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最新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女士在96岁高龄之时著作,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下面欢迎继续阅读原上草为大家提供的读后感范文,希望你喜欢。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一读完九十六岁高龄的杨绛女士写的《走到人生边上》,除了一阵阵的敬佩,还有就是深深地思考!!九十六岁,许多人已经卧病在床而无心学问了,也有许多人,到了另一个世界享福。
而这个经历了几乎一个世纪的老人,仍然致力于学问,孜孜不倦,笔耕不辍。
是什么,让她如此高寿,又是什么,让她如此高龄仍可以活得如此充实而丰富,看完此书,似乎,我懂得了什么……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存在方式,一是肉体的存在,这是可视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另外一种是以灵魂的方式存在着。
这两种方式在同一个个体中存在着,相互斗争又相互统一。
斗争是因为人的本性中有懒、贪、色、赌等七恶,这七恶与人的灵性良心背道而驰,当在现实生活中这两者相遇,人便会出现各种烦恼,各种矛盾,如果这些得不到解决,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人自觉经过生活对肉体进行磨练,从而达到对灵魂的锻炼,并形成一定的意志去控制自身肉体上的行为,便可从而形成灵肉统一的和谐状态。
无可否认,这个过程是漫长,要经历许多身体和心灵上的煎熬。
但是,年轻的我们啊,为了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我们不是应该积极接受苦难的磨练,从而使自己的灵魂更高尚,更强大吗?那么,当我们到了老年也可以想杨绛女士那样仍然不被肉体打败,执着于灵魂之向往!日薄西山之年,总免不了会回忆那曾经的旅途,也总免不了会抽象出一些如命运、人的存在之类的哲学命题进行思考。
千百年来,这样的命题长盛不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总无定论。
人总说“人生有命”。
是不是人的命运就是天生注定的呢?杨绛女士并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但她说:“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不管算命的怎么说,八字怎么规定,一切都由自己选择。
即使选择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没有预演的现场直播。
《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精选范文5篇
《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精选范文5篇《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1不理性,不感性,更像是一个百岁老人的梦中呓语。
总的来说,令人失望。
思想方面无甚建树,只是让人了解一下百岁老人脑子里都在胡思乱想些什么罢了。
杨绛本不以作家、思想家为名,而只是翻译家。
《我们仨》不错,不过那不错不是指写作技巧方面的不错,而是指内容朴实真挚。
《走到人生边上》则已经有点……老糊涂了。
另,对人世炎凉的看透与无奈似乎是老人的通律,季羡林曾说自己活得太久了,对人世看得透透彻彻,反而多了无数叹息。
杨绛也是,摘抄两段,聊以为证“上帝下岗了,现在是财神爷坐庄了。
谁叫上帝和财神爷势不两立呢!上帝能和财神爷较量吗?人活一辈子。
没钱行吗?挣钱得有权有位。
争权夺位得靠钱。
称王称霸只为钱。
你是经济大国。
国际问才站得住。
没有钱。
只有死路一条。
咱们现在居然”穷则变,变则通了”,知道最要紧的是理财。
人生一世,无非挣钱、花钱、享受,死了能带走吗? ““人死了就是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还有不死的灵魂吗?我压根儿没有灵魂,我生出来就是活的,就得活到死,尽管活着没意思,也无可奈何。
反正好人总吃亏,坏人总占便宜。
这个世界是没有公道的,不讲理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什么都不由自主呀。
我生来是好人,没本领做恶人。
吃亏就吃亏吧。
尽量做些能傲的事,就算没有白活了。
”“我们这一辈人,受尽委屈、吃尽苦楚了。
从古以来,多少人”搔首问青天”,可是”青天”,它理你吗?圣人以神道设教,“愚民”又”驭民”。
我们不愿再受骗了。
迷信是很方便的。
也顶称心。
可是”人民的鸦片”毕竟是麻醉剂呀,谁愿意做瘾君子”呢。
说什么”上帝慈悲”。
慈悲的上帝在干什么?他是不管事还是没本领呀?这种昏赖元能的上帝,还不给看破了?上帝?哪有上帝。
”“我学的是科学。
我只知道我学的这门学科。
人死了到哪里去是形而上学,是哲学问题,和我无关。
我只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这个人世原是个名利场,是争名夺利、争权夺位的战场。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是一本充满了智慧与思考的书,读罢此书,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诸多感悟涌上心头。
在这本书中,杨绛先生以九十六岁的高龄,探讨了人生的价值、灵魂的去向等深刻的话题。
她没有用高深莫测的哲学理论来阐述,而是以平实、亲切的语言,如同一位温和的长辈,与我们娓娓道来。
先生开篇便提到了“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这让我不禁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该如何正视自己的善恶,又该如何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去修炼和提升。
我们常常在追求成功、财富和名利的道路上奔波,却忽略了对自身品质的打磨。
然而,一个人的品质才是真正决定其人生高度和幸福感的关键。
