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21课《女娲造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1课《女娲造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教师补充:这是《圣经》中记录的关于人类起源的内容。《圣经》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发行时间最长,翻译 成的语言最多,流行最广,读者面最大,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 全书。
.从以上内容我们知道了,不同的民族对人类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解释,那么人类到底从何而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人类到底从何而来,历来传说和争论很多,如进化说、生命说、能量说、基因说、细胞 说、神话说、外星说、海洋说、动物说;人是太空人的后代,海陆双祖复合说,外星人与古代森林猿的结合,人类 是被
(二)指导朗读 1.师生朗读课文,强调字音词义: 女婿:nflwa,《说文解字》:“娟,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J拉:团,用手掌把东西揉弄成球形。 .这段文字是什么意思?(这两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课后练习一中的两段文字)齐读一遍。 .现代神话学家袁珂将这两篇短文改编成了现代神话,请大家用一分钟浏览课文,准备复述故事。 四、阅读课文一一合作与探究 (一)分析女婿形象 .从课文来看,女婿是一位怎样的神?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们来归纳一下,女嫡机灵、聪明、勤劳、慈爱、有创造力,我们归纳为两类: 一是有神的伟力,例如一天当中能变化七十次;她顺手……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拉枯藤蘸泥浆 挥洒成人;把小人儿分成男女。 二是有人的性情,例如她非常孤独、有些疲倦、假装生气、灵机一动、眉开眼笑、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等。这 哪里是一个什么神?分明是人类共同的、美丽的、慈祥的、勤劳的、智慧的、有创造力的、伟大的母亲! 作者通过想象,改编了这个神话,表达了对人类始祖的敬爱之情,对女婿的赞颂! .思考:有人说,课文中有些语言有点幼稚,不简练。
第21课《女娲造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 学设计_1
第21课《女蜗造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1女婿造人》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神话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通过比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审美鉴赏与创造: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感受体会文中女婿朴 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如引导学生对女婿造人的动机、方法等作另一种推测。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女婿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三、教学设想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能力为重,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根 据

激发学习兴趣主题班会教案

激发学习兴趣主题班会教案

激发学习兴趣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并调动积极性。

2.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元化学习活动,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学习兴趣的定义和作用。

2.学习兴趣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3.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学习兴趣的理解程度,并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喜爱的学科。

2.学习兴趣的定义和作用(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或课件介绍学习兴趣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兴趣对个人学习的积极影响,如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动力等。

3.学习兴趣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2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兴趣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如个人经历、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或分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深入了解学习兴趣的多样性。

4.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5分钟)(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改善教室的布置和装饰,丰富教学资源,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探究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置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项目,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4)师生互动和积极反馈多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正面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5.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并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继续发展和培养自身对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2.课件、图片、视频等相关学习材料。

3.教室布置和调整所需物品。

五、评价方式1.班级讨论和小组活动时的发言表现。

2.学生对学习兴趣的思考和心得分享。

3.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学科竞赛、科技创新、体育文化等活动,开拓视野,培养多元化的学习兴趣。

