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每课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

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河:3+4+5=1。

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喻为能够“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惟一的女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章各地的文明与交流1. 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古代文明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书写系统的朝代。

商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商代最著名的考古遗址有殷墟。

2. 印度的佛教和锡克教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宗教之一的地方,佛教和锡克教都是印度起源的宗教。

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一门宗教,强调追求解脱和修行。

锡克教则强调信仰一个无形的神,以印度的巴塔克·辛格为首的锡克教徒拥有强烈的战斗精神。

3.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明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希腊文明注重个体的完善和自由。

而罗马文明则注重法治和工程技术。

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章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1.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秦朝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系统,推行的法家思想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2. 汉朝的疆域扩展和政治制度汉朝自刘邦建立开始,疆域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了中国的“天朝大一统”的格局。

汉朝实行的制度有汉武帝推行的郡县制和汉武帝后期推行的科举制。

3. 全球范围的汉朝交流汉朝时期,中国和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是史上最广泛的。

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出口到亚洲、非洲和欧洲,也有许多外国使节来到中国。

著名的丝绸之路即是中国和西方之间的贸易网路。

第三章两河流域的文明1. 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其疆域横跨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等地。

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有城市、农业、文字等方面的标志。

2.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位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其政治制度稳定且中央集权。

埃及的法老制度和金字塔建筑是其文化的独特之处。

3. 两河流域与埃及的交流和影响由于两河流域和埃及地理位置的接近,两者之间有很多交流和互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

知识点总结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南北重归统一的时间:589年2、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3、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2、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治国措施: 1、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2、崇尚节俭;3、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贞观之治”的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

3、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的统治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耕种工具: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2、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1、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2、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1、对外友好往来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2、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遣唐使鉴真东渡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3、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重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重点归纳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杜甫..“诗圣”....“三吏”“三......别”..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第8课辉煌灿的隋唐文化(二)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颜真卿“颜筋柳骨”颜真卿——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步辇图》吴道子...“画圣”....《送子天王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政权/民族建国时间首领都城北宋(汉)960年赵匡胤东京南宋(汉)1127年赵构临安辽(契丹族)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上京西夏(党项族)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金(女真族)12世纪初阿骨打会宁/中都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经济的开发在——六朝时期(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唐朝中后期完成于...----南宋。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宋代衣食住行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第12课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忽必烈建立元朝..时间: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元朝的民族融合①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贡献。

②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③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④唐朝以来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 1 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 隋朝的建立: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 隋朝的统一:589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 开通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时间:605 年开始。

-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 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 科举制的创立:- 创立: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 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5.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第 2 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唐朝的建立: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治国思想:虚心纳谏,重用贤才,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

- 政治措施: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 经济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3. 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 结果: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 3 课盛唐气象。

1. 经济的繁荣:-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长安城①城市布局: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知识点的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知识点的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涵盖了中国历史上隋唐时期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对该册教材历史知识点的总结: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即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二、大运河的开凿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2.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附近),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

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3.意义:大运河的开凿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工程,它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1.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导致农民起义频发。

618年,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他就是唐高祖。

四、贞观之治1.唐太宗的统治: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年号贞观。

他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贞观新政”。

2.贞观新政的内容:o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o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如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o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o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采取武力、安抚或册封等方式管理边疆地区。

1.贞观之治的意义: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社会安定,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五、武则天的统治与开元盛世1.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同时,她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此外,她还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人教版历史详细知识点精心整理背诵版(七年级下册1--15课)

人教版历史详细知识点精心整理背诵版(七年级下册1--15课)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与秦的相似之处1.都由分裂走向统一2.都建立了新制度影响深远(如秦中央集权,隋科举制、三省六部制)3.都兴建了大型重要工程(秦长城、隋大运河)4.都因暴政而亡,都是短命王朝5.末年都发生了农民起义二、《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抛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修长城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三、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影响深远。