书中关于“神和鬼的问题”的探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绛先生说:“据说,一个人在急难中,或困顿苦恼的时候,indexOf 有神鬼或天使搭救。
”这让我想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当面临困境时,我们总是渴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拯救我们。
但其实,真正能拯救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
这种信念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的清晰认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谈到命运,杨绛先生认为“命由天定,运可改变”。
这使我明白,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和初始的环境,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选择去改变命运的走向。
有时候,我们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可若能勇敢地面对困难,积极地寻求改变,或许就能在逆境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而对于人生的价值,先生的观点更是让我深受启发。
她指出:“人生实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不被功名利禄所迷惑,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内心的良知,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功利化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为了追求外在的物质而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内心真正的渴望。
我们应该时常停下匆忙的脚步,问问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杨绛先生在书中还提到了“人生的锻炼”。
她认为,人生就像一场锻炼,我们在其中经历喜怒哀乐,尝遍酸甜苦辣,这些经历都是对我们的磨砺。
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1000字
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1000字-读后感大全本书读于高三那年,在偶然翻到一本名为《我们仨》一部以时间为主线对家庭主要人物的记述。
初次读《我们仨》后对于其中的生活经历而深有感触,折射到自身的生活,也从那开始对杨绛先生所写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次主要以《走到人生边上》这本书为例展开,这本书大致分为两块,前一块是杨绛05年后,回到最后和丈夫、孩子一起生活的三里河寓所时所写。
这个时期女儿、爱人已先后离开。
95高龄的她又着手整理爱人的手稿、第二年在老、病、忙中又拿起了笔坦陈对神与鬼、人的灵魂、个性、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前一块属于带有哲学意味的议论性散文。
后一段就是纯粹的记述性散文,就是对自身经历的回望和感怀。
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时杨绛的先生钱锺书在上海创作《围城》的时期,正处于1945年日寇投降,周转流离生活还未好转的生活下所写。
在所读的片段里,照常、亲切的昵称“圆圆、锺书”用最贴切生活的词、句相连,能够很亲切的感受到家庭里日常的趣事,不加任何修饰,会联想到我们与生活的相处。
这个本书里有很多类似家庭趣事的麻烦,两人互相修理头发而闹出笑话、锺书留学书信的来往再到后来远赴他乡的陪伴,都是家庭中真情实感流露的体现,后文会相对沉重是关于黄昏之时的无奈与孤寂,也更能从起伏的情感体会到人生的琐碎和无常。
当一位老人在如此高龄的情况下,不是接受舒适和享乐而是着手再去记下点滴、一个人怀念“咱们仨”的坚决和执着。
不比于伟大,而是一种爱的坚守、家的守候,活的意义。
人们往往把一本书的意义相关与文学性质,在书中样板戏所象征的那个老年代,却已经荡然无存罢,所象征的文革年代已经过去。
在文中前又写到“我”是个老先生,时代更替的长河带走了亲人、留下了时代的痕迹独自咀嚼写下此书,无时无刻不归终于情怀而作,是极为真实和震撼的情感抒发。
在前一块记述方面的冗杂和后文时间的不断跳跃从阿菊、温先生、劳神父不同角色故事的转换,但在阅读之后她都藏着杨绛先生对于过去乐观的看待,守着过去每一滴、每一份情怀而活着,抛开文学价值、文学造诣不谈。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范文(通用13篇)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范文(通用13篇)
读完《走到人生边上》,我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脆弱和宝贵。
这本书通过描写主人公
牧野丰的一生,展现了人生中的苦痛、选择、挣扎与感悟。
牧野丰在年轻时热爱自由与音乐,却因冗长的修学旅行错过了一场音乐会,使得他与
音乐渐行渐远。
他性格坚强,富有正义感,但从未想过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所以他总是
在不断地迷失中前行。
一次意外导致他成为一名残疾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妥协,他很快
学会了用脚尖写汉字和自己的名字。
生命的残缺往往培养出意志的坚强,牧野丰弥补自己
的弱点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了一名为人民服务的人,他成为了日本国内外一位知名的残疾
人事务实践家。
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改变人的命运。
