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11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1课《核舟记》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1课《核舟记》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核舟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

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学习重点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学习难点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化。

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微雕。

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

今天我们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板书课题)二、知识积累1.简介微雕“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

,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

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2.介绍文体“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

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三、预习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器皿.( mǐn) 罔.(wǎng)不因势象形八分有奇..( yòujī) 舟楫.(jí)二黍.( shǔ)许髯.( rán) 石青糁.(sǎn)之壬戌..( rénxū)贻.(yí) 箬.(ruò)篷篆.(zhuàn)2.理解课义的重点词语。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十一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把握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周密的特点。

2.了解中国石拱桥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学习重点】1. 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学习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中国石拱桥》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色,展示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一篇说明文体。

“中国石拱桥”这一题目,从语法结构上分析是一个典型的偏正短语,这个短语按层次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中国”修饰“石拱桥”,第二层为“石”修饰“拱桥”,第三层为“拱”修饰“桥”。

从上所看,这个短语的核心是“桥”字,而“中国”“石”“拱”为它的层层定语,起限制作用。

2. 走近作者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

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工学院博士学位。

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五十年代有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

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

1989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

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推崇.()②和谐.()③惟妙惟肖.()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桥dūn()②xiáo()河③饮jiàn()④ɡǒnɡ()桥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②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_______,结构_______,强度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目标导航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掌握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预习感知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推崇.( ) 和谐.( ) 惟妙惟肖.( ) 洨.河()河堤.()匀称..()()桥墩.()二、按注音填字组词。

饮jiàn( ) ɡǒnɡ( )桥巧妙绝lún ( ) diāo()刻三、解释词语。

巧妙绝伦:惟妙惟肖:四、作家简介。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这是一篇(文体)。

课堂导学一、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2、作者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层层深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二、根据提示,完成本文的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具体说明我国石拱桥的建筑特点以及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赞颂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一层(第—自然段),先概括介绍我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然后以赵州桥、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第二层(第—自然段)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三、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打比方,或列数字,或引资料,或举例子。

分析下边的句子各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方面的特点?(1)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4)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四、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很贴切,请根据句意作简要分析。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3)“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4)“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1、说明文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的一种文体。

第11课《短文二篇》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短文二篇》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上文言《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

2.把握文中不同景物的特点,领略其写景手法。

3.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品读学习】《答谢中书书》(一)文学常识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早年游历访道时足迹遍及江浙的名山胜水,后退隐茅山。

梁武帝礼聘不出,常以书信形式询问他朝廷大事,时人称其为“山中宰相”。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来记事陈情。

“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

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南北朝时,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隐居山林,从自然中寻求精神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同时也是对友人的安慰。

《答谢中书书》就是陶弘景隐居时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

(二)把握文章内容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lín)/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1.掌握正确字音,朗读的节奏停顿。

本文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朗读时要根据内容读出缓急、轻重。

2.结合注释,读懂文章大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高耸入云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四季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八年级语文11课导学案1

八年级语文11课导学案1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咫”、“绌”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整体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一、教材分析《敬畏自然》是第三单元第一篇文章,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一是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二是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一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二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编写师生共用导学案。

二、教学方法为让学生学有所获,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所以教学设计第一点就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适量变化,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及较高的注意力,教学设计的第二点在于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的思考,本课以散文形式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可以考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可采用情景激励法、资料交流法、比较法、及讨论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力求能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来使显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然而,不自量力的人类却妄图面对充满了母性关怀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说:“我要征服你!”快看看一段短片,望我们保持理智的清醒和灵魂的温情吧。

预习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2、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背影》(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背影》(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

十一《背影》(第2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2.了解文章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3.学习本文在特定环境下对人物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原因。

2.赏析文章朴实却含蕴深情的语言。

【课前预习】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散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方案】活动1:读“背影”。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文中共出现哪几次“背影”?活动2 :寻“背影”。