第21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1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演变过程:详细介绍冷战时期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包括两极格局的确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以及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
3.重点事件:分析冷战时期几个重要历史事件,如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以及这些事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4.我国外交政策:讲解冷战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其调整,如一边倒、三个世界划分等,强调我国在冷战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习题:
1.列举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竞争表现。
2.简述冷战时期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
3.分析冷战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并说明我国在冷战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以下几点:
1.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演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冷战时期的外交成就,增强国家自豪感,培养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第21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3.设计相关的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国家或政治集团的角度,思考冷战时期的外交策略,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和现实关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友谊的情感态度,认识到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危害。
2.通过对冷战时期国际格局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认识到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第21课 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第21课 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学习篇
第20课 第21课 第22课
学习,我能行 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习篇
学习篇
心灵故事:吴雨萌的故事
心海导航:培养学习动机、兴趣
心理体验: 思考 操作
成长工作坊:李晓鹏的故事 拓展延伸:培养学习兴趣
>> 心灵故事 <<
读读吴雨萌的故事
• 吴雨萌不愿意选择商务英语专业而想选择
我不感兴趣的科目
原因
原因
对策
对策
>> 成长工作坊 <<
小建议
眼前的烦恼越多,越想去逃避, 完成的机会就越小,所以不要被一时 的事件困住。
说一说
>> 成长工作坊 <<
开心小故事 有人问水手:“你的爷爷死在哪里?”水手 回答到:“海里。”那人又问:“那你爸爸 呢?” 水手回答:“也是海里。”
那人惊异的说:“那你还干水手?”水手 笑了笑,问那人:“你爷爷又是死在哪里?” 那人说:“床上。”水手又问:“你爸爸呢?” 那人回答:“也是床上。”水手说:“既然都 是死在床上,为什么你还睡在床上?” 开 心
>> 心海导航 <<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工作很投入,有一次,他煮鸡蛋的 时候把自己的手表放到水里煮了半天。 还有一次助手叫他吃饭,他说一会吃。过 了会助手看他一直不来就把他的那份吃掉了。爱 迪生来吃饭是看到自己那份是空的,就自言自语 的说:“我已经吃过饭了?”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 心海导航 <<
>> 拓展性训练 << • 优化心理因素。如需要、愿望、兴趣、理想、信念、 责任、义务、荣誉等都是转化为学习动机的心理因素。 • 适当参加一些比赛。心理学实验证明,竞赛是激发学 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适当的竞赛可以激发你的斗志, 使人积极向上,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取得优秀成 绩。 • 运用动机迁移。在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下,你可以把 你在其他活动中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与学习联系起来, 并把它们转化为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教案》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教案》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教案》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1.制定学习兴趣教案制定学习兴趣教案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1)明确教育目标我们需要明确教育目标。

这是制定学习兴趣教案的基石,只有在确定了目标后,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依据。

同时,目标的设定也需要与孩子的学习兴相关联,确保所设置的目标是孩子们所期望达成的。

(2)确立教学内容教育者要在考虑孩子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基础上,为孩子们确立教学内容。

我们需要创造性地融入各种元素,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例如,如果我们正在教授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动画或者视频等方式来向孩子们展示科学知识的本质,这样孩子们可能会更加感兴趣。

(3)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以提高孩子们学习兴趣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

我们可以加入各种有趣的游戏和竞赛,以及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快乐学习。

同时,我们也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有趣的学习工具,例如VR眼镜等,让孩子们可以更加身临其境地了解知识。

(4)制定评价标准制定评价标准是制定学习兴趣教案的重要步骤,这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客观地评估孩子们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孩子们。

2.实施学习兴趣教案实施学习兴趣教案同样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在实施教案时,我们需要注意到孩子们的个性和兴趣,这是保证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工具,让孩子们可以在尽可能舒适的状态下学习。

(2)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到与孩子们的互动关系。

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并让孩子们更加愉快地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发问、提出问题等方式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指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

(3)建立学习合作关系在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同样也需要建立起学习合作关系。

通过分组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可以互相协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202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女娲造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7篇)

202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女娲造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7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女娲造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7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下是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女娲造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7篇),欢迎参考阅读。

女娲造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神话的特点。

2、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3、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积累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知识,区别神话与科学。

2、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尝试改写神话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2、体会自己的母亲怀胎育子的艰辛与不易。

教学重点: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复述法、讨论法、想象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哪些神话故事呢?比如,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等等。

我们人类最初是从哪里来的,你们思考过吗?关于这个问题,自古人们就开始作不停地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由神话改编的故事——《女娲造人》。

二、整体感知1、正音正字2、关于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想象的故事。

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应,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化人的结果。

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体裁是神话,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3、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本文情节。

三、探究文本1、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书P148 研讨与练习一)2、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

3、说说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作者的想象力?生: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的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

