. 新闻自由。
- 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包括采访自由、报道自由、出版发行自由等。
新闻传播知识点总结
新闻传播知识点总结新闻传播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新闻传播着各种信息、观点和意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新闻传播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不仅是传递信息,更是塑造和影响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力量。
因此,了解新闻传播的知识点对于现代社会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媒体、新闻传播的原则和规律、新闻传播的政治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新闻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体手段,把公共信息、事件、观点等传递给公众的过程。
新闻传播包括新闻的报道、编辑、发布等环节,以及公众接受、理解和反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是起着承载和传播信息的重要作用。
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包括新闻、传播和媒体。
新闻是指具有时效性、公共性、真实性、权威性和传播性的信息,它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内容。
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流动和传递的过程,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将信息传达给受众。
媒体是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和载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形式。
二、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媒体新闻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图像传播、声音传播、视频传播等,而新闻传播的媒体主要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媒体的多样化,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媒体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口头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口语传播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演讲、讲座、采访、辩论等形式。
文字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公告等形式。
图像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图片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图片、图表、地图等形式。
声音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声音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广播、录音等形式。
视频传播是指新闻信息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传达,主要包括电视、网络视频、录像等形式。
不同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媒体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联合使用,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传播学概论必备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必备知识点总结传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
传播学是研究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
下面将对传播学概论的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对传播学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 传播概述传播是信息、思想、观念、情感等在人际关系中传递交流的过程。
传播的主体、客体、媒介和环境是传播的四要素,是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传播学主要关注传播现象和规律,研究传播现象的基本特征、传播的基本规律和传播的影响力等问题。
2.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研究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学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3. 传播学的特点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对象和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传播学的理论1. 传播理论的发展历程传播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传播效果阶段、传播过程阶段和传播系统阶段。
传播效果阶段主要关注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和效果,主要代表人物有拉斯维尔、拉萨韦尔和拉萨维尔等。
传播过程阶段主要关注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信息传递和交流等问题,代表人物有香港、香港等。
传播系统阶段主要关注传播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等问题,代表人物有盖尔考恩、纽曼等。
2. 传播行为的理论传播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了传播动机理论、认知加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影响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
3. 传播效果的理论传播效果的理论主要包括了受众反应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受众接受理论、受众认同理论、受众影响理论等。
4. 传播过程的理论传播过程的理论主要包括了信息传播理论、信息交流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媒介传播理论、传播行为理论等。
5. 传播系统的理论传播系统的理论主要包括了传播媒介理论、传播渠道理论、传播网络理论、传播结构理论等。
三、传播学的方法和技术1. 传播研究的方法传播研究的方法包括了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文献研究等。
分享福建专升本新闻传播类经验+重点
分享福建专升本新闻传播类学习经验+重点。
吴培培今天成绩出来了,高出切线100多分,我很高兴。
我是从1月底学校放假后开始读的,直到考试前。
英语有基础好的同学当然有优势,没有的也别担心,考前十天背一些六级、考研的亮点句子,写作常用的词汇。
语文的话,先看清楚考纲要求,古文翻译一定要认真翻译,过个三四遍,记牢固。
关键说说专业课。
咱们的专业课是《传播学教程》和《现代广告通论》两本,自学中积攒了不少经验,希望和大家分享,能对2014年专升本选择这个专业的同学有所帮助。
真心祝愿大家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在分别说重点时候,要注意的是要看考纲要求,因为不都是全看的,考纲没要求的就可以免除去看,这样节省时间和精力。
首先说说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这本书,以下是我做历年真题和参加考试后觉得重点的地方。
第一章:【1】传播的定义。
P5 【2】传播的特点P5-6 【3】社会传播区分五种P8第二章:【1】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P28 (不是依次取代而是叠加的过程)【2】信息社会定义P35 【3】哈特将传播媒介分为三类P35 【4】贝尔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分为P37 【5】托夫勒三大浪潮P38 【6】信息社会的特点P38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信息进程分为两个阶段P39 。
第四章:熟读第四章,将传播分为过程与系统两个大方面把握。
【1】传播过程基本要素P58—59 【2】几种传播过程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直线模式、施拉姆循环和互动模式)其中拉斯韦尔与施拉姆是重点。
P59-63 【3】传播过程的特点P64 【4】几种系统模式(赖利夫妇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系统模式)【5】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P68倒数三行起【6】田中义久人类交往三种类P69【7】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P70-71 。
第七章:【1】大众传播的特点P111-112。
