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各省市旅游收入及其占GDP的比例,山西位次(图表)
旅游业数据资料(2010年数据)
2010年旅游业数据资料1、人均GDP和旅游需求的关系旅游行业一般要经历“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三个发展阶段。
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当人均GDP 达到2,000 美元时,休闲游将获得快速发展;当人均GDP 达到3,000 美元时,旅游需求出现爆发性需求,旅游形态出现以度假游为主时期;当人均GDP 达到5,000 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
人均GDP和旅游需求、旅游形态和出行方式的关系我国居民人均GDP逐年提升2、我国人均GDP已达3000美元,旅游行业迎来需求多元化共同爆发增长性的机遇自1989年20年以来,我国人均GDP已从408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377美元,翻了将近10倍左右。
从1998年改革开放10年来,人均GDP平均增速达16%左右。
人民生活质量逐渐改善,中国已经步入消费升级黄金时代,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消费,在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背景下,三大旅游市场过去和未来发展趋势也都将是逐步上升的。
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达3300美元,上海、深圳、北京人均GDP高达1万美元,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人均GDP也突破5000美元大关,旅游行业迎来需求多元化共同爆发增长性的机遇。
我们预计未来10年中国观光游增速将逐渐趋缓,休闲度假游增速逐渐加快。
我国主要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居民人均GDP(美元)我国历年来国内旅游人数和未来增长趋势图我国历年来国内旅游收入增长趋势图我国历年来国内居民出境游增长趋势图我国历年入境游人数和增长趋势图3、根据2009年1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制订的关于旅游业的发展目标: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
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
旅游业产值占中国大城市GDP的比重
旅游业产值占中国大城市GDP的比重排序城市城市GDP(亿元) 城市旅游收入(亿元) 所占比重(%)1 厦门1619 383 24%2 北京11865.9 2768 23%3 上海14900.93 3400 23%4 南京4170 951 23%5 杭州5098.66 1025 20%6 武汉4500 750 17%7 天津7500.8 1200 16%8 宁波4214.6 650 15%9 无锡5000 748 15%10 常州2340 350 15%11 苏州7400 1020 14%12 广州9112.76 1254.61 14%13 成都4380 603 14%14 大连4410 558 13%15 沈阳4350 528 12%16 青岛4900 545 11%17 深圳8201.24 628 8%2010年旅游收入前17名的城市1. 2010年,上海市旅游总收入超3400亿元,2. 2010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2768亿元。
3. 2010年,广州市旅游业总收入1254.61亿元,4. 2010年,天津市旅游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
5. 2010年,苏州市旅游总收入1020亿元,6. 2010年,杭州市旅游总收入1025亿元,7. 2010年,南京市旅游总收入951亿元,8. 2010年,武汉市旅游总收入750亿元9. 2010年,无锡市旅游总收入748亿10. 2010年,宁波市旅游总收入650亿元11. 2010年,深圳市旅游总收入628亿元12. 2010年,成都市旅游总收入603亿元13. 2010年,大连市旅游总收入558亿元14. 2010年,青岛市旅游总收入545亿元。
15. 2010年,沈阳市旅游总收入528亿元16. 2010年,厦门市旅游总收入383亿元17. 2010年,常州市旅游总收入350亿元2010发布的中国城市GDP排行榜60强1、上海市14900.93亿元增长8.2% (沪)2、北京市11865.9亿元增长10.1% (京)3、广州市9112.76亿元增长11.5% (广东1)4、深圳市8201.24亿元增长10.5% (广东2)5、天津市7500.8亿元增长16.5% (津)6、苏州市7400亿元增长11% (江苏1)7、重庆市6527亿元增长14.9% (渝)8、杭州市5098.66亿元增长10% (浙江1)9、无锡市5000亿元增长11.5%(江苏2)10、青岛市4900亿元增长11%(山东1)11、佛山市4814.50亿元增长13.5% (广东3)12、武汉市4500亿元增长13% (湖北1)13、大连市4410亿元增长15%(辽宁1)14、成都市4380亿元增长10% (四川1)15、沈阳市4350亿元增长14.1%(辽宁2)16、宁波市4214.6亿元增长8.6% (浙江2)17、南京市4170亿元增长11.5% (江苏3)18、唐山市3800亿元增长11% (河北1)19、东莞市3763.26亿元增长5.3%(广东4)20、烟台市3720亿元增长12.4%(山东2)21、郑州市3365亿增长12% (河南1)22、济南市3350亿元增长12%(山东3)23、长沙市3300亿元增长14.5%(湖南1)24、哈尔滨市3258.1亿元增长13%(黑龙江1)25、石家庄市3110亿元增长11.1%(河北2)26、泉州市3002.12 增长12.5% (福建1)27、长春市2919亿元增长15%(吉林1)28、潍坊市2791亿元增长12%(山东4)29、南通市2760亿元增长14%(江苏4)30、西安市2719.1亿元增长14.5% (陕西1)31、淄博市2576亿元增长12%(山东5)32、温州市2527.88亿元增长8.5% (浙江3)33、福州市2520.69亿元增长12% (福建2)34、常州市2430亿元增长11.4%(江苏5)35、绍兴市2375.46亿元增长9.3%(浙江4)36、济宁市2280亿元增长14% (山东6)37、徐州市2220亿元增长13.5%(江苏6)38、邯郸市2220亿元增长11% (河北3)39、大庆市2120亿元增长12.1%(黑龙江2)40、临沂市2110.18亿元增长13.4%(山东7)41、鄂尔多斯2100亿元增长23% (内蒙古1)42、洛阳市2074亿元增长13% (河南2)43、东营市2060亿元增长11.8%(山东8)44、台州市2025.47亿元增长8.5% (浙江5)45、包头市2000亿元增长18%(内蒙古2)46、合肥市2000亿元增长17% (安徽1)47、威海市1970亿元增长11% (山东9)48、嘉兴市1917.96亿元增长9.3% (浙江6)49、鞍山市1915亿元增长12%(辽宁3)50、沧州市1862.5亿元增长11% (河北4)51、盐城市1860亿元增长13.5%(江苏7)52、南昌市1820亿元增长13% (江西1)53、昆明市1808亿元增长12% (云南1)54、扬州市1800亿元增长13.5%(江苏8)55、保定市1790亿元增长12% (河北5)56、南阳市1780亿元增长11% (河南3)57、金华市1765.94亿元增长9% (浙江7)58、泰安市1700亿元增长13%(山东10)59、泰州市1650亿元增长14%(江苏9)60、厦门市1619亿元增长8%(福建3)2011年城市GDP排名(1-10)1、上海市16872.42亿元增长9.9% (沪)2、北京市13777.90亿元增长10.2% (京)3、广州市10604.48亿元增长11.0% (广东1)4、深圳市9510.91亿元增长12.0% (广东2)5、苏州市9168.00亿元增长13.0% (江苏1)6、天津市9108.83亿元增长17.4% (津)7、重庆市7894.24亿元增长17.1% (渝)8、杭州市5945.82亿元增长12.0% (浙江1)9、无锡市5758.00亿元增长13.1% (江苏2) 2011年城市GDP排名(11-20)11、佛山市5638.47亿元增长14.0% (广东3)12、武汉市5515.76亿元增长14.7% (湖北1)13、成都市5500.00亿元增长16.0% (四川1)14、大连市5150.00亿元增长15.2% (辽宁1)15、宁波市5125.80亿元增长12.4% (浙江2)16、南京市5086.00亿元增长13.0% (江苏3)17、沈阳市5015.00亿元增长14.0% (辽宁2)18、长沙市4500.00亿元增长15.5% (湖南1)19、烟台市4358.46亿元增长14.9% (山东2)20、唐山市4300.00亿元增长13.0% (河北1) 2011年城市GDP排名(21-30)21、东莞市4246.00亿元增长10.3% (广东4)22、郑州市4100.00亿元增长13.0% (河南1)23、济南市3910.80亿元增长12.5% (山东3)24、哈尔滨市3665.90亿元增长12.5% (黑龙江1)25、泉州市3571.10亿元增长14.7% (福建1)26、南通市3400.00亿元增长13.0% (江苏4)27、长春市3369.70亿元增长15.6% (吉林1)28、西安市3241.49亿元增长14.5% (陕西1)29、石家庄市3110.00亿元增长11.1% (河北2) 2011年城市GDP排名(31-40)31、福州市3065.00亿元增长14.0% (福建2)32、常州市2930.00亿元增长--.