2024-2025学年小学学习动机激发的心理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小学学习动机激发的心理教学设计
对于学习动机的内在心理机制这一难点,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让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使用学习策略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动机激发策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策略。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小学学习动机激发的心理》教材或相关学习资料。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学习动机的概念与分类;2.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3.如何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
难点:1.学习动机的内在心理机制;2.如何在实际学习中应用动机激发策略。
解决办法:1.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和分类;2.利用图示、流程图等方式,形象地展示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3.设计互动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如何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
-在影响因素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列举了影响学习动机的几个主要因素,并通过线条连接,展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动机激发策略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和符号展示了几种常见的动机激发策略,并通过对策略的描述,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如何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
-整体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通过不同部分的划分和关键词的标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学习动机的相关知识。
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提问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但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显得有些紧张,可能是因为课堂氛围不够轻松。今后,我需要更加注重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其次,在讲授新课时,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了学习动机的相关概念,并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但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和内在心理机制仍有些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案)

《出塞》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出塞》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诗。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背景,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会通过朗读、感悟、想象等方式欣赏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出塞》的背景,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2)借助插图、注释等,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讨论、交流,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插图、注释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板书课题,简介《出塞》的背景。

2. 朗读古诗(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音、停顿。

(2)指名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意(1)学生借助插图、注释等,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

(2)小组交流,分享各自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

4. 感悟诗情(1)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总结。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 总结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收获。

(2)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边塞诗人作品,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板书设计《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七、作业设计1. 抄写并默写《出塞》。

2. 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描绘一幅《出塞》的图画。

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1课《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 1 蝉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顺序,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体会文章科学性和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蝉的感情,学习法布尔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他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课时安排1 课时《>课程导入(猜一猜)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

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

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猜一动物) 由谜语引出本文的课题:蝉。

自主探究一预习与交流1.走近作者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

著有《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

少年时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贴补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

正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布尔爱上了昆虫研究这一行。

由于他对各种昆虫精细、持久地观察,他笔下的昆虫故事都显得生动有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富有更深刻的意义。

2.知识链接(1)《昆虫记》是法布尔穷毕生之力所写,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中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蜕变、繁殖……尤其对昆虫的描述,既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

他的笔调朴实、清新,并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这本书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2)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即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

它与其他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在于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具体地描绘,因而写得生动活泼,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科学小品文的特点是:①短小精练,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具有“小品”的特点;②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③文笔轻松、活泼、生动、形象,颇有文采,可叙述,也可描写;④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科学融入艺术之中,富有情趣,引人入胜。

3.积累字词(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第21 课《 女娲造人》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1 课《 女娲造人》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1 课《女娲造人》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1 女娲造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积累“澄澈、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等词语。

(2)了解神话的概念及其特点。

(3)复述故事,体会想象和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4)理解课文大胆新奇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速读课文,达到复述故事的效果,把握文章内容。

(2)发挥联想、想象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

(3)通过本文与《风俗通》的记载对比,体会女娲“神性”与“人性”结合的光辉形象。

3.情感价值与价值观:感受并学习伟大母亲女娲勤奋、智慧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神话的特点;复述故事,体会想象和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感受神话魅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难点:通过本文与《风俗通》的记载对比,体会女娲“神性”与“人性”结合的光辉形象。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提问:同学们有没有看过下面这些故事?出示神话图片(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让学生进行猜测。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神话。

(二)理解神话概念那么什么是神话呢?概念: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

神话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

其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呢?(不是)明知道这些故事并不存在,我们可我们听起来还是津津有味,这是为什么呢?这些故事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点?(想象、幻想)的却如此,神话最大的特点就是如此。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神话——《女娲造人》。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把握情节过渡:神话是多姿多彩的,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而一位来自四川的作家袁珂对此深有体会,并为此深深着迷。

(一)作者简介及字词积累1.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21课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21课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第21 课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课时】 1 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胜任力。

【设计思路】通过吴雨萌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经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兴趣和动机在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然后介绍培养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地树立学习动机。