四、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581年,杨坚,长安五、隋朝统一时间? 589年六、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贡献是?统一七、隋朝在历史上的贡献中,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是?隋朝大运河八、隋朝大运河河南段是?永济渠,通济渠九、秦,西晋,隋朝共同点?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十、隋炀帝从洛阳去游江都先后经过哪两段运河?通济渠,邗沟十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在位皇帝是谁?进士科的创立,隋炀帝十二、科举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谁?科举第一名是?皇帝,状元十三、隋朝大运河以何地为中心?由北向南分为哪四段?东北到哪儿?东南到哪?洛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十四、隋大运河开通后的重要作用是?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十五、谈谈你对隋朝大运河的认识,体会?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十六、大运河申请世界遗产的理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长城同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大工程,促进了南北经济发展,对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起到了推动作用十七、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三次由分裂到统一王朝?隋朝十八、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科举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有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一)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郑和时间1405-1433次数7次人数27000 多人船数200 多艘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设备罗盘针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2、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16 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2、1533 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3、1557 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4、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二)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3)15 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4)13、14 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重要事件
秦始皇统一六国
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
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文化发展
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中 国古代文学艺 术形式丰富多

四大发明:造纸 术、印刷术、火 药、指南针,对 世界文明发展做
出了巨大贡献
儒家思想:强 调仁义礼智信, 对中国古代社 会和文化产生
了深远影响
琴棋书画:中国 古代文化艺术的 代表,体现了高 雅的审美情趣和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英国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 产阶级和新贵族 发动的推翻詹姆 斯二世的统治, 防止天主教复辟 的非暴力政变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年, 美国13个殖民地 摆脱英国独立的 过程
法国大革命: 1789-1794年, 法国资产阶级推 翻封建专制统治 的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废 除农奴制,为资 本主义发展开辟 道路
改革内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经济体
制改革
起始时间:1978年
开放措施:设立经济特区,开 放沿海城市,吸引外资和技术
民族复兴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的历史性飞跃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影响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XX
中国现代史
社会主义建设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重点发展重工业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开始,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社会主义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政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总结1.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随后在589年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

这一时期,隋朝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3.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4.残暴的统治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5.在隋朝灭亡后,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在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在唐朝贞观时期,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并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4.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巩固了对西域的统治。

这些胜利为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5.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国号为周。

她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并创立了殿试制度。

6.在唐玄宗继位后,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唐朝在他的统治下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

7.陆贽在《陆宣公翰苑集》中称赞了则天太后重用人才,善于选拔人才的才能。

她严格考核人才,推崇能力,不肖者被黜退,才能者得到快速晋升,这使得唐朝得以赖用众多的才士。

8.材料二中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意为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治理被称为“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1.在唐朝,曲辕犁和筒车等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被发明并广泛使用。

此外,唐三彩是一种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的陶瓷器,闻名于中外。

3.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并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5.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表现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特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

3、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长的运河。

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诞生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正式诞生的标志)2.意义1)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3)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1.原因1)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2) 徭役、兵役繁重3)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2.灭亡:公元618年(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1.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1.即位: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

2.统治措施(1)纳谏: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重要敢于直言的大臣魏征。

(2)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重用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3)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5)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

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河:3+4+5=1。

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惟一的女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纪传体通史形式归纳整理)第一部分本纪与世家一、隋文帝杨坚本纪:1、581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2、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3、隋文帝励精图治,形成了“开皇之治”。

二、隋炀帝杨广本纪:1、开凿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征发民众,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

三、唐高祖李渊本纪: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四、唐太宗李世民本纪:1、“贞观之治”:(1)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统治措施:注重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

2、对科举制的贡献: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3、民族关系:(1)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

(2)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3)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杰出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4、对外关系: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

他著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5、文化成就:(1)唐太宗为父亲修建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2)参与编创《秦王破阵乐》。

五、武则天本纪: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统治时期,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发展农业;创设殿试和武举,选拔贤才;使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中国古代的变革- 三纪一法:殷商时期的法律制度,分为夏、商、周三纪,加上周制定的法律,被称为三纪一法。