牧野丰虽然不曾后悔自己的选择,但他明白
生活可能会不如意。
书中没有过多的抱怨,而是表现出对命运的淡定与理解。
牧野丰渐渐
地理解到,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旅途,我们总是在流连忘返和彷徨中成长,它既有着苦涩和
艰辛,也有着美好和幸福。
生命的美好需要奋斗来换取,不要抗拒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遗憾,而是接受,并且从中寻找生命真正的价值。
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与反思。
人生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遗憾和失落,我们需要不断
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前行的方向。
同时,我们也需要勇敢地面对生活
中的挫折和苦难,以一颗平常之心,用一份执着之心,过一种平淡而有趣的人生,这才是
真正的幸福。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就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在人生的尽头,娓娓道来她对命运、人生、生死的思考。
读这本书,仿佛是在聆听一场深刻而又温暖的对话。
书中,杨绛先生没有用高深的理论和晦涩的语言,而是以平实、朴素的文字,探讨了那些我们常常回避却又终要面对的问题。
她从神和鬼的问题谈起,一点点深入到人生的价值、灵魂的去向。
这让我不禁也开始思考,当我们走到人生边上时,会是怎样的心境?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杨绛先生对于人生苦难的态度。
她在书中写道:“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
”是啊,想想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压力和挫折,工作的不顺心、人际关系的复杂、家庭的琐事,每一样都可能让我们感到疲惫和无助。
但杨绛先生接着说:“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
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 这话说得多么实在,多么贴切我们的生活!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段经历。
那时候我刚刚参加工作,满心欢喜地想要在新的环境中大展拳脚。
我本着与人为善的原则,对每一个同事都笑脸相迎,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一个狠狠的耳光。
有一个项目,我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熬了无数个夜晚,终于做出了一份让自己满意的方案。
当我满心期待地在会议上展示时,却被一个平时看起来和我关系还不错的同事抢了功劳。
他在领导面前把我的方案说成是他的成果,还添油加醋地说了一些贬低我的话。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世界崩塌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真心对待别人,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迷茫之中。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甚至对人性产生了怀疑。
我想过要去找领导说明真相,也想过要和那个同事当面对质,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沉默。
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女士在96岁高龄之时著作,其首次坦诚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读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
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读后感篇一来到学校图书馆,面对很多的书,不知道选择哪一本。
平时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家还要带孩子,似乎闲下来能自己看看书的时间很少。
在图书馆里转了一圈,正当我有些茫然的时候,杨绛的《走到人生边缘》映入我的眼帘,这本书为什么吸引我,那是因为我看到封面上的介绍,这本书主要讨论了:神与鬼的问题,有关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
看到这些问题我觉得有点触动,因为我原本就是学政治专业的,哲学是我的主修课。
看到这些问题的探讨,似乎把我带到了当年的课堂上。
这几年来,我毕业以后,先教语文、再教数学,甚至教过除美术和音乐以外的很多科目。
但是在小学的教学中,唯独是没有机会教哲学的。
所以,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在想,久违了,哲学!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她只和自己讨论,她的讨论与学术无关,甚至与她暂时栖身的这个热闹世界也无关。
她讨论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是她自己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她是在为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做准备。
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
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
她如此诚实,以至于经常得不出确定的结论,却得到了可靠的真理。