朱自清写《背影》时28岁,此时身为人父的他已是北大的教授,但文中背影出现的时间是作者20岁的时候。

时隔八年之久,为什么父亲的背影却一直铭记在作者的心里?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是因为父亲来信中的一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

”那么究竟是“哪一回”背影令他最不能忘怀呢?速读课文,结合文中内容告诉大家:时的背影是“我”最不能忘记的,因为。

助学提示:重点解读“背影”,尤其关注父亲的动作等相关描写,谈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3:议“背影”。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老课文。

有人认为它已不符合时代特征,建议将该文从语文教科书中撤下。

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从不同角度说说你的看法。

助学提示:可从主题、选材、语言、写作手法……角度谈。

(独立思考→组内交流,观点产生分歧,可进行辩论,言之有理即可→全班交流)活动3:续“背影”。

作者对父亲浓浓的爱无以回报,只能在泪眼中感念父爱,用手中的笔倾诉对父亲的思念。

文章结尾的一声长叹: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道出了无限的惆怅。

尤其是朱自清读了父亲的来信,更是感慨万分。

让我们走进朱自清当时的情感世界,发自内心地说:父亲,。

【课后练笔】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请你叙述一次让你最为感动的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背影》(第1课时)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背影》(第1课时)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

第11课背影【学习目标】⒈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⒉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课前预习】⒈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 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

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的散文有很多篇,第一次结集时以《背影》命名。

⒉回忆自己读过的文学作品,准备交流。

⒊查字典,解决生字。

【学习过程】活动一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同时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明确生字词的读音。

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到讲台投影展示字词内容,并指出最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全班同学更正完善自己的答案。

给加粗的字注音。

踌躇()琐屑()颓唐()栅栏()簌簌()搀()蹒跚()狼藉()妥帖()游逛()擦拭()箸()2.用一句话说出本文所写的事情: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自主先学〗再读课文,要求画出文中反映作者“泪如泉涌”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动情的原因。

①第一次流泪的句子是什么?原因是什么?②第二次流泪的句子是什么?原因是什么?③第三次流泪的句子是什么?原因是什么?④第四次流泪的句子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展示交流〗小组内部相互交流形成统一答案后,小组推荐代表展示。

不同小组可分配不同任务。

活动三三读课文,探讨人物的情感。

作者对父亲的感情一直是那么感激和怀念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

要求从文中找出“我”对父亲感情复杂的句子。

⒈文中“行李太多……讲价钱”“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这些语句表明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情感,而儿子当时的反应又是如何?⒉“心里暗笑他的迂”。

请理解“迂”,并谈谈对儿子的看法。

⒊请再讨论:课题能否改成“浦口惜别”,为什么?〖展示交流〗小组内部相互交流形成统一答案后,小组推荐代表展示。

【检测反馈】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差使()奔丧()狼藉()妥贴()踌躇()栅栏()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悲哀衰弱妥帖诸多 B.惨淡踪迹栅栏钩留C.晶萤交御奔丧狼藉 D.亏空赋闲谋事踌躇3.选出加粗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A.变卖典质(抵押)妥贴(恰当,合适)B.颓唐(失败的样子)不能自已(控制)C.琐屑(细小而繁多)家中光景(时光) D.举箸提笔(筷子)触目伤怀(心)4.《背影》是一篇()散文,选自()。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新人教版

11.中国石拱桥教学内容:《中国石拱桥》教学课时:2课时知识与能力识记生字、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过程与方法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教学难点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法讨论、自主、合作、探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问题探究。

预习导学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

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2.作者链接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结构工程师,,桥梁工程专家。

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科普工作者。

一生发表200多篇论著,其中科普论著文章约占1/3。

3.正音正字:洨(Xiāo) 匀称(yūn chèn) 鷟(zhuó) 佥(qiān) 河堤(dī)4.补充解词: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