- 商代青铜器:商代青铜器制作技术高超,制品数量和品种都极为丰富,有商鼎、商彝等。

- 商代奴隶制:商代的奴隶主要用于生产和劳动,其中还包括女奴。

第二章两个文明古国的交往- 郑国渠:春秋时期郑国修建的一条运河,连接黄河和淮河。

- 马蹄铁汉墓:东周时期的汉墓,出土大量随葬品,如马蹄铁、铜鞮等。

- 两个文明古国的交往:互通有无,相互研究,促进了两国文明的繁荣。

第三章焦桐礼义故事- 焦桐故事:春秋时齐桓公面临选择继承人的难题,考查了焦桐的品德,最终选择他为继承人。

- 礼义故事:《左传》中的很多故事都提到了礼义之道,如孔子拜见鲁哀公时的礼节、衡山伯接待客人时的规矩等。

第四章秦汉的统一- 秦始皇的改革: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法律等,推广蛇形书法(小篆),修建万里长城、陵墓等建筑工程。

- 汉武帝的改革: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开辟了丝绸之路,发展了西南地区。

- 长安城:是秦汉时期的皇家都城,是古代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工艺最先进的城市之一。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文化- 六朝古都:包括南朝的建康(今南京市)、临淮(今淮安市)、江都(今扬州市),以及北朝的洛阳(今洛阳市)、鄴(今河北临漳)、平城(今山西大同)。

- 《庄子》和《南华经》:是中国道家文献的代表作之一,主张自由无为,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

- 诗经、楚辞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第六章唐代的大唐盛世- 长安城:唐代的都城,是古代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 大唐盛世:盛开着多样的文化与艺术,进入了长达200年的和平时期,经济、科技和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 契丹、吐蕃、回纥等民族的来犯:这些民族入侵唐朝,给唐朝的疆土安定带来了很大的危机。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技- 四大发明: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些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

历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同一全国。

3、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的国家粮库。

5、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6、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1-13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1-13课)

⼈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1-13课)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1课隋朝的统⼀与灭亡(特点:繁荣⼀时,⼆世⽽亡)⼀、隋的统⼀1、隋朝的建⽴:581年,杨坚(隋⽂帝)夺取北周政权,建⽴隋朝,定都长安。

(隋⽂帝杨坚,年号开皇,史称“开皇之治”)2、隋朝的统⼀:(1)589年,隋⽂帝灭掉陈朝,统⼀全国。

(2)意义:隋的统⼀,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顺应了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隋初的统治的巩固:(1)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政效率。

(2)结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数量和垦⽥⾯积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强盛的王朝。

4、隋朝统⼀全国的条件:(1)客观条件:1⼈民渴望统⼀;2北⽅民族⼤融合和南⽅经济的发展;(2)主观条件:1隋⽂帝励精图治;2陈后主荒淫⽆道。

⼆、开通⼤运河(重点)1、开通者:隋炀帝2、⽬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时间:605年开始4、⼤运河的规模:(1)⼀中⼼两点:以洛阳为中⼼,北达涿郡,南⾄余杭。

(2)共分四段(从北到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连接五⼤⽔系(从北到南):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河流。

5、地位:全长2000多公⾥,⼤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6、意义(影响):⼤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化交流。

7、评价隋朝⼤运河(1)积极影响:⼤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

(2)隋炀帝实⾏残暴的统治,屡次发动战争,徭役兵役沉重,社会⽭盾激化。

(3)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2、起义:⾸先在⼭东地区爆发,迅速蔓延到全国。

3、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隋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的建⽴与贞观之治(重点)(⼀)唐朝的建⽴1、618年,李渊(唐⾼祖)建⽴唐朝,定都长安。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是隋唐时期。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

589年隋朝统一中国。

隋朝与历的秦朝相似。

2、隋文帝统治出现:“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3、隋朝大运河开通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随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在位皇帝:隋炀帝。

概况: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自北而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历史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长的运河。

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政要”1、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都城长安。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2、贞观之治的原因(内容)是:⑴、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⑵、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⑶、戒奢从简⑷、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⑸、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⑹、大兴学校、发展科举3武则天:历史地位: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政绩: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⑵、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⑶、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的内容(原因)⑴、选贤任能⑵、重视地方吏治⑶、注意节俭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为有名。