-% (江苏5)33、温州市2925.57亿元增长11.1% (浙江3)34、大庆市2900.00亿元增长12.0% (黑龙江2)35、淄博市2866.75亿元增长13.7% (山东5)36、徐州市2800.00亿元增长14.0% (江苏6)37、绍兴市2782.74亿元增长11.0% (浙江4)38、合肥市2702.50亿元增长17.5% (安徽1)39、鄂尔多斯2580.00亿元增长--.-% (内蒙古1)40、济宁市2550.00亿元增长13.0% (山东6) 2011年城市GDP排名(41-50)41、临沂市2440.00亿元增长12.9% (山东7)42、台州市2415.12亿元增长13.1% (浙江5)43、包头市2400.00亿元增长16.0% (内蒙古2)44、东营市2359.94亿元增长14.4% (山东8)45、邯郸市2320.00亿元增长--.-% (河北3)46、嘉兴市2296.00亿元增长13.7% (浙江6)47、盐城市2250.00亿元增长13.0% (江苏7)48、南昌市2207.00亿元增长14.0% (江西1)49、洛阳市2205.00亿元增长--.-% (河南2)50、鞍山市2200.00亿元增长20.8% (辽宁3)。
2010年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1-04-02 来源:城市联合信息网作者:admin太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3月18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太原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经过一年的奋力拼搏,全市经济摆脱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回归平稳较快增长轨道,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7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37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798.49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948.19亿元,增长10.5%。
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2.47亿元,增长5.5%;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303.44亿元,增长16.4%;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77.96亿元,增长12.9%;房地产业增加值46.76亿元,增长5.3%。
产业结构: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依次为1.8%、44.9%、53.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5.0和5.9个百分点。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
“十一五”时期,全市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保增长”目标,经济回升速度逐步加快。
价格: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C PI)比上年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4%,非食品价格上涨0.4%。
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4%。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6%。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上涨12.0%。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2%。
就业: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76.0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26.93万人,农村从业人员49.12万人。
山西全省各市县区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指标统计(2010-2019)
4.8
5.7
6.1
43.8
60.1
44.1
51.4
34.2
49.8
2.58
2.95
2.7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构成 教育 社会保障和就业 卫生健康
14.8
17
17.6
15.1
14.2
15.6
7.8
5.9
8.5
终端能源消费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民生活
1.8
2.4
2
77
75.9
74.9
12.2
12
12.4
9
9.6
10.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4.7
4.4
11.1
34.6
41.4
36.8
60.7
Hale Waihona Puke 54.252.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57.6
62
59.4
6.2
6.2
6.4
29.4
25.7
27.6
0.4
0.5
0.6
6.3
5.6
6.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 城镇 乡村
82.6
80.5
81.5
17.4
19.5
18.5
摘编自《山西统计年鉴2020》
单位:%
山西省主要年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指标统计(2010-2019) 2019
指标
2010
2015
男女人口比例 男性 女性
50.9
51.4
51.3
49.1
2010-2019年全国各省会、地级市财政收入占本省比例 省会度数据
2010 12.29% 14.70%
5.41% 8.70% 4.29% 6.83% 4.69% 4.12% 6.86% 7.95% 2.10% 14.28% 5.69% 3.89% 8.03% 5.72% 5.75% 6.68% 3.67% 4.37% 7.78% 7.52% 11.85% 13.01% 3.15% 5.26% 6.06% 22.34% 5.23% 3.58% 1.62% 0.96% 3.89% 2.17% 23.21% 24.98% 8.98% 4.05% 3.72% 4.00% 4.04% 4.99% 1.50% 3.81% 4.02% 3.99% 3.30% 2.79% 30.02% 12.15%
财政收入 河北:石家庄 唐山 秦皇岛 邯郸 邢台 保定 张家口 承德 沧州 廊坊 衡水 山西:太原 大同 阳泉 长治 晋城 朔州 晋中 运城 忻州 临汾 吕梁 内蒙古:呼和浩特 包头 乌海 赤峰 通辽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巴彦淖尔 乌兰察布 兴安盟 锡林郭勒盟 阿拉善盟 辽宁: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盘锦 铁岭 朝阳 葫芦岛 吉林:长春 吉林市
2012 13.06% 14.45%
5.21% 8.86% 4.11% 7.67% 5.11% 3.96% 6.84% 8.26% 2.43% 14.22% 5.30% 3.75% 8.80% 5.47% 5.56% 6.54% 2.74% 4.30% 7.31% 9.36% 11.50% 11.96% 3.50% 4.80% 5.74% 24.18% 5.11% 3.19% 2.24% 1.13% 4.20% 2.31% 23.03% 24.16% 7.55% 4.19% 3.98% 4.12% 4.23% 5.48% 2.06% 3.55% 4.52% 3.69% 3.45% 2.70% 32.73% 11.43%
2015年中国各省GDP和人均GDP一览
=============================================================
2015中国最有钱的城市50强排行榜(完整版)
2015中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图解:不信来战,广州输给深圳?