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推崇:很尊重。

合作·探究·展示一.范读课文。

划分段落,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二、速读课文,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第11课《短文二篇》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第11课《短文二篇》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11.短文二篇素养目标1.诵读课文,欣赏两篇短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

3.疏通文意,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

4.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法指引动静结合和以虚写实手法的作用1.动静结合:(1)增强画面的动感,营造出具有感染力的意境。

比如说把静景写活,赋予静态景物以流动感;或动静有机结合,衬托所写事物的灵动活泼,意境优美等。

(2)凸显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以独特的形式、视角,表现独特的情绪、情感。

比如说在文章中加入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彰显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有助于凸显人物形象的情感变化、心理变化。

(3)突出文中人物或者作者的某种心境、心态和情感。

比如说以动衬静,通过表现景物的静谧,可以表现作者内心的安逸或寂寞,感伤或闲适;或彰显对所写之物的喜爱之情。

2.以虚写实:以虚构或想象的手法写出现实中的人或事。

能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起到让人眼前一亮,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 (1)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

作品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等。

(2)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文赋《赤壁赋》《后赤壁赋》,诗词《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2.背景简介 (1)《答谢中书书》: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答谢中书书》正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书信的一部分。

(2)《记承天寺夜游》: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过了几年闲居生活。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 背影(第1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 背影(第1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

11.背影学习目标1.积累“交卸、奔丧、踌躇、颓唐”等词语,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截取法)。

2.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净化自己的灵魂。

第一课时●重点:能说明关键语句的含义,培养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的思想感情。

预习导学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差.使(chāi)奔丧.(sāng)踌躇..(chóu)(chú) 颓.唐(tuí)zhà(栅)栏举zhù( 箸) suǒ xiè( 琐)( 屑) pán shān (蹒)( 跚)3.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交卸: 这里指失业。

颓唐: 衰颓败落。

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心里不得发泄。

踌躇: 犹豫不决。

不能自已: 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或景象感到悲伤。

拓展:辨析词义。

(1)[嘱托—嘱咐]两者都有“告诉对方做某事”的意思。

区别:“嘱托”有委托请求之意,可用于对平辈或晚辈、下级;而“嘱咐”有叮嘱、吩咐之意,只可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

(2)[颓唐—颓废]都有精神不振之意。

区别:“颓唐”侧重指情绪低落或境况衰败,“颓废”侧重指意志衰退。

4.阅读课文,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合作探究问题一:细读文章,感知内容。

1.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几次写到“背影”? 请具体说明。

四次。

第一次:点题的背影;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第三次:离别时的背影;第四次:泪光中的背影。

2.作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呢?示例:作者选取“背影”这个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

(1)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

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2)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

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2、体会说明方法。
学习
难点
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
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
(3)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
)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用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 );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 );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 )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黑的词去掉?)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五、教学(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在朗读的基础上,采用自学、质疑、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学习
目标
1、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学习说明方法的作用。
3.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
学习
重点
1、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中国石拱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背影》(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背影》(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

第11课背影【学习目标】1.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2.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课前预习】⒈查取作者写作的背景。

⒉熟读第6段。

【学习过程】活动一整体感知课文〖自主先学〗1.“背影”是全文的叙事线索,“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什么?2. 合作探究:这几次“背影”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小组间讨论交流。

〖展示交流〗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完善。

活动二精读第六段,分析人物的形象〖自主先学〗仔细阅读第六段,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批注产生的表达效果。

〖展示交流〗小组讨论,完善批注后,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口述答案,其他同学根据实际情况在课本上适当圈画,并自主修改完善。

⒈对父亲描写的句子有哪些?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勾画圈点⒉找出作者情感的句子,并分析流露出什么情感?⒊“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为什么?活动三:细节彰显人物个性。

文中有几处细节描写,你能品味其妙处吗?关于送与不送,朱自清的父亲当时内心很矛盾,从朱自清的父亲的角度来叙述一下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

