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 上册分一分教案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分一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基础。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学生学习的探索性。首先通过整理文具和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初步学习把一些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初步认识整理物品的常用方法。“想想做做”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操作练习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择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
学生观看动画片《小兰的星期天》:小兰早餐后在认认真真地做作业。一会儿,小兰完成了作业,当她整理东西时却犯愁了……
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具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评:在这里,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出示一个问题,而是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于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仿佛身临其境。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并不远,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也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媒体演示)
4.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1题。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圈一圈: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评:对于解决问题来说,重要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或结论,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成功的快乐,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这一层次的设计正是实践了这样一种理念,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在议一议、评一评、分一分的活动中切实感受到物体如何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类,从而形成分类的意识和基本方法。其中又适时渗透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验到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
三、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1.“想想做做”第2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小兰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顺利地整理好了自己的书包。这时电话响了,妈妈接了电话后说,有客人要来,她要上街去买菜,让小兰做妈妈的“小帮手”,收拾一下家里,小兰高兴地答应了。客厅的桌上摆着许多东西,把它们放在两个袋子里,该怎样放才合适呢?我们一起和小兰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进行分类,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类的依据。
2.“想想做做”第3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整理好客厅后,小兰来到弟弟的房间,瞧,调皮的小弟弟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2)客人就快来了,我们来帮帮小兰好吗?就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学生把同类的玩具作上相同的标记。
(3)同桌互相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3.“想想做做”第4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当小兰刚把房间整理好,妈妈就回来了,她买了些什么呀?哟,红红绿绿的,多新鲜多好看呀!这些又可以怎样分呢?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类。
(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既可以按颜色分,又可以按品种来分。如果学生有其他合理分法,给予适当肯定和鼓励。
4.这时客人来了,在这些客人中你发现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穿着、身高等多种标准来分类。
[评:把巩固练习贯穿于《小兰的星期天》中,情节生动、富有情趣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练得扎实、有效,练得轻松、愉悦。练习的设计富有层次,能较全面地反馈学生的掌握程度,第3、4两道开放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四、全课总结,拓展思维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教师再作概括总结。
[评: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更多的是伴随着数学教学活动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自身积极投入的情感和态度,真正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的多样性的要求。]
总评
这堂课最大的特色是以一个生动、形象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来贯穿全课,实践了寓数学思考于生活情境中,寓自主探索于操作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数学教学理念。先由贴近学生的生活事例引发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愿望和兴趣,接着让学生在同桌、小组的合作实践活动(操作、讨论、交流等)中主动体验、理解“分一分”的过程,弄清按什么标准分,可以怎样分,掌握一定的分类方法。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同时,也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