第三大城市之争:天津能否超越广州?
=============================================================
2015年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单
2014年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单
10省份人均GDP破万美元,我们离“发达”还有多远?
=============================================================
台湾历年GDP及人均GDP一览(1951—2015)
香港历年GDP及人均GDP一览(1960—2015)
澳门历年GDP及人均GDP一览(1970—2015)
2015年湖南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5年辽宁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5年福建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5年安徽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5年陕西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5年来自蒙古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5年广西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5年江西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5年海南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5年宁夏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5年青海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5年西藏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
山西省近十年旅游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2012年第·4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29期Apr2012[摘要]文章将全省按行政区域划分为11个地市,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山西省近十年的旅游收入增长进行了系统研究。
分析表明,山西省旅游收入呈现的趋势将是:旅游总收入持续增加;个性化旅游收入增长;散客旅游收入比例加重;地域上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旅游收入分布等。
[关键词]山西省;旅游收入增长;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4-0144-03*基金项目:山西省哲社“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的条件和机制研究;2011年山西省软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04020-02)山西省近十年旅游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高志峰1,赵鹏宇2(1.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山西忻州034000;2.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山西忻州034000)山西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的独特的地上文物古迹,旅游产业在全省的经济中有着巨大的潜力。
但在过去的一些时间里,山西省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农业和煤化工等重工业上,旅游资源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加快旅游业是一条有利于全省经济发展和符合省情的发展之路。
论文着力研究这一问题。
一、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对影响旅游收入的因素分析的研究。
例如:贺振在《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为例》中,通过对河南旅游发展现状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对旅游收入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黄金红研究表明,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王占祥研究表明,人均GDP 、旅游人数和国内物价水平都与国内旅游收入显著正相关。
姚吉力认为,研究农村、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状况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万荣国对我国入境旅游收入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入境旅游收入为因变量,以入境旅游人数为自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了数量实证分析,就如何发展我国入境旅游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5年,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企稳回升,出境旅游市场增速放缓。
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收入3.42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3.0%;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7.8%;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17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和16.6%;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
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总量比重为4.9%;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
旅游直接就业2798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
一、国内旅游——全国国内旅游人数40.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城镇居民28.1亿人次,农村居民11.9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4195.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7610.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6584.2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57.0元。
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85.5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54.2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长假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61.3亿元。
二、入境旅游——入境旅游人数1338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
其中:外国人2598.5万人次,下降1.4%;香港同胞7944.8万人次,增长4.4%;澳门同胞2288.8万人次,增长10.9%;台湾同胞549.9万人次,增长2.5%。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688.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3%。
其中:外国人2028.6万人次,下降2.5%;香港同胞2709.0万人次,增长4.7%,澳门同胞466.6万人次,增长10.9%,台湾同胞484.4万人次,增长2.5%。
2010年全国各省人均GDP排名?
2010年全国各省人均GDP排名?2010年各省人均GDP排名名次 GDP(亿元)增长(%)常驻人口(万人)人均GDP (元)1 上海 14344.73 4.72% 1858 772052 北京 11469.28 9.36% 1633 702343 天津 7068.56 9.52% 1115 633954 浙江 22716.98 5.73% 5060 448955 江苏 33478.76 10.45% 7625 439076 广东 37775.49 5.83% 9449 399787 内蒙古 8967.52 15.55% 2405 372878 山东 33621.32 8.20% 9367 358939 辽宁 14696.23 9.18% 4298 3419310 福建 11855.08 9.14% 3581 3310611 河北 17067.99 5.44% 6943 2458312 湖北 12866.05 10.91% 5699 2205013 黑龙江 8257.24 -0.63% 3824 2159314 河南 19724.73 7.16% 9360 2107315 湖南 12939.85 10.25% 6355 1935516 四川 14050.78 12.35% 8127 1728917 安徽 10191.48 14.85% 6118 1665618 广西 7903.47 10.21% 4768 1657619 陕西 7752.20 13.8% 3748 2049720 吉林 7072.25 10.09% 2730 2590621 山西 7050.38 1.62% 3393 2077922 重庆 5693.58 11.73% 2816 2021923 新疆 4005.41 -4.70% 2095 1911924 宁夏 1198.15 11.98% 610 1964225 海南 1585.19 8.65% 845 1876026 青海 1012.69 5.38% 552 1834627 江西 6954.12 7.32% 4368 1592128 西藏 434.34 10.80% 284 1529429 云南 6178.25 8.39% 4514 1368730 甘肃 3373.78 6 .23% 2619 1288231 贵州 3662.43 9.88% 3975 92142010年全国34各省区市人均GDP排名排序以各地常驻人口数统计得出(港澳台地区以实际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得出)1 澳门 325616元2 香港 227547元3 台湾 136671元4 上海 93488元5 天津 79153元6 北京 78194元7 江苏 52448元8 浙江 52421元9 内蒙古 49467元10 广东 47689元11 辽宁 42285元12 山东 42014元13 福建 39617元14 吉林 