提示:用第一人称。

【检测反馈】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①(批注第一次流泪,是伤心。

作者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A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B着上面,两脚再向上C;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D,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了,我赶紧拭干了泪。

②(批注第二次流泪,看到年迈体胖的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内心非常感动,所以留下眼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核舟记》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核舟记》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核舟记》导学案《核舟记》导学案【导语】本课是初中八年级下册的第十一课,本课主要讲述了五个被核辐射的貌似船员的“怨魂”的故事。

通过这五个故事,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和谐,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珍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学习本课之前,同学们可以先读课文大意,了解故事背景,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导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导学目标】1.了解《核舟记》的作者及背景,明确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主题。

2.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事件、情节等提炼语文知识,学会用语文知识进行文学分析。

3.了解核污染的危害以及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导学过程】【导读】1.请阅读文章背景材料,了解《核舟记》的作者及背景;2.请观察课文开头的插图,猜测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内容;3.请读第一部分的标题“奇怪的船员”,了解故事的开头;4.请读第一部分的第一段,回答问题:有谁站着?为什么站着?5.请回答1、2段写了些什么?通过写了些什么来表达什么情感?(1、2段主要写了作者看到的那个奇怪船员和作者感到的怪异的情感)6.请回答第二部分这样揭示出故事的主题?(这是一个以核船员众多而且奇怪的事件统一的地方)【展开导学】1.请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整个第一部分的内容。

(此部分主要是描写作者所看到的船员之不同寻常:他们戴着氧气罩,身上穿着防护服;船员是在夜晚才出现的,天一亮就消失了)2.请回答这样揭示出了故事的主题?(核辐射对人体有着严重的危害,并且人们对核辐射的态度是愤怒的)3.请看第五部分,回答问题:船长、船员为什么不担心微微的辐射?(船长和船员认为核船员只不是虚幻的演出节目,所以不用担心核辐射)4.请回答这样揭示出了故事的主题?(这说明人们对核污染的认识还不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还不够)5.请分析一下第六个部分最后两段是作者有意留下来的吗?(是的,这表明着核辐射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6.请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作者想通过写这篇文章来唤起人们珍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7.请大声读第七部分的第五段,体会作者决定再重写一遍的情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课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课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课题:10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教师寄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预习案【知识链接】一、题目解读本文虽短,却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的信。

注意断句。

明确两个“书”的含义。

第一个“书”是与“中”合在一起连用;“中书”是古代的一种官名,古人多用官名来指代人;“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故称“谢中书”。

第二个“书”即书信,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二、走近作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也是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梁武帝经常以书信的形式询问他朝中的大事,因此人称“山中宰相”。

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对历算、地理、医药、化学等都有一定研究。

曾整理古代的《神农百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

另著有《真诰》、《真灵位业图》、《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後百一方》、《陶隐居本草》、《药总诀》等等。

三、背景介绍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都属于此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导学案设计

11 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借助诵读,欣赏两篇短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

3、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重点:1、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

2、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难点:欣赏两篇短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答谢中书书学习目标:1、自主解决文章生字生词,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写作特色。

【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

隐居茅山。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二)背景资料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本文是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

这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文体知识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

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一、导入新课神州大地有无数神奇如画的风光让人心驰神往。

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答谢中书书》。

二、自主学习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自主解决文章生字生词,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

1、读准下列加点字:将歇.( )欲颓.( )沉鳞.(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共谈.:交辉..:四时.:俱.:歇.:颓.:沉鳞.:欲界..:仙都..:与.:奇.:3、翻译下列句子:(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三、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二: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写作特色。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含答案

参考答案预习案预习·导学:1、piǎo tuān xuān miǎo líng yīnɡ yuān lì lún kuī2、①通“啭”,鸟叫声。

②通“返”,返回。

3、①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②古义:至。

今义:罪过,乖张。

③古义:筹划。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4、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轩: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上: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5、(1)(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2)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的心;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合作探究案【合作展示】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分别直接、间接,从静的角度写水之秀丽清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从动的角度夸张地写水之壮观湍急。