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在前言中,杨女士如此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
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这一段话点出了她要讨论的两大主题,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意义何在?这个问题是世上的人至少都会问一次的,我也不例外,实际上,我已经问过无数次,问自己,也问别人,但是始终找不到线索。
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探索过这个命题。
下面带来《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欢迎阅览!《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1】《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时的著作,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
此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杨绛先生对鬼与神、关于人、灵与肉等问题的思考与认知。
第二部分是是有多篇散文组成的。
对于这本书我所感受到的是对杨绛先生的敬意。
作为一位96岁高龄老人,在躺在医院病床上时还在思考。
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与大部分中国女性老人不同的人性光辉。
在中国,我看到太多年老的老人在老了以后每天就是打麻将、唠家常、东家长西家短,要不就是做家务。
好似他们的生活千篇一律,就这样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一天又一天的过,然后等到生命的尽头。
如果真的就是这样过活倒也算是舒心的吧。
但是,我所看到的可不只是这样。
往往伴随着的是,身体的疾病、奋不顾身的扎入后一辈的生活中,比如带孙子,管下一代。
要么就是觉得孩子不孝啊之类的。
当我的身边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老人时,我便思考若我有朝一日变老了,我会变成他们这样吗?若是这样有何意义?大部分的生活都奉献给了家庭,孩子。
然后对孩子说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因为你啊。
弄得孩子又无奈又气愤。
为什么喜欢杨绛先生?因为在她的身上,她的人生经历中让我感受到活着可以这么好,这么有希望。
如今杨绛先生一百多岁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
我的手机中保留了她头发花白却任然埋头书中认真写作的照片。
这一幕非常打动我。
我希望能当我老去的时候,我可以像她一样,充实淡然的朝天国进发。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2】钟老爷子的《围城》晦涩难懂,以为其夫人杨绛先生的书大抵相似,于是卯足了劲儿打开这本《走到人生边上》,发觉远非如此。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1《走到人生邊上》一书于20xx年看了一点以没多大兴趣结了尾,20xx年的一月份再次拾起这本书,就没再放下了。
想知道杨绛先生在人生边上的自问自答,期望能带给我一些认识和思考。
整本书下来,杨绛先生的谦虚,她看问题的透彻,她一直寻求答案的态度,她一直修炼自己的努力,让人越发的敬爱她。
命与天命,人性,神鬼,人类的文明,人需要锻炼,修身之道,人生的价值等等问题她都做了回答,有些又好像没有回答,很多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需要的是你去探索去发现。
回答不了的问题就交给时间,大约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去实践,去证实。
特别认同先生在人生的价值里的回答,人活了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
是的,无论是生活里哪一方面的锻炼,能做到有成绩,也算没有白来一遭。
人生有命,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有的人吃喝温饱会成为问题,各有各的命。
一直不太喜欢命由天定这个词,生活中好像很多事情自己都不由自主,但是实际关键的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是自己的认知自己的性格自己的需求去做这个主。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性格决定命运这个词。
生下来的条件,没有办法去改变,但是你可以通过努力,通过锻炼通过好的性格去改变你的命运。
一直认为自由是不受约束,不需要忍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现在看来,我的自由太表象了。
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
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
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学会含忍。
就觉得打开了另一块未知的思维,好像莫名觉得有点儿道理。
虽然我还无从解释。
或许是觉得不需要忍受的生活不存在吧,自由必然是跨过这个区域在某个我看不到的地方。
文章里也有不那么认同的一些观点,意见暂时保留,看看伴随时光的流逝会发生一点什么变化吧。
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
经过时间的洗礼,越来越赞同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去发现自己的内心,达到自己真正舒适安逸自由的状态。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精选18篇)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精选18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精选1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篇1这本书是杨绛先生在九十多岁高龄时的著作。