4、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背景:⑴原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⑵隋朝统一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2、创立⑴隋文帝分科举人⑵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3、科举制的完善⑴朝代:唐朝⑵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⑶过程:①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②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③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4科举制的影响⑴、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 影响:将地方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
权;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统治基础;促进了
隋的 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灭亡 隋炀帝残暴统治引发了农民起义,618年隋朝灭亡。
隋朝的两位皇帝功与过
隋文帝
1.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 2.开皇之治。 3.创立三省六部制。 4.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的雏形)。
隋炀帝
1.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 2.残暴统治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大兴土木,多次
巡游,三征辽东) 3.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 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秦朝和隋朝对比
参考答案:
相同点: 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长安市与坊;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及影响。唐诗代表:李白、 杜甫和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绘画家:阎立本 (步辇图)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1.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隋的 统一
2.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
3.隋文帝功绩:①创立三省六部制;②初步
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朝 开 时间及人物:605年 隋炀帝
隋朝
隋隋 文炀 帝帝 创隋 立朝 三大 省运 六河 部、 制创
立 进 士 科
唐朝 盛世气象
唐 太
创 立 殿
唐 玄

试宗
李 世 民 贞 观 之 治

武 则 天
度 为 开 元




开 元 盛 世 安 史 之

五代十国
五 是北
代 历方
: 史战
梁 发乱
唐 展,
晋 必南
汉 然方
周 趋安
, 势定
前 。发


的 通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统治
统 大 三个中心: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南至余杭
一 与
运 分四段:从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河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灭 亡
开创
1.魏晋时期选官依据:出身门第,弊端:不利于人 材的选拔和任用,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科举 2.隋炀帝时,创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措施: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继续贞观措施, 为开元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唐玄宗统治前期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措施:1.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和 宋璟)2.政治: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注重文教,编修 经籍。3.唐玄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 政策。4.武则天时措施为其奠定了基础。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高祖 李渊
建立唐朝
唐太宗 李世民
贞观之治
唐玄宗 李隆基
开元盛世
女皇帝 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承上启下)

唐朝 的建
“ 立与
贞 贞观
观 之治

治”

“ 开 武则天


世” “开
元盛
世”
618年,唐高祖(李渊),长安;
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开启贞观之治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对外 友好往来
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中国和 日本
中国和 印度
1.遣唐使来华:学习中国文化 2.鉴真东渡(唐玄宗时):六 次东渡,传播佛教和文化
两者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玄奘西行到天竺(唐太宗 时):学习佛经,经历被整理 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 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经济的繁荣
农业:1.发明并推广了新生产工具:如曲辕犁(耕地) 和筒车(灌溉)。
手工业:1.丝织业:蜀锦冠于全国;2.陶瓷业:越
第 青、邢白、唐三彩(洛阳);3.造船业、矿冶业、造纸 三 业等颇具规模。 课 商业:长安:坊住宅区、市商业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民族关系:1、唐与吐蕃和亲:唐太宗时,松赞干布
1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广纳贤才、虚心纳 谏,知人善任。(魏征杜如晦和房玄龄) 2 .措施: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 减轻刑法,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最重要。 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少人民 的劳役负担,重视发展生产。3.军事上:打败东 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武则天历史上唯一女皇帝。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 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
科举制的确立
发展过程: 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
确立。
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 一大变革。 ①它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促进了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一课 1.隋朝大运河:目的三点四段和作用。(P3) 2.魏晋时期选官依据:出身门第,弊端:不利于人材的选
拔和任用,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隋炀帝设进士科,科 举制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影响:将地方选官权收归中央,加 强中央集权;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统治基础;促进了教育 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二课(P8-9)
第二单元
国产的产生 社会大变革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 民族交融
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二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多国家 的建立和巩固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第, 二、三单元 王朝至此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
隋唐时期
1.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及出现原因,辅佐大臣(魏征、房玄 龄和杜如晦) 2.唐玄宗的前期开元盛世的原因及辅佐大臣(姚崇和宋璟)和后 期(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影响。 3.科举制方面贡献: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最重要;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第三课(见知识梳理)
曲辕犁、筒车及用途;越青邢白唐三彩;蜀锦冠于全国; 造船业和矿冶业颇具规模;
鉴真和玄奘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开放进取。
盛 与文成公主成婚。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 唐 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气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 象 各族首领(少数民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文学艺术:1.唐朝是中国历史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著名诗人代表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 被称“诗史”;白居易作品特点:通俗易懂。 2.书法和绘画:书法家:颜真卿和欧阳询。绘画家: 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