31693元15 重庆 29948元16 河北 28796元17 湖北 27339元18 陕西 27267元19 黑龙江 26006元20 宁夏 25760元21 山西 24888元22 海南 24505元23 河南 23842元24 湖南 23798元25 新疆 23080元26 青海 22442元27 江西 21284元28 四川 20458元29 安徽 19768元30 西藏 19483元31 广西 18348元32 云南 16049元33 甘肃 14459元34 贵州 11640元中部六省顺序依次是:湖北、山西、河南、湖南、江西、安徽等中西部前五强:内蒙古、重庆、湖北、陕西、宁夏等2010年全国各省GDP排名一、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名次省份 GDP 常住人口人均GDP01 广东 45963亿 9638万 47689元02 江苏 40516亿 7725万 52448元03 山东 39787亿 9470万 42014元04 台湾 31653亿 2316万 136671元 305 浙江 27154亿 5180万 52421元06 河南 22619亿 9487万 23842元07 河北 20255亿 7034万 28796元08 辽宁 18263亿 4319万 42285元09 上海 17959亿 1921万 93488元 410 四川 16745亿 8185万 20458元11 湖北 15638亿 5720万 27339元12 香港 15587亿 685万 227547元 213 湖南 15245亿 6406万 23798元14 福建 14369亿 3627万 39617元15 北京 13723亿 1755万 78194元616 安徽 12120亿 6131万 19768元17 内蒙 11981亿 2422万 49467元18 陕西 10285亿 3772万 27267元19 黑龙江 9950亿 3826万 26006元20 天津 9720亿 1228万 79153元 521 江西 9433亿 4432万 21284元22 广西 8910亿 4856万 18348元23 吉林 8684亿 2740万 31693元24 重庆 8562亿 2859万 29948元25 山西 8529亿 3427元 24888元26 云南 7336亿 4571万 16049元27 新疆 4983亿 2159万 23080元28 贵州 4421亿 3798万 11640元29 甘肃 3810亿 2635万 14459元30 海南 2105亿 859万 24505元31 澳门 1772亿 54万 325616元 132 宁夏 1610亿 625万 25760元33 青海 1250亿 557万 22442元34 西藏 565亿 290万 19483元2010年全国34各省区市人均GDP排名排序以各地常驻人口数统计得出(港澳台地区以实际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得出)1 澳门 325616元2 香港 227547元3 台湾 136671元4 上海 93488元5 天津 79153元6 北京 78194元7 江苏 52448元8 浙江 52421元9 内蒙古 49467元10 广东 47689元11 辽宁 42285元12 山东 42014元13 福建 39617元14 吉林 31693元15 重庆 29948元16 河北 28796元17 湖北 27339元18 陕西 27267元19 黑龙江 26006元20 宁夏 25760元21 山西 24888元22 海南 24505元23 河南 23842元24 湖南 23798元25 新疆 23080元26 青海 22442元27 江西 21284元28 四川 20458元29 安徽 19768元30 西藏 19483元31 广西 18348元32 云南 16049元33 甘肃 14459元34 贵州 11640元中部六省顺序依次是:湖北、山西、河南、湖南、江西、安徽等中西部前五强:内蒙古、重庆、湖北、陕西、宁夏等。
2010年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总收入排行
人民网于2011年02月24日发表“2010年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总收入排行出炉”,全文如下:人民网北京2月24日电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了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
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记者今日对2010年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接待和收入情况进行了统计。
江苏省以旅游总收入4685亿元暂列第一。
广东第二,浙江、山东、上海紧跟其后。
其余各省区市旅游接待和收入情况将陆续添加到下表。
2010年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总收入排行榜名次省区市接待游客总人数(亿人次)同比增长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 江苏 3.5 46852 广东3804.1 23.98%3 浙江3312.6 25.3%4 山东3058.8 24.7%5 上海3053.23 30.3%6 北京 1.84 10.3% 2768 13.3%7 河南 2.58 13.1% 2294 15.5%8 四川1886.09 28.1%9 湖北 2.11 39.01% 1460.53 45.4%10 湖南 1.96 21.94% 1425.8 29.68%11 福建 1.18 17.6% 133712 安徽1151 27%13 山西 1.26 1083.46 21.39%14 贵州 1.29 1061.2315 云南1006.816 陕西 1.45 26.1% 983.99 28.1%17 广西 1.43 19.2% 952.95 36%18 重庆 1.62 32% 918 31%19 河北 1.5 91520 黑龙江 1.59 44.5% 883.37 35.93%21 江西 1 818.3222 内蒙古73223 吉林72524 新疆28125 海南257.63 21.68%26 甘肃0.4291 23727 青海0.1221 10.5% 71.0228 西藏0.628 69.329 宁夏67.830 天津31 辽宁32 港澳台(略)。
2010-2015年各省市旅游收入及其占GDP的比例,山西位次(图表)
11.52%
27
山东省
7063
63002.3
11.21%
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000
9324.8
10.72%
29
青海省
248
2417.05
10.26%
30
黑龙江省
1337.02
15083.7
8.86%
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161
2911.77
5.53%
22226.70
15.01%
6
云南
1300.29
8893.12
14.62%
7
重庆
1268.62
10011.37
12.67%
8
天津
1380.00
11307.28
12.20%
9
浙江
3900.00
32318.85
12.07%
10
山西
1342.59
11237.55
11.95%
11
海南
300.00
2522.66
4.98%
31
宁夏
84.00
2102.21
4.00%
2012年全国各省旅游收入及GDP占比(除港澳台地区)
名次
省份
旅游总收入(亿元)
GDP(亿元)
GDP占比
1
贵州省
1860.00
6852.20
27.14%
2
北京市
3626.60
17879.40
20.28%
3
上海市
3650.00
20181.72
18.09%
GDP占比
1
2010-2015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分析
2010-2015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报告在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中,旅游需求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依赖是非常强的。
当经济增长时,居民可支配收入一般也会随之增长,而相当大部分的可支配收入又花费在旅游支出上。
这种情况在新兴经济体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总体来说,国际旅游人数的增长速度会很显著的超过GDP的增速。
自2001年以来,我国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除2003年受到“非典”影响及2008年受雪灾、地震及金融危机影响外,我国旅游业均以高于同期GDP增长率的速度增长。
这种增长的背后,是国民收入提高后的自然爆发,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旅游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高。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到2015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15年,要使海南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
到2020年,要使海南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
国务院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内相继出台了对旅游业如此强力度的政策支持,可以预见在2010-2015年当中,我国旅游行业当中将酝酿出大量的投资机会。
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约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
2009年国内旅游人数约为1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有望突破1万亿元,增幅超过15%。
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报告》共十一章。
2010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西统计信息网 2011-3-7 10:16:46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2011年2月24日2010年,是山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困扰,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和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创新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全年全省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0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3.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5161.2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3363.4亿元,增长9.1%。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448.3亿元,增长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54.1亿元,增长7.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75.5亿元,增长18.4%;房地产业增加值192.0亿元,增长5.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385元,按2010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900美元。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2%、56.8%和3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70.3%和26.7%。
