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数学重要公式-精简必背

合集下载

2020中考数学公式总结(2020年7月整理).pdf

2020中考数学公式总结(2020年7月整理).pdf

1 2020年中考数学公式总结 姓名: 1.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2.整式的乘法:),(都是正整数n m aa a n m n m +=• ),(都是正整数)(n m a a mn n m = )()(都是正整数nb a ab n n n = 平方差公式: 22))((b a 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 2222)(b ab a b a ++=+ 2222)(b ab a b a +−=−整式的除法:)0,,(≠=÷−a n m aa a n m n m 都是正整数 3.),0(1);0(10为正整数p a a a a a pp ≠=≠=− 4.因式分解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5.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1)提公因式法:)(c b a ac ab +=+(2)运用公式法:))((22b a b a b a −+=−(3)十字相乘法:))(()(2q a p a pq a q p a ++=+++ 6.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 )04(2422≥−−±−=ac b a ac b b x : 7.ac b 42−=∆, , 2122122212)(x x x x x x −+=+8.加权平均数: 9.方差:10.一次函数:y=kx+b(0≠k ),确定K ,b 的符号:(1)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1.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2.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1)一般式:)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 对称轴:直线a b x 2−= 顶点坐标:⎪⎪⎭⎫ ⎝⎛−−a b ac a b 44,22 (2)顶点式:)0,,()(2≠+−=a k h a k h x a y 是常数, 对称轴:直线x=h ,顶点坐标:(h ,k )222)(2b a b ab a ±=+±a b x x −=+21a c x x =21n f x f x f x x k k ++=2211])()()[(1222212x x x x x x ns n −++−+−= 221x x x +=2 (3)交点式:))((21x x x x a y −−=. 对称轴:直线当∆>0时,图像与x 轴有两个交点;当∆=0时,图像与x 轴有一个交点;当∆<0时,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

2020年中考数学几何就考这140多条公式定理

2020年中考数学几何就考这140多条公式定理

初中几何公式定理:线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3、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1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1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1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1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1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1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初中几何公式定理:角1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7、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8、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9、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2、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3、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4、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初中几何公式定理:三角形2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2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3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初中几何公式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3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4、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5、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36、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7、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8、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9、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0、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4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初中几何公式定理:相似、全等三角形42、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43、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44、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45、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46、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47、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48、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49、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50、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51、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2、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3、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4、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5、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5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初中几何公式定理:四边形57、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58、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9、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60、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61、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6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63、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64、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65、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初中几何公式定理:矩形69、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70、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71、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72、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初中几何公式:菱形73、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74、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5、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76、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77、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初中几何公式定理:正方形78、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9、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80、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81、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82、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初中几何公式定理:等腰梯形83、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84、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85、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86、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初中几何公式:等分87、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88、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9、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90、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91、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92、(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93、(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94、(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95、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96、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97、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98、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初中几何公式:圆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条直线1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推论1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①直线L和⊙O相交d﹤r②直线L和⊙O相切d=r③直线L和⊙O相离d﹥r1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r(R﹥r) 1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138、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1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3a/4a表示边长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144、弧长计算公式:L=nπR/180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πR/360=LR/2146、内公切线长=d-(R-r)外公切线长=d-(R+r)。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2020年整理).pdf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2020年整理).pdf

函数解析式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y = ax 2 y = ax 2 + k
y = a(x − h)2 y = a(x − h)2 + k
③a2+b2=(a+b)2-2ab,(a-b)2=(a+b)2-4ab.
6、幂的运算性质:①am×an=am+n.②am÷an=am-n.③(am)n=amn.④(ab)n=anbn.⑤( )n
=n.
⑥a-n=
1 an
,特别:(
)-n=(
)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
的平方根=±2. 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
①求根公式是x= −b b2 − 4ac ,其中△=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2a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
10、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
当k>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当k<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 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 11、统计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 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 量. 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 据的中位数.
0<sinA<1,0<cosA<1,tanA>0.∠A越大,∠A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 越小.

