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7篇
观察物体说课稿7篇观察物体说课稿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察物体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察物体说课稿1一、教材内容“视图与投影”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要求不同。
第一学段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第二学段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第三学段是“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
所以在本册教材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再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具体编排例1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说明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建议:(1)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
使学生体验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发现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2)指导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并理解物体的不同视角,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在学习这一章节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并掌握物体的不同视角。
但是,部分学生在空间想象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特别的关注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理解并掌握物体的不同视角,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理解并掌握物体的不同视角。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理解并掌握物体的不同视角。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不同角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物体的不同视角,并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思考过程,互相学习和借鉴。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和疑问,进行讲解和解答,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物体的不同视角。
5.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描述物体的不同角度,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物体(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观察物体(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高、矮、长、短、粗、细”等描述词进行物体的观察和描述;2.能够正确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词进行物体位置的描述;3.能够正确地进行物体的比较和分类。
二、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要在观察的同时注意语言的表达,使语言表述更加准确;2.引导学生进行物体的比较和分类。
三、教学难点1.教育学生在物体比较和分类时的思维转换。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教学方法1.实物教学法:将实物放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观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矮、长、短、粗、细等概念;2.比较分类法:将物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分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大小和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通过实物向学生介绍“高、矮、长、短、粗、细”等描述词,并让学生进行观察;2.通过实物向学生介绍“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词,并让学生进行观察。
第二步:讲授新知识1.向学生展示两个以上的物体,让学生进行观察,并使用“高、矮、长、短、粗、细”等描述词进行描述;2.通过比较两个以上的物体的高度、长度等特征,让学生学会使用“比较级”进行物体的比较;3.将物体放到一起,通过比较相同和不同之处,让学生学会使用“分类”的方法将物体分组。
第三步:巩固练习1.分发习题册,让学生自己在书本上进行比较和分类的练习;2.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活动,让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一道比较和分类的题目。
第四步:作业布置羿老师布置:“在家中找到2个以上的物品进行观察,要求使用上、下、左、右、前、后,以及高、矮、长、短、粗、细等描述词将物品进行描述,并将这些物品进行两种以上的分类。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教育学生在物体观察时,需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分类思维的运用,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多使用实物,因为实地感受常常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2023年《观察物体》说课稿15篇
2023年《观察物体》说课稿15篇《观察物体》说课稿1一、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江苏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观察物体。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观察物体时,主要是从简单生活用品(玩具、汽车、茶壶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进行观察,并选择合适的图形表示看到的物体形状。
这部分内容则是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生活用品以及由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感受物体与平面图形。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能力目标: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本课难点是: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二、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新课开始,通过观察手机不同的面,让学生猜猜物体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复习旧知识,又为新知学习做准备,引出这节课的课题。
接着通过观察福娃玩具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状不同。
2、演示法:充分借助形象直观,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图形,通过电脑动态演示物体不同面的组成,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
接着利用电脑演示生活中的物体的不同面,学会欣赏数学美,渗透数学________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三、说学法《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观察物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在学生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为今后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想象、推理等过程,从而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材还安排了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观察和想象能力。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基础,能够初步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但是,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对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复杂物体的形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演示、操作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平面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平面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操作实践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汽车、楼房、水杯等,并提问:“同学们,你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这些物体,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观察物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并能够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但是他们对于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观察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在观察物体时,可能会出现观察不全面、顺序混乱等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能够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平面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能够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平面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使学生养成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教学难点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观察、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物体的不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是什么物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入新课。
11 展示图片呈现一组物体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如一个玩具熊的正面、侧面和背面。
1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是什么物体吗?为什么大家的答案不一样呢?”13 揭示课题揭示本节课的课题——观察物体。
2、观察体验,探索新知让学生分组观察实物,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差异。
21 准备实物准备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盒子,放在讲台上。
22 分组观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盒子的不同位置进行观察。
23 交流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自己小组观察到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不同。
24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巩固练习,加深理解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观察和判断能力。
31 基础练习出示一些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从哪个位置观察到的。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五的第1题。
【说教学目标】1、知识:使学生掌握有关物体的知识和观察物体的知识。
2、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观察方法辨认物体;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获得不同观察结果的过程。
4、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
【说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辨认物体。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创设学习新知的条件教师诱导: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有关位置的知识,如上、下、前、后、左、右等。
现在我们就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用手来表示上、下、前、后、左、右,老师说,你们用动作表示,看看谁的反应快,动作正确。
二、激发兴趣,顺势导入新知的学习1、出示教具:教师拿出若干个盒子,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
⑴拿出两个从学生的角度看起来是一样的盒子,让学生想一想,这两个盒子一样吗?⑵拿出两个从表面上看颜色不一样的盒子,让学生想一想:这两个盒子一样吗?⑶引导比较:将先拿出的两个盒子更换观察角度,使学生明显地看出它们是不一样的;对后拿出的两个盒子进行翻转,使学生看出两个盒子是一样的。
2、教师小结:刚才两个看起来一样的盒子换个角度观察结果却不一样;而看起来不一样的两个盒子换个角度观察结果却是一眼的。
看起来我们仅仅从表面现象来判断物体的结构形态是不行的,我们还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