鬼神,灵魂与肉身这些在中国民间中议论千年不断的东西出现在这本书中。
杨绛先生想明白自己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
《走到人生边上》的前言中,杨绛先生这样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
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了,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从这一段话可以知道,杨绛先生的这本书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人生的价值,一个是灵魂的去向。
杨绛先生提出人生的价值在于灵魂对肉体的支配。
这两者在同一个个体中相互斗争又相互统一。
人的本性中包含的懒,贪,色等七恶,七恶与人的灵性良心背道而驰。
所以这两者相遇时,人就会出现各种烦恼忧虑,若处理不当自会有一些心理的问题。
而当人的肉体经过千锤百炼拥有足够的灵性良心时,人就会要求自己不断的完善自身,驱动自己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
所以人生在世遇到的一切困难需要我们坦然面对,因为人肉体上的磨练会得到灵魂价值上的累加,灵魂的价值长久不灭。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篇2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这本《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对杨绛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有了更多的钦佩。
首先,该书是在杨绛先生96岁时写成,也许很多人在这个年纪,已经病卧于床,无心学术,抑或是早已命归西天,去了另一个世界。
可又正是这个年纪,正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时候,对人生的感慨也是最多的,杨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下这一本书。
人活在世上的价值到底有什么?杨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的思考这个问题。
杨先生在书的一开头就提到了死的问题,按着中国的抑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传统,说死都是不好的,可不提不代表不用面对。
《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的边上》是杨绛先生的一本哲理性散文集,凝结着她在人生暮年对真理、生死、对命运、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追问。
是一本值得深读的好书,希望大家有机会都去看看。
杨绛《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一:这本哲理性散文集,实质上是对人性和生活的探讨。
关于人的“灵”与“肉", “命”以及灵肉的锻炼,还真让我有点小吃惊。
开篇就有说道杨绛先生怕“鬼”,“鬼”其实就是人死后的灵魂。
书中也确实记载了好几个关于别人以及“我”的“遇鬼”事件。
什么“鬼打墙”啊,“鬼附身”啊都堂而皇之的提到了,并且明明白白的说道,你可以不相信某些东西,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些东西的存在。
你还别说,我还真记得,在我们大学教室里,我们可爱的日语老师还真的跟我们分享了一次她的切身遇鬼经历,以及后续诡异事件和她的辟邪之道。
我还记得,那次事件后,有同学短信给她,说她给同学们留下了阴影,该老师还当纵在课堂上给我们道歉了。
所以,我也觉得,世界上某些东西我们虽然不相信,但是确实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
还有所谓的“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当“灵”即理性一面占据上风,便是显示了我们作为智者的一面,是人性战胜兽性的时候,当“肉”即兽欲占据上风之时,便是显示我们也是动物中的一员的本性。
当然,“灵”也是说,我们作为可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高层次的一面,“肉”即使作为动物本性的一些基本需求和渴望。
所以,作为一个人,我们也是时刻处在矛盾与斗争之中的啊。
这个时候,我不禁又想到了一句知乎上的毒舌“男性的兽欲是人类不断繁衍生息的根本,女性的矜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本源泉”。
当然,这个有点跑题之说,不过,也是我突然联想到到一个趣事。
文中还主要讲述了为人一生的修养与锻炼,即是“灵”的锻炼,也是”肉“的锻炼。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比如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在我耳边轻声细语,分享着她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读完之后,心里像是被投进了一颗小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书中,杨绛先生以坦诚和深邃的笔触,探讨了命运、人生、生死等重大课题。
这可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说教,而是她基于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所进行的真诚分享。