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5%。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7%。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9%。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3.0%,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2.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4.8%,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4%。
表1 “十一五”时期主要价格指数就业: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9.6万人,完成全年计划40万人的124%;创业就业11.9万人,完成全年计划10万人的119%;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3万人,完成全年计划15万人的12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2万人。
2010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
由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与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合作,在我国大陆地区开展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全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2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1.25万亿元。
——国内旅游总人数为21.0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总收入为12579.77亿元,增长23.5%;——国内游客人均花费598.2元/人次,增长11.7%。
现将2010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一、2010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主要对象及抽样范围国家旅游局自1993年起,每年委托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原为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我国大陆地区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情况进行抽样调查(2006年以前未将西藏纳入调查范围)。
同时,在连续三年(1997—1999年)与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合作开展农村居民国内旅游调查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从2000年开始,委托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原为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我国除西藏以外的大陆地区开展了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对全国国内旅游人数、出游率、出游花费等主要指标进行测算,从而分别得出城镇居民旅游总体情况、农村居民旅游总体情况以及全国国内居民旅游总体情况。
1、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2010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调查对象,是我国大陆城镇居民中,离开惯常居住地到国内其他地方从事游览、度假、参观、探亲、访友等活动(也包括外出治病、疗养、考察、参加会议和从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宗教等活动),并且在外停留6小时以上的人。
调查对象不包括以下人员:(l)在外连续停留一年以上的人员;(2)外出以谋求职业并以获取报酬为目的的人员;(3)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级以上领导;(4)常驻外地办事处的工作人员。
2010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调查采用的是两阶抽样,即第一阶段在全国抽取北京、天津、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杭州、宁波、南京、无锡、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海口、重庆、成都、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和乌鲁木齐等30个城市,第二阶段从抽中的30个城市中抽选1万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调查,调查频率为季度调查。
2010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及收入情况汇总表
2010年旅游发展主要指标注:外汇收入按省局2010年海外抽样调查测算,外汇兑换标准为:1美元=6.7960元人民币,人均消费200.37∕美元.天,人均停留时间为2.31天。
(根据湖北省旅游局2010年入境旅游者抽样调查,咸宁市入境旅游者人均消费以宜昌市抽样结果为准测算)12010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及收入情况汇总表2010年12月22010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情况构成表2010年12月元/人、天,一日游游客人均消费为:392.6元/人、天,人均停留天数为1.6天。
3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情况汇总表2010年12月说明:数据来源于各县(市.区)旅游局所报。
并按省局2010年海外抽样调查外汇兑换标准为:1美元=6.7960元人民币,人均消费200.37美元∕日测算。
(根据湖北省旅游局2010年入境旅游者抽样调查,咸宁市入境旅游者人均消费以宜昌市抽样结果为准测算)4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及收入情况构成表2、旅游创汇情况根据湖北省旅游局2010年海外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测算所得。
3、2010年全市入境旅游者人均消费为:200.37美元/人、天,较2009年消费增长8.2%,。
(根据湖北省旅游局2010年入境旅游者抽样调查,咸宁市入境旅游者人均消费以宜昌市抽样结果为标准)52010年咸宁市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构成单位:万美元62010年咸宁市国内旅游收入构成单位:亿元说明:此收入构成是根据2010年湖北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按省局要求取全省平均值测算所得。
(咸宁分发3500份调查问卷),72004年——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与GDP82005——2010咸宁市黄金周接待人数及收入注:2008年后“五一”国家取消黄金周,只放假三天改为小长假。
91997—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0湖北省2010年各市州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收入单位:万人次、亿元112010年各市州旅游总人数、总收入122010年各市州人均停留时间、人均天花费132010年全市旅游接待情况说明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旅游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2010年全国各省GDP数据及增速
2010年全国各省GDP数据及增速2010年全国各省GDP数据及增速排名1、广东 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人均GDP 折合接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江苏 40903亿元年均增长13.5%江苏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090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00美元。
财政总收入1174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80亿元。
3、山东 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据山东省统计局发布消息,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4、浙江 27100亿元同比增长11.8%据初步统计,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7100亿元,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8%。
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
5、河南预计2.2万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2%左右201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预计全省生产总值(GDP)达2.2万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2%左右。
6、河北 201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2010年,河北省生产总值(GDP)实现201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增速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
这标志着河北省GDP 正式跨入2万亿元俱乐部行列,综合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7、辽宁预计1.75万亿元年均增长13%到2010年末,预计辽宁省生产总值(GDP)达到1.75万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