三、观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1、观察物体一。
⑴出示教具:教师拿出一个自制的四棱柱盒子,盒子的一个面是正方形,两个面是长方形,两头是三角形的面。
先让学生观察这个物体,看看它是不是长方体(这里不必讲解它的名称,只是让学生明确它不是长方体即可)。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公开课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方面,通过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是对于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亲自体验和感知物体的特征,从而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和操作活动,培养观察和思考的兴趣,提高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建立空间观念,理解和运用物体位置和方向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将会采用观察、操作、讨论、表达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教学手段:我将会利用实物、图片、教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物体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物体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物体的观察和感受。
2.观察和描述: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物的物体,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特征。
我会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汇和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操作和体验:我会学生进行一些操作活动,如拼图、搭建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加深对物体特征的理解和感知。
4.讨论和交流:我会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体验,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认识和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
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和区分简单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和区分简单的几何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图形的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图形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图形的特征。
3.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认识和区分简单的几何图形。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立体图形的观察。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掌握图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但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培养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平面图形和简单立体图形的特点,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平面图形和简单立体图形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观察和操作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平面图形和简单立体图形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各种图形。
3.观察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特征,并总结规律。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应用拓展: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一等奖说课稿1、小学数学《观察物体》的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说学情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观察物体”一课与美术有很密切的联系,但不等于美术课,它是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与纯粹的美术上要求的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世界是不一样的。
此课例是要通过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让学生初步体验二维与三维空间相互转换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丰富的数学学习经历,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无固定形状的水之外,绝大部分东西都有形状,只是有的形状简单,有的形状复杂,因此,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置身于三维世界之中。
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
同样,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对一年级六七岁的孩子而言,这一学段的教学要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要联系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只有在这样点点滴滴的累积之中,学生的视野才会不断开阔,对图形的理解也才能更加深入。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观察物体》。
一、说教材《观察物体》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这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安排,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基础,逐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进而发展他们的空间思维。
在最新的教材中,通过丰富多样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观察物体的乐趣和重要性。
例如,教材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生活物品,如玩具汽车、水杯、书包等,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二、说学情咱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物体的经验,比如他们能够分辨出一个物体的正面和背面。
但是,要让他们系统地、有条理地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物体,并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形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就像上次我在课堂上讲这部分内容之前,我让同学们先观察一下自己的文具盒,然后说说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结果呀,有的同学说得含含糊糊,一会儿说正面一会儿又说侧面,完全搞混了。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他们对于观察物体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好好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五、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和自主探究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多媒体课件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能够从不同角度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活动来引入课题。
在课堂上,我将准备几个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我会请学生上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物体,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物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形状和特征。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通过观察来了解物体的。
例如,我们可以讨论在超市购物时,我们是如何通过观察来判断一个苹果是否新鲜,或者在公园里,我们是如何通过观察来判断一棵树的高度。
这些讨论将帮助学生理解观察物体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进入正式的教学环节。
我会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尝试从图片上判断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我会引导学生注意物体的边缘、角和对称性等特征,这些都是判断物体形状的重要线索。
同时,我也会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画出物体的轮廓,以此来加深他们对物体形状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
例如,我会问:“如果你从这个角度看不到物体的一个面,那么这个面可能在哪里?”或者“如果物体的一个角被遮挡了,你如何判断它的形状?”这些问题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空间特性。
最后,我会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学生的知识。
这些练习题将包括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描述其特征,以及根据物体的某些特征来判断其形状和大小。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将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进行一个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思考。
我还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找到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以加深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空间特性,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观察物体说课稿(通用3篇)
It is not difficult to make a decision, but the hard part is to put it into action and stick to it to the end.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观察物体说课稿(通用3篇)观察物体说课稿1一、说教材“观察物体”是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中“空间与图形”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会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由3-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已用4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使从正面看到的视图不变,让学生思考该怎样摆,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摆法。
试一试,仍用例题中的4个小正方体,改变观察的角度,让学生分别按照从上面不变和从侧面看形状不变该怎样摆。
通过让学生摆、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⒈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⒉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利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借助直观思考探索不同的摆法,在观察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说教法和学法《观察物体》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个学习领域里的内容。
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操作的过程。
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和反思的过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2)正确观察,探究新知。
(3)操作练习,巩固深化。
(4)总结回顾,拓展提升。
四、说教学过程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三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二观察物体第1课时看一看(一)说课稿北师大版
答案:建议农民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土地,并记录下每个角度观察到的边界,然后使用这些观察数据计算土地的面积。
4. 观察物体设计题:
题型说明:此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物体的一般特征,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或美学的物体。
举例:请设计一个可以用来盛放物品的立方体盒子,要求盒子有一个开口和至少一个拉手。
答案:设计一个立方体盒子,其中一个面去掉,形成一个开口,再在盒子的一侧设计一个拉手。