她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着我们自己去思考、去探索。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杨绛先生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
她认为,人生在世,锻炼灵魂才是最重要的。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身边的一件小事。
前几年,我家隔壁搬来了一位老奶奶。
她独自一人生活,子女都在外地工作。
刚开始,大家对她的了解并不多,只觉得她是个有点孤僻的老人。
有一次,小区里组织了一次义务清扫活动。
那天阳光特别好,我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
就在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看到了那位老奶奶。
她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扫帚,慢慢地走了过来。
我心里还在嘀咕,这位平时不怎么和大家交流的奶奶怎么也来了。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对她彻底改观。
老奶奶虽然动作缓慢,但每一下清扫都特别认真。
她会细心地把角落里的垃圾一点点扫出来,还会把花坛边上的杂草拔掉。
大家都在忙忙碌碌,没有人特别注意到她。
活动进行了一上午,结束的时候,大家都累得坐在一旁休息。
这时,老奶奶走到一个角落里,拿出了自己带来的水壶,倒了一杯水,递给了旁边一位满头大汗的年轻人。
年轻人有点惊讶,连忙道谢。
老奶奶微笑着说:“孩子,辛苦了。
”那一瞬间,我看到年轻人的脸上满是感动。
从那以后,老奶奶好像和大家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她会在小区里和大家打招呼,会和孩子们聊天。
我也有机会和她多聊了几句。
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会来参加那次清扫活动。
她笑了笑,说:“人活着,总得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儿。
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能出一份力也是好的。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杨绛先生说的锻炼灵魂的含义。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坐在我的面前,平静而温和地讲述着她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对人生最真实、最深刻的洞察。
杨绛先生在书中探讨了命运、人生、生死等重大课题,她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些看似沉重的话题,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内心也逐渐变得平静和安宁。
在书中,杨绛先生提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她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段经历。
那是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满怀着雄心壮志,想要在大城市里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拼命地工作,加班加点,只为了能够得到上司的认可,升职加薪。
我以为,只要我拥有了足够的金钱和地位,我的人生就会变得幸福和有意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并不快乐。
尽管我的工资越来越高,职位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我却感到内心无比的空虚和疲惫。
每天忙碌的工作让我失去了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间,也让我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我开始反思,这真的是我想要的人生吗?就在我感到迷茫和困惑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
那是一个去山区支教的项目,我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参加,没想到这次经历却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念。
当我走进那所山区小学的时候,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破旧的教室,简陋的教学设施,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个叫小花的女孩。
她只有十岁,却非常懂事和乖巧。
她每天要走好几里山路才能来到学校,但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
她告诉我,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满足。
我教他们读书、写字、画画,他们则用最纯真的笑容和最真挚的感情回报我。
每天晚上,当我躺在简陋的宿舍里,听着窗外的虫鸣声,我都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安宁。
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
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篇1在没有开读之前,我先准备好了纸巾在旁。
《走到人生边上》,人之将死,岂不戚戚哀哀,悲悲切切,无语凝咽?但开头杨绛说“我是从医院前门出来的。
如果由后门太平间出来,我就是回家了。