8、四川 16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2010年四川省GDP达到16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高出全国4.8个百分点。
山西省旅游业与经济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山西省旅游业与经济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卫红;景晓菲【摘要】对于山西省旅游业与经济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法对各地级市旅游综合实力与经济水平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对于各地级市旅游综合实力,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9个指标对其进行测算,并运用2015年各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即GDP来体现各市的经济水平,最终得出山西省各地级市旅游综合水平和经济水平实力及排名.对二者做回归分析后,可以得出二者之间具有的显著相关性:GDP每增长1万元,旅游综合实力增加0.002;反过来旅游综合实力每上升1,地区生产总值将增加326.344万元,通过对各地级市旅游综合实力及经济水平的分析从而为各地级市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期刊名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33)001【总页数】7页(P104-110)【关键词】旅游综合实力;经济水平;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山西省【作者】卫红;景晓菲【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临汾,041000;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西安,7101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1;F592.990 引言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1].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的旅游知名度上升、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国内外客源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山西省各市的旅游综合实力逐渐增强.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目前对于综合实力的测算并没有明确的算法.本文选取了与旅游业相关的9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力求全面科学的反映各地级市的旅游综合实力.文中通过对各地级市旅游综合水平进行计算,在全面反映该地旅游综合实力的基础上也对各地级市影响旅游实力的因子做了分析,从而得出影响限制各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选取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来反映山西省各地级市的经济情况.旅游业作为消费型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4].回归分析一般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有关程度[5],为了研究山西省旅游业与经济水平的相关程度,本文选取了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旅游业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对二者相关程度的数学模型做相关分析以及研究.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1.1 研究区域山西省位于我国地理位置上承东启西的中部地区,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4省(自治区)接壤,同时位于东太行、西吕梁两条山脉之间,在大的地形单元上位于我国的四大高原之一——黄土高原,汾河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山西省,省内各城市多位于盆地与汾河谷地中.由于位于太行山脉以西,“山西”一名由此而来.山西省下辖11个地级市,共有地域面积15.67×104 km2,2015年底总人口达3 664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2 766.49×104万元.山西省凭借其自身古老的历史人文景观与独特的太行山风采、黄河风光,近年来旅游热度不断上升[6].1.2 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山西省统计年鉴》(2016年)中的与山西省旅游业有关的各项数据:各地区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万元)、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万人)、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人数(万人)、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各地区公路通车里程(104 km)、客运量(万人)、住宿和餐饮业从业单位数(个).同时从山西旅游政务网上获取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A级景点个数来测算山西省各地级市的旅游综合实力;另外还选取《山西省统计年鉴》(2016年)中山西省各地级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即GDP来表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2 研究方法2.1 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作为计量地理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分析方法,其主要是把影响某事物的多个变量通过降维处理提取出少数几个主要成分来反映[7].参考有关学者研究及文献,综合实力的测算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本文选取与旅游业有关的9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这9个指标分别反映了各地级市的国内外游客数量、国内外旅游收入、旅游资源数量、地区接待能力以及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全面[8].主成分分析后,再利用提取出来的主成分计算各地级市的综合实力,反映各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2.2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作为计量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分析方法,主要用来测算两个变量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的相关程度,是相关性分析的进一步地深入.利用回归分析可以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从而能够看出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相关程度.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来分析山西省各地级市旅游业与经济水平的相关程度,并建立二者之间的回归模型来反映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最终得出二者准确的相关程度.3 山西省旅游综合实力及经济水平的测算分析3.1 山西省各市旅游综合实力测算及分析对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旅游综合水平的测算,本文选取了与旅游业相关的9个指标,这9个指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各地级市的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情况,包括食、宿、行、游、购、娱6个方面.这9个指标分别是各地区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万元)、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万人)、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人数(万人)、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各地区公路通车里程(104 km)、客运量(万人)、住宿和餐饮业从业单位数(个)以及各地区A级景点个数.为了更好地反映各地区的旅游综合水平,更科学地利用这9个指标反映各地区的综合实力,首先对其做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处理[9],最终提取出来3个主成分.分析后的结果——各因子的方差百分比(表1),另外也得出了原始数据中各因子的载荷矩阵表(表2).表1 方差贡献率矩阵Tab.1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matrix解释的总方差指标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成份合计方差的 %累积 %合计方差的 %累积 %14.9254.66754.6674.9254.66754.66721.75219.46674.1331.75219.46674 .13331.14112.67486.8071.14112.67486.80740.7127.91794.72350.3533.9229 8.64560.1041.15399.79870.0150.16299.9680.0030.03499.99490.0010.00610从表1可以看出:主成分分析后共提取出来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4.92、1.175以及1.141,均大于1,同时3个主成分的方差百分比分别为54.667 %、19.466 %以及12.674 %,三者累积达到了86.807 %,大于85 %,故可以用这3个主成分代替原始数据中的9个指标来计算各地级市的旅游业的综合实力.