【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赖特的四功能说、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
(完整word版)新闻学专业常用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1.简述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
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2011年8月,由中宣部联合其他四部门提出,目的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
“走转改”实际上回答了当下如何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怎样坚持和实践新闻传播规律这一重大的根本性问题。
2.简述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1)非故意性失实作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失实采访不深入,以讹传讹,造成失实。
编辑的疏于检查和核对不严出现的技术性差错等(2)故意性失实其原因比较复杂,有新闻队伍内部问题,也有社会原因。
也有一些单位的风气不正,利用新闻来虚报成绩,为个人或单位骗取荣誉或掩盖劣迹。
3.简述正确舆论的全面含义(找了好久只找到它的要求)(1)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避免造成舆论误区和社会心理震荡。
(2)注意对新闻信息的过滤、综合和解析工作,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平衡,寻找共同支点。
(3)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弘扬正气,协助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4)注意贴近群众,发现并协助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沟通情况。
4.简述新闻事业最终形成的标志(1)拥有专门的传播机构和专业化的从业人员,传播新闻成了一种固定的职业;(2)形成具有新闻需求的受众群,有了新闻市场;(3)出现非手工操作的印刷工具;(4)开展规模较大和持续不断的新闻传播活动(5)实现了传播方式有“点——点”到“点——面”的转变。
5.试列举中国最早期的近代新闻报刊《昭文新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杂文篇》《遐迩贯珍》6.简述《大清报律》的主要内容略7.试述中国新闻事业的特点(1)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始终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政治要求: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无条件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3)群众路线:全党板报、群众办报(4)格局: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共存(5)所有制:新闻事业属于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6)运行模式:事业性质,企业管理:一次在宣传报上严格按党性原则进行:而在运行上,各个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8.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的特征如何(哈哈,我以为这个能在书上找到)(1)无可比拟的时效性与全球性(2)传播内容的海量性与开放性(3)传播过程的双向性与交互性(4)传播过程的虚拟性(5)传播形态的多媒体(6)传播过程的个性化9.略10.略11.新闻与情报的区别(1)新闻的接受者是受众,情报的接受者是特定人和人群。
新闻通讯知识点总结
新闻通讯知识点总结一、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1. 及时性:新闻传播要求及时传递最新的资讯和事件,确保公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信息。
2. 公正性: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公正,避免片面、偏颇的观点,做到公平、公正地报道事件和事实。
3. 真实性:新闻报道应当真实可靠,严格遵守事实,不捏造、编造虚假的信息。
4. 客观性:新闻报道应该客观中立,不带有个人或团体的主观意识,尽量避免以自己的观点进行报道。
5. 公共利益:新闻传播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宗旨,关注社会发展与进步,服务于大众的知情权。
6. 传播效果:新闻传播要关注信息的传播效果,使信息能够被更广泛地传播与理解。
二、新闻报道的准则1. 事实真相:新闻报道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严肃、可靠地报道事件,不夸大、不歪曲、不增听。
2. 敏锐观察:新闻采写人员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闻线索,捕捉新闻事件。
3. 合法合规:新闻报道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触犯国家法律,不得侵犯公民的隐私、名誉等合法权益。
4. 追求真相:新闻报道应当追求真相,不盲目相信并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要进行严格的事实核查。
5. 尊重个人:新闻报道应当尊重个体的权益和尊严,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侮辱等行为。
6. 尊重规范:新闻报道应当尊重社会规范,遵守新闻报道的伦理和道德规范,不得采用低俗、恶搞等手段进行报道。
三、新闻通讯的实践技巧1. 新闻采写:包括采编撰写新闻报道内容的过程,需要有良好的新闻写作技巧和采写能力。
2. 新闻编辑:涉及到新闻稿件的审核、整理、加工等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新闻编辑技巧和经验。
3. 新闻摄影:包括新闻图片的拍摄、选择和编辑等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新闻摄影技巧和审美能力。
4. 新闻采访:需要具备专业的采访技巧,包括如何提问、如何获取信息、如何与被采访者沟通等能力。
5. 新闻传播: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传播技巧,包括如何选择传播途径、如何提高传播效果等能力。
以上是关于新闻传播学中新闻通讯的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读者能够有所帮助。
《传播学》重要必背知识点100条
《传播学》重要必背知识点100条传播学是研究信息在人类社会中传播和影响的学科。
传播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媒体、技术、公众等。
传播学可以分为多个分支领域,如传媒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
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传统媒介理论、计算机媒介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
传播学研究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验研究等。
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的规律和影响,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传播学理论对于媒体行业、公共关系、政治宣传等领域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包括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
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视角包括发送者视角、媒介视角、接受者视角等。
传播学中的重要概念包括信息、传播、媒介、接受、反馈等。
传播学中的信息可以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内容。
传播学中的传播可以分为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两种形式。
单向传播是指信息由发送者传到接收者,没有反馈的过程。
双向传播是指信息由发送者传到接收者,并且接收者也会产生反馈的过程。
传播学中的媒介包括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两种形式。
传统媒介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传播渠道。
新媒介包括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设备等新型传播渠道。
传播学中的接受可以分为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两种形式。
主动接受是指接收者主动寻求信息的过程。
被动接受是指接收者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信息的过程。
传播学中的反馈是指接收者对发送者的信息进行回应的过程。
反馈可以帮助发送者了解接收者的需求和反应,进而调整信息的传播策略。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传播效果可以包括认知效果、态度效果、行为效果等。
认知效果是指接收者对信息进行理解和记忆的过程。
态度效果是指信息对接收者的态度产生的影响,如态度变化、态度巩固等。