”一个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竟可以如此风趣地谈生死,我不仅哑然失笑。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老人呢?曾经也看过杨绛先生的名言警句,但却从未看过她的书,只感觉她是个知性的女人罢。
读了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这个女人太不简单了,太厉害了,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九十六岁出书,中国仅有此人了吧?她人缘极好,不分年龄段,都冲进门去看望她。
她是那么的不耻下问,为求一个结果,她“探问了几位七十上下的朋友。
”她上知天文地理,说起古今中外文学大家简直如数家珍。
在心理学、医学、儿童心理方面颇有造诣,英文很厉害,《论语》的句子更是信手拈来。
她治学严谨,所有引经据典,她都仔细的在后面注明出处。
一个百岁老人不是老态龙钟,却是才思敏捷,诙谐幽默,她是个仙人么?她描述婴儿的表情是那么生动形象,刻画得是那么逼真“假如听到大人责骂,也会哭,或忍住不哭,嘴巴瘪呀瘪地表示委屈或无奈。
”一个可爱的老人形象也跃然纸上。
她是那么的宽宏大度。
她豁达的人生态度让人心生敬佩。
“尽管他们达不到十全十美,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带些缺点,更富有人情味吧。
只要能认识自己的缺点,不自欺欺人,就很了不起。
”“过去的悲欢、希望、忧伤,恍如一梦,都成过去了。
”她是那么的能屈能伸“我们这种自由思想的文人是没用的,我们考虑再三,还是舍不得离开父母之邦,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饭过日子,做驯顺的良民,终归是可以的。
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是不得已。
”“我们很不必为了人世的不合理而沮丧,不论人世怎么不合理,人类毕竟是世间万物之灵。
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感悟范文5篇
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感悟范文5篇读书对于人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
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读书可启发心灵,就像运动有助身体健康。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参考。
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感悟范文1花了大半天的功夫,读完杨绛先生的大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感触良多。
此书是杨先生在96岁高龄写完的,可见她是多么的勤奋。
此书虽然不算太厚,才四万多字,但是凝结着一代学人在人生暮年对真理、对生与死、对命运、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和思考。
众所周知,杨先生是大学者钱钟书的夫人,她也是著名的翻译家、作家。
前些年,杨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洗澡》和回忆录《我们仨》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去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这本《走到人生的边上》后,立刻在读者中引起阅读旋风,我就此书印象最深的方面谈谈感受。
多年前,钱钟书先生写过一本《写在人生边上》,堪称经典。
若干年后,杨先生写《走到人生的边上》,也是一本思想性、可读性极强的书。
两本书像双子座,在中国读书界风光无限。
钱钟书杨绛夫妇在专业追求、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共同性,可谓志同道合。
他们从牵手结婚到人生晚年,一路风风雨雨走过,实为不易。
此书的副标题是“自问自答”,很谦虚,丝毫没有高人一等的架势,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杨先生在晚年孜孜不倦的求索身影。
此书中,注释部分将近占去全书一半的篇幅,这在当代出版的图书中是不多见的。
一般书(古籍除外)注释部分都是书的附属部分,而此书每篇注释都一段尘封的往事,是对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鲜活例证。
每篇注释可单独成篇。
比如:阿菊闯祸、劳神父、三叔叔的恋爱等篇幅,本身可当作都好散文拿来读。
一般而言,睿智的老人都喜好对神鬼、人性、灵魂、天命、文明等问题进行深思,杨先生也不例外。
对于这些问题,杨先生都有自己的见解。
在书的前言部分,杨先生的开篇就直指“死”字,她写道: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个人心得600字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个人心得600字《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个人心得600字(篇1)《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时的著作,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
此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杨绛先生对鬼与神、关于人、灵与肉等问题的思考与认知。
第二部分是是有多篇散文组成的。
对于这本书我所感受到的是对杨绛先生的敬意。
作为一位96岁高龄老人,在躺在医院病床上时还在思考。
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与大部分中国女性老人不同的人性光辉。
在中国,我看到太多年老的老人在老了以后每天就是打麻将、唠家常、东家长西家短,要不就是做家务。
好似他们的生活千篇一律,就这样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一天又一天的过,然后等到生命的尽头。