表2 因子载荷矩阵Tab.2 Factor load matrix指标成分123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万元)0.809-0.4010.05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万人)0.8950.2060.119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0.9030.1490.127接待国内游客人数(万人)0.8980.355-0.067国内旅游收入(亿元)0.9760.147-0.004公路通车里程(km)-0.1030.8370.344客运量(万人)-0.0470.742-0.503住宿和餐饮业(个)0.879-0.3290.103A级景点个数-0.3260.1420.849从表2可以看出提取出来的3个成分与9个指标的关系:第1主成分主要体现的是国内外游客人数、国内外旅游收入、住宿餐饮业从业单位以及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即旅游相关产业的“食”、“宿”、“购”;第2主成分主要体现的是公路通车里程以及客运量,即旅游业中的“行”;第3主成分则体现了A级景点的个数即旅游中的“游”.提取出来的3个主成分很好地反映了原始数据中的9个指标.根据表2中的数据以及表1中的3个特征值,可以计算得出特征向量,计算后的特征向量详细数据(表3),其计算公式为(1)式中,eij为特征向量;lij为主成分载荷;λi为特征值,其中i=1,2,3;j=1,2, (9)表3 特征向量表Tab.3 Characteristic vectore1e2e30.364 857 688-0.303 255 470.046 450 10.403 352 5920.155 625 8990.111 445 040.407 016 7220.112 626 9710.119 165 8050.404 665 1340.268 296 375-0.062 990 1330.439 872 9020.111 427 918-0.003 604 272-0.046 302 1630.632 019 6210.321 772 39-0.021 328 5610.560 246 102-0.470 880 6220.396 405 987-0.248 808 0350.096 561 494-0.146 817 0340.107 005 8260.795 197 018再将原始数据指标中9个指标数据分别标准化,利用上述步骤求得的特征向量,可以求出各地区3个主成分的实力值(Z1、Z2、Z3),详细数据见表4,所用公式为:(2)式中,Zi为各地区各个主成分的实力值,eij为特征向量,xj为标准化后的数据,i=1,2,3;j=1,2, (9)表4 各地级市各主成分实力Tab.4 Main component strength of the cities in Shanxi Province地级市Z1Z2Z3太原市5.050 066 03-2.005 734 440.420 456 21大同市0.093 964 69-0.291 329 06-0.049 899 8阳泉市-1.855 715 33-1.689 354 41-0.565 157 49长治市-0.393 545 650.736 239 4-1.274 546 33晋城市-0.678 745 84-0.775 475 57-0.743 104 25朔州市-2.191 755 24-1.378 569 660.150 947 56晋中市3.202 680 61.858 887 190.388 172 06运城市-0.143 243 361.699 679 85-1.171 064 09忻州市-0.776 025 760.730 396 13-0.013 050 33临汾市-0.354 637 560.505 088 770.183 857 96吕梁市-1.953 038 90.610 155 52.673 393 31最后,利用Z1、Z2、Z3以及表1数据中3个主成分各自的百分比,运用公式(3)即可求得各地区的综合实力.F=Z1·0.546 67+Z2·0.194 66+Z3·0.126 74(3)式中,F为各地区综合实力,Zi为各地区各个主成分的实力值,0.546 67为第一主成分的方差百分比,0.194 66为第二主成分的方差百分比,0.126 74为第三主成分的方差百分比.按照上述步骤即可将山西省各地级市的旅游综合实力计算出来,并根据综合水平值的大小进行排名,详细结果见表5.表5 各地级市旅游综合实力Tab.5 Comprehensive tourism strength of the cities in Shanxi province城市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入境过夜游客数/万人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国内游客数/万人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公路里程/104 km客运量/万人住宿和餐饮业/个A级景点个数综合实力排名太原市1 677.7714.7058059.524 891.47583.340.7361 084.721 524202.4241大同市556.6846.5753 762.043 194.54278.861.2551 635.384399-0.0124阳泉市288.9030.43395.292 202.34181.890.5661 307.8218511-1.41510长治市526.0322.4111 490.943 260.85319.961.1473 536.5037415-0.2336晋城市415.3291.214671.93 244.14294.540.9011 736.5934714-0.6169朔州市439.2760.613210.251 415.72133.431.0171 324.792443-1.44711晋中市482.11121.08211 142.85 018.48506.561.5912 288.60524322.1622运城市541.0313.024854.654 035.78326.381.6073 730.24368200.1043忻州市313.0125.1771 716.432 890.59282.991.7251 975.3028910-0.2847临汾市506.6813.6151 502.893 175.52294.021.8251 794.0149012-0.0725吕梁市357.7680.529203.642 677.55226.941.7271 67127212-0.6108分析表5中数据可得:旅游发展水平最高的为太原市,旅游综合实力排名最末位的为朔州市.此外,晋中市和大同市的旅游水平也较高.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经济中心以及交通集散地[10],由于其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接待能力高,晋中市很多游客也选择在太原市住宿消费,游客数量以及旅游收入较高,故旅游综合实力最强.作为山西省老牌旅游地的晋中市,根据山西省各地级市A级景点分布表(表6)可以看出,晋中市作为山西省A级旅游景点个数最多的地级市(32个),5A级景点有3个[11],其旅游资源质量很高.晋中市凭借平遥古城以及独特的大院文化游客数量日益增多,且临近太原,区位优势明显,故旅游综合水平也较强.而旅游综合实力最弱的朔州市A级旅游景点仅有3个(4A一个,3A两个),故其游客数量相对较少,但其开发潜力巨大,未来可开发旅游景点提高地区吸引力,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对于大同市,其A级旅游景点有9个,凭借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五岳之一的恒山以及著名的云冈石窟,并且地区接待能力强,基础设施水平高,故旅游综合实力较高.表6 山西省各地级市A级景点分布Tab.6 Distribution of A-Grade Scenic Spots in Shanxi Province城市5A4A3A2A1A总和排名太原市012620202大同市1511198阳泉市03431116长治市08241153晋城市17240144朔州市0120039晋中市320900321运城市010271202忻州市25201107临汾市010020125吕梁市09300125总和79033235158-3.2 山西省各地级市经济水平分析对于山西省各地级市的经济水平,本文利用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数据)来表示,并根据各地级市地域生产总值的大小进行排名[12],详细数据见表7.其中,地域生产总值最高的为省会太原市,其次为长治市、运城市,最低的为阳泉市.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总数为12 766.49×104万元,平均值为1 139.946×104万元,其中大于平均值的只有4个地级市(太原、长治、运城和临汾),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2 139.643×104万元,这反映了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极度不均衡性,如太原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是位于第二位长治市的两倍还多,远远高于其他地级市.表7 山西省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表Tab.7 GDP of the cities in Shanxi Province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万元排名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万元排名太原市2 735.344 21大同市1 053.370 35阳泉市595.700 811长治市1 195.342 32晋城市1 040.239 77朔州市901.130 19晋中市1 046.115 56运城市1 174.014 33忻州市681.235 610临汾市1 161.109 04吕梁市955.801 384 山西省旅游业与经济水平的回归分析研究对于山西省旅游业与经济水平的回归分析研究,本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9.0将地区生产总值即GDP作为自变量x、旅游综合实力作为因变量y进行分析后得到图1以及回归模型(公式4),回归分析后的R2=0.552,表示模型的拟合度较好,F=9.819,F值对应的Sig值为0.012,小于0.05.y=0.002 x+0.178(4)式中,x 代表自变量GDP(万元),y 代表因变量旅游综合实力.根据公式(4)可以看出,自变量x(GDP)每增长1万元,因变量y(旅游综合实力)增加0.002,即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将带来该地旅游综合实力的增长.一方面某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另一方面,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会带来该地基础设施例如住宿与餐饮业单位的增长以及景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地区接待能力提高,故而带来该地旅游实力的提高.将旅游综合实力作为自变量x、地区生产总值即GDP作为因变量y进行分析后得到图2,回归分析后的各项指标同上,其回归模型为y=326.344 x+487.227(5)式中,x代表自变量旅游综合实力,y代表GDP(万元).根据公式5可以看出,旅游综合实力每上升1,该地地域生产总值增加326.344万元,旅游综合实力的上升反映了该地旅游基础设置的完善以及旅游收入的增加.根据表5和表6综合分析可得,阳泉市与忻州市经济发展水平排在山西省的末位,但其旅游综合实力不弱,故两地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来增强旅游综合实力进而促进该地经济发展.图1 GDP自变量回归分析散点图Fig.1 Scatter plot of GDP independent variable regression analysis图2 旅游综合实力自变量回归分析散点图Fig.2 Scatter plot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ourism comprehensive strength5 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对山西省11个市旅游业、经济水平的分析研究以及二者之间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出:(1)地区旅游发展水平最高的为太原市,其次为晋中市和运城市,这与三地的旅游基础设施以及旅游资源质量高密切相关,最弱的为朔州市,其旅游景点数量少,但开发潜力巨大.