行为效果是指信息对接收者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如购买行为、参与行为等。
传播学中的传播者可以包括个人、组织、政府、媒体等多种形式。
传播者的角色包括信息源、信息编码者、信息传递者等。
新闻知识点总结大全
新闻知识点总结大全新闻知识点总结大全涵盖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是新闻从业者和学习者必备的知识体系。
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既有其理论深度,也有其实践广度。
以下是对新闻知识点的全面总结: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它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和简洁性等特点。
新闻的首要任务是传递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内容重要性的标准。
通常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几个方面。
新闻工作者需要根据这些标准来筛选和报道新闻。
新闻采访的技巧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新闻采访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了解背景信息、制定采访提纲、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等。
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倾听、提问和引导,以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
新闻写作的原则新闻写作要求简洁明了、客观公正。
新闻稿件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等部分。
标题要吸引读者注意,导语要概括新闻要点,主体要详细阐述新闻事实,结尾要总结或展望。
新闻编辑的职责新闻编辑负责对新闻稿件进行审核、修改和编排。
编辑需要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能够判断新闻的价值和重要性。
同时,编辑还要确保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新闻传播的途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新兴平台也成为重要的新闻传播渠道。
新闻伦理和法规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需要遵守新闻伦理和相关法律法规。
这包括保护新闻来源、尊重个人隐私、避免虚假报道和诽谤等内容。
新闻机构也要建立健全的新闻审核和纠错机制。
新闻与社会的关系新闻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新闻报道可以影响公众的观点和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
新闻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推进,新闻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新闻机构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报道的质量和深度,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公众的需求。
(完整word版)00642《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学习指导:本章是《传播学概论》全书的引论,重点在于了解传播学的关键概念、学科概况及学科背景。
第一节根植于人类生活的传播现象一、概念:1。
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3。
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二、问答:1.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2.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的,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由来已久的。
3。
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①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②人类社会的传播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多通道,多样化的。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一、概念1。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社会学科。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
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新闻传播学知识点解析
新闻传播学知识点解析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影响着我们获取和理解信息的方式,还在塑造社会舆论、推动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一些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传播的类型传播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人内传播,这是发生在个体自身内部的信息交流活动。
比如,当我们思考问题、自我反省时,就是在进行人内传播。
它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人际传播则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像是朋友之间的聊天、家人之间的交流都属于此范畴。
人际传播具有直接性、随意性和私密性等特点。
群体传播是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行为。
例如,一个班级内部的讨论、一个兴趣小组的交流。
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组织传播是组织内部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系统性。
大众传播则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都是大众传播的常见渠道。
二、传播模式在新闻传播学中,有多种经典的传播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揭示了传播过程中的“噪音”概念,强调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干扰。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则突出了传播的互动性,传播双方都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
而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将传播过程置于社会系统中进行考量,认为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多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些传播模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是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和关系中流动和传递的。
三、新闻的定义与价值新闻,简单来说,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但它并非简单的事实罗列,而是经过筛选和加工后的有价值的信息。
新闻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是信息价值,为受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其次是舆论引导价值,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
再者,新闻还具有文化传承和教育的价值,能够传承社会文化,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专升本传播学整理
专升本传播学整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想要通过专升本提升自己学历,并深入学习传播学的同学来说,系统地梳理传播学的知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领域。
它不仅关注信息的传递过程,还深入探讨信息的产生、接收、解读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进行。
而传播学则是研究这种传播现象和传播行为的科学。
在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学者为其奠定了基础。
比如,拉斯韦尔的“5W”模式,清晰地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关键要素: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这个模式为我们理解传播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一个简洁而有效的框架。
香农和韦弗的信息论模式则从信息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信息的编码、解码和噪声对传播的影响。