如果真的就是这样过活倒也算是舒心的吧。
但是,我所看到的可不只是这样。
往往伴随着的是,身体的疾病、奋不顾身的扎入后一辈的生活中,比如带孙子,管下一代。
要么就是觉得孩子不孝啊之类的。
当我的身边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老人时,我便思考若我有朝一日变老了,我会变成他们这样吗?若是这样有何意义?大部分的生活都奉献给了家庭,孩子。
然后对孩子说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因为你啊。
弄得孩子又无奈又气愤。
为什么喜欢杨绛先生?因为在她的身上,她的人生经历中让我感受到活着可以这么好,这么有希望。
如今杨绛先生一百多岁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
我的手机中保留了她头发花白却任然埋头书中认真写作的照片。
这一幕非常打动我。
我希望能当我老去的时候,我可以像她一样,充实淡然的朝天国进发。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个人心得600字(篇2)昨晚拜读了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
看得出杨老先生在孔孟学问方面的深厚造诣,也佩服于她在站在人生边上“往后看”、“往前看”的境界和智慧,她在书中的一些观点有独到之处,比如:灵魂存在,天命存在;人有双重本性,即“灵性良知”和“食色性也”;“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而不在于人的文明,因为“人类文明最受称道的人间奇迹,何等残酷”,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九六岁时候写的,写了两年。
我惊叹于先生在九六岁的高龄思维还如此清晰敏捷,书中的引经据典想必是阅读了很多的书籍,查阅了很多资料。
想来或许学习、阅读和思考是保持大脑活力的良方。
读过杨先生的《我们仨》,知道了学者之家的一些趣事,不禁感叹经历过人生大风大浪的学者也有着平常人家的家庭琐事和乐趣。
在我看来,杨先生也是乐观之人,虽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遇到没有太多生活常识的钱钟书,也能挽起袖子做羹汤,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娇小的身躯散发着强大的力量为他们的小家遮风挡雨。
《写到人生边上》是杨先生对生死、鬼神、人的本性以及灵与肉的思考,杨先生找来很多的资料来回答自己的问题,虽然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答案,但是却可以引起读者的很多思考。
在书中杨先生说到“灵性良心不能压倒血肉之躯,只能适度让步。
灵性良心完全占上风的不多。
肉体之躯吞没灵性良心的倒也不少。
而最常见的,是不同程度的妥协”。
有些人虽然有各种欲望,但是为人却能坚守自己的底线,活得很坦然。
但也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昧着良心去坑害别人,这就是肉体之躯吞没灵性良心。
杨先生也相信人性本善,所谓修养就是凭借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
这是一种功力,在修炼中逐渐增强,逐渐坚定。
在日常生活中,是有很多的机会来修炼自己的,尤其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充满金钱诱惑的社会。
克制蓬勃的欲望,真是非常需要定力,这种定力也会根据自己的不断努力而变得更加的坚定。
但是杨先生也说“灵性良心完全消灭肉欲,可说办不到”,这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人性”。
杨先生在书中写到“我们思考问题,不能轻心大意地肯定,也不能逢到疑惑就轻心大意的否定。
这样,我们就失去思考的能力,走入迷宫,在迷茫中怀疑、失望而绝望了。
我们可以迷惑不解,但是可以设想其中或有缘故。
因为上天的神明,岂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呢。
”
这给我一个很好的提示,真的遇到思考不通的问题,我们其实可以放一放,人生如此安排自有道理,只是人之愚昧岂能参透生命的真谛。
如此看来,所有的疑惑倒也可以如实的去面对,往后走一走再回头看或许也能找到答案。
“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
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
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
纯正的品色来,才有价值。
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
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这就是先生的大智慧。
先生一辈子经历很多的苦难,面对很多生离死别,却如此通透的看待人生,这是如何的豁达。
读书也好,思考也好,都是为了能获得智慧,让自己在面对任何阻碍和困难的时候都能像先生那般从容的面对。
即使过程非常的难受,结果或许也不尽人意,但是把它当成自己锻炼灵性良心的道具,这就是另一种境界。
如先生所说“受锻炼的是肉体,由肉体的媒介,锻炼出来的是精神”。
这本书最后的注释,讲了几个平常的故事,都挺有意思的。
我特别喜欢劳神父的故事,当我看完这本书还把劳神父的故事讲给七岁的儿子听,对于他将来是否能记住我不做期待,我只是想通过讲出来而让自己更记住这个寓意深长的故事。
杨先生九岁那年,劳神父送给她一盒用八层废纸包裹住的精美糖盒的寓意,虽然杨先生说她到九岁才明白劳神父的心意,但是她到九六岁仍然能记住劳神父给他讲的故事,并对九年前的过往记忆如此深刻,说明这件事本身在她的人生中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走到人生边上》是一位智慧老人在晚年的思考,虽然对于中年的我们来说人生还很长,但是从先生这些自问自答中我们能获得一些认知,让自己对生命和自然充满敬畏。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