静态:清澈;动态:急猛。

3、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声:泉水激石;好鸟相鸣;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侧面烘托: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以静写动(山林):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作者触景生情、因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结尾处补写了树木遮空,昼夜不分的景象,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异色彩,写峰上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郁,给人以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感觉。

检测案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望峰息心窥谷忘反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意欲归隐的思想感情。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语文上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语文上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上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课题:10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教师寄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预习案知识一、题目解读本文虽短,却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的信。

注意断句。

明确两个“书”的含义。

第一个“书”是与“中”合在一起连用;“中书”是古代的一种官名,古人多用官名来指代人;“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故称“谢中书”。

第二个“书”即书信,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二、走近作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也是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梁武帝经常以书信的形式询问他朝中的大事,因此人称“山中宰相”。

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对历算、地理、医药、化学等都有一定研究。

曾整理古代的《神农百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

另著有《真诰》、《真灵位业图》、《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後百一方》、《陶隐居本草》、《药总诀》等等。

三、背景介绍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都属于此类。

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预习导学:1、注音。

古来共谈()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与其奇者()2、重点字词。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1课 核舟记 导学案导学单》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赛教课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1课 核舟记 导学案导学单》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赛教课

前言:
该导学案(导学单)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单)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导学案)
11 核舟记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

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学习重点、难点】
准确翻译课文,感受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
【使用说明】
1、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1、文体“记”:“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

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2、数量词的用法:①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自学导航】
一、基础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第11课导学案
学习达人:班级姓名
设计者;易青莲设计日期:2011-10-15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扎实掌握“如释重负”“悲天悯人”等词,明确作者的观点,
能够理清文章脉络。

2、通过合作探究,掌握课文在论述过程中逐步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学习文章流畅
而又凝练的语言。

3、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树立对家庭、社会、
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学习程序
一、走近作者
本文作者: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广东新会人。

梁启超作品合编为
《饮冰室全集》。

二、文体知识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纵贯式结构方式
按照引论(导论、绪论)、本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织材料,叫纵贯式结构方式。

它大体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

又称“三段式结构方式”。

2.并列式结构方式
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形成若干分论点,几个分论点构成并列关系,共同论证中心论点,这就是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方式。

3.递进式结构方式
在阐述中心论点时,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关系,前一部分论述是后一部分论述的基础,最后推导出文章的结论。

4.对比式结构方式
这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事例,对比地组合在一起的结构方式,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两种不同的事理在对比中更清晰,从而更有力地突出正面的论点和主张。

在议论文中,上述结构方式常常交错使用,一般是以某一种结构方式为主,以其他方式为辅,这样,既可使行文富于变化,又不会使文章杂乱无章。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自主阅读课文,思考作者认为的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3、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作者引用了一些古语、俗语,请找出来。

4、找出文中的设问句,说说作者提出了哪些问题,他又是怎样回答的。

预习自测
1、注音
①契( )约②揽( ) ③悲天悯( )人
2、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

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填空:
①作者认为,贫而不苦的原因
是,失意而不苦的原因
是,老、病、死不苦的原因
是。

第二课时
一练习回顾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

探究点2、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探究点3、①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
对人的责任:
对事的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②什么事最快乐呢?(用原文语句回答)
③用文中语句概括第4自然段的内容。

④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探究点4、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探究点5、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探究点6、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探究点⒎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请从文中找出相应例子。

探究点⒏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当堂检测
1、根据所给的解释填出相应的词语
不得志()
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
2、你是怎样看待责任的呢?
中央电视台对抗“非典”战士钟南山等人的采访。

当记者问他们进入疫区时怕不怕,他们的回答是“怕”,“但还是要进去,因为这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有一个家庭,一位老人感染了“非典”病毒,但是她和她的家人拒绝接受隔离,导致全家8人死亡,因受接触被隔离的人数高达200多人。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课堂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