这让我们明白,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是至关重要的,而外界的干扰因素可能会导致信息的失真或误解。
另外,施拉姆作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对传播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整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使得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传播的类型方面,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是常见的分类。
人际传播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它发生在两个人之间,具有直接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群体传播则是在群体内部进行的信息交流,例如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等。
组织传播是在组织内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播活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大众传播则是通过大众媒介,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
在传播的效果研究方面,有魔弹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和强大效果论等不同的观点。
魔弹论认为传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受众就像中弹的靶子一样,会轻易地被传播的信息所左右。
专升本传播学整理
专升本传播学整理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想要通过专升本来提升自己学历和知识水平的同学来说,掌握传播学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对专升本传播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
一、传播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的传播行为、传播过程、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多个方面。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信息传播无处不在。
从简单的日常交流到复杂的大众传播,传播活动贯穿了我们的生活。
传播学通过对这些传播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试图揭示其背后的规律和机制。
二、传播的类型1、人际传播这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比如朋友之间的聊天、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等。
人际传播具有直接性、灵活性和反馈及时等特点。
2、群体传播指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
例如小组讨论、团队会议等。
群体传播能够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对个体产生影响。
3、组织传播发生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
包括组织内部的上行、下行和平行传播,以及组织与外部的公关传播等。
4、大众传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向广大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力大等特点。
三、传播模式1、拉斯韦尔的“5W”模式这一模式清晰地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2、香农韦弗模式此模式引入了“噪音”的概念,强调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干扰和影响。
3、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突出了传播的互动性和循环性,认为传播双方在传播过程中角色不断互换。
四、传播媒介1、传统媒介(1)报纸:具有信息量大、保存性强、便于深度阅读等优点,但时效性相对较差。
(2)杂志:专业性强、内容深入、读者定位明确,但出版周期较长。
专升本传播学整理
专升本传播学整理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信息传播规律和社会影响的学科,对于想要通过专升本提升自己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在准备专升本传播学的过程中,需要对这门学科的各个方面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
它起源于 20 世纪初期,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和发展而逐渐形成。
早期的传播学研究主要关注传播的效果和受众的反应,比如著名的“魔弹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能像子弹一样击中受众并产生效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传播学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
比如“有限效果论”就指出,大众传播的效果并非像最初认为的那样强大,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再到后来的“议程设置理论”,强调大众传媒在影响公众关注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
从信息的生产、传播到接收和反馈,涵盖了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他们不仅决定了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还影响着传播的效果。
比如新闻记者、编辑,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价值观会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倾向。
传播内容是传播的核心。
它可以是新闻、广告、娱乐节目等各种形式。
不同类型的传播内容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比如新闻要求真实、准确、及时,而广告则更注重创意和吸引力。
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也是传播学关注的重点。
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到现代的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每种渠道都有其独特的传播特点和优势。
受众是传播的接受者,他们的需求、兴趣和背景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传播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了解受众的心理和行为,对于提高传播效果至关重要。
传播效果是传播活动的最终目标。
它可以是认知层面的改变,比如增加知识、改变观念;也可以是行为层面的改变,比如购买产品、参与活动等。
在专升本传播学的学习中,掌握传播的类型也是重要的一环。
人际传播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它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中,具有直接性、互动性强的特点。
福建2011专升本传播学复习精华
【选择和填空考点】第一章传播学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1)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P62)传播学经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P83)群体传播还产生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P84)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P11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与发展5)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这几个阶段是依次叠加的过程。
P286)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上文字;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是广播。
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P317)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
P328)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论体外化的进程。
P339)美国传播学家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以下几类:示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机器的媒介系统。