再次回顾吴雨萌的案例,帮助她正确面对学习。

并通过一些案例故事和拓展训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重点难点】重点: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难点:在阅读名人案例和训练中,不能和自己的学习建立联系,无法调整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学方法】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建议】1.把书中心海导航和温馨提示结合来讲,使同学们在知识讲解和训练中轻松地接受知识。

2.增加课本以外的案例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小组讨论,了解自己以及其他同学的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

可以启发同学们一起来说明自己最好奇的事物都有什么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三,投入到学习中去。

有的同学学习很浮躁,对学科知识知之皮毛,感觉到学习这些知识很没意思。

其实任何学科都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如果你真正静下心来思考,就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案例补充:1828年的一天,在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

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

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

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将其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

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一只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

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那只给忘记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案设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案设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案设计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教案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 创设情境引发学习欲望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能够引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教授英语时,可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教案,并通过引入一段有趣的背景故事或者情景,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到好奇,主动参与讨论和学习。

2. 运用多媒体资源为课堂增色如今,多媒体资源丰富多样,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设计教案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地理课中,可以通过展示高清图片和地理实景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

3.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可以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案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探究性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实验或小组合作等方式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某个物理定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运用游戏化教学法提高学习积极性以游戏化的方式来设计教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学习游戏,并将游戏与课堂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款数学计算游戏,通过竞赛和排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和求知欲望。

5. 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案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篇有争议的文章,引导学生辩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案设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运用游戏化教学法以及注重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案中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激发

教案中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激发

教案中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激发教案是教师教授课程的指导性文档,它的编写贯穿着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如何合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案编写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找到学习的意义和动力。

在教案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问题、图片或视频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地理课时,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旅行故事或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

二、设置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教案中的学习任务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可以设置一些探索性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来完成。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案中的教学方法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多样化地运用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采用讲解、示范、互动问答、小组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提供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在教案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和鼓励,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

当学生完成一个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给予他们及时的赞扬和鼓励。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反思和改进,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机。

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案编写时应该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并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不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点和动机可能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对于喜欢实践的学生,可以加强实验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六、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教案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

教学教案中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激发

教学教案中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激发

教学教案中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激发在教学教案中,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和动机,他们就很难主动参与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活动。

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学教案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首先,教师应该设计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教案中,任务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情景模拟或项目探究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根据真实情境编写邮件的任务,让学生在写作中充分体验到使用英语的实际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在现代社会,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教育软件和网络资源来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获取知识。

例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地图软件和卫星图像,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地理景观,增加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和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人类天生喜欢竞争,游戏和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自豪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小游戏或团队竞赛活动,将学习与娱乐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参与学习。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数学竞赛,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和比赛来提高数学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音频、视频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不是简单追求成绩和评价。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教案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教案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具运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2. 掌握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3. 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习有效的教学策略;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运用教具。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引入“学习兴趣”的概念,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3. 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学习兴趣对于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第二步:教学策略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自由发表对学习兴趣的看法,并集中汇报讨论结果;2. 分享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的经验和方法;3. 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第三步:教具运用1. 介绍一些常见的教具,如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故事书等;2. 运用教具展示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 引导学生分析教具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并讨论如何合理运用教具以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1.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愿望;2. 引导学生自我设定学习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实施计划;3.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五步:教学评价与反馈1. 设计相关的学习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学习笔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2. 及时回馈学生的学习表现,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继续努力;3. 教师记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变化,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五、教学拓展1. 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调研,了解学生对不同学科和主题的兴趣点;2. 针对不同学科和兴趣点,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外拓展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 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估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具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胜任力。

【设计思路】
通过吴雨萌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经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兴趣和动机在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然后介绍培养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地树立学习动机。

再次回顾吴雨萌的案例,帮助她正确面对学习。

并通过一些案例故事和拓展训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重点难点】
重点: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难点:在阅读名人案例和训练中,不能和自己的学习建立联系,无法调整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建议】
1.把书中心海导航和温馨提示结合来讲,使同学们在知识讲解和训练中轻松地接受知识。

2.增加课本以外的案例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小组讨论,了解自己以及其他同学的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
心灵有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