(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为太原市,最弱的为阳泉市,山西省各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协调.(3)山西省各市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根据回归模型可以看出:GDP每增长1万元,旅游综合实力增加0.002.反过来,旅游综合实力每上升1,地区生产总值增加326.344万元.通过对山西省旅游业与经济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1)二者的显著相关性要求我们充分协调发挥各地级市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将旅游业与农业、工业相结合发展观光农业、工业园区参观等,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2)对于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的地级市应充分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利用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推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3)旅游业以及经济的发展可以借助当地的交通优势(如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以及区位优势来发展,如长治、晋中等市.(4)对于运城市的未来发展,可依托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以及关中平原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借助区域位置的优势来发展自身的旅游经济.(5)而对于朔州市,应尽快调整以煤炭工业为主要经济增速长点的经济结构,积极推进涉旅产业的开发与培育,调整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利用独特的长城旅游资源与独特的民俗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相关文献】[1]高楠.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1):62~68.[2]吕娇.陕西省关中五市旅游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3]王欣.大连市旅游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关系评价研究──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J].科技信息,2014,(3):119~121.[4]吴莹.济南市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8):14~16.[5]孙根年.30年来西安城市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2(4):78~84.[6]耿娜娜.山西省旅游业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3):111~116.[7]陆相林.区域旅游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2):264~267.[8]杨友宝.东北老工业城市旅游业与城市化耦合演变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16,1:140~146.[9]李鹏升.中国海岛县旅游综合实力研究[J].旅游资源,2013,29(6):666~668.[10]张源媛.山西省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2):19~24.[11]张晋华.山西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 36(1):115~119.[12]王建强.山西省地级市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1):116~1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2015年各省市旅游收入及其占GDP的比例,山西位次(图表)
山西省2010年旅游收入全国排名第14位,旅游收入占GDP比重排名第12位。
名次省份旅游总收入
GDP(亿元)GDP占比
(亿元)
1 贵州1429.48 5701.84 25.07%
2 北京3210.00 16251.9
3 19.75%
3 西藏95.00 605.83 15.68%
4 上海3000.00 19195.69 15.63%
5 辽宁3335.60 22226.70 15.01%
6 云南1300.29 8893.12 14.62%
7 重庆1268.62 10011.37 12.67%
8 天津1380.00 11307.28 12.20%
9 浙江3900.00 32318.85 12.07%
10 山西1342.59 11237.55 11.95%
11 海南300.00 2522.66 11.89%
12 四川2400.00 21026.68 11.41%
13 江苏5580.00 49110.27 11.36%
14 陕西1325.00 12512.30 10.59%
15 河南2802.06 26931.03 10.40%
16 广西1190.00 11720.87 10.15%
17 湖北1987.00 19632.26 10.12%
18 安徽1512.20 15300.65 9.88%
19 江西1106.00 11702.82 9.45%
20 广东4860.00 53210.28 9.13%
21 福建1597.78 17560.18 9.10%
22 湖南1782.00 19669.56 9.06%
23 吉林907.00 10568.83 8.58%
24 黑龙江1031.89 12582.00 8.20%
25 山东3700.00 45361.85 8.16%
26 甘肃330.00 5020.37 6.57%
27 内蒙古880.00 14359.88 6.13%
28 新疆380.00 6610.05 5.75%
29 青海92.00 1670.44 5.51%
30 河北1221.30 24515.76 4.98%
31 宁夏84.00 2102.21 4.00%
名次省份旅游总收入
GDP(亿元) GDP占比
(亿元)
1 贵州省1860.00 6852.20 27.14%
2 北京市3626.60 17879.40 20.28%
3 上海市3650.00 20181.72 18.09%
4 西藏自治区126.47 701.03 18.04%
5 云南省1702.50 10309.47 16.51%
6 辽宁省3940.00 24846.43 15.86%
7 安徽省2617.79 17212.05 15.21%
8 山西省1813.01 12112.83 14.97%
名次省份旅游总收
入(亿元)
GDP(亿元)GDP占比
1 贵州省2370 8086.86 29.31%
2 西藏自治区165 815.67 20.23%
3 北京市3963.2 19800.81 20.02%
4 山西省230
5 12665.25 18.20%
5 上海市3900 21818.15 17.88%
6 云南省2111.2 11832.31 17.84%
7 辽宁省4647.5 27213.22 17.08%
8 安徽省3000 19229.34 15.60%
9 四川省3877.4 26392.07 14.69%
10 浙江省5536 37756.58 14.66%
11 广西壮族自
治区
2057 14449.9 14.24%
12 重庆市1771 12783.26 13.85%
13 天津市1988.8 14442.01 13.77%
14 海南省428 3177.56 13.47%
15 广东省8305 62474.79 13.29%
16 陕西省2135 16205.45 13.17%
17 江西省1896 14410.19 13.16%
18 湖北省3206 24791.83 12.93%
19 江苏省7195 59753.37 12.04%
20 河南省3875.5 32191.3 12.04%
21 吉林省1477.08 13046.4 11.32%
22 福建省2286 21868.49 10.45%
23 甘肃省620 6330.69 9.79%
24 黑龙江省1384 14454.91 9.57%
25 山东省5000 55230.32 9.05%
26 内蒙古自治
区
1403.46 16916.5 8.30%
27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673 8443.84 7.97%
28 青海省158.54 2122.06 7.47%
29 河北省2000 28442.95 7.03%
30 宁夏回族自
治区
127 2577.57 4.93%
31 湖南省1006.3 24621.67 4.09%
名次省份旅游总收
入(亿元)
GDP(亿元)GDP占比
1 贵州省2880 9266.39 31.08%
2 山西省2846.58 12761.49 22.31%
3 西藏自治区20
4 920.83 22.15%
4 云南省2650 12814.59 20.68%
5 北京市4280.1 21330.83 20.07%
6 辽宁省5289.5 28626.58 18.48%
名次省份旅游总收
入(亿元)
GDP(亿元)GDP占比
1 贵州省3500 10502.56 33.33%
2 西藏自治区280 1026.39 27.28%
3 山西省3447.5 12802.58 26.93%
4 云南省3281.79 13717.88 23.92%
5 江西省3630 16723.8 21.71%
6 四川省6210.52 30103.1 20.63%
7 辽宁省5900 28700 20.56%
8 北京市4616 22968.6 20.10%
9 广西壮族自治
区
3252 16803.12 19.35%
10 安徽省4120 22005.6 18.72%
11 天津市2790 16538.19 16.87%
12 浙江省7139.14 42886 16.65%
13 陕西省3006 18171.86 16.54%
14 吉林省2315 14274.11 16.22%
15 海南省572 3702.8 15.45%
16 湖北省4300 29550.19 14.55%
17 甘肃省975 6790.32 14.36%
18 重庆市2250 15719.72 14.31%
19 广东省10365 72812.55 14.24%
20 上海市3500 24964.99 14.02%
21 河南省5018 37010.25 13.56%
22 江苏省9050 70116.4 12.91%
23 湖南省3712 29047.2 12.78%
24 内蒙古自治区2257.1 18032.79 12.52%
25 福建省3141.51 25979.82 12.09%
26 河北省3434 29806.1 11.52%
27 山东省7063 63002.3 11.21%
28 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
1000 9324.8 10.72%
29 青海省248 2417.05 10.26%
30 黑龙江省1337.02 15083.7 8.86%
31 宁夏回族自治
区
161 2911.77 5.53%。