P35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10)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要以下因素构成:信源、讯息、信宿。
P5811)研究传播过程最常见的视角有两种:历时性考察和共时性考察。
P5712)在传播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美国学者是拉斯维尔。
他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构成。
后来的大众传播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这条思路形成的。
P6013)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香农—韦弗)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专升本考试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传播学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传播?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2、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3、大众传播的特点P94、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5、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6、传播隔阂的概念7、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8、人类语言的五个特点和四个基本特征P279、文字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10、印刷传播时代:古腾堡印刷机的发明(填空常考)P31-32,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
(判断常考)11 、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P32回答要点如下: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对欧洲的思想和社会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
印刷术还普及了教育,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增加了社会流动的机会。
使信息的机械化生产成为可能,使书籍留存的机会增加,并促进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推广,书籍价格便宜使更多人可以获得知识,因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2、电子媒介的意义: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P33第三段。
以及世界上第一台电报机的时间和发明人。
意大利马克尼1895 年无线电通讯试验、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1957 年13、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示现、再现、机器三个媒介系统以及定义14、信息社会的几个特点P3815、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16、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17、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18、信号的特点P44 (要点记住);象征符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19、三类非语言符号P45 (要点记住)2 0 、符号的三个基本功能(要点记住)21、意义的定义P47 意义的三个不同类型P4822、社会传播活动中除符号意义外,参与进来还有的三个方面的意义(传者的意义、受者的意义、情境形成的意义)P49-5023、象征行为的特点P51 ;象征性社会互动P52;意义交换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P5324、传播过程的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反馈)P58-5925、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26、传播过程的三个特征P6427、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28、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的四个方面的理解P70-7129、人内传播的定义:P73 ,30、人内传播的几个环节和要素(要点: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P76-77;从四个方面理解人内传播P77 (要点)31、人际传播的定义P81,人际传播的四个动机P82-8332、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传播的四个特点(渠道多方法活、意义丰富复杂、双向性强、非制度化)P83-8433、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姿态的传播功能( 5 个)34、群体的概念:概念P89;群体的两个特征P90;;群体的三个社会功能P9135、群体压力的概念P94;信息压力的概念P95;趋同心理的概念P9536、集合行为的概念P95;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条件P96;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的传播机制(暗示与感染;模仿与匿名;非常态流动)P96-9937、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组织的广狭义P99;组织结构的三个特点P10038、组织传播极其功能组织传播的定义P101,组织传播的四个功能P101-10239、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三种渠道P102-103 (要点);组织内传播非正式渠道:两种形式P103 (要点);三个特点P103-104 (要点)40、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要点);计算机网络;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P107-108 (要点)41、大众传播的定义:大众传播的定义P111 (倒数第9行);大众传播的特点:大众传播的六大特点P111-112 (要点)4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学说P113;赖特的四功能说P114;施拉姆的概括P114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观P115-11643、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P116 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44、廉价报纸的四个特点P11745、电报的出现P117;电影的出现P118;广播的出现P118时间、地点、发明人等46、电视媒介的特性P119 (可参考广告媒介特点来回答);电视媒介发展的四个方面新变化P11947、大众传播与现代化信息环境:信息环境的概念P125;信息环境的三个内容P126( 1-7行);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信息环境的不同P126;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的两个优势P126 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李普曼关于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观点P126-127 ;藤竹晓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观点P127 (此题若考,将有可能成为一道分析综合题目)48、国家与政府四个方面的控制P130-13149、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控制大众传播事业进行垄断的基本形式:三种P13250、受众对媒介控制的四种手段P132-13351、麦奎尔的“规范理论”的六种类型P13452、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的四个坚持主要内容P135 ;此外第一个禁书法案、出版特许制度《星条法院法令》53、对比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及其逐步变化的原因和背景(课后习题第二节 5 题)(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产生的背景P136;主要原理原则P136 ;米尔1859年《论自由》(二)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背景P138;主要原理原则P1339,代表作《自由与责任的报刊》1947 年(三)民主参与理论:产生的背景P139;主要观点P139-140 ;及其几本著作和作者P13954、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1)苏联:五个原则和规范P142 (2)我国:我过传播制度极其基本规范的四个方面内容(公有制、党性原则、多方面职能、经济功能)P143-144 ;1848 