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指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经济结构与态势。不同的世界经济格局是由于各经济大国之间的相对经济实力、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世界市场占有情况的变化而形成的。
2,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它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1948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通过实施普遍的最惠国待遇,削减乃至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以便充分利用各国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广泛就业,以及提高生活水平。为实现此宗旨,各缔约国须接受以下基本原则:第一,最惠国待遇原则。第二,无歧视待遇原则。第三,关税减让原则。第四,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第五,透明度原则。第六,互惠即对等原则。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统一的世界贸易组织与规则的诞生。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各国政府间国际货币金融组织,1945年12月成立。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在经营上实行独立运作。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宗旨是:第一,在国际货币问题上进行磋商与合作,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第二,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第三,促进各国汇率的稳定。第四,为经常性交易建立一个多边支付和汇兑制度。第五,为会员国融通资金。第六,争取减轻各成员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4,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1月,为了对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禁运,苏东六国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成立了经济合作机构――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经互会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经互会的成立,把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紧密联系起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抗衡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封锁的重要阵地,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诞生。
5.世界政治
世界政治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政治领域中相互关系的总和,包括世界范围内战争、和平、强权、民主等政治现象。世界政治主要表现为各主权国家、国家集团或非国家行为体为维护和拓展自身利益,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各种政治关系,包括各国对外政策及其演变;各行为体之间的合作与对立;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及导致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世界基本矛盾及其斗争。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涉及全球共同利害关系的问题日渐增多,在这方面的协商、对话与合作也属世界政治的范畴。世界政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与世界经济、文化、军事有着密切的联系。
6,世界政治格局指活跃于世界政治舞台上充当主角的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从自身利益和战略意图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一种政治力量结构和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力量结构依据一定的条件不断地发展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7,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5月,针对西方国家重新武装西德,把西德重新推上反苏、反共前线的事实,苏联与东欧八国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欧洲国家保障欧洲和平和安全”会议,正式宣布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相抗衡的军事集团,它的建立标志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也表明两大阵营格局的正式形成。
8,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上发表咨文,宣称世界已划分为“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要求国会批准拨款援助希腊、土耳其重建经济生活,并派人到希腊、土耳其去帮助它们的政府稳定当地局势,以抑制共产主义的扩张,美国有领
导“自由世界”和援助自由世界国家“复兴”的使命,这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政策的正式形成和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
9,国际秩序
国际秩序指的是国际社会中行为主体之间发生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及其状态。国际秩序是一个历史范畴,国际秩序是在国际行为主体的相互作用中,按一定原则形成的。首先,国际秩序是一种相对和平与稳定的状态,无论是一家独霸、两国称雄或是多极共管,都可以维护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其次,国际秩序必须以一定的原则为基础,再次,实力结构是国际秩序形成的直接依据,实力结构不同,形成的国际关系状态也不同。国际秩序就其内容来讲,可分为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国际旧秩序和国际新秩序。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
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1,时代主题
时代主题是指时代所面临的全球性、战略性问题。它构成时代最根本的特征,是体现时代个性以区别其他时代的主要标志,又是同时代面临的诸种问题中具有共同性的问题。随着世界矛盾和形势的发展,时代主题也会发生变化。
12,尼克松主义1970年,尼克松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从而形成了所谓“尼克松主义”。其内容包括:(1)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2)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3)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4)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其实质是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国内外压力;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的制约;通过牺牲盟友,延缓自身的衰落;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
13,超越遏制战略1989年布什政府上台后,针对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和苏联、东欧改革的新形势,提出了“超越遏制”的外交新战略。其基本内容是,在不放弃对苏联军事遏制的同时,抓住苏联实行“改革”的时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使东欧脱离苏联的影响,促使苏联削减军事力量和国内政治“多元化”,最终把苏联融入西方社会。与遏制战略相比,超越遏制战略目标更大、空间更广、手段更多14,旧金山体制1951年9月《旧金山和约》的签订,使日本与48个和约签署国和地区宣布结束战争状态,恢复外交关系。同天,美日又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这两个条约的签订,虽然使日本在名义上取得了独立,享有外交权,但《日美安全条约》又规定美军可以无限期地留驻日本,并且可以出兵镇压日本的“内乱”,日本实际上仍然处于美国的半占领状态。这种半占领、半独立的日本体制就叫做“旧金山体制”。
15,戴高乐主义戴高乐主义的实质就是民族主义,其核心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恢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它的主要内容有:(1)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谋求法国的领导地位。(2)改善同苏联、东欧的关系,谋求东西方的缓和。(3)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4)争取并实现了法德合作。戴高乐主义的提出反映了西欧要求独立发展的政治倾向,表明西欧对外政策已开始摆脱对美国外交政策的依附状态。
16,亚非会议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它是获得独立的亚非国家为了维护独立,渴望加强彼此间的团结与合作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的会议。29个亚非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