3. 观察物体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观察物体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观察物体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观察物体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观察物体第1课时 看一看(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第1课时——看一看(一)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其次,我在讲解观察物体基础知识时,使用了图表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发现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非常有效。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使用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观察物体》 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观察物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和几何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从而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素材,也为后续学习立体图形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已经能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但对于观察较复杂的物体,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有限。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的过程,从而积累观察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观察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体的不同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观察物体
2、观察法
在教学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手提纸袋,观察结束后出示图画让学生说说这是从哪个位观察到的然后组织讨论,同一动物为什么同学们观察的形状不同,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四、布置家庭作业
完成练习六第4题
回家观察电视机和微波炉,看看它们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面、右面、上面
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观察物体 篇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二年级下学期已初步学习的观察物体的各个面形状的知识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通过学生交换位置进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的概念。
3、全方位观察
教师让学生选择在本组中喜欢的角度去观察,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探究,深刻认识。
4、认识例1中各图的观察点
(三)巩固深化
本环节教学,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比一比,看一看,连一连,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在充分实践活动基础上学习新知。亲身探索过程,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观察物体》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它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这个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在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的。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第【1】篇〗常州市觅渡桥小学孙宇张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说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说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
于是张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两点想法: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
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所以张老师选择了自己的一段录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看看桌子上又有一个红布盖着的物体,更加刺激了学生。
揭开一看原来是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玩具—威尼熊。
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不光是创设的情境抓住了孩子们好奇、好强、爱动手等心理特点,而且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
例如:在揭示桌上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张老师是这样问的“猜猜我们桌上的小客人是谁呢?”再后来在你坐的位置上观察小熊,然后“悄悄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小熊的哪个位置?”……里面的“小客人、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
可以说张老师很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愉悦、主动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
更加注意了语言等方面一些细微的地方。
而且这些情境也确实有效、可行的。
二、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得活动。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
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范文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范文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1一、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江苏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观察物体。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观察物体时,主要是从简单生活用品(玩具、汽车、茶壶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进行观察,并选择合适的图形表示看到的物体形状。
这部分内容则是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生活用品以及由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感受物体与平面图形。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能力目标: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本课难点是: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二、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新课开始,通过观察手机不同的面,让学生猜猜物体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复习旧知识,又为新知学习做准备,引出这节课的课题。
接着通过观察福娃玩具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状不同。
2、演示法:充分借助形象直观,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图形,通过电脑动态演示物体不同面的组成,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
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观察物体第三课时。
本节课通过学生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个简单立体形体组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能正确辨认两个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
教材内容:
观察物体是五年级上册“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明确的要求。
第一和第二学段分别要求“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到第三学段才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
本次观察物体是属于第二学段学习,只要求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就可以了,不过高要求以免让学生失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信心。
所以在本册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
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培养观察、辨析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感受物体,从而对物体形状有更全面的认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注重知识发展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图形的美,学会欣赏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使学生体会到观察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孤立。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所以在教
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观察、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形成经验。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类似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3、德育渗透:
通过观察物体,体会到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全面、辨证的看待问题、事物和人物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免学生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进而形成不健全的思维方式。
说教法:
1、教法的选择: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重点突破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并能概括这一规律。
选择“引导探究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游戏、观察、猜测、验证与交流中真正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教具准备: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具的准备必须充分,在这节课上,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供学生观察,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而自主地获取新知,从而感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
3、教学组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要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强化方法就是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以问题引导,组织学生互动,教师及时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以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学习法”,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观察实践,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境教学,并通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综上所述,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了四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通过猜谜语的方法是同学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一种好奇心,从而达到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效果).
二、新授课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生观察并提问。
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抽小组汇报,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1-2题。
五: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
作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
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同一个物体——角度不同——结果不一样
观察一个物体: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最少也能看到一个面
同一角度——不同物体——也许相同
不同方向——综合——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