年《新莱茵报》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总署成立55、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麦奎尔概括的五个方面内容P14556、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 )媒介即信息:“媒介即信息”是麦克卢汉对媒介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与地位的概括(媒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P148(2)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人的延伸”的内容(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感观的扩展或延伸、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观能力的“统、分、再统”的历史)P149(3)“热媒介”与“冷媒介”;对“热冷媒介”概念的解释P149(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其意义P150;局限P149;正确理解媒介在社会发展和形态变革中的作用P150-15157、“电视人”与“容器人”概念P152 日本电视开播时间58、新媒介的概念、特点与P153-15459、大众传媒的三个特点P15760、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1)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媒体经济收益的两个方面P159(2)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宣传目标(非经济收益目标)P159;宣传目标的两种活动P160(3)公共性与功利性: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功利性的三个依据P160;公共性与功利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和受制约的根据P160;“经营目标”宣“传目标”与“公共性公益性”的制约程度因具体媒介组织不同而不同P16161、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紧贴假新闻事件的综合分析题)(1)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怀特的“把关”模式及后来对它的补充P162(2)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与市场标准P164;新闻报道宣传性的不同看法P164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新闻价值的概念P163(3)把关过程的实质:理解把关实质时应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考虑在内的原因P16562、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大众”的概念及其主要特点P16863、对比几种主要的受众观:(1 )、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诸多因素制约P174;选择性接触假说” P176既念;IPP指数概念(2)、作为市场”的受众从市场角度出发的受众”定义P177 ;受众市场(或消费者)观点的三个基本认识P177;受众即市场”观点的变化过程P177;受众即市场”观点存在的四个问题P177(3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受众的三个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的概念)P178-179 ;1967年美国学者巴隆提出的……64、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麦奎尔的满足四种基本类型P18265、卡兹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及其含义P18366、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1)使用与满足”研究采用的新视角的三个意义P184;(2)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P18567、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的两重含义P18868、传播效果的三个层次:1、传播效果三个层次;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动层面。
2、大众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P18969、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P193(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概念P193子弹论”的错误P195(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这时期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特点和三个主要研究领域P195;传播流”的概念以及代表作P195 ;政治既有倾向、选择接触性假说、意见领袖(如案例分析:明星代言)、两级传播等概念(名词解释常考),个人影响》的四个中介因素” P97(三)《大众传播效果》与有限效果论”:克拉帕的五项一般定理” P198(四)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70、信源的可信性效果:可信性两个要素P201 ;霍夫兰的可信性效果”的概念P20271、休眠效果”:休眠效果的内容P20372、“)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的概念:两种方法的各自利弊P203;两种方法的有效性与传播对象属性的关系P204 (适用于对广告案例的分析,如同类两种商品的对比等)73、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对哪种方法更有效没有一致的原则P20774、警钟效果”的功效P20775、舆论领袖的概念P209;舆论领袖具有四个基本特征P209;测定舆论领袖的三项指标P210 (明星代言的案例)76、贾尼斯自信心假说P21177、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P214-21578、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案例分析:假新闻、藏密拍油茶等虚假广告)(1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构成假说的三个命题: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与沉默”的扩散是一个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环境P220-221 三个要点:P221(2)、“沉默的螺旋”理论特点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时“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舆论观:不同学科对舆论的理解(政治哲学观点、社会学观点、行为科学观点、社会心理学观点P221-222;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内容P222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时“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效果观P222(3)、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批判“沉默的螺旋”的四个不足; “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绝对的常量,而是个加条件限制的变量; “多数意见”的压力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类型与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多数意见”社会压力受社会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忽略舆论变化过程与“少数派”的作用P223-224“沉默的螺旋”的两个重要意义P22479、“培养”理论的起源与背景格伯纳“培养”理论的内容P22680、“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现代媒介社会的大众传播提供社会“共识” 的功能远远超越了传统社会的宗教与教育(传播范围广、缓和矛盾与冲突的“熔炉”; 进而解释: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的巨大作用,又指出大众传媒带来的负面社会后果)P226-227 ;电视媒介形成“共识”的独特优势P22781、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松伯格知沟”模式的中心内容P231,蒂奇诺的“知沟”扩大三个原因P231 ;“上限效果”假说的内容P231 ;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卡茨曼的信息沟”理论主要观点P232-233;缩小社会信息沟”乃至知沟”的两个对策P234(适用于广告种对不同传播对象采用不同的媒介策略的分析,但这个只是这个案例的其中一点,如05 点的案例就应该由此分析)82、地球村的概念:随着广播、电视和其它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又译为世界村,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媒介即信息》一书中首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