中考数学必用公式整理归纳

中考数学必用公式整理归纳

中考数学必用公式整理归纳中考数学中常常使用的公式有很多,为了方便记忆和应用,可以对这些公式进行整理归纳。

以下是一些中考数学常用的公式: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共有n项,则它的和S为:S=(a₁+aₙ)×n/2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且,q,<1,共有n项,则它的和S为:S=a₁×(1-qⁿ)/(1-q)3.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a - b)² = a² - 2ab + b²4.立方差公式:(a + 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a - 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5.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其中a ≠ 0,它的解为:x₁ = (-b + √(b² - 4ac)) / (2a)x₂ = (-b - √(b² - 4ac)) / (2a)6.围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为4s,其中s为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为2(l+w),其中l为长,w为宽。

三角形的周长为a+b+c,其中a、b、c为三条边的长度。

7.三角函数公式:sin(a ± b) = sin a cos b ± cos a sin bcos(a ± b) = cos a cos b ∓ sin a sin btan(a ± b) = (tan a ± tan b) / (1 ∓ tan a tan b)8.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的关系:sin²θ + cos²θ = 1tanθ = sinθ / cosθcotθ = 1 / tanθsecθ = 1 / cosθcscθ = 1 / sinθsin²θ / cos²θ = tan²θ1 + tan²θ = sec²θ1 + cot²θ = csc²θ9.平方根公式:√(a±b)=√a±√b10.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值:对于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a和b,斜边为c,可得以下三角函数值:sinθ = a / ccosθ = b / ctanθ = a / b。

2020年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性质汇总

2020年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性质汇总

2020年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性质汇总1.乘法与因式分解①(a +b )(a -b )=a 2-b 2;②(a ±b )2=a 2±2ab +b 2;③(a +b )(a 2-ab +b 2)=a 3+b 3; ④(a -b )(a 2+ab +b 2)=a 3-b 3;a 2+b 2=(a +b )2-2ab ;(a -b )2=(a +b )2-4ab 。

2.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 +n;②a m ÷a n =a m -n ;③(a m )n =a mn ;④(ab )n =a n b n;⑤(a b )n =nna b;⑥a -n =1n a,特别:()-n =()n ;⑦a 0=1(a ≠0)。

3.二次根式①()2=a (a ≥0);②=丨a 丨;③=×;④=(a >0,b ≥0)。

4.三角不等式|a|-|b|≤|a±b|≤|a|+|b|(定理);加强条件:||a|-|b||≤|a±b|≤|a|+|b|也成立,这个不等式也可称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其中a ,b 分别为向量a 和向量b )|a+b|≤|a|+|b|;|a -b|≤|a|+|b|;|a|≤b<=>-b≤a≤b ; |a -b|≥|a|-|b|; -|a|≤a≤|a|; 5.某些数列前n 项之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 -1)=n 2 ; 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 2=n(n+1)(2n+1)/6; 13+23+33+43+53+63+…n 3=n 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 6.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 2+bx +c =0:①求根公式是x =242b b aca-±-,其中△=b 2-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精简必背)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精简必背)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精简必背)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一、不为零的量1.分式 $\frac{A}{B}$,分母 $B\neq 0$;2.二次方程 $ax^2+bx+c=0$($a\neq 0$);3.一次函数 $y=kx+b$($k\neq 0$);4.反比例函数 $y=\frac{k}{x}$($k\neq 0$);5.二次函数 $y=ax^2+bx+c=0$($a\neq 0$)。

二、非负数1.$|a|\geq 0$;2.$a\geq 0$($a\geq 0$);3.$a^{2n}\geq 0$($n$ 为自然数)。

三、绝对值:$|a|=\begin{cases}a。

& a\geq 0\\-a。

& a<0\end{cases}$四、重要概念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如果 $x^2=a$($a\geq 0$),则称 $x$ 为 $a$ 的平方根,记作:$x=\pm\sqrt{a}$,其中$x=\sqrt{a}$ 称为 $x$ 的算术平方根;2.负指数:$a^{-p}=\frac{1}{a^p}$;3.零指数:$a=1$($a\neq 0$);4.科学计数法:$a\times 10^n$($n$ 为整数,$1\leqa<10$)。

五、重要公式一)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a^m\timesa^n=a^{m+n}$($a\neq 0$,$m$,$n$ 都是正数);2.幂的乘方法则:$(a^m)^n=a^{mn}$($m$,$n$ 都是正数);3.积的乘方法则:$(ab)^n=a^n\times b^n$($n$ 为正整数);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frac{a^m}{a^n}=a^{m-n}$($a\neq 0$,$m$,$n$ 都是正数,且 $m>n$)。

二)整式的运算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完全平方公式:$(a\pm b)^2=a^2\pm 2ab+b^2$。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及公式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及公式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及公式
1. 一次函数的标准式:y = kx + b;斜率 k 的计算公式:k =
(y2 - y1) ÷ (x2 - x1)
2. 二元一次方程组:ax + by = c;dx + ey = f;解法有消元法和代入法。

3. 垂直、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斜率乘积等于-1,则它们垂直;(2)两条直线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

4. 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 度。

5. 相似三角形边长、角度的关系:(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
长成比例;(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内角相等。

6. 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公式:正弦函数:sinθ = 对边 ÷斜边;余弦函数:cosθ = 邻边 ÷斜边;正切函数:tanθ = 对边 ÷
邻边。

7. 平面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x2 - x1)² + (y2 - y1)²]
8.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 = 底 ×高。

9.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底 ×高 ÷ 2。

10.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或C = πd (其中 r 为圆的半径,d
为圆的直径)。

11.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

12. 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3. 任意三角形中角度与对边的关系:(1)任意两边之间的夹角小于对应的角的大小;(2)任意两角之间的棱长比大于角对应的正弦值。

2020中考必备初中三年最全数学公式定理总结

2020中考必备初中三年最全数学公式定理总结

初中数学公式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定理
21
1、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奋斗,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

20.6.156.15.202021:4121:41:36Jun-2021:41
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定功。

二〇二〇年六月十五日2020年6月15日星期一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21:416.15.202021:416.15.202021:4121:41:366.15.202021:416.15.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6.15.20206.15.202021:4121:4121:41:3621:41:36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Monday, June 15, 2020June 20Monday, June 15, 20206/15/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9时41分9时41分15-Jun-206.15.2020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20.6.1520.6.1520.6.15。

2020年6月15日星期一二〇二〇年六月十五日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21:4121:41:366.15.2020Monday, June 15, 2020 亲爱的用户: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
一.不为0的量
1.分式
A B
中,分母B ≠0; 2.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 3.一次函数y =kx +b (k ≠0) 4.反比例函数k y x =(k ≠0) 5.二次函数y = ax 2+bx +c =0(a ≠0) 二.非负数
1.│a │≥0
2. (a ≥0)
3. a 2n ≥0(n 为自然数) 三.绝对值:(0)(0)a a a a a ≥⎧=⎨-⎩
< 四.重要概念
1.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如果x 2=a (a ≥0),则称x 为a 的平方根,
记作:x=,其中x 的算术平方根.
2. 负指数:1p p a a
-= 3. 零指数:a 0=1(a ≠0) 4. 科学计数法:a ×10 n (n 为整数,1≤a <10)
五.重要公式
(一)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m n m n a a a +⋅= ( a ≠0,m,n 都是正数)
2.幂的乘方法则:()m n mn a a = (m,n 都是正数)
3.积的乘方法则:()n n n ab a b =(n 为正整数)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m n m n a a a -÷= (a ≠0,m 、n 都是正数,且m >n ).
(二)整式的运算
1.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
2.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
(三)二次根式的运算
)
0,00,0)a b a b ≥≥=≥> (四)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当△=b 2-4ac ≥0
时,x ;x 1+x 2= -b a ;x 1x 2=c a (五)函数
平面直角坐标系
1.点A 、B 在数轴上的坐标为x A 、x B ,则A 、B 两点间距离=|x A -x B |。

9.P(x ,y)关于x 轴对称点(x ,-y ),关于y 轴对称点(-x ,y ),关于原点对称点(-x ,y ), 关于y=x 对称点(y ,x )。

2.中点坐标公式:坐标平面内两点A (x 1,x 2)、B (y 1,y 2)的中点坐标为1212,2
2x x y y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